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读后感大全 > 理解媒介

理解媒介

时间:2018-05-21   来源:读后感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读后感大全】

理解媒介 第一篇_解读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

解读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

时间:2012-02-18 11:10:00 作者:; 来源:

● 马文博

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以下简称《理解媒介》),对我们思想的启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本书写于1964年,集中而翔实地记录了麦克卢汉的大部分经典学术观点。全书共分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理论篇,第二板块是应用篇,在第二板块中麦克卢汉不惜笔墨仔细介绍了从古至今的26种媒介。综观全书,麦克卢汉集中阐述了自己的两大观点:一是媒介即是信息,二是热媒介和冷媒介,并具体从各种媒介入手,介绍媒介为何能成为人的延伸。

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背景是美苏争霸,这两个世界大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存在着意识形态的激烈对峙。在传播学界,美国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一大批学者致力于做态度层面的说服与改变等研究,而来自欧洲的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学者专家们则在矢志不渝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批判大众传播事业。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国际背景下,这本著作诞生了。

在学术渊源上,麦克卢汉深受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思想的感染。所以,麦克卢汉曾谦逊地承认:“伊尼斯第一个在理论上处理了与技术形态本身有关的变化过程。和他的工作相比较, 我的工作只不过是在他的著作中的位于页面下方的注释。”①在伊尼斯的思想基础上,麦克卢汉有了新的见解,他的“媒介技术决定论”即独特地把大众媒介发展的历史看做是整个文明史的发源点,在现在看来虽有些偏颇,但是其精神意义依旧存在,媒介技术的革新与发展造成了人的感受、思考、信仰、行动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变化, 最终造就了社会现存的形态及文明的发展。如果说伊尼斯更多地倾注于研究传播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那么麦克卢汉则更强调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

麦克卢汉命名这本书的副标题为“论人的延伸”有他的道理,在他看来,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大众传播媒介都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例如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视觉能力的延伸,收音机和广播是人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电子媒介的诞生与应用对社会的冲击力与影响力前所未有——“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却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麦克卢汉是一个对技术一窍不通的学者——他不会使用电器,不会使用打字机,从不开车,甚至极少看电视。《理解媒介》问世不久,他因脑瘤接受开颅术;1976年,他又患上轻度中风,这对他的记忆和口头表达能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1979年,再次中风,致使他的语言能力彻底丧失,1980年底这位天才学者陨落。尽管其本人名声一生沉浮不定,但麦克卢汉早已成许多学科中绕不过去的人物之一。

在《理解媒介》第一版的序言中,麦克卢汉写道:“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的技术,

西方世界取得了三千年的爆炸性增长,现在它正在经历内爆。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的空间延伸。今天,经过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以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就我们这颗行星而言,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我们正在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一样。”②虽然时隔多年,但麦克卢汉科学的预言仍叫我们惊叹。

在《理解媒介》这本书里,作者鞭辟入里地阐述了自己的几个观点,是麦克卢汉的“思想精髓”:

第一,地球已演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对这一观点,作者是这么认为的: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成为最有力的驱动力,跨国公司则是催化剂,跨国贸易的往来是促成“地球村”实现的纽带。

第二,媒介即信息。一般人认为媒介是静态的、消极的、空洞的,只不过是信息、知识、内容的载体罢了。但麦克卢汉则反驳道:大众媒介对信息、内容和知识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媒介不仅不是消极、静态的,反而有着积极、能动的成分,它们对信息有重大影响,决定着信息的简明度及组成方式。

第三,媒介即人的延伸。

第四,热媒介和冷媒介。在书中,麦克卢汉并没有对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含义进行界定,但是从他的表述可以推断,热媒介是指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的,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时不必进行“热身运动”。电视、漫画是冷媒介。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是“热媒介”,因为他们都作用于一种感官而且不需要更多的联想。③“冷媒介”是相对于“热媒介”而言的,学界目前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解释是传达的信息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受众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的这类媒介,比如手稿、漫画、电影、电话、电视、口语等属于冷媒介,模糊的信息提供了机会,调动了人们再创造的可能性。另一种解释则是提供相对较少信息,需要信息接受者耗费较多热情,才能达致理解的媒介。比如报纸等传统出版物就是“冷媒介”,因为读者在面对冷冰冰的文字,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构成新的意义,“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④

麦克卢汉的上述四点“思想精髓”中,我对第一条与第三条颇有感触。人类居住的地球成了小小的“地球村”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推广与普及的情况下。媒介作为人们肢体的延伸,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听觉能力的延伸借助于助听器,视觉的延伸多亏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与使用,行为的延伸包括X光片、高精度手术仪器等先进设备……但是,对媒介热冷的划分有的地方似乎有失偏颇。比如说电影、电视今天已成为高清晰度的产品,尤其是数码时代的到来,其技术更加完备、先进。如果拿麦克卢汉的观点来界定今天高清晰度的电影、电视,应该是公众参与度降低,更需要调动我们的感官去理解了,那么应该属于“冷媒介”范畴,但事实恰恰相反,如果麦克卢汉能够活到今天看看现代的电影、电视的话,他或许会对自己先前的观点有所反思。

学术研究可以借助前人的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但绝不能囿于其中,延伸、发散的思考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厘清宏大学科的背景及理论渊源,才能确保清晰的思路,而这正是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基本条件。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一书中的理论观点,为学术研究起到了思想指引的作用,我们应该从他广阔的学术视野出发,研究、探讨其整个思想体系,追求富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不畏惧权威、漏洞,甚至错误观点。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理论视野得到更大的提高。

注释:

①雷欣慰:《对信息技术发展的两个趋向的探析——对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的重新解读》[M],《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4期

②【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页

③《热媒介》,百度百科

④《冷媒介》,百度百科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2年1月下

理解媒介 第二篇_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理解媒介>>麦克卢汉著

p64 ‘一种感觉的加温往往会产生催眠的效果,所有感官的降温往往会产生幻觉。’ 刺激加强则麻木,刺激减少则神秘主义凸现。

p68 ‘与其说他们节省劳力,不如说它们容许每个人单干。“省力”的电器’ 电力时代是个人主义社会性实践的真正开始。

p74 ‘人们对自己在任何材料中的延伸会立即产生迷恋。’

p93 ‘人曾经以高度的忠诚伺候他的柳条船、独木舟、印刷术和一切人体器官的延伸。他现在要以同样准确的伺服机制去为自己的电力技术服务。但是这里有这样一种差别:过去的技术是不完整的、支离破碎的,而电力技术却是完整的、无所不包的。’

电力时代第一次将人们的生活完整变化。

p109 ‘麻烦时代或巨变时代产生黩武主义,黩武主义又产生帝国和扩张。’ p142 ‘军国主义本身是落后地区技术教育和技术加速发展的主要道路。’ 黩武和扩张都是内部矛盾的结果以及解决方法。

p165 ‘帐篷、印第安人的圆顶棚屋、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洞穴,在视觉意义上并非是圈定的空间,因为它们遵循的是动态的力线(dynamic lines of force),如像三角形一样。’

p199 ‘一种东西流行时,它就具有通货的性质。时装能创造财富,它创造财富的方式是使纺织品流动,因而使纺织品日益流行。这一过程我们在“货币”那一章已经看到了。钟表是转换工作任务,创造新的工作和财富的机械手段,它通过加快人际组合来完成这一职能。通过协调和加速人的会晤和行动,钟表增加了人际交往的数量。’

一种东西的流行能带动其周边,包括其构成物和功用。而钟表则使得其功用——时间,以及人们的交际效率得到一种流行性的提高。

p199 ‘个人从自然控制和部落掌握中解放出来这种双重转换,并非是不受惩罚大。然而在电力时代条件下向自然和部落的回归,又单纯地带有致命的色彩。’

电力时代能使人从印刷时代的分裂和工具理性中解放,然而这种解放显然不应该是天真地回到前印刷时代。

p200 ‘原始人生活在一架暴虐的宇宙机器之中,其暴虐性远远超过了重文字的西方人所发明的一切机器。耳朵世界的拥抱性和包容性远远超过眼睛世界的拥抱性和包容性。耳朵是极为机敏的。眼睛却是冷峻的和超然的。耳朵把人推向普遍惊恐的心态。相反,由于眼睛借助文字和机械时间而实现了延伸,所以它留下了一些沟壑和安全岛,使人免受无孔不入的声音压力和回响。’

p214 ‘今天的教师时常发现,不会读一页历史书的学生却在成为代码和语言分析的专家。因此,问题不是现在的孩子不会读书,而是在深度介入的时代里,人们看不见长远的目标。’ 深度介入的冷媒介使得人们脱离广泛涉猎以及长远视野?还是过热的媒介使得人们得以局限于其兴趣范围的广泛涉猎,然后内爆的信息使得人们不需要长远的视野,因为生活只在当下?

p244 ‘也许照片引起的伟大革命是发生在传统的艺术领域。照片已经充分表现的世界,画家再也不能去描绘了。于是,他回头用表现主义和抽象派艺术去揭示创造力的内心活动。同样,小说家再也不能为读者描写物体和事象,因为读者通过照片、出版物、电影和电台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所以,诗人和小说家转向内在的心理姿态。’

媒介的热度也使得人们的艺术创作转向面对人们自身。

p251 ‘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正在倒车的车辆,就它与顺向流动的交通而言,似乎在加速

行驶。’

p284 ‘意大利城市的墙上贴满了政治口号,而不是商业广告。他预言,意大利人要开始操心玉米片和香烟的互相竞争,而不是操心知名人士的能力,他们才能实现国内的繁荣和安宁;否则实现这一目标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事实上他甚至所,民主自由在很大程度是对政治的置之不理,是对这样一些威胁的忧虑:鳞状头皮、腿部多毛、肠胃疲软、乳房松崔、牙齿脱落、体重过高和精力疲惫。

这位军官也许是对的。任何社区,只要它想要推动商品交换和服务业,使商业和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发展,都不得不使它的社会生活同质化。’

同质化的生活政治。

p347 ‘任何深入参与进去的东西,都取得了和最重要的问题一样的重要性。因为“深入”意味着“相互联系”,而不是“相互分离”。深入意味着洞察力而不是观点,而洞察力又是一种正在展开的精神介入,它使事情的内容退居十分次要的地位。意识本身是完全不依赖内容的一种宽泛的过程。意识本身并不要求以意识到任何具体的东西为前提。’

心得

作为理性至上的印刷时代的抱怨者,麦克卢汉显然比前辈伊尼斯作出了进一步的抱怨行动,即以非理性主义的、个人整体性的文风写作和表述思想。虽然其承接伊尼斯的宏大叙事使其不被归入片断化的后现代理论,但是他的文学研究背景使得他使用一种非理性非逻辑的文学语言,从而拒绝将宏大的视角观点整理成宏大的逻辑树。文学语言的使用也使得他的文字更像启示录而非理论分析,充满修辞性的格言而非严密推理。他这种非理性主义实践让自己看上去更像一个传道施法的巫师而非理论家。

简单地技术性分析他这本不严密的理论著作中的价值和谬误,价值乃是一个新的有冲击力的且有拓展空间的视角和思路,延续伊尼斯的路深入讨论了技术、媒介对人类文化世界的重大影响;谬误乃是天马行空的演绎缺乏论证,一方面把事实套到理论观点中,一方面理论观点又过于化约、单向度。

单说电视,它是酷媒介而非冷媒介,是过热媒介,特别是在清晰度大大提高的当代。个体体验的可能性的大大提高,而非清晰度下降,才是电视时代深度卷入、视野短浅的原因。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参与可能性,造成了文化的平面化和游戏化,使得卷入成为自由欲望栖息之所。起作用的是被动的选择,而非主动的不得不深度参与。麦克卢汉说明电视冷度的理由大都是托勒密地心说式的,例如尼克松不敌肯尼迪,更多人是认为他输在电视形象不佳。另一方面,当今越来越卷入、内爆的媒介环境,也绝非某个感官的偏向了,而是众感官齐内爆,不同的新媒体纷至沓来,感官环境的比例每天都有新变化,而空间性的内爆没有变化,现在是个真真切切的空间偏向的多媒体时代,作为整体的人通过媒介对信息的可能参与程度,而不是个别感官的比例,才是更加有说服力的入手点。而这个事实,也已经或多或少不但超出麦克卢汉的观点范围,也超出了伊尼斯的思路了。

以卷入的感性体验文本中的哲学情绪和精神,而非其具体知识点,才能理解麦克卢汉如此表达的目的,以及热情体验他给出如此独特视角的灵感,并且给出自己新的理解延伸。

例如作为更加基本的媒介,语言和文字对各民族文化的潜意识作用,以及其形成的过程,也可以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领域。语言和文字形态本身,是否比采用的媒介载体对社会文化影响更大?语言文字改革对文化的断裂性影响同媒介革命对文化的影响,也可以对比。语言、文字、各媒介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形成过程,也都是应当结合地理、政治等历史因素综合考虑研究的问题,并且一定有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理解媒介 第三篇_《理解媒介》—读麦克卢汉《理解媒介》有感

读麦克卢汉《理解媒介》有感

1964年,麦克卢汉所著传播学巨作《理解媒介》横空出世,一经出版,即获得如潮好评,其中许多名句至今仍广为流传:“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既是讯息”“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麦克卢汉的学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机器新娘》和《理解媒介》的出版使其声名大作,也带来了无数的争议。他声誉沉载,一生颇富戏剧性--在世时毁誉之声别若天壤,直至上世纪末思想才被认同,而网络时代的今天,麦克卢汉的预言已然成为现实,他的思想振聋发聩,他的洞见为当代所推崇,同时代人均不能望其项背。

联系实际,我对《理解媒介》《机器新娘》中,麦克卢汉的思想有如下的理解:

1.环球村。在信息化时代,全球性的交流日趋紧密,经济趋于统一,不断整合,时间空间的差别逐渐削弱,地球由过去以地区为界以国为界转向结为一体。 在信息化时代,讯息传播的迅速和无国界使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突飞猛进,实现贸易、文化、科技的高度自由化,通讯领域的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空前的接近,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全球3.0时代,跨国公司取代国家成为交流主体,国家发展由早期的武力扩张变为以智慧和人才为核心的竞争与合作。21世纪初期的全球化过程正是“环球村”概念的真实写照。

2.“媒介即是讯息,因为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这一观点是随着电视称为主流媒体之后提出来的观点,对麦克卢汉来说,媒介对信息,知识,内容具有强烈的反作用,媒介因为人的需求而产生而改变,而人也因为媒介的形态而产生新的尺度,因此改变着整个社会形态。用“讯息”一词将其中的联系结合到一起。它重塑着社会形态,因此,控制媒介的人即可控制社会,是尺度和标准的把关人,即控制媒介就体现着权力,给每个时代创造出了新的环境,使人们在新的信息传递模式下形成新的习惯,新的社会结构,对应着新的信息识别系统,新的符号,即也代表着新的讯息。

3.热媒介和冷媒介。在书中,麦克卢汉的定义是热媒介是指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的。而冷媒介则是相对“热媒介”而言,指传达的信息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受众需动员多

种感官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或指信息相对较少,需要更多热情才能理解(参与度较高)的媒介。学术界对于冷热媒介的区分始终存在较大的争议。关于冷热媒介特性的描写,在这一部分麦克卢汉语焉不详,通过对冷热媒介特性的总结,他将电影定为热媒介,而电视定义为冷媒介。

我并不认同这种分类。热媒介的基础特征应是信息相对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过多想象即能快速理解讯息内涵,是一种相对被动的信息接收过程,冷媒介与之相对。因此为确保热媒介传递信息清晰明确,热媒介更需要通过多种感官结合,以更丰富的信息层次帮助受众在更短的时间内接受和理解。电视电影等媒介传播的手段相似——通过加重对人视觉听觉的刺激,通过多种感官的结合,加快人们对于讯息的理解速度。这造成电视电影在传播讯息的过程中易信息过量和注意力转移的问题。在观看电影电视时,观众受环境影响极大;同一时间段内接受到的信息层次、形态过多,受众的感官难以集中,思考转瞬即逝;且不能保留,传阅和反复观看,不便记忆,受众对信息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而非主动的消化,参与度相对较低,这符合热媒介的特征,因此应都分类于热媒介。

4.媒介是人的延伸。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而不是传递的内容。麦克卢汉深受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关于“传播与技术形态本身有关的变化过程”理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媒介技术决定论”,提出由于媒介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媒介技术的变革会影响人的感受、思考、行动各个方面,而人的思想也同样会融入技术的发展,与之相互作用,最终造就推进社会各方面的的进步和发展。

在麦克卢汉看来,我们所接触的大众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综合延伸,更有甚者,“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经历了从单一的纸媒向更多元化更易于得到的方向发展的历程。媒介对人的感官的延伸也不再是像过去那般的趋于单一化,例如杂志带来的感官刺激不仅仅来自于文字表达的笔者的思想观点所引发的精神共鸣,更来自图片所给视觉带来的愉悦感。电视广播传媒则通过画面音乐和言辞内容,从视觉听觉和神经中枢的角度来完成信息的传递和互动。此处便可看出媒介是对人的延伸的观点是有实际体验作为支撑的。那么当历史的车轮碾过传媒发展历程的漫漫长路,媒介所体现的所谓人的延伸是否也有了相应的改变和进步呢?在我看来关于这一点,媒介所带来的

人的感官体验经历了有分割型逐渐向综合型转变的过程。回顾上世纪纸媒仍是主要的传播媒体的那个年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只有单一甚至是有些缺乏时效性的文字新闻,人们只能通过文字的单一渠道获取信息。其他感官(如听觉)并没有参与其中。而如今随着广电传媒的兴起和发展,人们更多习惯于通过电视和网络等电子科技手段获取信息,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信息,传媒带给人的感官体验更加综合化,这一发展也使得传媒更加具有趣味性也更具魅力。

5.媒介给个人和社会造成麻木——加速是根源。

【理解媒介】

当代,“信息爆炸”已成为全球性的共同现象。信息的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在加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泛滥、信息超载、信息浪费等问题,过去,信息单一而缓慢,我们所接受到的每一个新“消息”都有反复咀嚼思考的时间,而现在即便几天看完一部电视剧,每天看完几部电影,我们还是追赶不上所有的潮流。每天出版的书籍,影视剧,报纸杂志,数以万计,而每各人只有一个大脑。信息爆炸,让获取的信息和真正摄入吸收的信息不成比例,使人更加迷茫。更加可怕的是,过量的信息,让人们的视觉听觉变得麻木,对受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所谓的信息疾病。

以上是我对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的理解。麦克卢汉启发我们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思考,探索其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体形式的出现带给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影响他打破了人们对媒介(自然也包含数字媒体)的认识。此外,它从新认识了媒介的性质,强调了媒介自身的作用,对媒介的内容和媒介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综合的考察。这个理论的贡献主要是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媒介的性质的特点,媒介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认识到媒介是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促进社会的进步的。

【理解媒介】

参考书目(未引用论文/数据)

理解媒介 第四篇_《理解媒介》读书报告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读书报告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雷濛 101180056

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理解媒介》这一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书籍。该书中,麦克卢汉重新审视并阐述了媒介的概念,提出了打破常规、独具特色的观点和理论。《理解媒介》的主要观点有:媒介即是讯息;任何媒介都使人体的延伸;人类世界将会成为‚地球村‛。这些观点影响着人们对科技、媒介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在众多领域具有启发性。其中,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是最初并不理解的。随着文中懂的阐述和自己的思考,逐渐理解了作者的真正的含义和作者提出这个观点的角度,理解‚媒介即是讯息‛这一观点可以有助于我们对大众传媒的实践活动的开展。

不完全相同于通常的媒介的概念,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媒介是人类器官延伸的一切工具和技术,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人类所利用的一切工具。书中,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类器官的延伸。这句话即可认为人类器官的延伸就是媒介。同时,麦克卢汉在书中提到了26种媒介,其中包括货币、时钟、游戏、武器等等。麦克卢汉的媒介和传统的媒介概念差异就在于此。麦克卢汉认为,人类的使用的工具和从事的一些活动,是人类器官的一种延伸,或者说是一种外化。比如,麦克卢汉认为游戏是‚人的延伸‛,他认为‚和制度一样,游戏是社会人和政体的延伸,正如技术是动物有机体的延伸一样。游戏和技术都是抗刺激的媒介,或者是适应专门化行动压力的方式;任何社会群体中都必然出现专门化行动压力的方式;任何社会群体中都必然出现专门化的行动。游戏是对日常压力的大众反应的延伸,因而成为一种文化准确可靠的模式。‛‚游戏是人为设计和控制的情景,是

群体知觉的延伸,它们容许人从惯常的模式中得到休整。‛‚游戏是延伸,但不是我们个体的延伸,而是我们社会肢体的延伸。游戏是传播媒介。‛在这里,麦克卢汉把游戏也看作一种媒介,是一种间接的媒介,它是‚社会人和政体的延伸,是我们社会肢体的延伸‛,并认为‚游戏是传播媒介‛。在他看来,人和人类的延伸都是传播媒介。虽然把游戏作为传播媒介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是不可接受的,但正是把人类的延伸作为一个标准,许多工具和活动方式称为了传播媒介,这正是麦克卢汉的基本思想的独特之处。

媒介既然是指人类的延伸,那么很多东西就可以被看作是传播媒介,在《理解媒介》一书中作者也正是列举了26种他认为是典型的传播媒介。这其中包括住宅、数字、漫画、数字等等。麦克卢汉正是提出了人的延伸使媒介这一定义,大大扩充了媒介的概念,开拓了媒介的传播范围。在他看来,媒介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是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关于‚媒介即是讯息‛这一观点,麦克卢汉所要表达的第一层含义是:‚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在这里 ‚尺度‛指的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会产生于媒介相关的标准和方式,这种标准和方式不是媒介的具体内容给带来的而是媒介本身的性质决定着,麦克卢汉在这里列举了‚自动化‛等媒介。一般的观点认为,媒介的内容是讯息,媒介只不过是一个工具或者说是载体,具有影响的是媒介的内容而不是媒介本身,而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表明媒介本身就是一种内容,内容和载体是不可分离的。而具有影响的是媒介的本身,媒介产生直接的后果是在实践中会产生新的标准和行为方式。

作者在第二版序言中写道:‚‘媒介即是讯息’大概可以靠指出以下的事实来阐明: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环境并非消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的作用进程。‛在这里,作者分别分析了古代印刷时代和电子时代对教育的影响,这里他指出了不同的的技术环境对人们意识的影响。同时,它又指出:‚媒介即是讯息的意思是,一种全新的环境创造出来。这一全新的环境的‘内容’,是工业时代陈旧的机械环境。‛在这里机械时代是相对于电子时代而言的,可以这样认为,在当前的时代中媒介的内容是上一个时代的媒介,在这里使用环境一词只不过是强调更广泛的范围。这一点在他接下来的论述中得到证明:‚机器生产兴起之时,它逐渐创造了一种新的环境,其内容是农业生活和工业技术原有的环境。‛人们的生活无疑是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的,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的地步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得到彻底的改变时,新的技术占统治地位后产生新的环境,但并不能抛弃原有时代的环境,而上个时代的环境却成了这个新环境的内容。

在这里,马克卢汉认为环境的创新不能使环境中的内容得到马上的创新,而上一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特征仍然是这个时代中媒介的主要内容,而环境又不是被动的,它具有积极的作用。这里完全可以把环境理解为组成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媒介‛总和,把环境内容理解为‚讯息‛。这就是说,媒介是讯息,这是从历史的延续性上来讲的,是从时间的纵向上来看的。历史上的媒介是当前媒介的内容。

麦克卢汉所要表达的第二层含义为:一种媒介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这一点是容易理解的,任何媒介的内容必然包含着文字、音频、图像等等的符号或其他的可以传输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是一种媒介。媒介这一概念的外延是广泛,媒介的内容必须包含着人类的精神产物,寄托着人类能够理解的特质。而这种精神

产物能够被负载传输,它本身也就是一种媒介,最典型的就是言语和文字:印刷品是离不开文字和语言的。而媒介的外在形式决定着媒介的内容的表达,比如,播的语言文字和电视的语言文字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广播、电视的语言文字和报纸的差异又是很大的。从这个角度上看,媒介即是讯息是容易理解的,因为一种媒介注定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讯息也是一种媒介,反之也成立。

一种媒介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主要是从媒介之间的关系上来讲的,或者理解为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的。麦克卢汉在该书中写到:‚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一种媒介成为一种媒介的内容本质上指出:工具和技术之间的互相结合才能够产生应有的功能。

麦克卢汉所表述的第三层含义为‚媒介即是讯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主要是侧重媒介自身的影响和产生的社会后果,在这一点上,超越了传统的对媒介的认识。传统上对媒介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主要局限在对媒介内容和媒介使用上,而忽略媒介本身作为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创新在于它突破了人们对媒介的狭隘的认识,把媒介的概念的范围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大,对人类科技、社会活动和人类使用工具的性质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对它们的性质、功能和作用从独特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它重新认识了媒介的性质,强调了媒介的自身的作用,把媒介的内容和媒介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综合的考察。这个理论的贡献主要是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媒介的性质和特点,媒介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认识到媒介是以怎么样的一种方式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促进社会的进步的。这种超越传统的对媒介的理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启发了人们的世界的认识方法。麦克卢汉认为那些认为媒介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但只有内容才是影响人们思维和生活方式的观点又是不全面的,这可以启发人们更多的思考新型媒介自身的性质:新的尺度的引进或者是新环境的创造。

媒介即是讯息这一理论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一般人观念中大众媒介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即‚传播什么、怎么传播‛等问题,很少关注媒介自身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理产生的影响问题,在媒介批评中也很少关注这个问题。‚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这已经是非常明确地说明媒介的发展和诞生必然会使人类的生活标准改变,或是引进新的标准。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的第二个含义可以使人们对大众媒介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如何处理给予启示,媒介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电视、报纸、广播和网络之间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地区内,这些媒介在数量和质量之间进行平衡,可以有效的进行信息传播;如果盲目的建设,是媒介种类失去平衡,反而适得其反。

读这本书,不但要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还需要一些奇特的想象力,麦克卢汉新的某些结论连他自己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证明,因此很多学者都批评他的撰文态度,认为夸张的手法使用的太多,但我认为这是一本很好的,打开头脑,破解思维定势的书籍,因为很多观念都是颠覆性的。

理解媒介 第五篇_理解媒介

《理解媒介》中的中国印象

朱薇华 国贸0201 3020141001

对于麦克卢汉,有学者称其为波诡云谲。这让我在读这本传世经典《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的时候十分忐忑不安,总觉得像我这样从未接触过所谓传播学的人来说,直接就看这本书会不会有些旁门左道。比喻的武侠一点,就好像一部极高深又极邪门的武功秘笈,练这门武功的人若是没有深厚的正派内功做底子是难免要走火入魔的。然而,昏天黑地的钻研了三天之后,我发现不必有这样的担忧,因为自己还是游离在边缘。我非常努力的想摘出一些提纲挈领的句子或者醒目的话,然而总是无功而返。我只觉得身陷喷薄而出滔滔不绝的思想洪流之中,艰于呼吸视听,辨不清方向,于是只能随波逐流。

所幸的是,在这样陌生汹涌的洪流中,我依稀触及了几根救命稻草,它们可能微不足道到于事无补,但是对于溺水的人来说,抓到任何东西都丝毫不会放松。我想努力的分辨出自己把握的东西,它们是我熟悉的一些意象,比如一些涉及中国的陈述,然而当我想看的更清晰一些的时候,却发现它们更多的只是存在于我的想象之中,只是这本书在我头脑中的延伸。或者书只是一个镜子,我所感觉到的思想不过就像那位美少年Narcissus所看到的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如果真如书中所说,人们对自己在任何材料中的延伸会立即产生迷恋,那我也只能爱上自己的影子,即使不够美丽。

语言· 文字·预言

所有的媒介不过是人的延伸,这句话的精神贯穿始终。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所具有的力量,所造成的社会环境,而它传播内容倒显得不那么重要,正如机器时代的来临,机器造就的伦理与它生产玉米片还是凯迪拉克并无太大关系。

万事万物似乎又都被纳入媒介的范畴,服饰,交通,时间,空间,而这其中首先提到的无非两个字:语言。

一直以来,语言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适合于人类的有两种,口语和文字。 口语是无意间走进的花园,永远也走不出它的迷宫。用于交流,但它绝不仅仅是工具。巴别通天塔的故事蕴藏着人类古老的狂妄,语言的强大力量甚至让上帝也为之战栗。但是,终究还是无奈,不同的语言刺破了人类梦想的气球。那不是简单的翻译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每一种母语以完全独特的方式教它的使用者如何看待世界,感知世界,在世上行事。有时候我会思考这样的问题,第一个翻译者到底是用什么方式学会另一种语言的呢?是不是一个再现新生儿学说话的过程,语言这东西,实在不是可以教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比便已成为一种预言,嘴唇还未张开,烙印便已深埋。

而文字的创造必又与民族性相关。遥想仓鲚当年,指图为人,画圈当日,文明便在谈笑中悄然诞生。文明便产生了文化,有文化的人或社会都培养出了一种能力,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抱着相当疏离的态度,不识字的人或社会却事事经历感情或情绪上的卷入。汉字作为现存不多的会意文字被作者常常拿来与拼音文字对比,汉字的卷入程度大大的高于抽象的字母,【理解媒介】

它们所谱写的文明势必绽开两样的花朵。卷入的差别是麦克卢汉宠爱的词汇,文字越抽象,情感越冷漠,所以东方人的家庭感和归属需求远远大于西方人。

其实就算光从文字本身来看,已有巨大的差别,字母也许只是符号,而汉字就算是书写也可以成就一门艺术。汉语的读音是一个点一个点间断的,而拼音文字常常是流线的。

只是,在今天,所有的这些论断也许都不够适合了。简化的汉字少了太多形象的意味,有几个人是怀着无穷的想象学习汉字的?无孔不入的英语风光无限,膨胀着巴别通天塔的梦想。全世界有多少非英语母语的人为它寝食难安,这无非也是全球化的一部分,然而,存在,竟都是合理吗?

炫彩霓裳

亚当和夏娃偷食了禁果,知道了羞耻,学会穿衣服,于是人类又多了一项可做的事情,服饰产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今天所有的活动无不都从原罪而来,不过是一场自娱自乐的庞大游戏而已。

衣服成为皮肤的延伸,有一定的必须意义,如作为热量控制机制,但更多的意义在于给别人看,也就是社会中自我的界定手段。衣饰所传达的信息一向被人们注意,风格,习惯,心情,身份,皆可从中窥见。不止是个人,一个时代的流行也是时代品质的延伸。

五四时期的女学生,齐耳短发,标志性的小喇叭中袖,粉白的手臂小荷就露几寸许,要的正是这份彷徨与忧伤。长袖太过保守,短袖又激进的过于突兀,领,袖的意义在中国人的服饰文化中本就占据太过重要的地位,这里体现的也是恰到好处。

文革的时候遍地统一的灰色,表面的整齐压抑了不同的声音,或者根本就是一片死气。造神的时代,所有不遵从神的旨意的生命就只有一个名字——妖。

放大一些,家庭和群体的衣物便是住宅。而更大的群体需要,人体器官的进一步延伸成了城市。谈到住宅,我便想起中国历史上一位风流名士,嵇康。他可能是第一个意识到衣服和住宅是具有如此相似功用的人,所以干脆裸体,以住宅为衣,好一派绝世独行的魏晋风度。

房屋既然如衣服,便也如衣服般的雕琢,即为建筑。人类从圆屋走向方屋,从动态力线走向圈定的视觉空间。而中国的建筑一向是讲究亭台楼阁,依稀掩映,曲折有致的,是含蓄的品质,却膨胀着偷窥的欲望。这又和麦克卢汉的理论联系起来,中国这样部落化痕迹深重的社会还是不会喜欢太过圈定的视觉空间,于是,即使是很小的空间也极力营造层次感以求宽广一些的空间,并且无可避免得镌刻着自然的标记。

逃不过时间

世上没有什么真正强大的力量,如果真有,那只能是时间。翻翻中国的古文章,诗人们伤怀最多的不是爱或者死,而是时间的流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无形的时间带走人们最珍视的一些东西,比如青春和感情。所以人们就想用一些有形的东西去表示

它,也警醒自己。

中国的计时工具被书成为最具整合性,卷入程度最高的时间感觉:香火。一柱香燃尽,一段时间过去。其实还有类似的工具,比如滴漏,原理是相同的,都是用有形事物的消失来表征时间的流去,而香火,甚至会涉及古老的嗅觉。据说这样形象的计量时间气味的社会具有原是部落化的特征,强大的黏合力和深刻的团聚力。

只是我会想到香火的另一个意义:子孙。所谓续香火,用香火的绵绵不绝企盼子子孙孙无穷匮。用香火计时的文化注重家庭后代,然后又用无限时间的方式来祝福这样的愿望,看来,香火的气味的确是根植在了中国人的嗅觉之中。

在西方,时间的气味弥漫成了钟表,机械钟表有助于创造一个数量化和机械驱动的宇宙形象。钟表,印刷机,受时钟强化的书面文化,将时间从具体的形象中更加抽离出来。所以现代人不是因为饿了才吃,而是在“该吃饭的时间去吃”。而小孩子往往不接受这一套,他们厌恶约定俗成,孩子的成长总是人类进化的缩影,所以我们可以相信自己的曾经。

谁能想到,机械化统一世界的欲望竟会如此坚决,很快的,整个世界,包括古老的东方都在它旋转的齿轮间疲于奔命。然而又是一瞬间,机械时代又迈进了电子时代。那些表面上一圈一圈奔走的指针更多的直接由数字替代,与数字化的时代倒是相配。这个时代已经超出了这本书的书写时间,当那些跳动的数字成为时代的主角,时间,会不会发出新的气味?

如影随形

电影对电视,一向保持着名媛淑女对市井女子的孤傲。世界上有如此多的电影节,却没有电视节,每一届的电影节都一再逼近美丽的极限,不管是演员还是画面。更重要的是它们总是和文化拉上关系,而不像电视弥漫这低俗文化的气味。比喻成印刷品,电影堪比书籍,电视等同杂志。

麦氏的书里,把电影算作热媒介,高清晰度,充满数据,要求参与程度低,而电视则归入冷媒介,提供信息少,需要自己去填补,要求参与的程度也高。这似乎有些毫无道理,电影电视,一般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差不多的。然而,随着现在电视节目的互动性越来越大,电影则保持着一贯的孤傲,这些理论更缠上预言的光辉。只是,还有一个问题,电影的内涵究竟只是电影本身还是加上电影院的放映环境,时间,等等一系列的因素呢,越来越多的电影在电视上放映,这算是两种媒介的结合?可是,冷热的东西无意是冲突的,当火遇上冰,会是怎样的结果?

如影随形,这个词似乎天生就是为电影设计的。形只影单,一个人看电影的时候和看书一样,陷入心里孤独之中。电影进入梦幻的写实主义,是能用金钱买到的梦境,提供的是最具有魔力的消费品:梦幻。

最著名的梦工厂无意就是好莱坞,星光大道上行走的是世界上最光彩照人的形象。有一点被很多次提到,对于东方人来说,好莱坞的电影让人们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梦幻般的生活,电影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广告。

广告

广告也许是消费时代最出色的大众媒介。广告艺术主要在于创造非真非伪的劝导性陈述,它既不让人去理解,也不让人去学习,而是让人去希望。广告也许会让你烦,但你会记住,所以,只要滔滔不绝的重复一则广告,就可以使受众如痴如狂。

套用麦氏的表达方式,广告所传达的也是另一种媒介,图像,声音,文字,而传递广告的几乎是所有的东西,电视,报纸,广播自不必说,甚至衣服,住宅,交通也概莫能外。

照片是真实化的幻想还是幻想化的真实。我一直在想,要是早些有照片是否就可以避免画图省识春风面这样带点悲剧的故事,但其实不是,照片要改变事实反而更容易,而且还披着真实的画皮。照片,麦氏的评价是没有围墙的妓院。

广告是电视,报纸,广播的衣食父母,几乎所有商业的目的只有一个,广告费。而巴塞罗那作为唯一一支球衣上没有广告的豪门球队,贵族的骄傲也摆脱不了财务的尴尬。

当消费成为这个世界的伦理,广告无法不痴狂。

网事并不如烟

最后必须要说的是网络。这样全新的东西终于超出了书写的范围,长舒一口气,再叹一口气,没有了呓语的困惑,却也少了天机的点拨。

网络的作用教科书上一向定义为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这其实也全面,一方面可以在网上找到任何需要的东西,信息,或者直接就是现实,比如电子商务,另一方面是用来交流,与自己,与旁人,熟悉或者陌生,比如网上社区。

寻找信息自然不必说,它才是真正的实现了地球村。比如我现在用搜索引擎键入麦克卢汉,它便跳出了2,750条相关信息,用时0.47秒。面对如此浩瀚的海洋,当然垃圾和精华并存,那人们应该欢呼还是无奈?

有一句话挺有名,在网络上,没人知道你的情人是一条狗。电脑只是一台机器,却赋予人类自身官能最宽广的延伸。距离和屏障造就网络的匿名性,于是,很多人会表现出不为人知的一面,可以是自己希望成为的类型,也可能是人前被压抑的潜在欲望,甚至是从未意识到的性格侧面。水蜜桃也许会尝试做一次柠檬,于是,半老徐娘可能装成年方二八,彪形大汉也会扮作娇怯女子,有人在网上开骂之后发现自己极具幽默感,有人在网上吹牛之后发现自己的脸皮不输给政治官员。

另一方面,距离和屏障未尝不是一种保护,安全的躯壳下反而可以更加袒露内心,想说但不敢说的话,做过但不敢承认的事,也许会对陌生人倾诉,也许会直面内心的独白。

媒介即讯息,网络以极大的强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行为到思想。现实中的人心越来越远,网上的人心却可以天涯比邻。我们沉浸于虚拟的社区寻找温暖,惺惺相惜,麦氏

的预言的所谓重新部落化以这样的方式首先在网络上实现。

人们越来越少使用真正的“口”语,书面语也愈加皈依完全正式的场合,网络甚至造就了自己的“网络语言”。几个简写浓缩了简单的思维,怪异的表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46815/

推荐访问:理解媒介读后感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