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读后感大全 > 《洛丽塔》

《洛丽塔》

时间:2018-06-09   来源:读后感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读后感大全】

《洛丽塔》 第一篇_《洛丽塔》读后感

读《洛丽塔》有感

11级护理2班 柳婷 1180412071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这段情话是中年教授亨伯特的内心自白,也是《洛丽塔》的开篇之语。

这本书又名《一个白人鳏夫的自白》,小说以狱中忏悔的形式叙述了主人公汉·汉勃特的一生。主人公亨伯特犯下了杀人的罪行,在狱中写下了这部自白,回顾他与洛丽塔的一切的一切„„整个故事都是由亨伯特的口吻来回忆的。

亨伯特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长得英俊高大。十几岁的时候曾想与他的初恋女友发生关系,但是最终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做到,在得知了初恋女友的惨死之后,他的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从此便对所谓的“性感少女”产生了不可遏止的迷恋。长大之后的亨伯特一直放纵游荡,后来为了追寻某种家庭的限制结了婚,但是没过几年,妻子便背叛了他,嫁给了别人。而亨伯特事业有成,来到了美国。打算开始新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成为了黑兹太太的房客,而黑兹太太是一个

寡妇,带着一个十二岁的女儿独立生活,这个女儿就是洛丽塔。从第一眼看到洛丽塔开始,亨伯特的眼中便不再有其他人。他发疯一般的想象着她,意淫着她,他把自己的对洛丽塔的种种想念写成了日记,这种类似疯魔一般的日记记载着他对洛丽塔的“爱情”。日子本可以

这么按部就班的过下去,他可以把洛丽塔当作他的梦中情人,而不做

出任何非礼的行为,只在日记当中记录着这罪恶的一切。

只可惜日记出卖了亨伯特,夏洛特(原来的黑兹太太)无意中发

现了这本日记,愤怒不已,决意要和亨伯特离婚,让自己的女儿离开

这个“魔头”。亨伯特哄骗她说那只是他虚构的小说而已,但是没有

效果,夏洛特一怒之下出走,出了车祸横尸街头。在书的序言当中,

作者已然交代了男女主角的结局,洛丽塔难产而死,亨伯特死于血栓。

然而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决不能仅限于作品本身给人的直接感受。

要全面读解这部小说,我们还应了解这样一些背景情况:在一篇论述

《洛丽塔》的文章中,纳博科夫曾告诉我们他最初的灵感来良于一幅

前所未有的由人猿在强迫调驯下作的画:“这幅素描显示了囚禁那可

怜生物的笼子的铁栅栏。”显然铁栅栏被人猿当成了现实的必然限定。

这幅画对一个感觉到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政治的和心理的、社

会的和个人的——囚笼的作者来说极富启悟,同时也给我们理解《洛

丽塔》提供了一个切人点——汉勃特的人生囚笼;此外在《洛丽塔》

之前,纳博科夫曾写过一个短篇《失望》,其疯狂而自觉的主人公—

—能看得出是汉·汉勃特的前身——设计了一项复杂的罪行,但这“完

美的罪行”及记载犯罪实施的日记却显示了主人公无法理解:偶然的

现实是不能操纵的,以及“艺术的创造远比生活现实来得真实。”这

一认识在《洛丽塔》中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展现。

在作品中可看到,汉勃特在他的初恋情人安娜贝尔为他在欲望和

占有之间设立了沟壑以后,竭力想跨越这沟壑:他始终在寻觅“宁芙”,

甚至不择手段——委屈地娶了洛丽塔之母夏洛特并幻想着谋杀。可在

到达了欲望那欣悦的彼岸后,汉勃特却处在了一个不停地逃跑——躲

避的痛苦过程中,最终只是在监狱中他才从反思中懂得了是欲望而不

是占有(也即是艺术创造而不是现实)才是一种追求的境界,才是真

正的超越现实,所以在监狱里“只有词语可以玩弄”的汉勃特用语言

倒是成功地把他和洛丽塔摆渡到了那种“想象的极乐”境地。由此,

汉勃特的性的欲望就成了对艺术创造欲望的一个隐喻。

我倒是并不觉得亨伯特和洛丽塔有多可恨,如果说可恨的话,书

中只有奎蒂尔是非常可恨的,其他的人,不管是谁,都只是自己欲望

的罪恶的牺牲品罢了。每个人都有自己丑恶的一面,但是并不是每个

人都会犯下难以饶恕的罪恶,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审判者,都要对自己

的行为负责,而社会在这方面,引导一个良好的风气远比经济的增长

意义深远。 作者一开始就说,读者可能不会喜欢一部描写精神病的

作品,但是我的初衷只是为了我们可以注意到生活中的危险之处,如

同亨伯特这种心怀不轨的男人,如同黑兹太太这种自私的女人,如同

洛丽塔这种任性的孩子,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而我们作为一个承担【《洛丽塔》】

着社会责任的成年人,不管是对自己还是他人,都有必要避免悲剧的

发生,为培养出更好的下一代而努力。

再来说说语言吧,作品当中运用了大量的暗示,谐音,比喻之类

的方法,唯一我觉得不满意的地方是感觉作者总拿亨伯特和爱伦?坡

比较,爱伦?坡的确娶了不满十四岁的弗吉尼亚,但是爱伦死的那么

悲惨,我实在是不忍心拿他的故事来比喻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另外,

我始终觉得这本书不是商业色情的产物,它描写的只是一个永恒的话

题——人性。

《洛丽塔》 第二篇_《洛丽塔》男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洛丽塔》】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试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悲剧之源 论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of Modernism of Wuthering Heights 英汉否定形式的语用对比研究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 论苔丝悲剧的根源 《道连葛雷的画像》叙事艺术的分析 对《野性的呼唤》中的狗——巴克的分析研究 A Paralysed Wilderness—The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Symbols in Araby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疯狂主妇》 透过好莱坞校园电影解析美国青少年的特点 试析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成因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艺术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 “Lady First” Reflected in Different Cultures 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开题报告+论) 《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女性主义形象分析 美国黑人说唱乐的语言特色及其社会影响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审视:基于通识教育的视角 对《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灶神之妻》 《鲁滨逊漂流记》--世纪典型的殖民主义叙事文本 英语公益广告中隐喻的应用及翻译研究 英语词汇教学中联想记忆法之研究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影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Dorian Gray 从交际翻译视角看企业简介的汉英翻译 V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 Pragmatic Approach 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教育语言学重估 英语运用中的歧义分析 浅析美国高等教育的创新 从Salsa舞解析墨西哥人的性格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 《当幸福来敲门》和《肖申克的救赎》两部电影主人公的对比分析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电影片名的翻译 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不同内涵和使用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语商标的英译策略 分析内战对《飘》中斯佳丽的影响

43 从《老友记》看美国幽默

44 透析《洛丽塔》中的性

45 汉英谚语翻译中的文化异同

46 论《纯真年代》的女性意识

47 从《霍华德庄园》到《印度之行》:论福斯特联结梦的破灭

48 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49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Flower Image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50 论《弗罗斯河上的磨坊》中的人物关系及象征意义

51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

52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

53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54 The Growth of Humphrey Weyden in The Sea Wolf

55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女主人公性格浅析

56 英语习语的来源与特点

57 论《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康普生的悲剧

5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9 中式英语成因之分析

60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The Big Bang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61 An Analysis of Memoirs of a Geish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t Feminism 62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63 欲望与命运--《推销员之死》与《旅行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的悲剧根源之比较 64 从语体学论《一九八四》中的反极权主义

65 An Analysis of 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Theory 66 Cultural Barriers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

67 车贴中的语言污染现象研究

68 Lex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69 从文学伦理阐释《榆树下的欲望》母杀子的悲剧

70 论应变能力在同声传译中的应用

71 王尔德童话中的毁灭与拯救

72 黑人社区的替罪羊-- 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 73 探究马克吐温的反奴隶制观—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吉姆的分析

74 浅析《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负载成语的翻译

75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76 浅谈跨文化交流中的非语言沟通

77 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78 浅谈商务合同

79 “冰山理论”在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80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81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伦理观和英雄形象研究

82 《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83 从民族服饰角度看中美文化价值

84 从跨文化角度对中美语言禁忌的浅析

85 论身势语的跨文化交际应用

86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嘉莉妹妹》中嘉莉的新女性形象

87 对比分析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

88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幽默艺术

89 遗忘曲线在记忆英语词汇中的运用

90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洛丽塔》】

91 中西婚礼习俗的比较研究

92 从“啃老”现象看后啃老族的生活态度

93 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94 英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及汉译策略

95 从文化角度研究中英礼仪模式差异

96 广告翻译

97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与成长

98 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9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爱玛的性格

100 论《爱玛》中的反讽

101 从《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102 Study on the Mute and Deaf People’s Language

103 英语“名词 +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

104 英汉禁忌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

105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双关语的研究

106 试析英汉颜色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异同

107 论英汉翻译过程

108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

109 论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10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111

112 美好象征与无情现实--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中风筝的双重意象 113 英语中无意歧义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114 从《纯真年代》的女性角色看旧纽约的女性地位

115 《奥兰多——一部传记》中译者女性主义干预方式研究

116 A Study of the Personality of Emily from A Rose for Emily

117 论美国垮掉的一代和中国后

118 浅谈汉语成语的英译

119 论个人主义对美国英雄电影的影响

120 从古至今的吸血鬼文化

121 《简•爱》的女性主义解读

122 哥特式特征在《黑猫》中的运用

123 浅析《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碰撞与融合

124 中英文称谓语的比较与翻译

125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126 简析《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的女性意识

127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的成因

128 西丽自我身份的寻求——《紫色》的女性主义解读

129 解析《莎乐美》中的月亮意象

130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31 A Study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n TV Series

132 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133 从保罗的恋母情结角度分析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134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

135 《飘》两个中译本人名地名翻译对比研究

136 试论爱伦•坡的哥特式风格——以《厄舍古屋的倒塌》为例

137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38 William Wordsworth’s Romantic Nature in Daffodils

139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的文体分析

140 从《生活大爆炸》分析幽默字幕的翻译

141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外贸函电汉译的研究

142 英汉广告文化和翻译

143 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

144 英汉礼貌原则的比较分析

145 浅析苔丝之死

146 论商务谈判口译员的角色

14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8 从许渊冲“三美论”评析《声声慢》三个译本

149 报刊广告英语的文体特色分析

150 《远离尘嚣》中女主角的情感变迁研究

151 美国黑人英语在电影中的应用研究

152 中英文旅游广告语言特点对比研究

153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

154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155 语境对词汇语义的语用制约

156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157 对《璃琅三部曲》中爱尔兰人的人性分析

158 Maintaining and Revitalizing the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s

159 《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解读

160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与对策

161 中英动物习语的跨文化分析

162 广告对中国百姓生活的影响

163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英汉商标翻译

164 从文化翻译观看异化与归化的相对性

165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166 浅谈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影响

167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精神世界的分析

168 语篇转喻的功能分析

169 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170 从《喜福会》母女代沟看中西文化冲突

171 论杰克•伦敦的个人经历和信仰对《野性的呼唤》主人公巴克命运的影响

172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道歉语及其策略

173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74 英语财经报道中的词汇衔接研究

175 The Comparis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ndia

176 论斯嘉丽的形象特征分析

【《洛丽塔》】

177 论乔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婚姻观及其原因

178 通往真正的人性之路:《紫色》中西丽的转变

179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

180 论电影《傲慢与偏见》对小说的二次创作

181 英语课堂中的口语纠错策略

182 论《月亮宝石》的现实主义手法

183 Strategy Researche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oral English

184 探讨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185 论“孔雀东南飞”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

186 解读《喜福会》中吴夙愿与吴精美母女之间被误解的爱

187 戏剧《哥本哈根》中体现的两性家庭分工差异

188 试析中文歌曲汉英语码转换的形式与功能

189 勃莱特.阿什利--《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新女性

190 协商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191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

192 从安利(中国)的成功看直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193 从奥巴马访华报道看中美媒体报道差异

194 简析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195 中英评论性文章的写作风格的对比分析

196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

197 认识、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剖析《飘》中的人生价值

198 An Analysis of the Fatalism and Pessimistic View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99 从释意学理论看中英口译

200 A Study of Angel Clare’s Multiple Personaliti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洛丽塔》 第三篇_谈谈《洛丽塔》

谈谈《洛丽塔》

慕舟

我很少会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出来和大家共享,毕竟自己还太年轻、太浅薄,对什么事请的分析都还很不到位,拿出来怕被大家耻笑。但是美籍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这本《洛丽塔》实在是一本好书,我急切希望大家能给我有关于这本书的更好指点,因此就把这样一篇东西展示出来,好让大家痛痛快快地把我骂个狗血淋头,也让我长一下知识。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帮老师整理学校图书馆时无意间翻到的,于是就坐在图书馆的角落头里无声无息地看了一节课。当时年龄还太小,什么都看不懂,至于感受嘛,现在也不太记得了。第二次拿起这本书则是高一的事情了,于是乎就看得分外着迷,到现在为止,前前后后看了快五遍了,终于有了一些感受,不过我的这些看法可能和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思想有很大的出入,仅供参考。

一、从亨伯特谈起

亨伯特是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一个流亡美国的欧洲人,一个恋童癖患者,一个杀人犯——这是我对亨伯特的基本概述。

我觉得我们可以先谈一下作者对亨伯特这一人物形象的构建。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叙述的口吻、对待周围的事物、事件的经过这三个方面对亨伯特的形象进行了构建。

首先,亨伯特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艺术家、诗人。正如在《微暗的火》中描述谢德的那样,“边了解边改造这个世界,接收,拆散,就在这储存的过程中重新把它的成分组织起来,以便在某一天产生一桩组合的奇迹,一次形象和

音乐的融合,一行诗”。然而这样一切的叙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时无刻不充斥着他对欧洲的怀念、对美国社会的向往、对自己过往渴望斩断而又难以痛下杀手的情感、对“妖女”的渴望、对洛丽塔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对周围的人无情的解构、对以美国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的嘲讽和挖苦……然而这些又得益于主观性的回忆。因为《洛丽塔》这篇小说主要是以亨伯特的第一人称角度进行叙述的,然而其中又穿插了许多第三人称的表述。但无论怎样,我不得不承认我从这些叙述中,无论是第一人称的还是第三人称的,都无法找到一丝一点所谓“客观”的痕迹,充满了主观色彩和主观的看法。这或许是由于小说文体(众所周知,我们的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文体学家)有关——一个白人鳏夫的回忆录。个人觉得这个回忆录的书写应该融合了纳博科夫对待回忆的一种哲学性的看法。他很有可能认为回忆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富有艺术美感和诗意的东西,虽然来源于现实,但其呈现却是经过自己的思想以一种艺术家的方式进行加工和改造,以“赋予灵魂以美感”。这一点可以联系纳博科夫的其他作品而得知,例如《荣耀》中马丁对过往一些十分贫乏的经历所赋予的丰富的想象,再例如《微暗的火》中那个赞巴拉国王对自己一塌糊涂的统治、与大诗人谢德间令人难堪的友情过分美化的修饰。当然,他的《固执己见》我是没看过了,那种专业文学的东西我也不敢去过多过问,这只是本人的一种猜测而已。

接下来,亨伯特还是一个来自欧洲的流亡者,面对陌生冷漠的美国社会,他产生了巨大的隔阂感,为了消除这样的隔阂感,他必须得通过自己的方式完成主观上对美国的反映——或者说是构建,然后再把自己摆在这样一个外界世界中某个合适的位臵,并且他还要斩断与旧欧洲藕断丝连的关系。好繁重的任务啊!当然,我们并不指望亨伯特先生能够干得好,而且事实证明,他的确做

的一塌糊涂。例如亨伯特刚刚到达比尔兹利后,对待邻居们的表现:“我西门的邻居,过去可能是商人或大学教师,或身兼二职,只在给新花园理枝或给小汽车冲水,或晚时给汽车道除霜时(我不在意这几个动词是不是全错了)偶尔和我说说话;我简单的咕噜声,听上去分明像表面的赞成,或对他说完话后的空隙感到疑惑而作一些填补,完全排除朝亲密关系发展的任何可能性。”个人在这里的感觉到的不仅仅是亨伯特的孤僻、怪异,更多的是作为外国流亡者不被美国社会接纳的一种愤怒——对自己异乡人身份一种无奈而恼怒地暴露。实际上,小说中他与除了洛丽塔以外的外人时时处在敌对的状态中,几乎断绝了沟通。除了上述提到的他的邻居外,还有很多人,例如他第二任妻子黑兹夫人,他一直都想以某种不为人所觉察的方式谋杀她,而且对她的叙述一直都是一种鄙夷、讽刺的口吻;又如加斯东〃戈丁,他始终用一种嘲讽的口气描绘他,把其看成是可怜的好心人,并且容易控制。通过这些叙述,作者就借助亨伯特之口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从欧洲背井离乡来到美国却又在精神上与现存世界断裂的形象。【《洛丽塔》】

与现实世界决裂的亨伯特形象还体现在其始终都处于的一种洋洋自得、孤芳自赏的状态上。如在嘲讽奎尔梯编写的那部话剧时或胡乱或草率下的结论,以贴上各种现有的标签来给这样一部自己不愿了解也不甚了解的话剧来做评论,并认为自己已经很清楚地了解了这部粗俗的话剧,而且以一种优胜者的姿态来对他进行鄙弃和蔑视;又如小说中洛丽塔就读于拉姆斯代尔学校时的那份班级名单上罗列的名单,这些本身被随意排列的名字竟被亨伯特加以赞叹;还有就是小说中的各种文字游戏——这些都足以表现亨伯特在自己的封闭王国中排斥外界并自立为王的那种自大和骄傲。

更突出的隔阂感还表现在对自然景物那种富有诗意而又幻灭的美感之中,有点物哀的味道了。小说中关于北美的自然景物描写都夹杂了他对欧洲的回忆。

当他与洛丽塔第一次周游美国期间看到美国乡间的景物时,他想到了“那些古时从美洲进口的涂满色彩的油画布就挂在中欧地区托儿所的脸盆架上方”,然后就一直沉浸在对油画布的回忆之中,接下来真正的、现实的美国景色反倒给他以一种陌生感,因为他熟悉的仅仅只是欧洲古老画布上的美国田园风光,这与随后对于欧洲事物细致的刻画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为突出地表现出了对古老的欧洲依依不舍之情。但是作者想要做的确实融入美国社会,与过去的欧洲隔断一切联系,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总结一下就是美国的景色对于亨伯特而言仅有在融入了自己对欧洲特有的联想之后才富有美感,然而他却处在一种十分深刻的矛盾之中——一种既想摆脱欧洲融入美国但又无法融入美国始终以外国人自居的矛盾,于是现实中的美感破灭,只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在精神世界中。

对于亨伯特先生的恋童癖的起因和行为等等为,我觉得我不便深究,也没有能力深究,那是心理学的范畴,我没学过。但是关于他对洛丽塔的爱,我至今也不能太确定,他的爱是真的还是假的,他眼中的洛丽塔究竟只是安娜贝儿的替代品还是洛丽塔本人,这些我都尚未弄清。或许这样的情感存在本来就是带有双重意义的吧。然而亨伯特先生对自己对洛丽塔的追求的叙述,已引发了读者们的同情,已经使读者们抛开了道德层面的干扰,它已蜕变成为了一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如飞蛾扑火般的追求,变为了一部值得令人惋惜的悲剧。然而其悲剧性,虽说不是亨伯特一手造成的,但他还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悲剧性我将在下面对洛丽塔的分析中谈到。

二、谈谈洛丽塔

毕竟我语文成绩不是特别好,再加上是一名不通浪漫的理科生,所以讲完了对亨伯特分析的那些纯粹文艺性的东西以后,我就从我自认为擅长的方面着手分析洛丽塔了。

关于洛丽塔的悲剧,我们知道那是注定的。其实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社会这样的情况应该并不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亨伯特刚刚把洛丽塔从夏令营里接回来的时候面对警察询问洛丽塔表现出自己是一名雏妓的例子中找出例证,还有就是后来到汽车旅馆里要同一间房时对招待员的叙述。现在美国雏妓现象仍十分严重,更不用说五十年代了。不过我至今还没找到什么具体数据表明当时雏妓现象严重,所以只好做管中窥豹的事情了。

二战后美国进入一个历史书上所谓的战后黄金时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范围内资本的毁灭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调节,例如二战前经济危机的度过、凯恩斯主义的实践、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欧洲战后困于重建的衰败等,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大量的商品投放市场,商业广告和营销手段借助传媒特别是电视的传播对美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形成了所谓“垮掉的一代”。青少年的反叛精神日益高涨,他们蔑视权威、蔑视世俗规矩,开始形成自己的风俗、特征、习惯、风尚等等,用我们现代人的话就是一些“毁三观”的东西。而且五十年代的年轻人成为美国主要的消费大军,他们开始成为美国广告商的主要宣传对象。洛丽塔则是那个社会“大消费市场”里典型消费者的一个缩影:“她爱看电影,不厌其烦;爱听哼哼唧唧的流行音乐;饕餮般地吞食五花八门的糖果、冰激凌和各式饮料;贪婪地阅读少年杂志和画报上的笑话、漫画和明星照片;永远不会怀疑广告的真假,循着它们的指点追踪各式美味佳肴、游乐场所、展览会或演出。”在这种大众流行文化的浸染下,洛丽塔热衷于流行文化中的庸俗,追求物质享受,及时行乐,只要能够提供消费玩乐,她对什么都可以满不在乎。亨伯特随意编的一首没有任何意义的歌谣,“冰雪皇后”或是“冰雪公主”的冰激凌等等,都可以成为她欢乐的源泉。而且洛丽塔在年纪尚小的时候就已经轻率地尝试过许多无知的“游

《洛丽塔》 第四篇_恋童癖者的爱欲:读《洛丽塔》后感

读完了《洛丽塔》,抬头看窗外的天空只是昏暗的,远处一点微红。怕是要下雨了吧,空气密密地压下来,显得格外沉闷。人有些恍惚了,头疼得厉害。 那书里的字,仿佛也要压下来,那些有着过多庸缀词藻的句子(欧美人的文章总是如此),想起来也让人心慌慌的。

开头便是那样惊世骇俗的(它一度被认为是色情小说,如《尤里西斯》一般):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在早晨,她就是洛,普普通通的洛,穿一只袜子,身高四尺十英寸。穿上宽松裤时,她是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丽。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雷斯,可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那个有着“蜜蜂样柔腻的肌肤,纤软的胳膊,褐色的短发,长睫毛,大而漂亮的嘴”的十二岁少女。粗野,任性,贪吃却又令亨伯特心驰神往的小仙女,时而纯情又时而充满诱惑。已是中年的他,对与她,几乎是少年般狂热的爱与欲,是比阿娜贝尔(亨的初恋情人)更为炽烈的一种感情。

洛丽塔,这个诱人又狡黠的孩子,简直是天使与魔鬼的化身。在黑滋家,那个小魔鬼时时装作不经意地诱惑着他,稚嫩但对亨来说,却是致命的诱惑。最后让亨伯特不惜取得洛继父的身份与之共处,一步步接近她,甜蜜而痛苦地接受着她稚嫩又极具杀伤力地挑逗。 她地母亲知道了真相,最终在车祸中丧生。

他们呢,更是游遍美国。在流浪辗转途中,汽车旅馆,豪华旅馆,留下了一段段不伦之情。

“离我和我燃烧的生命不到六英寸远就是模糊的洛丽塔... ...她突然坐了起来,喘息不止,用不正常的快速度嘟哝了什么船的事,使劲拉了拉床单,又重新陷进她丰富,暧昧,年轻的无知无觉的状态... ...她随即从我拥抱的阴影中解脱出去,这动作是不自觉的,不粗暴的,不带任何感情好恶的,但是带着一个个孩子渴望休息的灰暗哀伤的低吟,一切又恢复原状:洛丽塔蜷曲的背朝向亨伯特,亨伯特头枕手上,因欲念和消化不良而火烧火燎... ...” 那个被爱欲折磨的可怜人!

对于恋童癖者,我是十分同情的,恋物癖,同性恋,或是其他一些性取向失常者,他们本身并没有错,基因和环境决定了他们痛苦的一生,绝望的爱恋,社会的不容。正如可怜的亨伯特一般,只有在辗转流浪时才能和挚爱在一起,更可叹的是他青春期的小情人不爱他。 那样痛苦不堪的爱恋!纯洁的孩童(9到14岁)在恋童者心里是那么纯洁完美,还不曾被社会所污染。一半女儿一半情人的感觉尤其是妙不可言。那如花蕾般未发育完全的苍白的双乳,赤裸脆弱的双臂,猴子般轻盈调皮。早熟,固执又天真可爱的洛丽塔们。

小女儿真是爸爸的小女儿么?我想是吧,否则说起“dady的小女儿”脸上总是有那样甜蜜而动人的表情呢?或许每个中年男子都有或多或少的“洛丽塔”情结吧

俄狄浦斯情结是恋母情结,埃列屈拉是恋父情结,洛丽塔情结呢,大概可以称之为恋女情结。

纳博科夫写的这本奇书《洛丽塔》问世以后,经过一段短暂的沉默阶段,忽然引起巨大轰动。有人欢呼一部伟大的天才作品诞生了,有人说它粗俗不堪,却还要故作清高,宣扬变态的恋童癖。因为书中恋童癖的因素,一度在很多国家遭禁,但越禁名声越大,不可阻挡,人们争相一睹这部奇书的真面目。其实赞扬者、贬低者或是追逐者,他们都没有真正理解纳博科夫。赞扬者们称赞纳博科夫高超的写作技巧,对美国社会深刻的把握,对人性的迷惘、无助、病态最微妙的捕捉。贬低者们认为他满脑子不健康的东西,都老头一个了还在哗众取宠。追逐者们更是压根也没读出书里究竟要表达什么,只是听别人说是一部好书奇书,就趋

之若骛。

这本书,衍生了“洛丽塔情结”甚至时尚界经典的“洛丽塔风格”,在日本尤其风行。Lolita其实就代表着一种娇嫩、鲜艳和带着企图的青春。可爱的荷叶边、泡泡袖、蓬蓬裙蕾丝,蝴蝶结,娇嫩的粉红、粉蓝、白色,精致,可爱的发饰,甜美的容貌,吸引这中年男子的目光。

永远的洛丽塔!

《洛丽塔》 第五篇_从小说《洛丽塔》看美与形式

世界文学期末论文

硕士生 姓名 朱庆安

学 号 107551000404

学 院 外国语学院

研 究 方 向 语言与文化

任 课 老 师 张伟华

完 成 日 期 2012 年 12 月

从小说《洛丽塔》看美与形式

——浅析主题内涵的后现代主义流变

摘 要: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文学作品的审美意义与其道德、艺术价值同样重要。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长久以来就其美学效果和道德主题备受争议。这部小说形式优美,语言丰满流畅,讲述了一个悲伤的畸恋故事。就其故事主题而言,无疑它是不道德的,然而,纳博科夫却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将整部小说化腐朽为神奇,使其读来不仅感人,而且干净异常。艺术技巧的运用赋予了这个罪恶的故事美丽的外衣,充分的表明了美与形式的密切关系。后现代主义所体现的种种写作技巧以及内涵风格这是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也是纳博科夫所要强调的创作价值所在。

关键词:美;道德;形式;后现代主义

《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也是纳博科夫流传最广、争议最多的作品,也是近年来研究者最为青睐的作品。既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名闻遐迩的经典。

一 主题阐释及写作风格剖析

这是一部奇异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中年男子亨伯特迷恋一名十二岁少女洛丽塔,为了能够亲近她而娶了她的母亲夏洛

特。在夏洛特意外死于车祸后,亨伯特开始了与洛丽塔一年多的汽车之旅。这疯狂而漫无目地的旅行最终以洛丽塔的逃脱而结束。当亨伯特千方百计找到洛丽塔时,她已是一个身怀六甲邋里邋遢的妇人。洛丽塔拒绝了亨伯特要她重新回到他身边的请求。亨伯特黯然离去后杀死了帮助洛丽塔逃脱的情人奎尔蒂,并因此身陷囵圄。整部小说正是亨伯特在狱中写下的自白。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不道德的故事—畸恋、乱伦、谋杀、死亡。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部小说在出版之前历尽坎坷,并在出版之初混迹于一套色情读物中长达五个多月的时间。然而,出版之后的《洛丽塔》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并一度窜升至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纳博科夫和他的《洛丽塔》突然的获得了国际性的声望。《洛丽塔》甚至“因其特异的创作风格,非凡的叙事技巧被英国编入二战以来影响世界的100部书之中”。是什么使人们对一部讲述了一个不道德故事的小说给予如此高的评价? 答案就在引号里的那句话里—“特异的创作风格和非凡的叙事技巧”。纳博科夫巧妙地运用了他高超的艺术手法呈现给读者一部干净得出奇甚至近乎唯美的小说。

整部小说采用了亨伯特自白的形式,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给了亨伯特绝对的主动权。亨伯特从童年回忆开篇,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他是唯一的发言人,其他人物都是操纵在他手中的木偶,而所有的情节也都是他筛选后的结果。无论亨伯特是否可信,读者只能相信他。他是事实和读者之间唯一的纽带。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可以任意的决定说什么不说什么以及怎样说。在亨伯特的叙述中,

他是一个深陷于对他所谓的“小仙女”的迷恋而不能自拔,灵魂和肉体都饱受折磨的可怜虫;洛丽塔则是一个顽皮、狡猾、任性、虚荣的问题儿童。虽然很明显,在整个故事里,后者是绝对的受害者,但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读者却很容易将同情心倾注到前者身上。这是因为亨伯特在叙述中大肆渲染了自己的感受却剥夺了洛丽塔表达自己的权力。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52359/

推荐访问: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大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