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读后感大全 > 铁皮鼓读后感

铁皮鼓读后感

时间:2018-02-22   来源:读后感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读后感大全】

铁皮鼓读后感 第一篇_《大语文之重年的铁皮鼓》读后感

推荐

读《大语文之重年的铁皮鼓》有感

滕州市滨湖镇望重中学九年级三班 董丽丽 电话 13863274130

邮编 277515 指导老师 王昌珠

夏天给了我炎热的天气,带来了繁多的汗雨;暑假给了我漫长的假期,带来了自由的情趣;读书给了我丰富的知识,也帯来了奇妙的寄语。炎

热且漫长的夏天,街道上每个人都像一部白动制雨器,汗滴如雨点般流淌着, 一刻也不停息,真怕流成河,把整个世界给淹了。我拖着沉重的身体漫无目的地在街道上走着,在拐角处,我发现了一个书店,名为“圆梦书店”,在书店名字的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您的梦,我们负责,我们将圆每个人的自日梦”(梦想)。这家书店引起了我的兴趣和无限的好奇心,我望了望里面琳琅满目的书籍,稀疏的店员,还有一台立式空调,那空调吹出的凉爽气息,我仿佛隔着一层玻璃也能感受到。我追不及待地走了进去,其中的一位店员向我走过来,很热情地问我:“您是我店的第一位寻梦人,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我很客气地说道:“不用。”随后我就在凉爽的书店中随便翻阅起来。

在翻找中,奇妙的书店送给我一本奇妙的书。当我在看这本书时,这本书的文字仿佛都变成小天使飞了起来,飞入我的眼帘,我竟兴致勃勃的读了一天,滴水未进。这本书名叫《大语文之重年的铁皮鼓》,是著名作家曹文轩倾力选编的。整本书共八章,每一章都像一只神奇的小动物,活蹦乱跳的出现在我的眼前,给我讲述我所不知道的美妙事情。比如第一章“季节轮回的骊歌”就像一只漂亮的蝴蝶,扇动着翅膀向我述说它所见过的美景;

第二章“无法浇熄的热焰”,就像一只活泼的袋鼠,蹦蹦跳跳地向我述说它所听过的故事;第三章“暖流中的船”就像一只可爱的萌犬,揺动着尾巴向我述说它所听闻的情义......编者特意在这本书中酒入了四味瓶和颜料剂。三十二篇文章酸甜苦辣、各颜各色、趣味无穷、感触颇多,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蓝色的酸味瓶《重年的鼓》,是法国作家法朗士所写。之所以说它是蓝色的酸味瓶,是因为蓝色是海的颜色,是天的颜色,它包容万千,就像这篇文章一样,既有对鼓的喜爱和成为鼓手的讨厌,又有对生活的希望和失望的苦涩,更有对父母的爱和爱的怨恨。这篇文章主要围绕“鼓”这个线索一步一步进行下去,前文作者苦苦哀求,望能得到期望已久的鼓,父母却因吵闹始终不给作者买它的希望——梦寐以求的鼓,希望之火愈

燃愈小;后文作者的父母因要出行给作者买了一个小声的鼓,刚刚有了希望,但希望往往是失望的开始,所以另一个噩耗悄悄降临,而且来得那么急促, 没有丝毫预兆。以前因希望满足而开心、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已随泪水的滴流而消逝,心里难免有酸楚之感。手受伤了,有创可贴;心受伤了,可怎么治啊?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作者的梦,丑陋的小矮人,奇怪的器具,古怪的声音,骨稽的舞蹈,有一种天然的神秘感,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想读下去。前后小矮人对作者的做法的对比,掲示了作者对母亲的依赖和想念,更掲示了作者父母的自私和无情,重年世界往往比成人世界要天真、没有私心,他(她)们只有对父母的爱,对生活的希望和无止境的欢声笑语。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吧! 毕竟每个人只有唯一的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毕竟这世上没有时光沙漏,可以使时光倒流。

旧的结束往往是新的开始。又是一年夏天,暑热与汗水并重的夏天,在班主任的鼓励之下,我参加了暑假里的阅读活动,再一次翻开了我熟悉又陌生(汉字熟悉,感受陌生)的宝书——《大语文之童年的铁皮鼓》,较之上一次的阅读,这次的阅读让我有了新的感受,新的体会,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在上一次阅读的基础上,这一次阅读后,我写了一首现代诗——《大语文》:

大语文

我从辉煌

走向奇迹之巅

我的故事

人人都在传延

十颗珍珠

连成珍贵项链

颗颗宝石

是项链的镶嵌

但愿你能

走到我的身边

我的微笑

将感染千百年

无情的话

等岁月的改变

有情的诗

是不变的诺言

不过,对于这两次的阅读,我还是比较钟情于第一次阅读。因为第一次阅读完全是因为喜爱,它就像是白瓷一样纯洁;而对于第二次的阅读,除了喜爱之外,更多的是应付,它早已没有白瓷那样纯洁,也可以说它是一件残次品, 我建议还是喜爱的阅读, 不要只是机械的阅读,应付的阅读,可这不代表不阅读,语文是一门大学间,它不只要在课堂上学习,更重要的是课外的积累,这就要求大家广泛阅读课外书,如果你实在觉得无聊的话,可以动用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就拿四大名著来说吧,你可以把《红楼梦》看作是一个柔弱的女子, 她在向你讲述她的悲惨遭遇;《三国演义》则是一个年迈的老者,他在向你回想他的经历:《西游记》则是一个善良的女妖,她在向你施展她的高超本领;《水浒传》则是一个豪迈的汉子,他在向你演绎他的故事。这样做不仅能使你的阅读变得有趣,还可以锻炼想像力, 可谓一箭双雕。我是一个自主主义者,我会为了我的梦想,自主喜欢阅读,自主广泛阅读,自主学习语文,自主努力学习。你呢?耳边又想起了那熟悉的歌曲——“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吹想那青春梦想集结号......”

铁皮鼓读后感 第二篇_《语文课》读后感

[《语文课》读后感]

《语文课》读后感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如是说,《语文课》读后感。

冬天过去了,春天一定会来。铁皮鼓想说,挺过了寒冷的冬天,春天的鲜妍美好就在那等着了。

可是,依我看来,整本书给人的感觉就是:冬天已去,春寒犹在。至少他当班主任的一个学期,他都没有尝到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焦急、担心、愤怒甚至无奈。让人有些担心,有些气愤,有些惋惜,而原来我想象的是他用他特别民主、特别尊重学生的办法,在班级乱了一阵之后,是会慢慢走入正轨。也许他再当一个学期,就会出现我希望看到的现象,也许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一个不适合当班主任的老师。事实证明,他此后也没再担任班主任工作。但又有多少人能在初来乍到之时,稳得住班里36种截然不同性格的36个学生?【铁皮鼓读后感】

记得2007年我初到红旗小学,班里33个同学,每天我总是兢兢业业地鼓足勇气干活,但我自己在期末放假那一天头昏脑胀终至于病倒。那种从公立学校培养的自信在一个月之内土崩瓦解,从此歌声不断的我开始了横眉冷对和灰头土脸。和铁皮鼓一样,我也多次思考过一个问题:我是不是应该继续在此呆下去?!这时有一句话深深地鼓舞了我:“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困难多如牛毛,办法在哪里?痛苦地思索,痛苦地寻找,终于明白,研究学生、走进学生心灵是最好的办法。应该感谢魏书生老师,是他的书让我静下心来想问题,心态问题一旦解决,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

铁皮鼓说,“在公立学校,我首先是一个学科老师而不是教育者,我每天最多的时间是用来备课而不是与学生交谈,我只考虑我提供什么而很少考虑学生需要什么。但在私立学校,这一切都颠倒过来了,我不得不把更大量的时间花在与学生的沟通上,而用在备课上的时间却大大减少了。我渐渐明白,老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老师”。他说得太好了,尽管铁皮鼓的书看起来他在班主任工作上并不成功,甚至有点蹩脚。干国祥说他当时“缺乏足够的教育学与教学理论素养”,我觉得是很中肯的。而且,作为班主任现实工作,他还缺乏一种应有的组织能力。他总是思考很深,处理事情很谨慎或者说尽量追求完美,点上的事情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和经历,面上的效果就无暇顾及了。而且他爱读书、爱写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班级管理效果。

但看他的书,我还是受到一种震撼,这种震撼的效果甚而至于是要超过魏书生和李镇西给我的。

第一是绝对的真实。他自己说过要“生活在真实中”。很难,但事实上他做到了。他从没有在书中板起脸孔说教,粉饰太平也不曾。很多时候,我觉得在看一本校园小说,只是没有那么轻松,现在我总得要为书中的教师担心,甚至付出同情,读后感《《语文课》读后感》。同是天涯沦落人哪,可怜天下老师心!书中不时出现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奇迹终于发生了,徐克丁居然开口讲话了!返回寝室的路上,我心里很愉快,为徐丁克,我看到了我们改善关系的希望。”我是从这里开始做笔记的,因为我被感动得决心动作一下。“我很高兴,因为他已经把书背下来了。更高兴的是,徐克丁的目光开始变得柔和”“回到办公室呆呆地想这件事情,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来盐外的这近半年来,我遭受了空前的打击,这打击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心,我开始自我追问:你的位置在哪里?生活的意义在一点一点地失掉,我开始陷入空前的尴尬中”。不要多举例,这样的真实,这样到位的自我剖析,在其他同类书中是找不到的。就算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那也是重在对教育意义的追问的)、《倾听花开的声音》【铁皮鼓读后感】

也读不到。好象经验已经完全设好,只需我们去照搬。铁皮鼓是属于“新教育”的,他们的“教育田野”的理念我觉得太好了,是的,教育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我们只有去开垦、耕种、施肥、除草„„我们才可能知道那片田野是肥沃还是贫瘠还是杂草丛生,那些种子是优良品种还是先天不足还是环境已经破坏了她,才可以在碰撞与对话中给种子提供更优良的环境更适合的呵护„„

第二是他绝对认真负责的态度。教育教学需要这种态度。教学研究也需要这种态度。据我所知,铁皮鼓最近已经离开高中讲台,去新教育从事专职教育研究。很是为高中语文教学遗憾了一阵子,但马上又为他的方向欢欣鼓舞了起来。是的,这样认真负责的一个老师,到哪就是哪的福气。虽然,认识他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他在盐外的那些学生不是都很想念他并且很多跟他关系很铁吗?他最近也在《所谓学生》的博文里写到“假如老师也可以重新选择学生的话,我或许更希望与私立学校的学生呆在一起”。原因是私立学校学生自有其可爱之处,但为了他们的进步呕心沥血也因此尝到发展的快乐何尝不是一条最重要的原因。铁皮鼓也在书中写到是私立学校的学生让他“渐渐明白,老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老师”“所谓的专业化,并不是知识化,老师的专业化应该首先是指一种人际沟通能力,其次才是知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该是教学能力的首要因素”。没有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一种且行且思的反思习惯,谈何教师专业化?作为普通老师,我曾用心佩服那些认真负责的老师,推而广之敬佩那些爱岗敬业的从业人员。尽管他们很可能工资不是最高的,名气也不是最大的。

第三是博览群书,思想深邃。虽然他在班级管理方面处于尴尬之中,但具体去探究他的每一个案例,他都是用自己的深入思考之后的结果在操作。这种深入,看得出他的知识功底,这是很令人佩服的。很多人很难做到,包括我自己。正因为这样,我才告诫自己要多读书。为什么这样说?现在我们社会看重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其实能力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思维能力是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也许一个人他在学校没有学到太多的知识,他却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自己的独特思想,那是了不得的事。无疑,学生遇上思想深邃的老师是幸运的了,引领啊,熏陶了,铁皮鼓做得多好啊。所以我坚信,如果再给他一点时间,他是完全可以经营好的。看他的语文课例,就能看到更多的思想火花。

铁皮鼓读后感 第三篇_沉重的鼓声---咸咸读后感

[沉重的鼓声---咸咸读后感]

五年之后再读《铁皮鼓》,轻易地从乱世背景中抽离出来,着迷于现实与魔幻交融的一生,沉重的鼓声---咸咸读后感。奥斯卡的回忆逐渐变成倾诉:不曾远离过任何一个死去的灵魂,也不曾远离过具体的同时也是心灵的故乡。就这样无视风云变幻地敲击铁皮鼓,承受世界的厄运。

当我开始构思时,心里现出曼德尔施塔姆的诗:在生活中需要选择,需要选择一个十字架,背着它进入世界。奥斯卡选择的十字架,无疑便是渴望与成人世界保持距离的侏儒身份,而又能有所介入的铁皮鼓。

这个生来的天才在降生一刻便深感不安,60瓦的灯光将他推向刺眼一端,还好,三岁时的自残使他如愿自主决定了生活方向。奥斯卡经历的历史事件真多啊,诸如纳粹之前的短暂轻松,纳粹时期及残害犹太人的黑暗,德国入侵波兰,苏军炮轰但泽,币制改革带来的艰难,战后精神压抑的浓雾。

以致他虽然生来拥有生活的热情,却无法抵御现实的残酷,所以主动选择在疯人院里回顾往事,重新审视生活。让我试图在他沉思的间隙简单陈列那些往事,它们既然是由鼓点引来并由之平复的,我便期望在呈现给诸君时有一种微暗的节奏感。

圣婴耶稣是我,撒旦是我

外祖母肥大的裙子由始至终是我向往的避难所

基于母亲的子宫,在一瞬间失去庇护

可怜的妈妈,习惯于忏悔、幽会、玩三人牌

死于产前忧郁或罪恶感【铁皮鼓读后感】

我将不再长个,仅蓝色的深邃眼睛显露智慧

父亲们给我新鼓、食物并掀过日历,他们换上不同的面目

我则在鼓点和玻璃之间观察世道,走在荆棘路上

即使演讲台下破坏军乐的秩序

也自知乃无济于事的反抗

赫伯特多了一道伤痕,死于尼俄柏这可怕的雕像

犹太人马库斯的玩具商店永远关闭了

波兰邮局里我像犹大一样出卖了他,或许是生父

这一生,葬礼之后将遇上更多的葬礼

我不能不意识到体内的呼喊

玛丽亚香草味的身体,被汽水粉在夜里滋滋燃亮

她怀着我假想的儿子嫁给我假想的父亲

我拥有情欲,却不能赋予其爱的内涵

如梦如幻,前线剧团是否这个时代的荒诞之举 尽管我暂时离开痛苦之地,在巴黎铁塔下看鸽子轻盈飞过 迫于思念,在假想儿子三岁生日前一天返乡 故乡还没有丧失,教堂的钟声既宁静又喧嚣 亲人们都活着,却可能意味着将惩罚我目睹死亡 撒灰者组织不值一提,我只是化名耶稣罢了 不能阻止空袭,也不能阻止苏军走下我们容身的地窖 我假想的父亲、热爱烹饪的父亲更多地死于恐惧 但泽已成了别人的家,我的儿子六岁了第一次乘火车远行 作为负责任的成年男子我谋得手艺活 而非依靠假想情人和儿子的黑市交易白吃白喝 凿石刻字,以替代我不再敲鼓的手瘾 总有人死,而且更多,感谢上帝,我养活自己并供给家里 币制改革来了,我失业,恢复一个侏儒和沉思者的身份 当一个模特如何?做回圣婴,抱起心酸的铁皮鼓啊 当一个爵士鼓手如何?灵魂又苏醒了 睁于双眼,把童年、故乡、亡灵都召到鼓点里 洋葱地窖的空虚人群哭了 因为他们一刀刀切开洋葱,而非切开内心啊 他们没有勇气,像一个侏儒抱住罗泰娅姆姆 躺在刺人的椰子纤维地毯上,却被永远抛弃放逐了啊 我已经三十岁,清白的奥斯卡能去哪里 “她从前坐在我的背后,之后又吻我的驼背” 往事脱离了身体,我更加单薄了 只有胖胖的黑厨娘,在身后古怪地走、古怪地叹息

铁皮鼓读后感 第四篇_《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斗士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传媒学院2011级新闻学 201102030029 尤洁

在仔细阅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的一个月里,他的文字不断给我清澈的顿悟感和沉默的镇定,即使离发表的时间已经过去了16年,但每一次的阅读都会给我不一样的感受。《沉默的大多数》是中国作家王小波最初发表于1996年第4期《东方》杂志的杂文,并于1997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后来又有多家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目前最新版由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7月发行。作者在该作品中倾注了其对中国民众命运的关注,以反讽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从一个轻松的角度来解构身边复杂的事态。

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讲述的小奥斯卡因为发现周围世界太过荒诞不愿长大,于是成了个侏儒的故事。这个故事本身就过于神奇,以至于说是荒诞。《铁皮鼓》是伦勃朗式的田野风景、以及典型的德国街道、人员吵闹的家庭背景下构建的个人反抗史。王小波以举这个故事为开篇,以幽默、略带荒诞的手法,引出自己的观点: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很正常且必要的生活方式,并为自己下文叙述中国人不说话做了铺垫。

“话语即权利。”记得白岩松澄清自己没有微博时说过,他本身不需要微博或博客,因为他的话语权已经够多了,他不需要更多的东西表达他自己的观点。有种力量是一种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确和感悟,王小波在书中一直强调智慧,知识,尊严,生活。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产生出知识和美,而不是死死盯住现时、现事和现人。知识本身就已多么的诱人,学习本身就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形成胚胎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无时无地的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去学习。譬如,母亲的胎教,最开始的一二字汇,到简单的诗词语句等等。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从古人的看法中汲取与自己相关、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加上自己的感发,从而变成自己的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社会,喧嚣,代替了我们沉静思考的东西。话语,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周围的一切。一般人从七岁开始走进课堂,更多的人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接受着话语的熏陶。“文革”中,外面总是装着高音喇叭,不分日夜地嚷着属于那个特殊时代的语言产物:“毛主席语录”、“十六条”、“五讲四美”等,可现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各种场合里不都充盈着我们习以为常的类似话语吗,比如官话、套话、场面话。他们每天撰写文件及领导讲话稿,这不都是话语的捐税吗?于是,我们知道了,一亩地可以产30万粮食;知道了土平炉可以炼钢;知道了毛主席语录„„后来,我们也知道了,就算一亩地可以产30万的粮食也依旧会饿肚子,“饥饿可以把小孩变成白蚁。”欲望,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总是宣传着“一亩地可以产30万粮食。”的豪情壮语,饥饿却成为寻常百姓最重要最攸关生计的问题。于是我们更加的知道了,豪情壮语并不可以填饱肚子,解决问题。

“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话语就是思维的

样板。一样的话语也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想法。随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成长历程的不尽相同,想法、行为自然也就不同。而沉默,是为了终有一日的爆发。

社会就如一池子,而话语正如一池冷水,你没跳进去就无法去判别,可能是清水,抑或是浊水。人的一生迟早是要去“游泳”。但沉默,往往是最好的武器。话语,不仅仅是表达了说话者的医院,更加也可以影响听者的意愿以及行为。

话语,也代替权利,语出即有意图。所以,你可以选择听与不听,说与不说。话语愈多,善恶愈加分明。所以关于话语,不能完全相信。话语都有它鲜明的时代性,时代的产物也自有它圣代的特性在里面。沉默,有时也代表着一种坚忍,即使与现实相悖,你可以选择保持沉默,坚持着自己所坚持的观点,遵循、维护自己的内心。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不说话不可能,因为有东西需要通过口来表达,情感也需要发泄。但,将发泄的东西写成稿件不发表不展示给众人,同样也是另外一种沉默,因为“话语不值得相信,也信不过。”但因为种种条件的束缚,话也是要说的甚至发表出来,以致于要说很多违心的话。言不由衷就很好的表现了有时话语常常会违背自己的内心、违背自己的观点,但是你既已开口就不能选择闭口,所以很多人最后选择一种和时代背景相符、与大多数人观点一致的腔调来支撑自己。即使背弃了自己,也不至于最终被社会抨击或抛弃。

在中国,如果你要选择做一个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恪守礼法的人,做出了样子,做出了成果,再去管束别人。从小学到中学,班上都有这样的好同学,背着手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不迟到不违反规矩,当上了小班长,再去管别人。现在社会也是这样,先是好好地求学,当了知名理论家或批评家,再去匡正世道人心。当然,这也是做人的诀窍。从这样的模式,自然会产生一种学堂式的气氛,先是求学,受教,攒到了一定程度,就来教别人。如此一种学堂开办数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也演变成了当今社会的教育体系。

书中比较有趣的提到作者曾看到的一件事,二人偶然相遇因为意见不和而大打出手,一人咬掉另一人的耳朵最终承认的故事。作者选择以打架其中一人咬掉另一人耳朵的怪诞事件为例,讲述了另一种关于“沉默”事件的始末。在轻松、幽默、荒诞的氛围中我感受到在作者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话语对人性、自由的束缚。即使这样,也依旧“人性尚存”“同类不会相食”。这位不忍将同学的耳朵咽下最终被惩罚的学生,恰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沉默就是人类的“性本善”。

“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不能说话,自然不能为自己不公的待遇或看法所辩驳、申诉。他们没能力,或者没机会说话;还有些人有隐情不便说话;还有另外一种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即使是属于最后这种人,也有义务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现在经历的时代很浮躁,越来越缺少沉得住气的智慧与理智,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也已早早得开始腐化学生的灵魂。我们外强中干,以为华丽个性的衣饰可以裹住脆弱的内心,于是穿着奇装异服,表情冷漠。内心又常常空洞肤浅,在虚无的网络中寻找虚无的知己,在现实的社会中面对封闭的自我。话语可以检验社会、国家的进步程度,而沉默作为另一种的表达,恰恰也见证了这一切。书,也是另一种的话语,应起到教育人民、提升个人素养的作用。而做到这一切之前,我们应该做好自己,从而引导别人。而这一点,恰恰是最难的。

铁皮鼓读后感 第五篇_朱秀兰读后感

读李镇西《教有所思》有感

之前也多次看到李镇西的书,都没有沉下心去认真的阅读。为什么呢?可能是自己没读这些教育书之前,都已经在心里下过定义,就是这类书要么板着面孔说教,要么故作深沉,含混晦涩„„这几天闲来没事,随手拿着李镇西的《教有所思》翻看,这一看不打紧,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读完后仍拿在手里,久久回味,舍不得放下。

原来之前的我给自己圈定了一个小框框,没有读就认为这些书不可看,实际上是自己把自己给框在了框外,错失了许多美好的风景。

这本《教有所思》之所以吸引我,更多是因为书中平实的语言和这平实中透漏出的不一般的见解。这点和我想的是一样的,我也觉得越是大家,越是学问精深者,表述其学问的语言越平实。

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看上去都是短小的随笔,可这些短小的随笔里却蕴含着大教育,流露出的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以及他一生所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读这本书,仿佛是在和李镇西对话,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他的教育思想,他的生活„„那个著名的教育家李镇西在我眼前活了起来,成了一个立体的、有着远大教育理想的普通的人。

书中的绝大多数文章写于2000年到2003年之间,也是他在读朱永新的教育哲学专业博士期间完成的。这段时间,李镇西没有了学校事务的烦扰,刚好可以利用读书的这段时间,把自己静下来,沉下来,认真梳理自己近20年的教育工作,边学习边思考,教育与文学共进,思想与激情齐飞,青春与童心为伴,生命与使命同行。也是在这个时段,他写的文章,他对教育的感悟和理解上升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之后的日子,他曾一直在努力提升,但由于各种事务和名利的缠绕,2000年到2003年期间他的思想很难再被超越。

书中的一些小短篇,对于我,无论是我作为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还是一个教育编辑,都深受启发。比如《教育:把童年还给童年——看影片〈美丽人生〉随想》这篇文章,《美丽人生》这部电影说的是一位超越世俗、拥有人道主义情怀的父亲,为了不让孩子晶莹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把残酷的枪杀现实设计成一场惊险而有趣的游戏,从而在孩子的心田依次播撒善良、正直、机智的种子,让孩子在童年的时光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这篇文章之所以让我感动,是因为我深切体会到童年对人一生的深刻影响。就如书中所说“在儿童精神的天空中没有了与鸟儿嬉戏的云彩,在少年心灵的原野没有了随风起舞的花朵;于是,在孩子的意识中,没有了纯真和纯正,没有了童话和梦想,没有了对善的一往情深的追求与呵护,以及对美的一往情深的憧憬与向往„„因为他们没有童年,没有少年,更没有他们这个年龄所应该有的纯洁、温柔、天真、梦幻,以及由此带来的情趣与浪漫!”

是的,小男孩的父亲不是回避现实,而是尽力让孩子在本应天真烂漫的童年里,不去面对残酷、战争。其实,教育,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家长都应该让某一年龄段的孩子享受这个年龄段最需要的东西。这不是对孩子的欺骗,而是对人性的尊重。

试想,如果在本应该做梦的年龄里,让孩子时时睁着一双对周围世界充满警惕和恐惧的眼睛,那么他以后的生活里还会有美好的出现吗?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可怕,多么的无味!

记得读过一个安徒生的故事,他在朋友家里住的一段时间,发现朋友家的小女孩经常

在家里的小花园寻找,每每找到一点吃的或者玩的就分外开心。安徒生就去买了一些糖果和礼物,他没有直接送给小女孩,而是把这些糖果和礼物悄悄地放在花园的草丛里。终于在几天后,小女孩又去花园里时,“捡到”了这些礼物和糖果。安徒生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小女孩自己去发现这些礼物,这些礼物就像是种子被种植在孩子的心田,她相信这世间有美好,相信爱,这样就会给予爱、继而播种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每一个人培养其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而起码的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家庭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对教育的理解,也都让我产生共鸣。比如“家长也是教育者”“面对实践的理论最亲切”“重建教育理想”“教育科研:警惕伪科学!”;当然还有李镇西对各位名人、恩师的相见以及怀念的文章,提到朱永新、陈钟梁、魏书生等,他们有的是我们的作者,有的是我们的班主任培训班请来给班主任讲过课的教育家。读过李镇西对他们的评价后,他们也都和李镇西一样在我眼中变得立体,变得更丰富了。

其实全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心动时刻》以及《凝望窗外》这两栏里的文章,《似梦非梦的童年往事》《姨妈》《铁皮鼓印象》《学生请我吃火锅》《又见谷建芬》《我的一次反腐经历》《对一位三陪女的采访》„„这些文章,看似与教育五官,实则与教育关系甚大,那些深刻的、某些人板着面孔说教的所谓教育,被李镇西这些性情文字诠释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他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大教育家的柔情的一面,让人在阅读后,在和他进行深度对话后,倍感亲切。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在生活中放射出光彩,生活在教育中得到提升。生活的教育才是所谓的“真教育”,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追求真理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人的教育,也是陶行知教育的精髓所在。陶行知是李镇西最仰慕的大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也在李镇西的教育中的到体现。作为一个有童心、有爱心、有思想、有实践的教育家,李镇西心中装着孩子,装着教育,装着整个世界,他正带着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走在自己的教育人生路上。

真希望这样的教育家能够多出现些,再多出现些,最好能遍布城市到乡村的每一个课堂!

脑海里又浮现出2008年11月份来郑州为班主任讲课的情形。他圆圆的脸,一副带金属边的眼睛,脸上永远带着笑容,还有孩子般的童稚。他个子不高,但却又着特殊的气场,讲起话来掷地有声:“„„我平时一边思考一边实践,有时思考得很痛苦,因为理想和现实碰撞,才能震痛我的心,但我宁愿有这样真实的痛苦,也不愿麻醉自己、欺骗别人。于是便有了不少被一些人认为敢说真话、而被另一些人认为思想偏激的言论。按照某些世俗的观点,我至今书生气十足,不能算一个成熟的教育者,但有一点令我自豪,那就是我至今还怀揣着教育理想,而且居然还想一点一滴地把它付诸现实。有人说我的理想不过是梦想,对教育者来说,但是有理想和有梦想是不一样的。精神状态不一样,行动方式不一样。我当然知道,我的理想也许只有百分之一付诸现实,但我愿意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力图通过我的探索,给人们一个真实的展示,一个真诚的教育理想主义者,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究竟能够走多远。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愿意守住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一

颗朴素而真实的心。”

读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

这几天在看孙云晓先生写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句句箴言,字字千金,获益良多。

书中说,美国有个说法,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就是说,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行为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他们测算是21天。当然,21天是一个大致的概念,只能养成一些简单的习惯。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复杂一些的习惯养成一般需要30天至40天。总之是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你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

比方说,一个人见了人就问好;做错事,一定会道歉;办重要的事一定要确认等等,这就是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有了一身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有了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人一生都不能放心,甚至不得安宁。

我做为一名教师对此深有体会。我们常讲要培养学生敢说,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做老师是要想听(有很多时候学生说得不全对,甚至是错的)。由于老师和同学都很想听,才能使学生很想说,正因为很想说,才能很着急去想、去思考。培养了学生想说的习惯,也顺便培养了他们爱动脑的习惯,一举两得。

一、培养学生会想、会说。

会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动脑子。要求学生,老师每发一问,人人都要立即思考,准备回答。如果不会答,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想到哪儿不会了。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回答。坚持这样做,可以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因为全班学生毫无例外人人都得积极动脑思考,会与不会都有的可想。提问时可让可能不会答的优先做答,再请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做答。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后进生是不是在思考,思维的障碍是什么,又可提高一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锻炼。对回答好的,敢于发言的给予鼓励。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第一,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所谓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座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通过说,学习思维方法。长此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说想法。说想法的过程就

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通过说想法,培养了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第二,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关于概念、法则的用语,要求学生用数学用语,简明、准确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考查学生理解的程度,以便在学生叙述中纠正他用语的错误,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完后,还要统一到课本语言上来。

第三,给后进生发言权。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回答问题的习惯,难点在于训练后进生。后进生上课一般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他不善于观察,不会听讲,不会思考。因此对后进生更要设法使他学会动脑子,这就要给后进生发言权。后进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心虚,声音小,若说错,遭同学嬉笑,下次就更不敢举手发言了。不说也就不想,不动脑子。所以辅导后进生学会动脑子,就要设法使后进生开口,敢讲话,会回答问题。例如,课前就把复习的题目先告诉后进生,并具体教他们如何回答。由于后进生先学一步,心中有底,上课时就敢于举手发言,回答时也声音宏亮。稍有进步,就抓住时机给予表扬。后进生逐渐练大了胆,再逐渐加大难度。后进生尝到了甜头,有了自信心,说的积极性就高了。后进生也能积极动脑回答问题,也可促进中等生,优等生。说,促进了想,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上述训练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口算练习,板演回讲,总结定义,回答提问,小组讨论,争论问题等形式进行

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在观察中发展智力,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铁皮鼓读后感 第六篇_公众舆论读后感

拒绝还是接受,这是一个问题

在《公众舆论》中,李普曼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一个事实:我们是非理性的。不要对自身的理性抱过多期望,因为有一种特质如同影子一般紧随我们身后。无论你是总统还是杂货部小店员,不论你在决定关乎世界格局的大事还是仅仅在选择晚餐需要用到的材料,你都带着它去作决定,去生活。这就是成见。

现在看看你的生活,从最基本的数字开始。你走过这世界上多少公里的路程?你认识70亿人中的几分之几?你读过图书馆几百万馆藏中的几本书?即便你是个职业旅行家,我相信你留下脚印的地方在地图上不过几个点大小。即便你是个社交家,你认识(不谈熟识了)的不过中国一个小城镇的人口数量。即便你是个勤勤恳恳的读书人,你读过的未必能排满一个书架。庞杂,复杂,短暂,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特性。有限是我们不可摆脱的命运,每一个“我”都微不足道。可在微不足道的我们自己看来,我们的存在却具有独一无二的真理。

“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再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这就是我们处理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方式。既然这个世界不可能被完全理解,不如按照我们的定义去理解! 在李普曼看来,公认的典型、流行的样板和标准的见解都是造成成见的因素。并且,这些成见不仅难以克服,而且可以固化。一切道德准则都是固化了的成见。这种道德准则正如李普曼所言,包括范围极广。基督教的成见是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而不同教派又有不同的教义,不同的成见之间发生冲突造成宗教冲突。即使被柏拉图视为这个世界上唯一有意义的事情的哲学何不建立在自己的成见之上。柏拉图自身的思想大厦的最底层是对奴隶与奴隶主生而不同的规定。康德的哲学建立在先验理性基础之上。弗洛伊德学派从人的无意识出发。叔本华认定人生就是一场悲剧。儒家思想将这个世界定义为温柔友善。

由此看出,一切的理论体系无一不需要固化的成见作为基石。也许我们可以建立一套系统像记录天气一样记录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每件事情,我们自身不能探索到世界的真理,但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某一天总能够触到那个终极所在。然而,一个客观公正的系统本身就是个问题。审查和保密制度的存在,交往与机会的限制,时间和注意力的有限和不合理分配,速度、词语和清晰度的不确定„„显而易见,我们有太多限制无法摆脱。所以,我们不可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然而我们必需在这隐晦不明的世界上存在下去,并尽量做到有声有色。所以,正如托尔斯泰所言:如果没有上帝,就去创造一个。我们创造自己的世界观,行为准则,每一个选择的依据。我们需要一张地图能简明有序地指导我们的行为,而成见就是那个标尺。我们依赖我们的成见而活。

圣•安布罗斯的地图以《圣经》为依据,因此,“世界看上去成了一个单调的平行四边形,东西之宽为南北的两倍,平面中心是被海洋所包围饿陆地,大洪水之前的人类就住在那里。奇遇的陆地则是诺亚的避风港„„”所以,这个“标尺”并不中立。“它不仅是用井井有条的方式替代现实的庞杂喧嚣的混乱状态。它不仅是一条捷径。它是所有这一切,甚至更多。它是对我们自尊心的保护,是投射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自身的意识、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念、我们自身的立场和我们自身的权利。因此,成见充满了被它们所吸纳的情感。它们是我们传统的堡垒,在这个堡垒的庇护下我们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

矛盾就此产生。由于这个包围在我们周围的外部世界不可能完全是内心所想要的世界的反映,因此,当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不一致之时,我们就不能再心安理得地固守那个心中

的“小宇宙”了。

人的心理不希望不和谐。因此,本是稳定的内部系统受到外部系统的冲击时的直接反应就是回到和谐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三种选择:拒绝不同见解的冲击,做一个睁眼的瞎子;抛弃成见,彻底改变自我;修正自己的观点,部分接受新见解。

儿童文学中有一个男孩叫彼得潘,他看到成人世界中与他想象中不搭调的行为和景观后觉得憎恨和恐惧,他的选择是:拒绝长大。所以他在永无岛上永远是长不大的男孩,一直玩着躲猫猫的游戏。他是否后悔故事中没有提及,正如王子和公主的婚后生活是否一如既往的幸福一样被我们善意地忽视一样。另外一个类似的形象是持铁皮鼓的男孩,源于英国的民间传说。持铁皮鼓的男孩和彼得潘一样拒绝长大,保持幼儿的体型。但在这个故事中,他最终不能忍受自己不能长大这个事实,接受了成人世界的现实。后一个故事或许更接近人的本性。我们可以再某个短时期内选择拒绝,但这只能拖延不能解决问题。正如李普曼的结论“不加批判地固守成见,不仅会无视许多需要考虑的东西,而且一旦遭到报应,成见土崩瓦解,那么,明智的考虑很多可能就会和它一起毁灭。”

从某种角度来看,欧洲思想史是一部关于上帝是否存在的长久争辩的历史。公元410年(或455年)到公元754年(或800年)这段时期被称为中世纪黑暗时期,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文学、哲学、艺术、科学停滞不前。而人背负着原罪,应世世代代受罪,不应有任何其他的欲望。文艺复兴意味着人的价值重新被发现,人的权利被尊重。到笛卡尔尊崇理性至上,再到尼采叫出“上帝死了”,它从最初对基督教的推崇到对基督教的围剿,走到天平的另外一端。这带来的是缺乏约束之后的过分放纵。最终,尼采死了,上帝又回来了。历史上矫枉过正的例子胜不枚举,我们总那么爱好绝对。“我们更喜欢的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在我们无拘无束的时候,我们会把一切前景都说得那么绝对——百分之百、到处、永远。”

世界的钟摆远远不只在“全能”和“无能”之间摆动。它存在着中间地带,这是第三种选择。当你承认了人的非理性时,也需要去承认另外一个事实:人的基因中潜伏着理性的碱基序列。真正构筑社会的不是对外部世界视而不见的人,也不是没有任何立场的人,而是同世界建立了各种联系的,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有生命的个体,不是随意接受他人观点的被动的人,而是与社会互动的独立个体。这是构筑公众舆论所需要的主体,也是杜威所希望的 “THE GREAT COMMUNITY”的成员。要做到这样,长期有效的教育是必需的。经受过教育的人,能看到更多不同的景象,听到不同的声音,接触不同的观点,这样才可能发现成见。而“只有当我们习惯于把我们的观点看作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成见得到的局部经验时,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反对者的宽容。”同时,传播在此应当起到应有的作用。暂且不论人际传播中的交流与修正,对于大众传播而言,要做的更多。当大众手终于拿到餐桌上的报纸时,它正如餐桌上的面包一样经过层层工艺和运输。这不可避免。关键是,如何让这必不可少的过程变得有益。通过全面、公正的信息,消除大众的偏见是传播的意义之一。大众传播所要走的路还太长。

仇恨、不宽容、猜疑、偏执、诡秘、恐惧和撒谎,这损害公众舆论的七大罪恶不可能被完全根除,正如自由不可能绝对实现一样。虽然理性很难变得精致而具体,但“我们可以再某种直觉中树立对理性的信念”。尽管李普曼极具批判地戳穿长期被我们所隐藏的残酷真相,但他并未放弃解救之道。“如果我们既没有胆怯,又没有狂热到终于满腔怨气举手告降这种令人刻骨铭心的程度,没有因为对人类未来丧失信心而放弃长期打算,我们就能够干得

更好。”

成见不可能完全消除,正如民主,自由,客观,公正不可能完全实现一样,可正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才是人类文明走到今日的动力。正如杜威所言,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无限接近自由。尽管人的成见根深蒂固,但尤有消除的可能,至少是最大程度上的消除,从而最大限度接近事实。而选择拒绝还是接受,便是首先要做出的决定。

铁皮鼓读后感 第七篇_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作者是王小波,他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21495/

推荐访问:童年的铁皮鼓读后感 童年的铁皮鼓读后70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