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阅读题 > 《草原》草原的特点

《草原》草原的特点

时间:2018-08-02   来源:阅读题   点击:

【www.gbppp.com--阅读题】

《草原》草原的特点 第一篇_《草原》阅读训练题

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一)

《草原》文段选读一(35分)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

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

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

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

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

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

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

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4分)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分)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奇丽( ) 愉快( ) 舒服( )

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和。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 和 。(2分)

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

6、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1

分)

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

3分)

8、“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 B、数量词 C、专一 D、满,全(3分)

“一碧千里”的“一” 应取解释;

“一模一样”的“一” 应取 解释;

“高歌一曲”的“一” 应取 解释。

9、作者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在这段中写了、、、

3分)

10、作者是按来描写草原的,主要通过描写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民族团结的精神美。(2分)

11、“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2分)

12、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3分)

13、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分)

《草原》文段选读二(26分)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

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

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

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

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

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

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

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

座蒙古包。

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 )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 )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2分)

( )——( )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3分)

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说

明草原 。(2分)

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2分)

6、“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3

分)

7、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画出句子。“洒脱”这

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 (3分)

8、“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2分)

“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 );“疾风知劲草”中“疾”的

意思是( )。

9、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

么?请写出来吧!(3分)

10、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4

分)

《草原》文段选读一(35分)参考答案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

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参考答案:这种境界指的是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草原》草原的特点,】

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12、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3分)(自由发挥)

13、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分)

答:在这个自然段中,我最喜欢这句话“(自己自由选自己喜欢的话)”,因为这句话(写喜欢的理由,比如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之

类的。)意思相近答对即可,主要是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完整。

《草原》文段选读二(26分)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

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

了几座蒙古包。

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 洒脱 )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襟飘带舞 )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2分)

( 寂静 )——( 热闹 )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3分)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

原很辽阔。(2分)

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2分)说明牧民们骑马的速度快。

6、“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3

分)参考答案: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牧民们大老远就来迎客,说明他们十分热情

好客。

7、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画出句子。“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3分)可以换成:自由或无拘无束等表示行动自如的词

语。

8、“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④ );“疾风知劲草”中“疾”的

意思是( ④ )。(2分)

9、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

么?请写出来吧!(3分)

参考答案:我还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意思答对

即可)

10、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4

分)(自由发挥) 草原》阅读提高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 )。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色勒的中国画寻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惊讶),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在( )里填上适合的词语

2、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在 里填上适合的关联词语

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 和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 和 。

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6、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 比作了 。

7、文中“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的“绣”字用得真好,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

《草原》草原的特点 第二篇_《草原》课后答案

《草原》课后答案-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内蒙古的景区有呼和浩特,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包头。

内蒙古自治区北面邻蒙古和俄罗斯,东缘嵌着茫茫林海的大兴安岭,岭东南山麓西辽河平原,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内蒙古最吸引人的当属独特的自然风光,境内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以及上千个大小湖泊。其北部草原居全国牧场之首,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风光的好去处。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内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比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更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

内蒙古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境内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当召、席力图召等。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在抄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1)在碧绿的草原之上,总感觉翠绿的草汁流上了天,把天给染绿了。

【《草原》草原的特点,】

(2)蒙古人民的衣裳十分鲜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就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3、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蒙古人和汉人的感情很深,在天涯之间,一碧千里的草原之上,一直聊到夕阳西下,也舍不得分别。

4、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草原》草原的特点 第三篇_草原阅读参考答案

草原阅读参考答案

《草原》文段选读一(35 分)参考答案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分) (4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分) (2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分) (3 奇丽(美丽、奇特 ) 愉快(快乐、愉悦 ) 舒服(舒适 ) 4、文中有 2 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一碧千里 和翠色欲流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 2 个,分别是 郁郁苍苍 和 苍翠欲滴 。 分) (2

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分) (2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6、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分) (1 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绿毯上的白色大花。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海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 碧海中的点点白帆。或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珍珠。或碧绿的湖面上 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 (意思答对即可)(3 分) 。 8、 “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 B、数量词 C、专一 D、满,全(3 分) “一碧千里”的“一” 应取 D 解释; “一模一样”的“一” 应取 A 解释; “高歌一曲”的“一” 应取 B 解释。 9、作者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在这段中写了 天空 、 平地 、 小丘 、 羊群 和 牛马或骏马和大牛,写出了草原辽阔、 碧绿 的特点。 分) (3 10、作者是按 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的,主要通过描写 草原自然风光美 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 美,民族团结的精神美。 分) (2 11、 “这种境界” ,指的是什么境界?(2 分) 参考答案:这种境界指的是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12、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3 分) (自由发挥) 13、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 分) 答:在这个自然段中,我最喜欢这句话“ (自己自由选自己喜欢的话),因为这句话(写喜欢的理由,比如是运用了什 ” 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之类的。 )意思相近答对即可,主要是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完整。 《草原》文段选读二(26 分) 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分) (2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 洒脱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襟飘带舞 )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分) (2 ( 寂静 )——( 热闹 ) 3 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分) (3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4、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这两句话说明草原很辽阔。 分) (2 5、 “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2 分)说明牧民们骑马的速度快。 6、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3 分)参考答案: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牧民们大 老远就来迎客,说明他们十分热情好客。 7、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 ”画出句子。 “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3 分)可以换成: 自由或无拘无束等表示行动自如的词语。 8、 “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④ )“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 ④ )(2 分) ; 。 9、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 分) (3 参考答案:我还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意思答对即可) 10、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4 分) (自由发挥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 )。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色勒的中国画寻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惊讶),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在( )里填上适合的词语

2、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在 里填上适合的关联词语

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 和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 和 。

【《草原》草原的特点,】

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6、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 比作了 。

7、文中“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的“绣”字用得真好,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

8、这段主要写 。

4、作者主要抓住了 、 、 来描写草原的,从中流露出作者 的心情,哪些词句能看出作者的这种心情,请用“▲▲”画出来。

9、作者是按 的写作顺序来描写草原的..

10、“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

11、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

【语段二】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

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相应的扩号里。

疾 (1)疾病 (2)痛苦 (3)痛恨 (4)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 ( ) 疾恶如愁 ( ) 疾风知劲草 ( ) 疾苦 ( )

2、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 )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 )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4、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 ”画出句子。

5、读读画线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6这段主要写了( )

7、文中的“玻璃的带子”指( ),写出了河的( )特点,破折号表示( ),最后的感叹号表达了( )。文中的“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 )。“彩虹”形容( ),读了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 )。

8、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

《草原》草原的特点 第四篇_《草原》阅读训练题

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一)

《草原》文段选读一(35分)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4分)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分)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奇丽( ) 愉快( ) 舒服( )

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 和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 和 。(2分)

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

6、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 。(1分)

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 。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3分)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

8、“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 B、数量词 C、专一 D、满,全(3分) “一碧千里”的“一” 应取 解释;

“一模一样”的“一” 应取 解释;

“高歌一曲”的“一” 应取 解释。

9、作者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在这段中写了 、 、 和 ,写出了草原 、 的特点。(3分)

10、作者是按 来描写草原的,主要通过描写 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民族团结的精神美。(2分)

11、“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2分)

12、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3分)

13、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分)

《草原》文段选读二(26分)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 )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 )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2分)

( )——( )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3分)

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

原 。(2分)

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2分)

6、“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3分)

7、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 ”画出句子。“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 (3分)

8、“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2分)

“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 );“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 )。

9、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3分)

10、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4分)

参考答案:这种境界指的是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12、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3分)(自由发挥)

13、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分)

答:在这个自然段中,我最喜欢这句话“(自己自由选自己喜欢的话)”,因为这句话(写喜欢的理由,比如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之类的。)意思相近答对即可,主要是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完整。【《草原》草原的特点,】

《草原》文段选读二(26分)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 洒脱 )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襟飘带舞 )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2分)

( 寂静 )——( 热闹 )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3分)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原很辽阔。(2分)

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2分)说明牧民们骑马的速度快。

6、“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3分)参考答案: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牧民们大老远就来迎客,说明他们十分热情好客。

7、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 ”画出句子。“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3分)可以换成:自由或无拘无束等表示行动自如的词语。

8、“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④ );“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 ④ )。(2分)

9、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3分)

【《草原》草原的特点,】

参考答案:我还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意思答对即可)

10、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4分)(自由发挥)

《草原》草原的特点 第五篇_五下语文《草原》作业本答案

1.草原

1.给句子中加点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清新

(2)潇洒 放松 自如

(3)腼腆 害羞

2.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忽(飞)忽(落) 忽(高)忽(低) 忽(冷)忽(热) 忽(隐)忽(现) 一(碧)千(里) 一(诺)千(金) 一(日)千(里) 一(刻)千(金) 从(1)(2)两组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3.默读课文,填空。

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读后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4.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5.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草原碧绿、辽阔的特点,其中“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写得特别好,让我觉得一碧千里的草原像一幅美丽的中国画,使人赏心悦目。

(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老舍真不愧是语言大师。这个句子将蒙古族人民迎接汉族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非常贴切巧妙,因为主人们鲜艳的服装如同彩虹般绚丽多彩,并且骑马的速度非常快,远看就像一条彩虹。

文中写得很美的句子还有很多,我要再抄一句。

①“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②“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6.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

(2)仔细读这段话,我体会到草原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寂静的),后来变得(十分热闹)。所以朗读时,一开始声音可以(轻柔 低沉 高昂)些,速度(慢 快)一些,当读到“忽然。。。。。。”时,语气就要变化,声音逐渐(轻柔 低沉 高昂),语速也要(减慢 加快)些。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改成“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河!像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这不是真正的河。原句先写喻体“带子”,再写本体“河”,能给人一种兴奋激昂的感觉,更能突出河的幽深迂回。而改后的句子平淡,没有激动,没有欣喜。

《草原》草原的特点 第六篇_《草原》阅读训练题

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一)

《草原》文段选读一(35分)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

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

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

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

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

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

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

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4分)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分)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奇丽( ) 愉快( ) 舒服( )

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和。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 和 。(2分)

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

6、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1

分)

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

。(3分)

8、“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 B、数量词 C、专一 D、满,全(3分)

“一碧千里”的“一” 应取解释;

“一模一样”的“一” 应取 解释;

“高歌一曲”的“一” 应取 解释。

9、作者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在这段中写了、、、

和,写出了草原、的特点。(3分)

10、作者是按来描写草原的,主要通过描写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民族团结的精神美。(2分)

11、“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2分)

12、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3分)

13、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分)

《草原》文段选读二(26分)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

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

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

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

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

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

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

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

座蒙古包。

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 )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 )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2分)

( )——( )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67838/

推荐访问:草原歌曲的特点 草原地形特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