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读后感大全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时间:2017-12-06   来源:读后感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读后感大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第一篇_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姓名:田翔翔

学号:20100603074

班级:艺术设计2班

系别:艺术系

最近读了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后,感慨颇多,在沉静中思考后写下这篇读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本是毛主席写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出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信中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指引了全国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坚定了全党全国群众争取伟大胜利的立场和信心。

毛主席引用中国的古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思是新生事物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他的发展是无限大的,前途是不可估量的。当时的中国革命就如同这星星之火一样,不仅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毛主席的这个理论,当时的许多同志都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这也是毛主席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之一,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束缚在条条框框之中,而不去关心周围的情况,做一个全面的深入了解,当然也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不这样的话,必然会导致一些失误。毛主席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更是一个远大的思想,代表了中国的革命发展方向,为我们国家的命运指明了方向,凭借着这样的信念,我相信我们国家必然会更强大。

这篇文章中毛主席用了一个比喻说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澎湃不已,因为我知道,这种革命的胜利会鼓舞所有的中国人,它也在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全国人民“中国革命高潮决不是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在当时来说,它的意义是胜过一切宣传革命的口号的。

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只是以一颗平常心来观看当时的局势和背景,也没想想太多,然而毛主席却有远见,他说一系列“白色政权中的小块红色根据地的存在与发展”“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与发展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主要因素”等等,毛主席的思想和理论总是超越的同时代的人,而且他的推理每次都是正确的,他所预测的民族发展,在历史的今天来看,大多数都是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惊叹于毛主席的聪明才智,那是所有人都无法超越,无法比拟的。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里,毛主席对当时社会的所有现状,所有阶层,以及每个阶层的详细的区分和独到的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定是他发自内心的坚定和自信才提出来的,我觉得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最重要一点就是领导人的正确领导,毛主席联系中国的基本国情,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重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我相信这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马列主义符合中国的国情,我们不能够一味的照搬照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文章中毛主席多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是我觉得非常有兴趣的一个话题,比如说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科学分析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反对过分夸大主观意识的盲动主义的悲观思想。运用矛盾的方法分析局势,将事物一分为二的来看,事物发展的根本观点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因此毛主席辩证的来分析事物,分析矛盾。运用实践论的观点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结合当前国内的发展趋势,辩证的看问题,从而得到很好的效果。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世界的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即使是在这样曲折的发展之中,也应该艰辛事物发展的道理,这样才能够真正认清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是毛主席在分析问题时的思想。我觉得这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来思考这个问题,要有目的性,计划性的看问题,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也正是因为这些哲学思想,当毛主席面对一些革命前途问题的时候,才有一些理论依据指导,我记得在文章中提及到一些对中国革命前途的错误认识,然而面对这些,毛主席在认真分析后,指出要判断中国的政治形势,需要认识四个点。总结为:(一)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二)大革命剩下的革命力量的发展将是很快的,将具有“星火燎原”之势;(三)对反革命力量也要从本质上去估量,切不可产生政治上的盲动主义或悲观主义;(四)不可只观察当前表面现象不观察实质,将特殊的小的环境一般化扩大化起来。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情真的是无法形容的,毛主席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所分析的就像是自己洞察的一样,那样精准,不愧是伟人,敬佩之情,再次溢于言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这篇文章的思路严谨,叙述有力,思路清晰,让人读过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通过这封信,我感觉到毛主席有区别于常人的那种不凡的魄力和先见之明。他总比别人看的更远,他以自己远大的目光,谨慎的态度,引领者身后人民群众的行动和思想,给了千千万万的战士看到中国希望的一幕,这也在间接上促进了人们的斗气和激情。毛主席用他那不失华丽的文风、通俗却不庸俗的语言让我叹为观止!尤其最后的排比句造的特别好,不仅增强语势,更使得语意清晰易懂,更是加深了我的印象!

我感觉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好像是同主席一次谈话,我能从它的话里面学到很多的东西,因为我知道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有一种乐观的心态,他的头脑清晰,目标准确,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样去做。他的实践精神深深震撼勒我,他的那种精神和那种具有放眼时代的站在时代巅峰的气魄,坚持调查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在现实生活中,我觉得我还缺少许多像毛主席那样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那种沉着与冷静,毛主席就经常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许多道理,我觉得我也应该养成这个习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盲目,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一系列的计划,不浮夸,踏实。

作为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我觉得不能只依靠书本中的知识,要经常理论结合实际,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和学习环境,用知识武装自己。切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都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怀着信念,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第二篇_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公开发表了一封关于当时中国革命前途的信,这就是后来被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文章。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的革命暴动,效法苏俄的革命道路,进攻国民党占据的大中城市,但都已失败而告结束,最后被迫转入农村,走向农村革命道路。经过两年多的革命实践,毛泽东对农村革命道路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但相当部分党和红军的领导人对当时中国农村斗争与城市斗争的关系、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夺取全国政权中的作用,则不十分清楚,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不赞成扩展农村革命根据地,没有在游击区域建立红色政权的思想,没有用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到来的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针对上述错误的观点,毛泽东写了此信,他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上述理论的错误及其来源,指出这些理论是不适合中国革命的实情的,论述了只有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能促进全国的革命高潮。毛泽东着重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和剥削的主要群众,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这就是说,中国革命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是

在广大的农村。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就是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进行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就把广大农村变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的战略基地;中国“统治阶级内部互相长期混战”。中国是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在中国分别扶植不同的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军阀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得他们相互间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战争。这样,“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特别是在统治阶级力量比较薄弱的边界地区的农村,更易于红色区域的发生和发展。以上两方面说明,在半殖民地中国的条件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此促进全国革命高潮,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

第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针对当时革命力量弱小,使一些同志产生了悲观思想,“特别是我们在红军中工作的人,一遇到败仗,或四面被围,或强敌跟追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把这种一时的特殊的小的环境,一般化扩大化起来,仿佛全国全世界的形势概属未可乐观,革命胜利的前途未免渺茫得很”等等情况,毛泽东详细分析了引起革命发生、发展的统治阶级内部的种种矛盾,着重分析了如何察看引起革命高潮的各种矛盾发展状况,然后说:“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就知道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

会 “星火燎原”。

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特征: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的出发。认识指导实践,在认识上不囿于条条框框,不先入为主,对周围的情况作深入、全面的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表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瞻远瞩。

文章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

文章的发表也标志着中国革命从理论上放弃苏俄的“城市道路”,开始在理论上探索自己的道路,是马克思理论和中国实践成功结合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开始中国化。

文章的发表也初步奠定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显示了毛泽东必将成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理论家、战略家,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中国革命严重转折关头,毛泽东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造才能,探索出复兴和发展中国革命的道路,这是与他一贯坚持调查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一条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第三篇_《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产生背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于1930年1月5日,原为毛泽东为答复林彪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所作。文章结构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一.写文章的原因——批评党内某些悲观的想法并指出革命是光明的;二.解释党内悲观想法的来源——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这一现状的不充分把握;三.分析中国形势:一方面反革命势力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而另一方面革命的力量正呈现出向前发展的形态,最终得出结论——革命的高潮快要到来,“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四是对革命的工具——“分兵”,即建立根据地达到武装割据对反革命势力形成包围之势,进行两面分析,道出“分兵”的可行性与必然性,并依据争取江西的计划这一实例来阐明“分兵”之利。

精要内容自我解读:

认清“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一现实的重要性,被放在了首位。当时的中国矛盾重重,但是毛泽东在经过秋收起义失败转移至井冈山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摸索,把握住了“农民问题”这一最严重的矛盾——“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形式”,这里,将中国人民的抗争冠以“农民战争”的帽子,这便为党的斗争指明了基本方向:抓住“农民这一关键,”要赢取战争的胜利,一是要解决农民的需要,也就是土地的需要,二要争取农民作为盟友,成为无产阶级最坚定的后盾。毛泽东从全局的角度,从中国当时的现状提炼出了这个最根本的原因,不可不谓其高瞻远瞩。

要建立革命根据地而不是只依靠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被特别强调。毛泽东特别强调了“政权”——仅仅是分散的游击,企图在扩大政治影响后搞全国武装起义,再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也就是“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国情不合适的。政权就是革命信仰的形式,若不存在政权,争取到的群众也只能是一盘散沙,而政权就是能将群众力量最大化的核心;但是建立政权——根据地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不能立竿见影的,所以在这个无法见到显著成效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悲观情绪,会使一些党内同志觉得不去打仗而只是窝在一个山旮旯搞建设不是闹革命应有的样子。然而,一件事的谋划,必然要落实到每一处细节,尤其是关键的地方,更是要一点一点地抓,正如取火就必须准备足够的柴火,否则烧到一半柴没了,那就前功尽弃了;而根据地的建设就是革命之火必须的“柴”。

对于反革命力量和革命力量的认识,毛泽东有着长远而清晰的认识。一方面,对于反革命力量的认识,既不能犯盲动主义,亦不能过度悲观。反革命力量当时是掌握了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的统治权,但是他们是建立在落后而薄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政权,所以他们也是薄弱的;并且,随着他们各派系的分化,矛盾慢慢凸显,而他们的利益是无法得到绝对平衡的,此时他们便会通过增加赋税等方式将他们的矛盾嫁接到受压迫的阶级,但由此引起的阶级矛盾会逐渐累积到一个最高点,等到爆发之时便是全国革命高潮之时。另一方面,对于中国革命的力量决不能低估,虽然现状表明他们是受压迫受剥削的,但也正是这样,他们的革命性会随着剥削程度的加深而变得更加强烈。对于两者的认识,毛泽东指出,“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先导”。这也能看出,毛泽东不仅能在革命过于激进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革命低迷的时候又能怀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把握住了事情的本质,才不会被表象给迷惑,才能拨云见日。

对于分兵,也就是后来武装割据的理念,毛泽东亦是做了一番客观的分析。当时前委给中央的信中罗列了分兵的消极理由,而毛泽东则是看中了分兵的积极理由——更能争取群众,深入土地革命和建立政权,更能扩大红军和地方武装。而毛泽东不仅仅是对分兵完全地推崇,他指出,“集中”和“分兵”都是有其积极和消极的理由的,关键是要在恰当的时机,在积极的时候运用合适的战术——分兵蓄积力量,然后集中力量消灭敌人。所以说,战术不是一成不变,战场是瞬息万变的,碰上良好的战机要选择合适的战术才能真正地把握这个战局——类似的,生活中没有万能的解决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方式,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读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后,不得不说毛泽东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身处混乱的中国,能够把握住关键,有清晰长远的全局认识着数不易。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思想亦是对当今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如透过现象看本质,全局观,抓关键,还有其中体现的实事求是的思想,都是很好的理念。原先以为毛选是艰深晦涩的哲学论,但是经过这次的入门,为文中形象的比拟和严谨的逻辑思辨给折服。对于毛选,如果能将其中包含的思想好好运用至平时的思想和作为上,想必是很有益处的,而这也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养成过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第四篇_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在1930年1月5日发表的一封关于当时中国革命前途的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的革命暴动,效法苏俄的革命道路,进攻国民党占据的大中城市,但都已失败而告结束,最后被迫转入农村,走向农村革命道路。其中一部分党和红军的领导人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不赞成扩展农村革命根据地,没有在游击区域建立红色政权的思想。

文章对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及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指出:党内出现的错误思想皆源于主观和客观的脱离,根子在于缺乏对国情的认识和了解。毛泽东同志认为,只要通过发动农民,集中优势兵力,实现红色割据,革命力量一定会逐步壮大,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透过这封信,我们看到了毛泽东同志以自己远大的目光,谨慎的态度,引领着身后人民群众的行动和思想,为后人创造了这和平安逸的社会环境。这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指引了前进的方向,让革命党人看到胜利的希望,鼓舞了士气,对革命充满信心。我们党不断克服困难,迎刃而上,赢得最后的胜利!

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力地向毛泽东同志学习,学着像他一样用思想辩别是非,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小看各种星星点点的小势力或小力量,因为假以时日,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不可忽视或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现在虽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从一点点的星星之火到可以燎原。足于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事物量变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因此,我们在生活遇到困难也要一点点开始去做,慢慢克服,然后慢慢积累,由量变到质变,最后克服这些困难。所以我们要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从点滴做起,怀着信念,坚信星星也之火可以燎原!

财务部 温锦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第五篇_2016红色之旅社会实践心得

很幸运能作为井冈山支队的一员参加暑期“两课”社会实践。说实话,自进大学校园以来,我已多次参加过校系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但这样历时久、路程远的社会实践,我还是生平第一次参加。随着日历一页页地被撕下,我的心越来越激动,井冈山的模样不时地在脑海里构筑。当踏上由杭州驶往南昌的列车,我们心潮澎湃,彻夜难眠,因为无数个为什么都将在一夜之后彻底解开。

南昌古城寻枪声

火车在南昌站还未停稳,我们的心早已飞向了八一大道、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和八一起义纪念馆。打点好行装,准备接受革命的“洗礼”。尽管从中学到大学我们都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总认为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是比较全面的,但在参观之后才发现自己掌握的都是些只言片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尽管提起毛泽东、朱德、八一南昌起义,我们都能说上几句,但这仅仅局限于感性认识,未能从书本课堂转到实地实景。而在这里,我们实现了质的飞跃。当我们走在八一大道上,我们仿佛听到了起义军震天的号角,听到了打响中国革命的第一枪;我们也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冲出战壕、奋勇杀敌的场景,看到了奋死拼搏、前仆后继的身影。当我们站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下,历史向我们讲述了一段不同寻常可歌可泣的故事。踏着起义将士们在大炮、枪支下留下的血的足迹,我们总有一种想穿越时间的隧道与革命运动面对面的冲动,因为我们已经好久没有这样亲近过历史了。当我们走进八一起义纪念馆,我们仿佛听到了朱老总在天心坪军人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是要革命的,……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黑暗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像俄国一样的‘一九一七年’的,只要能保证有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回到“大本营”,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总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烟雨蒙蒙上井冈

次日,我们特地起了个大早,尽管下着蒙蒙细雨,但我们的心跟着车在飞奔,只为赶往那绵延五百里井冈。从南昌奔波了近八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歇脚地——井冈山市,并以此为根据地,四处“打游击”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学习。毛主席旧居内,人头攒动,却大都比较安静,不像在别的旅游景点,喧哗不止。到了此地,似乎人人都怀着一种崇敬、景仰,甚至是顶礼膜拜的心情。继而参观的革命博物馆,记载着年代末至年代初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大小小的七个展厅讲述着同样一个故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影片《重上井冈山》不禁让人思绪万千;看着陈列在博物馆内的件件遗物,让人真正体味到了毛主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话语。

黄洋界上谒先烈

早已听说过毛主席曾经诗兴如潮对黄洋界发出的“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菲菲细雨中,我们一睹了黄洋界的“芳容”,阴霾的天气使五百里井冈笼罩在薄薄的雾气之中,但我们依稀可见当年红军构筑的工事。缭绕升腾的云雾似昔日鏖战的硝烟;阵阵松涛,似当年两军激战时的隆隆炮声。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下,我们高唱《国际歌》,体会当年红军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感受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内涵。黄洋界哨口,地势险要,防守森严,当年红军在这儿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如今的黄洋界,再也看不见飘动的战旗,听不见震天的呐喊声,但心目中的黄洋界,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沧桑。我们在当年毛委员朱老总挑粮上山时曾歇息过的树旁休息了片刻,追寻毛委员那浓浓的湖南乡音和朱老总那根三尺长的青竹扁担。正是那根扁担,挑起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挑起了全国人民的命运。

八角楼里上党课

从黄洋界下来,我们开始朝其他的革命遗址“进军”。在茅坪八角楼里,我们轻抚着红军将领们用过的简陋的桌椅板凳、蓑衣斗笠,聆听着年代久远的红军歌曲,思考着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为什么在艰苦卓绝、历经坎坷的岁月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信中国革命必定胜利,对中国革命作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判断?为什么红军在四面白色恐怖包围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英雄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敌人的进攻和“围剿”。章越松老师的一堂生动的党课解开了我们心中的结。虽然仅仅讲了一个多小时,但我们的收获颇大。为缅怀先烈,党员、预备党员们在中国红军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会场重温了入党宣誓。当我们举起右手时,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的眼睛早已被激动的泪水浸湿了,心灵上的火花又重新燃起。党员们纷纷表示,一定将用井冈山精神鞭策自己,向入党誓词中所说的那样,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党的“十六大”。

烈士陵园祭英雄

井冈之行只剩下最后一天了,我们不能留下任何遗憾,于是冒雨去了烈士陵园。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距我们住的旅馆不远,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这里是一座山,郁郁葱葱;雨滴松林,发出了细微的声响。“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井冈山的雨莫非也是为烈士洒的。陵园以阶梯修筑,走进园门,便是几十级台阶,高耸而凝重,我们急促的心情随之放慢。英烈堂前上书的“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十四个醒目的大字,让人顿生浩然正气凛然涌动、阳刚之力震慑灵肉之感。堂内悬挂着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牺牲的英烈照片,摆放着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献的花圈……置身其中,一种心眼湿润的感觉油然在心底升起。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将花圈献给在井冈山斗争中牺牲的名革命先烈和那些未能留下名字便匆匆离开这个世界的无名英雄,并默哀三分钟,深深缅怀他们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年代,为了缔造“共和国第一块奠基石”而献身的精神。井冈山的松柏为什么四季常青?一定是先烈的身躯所化成!井冈山的杜鹃花为什么这样红,一定是先烈的鲜血所染红!党魂浩然,英魂长存,死难烈士犹如火中的凤凰,得到永生。

当汽车爬上高高的盘山公路即将离开这座英雄的小城,我们的井冈之行也随之结束。此次“红色之旅”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我为能去过井冈山而感到一生光荣,终生难忘。难忘那一座座沉默的烈士墓碑诉说着一个个壮烈的故事;难忘那一座座雄伟的纪念塔讲述着一段段永不磨灭的历史;难忘那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倾诉着英烈们矢志不渝的光辉业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第六篇_山林防火宣传标语

山林防火宣传标语

1、愿绿色覆盖大地,让火源远离森林。

2、保护森林,造福子孙。

3、让心灵的火花绽放,让森林的火花熄灭!

4、森林防火记心上,人人护林理应当。

5、星火酿大祸祸及森林,防患须小心心系绿色。

6、火烧森林易,树木成林难。

7、草木有意,烈火无情。

8、小小蝼蚁可以蛀毁巍巍长堤,星星之火能够烧掉莽莽林-海。

9、悠悠森林情,寸寸防火心。

10、我来栽树,你来乘凉,大家受益;你也防火,我也护林,绿色永存。

11、烤火令你暂时一热,火灾让人永久心寒。

12、无论春夏秋冬,防火在我心中。

13、森林需要你的百般呵护,千万别给她“火”热的爱!

14、沐浴阳光享受绿色,走进森林注意防火。

15、森林防火记心上,人人护林理应当。

16、全民总动员,防火保安全。

17、梅兰松竹,株株棵棵皆为友,倍加爱护;

18、防森林火灾,保绿色家园,筑生态屏障。

19、棵棵树木可铸就绿色世界,星星之火可毁掉绿色家园。

20、一时疏忽酿山火,终身遗憾责难逃。

21、火带给人类的是文明,但带给森林的是毁灭。

22、人类一把火,森林满眼泪。

23、爱情 的火花最甜蜜,森林的火花最无情。

24、巍巍兴安岭青山翠,漫漫防火路责任重。

25、北国之春,无火才美;秋色迷人,有火皆愁。

26、森林防火常年抓,保护森林靠大家。

27、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森林防火,重在堵源。

28、让绿色拥抱大地,让火灾远离森林。

29、森林护我家,防火靠大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第七篇_2015党在我心中征文

第1篇:党在我心中征文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党,记得小学时候每当星期一在校园里升旗,看着五星红旗高高的飘荡在天空中,我就想起了人民解放军战士们,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着祖国,“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首歌是蕴藏着一种力量,是打败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过上幸福生活的力量,而我们的党就是这种力量的凝聚。

如今党在我心中的形象变得越来越清晰,在我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党的力量。

当我站在秦兵马俑坑旁,看着千人千面,形态各异、威武壮观的秦兵马陶俑奇迹时,除了感叹古人的智慧外,更加感叹我们的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使我们有机会能够感受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当我登上华山之巅,遥望西岳华山的“奇、险、峻、秀”,来到黄河壶口瀑布,目睹母亲河大气磅礴、美好壮观景象时,我恍然大悟,祖国大好河山中蕴藏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华夏民族的魂,而我们的党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一定会凝聚起全中国人民的力量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我来到延安杨家岭和枣园参观革命旧址,参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时,我感受到了我们老一辈革命家身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就是延安精神,每一次胜利、每一个成就,都是靠着这股精神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奋斗。

党在我心中,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在这座不朽的丰碑中,在这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上,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用红色的信念铸造灵魂,用赤热的鲜血捍卫民族的尊严,用辛勤的汗水浇开改革开放的春花秋实。党在我心中已经种下了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它生根发芽,结出的果实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激情,将伴随我一生。

虽然我现在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我始终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改善自己,不断提高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愿意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党的哺育下茁壮成长。

我愿意早日将自己融入党的怀抱,在党的领导和指挥下,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发挥自己的才干!学习使人智慧,知识使人强大,信念使人坚强,理想使人升华,无论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不会退缩——因为党永远在我心中。

第2篇:党在我心中征文

小时候,我对于党的认识不是很了解,只记得那时的我在学校常常会听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熟悉的歌词,有时候走在路上我也会听到这一熟悉的歌词,那时的我并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这首歌,但是每当大家一起唱这首歌时,我的心里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一种莫名的兴奋。

小时候我的家乡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经济发展,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高楼大厦,小时候的我可以算是一个在农村里长大的小孩,还记得那时候我还很小,但总很爱玩,我总会和邻居家的小孩在家附近玩躲迷藏,那时候家的周围除了山就是水,没有现在那么多高楼大厦,小时候我是和我的父亲母亲一起住的,我的父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他却总教育我要好好读书,要脚踏实地地做人。父亲常常给我讲一些党的历史,那时候的我常常听讲他以前的故事,父亲的话对我影响很大,因为父亲,那时小小的我对党开始有了一些了解。

上了小学,那时的我开始发现,家乡凹凸不平的道路开始变得宽敞平坦,楼房也渐渐盖起来了,人们的穿着也渐渐变了,一切的一切似乎都默默地在发生着变化,在大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时,我总会听到他们说:“党的政策多么好啊!”那时的我开始明白为什么大人们总爱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于是,慢慢的,党对于我来说开始变得亲切、崇高。

党,领导了中国的革命战争,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人民得到了解放,让我们中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主。让我们中华民族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成为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总不断发展革命理论。新中国成立后,又制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努力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努力使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在发展的道路上,党总是在虚心地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和进步,实事求是,不断完善。是党带领我们奋步走向新世纪。是党的不懈努力创造了现在和平安康的社会;

从党成立的那日起,我们似乎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党为我们做的一切,如在农村实行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收复了香港、澳门,让那些分离多年的亲人可以相聚一堂;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开拓出一条新道路;取消农业税,以行动为普通的农民做出了最实在的帮助;为广大农民工解决了困扰他们已久的就业难问题;再如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有加大力度建造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以解决现在人们的住房问题……这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出台的惠及全国人民的政策。

党为我们做的太多太多了,没有党就没有我们今天强大的中国,也就没有今天我们快乐幸福的生活。因为党的领导,我们的祖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让世界看到中国综合实力的强盛,让中国人扬眉吐气。

一直以来,因为党,我成长的道路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小学的时候党倡导的雷锋精神一直留在我心中,这让我思考和学习如何去做人做事,让我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是幸福的。

每年天安门广场上的阅兵仪式总时那么的雄伟壮观,让每一位国人感到振奋和激动,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幸福,为能有党的领导感到自豪,我开始懂得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此时的党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党对于我来说是伟大的,让我为之感动,让我为之动容,我终于开始懂得为什么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了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党在我心中,就像一座雄伟的丰碑,让我敬仰,永远让人感到振奋;

党在我心中,就像是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让我拥有

坚持下去的动力。

党您的丰功伟绩将被永远书写在中国的历史丰碑上,也将永远烙印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第3篇:党在我心中征文

九十年前,在苦难深重的中国,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她就是中国共产党!如果有人问我,党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郑重地回答,党在我心中重千斤。

孩童时代党在我心中,是由一串串故事和一个个英雄组成的,像描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孩子》、《飞夺沪定桥》,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小兵张嘎》、《英雄王二小》,描写解放战争时期的《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以及后来描写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儿女》,还有毛泽东、周恩来、董存瑞、黄继光,这些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故事和这些闪亮的名字,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下了根。那个时候,每次看电影时,我总是要问爸爸妈妈,谁是好人?谁是坏蛋?但是,当我知道谁是共产党员的时候,那么我可以肯定的说他一定是好人。而且,每当看到电影上,有人喊出“共产党员,跟我冲!”我就会激动不已,甚至也会和他们一起呐喊“冲啊!”那时,我的理想,就是长大以后,能够成为一名英勇的解放军战士,更要作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因为,他们都是那么的坚强,那么的不怕牺牲。因为,他们都是我心目中的真英雄。

长大了,懂事了。党在我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个英雄和一串串故事,而是由这些英雄和故事贯穿其中的,一部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抗争史、奋斗史、革命史。那时,我常常会思考这些英雄和故事背后的道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而却义无返顾?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国民党人,却贪生怕死,苟且偷生,甚至成为汉奸?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党员会从建党之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几千万?而国民党却从不可一世,沦为退守台湾呢?

为什么,我们党领导的军队穿着草鞋、吃着小米却能成为常胜之师?而为什么装备精良的日寇和几百万的国民党军队却会一败涂地呢?

我思索着,探寻着。我们的党,之所以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的烈焰。那是因为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我们的党是一切为了劳苦大众谋福利的政党。因此我们的党是最无私的政党,我们的共产党员也是最无畏的英雄。也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领导着我们建立起了新中国。从此,我们结束了百年的屈辱历史;从此,我们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状况;从此,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中国人,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可以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坚决地说:“不”!我们可以按照自已的意愿去建设自已的国家,而不必再看别人的“脸色”。

现在,党在我心中已不再仅仅是一部历史,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座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丰碑。是否记得,曾经只有士豆、白菜的餐桌,如今已是碟盘罗列,鱼肉俱全;是否记得,曾经是青一色的蓝布褂、绿军装,如今已变成纷繁绚丽的时装、晚装,甚至另类装;是否记得,曾经是高档电器的电子管收音机,如今已变成了家庭影院、DVD;是否记得,曾经是可抵万金的家书,如今已变成了方便快捷的电话,甚至电子邮件。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而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使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全国人民有了更强的凝聚力。我们不会忘记,1997年6月30日,那不眠的一夜,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我们不会忘记,1998抗洪时,那些奋不顾身,跳入急流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涛涛洪水的党员和战士;我们不会忘记,当神舟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充满自豪的那一瞬间。这是国力的象征,这是民心所向,这是科技的发展。我想说,我们国家正作为一个经济巨人,崛起在世界东方。我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三个代表"、“两个务必”的思想指导下,我们一定会实现民族振兴。

如今,党在我心中,已从儿时的朦胧,到如今的真切;已从为了民族的觉醒,到今天为了国家的富强;从童年的故事,到今天澎湃的改革大潮。

如今的党,已是溶入我灵魂的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激情。她已成为我毕生不变的信念。她已溶入在我的生活中,她已溶入在我的学习工作中,他已溶入在我的血液。

我作为一名公民,为生活在这个时刻为人民谋求福利的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感到荣幸、自豪,在我们伟大的党领带中华民族迎接着巨大的挑战,担负着历史重任的时刻,我更有一种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任重而道远,我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进,为人民、为社会作出一份奉献。

中国共产党———你是一盏明灯,永远驻留在我的心中,指引我坚定不移地做一名共产主义的忠实追随者。

第4篇:党在我心中征文

历史的巨轮在时间的长河里推动向前,伟大的中国也迎来了他九十周岁生日。九十年于历史中不过弹指一挥间,可是中国在这弹指间上演了一幕幕烽火连天中保家卫国的战斗场面;创造了一个个振兴中华的丰功伟绩;铸就了一座座历史的丰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九十年前的中国还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民不聊生,四亿同胞倍受凌辱,几经磨难,那是一段残酷的岁月。中国敢为天下先,应运而生,像一把刺向苍穹的利剑,“搅得周天寒彻”。起初,毛泽东同志在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对起义部队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建立革命根据地。经过三年的战斗,党领导的红军发展到十万人,赤卫队十几万人,建立了大小十五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越烧越旺,革命烽火在中国大地上遍地燃烧,成为了中国领导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燎原之势。正如埃德加·斯诺先生说的:“红星必将照耀中国!”

试看未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党当仁不让,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国接收着考验与锻炼,饱经沧桑,一路走来。从最初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建立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道路到如今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一直坚守责任,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已经有所成就,但是中国人民经历了两个困难时期,为摆脱贫困现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领导下的中国开始了新的革命——改革开放。事实证明,在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之后,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纪之交,我们党逐步完善自己,提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面临国际形势,世界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我们党在以xx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提出“科学发展观”,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带领中国面向世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现在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挺起脊梁傲看环球,为中华民族撑起一方天空。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从儿童年代的少先队员到共青团员,再到入党积极分子,在我看来,员是一个崇高的称谓,入党是我毕生所需要的追求。我对“员”这个字眼有着别样的情愫,我的爷爷是一名抗美援朝战士和老党员,无论是在他的耳濡目染下,喜欢听他讲的峥嵘岁月,还是从小喜爱的革命电影里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中国员的光辉形象已经渗透到我的心里。

“一个人活着应该有个信仰。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党的事业永存的。我愿为实现党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贡献自己的一切。”中国员、科学家蒋筑英如是说。一名优秀员对党的追求已经上升成为一种崇高的信仰,这不同于宗教的信仰,是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党的事业中,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正是本着这种信仰,在这九十年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员,可歌可泣,他们的故事感动着我,震撼着我,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为谋取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的革命英雄澎湃;“生前令敌人闻风丧胆,死后以惊人意志震撼敌人”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头可断,血可流”忠肝义胆的工人林祥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人孔繁森;“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公仆牛玉儒;15岁的刘胡兰横眉冷对敌人的铡刀,面不改色;夏明翰在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后从容就义;任长霞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无数的革命先烈、民族英雄、人民公仆,为党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生命力,这些英雄事迹任何一个都荡气回肠、掷地有声!他们以自己的切实行动竖起党的旗帜,释放党的光辉。同时也点燃了我内心对党的无限崇拜和热爱,坚定了我追随党矢志不渝的信念。

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鲁迅先生所说的:“青年应当有朝气,敢做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是为祖国发展做贡献的生力军,肩负着的是先辈们一代代传递的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也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说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后,我的思想也逐渐成熟,党的光辉成就和共产主义思想也在影响着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众多优秀员的光辉形象也深入我的内心,正确引导着我追求党的脚步。一直以来,中国代表着的是人民的利益,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能深刻感受到党带给我们底层劳动者的无私贡献,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农村免去了义务教育学杂费,取消了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政策,解决农民工问题,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XX-XX年),还有我所感触最深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毛主席告诫我们青少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是的,我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发热发光的时候,也是我不断壮大自己要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的时候。如今,中国伟大的功绩我不能忘,也忘不了;中国艰辛的奋斗历史我不能忘,也忘不了;中国员的无私无畏我不能忘,也忘不了。中国的存在,使我的追求有了新的坐标,我坚定着追求党的脚步,在现在,在将来。

因为中国在我心中是一座丰碑。

第5篇:党在我心中征文

时光如流水般逝去,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已经点燃了她的第60枝生日蜡烛。这60年的风雨中走过的路、淌过的河,已不计其数。这60年里,我们有过辉煌,也有过失落,6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完成好多事情,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是短暂的。虽说成长之路是曲折、漫长的。

面对60年的风雨沧桑,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骄傲,我们自豪!现在,我们可以挺直腰板,拍着胸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们心潮澎湃;多少次,我们辗转反侧;那都是为了等待这不同寻常的一天——祖国mǔ亲的诞生!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那就让我们沿着时间的隧道逆向而行,重新感受那段平凡而又伟大的历史吧。曾几何时,贪婪的侵略者纷纷来到中国,从此,这里的文明消失了,强盛衰败了,留下的只是浓雾蔽日,民不聊生;曾几何时,无数的革命烈士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抱出了地狱,为了祖国的成长,无数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又有多少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柱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把祖国mǔ亲送上了幸福大道,用拳拳赤子之心,抹去了祖国mǔ亲凄苦的眼泪,换来了她幸福的微笑……五十七年前的今天,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迈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每当五星红旗在蓝天飘扬,国歌声在晴空回荡时,民族自尊的血液就会在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血管中沸腾。回望历史的长河,无数先辈名垂青史,他们用自己的赤胆忠诚誓死捍卫自己不屈的民族,从威震敌胆的民族英雄岳飞,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为建设民主主义中国而抗争的孙中山,为开创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唤醒东方经济巨龙的邓小平,推进“三个代表”的江泽民,贯彻八荣八耻的胡锦涛……每个名字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是啊,正是这样一个向来不屈不挠的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又是这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唤醒沉睡于心底的自豪。

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证明了我国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在增强着,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用双手弹奏为我们伟大祖国谱写的新乐章。

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成熟,她的男性般坚实的臂膀,她的母性般温柔的胸怀,我们深情地向她致敬,奉上我们一片爱国赤子的深情。

第6篇:党在我心中征文

我漫步在云端之上,向蔚蓝的天空问道:“党在哪里?”

天空传来阵阵轰鸣,“党在哪里?需要你用心去寻找!”

我漫步在巍峨的高山上,向山的那一边问道:“党在哪里?”

山的那一头传来回响,“党在哪里?需要你用心去寻找!”

我漫步在碧蓝的海面上,向深沉的大海问道:“党在哪里?”,

海底传来低沉的声响,“党在哪里?需要你用心去寻找!”

党在哪里?我四处寻找着答案。

党在哪里?党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哪里有无产阶级,哪里就有的分部,哪里就有为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的员。放眼全球,又有哪个国家上空没有飘扬着鲜红的党旗呢?不论是在发达的北美洲、欧洲,还是在发展中的亚洲、非洲;不论是在赤日炎炎的热带地区,还是在白雪皑皑的南北极地区,到处都有鲜红的党旗。他在世人宣传一个信念,一个信仰,那就是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按需分配,每个人都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世界的每一个员都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领导人民反抗剥削的身影!党的红旗从一国到多国上空飘扬,证明了党的生命力和号召力。从巴黎公社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从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建立,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一切的一切都渗透着人的血与汗。

不能否认,当前世界各国在怎样实现全面社会主义和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这仅仅是党内部理论的争论。每个国家的,每个员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信念都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有的只是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不能否认,当前共产主义运动在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低潮,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这并没有证明,资本主义已经取得胜利了。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事实上,资本主义都必将灭亡,社会主义都必将取代资本主义。当前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是由于前苏联某些领导人在怎样实现共产主义道路上出现的错误与偏差。当前资本主义蓬勃发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99138/

推荐访问:燎原的星星之火观后感 星星之火读后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