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对联大全 > 关于有趣的对联

关于有趣的对联

时间:2018-03-10   来源:对联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对联大全】

关于有趣的对联 第一篇_有趣的地名对联

有趣的地名对联(摘抄)

黑龙江边塔河、漠河、黑河

长白山麓麻山、恒山、密山

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四海临海

江州河州湖州海州,万州通州

单城双城新城故城,诸城连城

夹江垫江环江蒙江,合江望江

翁安宝安伊安公安,广安永安

江阳淮阳海阳汉阳,千阳朝阳

东宁南宁西宁北宁,万宁长宁

美人苹果脸

瑞士葡萄牙

公门桃李争荣日(唐诗)

法国荷兰比利时

无锡锡山山无锡

平湖湖水水平湖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新建石城万年万载

永修铜鼓乐平乐安

(江西地名对)

百色花开,香遍田林归果化

泗城水涨,浪高平马过山心

(广西地名对)

密云不雨旱三河,纵玉田亦难丰润

怀柔有道皆遵化,知顺义便是良乡

密云布雨,引三河,灌玉田,万年丰润

平谷移山,填静海,建乐亭,百世兴隆

(以上两联均为直隶地名对)

密云不雨,通州无水不通舟

巨野皆田,即墨有秋皆即麦

(墨、麦古时同音)

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靖西西宁,防城城固,北海南洋皆保定

镇南南安,兴国国泰,东莞西沙尽清平

澄海姑娘,脚踏青山,手捧莲花进南海

云霄公子,头顶金门,身随鼓浪上东山

桂省府数次搬迁,宜山不宜,都安不安,百色百变,从此凌云直上,安居乐业

四战区再度撤退,向华失向,夏威不威,云淞云散,盼望龙光返照,气煞健生

(嘲抗日战争时桂系军阀联。向华,指张发奎;云淞,指韦云淞;龙光,指邓龙光;健生,指白崇禧。)

舒城老虎桐城不入潜山去

宿松白鹤太湖不栖望江飞

一九三六年粤汉铁路通车,首发车的车头上挂了一副别致有趣的对联,把铁路两端的地名景、色都镶嵌进去了:花事年年为,问岭表白云寒,梅开未?东尘历历指,点汉阳红树流,水依然。上联用“十月先开岭上梅”诗意点,出广东梅县广、州白云山等地名。下联引“晴川历历汉阳树”诗意点,出汉阳等地名。说到庆祝铁路通车的对联,自然会联想起二○○六年庆祝青藏铁路通车时流传的一联:一条天路通拉萨;万里哈达送北京。上联突出了这条铁路的特色;它建筑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勇敢和日益提高的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下联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心向北京齐,心协力共创祖国美好繁荣的意志。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成了陪都四,川成了全国首都所在省有,人据此撰了一联:四川成都重,庆新国府;江苏无锡宜,兴土茶壶。有人集北京市河北省的八个县的县名作联密:云不雨旱三河玉,田难丰润;怀柔有道皆遵化顺,义是良乡。用地名撰联找乐的事古已有之。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有次游江南到,了江苏常州,想起北京附近有个通州,就信口咏出了一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上联:“中山门,中央门,中华门,古都之门 ”;

下联:“东牌楼,东水关,东井亭,金陵之景 ”。

关于有趣的对联 第二篇_有趣的对联(参赛)

梳理探究模块教学设想

江汉油田高级中学 赵德霞 433123

【设计理念】

“梳理探究”是新课标必修课中的一个亮点模块。“梳理”侧重引导学生在积累上下功夫,以广博学生的语文知识;“探究”侧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解决疑问的学习品质的培养。而在梳理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如引导学生遵循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分工协作、合作探究的学习规律,那么学生学习的效率、涉猎的范围、探究的深度都将是旧的学习模式所不能比拟的。

【设计要求】

目的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全员性

“目的性”指每次“梳理探究”学习的目标要具体而有针对性目标。如“有趣的对联”,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对联知识,了解对联所蕴涵中华文化,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对对联时的困难和困惑。比如“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不仅要了解现在影视、网络等用语的日渐生活化与口语化,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究新词新语背后的文化现象与对汉语纯洁性的坚守。 “指导性”指学生“梳理探究”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有学前计划,学中指导与解疑,学后展示成果。

“可操作性”指教师的计划与实施步骤便于教师指导,便于学生展示成果。

“全员性”指小组成员各有事做,不能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这就需要教师计划的可操作性。

【设计步骤】

1、学生在课外搜集,整理。

2、小组交流共享资源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3、分工合作,探究问题,完善资料。

4、教师提供课堂共同探究场所,检查学习效果(展示环节),解答疑难。

【典型案例】

《有趣的对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对联的起源,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简单但对仗工整的对联。

学习重点:积累一定数量的名联,学习掌握对对联的常识,学会欣赏名联。 学习难点:尝试、学会写对联。

学习方法:课外搜集、整理,与同学分享、鉴赏,分析探究对对联的方法,尝试写对联。

【展示环节】

一、展示自己所搜集的对联(至少两副),并分析奇妙处。

(教师应注意学生鉴赏对联的角度,为下一步掌握对对联要求奠基)

教师以纪晓岚的故事导入:细 羽 佳 禽 砖 后 死 粗 毛 野 兽 石 先 生【关于有趣的对联】

学生例: 顶针联: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二、我所知道的对联的有关知识。请举例说明。(参照教材) 1、对联定义

2、对联起源、发展(注意代表人物及名联)

3、对联分类(请注意分类标准)

4、对对联的基本要求,请举例说明。(重难点)

【交流问难环节】

三、对对联时我的困惑。可以将自己写的有关对联让同学老师修改、欣赏。

【拓展应用】 四、对联赏析,熟记名联。

(可以从对联的内容、词性、内部结构、声律、用典等任何一方面进行分析鉴赏)

1、有天皆丽日,无地不春风。

2、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

3、白云黄鹤传千古,汉水长江会一楼。

4、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5、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句,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着,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五、我来试试对对子。

1、下面一副对联的下联被颠倒了,请重整顺序。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舜日尧天。

【关于有趣的对联】

下联:

2、请指出下列对联与哪位人物有关。请识记背诵。

(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 )

(2)、心悬八卦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

(3)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鞲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 )

(4)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以天行地大文章。 ( )

补:我所知道的名人联

3、考场体验

(1)、又是一年“五四”来临,油田高级中学学生会拟举行纪念“五四”演讲活动,请为此次活动的主会场拟一副对联。

(2)、油田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决定举行高考百日誓师大会,请你为会场写一副对联,以鼓舞高三学子士气。

【课后我的积累】

参考:

二、 1、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也要押韵。它又叫对子,楹联,楹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样式。

2、【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一般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近人根据一些资料,认为对联产生于唐代。唐五代的时候,由于律诗的成熟和盛行,对联也成熟起来。宋、元两代,是对联的发展时期。宋、元两代,一些大联家同时又是书法家,如苏轼、黄庭坚、赵孟頫等,使对联艺术与书法艺术相结合,大大增强了对联的审美功能。明初,皇帝朱元璋受民俗的影响,大力提倡对联,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楹联大家,如解缙等。清代达到了对联的鼎盛时期。对联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更是广泛深刻。民国以后,对联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性加强。刘师亮的讽刺谐联,别开生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风气的改变,对联创作跌入谷底。当代,对联又开始复兴。

3、按字数,分为短联和长联,上下联各30字及以上为长联。

按用途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 按内容大体可分为写景、言志、记事三类。一般来说,山水名胜之地,写景联居多;住宅书房之处,以言志联为主;宫殿祠庙和牌楼坛宇之所,则以记事楹联为多。

按修辞格式和技巧手法(联格)划分,类别很多,如:集句、复字、叠字、顶真、拆字、变音、诗钟、无情等。

4、(1)、字数相等 例:有天皆丽日,无地不春风。

(2)、词性相同

这是对联的语法要素,其含义是: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词的词性应属同一类别。

(3)、平仄相谐

“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平仄相谐”要求上下联单边的和谐,还包括上下联的相互协调。

对联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下联联脚是平声。“联脚上仄下平”是对联声律最基本的规则。

再者,句中偶数位的字平仄应交替,上下联偶数位字平仄应相反,奇数位字可平可仄(联脚除外)

(4)、内容相关,语意相谐。(学生最困难处)

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如上联“丽日、春风”是春回大地,一派绚丽灿烂的美好景象。

误例:读书应眼界开阔 写字要身体端直

此例不当在于大小失度。可对“为人须襟怀坦白”。

(5)结构相当(学生困难处)

指上联与下联词组个数及词组类型相当。例如 “门前学种先生柳”不能对“山冈长留处士坟”。“门前”乃偏正短语,而“山冈”并列短语,可对“岭上长留处士坟”。

三、

教师针对学生问题具体解决,不过问题最大的还是“内容相关”的要求;其次是关于结构相当,学生对联词语能相当,词组往往不能。

四、

1、内容相关。春回大地,春光明媚的美景。

2、言“柳”知人,以“处士”誉之。此联用典,赞陶潜高洁品质。

3、词性相同,结构相当,用典。写出黄鹤楼历史文化意义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4、利用叠音、重字,写出自然变化规律,别有情趣。

5、用典故,问答格,言岳阳楼及洞庭湖乃历史、文化、地理名胜。

五、(教师原创)

3、(1)上联:意气男儿抛头颅洒热血救民族于危难

下联:青春岁月倡自由讲民主传文明而永生

(2)上联:十载寒窗书海畅游每天枕戈待旦

下联:百日奋战师生携手一朝折桂蟾宫

关于有趣的对联 第三篇_赵志祥《有趣的对联》通讯稿——石瑜

2014年4月11日上午,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小学部微格教室,著名特级教师、深圳市教科院教研中心副主任赵志祥老师为在座的老师、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风趣的对联课。赵老师用他幽默且带着几分俏皮的语言不仅给我们听觉上的享受,更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中华民俗文化的魅力。

对联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蕴含着博大深厚的学习内容。课堂上,赵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自身收藏的各式长短不

一、内容迥异的经典对联,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借此引出了对联的创作方法,并为大家普及了“吟诵”古诗文的必备基本知识,通过概括“平长仄短”读音要领让孩子们学习到了对联的正确读法。“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句句简单的诗文,经过赵老师的低吟浅唱刹时变得饶有韵味,赢得了全场的阵阵掌声。别看赵老师年近五十,可他却能背出两百多幅对联,更能现场将一幅长达99个字的“龙门对”一字不漏地背诵,让在座听众都惊叹不已!

课后,赵老师又和滨海的语文老师们一起探讨了关于“语文应该怎么教”的问题。赵老师以他近三十年的授课经验,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老师学生都快乐”的观点。在小学阶段,对于经典的古诗文作品,老师在课堂应做到少分析、少挖洞、少理解、多背诵。强调语文阅读课应突出“真实、朴实、扎实”,课堂要是真实的,不虚假的,教学应是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复杂、繁琐的。这让在座的学员们深受启发!

关于有趣的对联 第四篇_诗句.对联

1.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目,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心肠。

2.洋衣洋帽洋袜子,头发亦有洋气;卖国卖民卖祖宗,江山也快卖完。

3. 琵琶琴瑟,八大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靠边。

4. 肥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美酒味道好做醋坛坛酸。

5.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6.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7.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8.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露秋霜百年愁

【关于有趣的对联】

诸葛亮: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

驽马并麒麟;

寒鸦配鸾凤。

——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经天纬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计。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成都武侯祠中赞颂诸葛亮的对联,改编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之《蜀相》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撰 成都武侯祠“攻心”联

丞相当年曾驻马;

江山终古此蟠龙。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荐公一掬建业水;

听我三终梁父吟。

——顾孝廉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许先帝驰驱来连吴会;

有儒者气象上继伊周。

——刘忠诚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风景依然,名士曾杭衣带水;

云霄如在,寓公为集草堂资。

——陈宗濂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驻马此重经,莫问渠天发残碑,临硎断阙;

卧龙如何作,愿为我翦除他族,开济清时。

——冯梦华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慕纶巾羽扇风流,俎豆维新,恍之西蜀祠堂南阳庐舍;

冠钟阜石城名胜,江山依旧,渺矣吴宫花草晋代衣冠。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词

八千余年上下古;

七十二家文字奇。

——清·顾槐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云归大漠随舒卷;

门对寒流自古今。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龙去崇朝作霖雨;

我来高卧想羲皇。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诸葛大名垂宇宙;

元戎小队出郊坰。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梁父吟成高士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真人白水生文叙;

名士青山卧武侯。

——陶澍典诸葛亮题湖南省南阳城楼

旨寻六家,业窥五际;

内学七纬,旁通三微。

——清·顾嘉蘅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自古宇宙垂名,布衣有几?

能使山川增色,陋世何妨。

——单家驹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清·顾嘉蘅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器学潜藏,抱膝长吟田父乐;

经纶跃展,鞠躬尽瘁老臣心。

——吴庆桐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庵垂两千年,问吴宫魏阙安在;

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吕何如。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先生本天下才,世人莫之许也;

数语备当时事,将军岂有意乎。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德深于众,名垂青史,江河行地;

功高于世,声震寰宇,日月经天。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地无论宛襄,有诸葛庐自堪千古;

统并存吴魏,读隆中对早定三分。

——黄剑三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纵论三分天下,审势通策佐先主;

长怀一统江山,辅国连治启后人。

——胡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关于有趣的对联】

——张焕然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烧博望、平南蛮、出祁山,功垂宇宙;

拼司马、骂王朗、气周瑜,名振古今。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将相本全才,陈寿何人,也评论先生长短;

帝王谁正统,文公特笔,为表明当日怀忠。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赓梁父,可有遗音。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隐;

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归耕未慰老臣心。

——金国钧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心县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耕。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

结庐在紫峰白水一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人。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溯尼山邹峄而还,五百年必生名世;

为一不义、杀一不辜,虽千驷万锺弗受,三代下犹见斯人。

——刘镇华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负天下奇才,若定指挥,独惜赍志偏安,鼎足三分屈王佐;

叹风尘末吏,未遑窃比,追溯鞠躬尽瘁,心香一瓣学乡贤。

——曹慕时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此地藉卧龙以传,看丹江西抱、白水东环,只许长留名士隐;

斯人超雏凤而上,即莘野币交、渭滨车载,何如亲见使君来。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

我出上联,你出下联,对对对错没关系

兄唱前句,弟唱后句,曲曲曲调有乾坤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当丝,哪个能弹.

苏轼和佛印的谑联--苏轼见一只狗在河边啃骨,遂出: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从容把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往河上一扔对日:

水流东坡诗(尸).

2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3解缙小时家贫,家对地主的一片竹林,于是作了副对联;

门对千杆竹,家藏万卷书.

地主不爽,把竹子砍短,解缙又改成:

门对千杆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地主更不爽,把竹子全砍了,解缙又改:

门对千杆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4解缙在皇帝身边作侍读,想回乡探亲又不敢说,皇帝看出来,要他对出他的联就放他假:

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解缙悠悠对来: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关于有趣的对联】

5弥勒佛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知世间可笑之人

6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亦颇有才貌.一日佛印去看苏轼,不巧撞到苏小妹在床帐中偷懒未起,遂取笑:

烟笼芍药.

苏小妹想起那天看见他在河边洗头的样子,笑对:

水漂葫芦.

7饥鸡盗稻童筒打;鼠暑梁凉客咳惊.

意思是鸡饿了偷吃稻被小孩用竹筒来打;老鼠在梁上乘凉被客人的咳嗽惊跑.妙在同音叠字.

关于有趣的对联 第五篇_对联

一、无情对

说它是无情对,因为对子的上、下联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偶现在只记得那最有名的一幅:

五月黄梅天 三星白兰地

二、跟头对

对联的上、下联用的是同样的句字,只是下联是上联的倒转。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三、其它对子

一般来讲,对对联要求是名词对名词,数词对数词,颜色对颜色,方向对方向,地名对地名,季节对季节,......同时,在古代,对对联还必须讲究平仄韵律,但现在很难做到。其原因我个人认为问题出在推广普通话。普通话是很好的一种语言工具,但用于填词作诗,其四声调就显的很不够用了。因此,现在如果要讲平仄声调,会有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上”不是去声。

扯远了,我们还是来看看一些有趣的对联吧。就象学摄影一样,最好的方法是多看,多练!

(一)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东放 自上而下看左传,书朝右翻

*出上联的人很坏,他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用完了,看你怎么办?!而且上联是一俗景,没多少意境在里面,就是一句大实话!

下联对得巧妙,看上去也是一句大实话,但却是雅居里的干活。而且巧妙地把上、下、左、右很好地用在里面了。

(二)

据说刚解放的时候北大的蔡元培校长(没记错吧?)出了一对联考当时的新生。叫“孙行者”。结果很多人都对不上来。标准答案应该是“祖冲之”!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需梅(有幸不需媒)

我也记得一联:

两艇并进,橹速不如帆快 双管齐鸣,笛清胜似箫和

这联妙在包含了四个历史人物。

还记得一个关于对联的故事:

有一书生,家门对着一个财主的花园,花园里种植着一片竹子。一日,书生见此景,遂书一联,贴于自家门上: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财主见了心中不悦,心道:我家的风景怎么让穷书生赏去了。于是心生一计,唤家人把竹子拦腰砍断,想揶揄一下书生。【关于有趣的对联】

不料,书生见状,只在对联的末尾各加一字,变成:

门对千棵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财主见了,更加来气,便命家人把竹子连根拔去,心想,这下你还有什么景可写。没成想,书生见了,又在门上添了两个字: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还记得几幅对联: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乙段中的主要人物杨志,后来也被逼上梁山,也成为了108个英雄好汉中的一位。请根据这个人物的相关故事内容,完成下面的下联。(2分)

上联: 保 尔 呕 心 沥 血 写 小 说

下联: 杨 志 山 穷 水 尽 卖 宝 刀

全国各地2006年中考语文对联题精选

1、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2分)(2006年温州市)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 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 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2、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3分)

(2006年温州市)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

3.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2分)

(2006年四川自贡市)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 守业难,知难不难。

4.(1) 根据提供的信息,用金华古今文化名人的名字完成下联。 (2006金华市)

上联:火腿、酥饼、木雕、水晶,金华物产誉全球

下联:陈亮、宋濂、李渔、艾青,婺州儿女扬英名

(2)与名胜古迹相关的许多诗词、对联、虽然简短,但寓意隽永,文采飞扬,堪称文化瑰宝。 请欣赏下列金华本地名胜古迹的吟咏,仿造示例,选择两处写出具体景点的名称。(2分)

示例: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金华八咏楼)

A.先人创业建古村,后裔继志兴诸葛 兰溪八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26097/

推荐访问:有趣的对联大全 有趣的对联故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