首页 > 教育知识 > 读后感大全 > 散文笔记

散文笔记

时间:2014-12-17   来源:读后感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读后感大全】

散文笔记(一):散文读书笔记

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一) 有些东西使你不得不静下心来。——题记 翻看林清玄的散文之前,对它的最初印象是想到了周国平,暑假里看过《周国平作品精

选》,那本书让我觉得,它静静地摆放在那里的时候,它是平面的,使人想起时,脑中只有直

直的平行线,那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枯燥的,干瘪的存在。但当你翻开的时候,才会知晓这

里面到底是怎样一个复杂的多维世界。林清玄的散文虽不至于留给人硬板呆滞的印象,在翻

开之前在脑海浮现的却也只是几笔粗线条而已。 可是这样的书就是要让你去翻开,在闲暇的时刻,一杯咖啡或者清茶,一张摇椅,一点

阳光和几朵白云,捧着它,便是一生一世的永恒。它们不似柜台上的畅销书,声名浮躁间,

街头巷尾皆是议论。它们默默,默默地如白云,似流水,不会有成为焦点的时刻,却是常在

不衰。 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是一副素描,简单的几笔,却勾勒出一个人心底繁杂的世界。 亲情与乡情是必不可少的主题。他写到浴着光辉的母亲,虽不是他的母亲,但天下的母

亲一般的爱子心。就是一句宝贝不怕,便透露出一个母亲对孩子无限的关怀。某些感动就是

从这些细枝末节衍生出来的,不必轰轰烈烈,就是那么一句话,而生活中所见到的也许比一

句话更简短粗略,但却实实在在。作者的眼睛就是如此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被人遗忘的

点点滴滴,在他的笔下重现,带给人真实的触动。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远说不尽道不完的,

作者的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对于父母亲的爱,我们也是“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

趁还提得动,行李箱还有空间,就多塞一点爱进去吧!在这些尚在的时间里,也许我们应该

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意,不带半点羞涩地毫无保留地道明,正像他们给予我们毫无保留的爱。 对于故乡,我其实是没有太多的感慨与在意的,毕竟没有出过远门,没有机会体会到思

乡的离愁别绪。但作者在文中将家乡与亲人联系起来,我忽然就觉得,也许它比我想的远有

意义的多。作者说,他出门旅行时总带着一杯故乡的水土,那会给他力量,因为那里面承载

的不只是故乡之爱,还有母亲的祝福。这是很实在的话,中国有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

说的不就是如此么?乡情中,更多夹杂的是亲情吧,对亲人对故友的思念。 书中不经意间泄露出来的阳光,也总让人心安,舒适。那些是字里行间的温柔,那些阳

光是作者想要给予读者的最神圣的礼物。散文中多有关于阳光的字句,总带给人一种如沐春

风的享受,即便是周围没有阳光,但是心中却升起了一轮骄阳。那句“不论世事如何变幻,

人世多少凄凉,即使你到了边疆,阳光也会洒在边疆”总是让人莫名地感动。阳光何处不在,

如心里的念想一般,去往何处都不会消逝。在另一篇文章里,作者借阳光给了我们一个忠告,

阳光常在,岁月无改,但是属于我们的年代却不会停留,作者劝我们珍惜“阳光照在我们身

上的岁月”,阳光不会为我们停留,再伟大的艺术家也留不住它。时光是我们一生中最珍贵的

事物,但愿我们不会让身边的一切成为记忆中匆匆而模糊的流年。 对于人生的见解也是不可或缺的。作者的人生观念是不去追求虚茫的物质条件,只要每

天都有一点甜美,有一点幸福的感情,就很好了。我喜欢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只有心静的

时候,想想每天发生的幸福的事情,哪怕你只有在某一时刻感受到了,那就是幸福。这也让 我想起了《瓦尔登湖》里的意境,每天与自然为伴,每天都过得开心快乐。最原始的快

乐,往往是最真实的。生活不过是那句“瓠仔也好,菜瓜也好”。而在社会上生命所要承担的

责任却是不重亦不轻的。在对别人负责之前,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做我们自己。梦想,于人

生是极为重要的一程,我们有努力就有收获,哪怕那是戏剧性的终局。 世事离戏只有一步之远。 人生离梦也只有一步之遥。 作者说,生命最有趣的部分,胜过演戏与做梦的部分,正是它没有剧本、没有彩排、不

能重来。生命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们要做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

【散文笔记】

这话分量极重。不在于人理解或不理解,只在于人是否想过要去理解。我一直认为,一

个人的想望比他实际是否做过更重要,因为想望是未来的,而判断一个人是否做过一件事,

是看其过去。只要你想过要过好每一天,只要你的愿望足够强烈,它便会驱使你去行动,直

至成功。 林清玄的散文里总有一股清新的气息,许是有流水的声音,许是洒进了阳光的温暖,又

许是有风吹过的清凉。总之,这一切都使你不得不安静,在冬日人烟稀少的书店,当你坐下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已有弹奏琴弦飘出的琴音安抚了你浮躁的心。它让你不知不觉地静下

心,不知不觉地专注于这字里行间的温柔。这便是一本书的魅力所在。像是一个禅师在向你

说教,声音低低的,柔柔地,却丝毫不差地进入你的耳中,落入你的心里。 所以,花季的时候,不要忘了在自己的心里种花。 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二) 林清玄说:“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竹林像一片乐海,

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

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 读了林清玄的随风吹笛,仿佛也身临其境,看到了满眼翠绿的狂风不止的竹林波涛,阴

云密布的风雨交加,再加上竹子生机勃勃的摩擦生籁,这一切,真是竹林大自然的宏大交响

乐。风雨中的笛声遥远、高扬、广阔、悠长。 真正聆听了一堂林清玄老师上的音乐大课。 自己不懂音乐,更不会任何一种乐曲,十足的音乐门外汉。正因为这样的无知才无畏,

不自量力的一直想选择一种乐器来学习。想学会了一种乐器,就可以寄托心灵的希望。 因为竹笛携带的便宜。无论是在高高的山岗上,无论是随风荡漾的湖泊上,竹笛都可以

迎风而立,尽兴优雅的演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竹子的品格,而毫不犹疑的选择了竹

笛的学习。 竹子是高洁、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竹子清幽,默默无闻,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更是我的喜爱。 虽然一直立志学习吹竹笛,但由于太忙,也由于不善安排日常计划,吹笛学习计划,多

少年来一直被耽搁着。遗憾中的遗憾。人生不如意事常有七八九,逃避现实时就这样安慰着

自己。有时,真是痛恨自己的妥协主义。 还是说点阳光的话题吧。 大自然是美丽的,大自然是时刻变化的,大自然中的竹林宏大交响乐,更是震撼人心的。

通过读随风竹笛,更要抛弃上面阿q想法。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好好去感悟自然,融入自然,

过好生活的每一天,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具有竹子高洁、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

的高雅品格。 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三) 夜深人静,我却有些浮躁不安。 在台灯的指引下,我不耐烦地拿起枕边那本淡黄色的书一一《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这封面就把我的“心”牵了过去一一潇洒的“林清玄”三个大字显赫地印在纷纷扬扬飘

落的蒲公英上,颇有一种芳芬之感。“林清玄大概是个温柔的女子吧!”我想着,便翻开了书。

“天啊!‘她’竟是一个修行过的男人!”我惊叹着看了他的简介。 我皱着眉,摇了摇头。 我重翻回目录,一篇名叫《咬舌自尽的狗》的文章映入我眼帘,我翻到了相应面数,如

狼似虎地看了起来。看完之后,早已是视线模糊。那主人第一次把狗抛到几百公里以外的深

山里,狗,回来了。第二次想把狗抛到几百公里外的深山中时,狗却在车中咬舌自尽了??啊!

一只有情有义的狗呀,为了寻找主人,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奔驰百里,不管经

历多大痛苦,多大风险,好不容易回到家了,主人不但不开门,还冷眼相待,立刻又送去抛

弃,又被无情无义的人抛弃!有情有义之人受无情之人背弃,在人世间还少吗?三国时期,

老将黄忠为他主公的霸业苦战关羽,回去之后,主公韩玄却叫刀斧手斩他首级,此不为 无情之人背弃有情之人? 每每读到林清玄的散文,总觉得他恬淡自然的散文中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并且透着几丝

禅味,小故事大道理也是他散文中必备的风格。 读着林清玄的散文,就好似在听一位禅师的谆谆教导,在安抚我那颗浮躁不安的心灵??

篇二: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可以当笑话看的散文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 我一直讨厌散文,不止是因为考试要考,而且还因为呆板无趣,看着想让人睡觉,每次

看着看着都是迷迷糊糊,让人讨厌。所以我的书架上什么书都有,就是没有散文集,。像什么

朱自清﹑老舍﹑巴金等人的散文实在是除了被迫才读几篇,否则几乎不看,因为这是在太无

聊了。

但是,相比之下我认为汪曾祺的散文要比其他人好多了,他的散文轻松自在,而且总会

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丝隐秘的幽默,让人嘴巴一咧,会心一笑。他的手法很有意思,总会

在文中一些微妙的地方加上几句看似文不对题的几句话,却又在无意间把文章提升到了另一

个层次。

有人评价: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

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

瓜果食物,无所不涉;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

【散文笔记】

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在这本书中他的《跑警报》很有意思写出了西南联大在昆明时逃飞机轰炸时的许多趣事,

当预行警报的灯笼挂出,人们从驿道撤入郊区的深山老林,警报响起后,男生手里提了一大

袋零食在宿舍门口等人,直到女生出来了以后上去“嗨”一声以后欣然地并肩走出后门带着

闲适的心,嘴里啃着零食,又因为是跑警报所以不能悠哉悠哉的,得带一些危险感,但还是

显得不紧不慢。让人不得不感慨道:“原来跑警报也可以这样” 又比如说《五味》他用了风趣的笔法写出了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以及一些趣闻,比如山

西人的酸,四川人的麻辣,无锡的甜,当然包括全国各地的人都喜欢的臭豆腐。是的,中国

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当我仔细回想一下后,也就发现原来《舌尖上的中国》

应该是根据这篇文章改变的吧。我当然也喜欢他的《端午的鸭蛋》就连上课时也很想知道老

师到底是怎样上这节课的。 我比较喜欢的还有《多年父子成兄弟》,一对父子之中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那无与伦比

的“孩子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早春的时候带着一大堆孩子在田野上狂奔,“我”初

恋时,父亲在一旁给我出馊主意,这种父亲哪里能够看见:如此民主而且回去理解孩子,从

孩子身上学会不怕担干系,只是本着同学有难就要两肋插刀的的淳朴精神而去帮助他们。儿

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散文笔记】

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作家和他一样幽默自在的散文,自由自在让人一看上去就可以轻而易

举的理解,他并没有苦心去钻研如何写,同时也不用我们广大的读者去钻研如何读,只是像【散文笔记】

饭后的水果让人心里甜滋滋的,只是需要一颗轻松自在的心。篇三: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000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000字(一)

细细地品味《林清玄散文》真是一种享受! 他的文体风格细腻得像个女作家,别看林清玄是一位留着长长胡子的老人,但细心地观

察世界、论谈世界的文章却令我们赞叹不已!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无可挑剔的,其中有很多是林清玄经过或听说的故事,由故事而发

出感慨,教会我很多人生的价值观。 有这样一篇文章令我百读不厌:《陶器与纸屑》。散文讲述的是林清玄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林清玄在中国香港买了一个石湾的陶器,陶器是一个刺身罗汉骑在一匹向前疾驰的犀牛上,

气势雄浑,非常生动,很能象征修行者勇往直前的心跳。他想拎着陶器回台湾很不方便,因

为陶器被包装得十分严实,而托运又很容易破碎,所以他决定舍去包装用手袋拎上飞机。结

果这次冒险失败了,陶器在上飞机时被撞碎了,所有的尝试与考虑都破灭了。 通过这次沉痛的教训,让他明白了:“对一个珍贵的陶器,包装它的破报纸和碎纸屑是与

它同等珍贵的。”也让我明白了:“生命中也有许多这样看似平凡、不重要的东西,但我们不

能忽略其价值,因为没有了它们,也许我们所珍惜的东西就不能得以衬托或完整!而我们就

不能得到教训、启发、锻炼!” 翻开各个章节,你会惊喜地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这些主题都是谈人生的居多。

有一心一境、澈如水晶、无关风月与一生一会四个篇章,都是教会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他的语句包含着他对读者们的教诲,他的言词包含着他对世界万物的赞美,他的所有感

悟包含着他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留念! 林清玄的散文大多数是来自于他小时在乡里的一些故事,以及他与亲人们发生的事情,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回忆与深思,再用他那细腻柔美的文笔写出感人肺腑的散文,这便是他的

独特写作风格! 我从他的几篇散文中不难看出他信仰“佛”。他在《佛鼓》中这样回忆道:“我站在通往

大悲殿的台阶上看那小小的身影去击鼓,不禁痴了。”不过,或许他是很痴迷、很喜欢这种佛

寺的氛围。 其或,我读过他那极具特色的散文之后,心中不由地燃起了写作热情,不仅仅只有这样

罢了,他还带予我的是不尽的坚持!因为我认为林清玄能够克服重重难关,从偏远的地方走

出来,成为一个鼎鼎大名的作家,是需要多少坚持与勇气都未必能达到的。 “我想着,在这悠长的时间中,在这广大的世界上,一定有很多与我心灵相同的朋友,

得到一些温柔的安慰,得到几许智慧的启发,以及得到藏匿于俗世的浪漫情怀。”我想我在这

句话、这本书中学到了写散文的方法与运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写出好文章。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000字(二) 翻开一本书,和着淡淡墨香,如品茗般幽雅清韵。三言两语,智慧的光芒闪烁其中。洗

净铅华,抛开那些看起来很虚无的深邃,所有的真相都会展示在面前。称其为散文精神的至

高,也不足为过。 没有多余的文字,一切仿佛是那么自然,却又充满了奇妙的联想,空灵流动。转换了时

空,仿佛置身于那书中的情景,心灵却澄澈洞明。我佛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

亦如电,包罗万象,应作如是观”。即便是遵从了“如是观”的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讲述【散文笔记】

真理的同时,又显得如此接近生活,如此接近生命的真相。一些原本很普通的事情,在林清

玄的笔下,就可以发射出熠熠的真理的光芒。在林氏的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平凡生活中各

种各样的苦与乐,从最平凡的生活中,感悟佛法,感悟禅、感悟宇宙人生的真谛。 “感恩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警醒不至于堕落。感恩这都市的污染,使我们有追求明净

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无知的花树,使我们深刻地认清自我。最大的感恩是,我们生而为有

情的人,不是无情的东西,使我们能凭借情的温暖,走出或冷漠或混乱或肮脏或匆忙或无知

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泉。”

读毕林清玄的散文,豁然开朗,生命的价值别有洞天。“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

出柔软清静的智慧之莲吧。”篇四: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读《回望两河》有感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86494/

推荐访问:散文读书笔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