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读后感大全 >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时间:2018-12-02   来源:读后感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读后感大全】

第一篇: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读朱自清《背影》有感。

父爱,永不忘 ——读朱自清《背影》有感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摘自《背影》

初读《背影》,我只是懵懵懂懂;当学到这篇课文时,我感触极大,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激发了我那懵懂的心灵?是朱自清那朴素的文字,平实的语言,一笔一画描写出了父亲的爱子之心与儿子对家,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人们都说母爱伟大,但父爱如山,是每一个儿女依偎的地方。当你堕落时,父亲会让你依靠;当你懦弱时,父亲会鼓励你;当你跌倒时,父亲会让你在哪跌倒在哪爬起来!棍棒底下出孝子,父爱是严厉的。

飒飒的冬风,严寒的冬天,“我”回到家中,看着满院的狼藉,祖母又已逝世。父亲变卖典质,还要借钱办丧事。祸不单行,父亲送“我”去往车站。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让朋友好好照顾“我”。“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父亲又为“我”买橘子。他十分吃力。岁月蹉跎,光阴流逝。父亲也渐老,颓唐。“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读完全文,我感触极深。不禁想起小时候,父亲拉着我的小手,慢慢地向家走去;父亲背着我,吃力地背着我去上学,校门口,我看着父亲的背影,他的背,有点儿弯了;回望父亲的背影,无意间发现了父亲多了一些白发,添了一丝皱纹,父亲,老了,老了——对家的操劳,对我的关爱。天底下哪个父亲不是如此?望着父亲的背影,背影之中

望着父亲,是他买橘子时的吃力?还是弯了背的情景!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朱自清用他那平凡的笔,勾画出了父亲那朴实的背影! 时光匆匆流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感恩,我们要行动!父亲,不需要你的任何回报,一句微不足道的关心,父亲会觉得这是最好的礼物——“父亲,您辛苦了!”父亲用坚实的臂膀,为我们挺起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坎坷。有了父爱,我们的人生会再添光彩;父爱伴我们一生,但是父亲不会伴我们一生。我们正值年轻,为了自己,为了那为你操劳的父亲,好好学习,长大成材。竭尽所能,去回报,去行动,去感恩! ——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父亲,背影——辛苦,吃力。含蓄,关心,爱子之情。——滴水之恩,当以涌泉。

第二篇: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读朱自清的《背影》有感

读朱自清《背影》有感

我上学时曾学过朱自清的《背影》,也曾背诵过其中的段落。但那时我对父爱的体会并不深刻,总感觉父亲不如母亲那样好亲近。母爱总是细腻而温柔,无微不至。父亲却总是忙里忙外,不可能时时刻刻关心着我。特别是青春期以后,一些观点、认识的差距,似乎与父亲的距离越来越远。

我的父亲是一个南方农民,初小毕业,写一手好字。在农村,男主外女主内,基本一年到头父亲就是在地里耕种。偶尔看到我闲着或学习的空隙,就安排我放牛或学做农活。那时我常想偷懒,以要温习功课之名来推托。母亲心疼我,劝说父亲:“让孩子学习吧,我来帮你。”父亲往往生母亲的气:“你不懂!男孩子不吃苦,没有磨练怎么行!”这时我总是恨恨地看着父亲而感激母亲真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逐渐明白了父爱虽然不像母爱那样能明显地感觉到,但还是随时存在的。第一次高考失利时,看到我的低落与不知所措,在餐桌上,父亲就给我简单的几句话:“男孩子不能一遇挫折就趴下。你要想再学习,我砸锅卖铁都供你,你可以再努力试试!”这让我很是感动,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我的家境很不好,学费都是要以申请养殖贷款的名义凑齐。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尽快学习肄业回家帮助他们,但我父亲总是对我学习上的需要有求必应。在我到了应征入伍的年龄后,父亲又跟我说在部队是个锻炼人的地方,如果体检能够通过,最好上部队服役。这使我走上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逐渐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

成家立业后,每次往老家打电话,总能和母亲聊好久,母亲总是事无巨细地关心着我,跟父亲却往往只有三两句。父亲只会告诉我,他身体硬朗,还可以挣钱,让我安心工作,不要惦记他们。在工作上要用心,做人要实诚;钱财及身外之物,不要太贪恋。听的次数多了,我会不耐烦地说“我知道了!”。父亲也不生气,就挂了电话。但在工作的一些紧要关头,特别是自己的工作一直跟钱财打交道,始终感觉父亲的话还是挺受用。每遇事情,父亲的话会在耳边回荡,指引我做出选择。

当到了不惑之年且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重读《背影》,想着满头白发,为了减轻我的负担,还在家乡劳动着的父亲,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来父爱就是这样,如影随行,但又不像母爱那样强烈、炽热。

我的农民父亲,

不能给我辅导功课,

但教会我如何做人。

不能给我太多金钱,

但坚持供我读书。

在失意的时候,

几句鼓励拨云见日。

在得意的时候,

几句忠告受益终身。

不是哲言警句,

却贴身受用。

这就是父爱,

如影随行却从不炽热! .

第三篇: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只那一个月台边的背影,便成了父爱最好的象征;只那两行感动的清泪,便教会了我们感恩。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禁不住潸然泪下。其实,真正令他感动的,却是父亲对他深沉的爱。朱自清的父亲那身姿并不是那么的竖直挺拔,甚至有些臃肿的身姿,但是在朱自清的笔下,朱自清他的父亲的身姿却显得那么高大挺拔了,从而深深地烙在了我们心灵的最深处,给予了我们心灵最深的感动。

自古时候以来,亲情似乎永远都是文人墨客笔下亘古不变的话题。因此这使我想起了有名的关于感人亲情诗句如:“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等优美的感人亲情诗句,而现今歌颂亲情的诗歌辞藻更是让人们数不胜数。可是真正打动了我的心灵的,却是那篇抒情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仅仅千余字的优美文章却深深的打动了我们的心灵

深处。有时,我觉的越是平常的人或着事物却越具有令人震撼心灵的力量。

朱自清的文字与他所写的散文似乎正具有着这样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吧?朱自清的散文它将我们带入进了一个个极其平常并引人入胜的故事的事件当中去,却让我们从朱自清他所写的散文当中体会到了许许多多的比以前我所阅读过的文章和书籍当中更深层次的句段和文章。

第四篇: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倾其一生的陪伴 朱自清的背影读后感

倾其一生的陪伴-------读朱自清的《背影》有感

并不是第一次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早在中学时代,朱自清先生的文集就已经列入了读书清单,《背影》作为其代表作自然也不可或缺,只是离开象牙塔多年后的今天,再看《背影》时,却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关于背影的故事发生在朱自清先生北京求学的时期,中学时看到他父亲的背影感慨最多的是父母无声的付出。不善言辞的他们虽然很少告诉你“我为你做了什么”,也不像爱唠叨的父母亲一样一直告诉你这个不好那个不能做,但是在关键的时刻却不动声色的为你安排好一切。

时间就像指尖的流沙,虽然无声,但是怎么都挡不住它的流逝。在时间的流逝里,早已脱去了象牙塔里的青涩,转眼也已经组建自己的小家,但是依旧为背影里的父亲动容,更为自己的父母而感慨万千。或许是最近家里发生的事情和朱自清先生当时的情景相像,那年,朱自清的祖母去世,又遇父亲交卸,祸不单行的日子里家中的光景很是凄惨,即使变卖典当,但是仍是亏空。在这样拙荆见肘的境遇中,父亲说了那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带着点悲凉,或者是对儿子的安慰,又或者是对自己的安慰,但是至少让人看到落魄之中父亲的坚韧。年龄和工作经历曾经让我觉得似乎自己已经可以自己独自担起生活的担子,处理好生活里的种种,直到经历家中事务的变故,不禁发问:为何这种悲剧会发生在我们的家庭。才知道,原来长大了的我们仍旧是那么的脆弱,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我们在悲伤和难处面前显得那么的无力。打着报喜不报忧的旗号勉强挺着,却在父母敏锐的细问中露了马脚,没有埋怨,没有露出他们的担忧,仅仅在一个夜晚之间就打点好一切,而那一句“现在你放心了吧”却让我深深的明白无论过去了多少年,在他们的心里仍然对他们的孩子有着深深的了解,知道她的每个心思和意念。然而背后的艰难和不易都被隐藏在轻松的言语里。有人说无论你多大,在父母的眼里你永远都是小孩,是的,无论在怎样的艰难里,他们也仍然都是无怨无悔的陪伴你的人。仍然深深的记得朱自清先生这样的描述“他用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就留下来了”。

第五篇: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我的父亲----读朱自清《背影》有感【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我的父亲----读朱自清《背影》有感 初中学习这篇文章时,仿佛能品味得出一点父子之情,却也只是拼命记录老师讲的,笔不离手,也没有一点的思考。现在再看,觉的文笔朴实无华,颇得读者之心,篇幅短小精悍,却处处流露真情,令人感动!

读到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亲。我是农村家庭,哥哥大我七岁。小时候,我和哥哥两人上学读书。家中曾经有亲人建议:生活那么困难,上有老人,还供两个孩子读书干什么啊,就别让女孩读书了,反正长大之后也是嫁人了!父亲却说:虽然生活困难,但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在我眼里,男孩和女孩没有区别,无论男孩女孩,我都要供他们念书,要供他们上大学。父亲就是靠着这种要让儿女改变命运的信念,带着母亲,辛勤劳苦了一生,但他们在儿女们面前,从没有过一句怨言。

父亲出身于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童年在文革时期度过的,我没少听他讲过吃野菜、草根的生活。父亲读书一直读到高中,在那个年代,农村出身,高中学历也算不低了吧!被大队选去当了大队会计。他写的一手漂亮的字,每一本会计账簿都书写的工工整整。每到月末、年末都是父亲最忙的时候,他不仅要查好、整理好自己大队的账,还要帮其他大队的会计去核对账目。但是无论怎么忙,父亲在家都是一位风趣的角色,总是逗我和哥哥开心。生活仍然困难,哥哥上初中,我也马上快要上小学时,父亲辞去了会计工作,开始带着母亲到沿海城市做起了小买卖。我和哥哥也转到了沿海城市上学,当时还要花借读费。高额的学费和借读费给原本不富裕的生活又加大了不小的压力。各种小买卖,父母都做过,卖菜,卖水果,烤地瓜,卖早餐„„父母不怕起早贪黑,不怕风吹日晒,不怕自己受苦挨累,就怕孩子生病,怕孩子学费不够,每次我和哥哥开学的时候,都是家里的“财产大转移”的时候,钱从家里交到学校,父母省吃俭用,却没有一次让我们交不上学费的时候。有时,家里的钱还不够,父亲就出去借钱,无论怎么不好意思,怎么不好开口,父亲还是借来,从没有让我和哥哥为难过。就这样,哥哥大学毕业了,剩下我一个人上学,家里的负担瞬间就减轻了不少,父母似乎也能稍微的松口气了。七年后,我也毕业了,父母没什么经济负担了,可他们却老了,早已鬓髻斑白,弯腰驼背,我们长大了,大学毕业了,能独立生存了,父母却老了„„

有时,觉得当儿女的就像吸血鬼,吸食着父母的血和肉,一吸就是二十多年,直到我们能够独立生存了,父母却老了„„

第六篇: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背影读后感1

读《背影》有感

李娟【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再一次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我已经二十五岁了。还记得第一次在课堂上读这篇作品时,我还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坐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在语文老师的教导下读着这篇不完全能理解的文章。我理解不了朱先生所谓的“祸不单行”是指什么,理解不了分离时朱先生父亲买“橘子”的意义,也理解不了朱先生为什么单单是看了父亲的背影便落泪不止。

可是长大后二十五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全部都理解了,生活它告诉了我全部的答案。我的父亲在我的印象里就像是一名浪漫的生活作家。父亲年轻时长得很帅气,成家后就变得越来越绅士。父亲对于我,是宠爱,甚至是溺爱。小时候我被寄住在乡下农村奶奶家,一直到小学三年级,三年级后,父亲便来乡下接我和家里人一起居住。我还记得父亲来接我那天是个秋季的黄昏,父亲紧紧地抱住我,和我说以后要在一起生活,我看见夕阳照耀下父亲的背影,是那么的高大。他拥抱我的胳臂,是那么的有力。我觉得父亲的感觉是安全,是放松,是爱。

我对父亲背影有所改观还是上大学的时候。高考报考时,我不顾家人的反对报考了离家二十多个小时的安康,其实我的潜意识里很希望自己能够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父亲可能看出了我的所想,所以并没有作更多的反对。开学的时候,父亲和母亲一起送我入学办手续,一切办好后,由于时间关系便要很快回去。离别之地,恰巧和朱先生一

样,也是火车站。母亲在未到达火车站之前就已经眼含泪水,父亲却一直没有表情。母亲一直嘱咐我照顾好自己、和同学好好相处之类,父亲却未发一言。临上车时,父亲转头对我说:“你回去吧,你回去吧,你从小一直住在家里,现在应该独立了,打电话。”所谓“打电话”应该是指常常往家里打电话、有事往家里打电话的意思吧。父亲和母亲一起走进检票口的那一瞬间,我觉得父亲的背影掺杂着些许孤独、些许难过。与黄昏的那个背影相比,我突然发觉父亲老了。我忽然很想落泪,我在那一瞬间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朱自清先生的“看着父亲蹒跚的背影,我不禁潸然泪下。”

好的作品一定是值得反复仔细品味的,每个人虽然青春时期不能理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可是长大后或是为人父母后都会理解。父爱如山,爱,才是永远维系生命的源泉。

第七篇: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读《背影》有感

读《背影》有感【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儿行千里父母担忧

--读《背影》有感

(孙丽丽)

父母对你的昵称还记得吗?

他们的生日你是否也常挂嘴边?

母亲多大了,父亲又喜欢干什么,这些你都熟知吗?

或许,你我还年轻,常常奔波在外,应酬很多,多到回家吃饭的时间都少之又少; 又或者,你我都年近半百,对下一代的关注太多太多,多到不能听父母唠叨唠叨; 有一天,我是说有一天,突然,没有人催你回家吃饭,没有人提醒你及时添衣,没有人再唠叨那么多那么多……那时,我们该怎么办?

——编者按

儿行千里父母担忧

——读《背影》有感

初读朱自清的《背影》还是在学生时代,那年我读初中,天真烂漫,懵懵懂懂,对我而言那只是一篇写父亲的散文,文章朴实无华,笔触浓郁沉重,着实不是我喜欢的文学作品类型。不知什么时候,我开始怀旧,重听那首老歌,只为用心感受那份久违的感动;重读名篇名著,只为寻求岁月累积过后那份深层次的领悟。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悠闲的坐在吊椅上,再次翻开朱自清的散文集,再次拜读他的《背影》,不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心境。开篇点题,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那份浓郁的情感呼之欲出,让我为之动容。本来有事,嘱托他人相送,但终究还是因为放心不下,亲自送我去车站,我看到父亲为给我买橘子,走路时的步履蹒跚,爬栅栏时的艰难,父亲的背影令我震撼,让我泪流满面。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川流不息的人群,我的失落显而易见。两年未见,他的身体远不如前,但他对我的惦念却一天胜似一天,读到他的书信,那'肥胖的、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让人心中一紧,宣泄了多少无奈与伤感,诉说着多么浓重的眷恋与思念。

在我陷入沉思的那一瞬间,手机显示妈妈来电:'丫头,你爸爸昨天晚上梦到了你,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默默地流泪,你说一个人在异地他乡好难过,好孤单。'一时间,我哽咽了。好温暖、好感动,人们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何等的思念与牵挂;好失落、好自责,虽然他们赞成我离开那个美丽却寒冷的小城,并承诺退休后来这儿和我一起生活,但眼前不能陪在他们身边,还让他们心心念念、牵肠挂肚,我好难过。 记得小时候最愿意和爸爸捉迷藏,最喜欢听爸爸讲>故事。他就是我的偶像,我的超人,在我眼中他无所不通,无所不能,无可替代。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习惯悄悄话只和妈妈讲,受委屈只和妈妈说,给父母问候会习惯性的拨通妈妈的电话,送父母礼物会不经意间写上妈妈单位的地址。和父母通话,偶尔会听到爸爸用调侃的口吻委屈的说:'为什么每次来电话都是打给你妈,我吃醋了。'我总觉得很好笑,一个在我印象中无所不能的大男人,还会羡慕、嫉妒、恨,简直太难以想象了。

妈妈和我说其实爸爸只是想用调侃的口吻掩饰他那份小小的虚荣,他的爱很深沉、很浓厚,只是不善于表达、不好意思言表。其实我在他乡的每一天,他都牵肠挂肚;我在异地的每一种感受他都感同身受。他经常会念叨妈妈,让她打电话给我,问问我最近好好不好,有没有喝牛奶,有没有吃蔬菜,工作顺不顺心,生活愉不愉快。我潸然泪下,

这个大男人背后那颗细腻的爱我的心被我忽略了多久?我责备自己的粗心,自己的自以为是。原来父爱也是那么细腻、那么温柔、那么需要回应。此情此景,多符合我读《背影》的心情。我可以更深层次的体会朱自清《背影》所描述的情景,所诠释的那份令人感动的父子深情。

那天晚上我给爸爸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在这边很好,工作顺心、同事和睦、生活幸福,美中不足的是少了他们陪在身边共享天伦之乐。和他讲明年妈妈退休他们一定要来,我很需要他们,也很爱他们。他在电话里的回应很平淡,但我知道他的那颗'玻璃心'一定早就融化了。爱就要表达出来,他的爱给了我表达出来的勇气。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510288/

推荐访问:朱自清背影读后感500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