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语文考试总结

语文考试总结

时间:2018-05-13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语文考试总结 第一篇_语文升本考试总结

第 1 课田单列传

一、文学常识《田单列传》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由“书”、“表”、“本纪”、“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文学成就最高。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课文内容(1)诸田:指齐王田氏宗族的各个分支。(2)见知:被人了解,受重用。(3)争涂:争路而逃。涂,通“途”。(4)有隙:在感情上有不和。(5)纵:发、放、行使。(6)王齐:在齐国称王。王,用作动词。(7)反:返回。反,同“返”。(8)约束:规约,行使指挥权。(9)垄墓:坟墓。(10)队伍(行伍):军队的代称。(11)飨:用酒食招待人。(12)溢:同“镒”。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为镒。(13)绛缯衣:大红色丝帛制成的被服。(14)炬火:火把。(15)追亡逐北:追击败逃的敌人。亡:逃路。北:败逃。三、考纲要求 1、分析文中田单形象的特点。答:田单不只是一个杰出的爱国者,而且在他的身上不时闪烁着超人的智慧、卓越的军事才能。 2、认知田单最终战胜侵略者所运用的方法与策略。答:(1)在安平突围中,料事准确,处事得当,化险为夷。(2)退守即墨之后,以反间计分化、削弱敌人的力量,以诈降计麻痹、瓦解敌人的斗志。(3)与民众同甘共苦,获得最大的信任。(4)激发民众对侵略者的愤怒与仇恨,以迷信的手段强化人民对自己的信任和服从。 3、认知本文的写作方法。答:(1)依照作品主题要求,紧紧围绕田单和齐国民众怎样抗敌复国的中心来选材布局,因此使叙事紧凑集中,有了更强的故事性。(2)在情节安排上,紧扣中心,环环相扣,计计出奇,不仅扣人心弦,也使最后“火牛阵”的实施,达到了事件和故事的顶点和高潮。(3)更值得称道的是场面描写,特别是“火牛阵”一节文字,增加了英雄传奇的浪漫色彩。四、参考译文

第 2 课种树郭橐驼传

一、文学常识《种树郭橐驼传》选自《柳河东集》,是篇寓言体传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文学上他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有《柳河东集》。

二、课文内容(1)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橐驼,即骆驼。郭橐驼因驼背而得名。(2)始:当初,原来。(3)瘘:脊背弯曲,即佝偻病。

(4)隆然:高起的样子。(5)伏行:弯着腰走。(6)名我固当: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就很恰当。名:起名,作动词。(7)观游:(种树)作为观赏游玩的。(8)果者:指种树卖果营利的人。(9)争迎取养:争着迎接和雇佣郭橐驼。(10)移徙:即或移植的。(11)实以蕃:早结果而且结得多。实,果实。以,而且。(12)窥伺效慕:暗中观察,效仿羡慕。(13)寿且孶:长寿而且茂盛。孶:滋长、繁殖。(14)天:天然,指自然生长规律。(15)致其性:使它的本性发展。(16)植木之性:种树的方法。性,性质、方法。(17)本:根。(18)舒:舒展。(19)培:培土。(20)故:旧,指原来培育树苗的土。(21)筑:捣土的杵,这里用作动词,捣土。(22)密:结实。(23)既然已:已经这样做了。既:已经。然,这样。已,(做)完。(24)勿动勿虑: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25)去不复顾:离开后就不再去看它。(26)若子:像对待孩子那样。(27)置:放,这里是放在一起不管的意思。(28)抑耗其实:抑制损耗它的果实。(29)拳:拳曲,伸展不开。(30)易:更换。(31)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32)苟:如果。(33)反是者:和这种(做法)相反。是,这。(34)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用指甲划破树皮来查看它是活着还是枯死了。验,检验,查看。(35)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摇晃树干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疏密,疏松或密实。(36)离:背离,远去。(37)不我若:即“不若我”,不如我。(38)官理:官治,当官治民。理,治、

统治。(39)长人者:做官的。长,治理。人,民、老百姓。(40)好烦其令:喜好多发政令。

(41)若甚怜焉: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42)而卒以祸:而终于给他们造成了灾祸。

(43)促而耕:催促你们耕种。(44)勖而植:勉励你们种植。(45)督而获:督促你们收割。

(46)早缫而绪:早早地让你们煮蚕茧取蚕丝。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绪,丝的头绪。(47)缕:线。(48)字而幼孩:养育你们的小孩。(49)遂而鸡豚:喂大你们的鸡和猪。(50)木:梆子。(51)吾小人:我们小民。(52)辍飧饔以劳吏: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飧,晚饭。饔:早饭。(53)暇:空闲。(54)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又怎么能使我们繁衍生息而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55)故病且怠:所以穷困并且懈怠。

三、考纲要求 1、概括本文的思想内容及给人的启发。答:本文通过为人立传的方式,借种树之理说明当官治民之理,阐述了作者“养民”以治国的主张,并表达了作者反对统治者烦政扰民的鲜明态度。 2、理解本文类比和对比的说理方法。答:(1)类比。本文所说的种树的原理与当官治民的道理之间的关系。(2)对比。本文郭橐驼的种树方法与他植者的种树方法之间的关系。 3、理解本文在材料剪裁上的详略之妙。答:材料剪裁详略得当。比如第三自然段写他植者种树的两种态度,一是马马虎虎,一是过分用心。对于前者,作者一笔带过;而对于后者,作者则详加描写。作者之所以要略写前者而详写后者,目的在于要和下面作者所要揭露的“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相对应,从而为全文所要表达的反对政烦令乱、主张“养民”以治国的中心思想服务。反之,如果详写前者而略写后者,则与所要表达的中心脱节。四、参考译文

第 3 课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一、文学常识《黄州新建小竹楼记》选自《小畜集》,作者王禹偁,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因直言敢谏得罪朝廷权贵,“八年三黜”,作《三黜赋》,以“屈于身兮不屈其道,虽百折而何亏”自勉。被贬为黄州知州,他在黄州期间写有抒情散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后被选入著名散文集《古文观止》,成为千古名篇。王禹偁的诗文一扫宋初“西昆体”的浮艳文风,多涉规谏,反映民疾,风格平易,自称“本以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为前身”,现存《小畜集》。

二、课文内容(1)选自《小畜集》,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2)椽:房椽。(3)陶瓦:用泥土烧成的瓦。(4)子城:大城所附属的小城,也称“月城”或“瓮城”。(5)荒秽:荒芜污秽。(6)月波楼:黄州的西北角城楼。(7)江濑:指江波。(8)具状:一一描述出来。具,完全地。状,描述。(9)诗韵清绝:韵,韵味。绝,极。(10)丁丁:拟声词。(11)投壶:古人的一种游戏。(12)公退:公事完毕回来。(13)鹤氅:用羽毛编织的外套。氅:外套。

(14)华阳巾:曹魏时,韦节隐居华山,自称华阳子。他所制的头巾样式,称为华阳巾。(15)消遣世虑:排除世俗的思虑。(16)茶烟:指烹茶炉火的烟气。(17)胜概:佳胜的状况、美景。概,景象、状况。(18)齐云、落星:都是楼名。(19)井干、丽谯:都是楼名。(20)骚人:即诗人(21)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至道乙未,宋太宗至道元年。出,这里是贬低的意思。滁,即滁州(现在安徽省滁县)。(22)丙申,移广陵:丙申,至道二年。广陵,现在扬州市。(23)丁酉:又入西掖:丁酉,至道三年。西掖,指中书省,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24)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戊戌,宋真宗咸平元年。岁除日,农历腊月最后一天。齐安,即黄州。(25)己亥:咸平二年。(26)嗣而葺之:继续修建它。嗣,继承。葺,修建。

三、考纲要求 1、概括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本文借竹楼之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虽身遭贬谪,却能孤傲自守和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也对达官贵人腐朽生活作了批评。 2、认知文章第二自然段分别从所处位置、山川、四时和人事四个角度写竹楼。答:从四个角度写竹楼:一是写竹楼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二是写从竹楼看到的山川胜景,三是写竹楼夏、冬之美景,四是写竹楼中人情之乐。 3、认知第四自然段用反衬写法以突出竹楼。答:运用了

对比反衬手法。以齐云、落星、井干、丽谯四楼反衬竹楼,前者繁丽,后者清幽。这样写使作者的守正不阿、洒落超脱和达官贵人的醉生梦死、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 4、认知第五自然段刻意详写至道年间以来的经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答:可以显示自己人生、仕途的坎坷,其中既可表现他的伤感与无奈,又能表现他矢志不渝地坚守自己的政治信念。 5、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答:除了写竹楼之美景外,也融进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竹楼的喜爱和自得其乐的感情。 6、识别本文语言骈散结合的特点。答:在语言上有着骈散相间的特点,使文章的语言既有整齐之美,又有变化之美。四、参考译文

第 4 课西湖七月半

一、文学常识《西湖七月半》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人,明代散文家。张岱是明末清初一位重要作家,他是明末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文章题材广泛,文字清新秀丽、活泼峭拔,富于诗意。文章多写个人经历的琐事,入清后字里行间时时流露出怀念故国之情。主要著作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琅嬛文集》、《石匮书》等。

二、课文内容(1)本篇选自《陶庵梦忆》。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杭州风俗。(2)楼船:有楼台装饰的游船。(3)闺秀:大户人家有才德的女儿,后指代“小姐”。(4)啼:叫喊声。(5)闲僧:和尚。和尚出家,不问世俗,从容闲暇,故称闲僧。

(6)昭庆:昭庆寺,在西湖东北隅岸上。(7)断桥:在西湖白堤上,原名保祐桥,唐代称断桥。(8)嘄:通“嚣”。(9)轻幌:细薄的帷幔。幌:布幔。(10)匿影:藏身。(11)里湖:在苏堤西部,孤山北边。(12)犒门军:犒赏门卫军士。犒,用酒食或财物慰劳。(13)列俟:列队等候。(14)速舟子:催促船夫。(15)赶入胜会:赶上盛大的集会。(16)鼓吹:器乐合奏的声音。(17)如魇如呓:好像梦中惊叫和说梦话。魇,梦里惊呼。呓,说梦话。

(18)一无所见:指见不到的美景。(19)怖:恐吓。(20)赶门:赶在城门关闭前回城。

(21)席:摆设酒席。

三、考纲要求 1、概括本文的主旨。答:文章描述了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表现了当时的世风民俗以及西湖风光,通过对各类游客的描写,讥讽了达官显贵或附庸风雅或无意风雅的丑态和一般市井之徒不懂风雅的俗气,表达了作者追求高情雅志的生活态度。 2、理解本文选材角度特点。答:选材角度新颖别致。本文避开对西湖自然景色的详写,更多着眼对游观西湖之人的描写,选材视角独特。 3、分析本文写人、写场景细致生动的特点。答:文中写无意风雅的豪官显贵,只写“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这一行为细节,就把他的性格特点写出来。对市井之徒,写他们“不衫不帻”的衣装打扮,“呼群三五,跻入人丛”的行为举止,“嚣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的乖张放纵,就把他们的鄙俗充分描写出来。(以上是对人的描写)“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则把楼船的喧闹杂乱描绘出来,“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寥寥数语则把场景写得清雅别致,如视如睹。(以上是对景的描写)这些细致的描写,都使文章生动如画。 4、分析文中所写五类游客的特点和相互对比映衬的关系。答:其一为假冒风雅的豪官显贵;其二无意风雅的豪官显贵;其三为故作姿态以显风雅的游客;其四为不懂风雅的市井之徒;其五为崇尚追求风雅的读书人。作者肯定的是最后一类人,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 5、理解本文内容与结构的错综变化转接呼应的特点。答:内容和结构错综变化,前后呼应。如文章开始用:“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一句总括,然后分别写了五类人,这就使文章有总有分,有错综变化,又有前后的呼应。文章最后对“吾辈”的描写,既和前边最后一类相呼应,又显示了文章的立意所在。文中写道“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也照应了前文所写。四、参考译文

第 5 课钓台的春昼

一、文学常识《钓台的春昼》是著名的游记散文,作者郁达夫,原名郁文,现代著名作家。1913 年留学日本,他于留日期间和郭沫若、成仿吾等筹备组织了“创造社”,并使之发展成

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社团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香港、南洋群岛一带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45 年 9 月 17 日,他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郁达夫是“五四”以来很有影响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说,多采用“自叙传”的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写法。其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他的散文以纪游和感怀身世为主,感情真挚,格调清丽。

第6 课黄山记

一、文学常识《黄山记》选自《徐迟散文选集》,作者徐迟,当代著名作家、诗人、报告文学家作家。徐迟以报告文学的创作最为出色,如《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生命之树常绿》、《在湍急的漩涡中》、《向着二十一世纪》等。尤以《哥德巴赫猜想》(1978 年 3 月)引起轰动,将当时受人非议的走“白专道路”的知识分子陈景润,作为正面主人公进行赞颂,并且第一次对“文革”做出了近乎否定的认识,因此在报告文学界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曾获 1981 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主要散文集有《徐迟散文集》等。

第 7 课拣麦穗

一、文学常识《拣麦穗》是一篇记事散文,作者张洁,当代女作家。小说集《祖母绿》获全国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分获第二届、第六届矛盾文学奖。她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两次矛盾文学奖的作家。

三、考纲要求 1、理解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本篇记事散文描述了“我”童年时一段难望经历——卖灶糖老汉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赞美了这一老一少之间特有的纯真情谊。 2、认知本文第一部分的铺垫作用。答:本文第一部分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3、识别文中的对话描写和行为细节描写并说明其作用。答:用个性化的对话表现人物。作者善于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表现感情的纯真。细节的传神描写。这些细节的描写,简洁、传神、生动地表现出这一老一少感情的纯洁和真挚。 4、理解文中关于“小火柿子”描写的象征意义。答:象征手法的运用。这“红的透亮”的小火柿子,象征着卖灶糖老汉的美好心灵,以及一老一少之间情谊的可贵。

第 8 课丑石

一、文学常识《丑石》作者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人,当代作家。他的《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儿》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贾平凹早期的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富于地域风土特色。

第 9 课道士塔

一、文学常识《道士塔》选自《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当代艺术理论家和散文家(著名美学家和作家)。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有 1983 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

三、考纲要求

1、概括本文的主旨。答:本文记述了莫高窟洞穴壁画与文物经王道士之手毁损与流失国外的经过,暴露了当时中国上至学台等官僚、下至普通道士的无知,表达了作者对莫高窟文物毁损、流失的无尽痛惜之情。 2、认知文中采用的对比手法并体会其作用。答:采用了对比手法。如第三部分写中国的官员与欧美学者、冒险家等对文物的不同态度时采用了对比:中国官员没有保护祖国遗产的“赤肠”,他们只是把“古物”当作礼品互相赠送;欧美学者、冒险家则不惜倾家荡产,甚至冒着葬身沙漠、被打、被杀的危险要把“古物”弄到手。通过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对“古物”的无知和漠然。 3、理解本文融叙述、议论、抒情为一体的写作方法。答:本文将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第 10 课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一、文学常识《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选自《自画像》,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奥地

利作家。他的作品匠心独具,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社会批评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见的温存与同情”(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代表作有《三个大师》、《马来狂人》、《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小说集《感情的混乱》使他颇享国际声誉,高尔基称他为“第一流艺术家”。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第 11 课蒹葭

一、文学常识《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原名“诗”、“诗三百”,汉代儒家将它奉为经典,始称《诗经》。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160 篇,是各地民间乐歌,是《诗经》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雅”有《大雅》、《小雅》105 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和“商颂”40 篇,是王室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诗经》诗歌多为四言形式,节奏明快和谐;结构常用重章叠句,抒情回环往复;善用比兴手法,意蕴含蓄丰富。《诗经》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传统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赋是直接铺陈;比是譬喻和比拟;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二、课文内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三、考纲要求 1、概括本诗思想内容。答:这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意哀婉缠绵的恋歌。在诗歌中,追求者思念的深切,追求的执著以及追求不得的失望与怅惘表现得真挚缠绵。 2、认知“兴”在本诗中的运用及作用。答:诗歌分别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起兴,加之可望而不可即被水阻隔处境的描写,都暗示象征着追求者追求难偿孤寂彷徨的心绪,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 3、认知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答:同上。 4、认知本诗重章叠句方法的运用。答:诗歌采用重章的结构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也使诗意层层递进步步深化,更能显示追求者的真诚执著。

5、简要说明本诗语言特点。答:诗歌除每章最后一句外,均采用四言句式,使诗歌富有节奏感的音乐美。四、参考译文

第 12 课迢迢牵牛星

一、文学常识《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汉代(东汉后期)无名氏的五言诗的总名,这个题目始见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一类是写“游子”、“思妇”相思之情,如《迢迢牵牛星》;一类写对朋友的思念或抱怨;另一类是感叹人生无常,知己不遇,抒发仕途坎坷的牢骚。《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艺术的最高成就。

二、课文内容(1)河汉:指银河。(2)擢:举、摆动。(3)札札弄机杼:札札,使用织机时的响声。机杼,织机的总称。(4)零如雨:形容涕泪纵横的样子。

三、考纲要求 1、识记这是一首五言古诗。答:《迢迢牵牛星》这是一首五言古诗。 2、认知本诗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写人间的相思离别之情。答:本篇借织女思牛郎的神话故事,写女子离别相思之情。闪现出浪漫的绚丽色彩。 3、分析诗中的六处叠字对描写物态、表达情思所起的作用。答:诗中用了六组叠字,这些叠字的运用,首先使声音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感。这些叠字也有描写的作用,这六组叠字,有的写方位(迢迢),有的写光感(皎皎),有的写手的形状(纤纤),有的写声音(札札),有的写水的清澈(盈盈),有的写神情(脉脉)。叠字的运用可以强化语言的表现力,更生动、形象地表现物态人情。 4、背诵全

语文考试总结 第二篇_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语文考试总结】

二年级的第一次考试终于结束了,对于本次考试我心里也确实忐忑了一阵,因为孩子太多,有很多知识点都无法具体到人来检测反馈,有几个孩子反应也是忽冷忽热,今天觉得还可以,明天又觉得他们什么都不会。考试成绩出来后。当了十几年的教师,我一直认为,学生成绩并不能反映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拿到试卷,我认真翻了几遍,孩子们的试卷确实有让我感动的地方。首先,全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孩子书写干净整洁,令人看了赏心悦目。这说明我前期教学工作中狠抓书写的举措初见成效,在今后的教学中书写规范要常抓不懈。其次,大多数孩子能审清题意,能按要求答卷,这说明本班大多数孩子很聪明,是可塑之才。还有就是孩子们的说话写话的能力还不错,试卷最后一题写话题,我从来没让孩子写过,也没练过,但孩子写的都很好,按题目要求,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真让我欣慰。

每次考试都不会是完美的,孩子的试卷中也有很多地方也让我很揪心。

一、粗心总是始终伴随着一些孩子。试卷第三题,请把字母送回各自的家,有的同学不是不会,而是忘了带声调,第四题找韵母,也是一样,有好几个同学都没带声调,结果白白丢了分。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细心的良好习惯。

二、对某些重点知识掌握不牢固。如有部分同学就因掌握不好而失分。我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对这样的知识点要精讲多练,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三、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几乎没有。试卷第十题,比一比,再组词。我没有训练过,就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只在括号里写了一个字,这样便大量失分,如果这道题不扣分的话,全班将会有一半的同学得一百分。从这道

题可以看出,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几乎为零。老师没教到的知识根本不会,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方面花大力气,否则,我再费力气也是白搭。

一次考试就是一个新的起点,通过本次考试,我也明白,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他需要老师用细心去经营,用耐心去指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继续和家长通力合作,家校双方齐抓共管,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语文,使孩子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语文考试总结 第三篇_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反思总结和计划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总结和计划

本次期中测试,试题难度可以说偏易,试题构成与高考试题虽然基本相同,但也有三点变化:一是文言翻译,有两句选自语文必修篇目,降低了考查难度,学生得分较高;二是语言运用题仅仅两道题,比高考少了一题;三是现代文阅读,取消了科普文和选做题,仅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避免了学生因选作文本的不同而出现的得分偏差现象。对于一部分习惯于解答实用文本阅读题的同学来说,有点不适应。当然这也提醒学生复习要全面,不可存有投机侥幸心理,对于高考可做考查的各类型题目都要做全面复习把握。

本次测试,按照市划线,27和28班成绩较好:高分一线在116.5分以上两个班分别是6人和5人;二线108.8分以上两个班分别是23人和21人。总进线人数分别是29和26人。位居高三文科普通班第一。虽然情况较好,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及时查缺补漏。 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发现失分原因不外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端: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积累不足,掌握不扎实,不能活学活用相关解题概念、技巧、方法,去解答具体问题;写作方面,在标题拟制,开篇、结尾亮观点,点材料,以及材料的使用要讲求详略得当,新颖丰富上都有不尽如意处。

也有部分同学有非智力因素失分现象,最突出的一点是答题时间安排不合理,没按照各题分值来划分答题时间,以致部分同学不能按时答完试卷,手忙脚乱,作文仓促作结,或不了了之。

不能分点列条规范答题,答题顺序不合理,书写不规范,端正,清晰,美观,卷面一团糟糕,同时审题不够仔细认真,全面,以致答非所问,缺乏针对性,也是重要的失分原因。

针对考试当中表现出的种种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工作的针对性,群策群力,加强集体备课,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教学辅导计划,落实好每堂课诱思探究教学三环节。结合学校组织的各类型考试、检测,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其应用能力。 加强教学过程当中的落实,督导环节,要求学生凡复习过的,做过的题目,都要扎扎实实掌握起来,用好笔记本,周记本,错题整理本。平时注意有布置就有检查,有问题及时处理,堂堂清,日日清。

深入钻研大纲,考纲,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切准复习重点,把握高考的命题趋向,做到有的放矢,追求工作的有效性。

精选习题,杜绝题海战术,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学会学习,自能提高,自能解决问题,挖掘潜能。

狠抓学生常规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严厉要求学生做到作业,各种测试当中规范科学答题,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消灭在平时的工作当中。

临沭一中 山

2014-11-29

语文考试总结 第四篇_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刘刚

本次期末考试六年级一共有109人参加考试,全班总分4395分,平均81.39分,及格率96.29%。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这次考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 在字词方面,个别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掌握不准,对形近字的运用掌握不准确,以致在选音、找错字时出现错误。

2. 在修改病句方面错误较高,学生不能正确区分“的、地、得”的不同用法。

3. 在阅读方面,概括能力虽有所提高,但概括段意时还是不能抓全要点,多数同学概括的要点不全。

4. 在写作方面,学生基本能明确题意,但作文的中心不突出,病句、错字较多,个别学生书写潦草。

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大力度解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采取如下的教学措施:

1. 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对生字音、形、义的教学。特别是在学生预习中要让学生规范音序的书写,加入形近字的区分与应用这项联系,使学生能完全辨析形近字。

2. 在修改病句的练习中,要教会学生寻找病因的方法,病句联系的形式要多样化,并在读句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3. 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给学生常用的阅读方法,并对小学阶段所学过的阅读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多读、多思,提高

自己的阅读能力。

4. 作文能力方面,还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提高。对作文的几种写作类别要让学生能清晰的辨题,指导学生写作的中心要突出,要合理安排好材料为文章中心服务。另外对个别学困生重视作文的书写,强化学生少写错字、病句。

语文考试总结 第五篇_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总结和改进措施

六年级语文期中总结与改进措施

丰乐寄宿制小学 汤 瑜 半个学期一转眼过去了,期中考试也顺利结束了,看着学生的成绩,让我们感到自己和学生的付出有了点滴的收获!比起前次月考,总体还是有提高的,但是班级之间还是存在差异。从刚开始的相差两分,变成现在的相差4分,说是在提高,也是在后退。六(4)班平均分94分,六(3)93分,六(2)班92分,六(1)班90分。本次考试最高分114分,最低分49分,相差悬殊比较大,基本平均各班上100分的有十几人,而不及格的学生各个班级都存在。显然,半

个学期的学习,学生进步不大,但增长的每一分都凝聚着师生的血汗。

一、命题分析【语文考试总结】

试卷分3大板块:即,1.基础知识;2.阅读;3.习作。试卷体现了新课改理念,重视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关注学生态度和情感,但美中不足的是缺少学生社会实践和生活经验的联系。总的来说,我们对此份试卷的质量还是很满意的,使本次考试本身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

二、试卷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

总体上说,这一部分我们平常训练的较多,题型都不陌生,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错误!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大部分学生对于拼音的掌握不够好,导致写错。

多。

(二)阅读部分

第六题阅读

阅读,失分较多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如:根据短文内容填空。我们在教学中也很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通过检测得知,这方面还须加大力度去培养。

(三)习作部分

本次学生在习作上,成绩还不错。部分学生写得相对好。大部分学生得分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文章内容不够具体,并且多处有语病,还有错别字;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书写需要继续指导,字写端正了,写认真了,我想不仅是习作分能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待任何事情都会认真!

三、改进措施

审视学生的答题情况,回想这半个学期以来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以及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进:

(一)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的重点。今后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多给学生创设阅读能力训练机会,从而促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兴趣先导,注重积累。

继续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巩固。努力做到要求背诵的课文、会写的生字、词语一课一清,每课的练习题一课一练一改!

(三)端正态度,培养习惯。

多数学生缺少细心、刻苦的品质,马虎、浮躁的学习现象严重。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考试总结 第六篇_考试总结

八年级语文考试分析

试题分析:本张试卷共120分

作文50分

古文13分 古诗8分+4分

名著导读6分 (课本共31分)

阅读理解25分

生字4分

送分2分+4分

试题整体来说,不是太难,试题学生基本都见过,所以这张试卷非常能反映教师对知识点的把握以及学生平时的踏实程度。

【语文考试总结】

古诗、古文、名著导读全是课本上的共31分,但学生得分情况不理想,说明复习不到位。作文50分,其实作文得高分难,但50分的作文得36-42的一般分却不难,字体工整,开头结尾点题,中间详细的写一件事。阅读理解把握答题思路,其实语文想得高分也是很有窍门的。

成绩分析: 44人

作文都写了,作文只要写,分数就不至于太低。

【语文考试总结】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字体是个大问题,大部分学生的字体都不理想,甚至非常糟糕,平时一定要过字体关,我准备把这次考试字体不好的学生出来,每天检查字体,家长一周签一次字。

2、以后讲课要更有针对性,边讲课边把知识点明确的指出来,总结知识点【语文考试总结】

3、作文不容小觑,要多讲多练,能少讲一节课文,不能耽误学生的作文,学生写了作文一定要讲,一定要多读范文。

4、学生眼高手低,以后提问不能只说,还要写,这次卷子两个原题,我都讲到了,学生背的哇哇的,考试打出来的就四五个。

教学几年来,学到了不少经验,很欣慰!我以后要更加努力,争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语文考试总结 第七篇_高考语文总结

高考语文总结

今年我校高考工作再次取得优异成绩,同时高考语文成绩也可圈可点。成绩的取得,要归功于学校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引,也是与我们组全体教师的精诚团结,科学备考,勤恳苦干分不开的,全体老师为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回顾一年的备考工作,就我个人而言,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深入研究考纲,明确复习目标。

领会并切实贯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认真落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做好新的时期语文复课备考工作的思想基础。而《考试大纲》为我们界定了高考的知识范围、考查方式(题型)、分值,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坚持以纲为纲,将复习工作落到实处;还特别重视近年高考考纲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趋势、变化的背景,以便从容应对。

(二)广泛研究考题,预测命题趋势。

第一学期开学伊始,我们就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研究近年的各套语文高考题,尤其是新课改之后安徽省自主命题的几套高考语文试卷,我们既注意全国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又重视安徽自主命题的偏重点、考点考查的轮换等方面的规律,使得复习工作既能地毯式的全面涵盖考点,又能有极强针对性地突破重点目标,语言运用等几个轮换考查的考点,我们都做到了准确的预测。

(三)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搞好团队协作。

高三复习备考千头万绪,工作具体而琐碎,要求老师认真而细致,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把质量关,慎重面对。所以合理的分工、资源的共享、备课的统一是取得高考大面积丰收最为关键的一环。老教师发挥经验丰富、资源丰富的优势,年轻教师发挥精力充沛、长于动手的优势;优势互补,则可事半功倍,相得益彰。在这一个学年中,我们上了近20节备考研讨课,自编了10多个专题复习资料,重点抓了文言文教材的字词、句式知识的夯实工作,自编与教材配套的文言练习多个,使得文言词语的考题无一漏网的被我们涵盖。

(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在这一届的语文备考过程中,我们尽可能的减少了"满堂灌"的注入式课型。注重教师的点拨导引,强化学生的学习实践,坚持针对学生实际的讲练结合。不贪多求全,水过仅湿地皮,而是明确考点的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疑点、盲点,选问题,选角度,选例题,有针对性地讲,有侧重地讲,深入透彻地讲,并及时练习、反馈、纠错 。

(五)重视考试检测,及时调整补救

充分利用好每一次测验、考试的检测评价作用,是做好复课备考工作的又一重要措施。每次测验或考试之后,对答卷不管是全批全改,还是部分抽改,都作试卷分析,做试卷讲评。我们基本废止了逐题讲解的讲评方式,那样只能耽误优生,浪费精力,致使厌学,是典型的少慢差费的教学。为了提高试卷讲评的效率,我们在作好试卷分析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点讲析的考题力求与学生一起归纳出解题方法、规律,帮助学生做专题提升性整理。

(六)狠抓写作训练,巩固半壁江山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的好坏。在作文教学与训练中,我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

首先,在审题方面下足功夫。

审题,要特别注意审清题目的限制

其次,在思维方面强化训练。思维能力的训练侧重两个方面。

一是思维的深刻性。多数作文命题在作文过程中都是可以通过想象、联想、类比来展开立意,但这种展开一定要紧扣材料,无论是想象、联想、类比还是其它的引申,都必须与命题材料有本质的对应,否则就会出现游离于命题的毛病,直接影响作文的质量。因此,思维的深刻与否首先表现在文章的立意之高下,在文章立意上就可以看出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阅卷老师也总是据此就初步分出考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思维水平还表现在对材料(包括所用论据)的分析上,思维水平高的考生总是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能对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究,能对事物进行假设分析、正反分析等多角度的思考;相反,有的考生只能提一个观点,再并列几个事实材料外加几句名人名言,文章缺少鲜活睿智的灵魂,给人一种松散堆砌的感觉。

二是思维的条理性。在系统复习作文之前,我们不少学生在考场作文时,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不仅是不打草稿,也不拟提纲,甚至不打腹稿,提笔就写,只要与题目有关就信马由缰地写来,凑足800字收笔。要大面积地提高作文成绩,必须杜绝这种现象。我们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作文拟写提纲的习惯,让他们规规矩矩地掌握记叙文的写人、叙事的基本方法,扎扎实实地练习好议论文的纵式结构、横式结构、正反结构、综合式结构等基本的结构技巧。

第三,对"常见体裁"分类训练。

我们有计划地进行了各种文体的针对性训练。一些中等分数的作文除了思想浅薄外,就是文体的毛病。不少学生的文体素养很差:记叙文不会构建故事,不会描写;议论文叙述论据过于冗长,有时又来一点描写。高考作文"文体不限",并非是取消文体;而最近两年的江西题更是直接的提出了文体方面的限制性要求。所以,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在平时进行严格的文体训练。

这是我在高三的备考中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同时,我也对学校的工作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我们还应多作校际交流,广泛收集信息。第二,要尽快维修好我们的校园网络。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而网络又是信息传播速度最快,信息传播量最大的的信息载体;教师备课获取最新信息的途径主要是网络,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44657/

推荐访问:语文考试总结与反思 语文半期考试总结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