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人文百科 > 2016年初二生物

2016年初二生物

时间:2017-09-10   来源:人文百科   点击:

【www.gbppp.com--人文百科】

2016年初二生物 第一篇_2016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

2016年中考生物复习提纲

绪论

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2.生物的基本特征:A、新陈代谢:包括营养和呼吸 B、生长:由小变大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成熟

C、生殖 D、遗传与变异 E、应激性

3.生物与人类关系:A、人类生存离不开生物 B、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

C、人类生产活动离不开生物 D、人类健康离不开生物

4.没有生物,就没有人类的一切。

第一章 生物体结构

1.几乎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2.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⑴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作用。

⑵ 细胞质:物质合成与分解的场所。

⑶ 细胞核:近似圆球状,含有遗传物质。

3.生物体由小变大原因:A、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B、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4.生物有:A、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等)

B、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水稻、猫、人等)

5.组织: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细胞连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A、植物组织:

⑴ 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⑵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⑶ 营养组织:能贮藏或合成营养物质。 ⑷ 输导组织:运输水分,无机盐和养料等。 ⑸ 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

B、动物和人的主要组织:

⑴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⑵ 结缔组织:有支持、连结、保护和营养作用。 ⑶ 肌肉组织:能收缩、舒张产生运动。 ⑷ 神经组织:受刺激能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6.器官: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连合起来,共同完成一定功能。

植物器官: ⑴ 营养器官:根、茎、叶; ⑵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总和。

人和多数动物: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内分泌、神经、生殖系统等八个系统构成。

8.多细胞生物组成层次:A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 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第二章 生物的营养

1.营养物质:A 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B 无机物:水、无机盐

⑴ 水: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动物活组织60%-70%幼嫩植物70%。

⑵ 无机盐:缺氮植株矮小,叶片发黄,人缺碘会患甲状腺肿。

⑶ 糖类:生物体生命活动主要能量来源。

⑷ 蛋白质:生物体生命活动物质基础。

⑸ 脂肪:生物体储备能量的主要物质。

2.根的类型:⑴ 主根:种子最先长出的根;⑵ 侧根:从主根生出粗细不等的根。

⑶ 不定根:从茎叶上生长出的根。

3.根系的类型

⑴ 直根系:主根长、粗,侧根短细,区别明显(花生、番茄等)

⑵ 须根系:生根不发达,茎部生出不定根,长短粗细相似(水稻、玉米)

4.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部分这一段。

根尖的结构:

⑴ 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⑵ 分生区:具有分裂能力。

⑶ 伸长区:根伸长最快的部位。 ⑷ 根毛区: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分。

5.根吸水的原理:

⑴ 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比细胞周围水溶液大;⑵ 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比细胞周围水溶液小。 根吸水的原理也一样,根毛细胞液浓度总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

6.植物叶子一般由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组成。叶片是主要部分。

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

7.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着能量的淀粉,并释放氧的过

程,叫做光合作用。 叶绿体 光合作用表示式:二氧化碳+水 淀 粉+氧 光

意义: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繁荣和发展的根本源泉。

8.肥料:A、有机肥料(农家肥料):来源广、养分全、肥效久、成本低、作基肥(人、家畜粪便、

绿肥)

B、化学肥料(化肥):养分高、见效快、作追肥(硫酸铵、氯化钾、过磷酸钙等) 合理施肥:①不同植物对各种无机盐需要量不同。

②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期不同(“中间多,两头少”即幼苗期少,生长期多,成

熟期少)

9.人体对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由消化系统来完成。牙齿可以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三个部分。 牙齿的组成物质:①牙本质(组成牙齿主要物质)②牙釉质 ③牙骨质 ④牙髓腔(人患龋齿,

损伤到牙髓腔,常因病菌侵入而发炎,疼痛难忍)

牙齿的功能:切断、撕裂、磨碎食物。

牙齿的保健: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吃食时注意防止砂石等硬物损伤牙齿。

消化系统:A、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B、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口腔:A、牙齿:切断、撕裂、磨碎食物。

B、舌:搅拌和吞咽食物,辨别食物味道及辅助发声的作用。 C、唾液腺:(三对)分别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胃:位于左上腹腔,呈囊状。

胃的结构:A、上口:贲门接食道;B、中部:胃体;C、下口:幽门接十二指肠(位于小肠开头) 胃壁与小肠相似(内向外分):分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四层。

(贮存能量)

小肠:消化道最长一段,位于腹腔里,长5-6米(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主要场所)

十二指肠:小肠开头一段约为十二个手指并拢在一起的长度(是总胆管、胰管开口)

大肠:上接小肠,下接肛门。管腔比小肠大,长1.5米。

盲肠:大肠开始部分,位于腹腔右下部。

阑尾:盲肠的盲端连着一条蚯蚓样突起。

阑尾炎:如果肠内食物残渣,肠寄生虫或其它东西进入阑尾,阻塞住了管腔,在病菌等的作用下,

引起阑尾炎。

肛门:排粪,食物残渣被大肠内细菌发酵,腐败形成粪便。

便泌形成:如果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过多,粪便变得干燥,形成便泌。 预防方法:养成定时大便,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多吃疏菜和水果,多喝开水。

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人体最大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只促进脂肪消化

肝脏是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接触的器官。(功能:分泌胆汁,贮存营养物质,解毒等作用) 胆汁贮存于胆囊,进食时,胆囊收缩,胆汁排进,流入十二指肠。

胰腺:呈长条形,位于十二指肠弯内(胰腺分泌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内)

10

唾液、胰液、肠液 胰液、肠液 麦芽糖 葡萄糖

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氨基酸

胆汁、胰液、肠液 脂肪 脂肪酸+甘油

11、吸收:消化以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 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不同部位对营养物质吸收不同:

① 口腔和食道:不吸收。

② 胃:只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

③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④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总结: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主要场所)

12、单细胞动物的消化特点:草履虫靠纤毛运动、变形虫靠伪足运动、食物消化吸收在细胞质进行。 细菌、单细胞藻类 口沟 细胞质 食物泡 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纤毛

食物残渣 水 流动 胞肛排出体外

细胞内消化:单细胞动物的消化、吸收等过程都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13、植食性动物的消化特点:(蝗虫、蚕、青菜虫、兔、马、牛、羊骆驼等)①牙齿适宜于切断和磨碎

食物的牙齿。(牛以草料为食,它有适宜于磨碎草料的臼齿,对食物的消

化要经过反刍过程)②消化管长,盲肠发达。

14、肉食性动物的消化特点:(虎、鲨鱼、苍鹰、青蛙、蜘蛛等)①牙齿适宜于咬死、嚼碎动物的肌肉

和腱;②消化管短、盲肠退化。

15、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子生物体上,从中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

寄主:被寄生的生物。

寄生生物(营寄生生活的生物):

A、体内寄生生物:寄生在寄主体内(蛔虫、丝虫、三化螟虫、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结核杆菌)

B、体表寄生生物:寄生在寄主体表(菟丝子、疥螨、虱、蚜虫、红蜘蛛、一些菌类)

16、腐生:一种生物依靠分解另一种生物的遗体或其它有机物,获得营养物来维持生活的方式。

腐生生物:经腐生方式获得营养物质的生物。(草菇、蘑菇、香菇、银耳、茯苓、灵芝、青霉菌、

链霉菌等)

第三章 物质的运输

1.茎:植物的主干和侧枝(由芽发育而来的)

顶芽:生长在茎顶端的芽。 生长点: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位置 侧芽:生长的茎侧面的芽。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2.芽的种类 叶芽:发育成枝和叶。 3 .叶芽的结构 幼叶:发育成叶。

将来发育不同 花芽:发育成花。 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混合芽:发育成枝、叶、花。 芽轴:发育成茎。

4.顶端优势:指顶芽发育较快,并且抑制侧芽的发育。

利用:①松杉桉等树木,注意不要损伤主干上的顶芽;②种植荔枝、蕃茄等果树作物时,摘去主

干上顶芽,多生侧枝。

5.木质茎结构(榕树、杉、松、桉树):表皮、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 韧皮部:①筛管:运输有机养料的通道;②韧皮纤维:有支持作用,使茎不易折断。

形成层: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茎不断加粗是形成层活动结果。

木质部:①导管:运输水、无机盐的通道;②木纤维:有支持作用,树木坚硬原因靠木纤维作用。 髓:茎中心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存养料作用。

表皮、木栓皮、皮层、韧皮部合称为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合称维管束。

用肉眼可以判出桉树三个结构,树皮(外)质地软,木质部质地坚硬,髓(里)质地疏松。 年轮:指树木的春材和秋材所形成同心圆环。 6.草质茎结构(甘庶、水稻、玉米、小麦): ①表皮:一层细胞构成有保护作用; ②维管束:a、韧皮部;b、木质部。

没有形成层,茎加粗依靠细胞体积增大。

③薄壁细胞:构成机械组织,有支持作用。

7.茎的输导作用表现在:①通过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②通过筛管输导有机养料。

8.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叶中散发出去的过程。(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

蒸腾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茎、叶导管→叶肉细胞→气孔→空气

9.人体物质运输: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

水:91%- 蛋白质:7% 血浆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废物 血液 葡萄糖:0.1% (55%) (红色粘稠 无机盐:0.9%

液体成年人 男:500万个/mm3(14克红细胞

7%-8%

血细胞 (含血红蛋白) 女:420万个/mm3(12克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

3 (45%) 白细胞:0.5-1万个/mm 吞食病菌有保护、防御作用

血小板:10-30万个/mm3 促进止血、加速凝血作用

心脏 动脉 循 血液循环系统 静脉 血管 环 毛细血管 系 淋巴管 统 淋巴系统 淋巴结

淋巴器官 扁桃体

血红蛋白: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贫血: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血清:血液凝固以后,血块周围出现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2016年初二生物】

血液功能:①运输氧;②运输养料;③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④吞食病菌;⑤调节体温。

输血:将献血者输入受血者体内的过程。人类最基本血型为ABO型、A型、B型、AB型、O型四种。

人体血型是终生不变的,且可以遗传。输血以同型血最好。

血管:①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血管。

②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血管。

心脏:由心肌构成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夹在肺之间,形状象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

上面心房 左心房:连肺静脉【2016年初二生物】

(连静脉) 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 四个腔 下面心室 左心室:连主动脉

(连动脉) 右心室:连肺动脉 心脏 房室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瓣膜,只能向心室开

相通瓣膜 动脉瓣:心室与动脉之间瓣膜,只能向动脉开

2016年初二生物 第二篇_2016年初二生物结业考试说明

2016年初二生物结业考试说明

试卷整体设计情况:

一、考察范围:八年级上、下册【2016年初二生物】

二、题型题量:

1、单项选择题:40道(每题1分,共40分)

2、判断题:10道(每题1分,共10分)

3、连线(对号)题:(10分)

4、简答题:5-6道(共40分)

二、难度设计:0.85 (易:中:难 =7:2:1)

考查要点及复习建议:

八年级上册内容(占30%)

(一)、动物的运动

1、运动的方式——知道不同环境中的动物的运动方式及相应结构特点。如:水中生活的动物——鱼鳍的作用;鱼类前进的动力;空中飞行的生物——鸟类适应飞行的结构特点。

2、运动的形成——掌握运动的结构基础:运动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如:骨的结构、成分与特性;关节;运动时相关肌肉的收缩舒张情况;运动的形成等。

(二)、动物的行为

1、行为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动物行为。

2、动物行为的类型——会结合实例判断动物行为的不同类型及其意义。

3、行为的研究方法——结合实例说出研究动物行为用到的方法。

(三)、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结合八下生态系统内容复习)

1、知道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知道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四)、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结合八下生态系统、发酵技术两部分内容复习)

1、特征——知道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2、主要类群——会区分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特征、营养方式、繁殖方式。

3、与人类的关系——结合实例,说出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

(五)、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双受精);无性生殖(营养繁殖)的类型及实例。

2、昆虫的生殖——两种变态发育的异同及举例,能够正确对生殖过程各时期进行判断和排序。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以青蛙为例的两栖动物生殖过程阶段、特点及意义,如鸣叫、抱对,环境对个体发育的影响。

4、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识别鸡卵(鸟卵)的结构,知道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的对应关系,鸟类生殖发育的特点。

5、人的生殖发育——识别指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知道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的对应关系;知道人生殖过程中受精和胚胎发育的部位、营养来源、人出生后的发育阶段、青春期发育特点。

6、知道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

(六)、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1、遗传和变异的现象——能结合实例判断。

【2016年初二生物】

2、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3、基因与性状——判断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体细胞与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分析。

4、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杂交实验现象及分析;分析判断显性基因与显性性状、隐性基因与隐性性状;会分析杂交过程中,亲本、后代基因组成,判断显性和隐性性状,计算后代某一性状的概率;会写遗传图解。

5、性别决定——人类正常的染色体组成及数量(男、女、体细胞、生殖细胞);人类性别决定的特点及性别的遗传。

6、遗传病——人类常见的遗传病举例及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

7、变异与环境——生物的变异现象和类型(可遗传、不可遗传);生物变异的原因(环境、基因);人类对生物遗传、变异原理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内容(占70%)

(一)、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1、生命起源——几种假说;化学进化过程(原始地球条件、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米勒实验)

2、生物进化的证据——直接证据化石,化石反应出来的进化趋势

3、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系统树,判断不同生物的亲缘关系

4、生物进化原因——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者、主要观点,能运用学说内容解释实例。如,解释杀虫剂的杀虫效果下降的原因。

5、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直立行走是区分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人类进化的主要阶段,现代人种

(二)、物种多样性

1、生物分类的科学方法——分类单位、命名法、检索表的使用、编写。

2、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藻类、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常见种类和与人类的关系。

3、植物的主要类群——类群名称、常见种类、主要特征、与人类关系,进化顺序。能判断、找出对应关系。

4、动物的主要类群——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名称、常见种类、主要特征、与人类关系,进化顺序。能判断、找出对应关系。

(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生态因素——定义及组成,能结合实例说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概念、类型、组成——按照生态系统的定义,对给定的实例做出判断,分析组成成分及各组分的作用。

3、结构——结合实例,会书写、分析食物链、食物网,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关系

4、功能——能量的来源、能量流动的途径及特点;以碳循环为例知道物质循环的特点

5、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稳定性的关系;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结合实例分析人类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四)、人口与环境

1、人口——说出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的展趋势,列举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知道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2、城市环境——举例说出城市环境存在主要问题及改善措施。

3、家居环境——举例说出家居环境存在哪些问题及改善建议。

(五)、生物技术

1、知道发酵技术、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

2、举例说出生物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复习建议:

1.至少认真读一遍教材,对重点内容进行标注,结合笔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在1的基础上,掌握书后习题和《同步练习》习题。

3.在家复习期间,认真看老师上传的复习课微课。

请同学们提早开始复习,有问题及时与同学、任课老师交流。 (考前一周每天中午12:40---13:30老师在办公室答疑)

祝大家取得满意的成绩!

初二备课组 2016年5月

2016年初二生物 第三篇_2016年初中生物考纲

2016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招生考试

生物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初中生物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本大纲为依据,结合初中生物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

贯彻教育部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意见,落实省教育厅有关中考命题文件的精神。命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凸显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引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升科学素养。

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生物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考试内容应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问题,及对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学习发展有用的知识。

3.时代性: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关注初中生物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4.科学性: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控制主观题、客观题比例和难度。试题要科学、严谨,避免出现科学性、技术性的错误。

5.开放性:适当增加试题形式,力求思维过程、答案的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生物学学业考试。

五、内容目标

㈠ 对考试能力的要求

1.识记能力:再认知识;辨识事实性证据;描述事物特征。

2.理解能力:举例说明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解释、推断、分类、比较。

3.实验与探究能力: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实验仪器和工具,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4.信息处理能力:能从图文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初步进行分析和处理。

5.应用能力: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评价能力: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涉及的事物进行检查与评判。 ㈡ 对考试目标层次的要求

1.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2.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㈢ 对考试知识内容的要求

1.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能发现并书面表述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2)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可能的设想。

(3)制订计划: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重复多次实验。

(4)实施计划:收集可靠的证据、数据,并能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

(5)得出结论:用多种方式来描述现象,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得出结论。

2.生物体结构层次

(1)描述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阐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3)说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4)列举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例子。

(5)区别动物、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6)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7)描述细胞分裂、分化的基本过程。

(8)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说出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9)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识别人体、动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描述人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3.生物与环境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描述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 描述生物在适应环境生存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

举例说出多种生态系统

(4)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描述食物链

描述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描述某种生物的数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对其他生物数量的影响

【2016年初二生物】

(5)描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描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

描述种子的结构

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

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2)描述开花和结果。

描述花的基本结构

描述传粉和受精的概念

描述受精后花的各个部分变化及发育情况

(3)描述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描述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描述茎运输水分的结构

描述叶进行蒸腾作用的结构

描述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

说出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2016年初二生物】

(4)阐明植物的光合作用。

描述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说明光合作用的实质

(5)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描述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主要场所

描述呼吸作用的实质

描述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6)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为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7)描述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8)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生物圈中的人

(1)列举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描述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主要功能及主要的食物来源

列举缺乏部分维生素后人体的主要症状

(2)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3)描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描述消化的概念

描述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的起始和最终场所

描述消化后的营养被人体吸收的主要场所

(4)认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5)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识别心脏四个腔,说出瓣膜的作用以及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 描述血液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识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血管

描述血型和安全输血,认同无偿献血

(6)概述血液循环。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主要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描述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以及它们在血液循环中的变化

(7)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8)描述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9)描述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0)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描述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描述尿液的排出依次要经过的器官

(1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描述组成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12)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描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描述反射弧的结构,说明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举例识别反射的两种方式

(13)描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描述人的眼球、耳的基本结构

描述预防近视的措施

(14)列举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的例子。 描述生长激素、胰岛素、性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5)描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说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说明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描述哺乳动物完成动作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说明哺乳动物的运动依赖于多个系统的配合

列举其它动物运动所依赖的结构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描述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各自的特征

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3)列举动物的社会行为。

7.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1)描述组成男性及女性生殖系统的器官名称及功能。

(2)描述人胚胎发育的过程。

描述受精过程

描述胚胎发育的场所和孕育的时间

说出胎盘和脐带的主要功能

(3)例举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描述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列举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4)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5)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识别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6)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016年初二生物 第四篇_2016年初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2016年初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1、光合作用的概念:(78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87页)主要是淀粉

3、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99页)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过程:(91页)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 放能量。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如细胞分裂、根吸收无机盐等)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呼吸作用。公式: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5、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74184/

推荐访问:2016年初二会考 2016年初二英语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