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人文百科 > 财经记者,秦朔

财经记者,秦朔

时间:2017-11-18   来源:人文百科   点击:

【www.gbppp.com--人文百科】

财经记者,秦朔 第一篇_第一财经日报发刊词

第一财经日报发刊词:探求无尽的生命力

一财网 2014-11-16 21:08:00

地球每年公转一次,每天自转一次。无声的转动,孕含着无尽的力量。

今天,2004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开始转动。它为时代而动,为读者而动,为理想和责任而动。

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权威性、最受尊敬的首选财经日报,成为一张和中国经济的未来相匹配,和《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世界级报纸相对应的百年大报,这是本报的愿景和"第一推动力"。正是在这一愿景的牵引下,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走到一起,共同开启中国首家跨地区、跨媒体报纸的大门。

在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一张权威主流的财经商业日报--中国需要它!

商业改变世界。近代以来,如果说有一种力量,最广泛、最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的话,那就是商业的力量。人类探索的推动力来源于商业,不断增长的生活来源于商业,商业的活力维系着社会的活力,商业的创新引领着社会的创新。

商业改变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的力量、商业的力量、资本的力量、新技术的力量,正在成为塑造中国的主导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使社会告别了停滞,也重塑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性格。当人民不再被僵化所束缚,而是相信他们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创造性的知识便开始流动。

中国改变世界。今天,世界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如果有一种力量,能够最强烈、最深远地改变21世纪的世界商业版图,那就是中国商业的力量。一块"看得见的新大陆"在崛起,它将出现在"所有超出国界的视野里"。

作为一张主流大报,我们推崇商业的力量,关注商业力量的伟大进军,记录资本与财富的运动过程;但我们深知,尽管时代的标志是商业,但商业的精神决不只是时尚和金钱。 我们把商业看成一种责任。

依赖和平的交换机会来获利,依赖持续的、理性的、自由劳动的组织来获利,依赖对变化的适应和不间断的创新来获利,摒弃"利用各种政治机会和非理性投机活动"牟取一时之利,这是商业责任;"诚信并不只是法律规则,它比法律更重要",这是商业责任;做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企业公民,弥补对社会成本的占用,这也是商业责任。

负责任的商业,就是一种文明。

没有文明的商业,就没有文明和谐的社会。

商业改变世界,也被世界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体制结构、治理水平、社会文化、价值伦理,对商业有着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需要新动力,中国经济和中国商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不断喷涌的生命力。这不仅有赖业界自身的努力,更系于社会的整体协调:对创造者权利的尊重与保护,清廉高效的公共服务,可依赖的法治体系,开放兼容的文化理性……如果

没有这些配合,中国商业的未来很可能被机会主义的阴影威胁,被既得利益的固化侵蚀,被社会鸿沟的扩大影响,被粗放增长的压力制约。

"中国或许是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经济新闻产生地。"我们相信未来,怀抱理想上路。权威、独立、责任、专业是我们的编辑方针,恪守公信是我们最重要的报道立场。商业改变世界,中国改变世界,《第一财经日报》--ChinaBusiness News,也将努力汇入改变世界的力量的河流。

因为信仰改变的力量,因为追求改变的可能,2004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生于上海,生于广东,生于北京,生于中国。

四周年致辞

加油 今天

第一财经日报 秦朔 2011-11-15 15:42:00

2008年《第一财经日报》周年特刊总编辑致辞

今天,是我们这张年轻的报纸诞生四周年的纪念日。从四年前的冬天到四年后的冬天,今年最冷。

遥远的金融海啸是冷的,身边的很多市场和工厂是冷的,无论是资产的市场、期货的市场还是对外出口的加工厂。

在这个时候,如果要把千言万语浓缩成最简单的两个字,我们的选择是——加油! 二

我们为世界加油,尽管它存有那么多问题。我们反思全球化,但不是为了脱离全球化;我们反省次贷风暴,但不是为了反对市场原则。次贷危机与其说是过度创新的危机,不如说是背叛基本商业伦理的危机,背叛诚实与信用的危机。债权应该像铁一样牢固,诚实的性格重于任何货币,当这些基本价值在每个环节都被急功近利、哪管明天的短期行为所抛弃时,“明天的诅咒”只会更快降临。

这不是世界的末日,而是过度贪婪的末日。无论代价多么惨痛,世界终将从教训中走出,找到走得更远的坚实基础。

从另一个角度看,虚拟经济的飞速膨胀,折射出的是实体部门方向不明的困惑,是世界经济长期失衡的困境。从18世纪末期开始,人类的经济增长走过了五个“长波周期”,每一波都有其标志性的创新技术:第一波的纺织机、蒸汽机;第二波的钢铁、铁路;第三波的电气、化学、汽车;第四波的汽车、计算机;第五波的信息技术、生物。创新技术的商品化,消费文明的兴起,再加上人口增长,国际贸易,投资与分工,构成了全球经济的原动力。而今天,新的、规模化的、能够带动广泛就业和促进广泛消费的经济增长点,还并不明确。信息技术造就了许多个人传奇,但正如克鲁格曼所说:“一个富者愈富的社会就像比尔·盖茨走进一个

酒吧,人均财富剧增,但是其他顾客并没有因此更加有钱。”1980年,美国最富有的1%家庭占据国民收入的8%,今天这个比例已经超过20%。当美国普通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持续得不到提高,收入增长赶不上消费增长的时候,从“负债消费”走向“资产(升值)依赖型的负债消费”就成为一种必然。

当大量过剩资金投入层层叠叠的衍生游戏,不断加剧经济金融化、资产证券化、财富虚拟化的风险,我们可以“怒其不良”,或许也应“哀其无路”。但是,我们最终相信,世界经济一定会找到它的第六波、第七波。因为人类消费的愿望没有止息,而消费,“乃是一切经济活动之唯一目的、唯一对象”(凯恩斯)。这深刻的驱动力必将带来新的探索和创造,正如汽车延长了人的双腿,电话延长了人的声音,互联网延长了人的眼睛。

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在贫富分化这一点上,美国的图景也是世界的图景。如果全球的贫富分化状况不能收窄,如果全球消费主要还是依靠发达国家拉动,而落后国家和地区始终缺乏消费和支付能力,那么人类经济增长的动力仍将是不足的。从这个角度看,对未来的第六波、第七波,世界已经“内生性”地提出了一种期待,新的增长方向既要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利于优化生产关系。

这个充满风险与挑战的世界,有我们的机遇,有我们的陷阱,但从根本上说,它不是我们的敌人,不是我们要惊惧逃避的魅影。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人类有多个世界,人类可以构建更理想的世界。一个更理想的世界包含中国,更需要中国。今天,让我们睁大眼睛,仔细地看,冷静地想,并且用恰当的方式作出恰当的回应。无法置身事外,无须仓促出击,不能浅薄自满,不该幸灾乐祸,面对世界,我们需要的是深刻的责任,清醒的自我认识,远见未来的智慧,抓住机遇的勇气,当然,还有那份与天地同在的悲悯之心。

我们为中国加油。有寒风在耳旁,有冷象在眼中,但在内心里,我们对中国的信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坚强、这样有力。这不仅是因为中国有着支撑经济增长的诸多长期动力,从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从外需驱动到内外平衡驱动,从投资拉动到投资与消费共同拉动,从加工到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从物质性需求到非物质需求,从沿海引领到全面发展,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从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到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它们将在未来二三十年次第启动,此起彼伏,一轮一轮,一波一波,推动中国从今天的生产力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再攀上几个大的台阶。

我们对中国有信心,还因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求索与洗礼,我们对于如何在一个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环境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比较优势,稳健扎实、专注进取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已经取得了大量的规律性认识。本固则邦宁。在金融海啸的冲击面前,中国的金融体系基本健康,固然有相对封闭、受外部影响较小的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近年来的深化改革和金融机构治理能力、风险防范能力

的提高而实现的。我们的信心不是虚无缥缈的自我陶醉,而建立在长期点点滴滴的奋斗与改进中,也经受了不同时期、不同问题、无数艰难险阻、太多激流险滩的实践检验。 六

我们对中国有信心,从更深的意义上是因为,回首中国经济已经走过的30年,历史性地看,可能还没有哪个国家,尤其是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在如此之长的时间和如此之广的空间里,不间断地反思自己,以世界经济体系中各个方面的先进标准为坐标,开放学习,勤奋探索,创造超越。30年来,无数人,无数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为了改变他们的命运,为了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而迸发出的热忱和坚韧,不仅交织成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诗,也汇聚成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自我变革、急起直追、竞争图强的伟大力量。

不必讳言,中国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体制性的问题根深蒂固,错综复杂,束缚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也必须转型。中国的变革远未结束,毋宁说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今天遭遇着困难,未来注定还会有雄关漫道甚至惊涛骇浪。我们应当警醒,我们需要反思,但反思自己不是为了否定自己,而是为了更好前进,在推进科学发展中解决各种历史和现实问题。

七【财经记者,秦朔】

我们为中国企业加油。我们相信推动经济增长的最终主体,是在不断加深的专业化过程中发现和运用知识的企业家。企业家的发现和创新活动,是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家发现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 今天,中国经济的周期性调整,加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种压力。可是,世界上有永远高增长的景气吗?经济中有只赚不赔的生意吗?高高低低、起起落落不正是市场的常态吗?风险和不确定性从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伴生儿,也是企业家获得利润的真正来源——现实的经济过程是由预见未来的行动构成的,而未来总是存在不确定因素,企业家就是通过识别不确定性中蕴含的机会,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把握和利用机会,从而获得利润(弗兰克·奈特)。

企业家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职能。如熊彼特所说,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企业家是一种职能,更是一种状态。在履行创新职能的过程中,企业家经常“存在有一种梦想和意志”,有创造的欢乐,把事情做成的欢乐,“这类似于一个无所不在的动机……寻找困难,为改革而改革,以冒险为乐事”。

让我们想想所有优秀企业走过的道路吧。从惠普到苹果,从丰田到三星,从联想到华为,哪一个企业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呢?哪一个企业没有经历过挫折乃至九死一生的考验呢?哪一个企业的创新不是在逆境和挑战中被逼迫激励出来的呢?企业家所有的光荣与骄傲,其根源正在于他们能够承担不确定性,承受压力、痛苦、艰辛、风险,并用坚强的精神力量和创新的才能,带领整个团队,消化那些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把不确定性比作浮云,企业家就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挑战者;如果把不确定性比作狂风,企业家就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斗士。而企业家咬定青山、创新拼搏、黄沙百战、永不回头得到的回馈,就是荣誉、认可、利润与企业剩余的奖赏。

【财经记者,秦朔】

今天,挑战在眼前,困难在眼前,出路其实也在眼前。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中国的企业家群体是遇挫而退,还是临危不惧?是失落于赚快钱的机会主义年代的结束,是一味把困难归咎于外、把希望寄托在政府施救上,是继续沿用低廉的要素使用方式,还是选择坚韧与不屈、超越与创新,就像二战之后,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家们,通过对质量的精益求精,依靠勤奋探索和技术管理创新,以高性能的可靠产品迅速扭转国际市场对它们“低档货”的认识?!我们需要聆听企业家的抱怨,并从政府改革、金融支持、法治建设、打破垄断等方面为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但我们同样有理由要求中国的企业家们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我们期待他们像当年的艾柯卡和前几年的乔布斯那样,有着主动只领取1美元年薪、与企业生死与共的决绝勇气;我们期待他们像华为的任正非那样,在一次次的冬天里,依靠强大的精神生命力,百折不挠,忘我奋斗,向内部挖掘潜力,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寻找出路,并用创新的方式,为顾客提供具有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今天,我们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新的企业家精神的崛起。只有依靠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扬,才能从供给、供应的角度,创造出能够有效激发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从而带动市场的复苏和经济的增长。我们希望中国企业界在发挥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同时,能够致力于更聪明、更清洁、更负责、更人性、更具创造性地开展生产活动,建立更高价值的品牌,为中国经济奠定坚实的、以创新为导向的微观基础。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从一个庞大经济体到强大经济体、从全球经济分工的“追随型参与者”到“战略型参与者”乃至“领导型参与者”的伟大转型。

我们为每一个中国人加油。无论你是在寒风中返乡的农民工,还是股票市场上失意的投资者,无论你是为财政收入下降忧心的市长,还是为现金流操心的经理,我们都是同一个命运共同体中的伙伴。每个兄弟姐妹,每个父老乡亲,每个熟悉的面庞和陌生的身影,我们为你加油。 我们为你加油,因为我们相信,在挑战、困难和危机中,崭新的机遇也在悄然闪烁,自我的超越恰是良机。在冬天,我们注定会比春天、夏天和秋天收获更多。

今天,我们无法回避困难,但我们可以选择应对困难的态度。世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在困难面前畏缩逃避的人。拨开迷雾,信心就会生长;咬紧牙关,斗志就会凝聚;握紧拳头,行动就会有力;打开思路,创新就会萌生。我们真正要超越的对手,就是我们自己。 十

四年前,当这张报纸诞生的时候,我们在发刊词中写下了这样的标题:探求无尽的生命力。今天,在这个冬天,我们依然坚守这样的信念——在我们民族不断的、伟大的自我探索进程中,无论痛苦还是快乐,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时间快慢,无论路途长短,我们都愿意是

财经记者,秦朔 第二篇_《第一财经日报》的编辑方针

《第一财经日报》的编辑方针

在由秦朔总编辑起草的《第一财经日报采编人员手册》中,有如下表述:

报纸定位:一张全国性、市场化、权威、主流的财经商业报纸。是以财经为中心、为特色、为主体的日报,是财经化的日报,是用财经眼光看世界同时也影响财经世界的日报。 读者定位:三最人群——最具决策力,最具消费力,最具影响力。他们构成了中国最有价值的阅读人群。我的理解和概括,可能就是指中国最有权、最有钱和最有势的人群。 编辑理念:权威、独立、责任、专业。

更具体的内容,有详细的文字材料,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看。

3,《第一财经日报》的结构设置

决定一张报纸结构设置的,是报纸的定位。而结构设置,又决定了一张报纸所提供的内容,决定了它的读者群,

进而又直接影响到它的发行和广告。

《第一财经日报》的报纸结构,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基本可以概括为“三四五”——三叠、四块和五个周刊:形

式上分成A、B、C三叠,周五加一个D叠。内容上按顺序分成综合新闻(实际上就是时政类的经济新闻)以及评论

、财经新闻(这是我们这张以“财经”冠名的报纸的支柱产品)、产经新闻和生活副刊四大板块。产经新闻里边

,又每天设置了一个行业性的周刊。

这样的结构,谈不上有什么新意,但比较符合中国实际。我个人的看法,一个是除周五之外星期一、二、三、四

把副刊跟产经一块装在C叠,感觉有点别扭,软硬反差太大。不如干脆把这两个版的副刊拿掉,反正新闻性也不

是很强,搁在周五去发问题也不大,集中精力和资源把周五这期副刊做出彩儿来。

作为财经日报的副刊,在内容上我觉得应该把握住两点:一是既然每天都出,就要尽量做到“日报化”,就是带

有一定的新闻性;二是“财经化”,内容上应该尽量跟财经或财经界人士靠近。最忌讳的是纯“艺术化”,因为

这跟我们报纸的定位不和谐。一个财经人士,有“8小时”以里,也有“8小时”以外,还有周末,还有休假,但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看什么事情,都会习惯于以“财经的眼光”去看的。财经报人,一张财经报纸,也得这么做

另外一个看法,四大板块里边的具体版面设置,还可以更加合理和优化。一些版面的“区隔划分”不是很清晰,

对读者和记者的引导作用不够强。对编辑而言,也不易办成知名版面。

板块以及版面的设置,是形式方面的问题,就像一座四层的大型商场,每层卖什么、每层的柜台又怎么摆放,很

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你卖的货,就是报纸每天你给读者提供什么样的新闻。

有的版面,从设置上来说,是比较有特色的,比如“背后新闻”,比如“领导者”,但办得还不到位。“背后新

闻”主要是采访上难度较大,缺乏足够量的好稿件的支撑。“领导者”版,按名称上说,应该是写经济界领导者

的版面,首先应该是一个“人物版”;其次是在其所属行业能够称得上“领袖”的人,行业“大哥”式的人物,

才能上这个版;第三,人物的选择,也要跟着新闻走。我觉得这三点把握住了,这个版就立起来了。现在的问题

是,版上的很多文章,写的还是“事情”,而不是“人物”,当然写人要通过写事来实现,但不能“人为事之奴

”,而要“人为事之主”。另外,有些人物分量不够,连行业第一梯队都算不上,在我们这儿却成了“领导者”

,大块儿大块儿地招呼。这个版,缺的不是选题,缺的是操作能力。长此以往,真正的“领导者”就会不齿于在

此露面,那就完了。要占领制高点,行业人物的制高点,和人物报道的制高点。

第四,报纸创刊半年的总结

报纸从去年11月15日创刊,到现在,大体上是半年多一点的时间,7个月不到。半年之间,身在其间,我的感受

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是“反响之大超出我们的想象”;一句是“困难之多超出我们的想象”。

反响之大——

我说的反响之大,不是说我们的经营层面的反响有了多大,比如发行到了多少、广告到了多少,而且具体到了多

少我也说不清楚,而主要是说我们报纸的受关注程度之高,超乎我们的想象。就是说,“势”,已经有了。《第

一财经日报》的知名度,是很多报纸在同样长的时间内,做不到的。这种反响和关注来自这么几大人群:首先是

财经媒体业内,可以说国内没有一家财经媒体的创办产生过这么大的影响。其次是财经界业内,有些业内人士也

许还没有看过我们的报纸,但肯定听说过我们的报纸。第三是新闻管理部门,对我们报纸关注的程度之高、速度

之快,也是超乎我们意料的。

反响如此之大的原因,我总结:

一是我们“卡位”卡的准——三大财经周报的成功,在一定意义上为财经类日报的出现起了铺垫作用。同时,现

在来看,他们多少已经有点“老化”了,其实很多人已经对他们不满意了,只是没有合适的替代产品而已。财经

日报的市场是不是已经成熟,这确实是个问题,但财经新闻的供应由周报向日报的进化,是必然趋势。“意在笔

先。”《第一财经日报》率先迈出这一步,受关注是理所当然的。【财经记者,秦朔】

二是我们概念造的好——全国性,首家,跨地域、跨媒体,市场化,京沪粤,1个亿,财经类日报,等等,这些

概念,哪一个拿出来,都很有冲击力,何况我们是把他们聚合在了一起。《第一财经日报》一出生,其实就已经

有很多“第一”了。加上跨地区办报的已经停批,我们是目前5家当中的最后一家,我们的概念就更加珍贵了。

三是三方股东的声誉——上海文广,总收入仅次于中央电视台;广州日报和北京青年报,在中国报业广告收入分

列第一和第二。

四是网络传播的力量——《第一财经日报》知名度的建立,网络起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见报文章的转载,还是

对《第一财经日报》的各种评论,网络的力量,不可小视。这是一个新的值得研究的现象。如果现在不是网络时

代,《第一财经日报》的影响力,恐怕达不到现在这么大。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一些新闻报道,对于树立我们报纸在业界的影响力,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比

如对“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报道,我们就有一定的新意,包括前几天的“戴尔员工攻击联想”的报道,我们

是首报,都很好。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趁热打铁,尽快实现由“势”到“实”的转化,否则,这个“势”的利用率就会逐渐减退了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们要“一鼓作气”,不能“再而衰”,更不能“三而竭”。

而且,一年以后,我们就得开始拿数字跟股东说话了。短时期内,我们赔钱是正常的。时间长了恐怕不行。《新

京报》的总编辑杨斌做客新浪时说:“赚钱的报纸不一定伟大,但伟大的报纸一定得赚钱。”让我们共勉吧。

困难之多——

主要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这样一张新型财经类日报的产品样式;一个是运作这样一张新创财经日报的管理

模式。两个方面,我们都没有经验,或者说经验不足,实际也没有多少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要自己摸索和总结

。【财经记者,秦朔】

但是我们不知道市场能给我们多长时间。

首先重点说说“产品样式”问题——

新型财经类日报的报纸形态或者说产品样式,从形式到内容,应该说都还没有建立起来,都还在探索。

我的感觉,一个基本思路应该是“日报新闻深度化”,即实现日报的速度优势与周报和杂志的深度优势的统一、

结合。这对采编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时半会儿可能根本达不到要求。这让我想起《北京青年报》张延平社

长曾经提出的报社最缺的三种人才:首先就是既有经验又能跑动的记者。一般的情况是,老记者有经验了,也跑

不动了,新记者能跑动,但又缺乏经验。另外两种人才是,既能管版又能管人的人,和既懂采编又懂经营的人。

作为专业性较强的财经类报纸,我们缺的就是既有财经知识,又懂新闻业务的人。

21世纪,最宝贵的,真是人才呀。

那么,在编辑记者单体素质有待提高,还不足以承担起这样的重任的情况下,我们所能做的,我想就是必须强化

团队精神:策划在先,协同作战,重点突破。

这是从内容上说。

【财经记者,秦朔】

在“产品样式”的形式上,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与内容协调,是基本原则。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形式之于内容

,“协调”得有点过头了,没有通过形式来弥补财经新闻自身的劣势。财经类报纸,跟机关报和都市报相比,肯

定有其特殊性,但既然都是报纸,应该说就是“大同”而“小异”。所以,一些办日报的基本规律,我们财经类

日报也得遵循。特别是都市报的一些比较成熟的而且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操作手法,财经类日报应该借鉴和学

财经记者,秦朔 第三篇_中集收购Briggs公司新闻稿

为扩大食品装备战略版图

中集买下一家276年历史的英国公司

刚刚过去的周末,中集的海外收购又传来好消息,该集团为了扩大旗下能源化工与液态食品装备板块的战略版图,刚刚花了2300万英磅(约合人民币2.18亿元)全资买下了英国一家拥有276年历史,名叫Briggs的老牌公司。代表中集集团收购Briggs的公司主体是中集安瑞科旗下的CIMC Enric Tank and Process B.V.(CETP公司),完成收购之后,Briggs将成为CETP也即中集食品装备业务群的第三个全球知名品牌,从而将中集的食品加工装备从已居全球前列的啤酒酿造领域进一步向烈性酒的蒸馏等液态食品加工领域拓展。中集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Briggs将与中集已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预计未来5年内Briggs营业收入与利润将实现翻倍增长。

276年这是中集买过的最古老企业

6月3日晚间,中集安瑞科(中集集团旗下能源化工食品板块的主体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完成对英国Briggs Group Ltd全部股权的收购,交易金额约为2300万英磅。

与中集此前完成过的多起海外收购相比,这家公司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悠久的历史,该公司成立于1740年,至今已有276年,成立时中国还处于清朝乾隆年间,这项收购应属中集收购过的最古老企业,此前,中集曾收购过拥有125年历史的德国齐格勒公司,主营业务为消防车,还有160年历史的德国Ziemann公司,主营业务为啤酒酿造装备制造和工程总包服务。

Briggs业务范围为啤酒、蒸馏、制药、酵母、生物燃料等行业提供工程设计和部分关键装备,其中苏格兰威士忌等酒类的蒸馏系统的工程设计及装备制造是其主要业务,该部分占营收比重达到44%,在该细分领域享有良好口碑,特别是在英国本土市场占据较为领先的地位。此外,Briggs在其他涉及领域也有百年历史的精良工艺。欧洲最大的谷物蒸馏系统、世界最大的活性干酵母系统、美国近30年以来最大的啤酒工厂都是Briggs的作品。公司还研发制造了全球最早的第二代木质纤维制乙醇的撬装装臵之一。

中集安瑞科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因为Briggs也有啤酒加工装备方面的业务,这与安瑞科此前的一部分业务存在合作关系,双方长期接触,对Briggs的工艺能力及行业口碑早就了解,去年知悉Briggs有对外出售的意向时,中集果断就加入了投标行列,经过7个月的磋商,终于敲定收购协议。多家国际权威咨询机构对该公司的尽职调查显示,Briggs的资产优良,盈利状况良好,最近一个财务年度,该公司

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英镑,净利率15%。

补齐食品装备短板助力中集转型抵抗市场风险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中集这家年均营业收入6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而言,Briggs每年三到五亿元的营收并不能完全体现这项收购的意义,中集收购后真正的好处在于战略布局上的延伸,借助Briggs能扩大中集早已设下的食品加工装备领域的战略布局,特别是弥补其已有食品装备过于集中于啤酒加工领域的短板。

中集相关负责人坦承,这的确是收购Briggs背后的战略意图,早在2007年,因为工艺的相通性,中集就已通过收购荷兰企业Holvrieka进入食品加工装备领域,但当时仅限于啤酒酿造大罐等装备,2012年,中集安瑞科成功收购了德国老牌企业Zimann,使公司的食品装备业务迅速发展,业务能力从单一的装备制造延伸至涵盖啤酒酿造的工程总包能力,‚整合带来的效益非常明显,我我们目前已经占据了全球啤酒酿造区工程装备近30%的市场份额,是该细分市场全球三大工程商之一。‛

Ziemann的成功收购让中集食品装备业务尝到甜头,在中集的食品装备的战略里,纵向总包所有啤酒加工的战略意图基本实现,而横向方面,中集盯住的是其他液态食品加工装备领域,而Briggs所专注的蒸馏、酵母、制药等领域工程能力与装备制造能力正与中集战略契合,借助Briggs,中集希望进入市场前景更好的其他液态食品加工装备领域。比如烈性酒,据中集预测,2015年,全球烈酒消费量超过16亿箱,年增幅为8.6%,平缓上升的趋势预期会持续到2019年,有2.8%的增幅。目前,大部分厂家产能利用率超过90%,未来对加工装备的需求市场空间很大。

此外,Briggs涉猎的酵母加工装备也具有良好的前景,随着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对高质量焙烤酵母的需求与日俱增,相关市场调查发现,国外每年每人的酵母需求量为1kg,而中国目前需要量仅为15-20g,中集预测,焙烤类酵母具有2~3倍成长空间,从而也带来了装备领域的广泛增长空间。

而此外,中集已有的总包工程经验和英美之外市场的开拓经验又可以补齐Briggs的短板,双方发挥协同效应,能够迅速扩大市场影响力,从这方面考虑,中集安瑞科对短短几年内业务的翻升充满信心。

记者了解到,目前食品加工装备属于中集旗下的8大业务板块中的能化与食品装备板块,全年营收约25亿元人民币,占该板块年收入的1/4。而2015年,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油价断崖式下跌的影响,中集的能源装备相关领域出现

业绩下滑风险,而此时食品装备业务则保持了平稳增长。

‚这个领域与消费市场密切相关,每年的增长幅度虽然有限,但很稳定,借此可以平衡我们能源装备领域的行业周期性风险,为其他业务提供良好的现金流。‛中集安瑞科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过去几年的观察发现,食品装备行业每年增长大约是5~6%,而能源装备领域受宏观环境影响,波动幅度较大。公司依然看好天然气清洁能源在全球领域的推广应用,未来仍将坚定不移地积极发展天然气等能源产业。同时,由于能源和食品业务在周期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液体食品加工业务的发展也是公司转型升级及发展版图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集不断探索中企国际化及‚中国制造‛升级的新路

事实上,不仅中集安瑞科已进行了数例海外的收购,近几年来,中集旗下的多个板块如中集车辆,中集空港等都在不断地探索海外并购之路,以‚全球运营、本土智慧‛为宗旨,使中集在短短十余年内成为全球知名的能源与物流装备及服务领域的跨国集团。据不完全统计,中集进行的海外并购项目,或在海外建立的子公司不少于30家。

中集不同板块的业务负责人均告诉记者,通过多年的探索,中集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海外企业并购及管理经验,其主要宗旨便是‚全球运营,本土智慧‛,通俗而言,便是中集作为一体化的企业进行全球化的运营,发挥统一协作的优势,拉通内部管理体系,在市场拓展、采购等业务谈判上整合公司所有资源提升市场地位,而另一方面,对于所有收购的海外企业,中集主要通过董事会治理结构进行管理,不干预具体经营决策,管理团队以当地人员为主,发挥本地经营优势,有些仅派驻总经理和财务人员。

‚收购后双方企业的融合非常重要,我们会在收购前确保管理团队和核心员工的稳定,中外双方在设计、采购、市场、售后都进行无缝对接,将海外企业逐渐拉入到中集的总体运营体系里来,但又保持其本地企业的差异性和地方优势。‛中集相关人员介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通过多起海外并购,中集这块著名的‚中国制造‛品牌也成为了‚全球制造‛,接受采访的中集相关业务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制造‛有其独特的思考。他认为,‚中国制造‛并不一定是中国人要在各种工艺上自主创新,或者引入别人的工艺进行细微改造变成自己的,‚只要企业的主体是中国的,通过海外并购同样树立的是中国企业的牌子,‘中国制造’、‘并不一定是‘中国造’,也可以是‘全球造’‛,他还表示,通过并购吸纳整合的方式,中国企业同样可以将国外的核心技术引进,对已有的国内制造进行升级改造,但这样比以往

‚偷偷拿来‛进行改造更加大方,风险更小。

著名的财经媒体人士秦朔去年造访中集收购的德国齐格勒公司时也发出过类似的感想,他在公众号‚秦朔的朋友圈‛撰文写道:‚中集这样市场化、国际化程度已经很高的中国公司,是可以驾驭德国制造的,中国制造升级的路径,或许可以发挥资金、市场的优势,直接参与国际并购,而不是自己从头开始做研发。国外有很多制造业的明珠,把它们好好串起来,也是一条升级之路。‛

关于中集: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是世界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公司致力于在如下主要业务领域: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海洋工程、物流服务、空港设备等,提供高品质与可信赖的装备和服务。支持这些业务蓬勃发展的有:提供专业资金管理的财务公司,以及提供金融解决方案的融资租赁公司。作为一家为全球市场服务的多元化跨国产业集团,中集在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区拥有300余家成员企业及4家上市公司,客户和销售网络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共关系联络人:谭玲娟 18307551230

财经记者,秦朔 第四篇_对富士康告记者案的舆论学分析

【内容提要】“富士康告记者案”注定会成为时代性的经典案例,新闻媒体借以推进形成的舆论在此事件中起到了改变事件结果的关键作用。但是在报道中也有违反新闻专业主义的方面。本文试图从舆论学角度分析该事件的舆论形成过程,分析该舆论中的非理性成份以及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关键词】富士康告记者案 舆论 媒体

【事件回顾】 2006年8月28日,《第一财经日报》以标题为《报道“超时加班”——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遭索赔3000万元》的报道出现在当日头版。报道中称,“台湾首富郭台铭所控制鸿海公司以名誉侵权纠纷为由,向“一财”的两名记者翁宝、王佑提出总额人民币3000万元索赔,并已要求相关法院查封、冻结了两名记者的个人财产。”

8月29日,借助媒体平台的舆论界的“公愤”迅猛而来。 《中国青年报》刊文《起诉记者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指出“这起诉讼的目的不在于维护自身的名誉权,而是要通过诉讼来打压记者”。《南方都市报》引用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的言论,指责富士康起诉记者的做法“是一种震慑、淫威”。

紧接着,《南方都市报》刊文《资本有恃无恐,媒体有心无力》,《上海证券报》发表《查封记者个人财产,舆论监督遭遇挑战》,《河北青年报》问《富士康告记者的牛气从哪里来》,《广州日报》则请了专家分析“富士康天价赔偿案如何了结”。

同时,声援“一财”的各种行动也相继展开。国内部分财经传媒人自发成立“中国财经传媒人联盟”,发表五点声明,公开表示对被告记者方的“全力支持”。新浪网在线调查显示:截至9月1日10点,共有51519人参加调查,83.73%网友认为记者报道未侵犯富士康名誉权;网上调查显示,九成网友支持“一财”。有市民向王佑捐款,表达对其的关心与支持。甚至国际记者组织也“请求苹果施压富士康撤回对记者诉讼”。

面对汹涌而至的舆论“围剿”,富士康是如何应对的呢?

8月30日,富士康发表声明《起诉记者案是单纯的法律事件》。声明中称,起诉“一财”记者所获赔偿不论大小,“都将捐助到慈善机构”。当晚,“一财”在报社网站上发表《第一财经日报第二次声明:坚决反击鸿富锦》,称对鸿富锦,“保留反诉和另行起诉的权利”。 然而,仅仅18分钟之后,《富士康撤销两名记者讼案财产冻结公告全文》在“一财”网站上刊出,富士康宣布撤销对“一财”两名记者的财产冻结申请,将诉讼标的由3000万元调整为1元,并且追加第一财经日报社作为被告。

3000万元瞬时变为1元。 消息传开,媒体和舆情再次哗然。

9月1日,《南方日报》消息称,“富士康诉记者案将于10月23日开庭”。

就在人们渐渐安静下来,开始等待10月开庭的时候,更具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9月3日18点10分,“一财”与富士康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和解。两个小时后,“一财”网站上原本位于推荐位置的“特别报道《”报道„超时加班‟,记者遭索赔3000万元》被全部下线。 二,对这一事件的舆论学分析

陈力丹给舆论下的定义是:“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长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城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并将舆论分解为八个要素。

那么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93816/

推荐访问:秦上海第一财经秦朔 秦朔朋友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