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阅读题 > 海棠苏轼阅读答案

海棠苏轼阅读答案

时间:2018-11-29   来源:阅读题   点击:

【www.gbppp.com--阅读题】

第一篇:海棠苏轼阅读答案

2017年上海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松江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西山盗寇莫相侵。(杜甫《登楼》)

(2)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 》)

(3)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运用典故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杜甫《登楼》中也运用这种手法的一联是“ , 。”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是给一位老人的生日祝辞,其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室有芝兰春自韵,人如松柏岁常新。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2)下列是记者采访一位老艺术家的提问语,其中语体最得当的一项是( )(3分)

A.您怎么看待您五十多年的艺术成就? B.您被聘为百花奖评委是不是很激动?

C.您这次获终身成就奖是不是很愉快? D.您对饰演的作品中哪个角色最满意?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国产动画电影为何被幼稚化?

——从《大鱼海棠》说开去

刘杨

①7月上映的《大鱼海棠》是号称十二年磨一剑的精品力作,但是,伴随着票房乐观而来的却是两极分化的评价,如果从近年国产动画电影的水准来说,对于这部影片的某些批评确实过于严苛,但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着眼,这也许是我们反思当下动画电影陷入的瓶颈以及危机的一个契机。

②《大鱼海棠》受到批评暴露出来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制约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核心问题,“动画电影”是一个被误读的概念。从国际动画电影的发展来看,它并不是儿童电影,至少不只是儿童电影。世界范围内的动画电影大国,其产出的佳作哪怕在情节设置上偏重于儿童题材的,也基本上接近于全龄片种,即在审美上能被作为票房主力的中青年观众所接受的片种。 而国产动画电影长期以来都是以低龄儿童为主要预设观众群,可以说基于概念误读,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低幼化倾向是主流,因此影片的审美层次是单一的。而在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尽管动画电影的生产与传播路径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接受者,甚至是产业的推动者对动画电影的基本认知是可通约的,即动画电影并不是与成人电影相对而存在的儿童电影类别,而是与真人电影相对应而存在的电影类别。当然,我们不能说近年来中国的动画电影没有突破,无论是《大圣归来》还是《小门神》,直到《大鱼海棠》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拓宽市场定位、增加影片本土文化内涵的努力。

③中国的动画电影总是思想一深刻就变得很严肃和沉闷的原因在于低幼化的动画观念使得导演在影片的意义展开方式上是平面化的。而我们看到的不论是《千与千寻》《名侦探柯南》,还是《疯狂动物城》《功夫熊猫》等,影片在一套动画语汇中所呈现的审美层次体现在既有符合儿童审美心理需求的一面,也在动画制作上能够照顾儿童的形象认知感和故事层面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它们追问的问题和背后的人文关怀又同样可以引起成人的思考或观影兴趣。比如《功夫熊猫》的情节模式其实和美国很多真人大片一样,都有一个集体战斗中的英雄主义姿态,儿童看到的也许仅仅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成长故事,但在背后有一个更深刻的动因在于人如何在不同的社会身份掩盖下发现自己。

④相比之下,这两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显然缺乏这种审美的层次性。一方面,动画的制作方简单

地认为只要有了CG技术就可以和国际对接,实则不然。技术本身是客观的,但使用技术的人是主观的,技术上的粗糙本身和儿童思维定式是相关联的,极为简单的动画形象设计也只能满足儿童的审美文化心理。另一方面,无论是《年兽大作战》这样的仿美风还是《大鱼海棠》的日系风,在动画技术的使用上有了明显的提高,画面唯美而精致,但其内在的情节都停留在幼稚的方面,这里不再赘述。还有一方面,也许是许多人都从未关注到的问题就是配音演员声音的幼稚化。尽管国产动画电影近年来的配音已经从少儿节目主持人转为聘请综艺界的明星献声,但这些影视名人在动画中凭声音出演时却失去了本人的特色,变成扭捏而非天真自然的儿童气的语音语调,从这个层面来说《大鱼海棠》比起译制片反而有其突破。

⑤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回答为什么《大鱼海棠》相比于不少国产动画电影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却遭受到了更多批评。这固然是因为观众的期待值更高而造成的审美接受的落差更大,但期待值高的背后是因为在全球文化输出如此频繁的时代,中国的动画电影接受者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欣赏的范式正在被进口片所塑形。因此,如果国产动画电影依然秉持现有的路径不改变,其结果必然是路越走越窄。

⑥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也不能再依靠政府的政策保护避免产品之间的碰撞,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地应对。近十年所有的学术讨论和业界分析都指向动漫产业发展格局的改变需求,但动画电影的发展依然沿着原有的路径发展还在于中国有庞大的少年儿童的体量作为票仓。因此,无论是动画片还是动画电影都可以轻松地收回本钱。但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收回成本或者过分依赖于政府补贴与奖励,不仅无法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甚至连中国国内市场在政策保护逐渐减弱的情况下也会出现难以为继的现象。

⑦当我们面对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挑战已无法掩耳盗铃之时,只有制作方乃至批评界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症结有清晰的认识,对动画电影自身的创作规律有更准确把握才有可能真正突破瓶颈,动画电影的中国流派才有可能真正崛起。

(选自2016年《新华文摘》,有改动)

3.阅读第②段,根据文意解释“通约”一词。(2分)

4.下列对《功夫熊猫》成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该电影的审美层次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的需求。

B.讲述了儿童都喜欢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成长故事。

C.该电影动画制作能够兼顾儿童的形象认知能力。

D.其背后的人文关怀能够引起成人的思考和兴趣。

5.概述第⑤段的主要内容。(3分)

6.下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瓶颈”和“危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国内对“动画电影”这一概念一直理解不正确。

B.追求唯美的动画却在意义的展开上是平面化的。

C.即将失去政府的政策保护和政府的补贴与奖励。

D.国产动画电影面临来自全球化与市场化的挑战。

7.简析本文的副标题在文中的作用。(3分)

8.结合本文,请你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提出建议。(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16分)

天水古树 王若水

①从天水城区的街市穿行而过,让人止不住就要仰首观望的,是一课挨一课站在街头巷尾,门前院落,粗可合围,高能擎天的参天古树。登上南郭寺,站在玉泉观,朝下一望,躯干巨大。树干如云的古树从密密匝匝结成一片的古旧屋顶上撑开一道道豁口,捧绿撒翠,煌煌然如一堆一堆苍翠的山峰从西关涌向东关,由北关堆向南城,十分壮观。

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语所包含的另一层意味应该是有人栽了树,才会有树。可见,对一

座城,一个村庄来说,有没有几棵让人一望便会油然生出沧桑浩叹的古树,便可以获知这地方文明源起的第一手资料。天水建城史可以上溯至公元前688年的秦武公时代,距今将近2700年了。如此说来,在这座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历史的边地古城,有这么多的古树,也就不足为奇了。

③伏羲庙原先依照伏羲八八六十四卦排列方式植有六十四棵柏树,树与庙同寿,都是明正德年间的圣物。日月推移,沧海桑田,有生命的树自然也有生老病死的时候。但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庙内存活至今的二十来棵古柏,不管躯干有多么精瘦,枝干如何苍老,却依然执著地把根伸进泥土深处,把一簇仅有的绿意播向蓝天。

④有些日子,我曾经长久地站在这一棵棵绿冠如云的大树下用心揣摩,这些春日便发出新芽,风雨来时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的古树,与我们居住的这座古城过去的人事变故到底还有哪些联系呢?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凭借自己杜撰的文字认识历史,但历史本身是一种过程,一种状态。真正的历史一旦变成书面的东西,怎么说也就让人觉得不那么牢靠,不那么真实了。不像这一棵棵把根深扎于大地深处的古树所标示、所见证的历史,你想涂改也涂改不掉。

⑤于是,我总以为对于这座千年古城来说,这一棵棵绿冠如云,粗大的树干上落满了岁月累累伤痕的古树,不仅是让天水身显名赫的自然景观,更是这座不老的古城活着的历史。

⑥长在城里的古树算是有福的。它站在熙攘的街市上,平日里有游客为它投下惊叹的喝彩,有文人骚客为它吟诗写赋,有文物部门为它挂牌保护。至于那些因生不逢时而枯于荒丘、死在山里的古树,则免不了要遭受另一番境遇。

⑦我的老家街子乡也有两棵祖祖辈辈引以为豪的古树,其中一棵是国槐,祖辈就叫它“八股槐”,至今还挺立在当年杜甫侄子杜佐居住过的子美村后面,因此又叫“子美槐”。另一棵是我国北方本来就十分罕见的珍稀树种——白皮松,被称为“九股松”,原本挺立在街亭古镇东柯河左岸河谷川地上。这两棵古树一左一右,本来是家乡一处独一无二的景观。

⑧天水城里的古树虽多,却没有一棵拥有“九股松”那种顶天立地的气象。从潘集寨沿东柯河进东柯谷,七八里路之外,就能看到“九股松”那高隆如山的绿色树冠。每至春回大地,“九股松”满枝苍翠,雪白的树身和高大的树枝便撑起一片使整个街亭古镇沉迷陶醉的松香清芬。到了初夏,不知从何处翩翩飞来的白鹭栖落枝头,使这棵古树占据的一方天空,成了这座古朴小镇最富诗情画意的迷人景观。

⑨也不知是请阴阳先生看了风水的缘故,还是嫉恨这棵千秋古树逼人的生命活力,公社大院要搬到“九股松”下的一片平地上,于是在一个本该属于树木生长的春天,残忍的刀斧却向天水古树家族中这棵绝代神品砍去。“九股松”惨遭厄运那一年,我正在读初中。一个多月时间,天天从教室玻璃窗看着十几条汉子刀斧并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于把那棵我后来才获知可称为“第四纪冰川时期活化石”的白皮松砍倒在地,我的心中有一种隐痛,以至于时隔四十多年,每次回家看到子美村后孤零零独自苍老的“八股槐”,这种无奈的隐痛就愈加剧烈。

⑩古树把粗壮的根系深深扎入地下,既是为了生存,也可以理解为生命对大地母亲的热爱。但从模棱两可的社会史观来看,我更愿意把这种不朽的生命状态,理解为大自然有意安排、供后人用情感和良知破译的另一种历史。

(11)我们抚摸着古树那粗糙、皴裂,然而又充满力度和质感的躯体,如同抚摸一种难言的历史,内心的怦然悸动,证明这一切。(有删改)

9.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①段划线的句子。(3分)

10.第⑥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3分)

11.简析第⑧段作者描写“九股松”“气象”的用意。(3分)

12.下列对本文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真意。

B.第③段写当年伏羲种下的六十四棵柏树依然充满着勃勃生气。

C.第④段作者认为人类一直凭借杜撰的文字认识历史是客观的。

D.本文的语言,朴实中蕴含深意,透出一种浓浓的历史沧桑感。

13.文章最后一段,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4分)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高 亭

元 刘因

高亭云锦绕清流,便是吾家太一舟。

山影酒摇千叠翠,雨声窗纳一天秋。

襟怀洒落景长胜,云影空明天共游。

笑向白鸥问尘世,几人曾信有沧洲?

【注】:太一舟,即太一莲舟,北宋画家李公麟有《太一真人图》,画真人卧一大莲叶中,执书仰读。

14.从体裁看,这是一首 (1分)

15.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的首句描写了高亭云笼水绕的美丽景色。

B.第二句诗人把高亭看成自己颐情养性的地方。

C.颈联写诗人因内心寂寞冷落而愿与云影共游。

D.尾联运用反问,是为表达对自己生活的满意。

16.自选一个角度,试对本诗的颔联进行赏析。(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7分)

①王蕴,字叔仁,孝武定皇后父,司徒左长史蒙之子也。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尚书吏部郎。性平和,不抑寒素,每一官缺,求者十辈,蕴无所是非。时简文帝为会稽王,辅政,蕴辄连状白之,曰:“某人有...

地,某人有才。”务存进达,各随其方,故不得者无怨焉。补吴兴太守,甚有德政。属郡荒人饥,辄开仓赡恤。主簿执谏,请先列表上待报,蕴曰:“今百姓嗷然,路有饥馑,若表上须报,何以救将死之命乎!专辄之愆,罪在太守,且行仁义而败,无所恨也。”于是大振贷之,赖蕴全者十七八焉。朝廷以违科免蕴官,士庶诣阙讼之,诏特左降晋陵太守。复有惠化,百姓歌之。

②定后立,以后父,迁光禄大夫,领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封建昌县侯。蕴以恩泽赐爵,非三代令典,固辞不受。朝廷敦劝,终不肯拜,乃授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假节,复固让。谢.

安谓蕴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宜依褚公故事,但令在贵权于事不事耳。可暂临此任,以纾国姻之重。”于是乃受命,镇于京口。

③蕴素嗜酒,末年尤甚。及在会稽,略少醒日,然犹以和简为百姓所悦。时王悦来拜墓,蕴子恭往省之,素相善,遂留十余日方还。蕴问其故,恭曰:“与阿太语,蝉连不得归。”蕴曰:“恐阿太非尔之友。”阿太,悦小字也。后竟乖初好,时以为知人。太元九年卒,年五十五,追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

同三司。——(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三》)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蕴辄连状白之 ( ) (2)固辞不受 ( ..

18.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不抑寒素 ( ) ..

A.清苦简朴 B.朴素简陋

(2)后竟乖初好 ( ) .C.家世贫寒之人 D.节俭朴素之人 )

A.顺从 B.断绝 C.违背 D.分离

1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蕴子恭往省之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 ..

B.以后父,迁光禄大夫 .

C.于是乃受命 .

D.故不得者无怨焉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

20.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朝廷以违科免蕴官,士庶诣阙讼之,诏特左降晋陵太守。

21.结合第①段,简析作者是如何刻画王蕴仁义爱民的品性的?(2分)

22.文章第②段,王蕴两次拒绝朝廷的拜官赐爵是因为 。在谢安的劝导下最终接受任命是考虑到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13分)

典学斋记

朱舜水

①人之所以必资于学者[ ]?盖前人之学也已成,所以著之即为教:后人之学也,未成而求成,因以

①循古先圣贤之道而为之。斯为学,学至于人也。其执柯伐柯也乎!今人以学为戏,邯郸之步履,优孟之

②③衣冠,皆为学矣。或者以学为市,脩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弃其天爵,皆为学矣。无怪乎终

身为学,终身未之学也!

②夫学者,所以学为人尔。子臣弟友,皆为学之地,忠孝谨信,皆为学之方,出入定省,皆为学之时,诗书执礼,皆为学之具。终身处于学之中,而一心越于学之外,欲求如古圣先贤也,其可得乎?

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始之于典学也。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终之于典学也。终始典于学,而学有不成者乎?歌焉诵焉,泳焉游焉,而学有不典者乎?至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者也。

【海棠苏轼阅读答案】

④夫典者,常也,宪也,谓一念离此,无以为法。九峰先生谓常在于学,是犹与学为二也。吾子资质温纯,学之无有不至。昔者自谓性非善,亦非恶,岂有学焉而为不善人者乎?特患志意未定,当以论学取友,亲贤进业为务,其勿纳履于鲍鱼之肆乎!

⑤清源季敬名务本,初及吾门,遂从其君而西北归,何以赠之?略举为学之大意,以道其行云。

【注】①执柯伐柯:拿着斧柄伐木作斧柄,指按照一定的规则不会有大差别。

②天爵:指高尚的道德修养。③人爵:一种被封赐的社会地位。

23.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词是( )(1分)

A.矣 B.何 C.乎 D.耶

24.对第②段理解不正确 一项是( )(2分)

A.提出了为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学习做人的观点。

B.阐明了为学的对象、内容、时机、工具等方面。

C.指出了为学应该专注于学习的本质而非其形式。

D.论证了只要向古圣贤先哲们学习就可以学有所成。

25.下列对本文的写作意图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希望季敬为学时能做到“典学”。 B.希望季敬为学时志意应明确坚定。

C.希望季敬学习九峰先生的为学之法。 D.希望季敬为学时亲贤进业寻求性善。

26.赏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27.赏析本文行文思路。(4分)

三、写作 70分

28.有人说:“如今我们头也不回地疾行,而身后的脚印、村庄、影子,早已无踪。”

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第二篇:海棠苏轼阅读答案

2015高三零模语文试卷2014.12.13

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

语 文

第Ⅰ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 下来的,已经有两百多年了。

(2)直到今天,一遇到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 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3)事前有周密的计划、部署,遇事有正确的应变措施,就不至于 、左右为难了。

A.流传 乞求 畏首畏尾 B.留传 乞求 举棋不定

C.留传 祈求 举棋不定 D.流传 祈求 畏首畏尾

2. 汉字书面用语必须规范化,下列语句用语使用规范的一项是(3分)

A.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 这其中,明确要求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

B.为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能源局按照“先急后缓、先 易后难、安全经济、科学务实”的原则提出优先建设“西电东送”输电通道的方案。

C.今天跟大家分享澳大利亚艺术家用硬纸板制作出来的作品。这些作品手工精致,极富想象力,可谓首屈一纸。

D.今年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82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提前完成全年就业10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

B.您的文章写的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定能忝列其中。 ....

C.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

D.我的作品发表了,现抄寄给您,请雅正。 ..

4.下面四句本为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中的一副对联,请依照文意与对联的一般原则,选出最适当的排列方式:

甲、江阔天高

乙、鸢飞鱼跃

丙、识此心之分量

丁、见斯道之流行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

②他知道自己是易朽的,自己的文字也是易朽的,不过他不在乎。

③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文化,用不着他再来添加点什么。

④另一方面呢,他相信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终归是单纯的,因而不会永远消失。

⑤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然而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他写时没有想到读者,更没有想到流传千古。

⑥他今天所拣到的贝壳,在他之前一定有许多人拣到过,在他之后一定还会有许多人拣到。

A. ①⑤②③④⑥ B. ①⑥③②④⑤

C. ③⑥④②①⑤ D. ③②①④⑤⑥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谢杜相公书①

曾巩

伏念昔者,方巩之得祸罚于河滨,去其家四千里之远。南向而望,迅河大淮,埭堰湖江,天下之险,为其阻厄。而以孤独之身,抱不测之疾,茕茕路隅,无攀缘之亲、一见之旧,以为之托。又无至行上之可以感人,利势下之可以动俗。惟先人之医药,与凡丧之所.急,不知所以为赖,而旅榇②之重大,惧无以归者。明公独于此时,闵闵勤勤,营救护视,亲屈车骑,临于河上。使其方先人之病,得一意于左右,而医药之有与谋。至其既孤,无外事之夺其哀,而毫发之私,无有不如其欲;莫大之丧,得以卒致而南。其为存全之恩,..过越之义如此!

窃惟明公相天下之道,吟颂推说者穷万世,非如曲士汲汲一节之善。而位之极,年之高,天子不敢烦以政,岂乡闾新学,危苦之情,丛细之事,宜以彻于视听,而蒙省察?然明公存先人之故,而所以尽于巩之德如此!盖明公虽不可起而寄天下之政,而爱育天下之.【海棠苏轼阅读答案】

人材、不忍一夫失其所之道,出于自然,推而行之,不以进退。而巩独幸遭明公于此时也! .

在丧之日,不敢以世俗浅意,越礼进谢;丧除,又惟大恩之不可名,空言之不足陈,.

徘徊迄今,一书之未进。顾其惭生于心,无须臾废也。伏惟明公终赐亮察。夫明公存天下之义而无有所私,则巩之所以报于明公者,亦惟天下之义而已。誓心则然,未敢谓能也。 .

注:①曾巩之父曾易占,当年从江西来汴京途中,在河南安阳忽患重病,后病逝。期间,杜衍给了曾巩很多帮助。曾巩写此信,其父已丧多年。②旅榇(chèn):客死者的灵柩。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莫大之丧,得以卒致而南 卒:死亡 .

B.其为存全之恩,过越之义如此 存:抚恤 .

C.然明公存先人之故 故:旧交情 .

D.又惟大恩之不可名 名:说出 .

7.下列“所”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与凡丧之所急 .

B.不忍一夫失其所之道 .

C.夫明公存天下之义而无有所私 .

D.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茕茕路隅,无攀缘之亲、一见之旧,以为之托。(3分)

(2)而巩独幸遭明公于此时也!(3分)

(3)顾其惭生于心,无须臾废也。(3分)

9.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杜衍帮助曾巩及其父亲的原因。(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斜谷邮亭玩海棠花

顾非熊①(唐)

忽识海棠花,令人只叹嗟。

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

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②家。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元好问(金)

翠叶轻笼豆颗匀,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注】①顾非熊:唐代诗人,苏州人。少小聪明,后却困举场三十余年。做过盱眙尉,后

弃官隐居茅山。

②羽人:道教称道士为羽士、羽人。

(1)第一首诗以“玩海棠花”为题并贯穿全篇,请简要说明。(4分)

(2)第二首诗的一二两句,如何描写“未开海棠”?请简要分析。(3分)

(3)两首诗都写海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 (庄子《逍遥游》)

(3) ,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

(4)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5)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

(6)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7)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8)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河上柳

废名

陈老爹向来是最热闹没有的,逢着人便从盘古说到如今,然而这半年,老是蹲在柳树脚下,朝对面的青山望,仿佛船家探望天气一般。问他,“老爹,不舒服了吧?”他又连忙点头,笑着对你打招呼。这原因很容易明白,就是,衙门口的禁令,连木头戏①也在禁止之列了,他老爹再没有法子赚钱买酒,而酒店里的赊欠,又一天一天的催。

清早起来,太阳仿佛是一盏红灯,射到桥这边一棵围抱不住的杨柳,同时惹得你看见

的,是“东方朔②日暖”“柳下惠③风和”褪了色的红纸上的十个大字——这就是陈老爹住的茅棚。这红纸自然是一年一换了;而那字,当年亏了卖春联的王茂才特地替老爹选定——老爹得意极了,依例出四十文大钱且加成一条绳串,另外还同上“会贤馆”,席上茂才公满口的“古之贤人也”。

陈老爹也想到典卖他全副的彩衣和锣鼓,免得酒店的小家伙来捣麻烦,然而天下终当有太平之日——老爹又哼哼的踱出茅棚了。

“真正反变!连木头戏——”

太阳正射屋顶,水上柳荫,随波荡漾。初夏天气,河清而浅,老爹直看到沙里去了,但看不出什么来,然而这才听见鸦鹊噪了,树枝倒映,一层层分外浓深。老爹用了平素的声调昂头唱:

“咿呀,我——”

劲太大了,本是蹲着的,跌坐下去。那鸦鹊正笔直的瞥见,绿叶青天,阳光使得眉毛不住的起皱,渐渐的不能耐了,拱着腰,双手抱定膝头。

“三天没有酒,我要斫掉我的杨柳——”【海棠苏轼阅读答案】

说到这里,老爹又昂一昂头:

“不,你跟我活到九十九,箱子里我还有木头。”

接着是平常的夏午,除了潺潺水流,都消灭在老爹的一双闭眼中。

老爹的心里渐渐又滋长起杨柳来了,然而并非是这屏着声息蓬蓬立在上面蔽荫老爹的杨柳——到现在有了许多许多的岁月。

漆黑的夜里,老爹背着锣鼓回来,一走一窜的唱:

第三篇:海棠苏轼阅读答案

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答案

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评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 文言文(26分)

(一)默写(8分)

1.海棠不惜胭脂色 2.最是橙黄橘绿时 3.子规夜半犹啼血 4. 濯清涟而不妖 (每题2分,错一字扣一分,扣完为止)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5—6题(4分)

5. 作者自己(苏轼)(2分 )6.C(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8分)

7.唐朝,刘禹锡 (2分)

8. 出名,有名 使人劳累 (2分)

9.苔藓爬上了台阶,使得台阶也显露出绿意;草色映入了门帘,室内也染上了青色。 或(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2分)

10.B(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6分)

11.更加(2分) 12.B (2分) 13.愤怒(痛恨) 思念(依恋)

二. 现代文(26分)

现代文一《四月海棠花正红》

14. 举例子(1分))以北京故宫御花园、颐和园和天坛等皇家园林为例,具体说明西府海棠是海棠中的上品,被广泛地种植。(2分, 意对即可。)

15.不能删去(1分),“据目前统计”意为:到现在为止统计到的棠类植物在全世界种类数和分布状况。(1分 )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意对即可。)

16.海棠的品种和分布(第③④段) 海棠与名人的缘分(第⑥段)。(每点2分)

17.文学(趣味、知识)(2分) 现代文二《背影》

18.蹒跚 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4分)

19.B (2分)

20.C (4分)

21.B (4分)

三、综合学习(8分)

22. 坚决、坚定,毫不含糊,固执 (意对即可2分)

23.领导干部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用权,权力不能滥用,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4分)

四、写作(40分)

说明:

本次教研室下发的《关于2014学年初一语文命题范围与要求的建议》中指出:命题与《亲近自然》、《两代人的心灵沟通》、《人贵有精神》、《风俗世情》等主题有关,以写人记事为主的600字作文。

“花儿开了”中的“花儿”,既可以是“实”指,写景写人,表情达意;亦可是“虚”指,表现自己的成长,或成长过程中自我对某人某事的的认识,建议均分28。

第四篇:海棠苏轼阅读答案

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 语文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3题。(9分)

苏轼的故乡观

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故

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

蜀江之上。“吾家蜀江上, 江水绿如蓝。”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其

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一是来自

故乡的乡人。“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

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

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

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

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

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

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苏

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

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首先将故乡具化, 与异乡对立。苏

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乡,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

移之苦的惠州。其次是将故乡泛化。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

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

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然后是将故乡意念化。 所谓意念

化,就是不执泥于出生地的故

乡,一切随缘,适意,将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视为故乡,“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

是吾乡”,此时的故乡只是一种意念,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不再与异乡对立。最后是,实

现故乡的异乡化,甚至是异乡的故乡化。对苏轼而言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异乡的和睦相处,

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如果异乡的风景足够好,苏轼甚至会“贬低”故乡:“我

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对异乡的山水、人情等的好感至极, 苏轼就会用佛教思维,

将异乡“前生”化为故乡:“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另一种是受命运驱策打击,颠

沛异乡,与魂牵梦萦的故乡阻隔时,扩大心胸,寓寄于物,发现异乡的种种优点。先将异乡寄托

甚至实体化为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 最后实现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以一种处处吾乡

处处家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选自《苏轼的故乡观》,有删改)

1.下列对于“苏轼故乡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乡的内涵之一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苏轼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

之上就是这种观点的体现。

B.故乡是苏轼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见到美丽的海棠苏轼也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

充分体现了他对故乡的依恋。

C.故乡是苏轼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苏轼对现实漂泊处境相抗衡的工具,此时的故乡不仅仅

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D.当故乡是个意念化的概念时,苏轼把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当作故乡,此时的故乡代表

的是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来自故乡的乡人和到故乡去做官的人往往会勾起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在其诗歌中都

有所体现。

B.苏轼虽然有浓厚的怀乡情结,但他在被贬谪远离故乡之后就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薄,乃至

把他乡认作故乡。

C.为了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苏轼将故乡泛化,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

去”等泛化字眼。

D.“故乡的异乡化”是指苏轼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以及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

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家蜀江上, 江水绿如蓝”中的“蜀江”是苏轼地理意义的故乡,“此心安处是吾乡”中

的“吾乡”是意念化的故乡。

B.苏轼对故乡的具化就是他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苏轼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C.苏轼长期过着贬谪流放的生活,处于“无家”状态,因此他有时贬低自己的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D.泛化了的故乡让苏轼实现了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使他能够以旷达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海棠苏轼阅读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高祖胜,以燕。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

焉,未详孰是。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之七发五中定服其能,赠遗甚厚,天光败,从侯莫陈悦。及周文①讨悦,宁与李弼来归。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后进爵为公。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大统七年,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及梁定反,以宁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贼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九年,从周文迎高仲密,与东魏战于..

芒山。迁左卫将军,进爵范阳郡公。十六年,拜大将军。羌帅傍乞铁匆及郑五丑等反叛,宁讨平之。恭帝二年,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周孝闵帝践祚,授柱国大将军。武成初,..

出为同州刺史。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属大兵东讨,宁舆疾从军。薨于同州。赠太保、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

昭。初,宁未有子,养弟永恩子勣。及生子赞,亲属皆请赞为嗣。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勣嗣。时以此多之。及宁薨,勣袭爵。

(节选自《北史·豆卢宁传》)

注:①周文:北周文皇帝宇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矩为帝,是为西魏。从此宇文泰专制长达20年,其子建北周,追谥曰文皇帝。豆卢宁时为西魏、北周将领。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

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B.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C.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D.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还可说: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豆卢宁出身名门贵族,年少有志气。豆卢宁少时勇猛果敢,有志气,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擅于骑射。其父生前德高望重被当时的人们所称颂,死后凭借功勋被追赠为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B.豆卢宁勇担重任,深受赏识重用。豆卢宁和李弼率领众人归顺宇文泰后因恭迎孝武帝西迁,被连续加封,以后又因辅从、征战、御敌、迎降、平叛之功多次被加官进爵。

C.豆卢宁忠于国事,鞠躬尽瘁。他担任岐州刺史时,恰巧大军东征,仍抱病登车随大军出征。在同州去世。

D.豆卢宁仁厚重情,不以亲疏论人。他不同意亲属更换继承人的建议。亲子出生后仍把养子当作自己的继承人。死后养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5分)

(2)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勣嗣。时以此多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

入若耶溪

【南朝梁】王藉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

入若耶溪

【唐】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8、两首诗的第三联都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崔颢诗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都写了泛舟若耶溪,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

10、名句默写(6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气势,给人以雄伟壮观的印象。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钱穆: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潘剑冰

第五篇:海棠苏轼阅读答案

梅青中学2015-2016高一第四次段考试题

梅青中学高一阶段考试(四)

语文

2016-0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18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

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苏轼的故乡观

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吾家蜀江上, 江水绿如蓝。”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一是来自故乡的乡人。“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首先将故乡具化, 与异乡对立。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乡,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其次是将故乡泛化。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

味的梦幻感受。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然后是将故乡意念化。所谓意念化,就是不执泥于出生地的故乡,一切随缘,适意,将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视为故乡,“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此时的故乡只是一种意念,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不再与异乡对立。最后是,实现故乡的异乡化,甚至是异乡的故乡化。对苏轼而言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异乡的和睦相处,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如果异乡的风景足够好,苏轼甚至会“贬低”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对异乡的山水、人情等的好感至极, 苏轼就会用佛教思维,将异乡“前生”化为故乡:“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另一种是受命运驱策打击,颠沛异乡,与魂牵梦萦的故乡阻隔时,扩大心胸,寓寄于物,发现异乡的种种优点。先将异乡寄托甚至实体化为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 最后实现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以一种处处吾乡处处家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选自《苏轼的故乡观》,有删改) 1、下列对于“苏轼故乡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乡的内涵之一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苏轼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就是这种观点的体现。

B、故乡是苏轼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见到美丽的海棠苏轼也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充分体现了他对故乡的依恋。

C、故乡是苏轼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苏轼对现实漂泊处境相抗衡的工具,此时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D、当故乡是个意念化的概念时,苏轼把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当作故乡,此时的故乡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来自故乡的乡人和到故乡去做官的人往往会勾起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在其诗歌中都有所体现。

B、苏轼虽然有浓厚的怀乡情结,但他在被贬谪远离故乡之后就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薄,乃至把他乡认作故乡。

C、为了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苏轼将故乡泛化,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

D、“故乡的异乡化”是指苏轼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以及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中的“蜀江”是苏轼地理意义的故乡,“此心安处是吾乡”中的“吾乡”是意念化的故乡。

B、苏轼对故乡的具化就是他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苏轼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C、苏轼长期过着贬谪流放的生活,处于“无家”状态,因此他有时贬低自己的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D、泛化了的故乡让苏轼实现了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使他能够以旷达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父述,为隋右卫大将军。开皇末,以述勋封新城县公。文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诏尚①炀帝女南阳公主,为尚辇奉御,从幸江都,以父丧免,起为鸿胪少卿。其兄(宇文)化及谋弑逆,以主婿忌之,弗告。已弑帝,乃封蜀王。

初,士及为奉御,而高祖②任殿中少监,雅自款结。及从化及至黎阳,帝手书.

召之。士及亦遣家童间道走长安,通谆勤,且献金环。帝悦曰:“我尝与士及共事,今以此环献,是将来矣。”

化及兵日蹙,士及劝归命,不从,乃与封德彝诡求督饷。俄而化及败,与德③彝等自归。帝让之曰:“汝兄弟率思归之人为入关计,尔得时,我父子尚肯相假.

乎?今欲何地自处?”士及谢曰:“臣罪当死,但臣往在涿郡,尝与陛下夜论世事,顷又奉所献,冀以此赎罪。”帝笑谓裴寂曰:“彼与我论天下事,逮今六七年,公等皆在其后。”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上仪同三司。

从秦王④平宋金刚,录功,复隋旧封,以宗室女妻之,迁王府骠骑将军。从讨王世充等,进爵郢国公。武德八年,权检校侍中,兼太子詹事。王即位,拜中书.

令,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每出入,盛陈兵卫,又痛折节下士。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政尚宽简,人皆宜之。擢右卫大将军。

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帝尝玩禁中树曰:“此嘉木也!”士及从旁美叹。帝正色曰:“魏征常劝我远佞人,不识佞人为谁,乃今信然。”谢曰:“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帝意解。又尝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阳若不省,徐啖之。其机悟率类此。久之,复为殿中监。卒,赠.

左卫大将军,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有删改)

【注】①尚:娶公主为妻。②高祖:指唐高祖李渊。③假:宽恕,饶恕。④秦王:与后文的“太宗”均指唐太宗李世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雅自款结 雅:高雅 B、帝让之曰 让:责备 ..

C、权检校侍中 权:代理 D、阳若不省,徐啖之 阳:通“佯”,假装 ..

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B、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C、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D、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宇文士及和宇文化及同为隋右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但是两兄弟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宇文化及不仅谋逆弑杀隋帝,而且不肯投靠李渊。宇文士及却成为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得力助手。

B、宇文士及担任尚辇奉御的官职时,得知李渊就是唐高祖,于是设法结纳,以图日后之用。

C、宇文士及曾经跟随秦王李世民平定宋金刚和王世充,李世民即位为皇帝后,更加重视宇文士及,经常将他请到寝宫谈话。

D、太宗皇帝曾经赏玩宫中嘉树,宇文士及也在旁边附和,太宗引用魏征的话,暗指宇文士及是谗佞之人,经过一番辩解,皇帝终于消气了。

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上仪同三司。(5分)

(2)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 卢纶( 7 3 9年-7 9 9年) , 字允言, 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 旋即安史之乱爆发, 未能为官, 后重新应试, 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 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 终身不得重用。

8、“却望千门草色闲” 一句中的“闲” 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请赏析。( 5分)

9、诗中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故事的两句诗,为作品增添了浪漫气息和神奇色彩。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登高》中作者对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弱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乡长禁码

韩少功

乡政府召开村组干部大会,宣布禁止“买码”——一种类似六合彩的私彩。贺乡长此次禁码当然是吃了豹子胆,他话还没说完,台下便抗议纷起。有人站起大叫:“禁码?笑话,我已经亏了两千,你们赔给我啊?我不去赢回,拿什么买化肥?”

另一个跟着站起:“你们早不禁,迟不禁,等我亏了三四千就禁,安的是什么心?这就是你们执政为民啊?你们给群众造成了损害,就要负责到底。”

还有更多的人在拍桌子:“贺麻子,你不能做缺德事!我们又没有拿你的钱买码,你狗咬烂布巾呵?你蛮得屙牛屎呵?贺麻子,我们从没亏待过你,要茶有茶,要饭有饭,你今天要下这样的毒手?贺麻子,贺麻子……”

会场已经无法控制,台上的人也束手无策。但贺乡长耳尖,突然怒气冲冲地一拍桌子:“哪个骂娘?”下面安静了,大家面面相觑。好像刚才是有人骂娘,好像也没有人骂,但没有人说得清楚。“嗯?哪个骂娘?”贺乡长迅速掌握了话题优势,脸色一沉:“禁码是为了你们好。你们禁不禁,看着办,关我屁事!但骂娘做什么?我娘碍了你们什么事?我娘什么时候得罪过你们?她今年65岁了,脚痛了十几年,从不出门。喂一头猪,养几只鸡,一餐吃不下二两米,连皮鞋也都没有穿过,连火车也没有坐过,连城里的动物园也没有看过。她哪一样得罪了你们?”

众人都觉得无话可说,站着的人都坐了下去。乡长说到愤怒处,又猛拍一下

第六篇:海棠苏轼阅读答案

水龙吟参考答案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词的内容并理解其咏物言情、寓情于物的内涵

2.技能目标:基本了解咏物词的特征

3.情感目标:了解苏轼词艺术风格中缠绵婉约的一面。

【学习重点】

解词的内容并理解其咏物言情、寓情于物的内涵。

【学习过程】

一、 阅读《三维设计》p78,了解相关背景。

二.总体把握

1.从题材上看,本词属于咏物

2、内容:全词所咏之物为杨花,情感基调:伤感缠绵。

三、合作探究

1、词的上片写了杨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

似花还似飞花——无人情(从教坠)

无情“有思”。作者大胆驰骋想象,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抽象“有思”的杨花,化作了具体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传神的写出了柳絮飘飞的迷人姿态,又写出了杨花对柳树的缱绻之情,又隐约写出了闺中女子因思念郁结而娇眼欲开还闭的神态。后三句,从虚虚实实中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502994/

推荐访问:海棠苏轼古诗赏析答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