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阅读题 > 一千八百年前的战争

一千八百年前的战争

时间:2018-08-02   来源:阅读题   点击:

【www.gbppp.com--阅读题】

一千八百年前的战争 第一篇_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9月调考语文试题

孝感高中2016届高三9月调考

语文试题

命题人:金雅萍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

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西方路上好多魔头和小妖的天真、狡狯和滑稽也引人喜爱;不少妖魔和神佛通声气,有渊源,是一家子。神与魔泯除了界限,受到作者的平等待遇,于是,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越,宗教的虚伪性也在很大程度被揭露了:因为说到底,天堂地狱,神佛妖魔这些超人间的幻象全是随着艺术家的意旨转的,是艺术虚构的产物。《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就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

《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的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品。中国长篇小说的主题,通常集中在战争、爱情、政治、家庭等等社会性的关系上,很少有、或者简直没有像西方小说中《鲁宾逊漂流记》那样一类以人和自然斗争为主题的作品。《西游记》却以丰富瑰奇的想

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行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以降妖伏魔赞美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它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节选自《西游记〈前言〉》)

1.下列对“神魔小说”产生、发展过程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佛妖魔故事创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在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受到了佛教文学故事的濡染。

B.佛、菩萨、魔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体系后,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逐渐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C.到了神魔小说《西游记》,不少妖魔富有人情味,成了引人同情的对象,相反,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佛祖如来却成为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

D.《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的世界,奠定了神魔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积累型小说中,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留下了个人风格的印记。

B.吴承恩为了抛弃并超越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在《西游记》中有意泯除了神与魔的界限,甚至把不少神、魔写成了一家子。

C.《西游记》里的各种艺术形象既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也是意识虚构的产物,它们都来源于神佛故事和各种宗教幻象。

D.《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成就了人战胜自然的凯歌。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此类作品在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B.因为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颠覆了神的神圣,所以人们不再认为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

C.《西游记》的艺术虚构以传统的艺术经验和宗教性观念、风习为基础,而又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的独创性,嘲弄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

D.孙悟空可亲可爱,有人情味,他的魅力表现在他的妖气、他的个性放纵上,他受紧箍咒的气让人同情,他有时妖性复发让人欣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

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贵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 而北地大豪浩商等报怨,杀义渠长妻子六人,往来长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党与,诏书召捕,久之乃得。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

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得一切便宜从事。 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注]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

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

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

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壹发视,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瘗寺门桓东。楬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发取其尸。亲属号哭,道路皆歔欷。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

江湖中多盗贼,以赏为江夏太守,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南山群盗起,以赏为右辅都尉,迁执金吾,督大奸猾。三辅吏民甚畏之。

(选自《汉书·酷吏传》)

[注]令辟:砖块。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坐残贼免 坐:因……而获罪 .

B.长安中奸猾浸多 浸:逐渐 .

C.悉籍记之 籍:凭借 .

D.见十置一 置:放走 .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

以自赎/

B.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

以自赎/

C.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

以自赎/

D.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

以自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尹赏是钜鹿杨氏人,经过考核合格而担任了楼烦长,后来又担任过几个县的县令,曾经因为对罪犯残忍暴虐而被免官。

B.尹赏修的“虎穴”并非真的是老虎洞,而是在监狱的地下打出许多深洞,各深数丈,取出的土块则在四周垒起土郭,然后用大石头盖在洞口上,这些洞被称为“虎穴”。

C.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全部投入虎穴处死。

D.南山一带盗贼蜂起,尹赏又被起用为右辅都尉,后来调任执金吾,督察非常奸诈狡猾的人,三辅官吏民众特别害怕他。

7.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贵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5分) 译文:

(2)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8.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5分)

9.诗中,作者除了表达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还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分)

(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蕴含着生活哲理,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 ”。

(2)在苏轼的《赤壁赋》中, “ ,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思来提升自己,这两句是“,。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个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个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白发上津城

梅 洁

小时候,就隐约听父亲说过湖北郧西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可少小离家,光阴荏苒,岁月沧桑,再没问津。长大后才知人们已经把这个“古成语”作为对爱情不专一的贬损词。

接郧西邹龙权电话时,我就问,郧西是不是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邹龙权说:有呀,上津就是。

我说:“我去上津看看好吗?”邹龙权说:“当然可以,我老家就是上津的。”

没去上津时,只知“朝秦暮楚”是个成语,去了上津,才发现这是一个秦楚千年相依的古地!这不,我们去上津的车子停在了秦人聚集的陕南古漫川,漫川镇的执政者们把我们领到一片开阔场地,那里并排矗立着二百多年前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秦人的戏楼简约、雄浑,楚人的戏楼精巧、华丽。真有点像一对秦楚相好,在这里牵手百年。

苍莽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的揖别地。 我们在漫川古镇穿街走巷。我问郧西朋友,为什么在陕西地界停下?朋友说,这里离上津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来上津参观的人,必领到漫川,去漫川参观的人必领来上津,这已成惯例。啊,秦楚不再战争!啊,鄂陕息息相依! 走进上津,才知上津这个有着一千八百岁的古城是多么的老,老得白发千丈!老得只想让人跪地揖手仰凝。走进上津,才知道蜗居在秦岭深处的楚塞秦关在中国历史上是怎样地举足轻重!如果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丕在这里建平阳县算起,一千八百年里,上津曾十四次设县、六次设郡、两次设州,历史太垂顾汉江边这块弹丸之地了!

上津北枕秦岭,南临汉水,金钱河穿城飘逸而过。这里自古就是兵来将去、战马鸣嘶的军事重镇,也同时是一个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商贸荣城。三国时,曹操部将就在此扼守中原关口,南宋年间,岳飞和金兀术部将在这里杀声震天,元初忽必烈把这里设为囤粮基地。六千里迢迢的金元蒙古人,居然占领上津前后达八十年之久!以至于后来的李自成、王聪儿、新四军„„上津饱经战争创伤。

唐代杜牧有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上津人知道,当年给杨贵妃送荔枝的船就是在他们那里起岸,然后由骑士打马飞奔,送入长安宫的。也由此,唐玄宗派八品令官把守上津驿站。

上津人还说,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朝历代从江南选送美女进皇宫的船队,经长江、汉水数月的水上劳顿到达上津之后,已人困马乏,纷纷上岸休息,之后转陆路穿秦岭到长安。而无数江南女子上岸后乘机进入上津、郧西民间,千年的美女逃遁,使郧西一代一代女子都天生丽质。鄂西北自古至今都流传着一句谚语:“要吃米到竹溪,要娶媳妇到郧西。”应该是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注释。上津古城长宽仅二三百米,周长也仅一千二百余米,不足诞生我的郧阳古城的三分之一,但它东西南北四边城门上的鎏金大字“连郧”“通汉”“达楚”“接秦”,已足以显示它通连四海的属性。

走在似乎有些固若金汤的城墙上面,凝望城下黑瓦土墙、飞檐斗角的老街,心中倏忽一颤:这是鄂西北最后一座古城了,也是中国最后四座保留完好的古城之一了!千年的郧阳府城、铁打的均州古城都已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沉没了。保护好上津古城吧,权当是为中国千年的文化留下一瞥最后的回眸。

前些时,收到上津二十六岁的镇长陈林的电子信件,他在信中写道:“„„还记得我吗?郧西县上津镇的那个小陈镇长,在你眼里或许我还是一个‘伢’。你们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作家,温文尔雅、学识广博,敬意油然而生。我必须得感谢你们来上津,这是上津人民的荣幸,更是我的荣幸„„”他告诉我他又有了作家梦,说这梦是见到我们之后才有的。

我立即给“伢”回信:“„„我和我们一行真的不能忘记上津,不能忘记很年轻的小陈镇长——请恕我不称呼你‘陈镇长’,我怕把你叫老了!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

(选自2015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开头巧妙地用成语引出要写的上津古城,意在让人们在对上津古城的了解中消除对这个词作为“对爱情不专一的贬损”意思的误解。

B.作者对比描写了去上津车停古漫川见到的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借此突出秦楚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作为湖北人的作者,显然更钟情楚地文化。

一千八百年前的战争 第二篇_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反馈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教学反馈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60分

命题人:唐步荣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灿鸿”过后,杭州西湖迎来纯净的落日和透明的夜晚,苏堤、白堤,保椒塔、雷峰塔,

沐 浴在瑰丽的黄昏和迷离的夜色中。“人间天堂”果然 !

②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千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

业要实、 做人要实,才能成为 的人民公仆。

③安徽宁国籍小伙官东此次当选“中国好人”,“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救

援 中,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官东无私无畏让出自己的装备,把生还的机会给予遇难者。

A.名副其实 实至名归 名不虚传 B.名不虚传 名副其实 实至名归

C.名不虚传 实至名归 名副其实 D.实至名归 名副其实 名不虚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 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B.梨不仅味道清甜,还有药用价值,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碘等成分就具有维持细胞组织 的健康状态的作用。

C.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 次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D.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是一个重 大的民生问题。

3.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春节习俗的一项是(3分)

A.儿童却立避其锋,当街击地雷霆吼。 B.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屠。 D.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一千八百年前的战争,】

① 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 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 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 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 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 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 ③①⑤②④⑥ B. ③④②①⑥⑤ C. ②③⑥④①⑤ D.②③①④⑤⑥

5.下列对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集邮巡展活动的纪念戳图案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纪念戳中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集邮巡回展

览”的文 字与“2015.6~2015.9”的数字点明活动举办的主题及时间。

B.纪念戳整体呈圆形,既体现中国人民的团结,也体现世界人民的团结,正因为团结

才获得 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C.纪念戳中战士吹起冲锋号,旗帜迎风飘扬,邮票上“70”,暗合方寸之间再现波澜壮

阔的抗 日历史,以邮票为载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D.纪念戳中锯齿形暗指长城,既象征了中国像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屹立在世界民族之

林, 又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王俭,字仲宝,生而僧绰遇害,为叔父僧虔所养。幼笃学,手不释卷。宾客或相称美,僧虔曰:“我不患此儿无名,正恐名太盛耳。”乃手书崔子玉《座右铭》以贻之。 .

升明二年,为长史兼侍中,以父终此职,固让。先是齐高帝为相,欲引时贤参赞大业。俭素知帝雄异,后请间言于帝曰:“功高不赏,古来非一,以公今日位地,欲北面居人臣,.

可乎?”帝正色裁之,而神采内和。时客有姓谭者,诣俭求官,俭谓曰:“齐桓灭谭,那得有君?”答曰:“谭子奔莒,所以有仆。”俭赏其善据,卒得职焉。 .

高帝践祚,与俭议佐命功臣,从容谓曰:“卿谋谟之功,莫与为二,卿止二千户,意以为少。”俭曰:“昔宋祖创业,佐命诸公,开国不过二千。以臣比之,唯觉超越。”上笑曰:“张良辞侯,何以过此!”

建元元年,改封南昌县公。时都下舛杂,且多奸盗,上欲立符伍,家家以相检括。俭谏曰:“京师翼翼,四方是凑,必也持符,于事既烦,理成不旷,谢安所谓„不尔何以为京师‟。”乃止。是岁,有司奏定郊殷之礼,俭以为:“宜以今年十月殷祭宗庙,自此以后,五年再殷.

祭。二年正月上辛,有事南郊,即以其日还祭明堂,又用次辛飨祀北郊,而并无配。”从之。

初,宋明帝紫极殿珠帘绮柱,饰以金玉,江左所未有。高帝欲以其材起宣阳门,俭与褚彦回及叔父僧虔联名表谏,上手诏酬纳。宋世,宫门外六门城设竹篱。是年初,有发白虎樽言“白门三重门,竹篱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墙。俭又谏,上答曰:“吾欲后世无以加也。”朝廷初基,制度草创,俭问无不决。上每曰:“《诗》云„惟岳降神,生甫及申‟,今天为我生俭也。”其年固请解选,见许。 .

五年,俭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固让。六年,重申前命。先是诏俭三日一还朝,尚书令.

史出外咨事,上以往来烦数,诏俭还尚书下省,月听十日出外。俭启求解选,上不许。七年,乃上表固请,见许,改领中书监,参掌选事。其年疾,上亲临视。薨,年四十八。

俭寡嗜欲,唯以经国为务,车服尘素,家无遗财。手笔典裁,为当时所重。 .

(选自《南史·列传第十二》,有

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乃手书崔子玉《座右铭》以贻之 贻:赠送 .

B.后请间言于帝 间:离间 .

C.其年固请解选,见许 许:允许 .

D.俭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固让 让:推辞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卒得职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B.宜以今年十月殷祭宗庙 以勇气闻于诸侯 ..

C.乃上表固请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为当时所重 吾属今为之虏矣 ..

8.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时客有姓谭者,诣俭求官,俭谓曰:“齐桓灭谭,那得有君?”(5分)

(2)卿谋谟之功,莫与为二,卿止二千户,意以为少。(4分)

9.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王俭的品性特点。(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分)

(2)试比较本诗的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的意境的异同。(4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⑵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大学》)

⑶,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⑷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⑸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杜牧《阿房宫赋》)

⑺(欧阳修《醉翁亭记》)

⑻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白发上津城

梅 洁

小时候,就隐约听父亲说过湖北郧西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可少小离家,光阴荏苒,岁月沧桑,再没问津。长大后才知人们已经把这个“古成语”作为对爱情不专一的贬损词。

接郧西邹龙权电话时,我就问,郧西是不是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邹龙权说:有呀,上津就是。

我说:“我去上津看看好吗?”邹龙权说:“当然可以,我老家就是上津的。”

没去上津时,只知“朝秦暮楚”是个成语,去了上津,才发现这是一个秦楚千年相依的古地!这不,我们去上津的车子停在了秦人聚集的陕南古漫川,漫川镇的执政者们把我们领到一片开阔场地,那里并排矗立着二百多年前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秦人的戏楼简约、雄浑,楚人的戏楼精巧、华丽。真有点像一对秦楚相好,在这里牵手百年。

苍莽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的揖别地。 我们在漫川古镇穿街走巷。我问郧西朋友,为什么在陕西地界停下?朋友说,这里离上津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来上津参观的人,必领到漫川,去漫川参观的人必领来上津,这已成惯例。啊,秦楚不再战争!啊,鄂陕息息相依! 走进上津,才知上津这个有着一千八百岁的古城是多么的老,老得白发千丈!老得只想让人跪地揖手仰凝。走进上津,才知道蜗居在秦岭深处的楚塞秦关在中国历史上是怎样地举足轻重!如果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丕在这里建平阳县算起,一千八百年里,上津曾十四次设县、六次设郡、两次设州,历史太垂顾汉江边这块弹丸之地了!

上津北枕秦岭,南临汉水,金钱河穿城飘逸而过。这里自古就是兵来将去、战马鸣嘶的军事重镇,也同时是一个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商贸荣城。三国时,曹操部将就在此扼守中原关口,南宋年间,岳飞和金兀术部将在这里杀声震天,元初忽必烈把这里设为囤粮基地。六千里迢迢的金元蒙古人,居然占领上津前后达八十年之久!以至于后来的李自成、王聪儿、新四军……上津饱经战争创伤。

唐代杜牧有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上津人知道,当年给杨贵妃送荔枝的船就是在他们那里起岸,然后由骑士打马飞奔,送入长安宫的。也由此,唐玄宗派八品令官把守上津驿站。

上津人还说,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朝历代从江南选送美女进皇宫的船队,经长江、汉水数月的水上劳顿到达上津之后,已人困马乏,纷纷上岸休息,之后转陆路穿秦岭到长安。而无数江南女子上岸后乘机进入上津、郧西民间,千年的美女逃遁,使郧西一代一代女子都天生丽质。鄂西北自古至今都流传着一句谚语:“要吃米到竹溪,要娶媳妇到郧西。”应该是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注释。上津古城长宽仅二三百米,周长也仅一千二百余米,不足诞生我的

郧阳古城的三分之一,但它东西南北四边城门上的鎏金大字“连郧”“通汉”“达楚”“接秦”,已足以显示它通连四海的属性。

走在似乎有些固若金汤的城墙上面,凝望城下黑瓦土墙、飞檐斗角的老街,心中倏忽一颤:这是鄂西北最后一座古城了,也是中国最后四座保留完好的古城之一了!千年的郧阳府城、铁打的均州古城都已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沉没了。保护好上津古城吧,权当是为中国千年的文化留下一瞥最后的回眸。

前些时,收到上津二十六岁的镇长陈林的电子信件,他在信中写道:“……还记得我吗?郧西县上津镇的那个小陈镇长,在你眼里或许我还是一个„伢‟。你们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作家,温文尔雅、学识广博,敬意油然而生。我必须得感谢你们来上津,这是上津人民的荣幸,更是我的荣幸……”他告诉我他又有了作家梦,说这梦是见到我们之后才有的。

我立即给“伢”回信:“……我和我们一行真的不能忘记上津,不能忘记很年轻的小陈镇长——请恕我不称呼你„陈镇长‟,我怕把你叫老了!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

(选自2015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12.作者着墨上津城时,写出了它的哪些特点?请概括。(4分)

13.作者把有一千八百年历史的上津古城形容为“老得白发千丈”有什么作用。(4分)

14.作者走在上津城的城墙上,凝望城下时“心中倏忽一颤”。这“一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作者又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种内心世界的?请简析。(6分)

15.文章以作者给上津镇26岁的镇长的回信结尾,回信的内容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回信文字所含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 题。

儒家与现代人生

傅佩荣

①由孔子所奠基的儒家学说“究竟”有何主张?它对现代人还有指导作用吗?

②首先,它的历史际遇十分复杂,从西汉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就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扮演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二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可以用“阳儒阴法”一词来描述,表面打着儒家的招牌,内里采取法家的手段,一旦国家陷入困境,就把责任推给了儒家。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诠释,为了配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形成僵化而封闭的教条,也就不足为怪了。于是,一般人对儒家的印象就异化为:重视群体和谐而忽略个体差异,讲究人情面子而忘了真诚坦荡,最后沦为不讲道理的三纲五常,不分黑白的酱缸文化。 ③其次,现代人生在西方文化主导及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变得既丰富又复杂。我们身处其中,容易觉得忙碌、盲目而茫然。许多学者以“后现代主义”一词为其标签,意思是:没有任何观点可以免于被质疑与否定,由此形成价值中立或“只问事实不问价值”的现象。因此,如果我们能从儒学中找到“解药”,那将不但是我们之幸,也是全人类的福音。

④其实,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若不谈行动者的主体,人生又如何可能建构真善美圣等价值呢?

⑤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认为实践人生理想的主动力量在于人。他心目中的人是不分阶级、族群与贫富差异的,推崇孔子为人文主义者,说他具有深刻的人道情怀,乃是合宜的判断。问题在于:孔子所谓的“人”,一般都被认定侧重于群体,譬如他的核心观念

一千八百年前的战争 第三篇_四川省南充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南充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教师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

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

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

基础上才写定的。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

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

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

度佛教文学故事的濡染。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

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

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

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西游记》的艺术虚

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

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

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

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

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

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不少妖魔倒是可亲

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魅力在于他

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

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西方路上好多魔头和小妖的天真、狡狯和滑

稽也引人喜爱;不少妖魔和神佛通声气,有渊源,是一家子。神与魔泯除了界限,受到作者

的平等待遇,于是,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越,宗教的虚伪性也在很大程度被揭露了:

因为说到底,天堂地狱,神佛妖魔这些超人间的幻象全是随着艺术家的意旨转的,是艺术虚

构的产物。《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就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

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

《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

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的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品。中国长篇小说的主题,通常集

中在战争、爱情、政治、家庭等等社会性的关系上,很少有、或者简直没有像西方小说中《鲁

宾逊漂流记》那样一类以人和自然斗争为主题的作品。《西游记》却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

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行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以降妖伏魔赞美了取经人排

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它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节选自《西游记〈前言〉》)

1.下列对“神魔小说”产生、发展过程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佛妖魔故事创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在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受到了佛教文学故事的濡染。

B.到了神魔小说《西游记》,不少妖魔富有人情味,成了引人同情的对象,相反,玉

皇大帝、太上老君、佛祖如来却成为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

C.《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的世界,奠定了神魔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

小说的表现内容,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佛、菩萨、魔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体系后,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

逐渐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传统积累型小说中,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

迹,留下了个人风格的印记。

B.《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成就了人战胜自然的凯歌。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

系,此类作品在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

C.吴承恩为了抛弃并超越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在《西游记》中有意

泯除了神与魔的界限,甚至把不少神、魔写成了一家子。

D.《西游记》里的各种艺术形象既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也是意识虚构的产物,它们都来

源于神佛故事和各种宗教幻象。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

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B.《西游记》的艺术虚构以传统的艺术经验和宗教性观念、风习为基础,而又融会了传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68083/

推荐访问:生于一千八百年前 一千八百元大写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