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人文百科 > 每个乡村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人居环境

每个乡村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人居环境

时间:2017-09-01   来源:人文百科   点击:

【www.gbppp.com--人文百科】

每个乡村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人居环境 第一篇_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更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 时代性 前瞻性 城市化 乡村景观 新农村建设

正文:

一、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快速发展,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具备了“用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的基础和条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战略目标的难点是“三农”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没有广大农村的发展和面貌的改变,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已经成为农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近几年来,农村先后进行了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两税”、“两工”、“三提五统”以及乡镇综合改革,全面清理涉农收费,大力减轻了农民负担;全面清理锁定并化解了部分村级债务;实行了种粮、农机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落实了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发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和林权证;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步伐加快,“三通”建设已经稳步实施,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养老统筹等正在积极推行之中。所有这些举措,一方面使广大农民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另一方面拉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全党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主题实践活动。紧接着,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适时的,是符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的。因此,我们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且是党和国家交给地方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及农民的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还要认识到,没有农村稳定持久地发展,就不可能从整体上消除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因此只有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会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工业化进程,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国力更加强大,城乡面貌才会发生巨变,中国共产党所领导

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二、城市与新农村概述

城市是一定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的行政概念,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建制镇。国家要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县城均设建制镇。乡村分为集镇和村庄,集镇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是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镇是建制镇的简称。我国的镇是包括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和县以下的建制镇。城镇发展的均衡性,强调城市、农村、大城镇、小城镇都能协调发展。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随着城市开发与扩展, 周边村镇迅速实现城市化。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数量增长了4倍多,城市面积也拓展了4倍,目前,中国城市数量近700座,城市化率已达到34.9%[1]。2006年2月21日,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文件强调,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三、新农村城镇化建设

城市有城市的历史与功能,所以形成城市的肌理和布局方式,乡村有乡村的历史与功能,因此形成乡村的布局模式,同样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新农村建设中 ,我们不能照搬城市的建筑形式、街道布局、河道处理方式,防止出现类似城市的美化运动。长期从事城市与国土及景观规划的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从1997年就呼吁在城市化和城镇建设中应避免形式主义的“城市化妆”行为,专门辑文呼吁“警惕暴发户意识下城市美化运动”。在前不久的中国二十一世纪城镇化发展战略论坛上,俞孔坚提醒人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可能被部分急于追求政绩的乡镇干部简单理解为“宽马路,大洋房”,这可能给五千年的中国乡村大地的生态和乡土遗产景观带来不可逆的“破坏性建设”。[2]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把城市建成生态化、人性化的宜居城市,而不是把乡村建成城市。城镇内有完善的商业、文化、教育设施,便利的、合理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置有效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完善的医疗卫生、教育体系、劳动保障等都可以有效的惠及每一位农民,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业能力以及人口素质。让一切最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的组合在一起,实现城乡一体化。

四、新农村旅游与休闲产业和园林景观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于是就开始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目前依托农业资源发展起

每个乡村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人居环境 第二篇_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经验分析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经验分析

2010-06-12 | 作者:赵瑞美 王兆君 |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目前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山东省做出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寿光模式、诸城模式、希森模式、城阳模式和南张楼村模式。它们虽然各有特点,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但其中共同的经验性做法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经验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后,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经济发达的农业大省,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模式对其他地区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由于区域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所有的农村都按照一个模式、一个路子、一套政策建设是不切实际的,应当对不同地区农村建设的目标模式进行研究,制定针对性的规划和政策,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山东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探索了多元化的建设模式,总结其经验,对进一步深化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将大有裨益。

一、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1.寿光模式

寿光模式是以蔬菜种植为突破口,以高科技为手段,以冬暖式蔬菜大棚为依托,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并进行规模化蔬菜种植,进而实施产业化经营。

寿光是位于潍坊西部的一个县级市,在2009年的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第26位。寿光模式缘于其大棚蔬菜,目前已形成蔬菜产品类型多、质量优、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蔬菜产品龙头企业多以及市场流通体系畅通等特点,寿光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蔬菜。这一模式的产生源于20多年前三元朱村的一次“冒险性”探索。

三元朱村是全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位于寿光市西南端。在改革开放初期也很贫穷,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解决温饱问题。80年代末期,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时任村支书的王乐义在寒冬季节见到了鲜嫩的黄瓜,“反季节蔬菜种植”的念头开始在他头脑中出现。随后他带领一部分村民尝试使用不需加温的冬暖式大棚进行蔬菜种植。结果,几个月后就成效显著,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吸引了其他村民的主动加入。

寿光市及时在全市范围内逐渐推广三元朱村的经验。在对种植蔬菜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的基础上,多次大胆探索大棚建设和蔬菜种植的新技术,目前已经使用第五代冬暖式大棚,蔬菜的类型和品种也几乎一应俱全。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他们还尝试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成立了专门的公司进行蔬菜加工和营销,形成了“公司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寿光市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蔬菜之乡,拥有了江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年举办国内规模最大的蔬菜专业盛会一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截止2007年,寿光全市先后注册农产品商标128个,有97个农产品获得国家优质标志,无公害蔬菜面积84万亩,年成交蔬菜达40亿公斤,年交易额突破70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50家,带动基地40万亩,当地八成以上的农民进人产业化经营体系。目前寿光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就超过了3000元。

寿光有了钱,就把文明村镇建设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总抓手,修路、绿化、美化、净化等基础工程目前已投入资金2.7亿元,全市现有1/3的村基本达到文明村的标准。寿光还给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以幸福感和平等感。2005年寿光市实施了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村户口,将市民、农民统一为居民身份,人口流动更加自由,从制度政策上打破城乡、身份壁垒,让农民在身份认同上有了平等感。

寿光的成功源于贫困中的一次“思变”,成就了质的飞跃,也是对寿光人自力更生、敢于冒险和艰难探索的回报,对于那些没有资金、自然资源和先天优势匮乏的地区和村庄来说,具有标杆作用。只要善于发现并捕捉周围的机会,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干劲,村民致富之梦和文明之路并不遥远。

2.诸城模式

诸城模式是结合乡镇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及中心村具有发展潜力”的原则,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乡镇政府在社区设立公共服务机构,建立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体制和机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诸城是位于潍坊市东南端的一个县级市,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有1300个村左右,农民居住比较分散,在资源、交通和区位等方面无明显优势。但其经济发达,有民营企业3600多家,在汽车、食品、服装和纺织等行业创出了一些名牌企业,如福田、得利斯、新郎和桑莎等。近些年一直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百强县中,2008年升至百强县第35位。

本着“政府主导、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宗旨,诸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了208个社区。每个社区一般包括5~6个村,在其中选择一个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作为中心村,作为社区服务中心所在地,其他几个村一般距中心村在2公里半径范围内,共约1000~2000家农户。社区服务中心一般设置办事服务厅、卫生服务站、警务室、超市、计生服务站、纠纷调解站、文化活动中心等服务机构。在资金保障方面,建立了以市、镇财政投入为主体、以部门和单位帮扶为辅助、以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为配合“强化中心村、弱化边远(边缘)村”的社区建设政策,诸城市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性措施,吸引更多距离较远的村民主动集中到中心村居住,如对购买中心村新建住宅楼的村民,在实行成本销售价的基础上,社区还提供适当的经济补贴。对因集中闲置不用的原有住宅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用于招商引资或上新项目。诸城中心村模式既有利于改变单一、分散的土地经营方式,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又有利于发挥中心村镇的城市化功能,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诸城模式不同于一般的乡村社区建设,主要表现在三个面:

第一,不是在部分区域或城郊搞社区建设,而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统一的社区规划和建设,并通过制度性人员配备、资金投入和绩效考核等机制加以保障。

第二,不是简单地从形式上将附近几个村庄进行行政合并,而是从根本上按照“城乡一体化”原则,为村民提供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第三,对社区及其机构进行明确的职能定位:社区为服务村民的平台,社区服务中心、发展协调委员会和党总支等履行政务和公共服务职能,这些不是行政管理机构,与社区内村庄不存在隶属关系,不能干涉村级内部事务。

因此,诸城模式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城乡差距正在缩小,这也是乡村社区建设的初衷和主要目标之一;二是社区通过倡导互助、调解纠纷、加强治安等措施,提升了乡村文明水平,促进了乡村和谐。村民在享受政府公共服务和参与社区建设中,逐步形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这种模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当然需要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集体经济作为依托。

3.希森模式

希森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村企合作制模式,即以项目为纽带,企业与村民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如合同制、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村民为企业提供要素供给,企业为农村挖掘发展潜力,形成互惠共赢的村企关系。

希森模式是村企合作的成功案例,曾经引起全国的关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梁希森原是德州乐陵梁锥村的农民,因其公司在

城市做房地产生意而致富。为改善村民的生活,他通过公司先后与梁锥村和许家村合作,开创了新农村建设的成功范例。他先是将梁锥村附近废弃的土地进行整合,在130亩废弃地上建起了带有花园、池塘的欧式联排别墅,以此来吸引村民入住,并由此置换出480亩宅基地,用于建造养牛场、饲料厂和屠宰基地。许家村的改造也基本按照同样的思路,不同之处是将腾出的宅基地变成了土豆原种培育基地,进行土豆产业化经营。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到新成立企业的经营中,并可以进入企业从事生产。这样,村民在获取土地入股收益的同时,又能到企业上班,获取劳动收入,获得双重收益。

村企合作制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企业带动型,企业派技术人员到联盟村开办分厂生产车间、加工作坊或建设农业原料基地、产品配套基地和劳动力培训基地等;企业捐助型,通过企业或企业家捐资捐物,投资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性事业等,如铺路搭桥,建公园、养老院,添加健身器材等。但希森模式不同于以上形式的村企合作,它不是简单的由企业抽调部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或资金援助。在梁锥村和许家村的改造建设过程中,村民的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收入水均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和提高,而且这种状况不是暂时、短期的,而是长期可持续的。希森集团则获得了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等,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形成了企业和村民双向互动、利益共享的合作典范。

实际上,希森模式是在“让利于村民,让村民得实惠”基础上的一种长期互惠式合作机制,其中,村民身份发生了两大转变:一是人股成为合作制企业的股东,二是进厂上班,不再是单一从事农田耕种的农民。企业也突破了单一的工业化和收益最大化的视角,建造种植基地和加工制造基地,围绕农业开发相关产业化项目,有效地稳定了企业与村民的合作关系,既实现了村民富裕、村容整洁和村民自治,也做到了充分利用农村分散和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真正实现了村企共建、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

因此,这种模式从根本上建立了解决农村落后、农民贫穷问题的长效机制,是值得推广的有效模式之一。当然,这种模式的实施因需要有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作为支撑而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相信,有了中央政府的号召,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对企业实施有吸引力的政策和制度鼓励,希森模式的推广是可行的。

4.城阳模式

城阳模式又称“新城市主义”模式,一般适用近郊农村城市化改造。这种模式强调合理利用土地、公共轨道交通优先、鼓励步行、协调邻里关系以及在社区内部提供就业等新的规划概念。主要包含两方面含义:一面通过旧城改造,改善城区的居住环境,提倡回归城市的理念;另一方面则是对城市边缘进行重构,实现近郊农村城市化。

城阳区是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区,地处青岛市区北部,辖8个街道办事处,230个农村社区,人口47万。建区之初,基础差,底子薄。设施落后,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95%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建区后,城阳区依托区位、交通和环境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了农村工业化战略,以旧村改造为重点,加快农村城市化。城阳区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按照“三个基础稳固、六个清楚到位”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旧村改造,对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要求,严格把关,力求把每座安置楼都建成精品,切实做到改出一片新社区、一片新环境、一片新产业。目前,全区实施了55个社区的旧村改造,其中22个社区的2.87万户村民已入住新居。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不仅让农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更在加快旧村改造过程中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通过组团式开发,城阳区已腾出土地3.8万亩,全部用于二、三产业发展,既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又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确保了村民长期收益,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先进区等称号,城市化水平达到57%。

城阳新市镇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重构农村城市化功能,不仅能够使周边的农村人口集聚,享受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还能够将原先分散的农村集镇汇集起来,节约居住空间资源,实现聚集化小城镇建设,更能进一步扩大农村人口就业机会,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实现农村共同富裕。

5.南张楼村模式

南张楼村模式开始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在青州市南张楼村进行的“巴伐利亚试验”,因其主要目标是在农村进行一系列环境、设施改造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实现“在农村生活获得与城市不同类但等价值的生活”,所以也被称为“城乡等值化试验”或“城乡

等值化模式”。

这一模式是德国在二战之后为平衡城乡发展的探索。当时德国因城乡差距较大,大量农业人口离开农村涌入城市,造成城市的压力加大,发展受阻。在赛德尔基金会倡导的“等值化”理念指导下,通过推行片区规划、土地整合、机械化耕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发展教育等措施,实现了“在农村生活,并不代表生活质量低”的目的,使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计划在巴伐利亚开始实施后,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所以,为继续推广其理念和成功经验,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德开展的合作项目中,德方选择了距青州市偏远、交通不便、自然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以下的内陆村庄——南张楼村作为试点。 在南张楼村建设中,中德双方对项目投资、规划和设计等进行协商,通过工业区、农田区、文化教育区和生活区四个功能区的明确划分,对基础设施、环境和生活方式进行改造和革新。经过20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第一,村民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善。基础生活设施和环境与城市相差无几,生活习惯也渐趋文明和时尚,如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的整洁、爱护草地、设立广场和体育设施等。

第二,村民工作模式发生改变。现有企业约80家,村民“白天进厂,下班种田;农闲进厂农忙进田”,以从事企业生产为主,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第三,教育理念和方式改变。愿意进行师资培训投资,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培养等。

从本质上来说,城乡等值化模式实际上就是要在使村民不离开家乡、不离开农村的基础上,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为村民提供一种形式和内容上不同于城市居民,但却能令村民满意和幸福的生活环境和方式,而且这种满意和幸福感不低于迁入城市的所得或城市居民的生活。它描绘的是一种田园式乡村生活,整个村庄就是一个大家庭,鸡犬相闻,和谐共处,完全不同于城市的喧嚣、污染、竞争、拥挤和压力。当然由于农民对祖祖辈辈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厌倦以及对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羡慕和追求,这种模式目前在我国推行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德方对实验结果不太满意的主要原因。所以,这种模式不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但模式本身是不容否定的,在未来更有实现的可能或空间,如城乡差距缩小、经济高度发达,或人们厌倦了城市的生活。

二、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主要经验

山东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紧密结合各自区域优势,突出特色,大胆创新,探索出了比较成功的模式。这些模式虽各具特色,也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但它们有共同的经验和规律值得全国其他省区借鉴:

第一,使村民获得持续增收的手段或途径。“便农”、“惠农”和“富农”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也是其目标所在。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其主体应该是农民。在现今阶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需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改善村民的住房或居住环境、一次性赞助或短期内高投资就足矣,这些更多的具有形式上、临时性或短期效应,而更为关键或根本性的解决措施是提供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条件和机制。村民持续增收应该是目前最有效,也最具有长远意义的解决途径。以上五种模式,要么先寻求村民致富的手段或途径,如寿光模式,要么在改善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为村民提供致富的手段,如希森模式、南张楼村模式、城阳模式和诸城模式。当然,方式可以多样化,如高科技种植、农业产业化、机械化耕种和招商引资等,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源泉和动力。

第二,立足实际,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和机会。各地甚至各个村庄的实际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如何走出自己的新农村建设之路需要因地制宜,既不能被动地“等、靠、要”,也不能简单套用或模仿。“希森模式”诞生于发家致富后不忘乡亲的梁希森和他的公司,“南张楼村模式”得益于政府间的合作机会,这两种模式快捷又直接,而且大大减轻了村民的负担,但毕竟这样的场景和机遇不多见,大多数的农村仍需借鉴当地的资源或优势。如诸城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众多企业强有力的发展后劲进行社区规划和建设;寿光借鉴种菜的历史和经验,创新种植技术,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加工产业;城阳利用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与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带动新

农村建设发展。

第三,综合开发,全面建设,先后有序。“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内容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层次,包括经济、政治和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说是各要素有机结合、综合协调的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或可持续性发展为代价换来的经济效益,或只是为村民修建现代化住房的做法是错误的或片面的。但并不是要齐头并进,而是有轻重缓急、先后之分。以上模式中,均做到了在建设过程中内容全面性的综合规划和统筹兼顾,主次分明,先后有序:寿光和诸城模式是在经济先行的前提下,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引导村民逐渐改善生活习惯,培养村民的集体观念和文明意识;希森模式、城阳模式和南张楼村模式则是在改善村民基础生活设施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一方面提高村民的经营意识,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经营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提高村民乃至下一代人的素质。因为这些内容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经济和物质要素是基础,决定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文明。

第四,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山东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化模式不是靠自然形成的,而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科学指导的结果。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有完整的内涵,系统的目标,但具体到一个时段、一个地方,应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讲条件、讲重点,不能同时什么村子、什么事情都抓,追求普遍开花。当前尤为重要的是从当地实际出发,做好符合当地生产力水平的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重点,进行分类指导。山东在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中,针对全省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以行政村为单位,将全省农村进行了分类,以便各级政府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实行分类扶持和引导,做到培优做强一类村,加快转化二类村,重点扶持三类村。

从村庄发展模式归类看,城市郊区的村镇建设可借鉴城阳模式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之路;经济发达地区可学习诸城模式,加强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具备集体经济发展条件或有外部资金流人时,可借鉴希森模式,走“以工带农、以企带农”的发展之路;一般农业地区可借鉴寿光模式走“公司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之路,或借鉴南张楼村模式。德国人进行“城乡等值化”实验,当时看中的就是南张楼村具有的“天然劣势”:不靠城、不靠海、没有大企业、不靠近交通要道、没有矿产资源、人多地少等,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农业大国来说意义非常。其建设的基点就是立足农村,追求的是农村的发展,并不是要将农村城市化。建设也不是以城市为标准,追求的是与城市不同的、更符合农民需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就为有限的财力物力投入让农民生产、生活得更好提供了可能,如建设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方式等。

每个乡村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人居环境 第三篇_黑山县新农村建设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计划

黑山县新农村建设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计划

--------------------------------------------------------------------------------

录入:电子政务办 2009/3/31 人气:1489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实施科学规划,示范先行;全面启动,逐步推进;突出特色,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策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农民收入、集体收入为落脚点;以村镇规划为突破点;以村屯整治的“四清四改”为切入点;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根本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取得可喜成果。

一、新农村建设成果

1、加强领导 科学规划

为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副职为副组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全县新农村建设分四条战线,设四个专门建设指导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国土与城乡规划建设战线指导组,二是发展与物质文明战线指导组,三是环境与精神文明战线指导组,四是和谐与政治文明战线指导组。每条战线由县领导挂帅,各部门参加,任务具体、职责明确。各乡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结构。同时还建立了城乡帮扶、村企共建责任机制,即每位县领导包抓一个乡镇,几个县(市)直单位帮扶一个乡镇;县内企业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相互帮扶,促进示范村工作农业协调发展。

为更好地指导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县情,编制了《黑山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年规划》和《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黑山今年后五年和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目标、任务和策略。并以中共黑山县委、黑山县人民政府文件印发给个乡镇、各部门,在《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中,确定段家、大虎山、镇安乡为2006年新农村建设示范镇,蛇山子、七台子、沈屯等28个村为2006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黑山县人民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办公室同志深入示范村实地勘察,根据村屯自然现状和农民的意愿,测绘、编制了28个示范村的“两图一书”,即现状图、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为示范村建设奠定了建设规划基础。

2、全面启动 示范先行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门采取全面启动、示范先行的方法,要求全县278个村要村村有建设项目,特别是生产发展、村屯整治“四清”和村屯道路维修要全面展开。28个示范村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全面建设。县多次召开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调度会、动员会,省、市分别在黑山召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暨设施农业现场会。同时,我们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广泛发动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宣传发动,激发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3、发展生产 促进增收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点、核心点,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真正实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一是以工业为主导,培育经济增长点。以上新项目(企业)和老企业扩能、改造为突破口,构筑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重点抓工业园区建设、抓项目建设、抓财源建设,抓资源开发。国能集团生物发电项目已经奠基,工程总投资5.2亿元;阜矿集团南扩,到白厂门镇一带,一期工程投资7亿元;黑山膨润土矿转制扩能、西洋特肥扩产改造、黑山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整体搬迁与改造、永丰造纸的环保治理扩产、隆迪铝业投资投产;绿色芳山、弘圣花生、绿源肉业、宝龙肉禽、福山木业等农产品龙头企业的扩能、投产、达产等,随着新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不断振兴,为黑山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有利保障。

二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以“一村一品”为方向。经过深入调研,组织乡村干部动员广大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适合发展蔬菜的就搞温室大棚,适合发展养殖业的就建养殖小区,适合栽果树的就发展林果业。预计全年新建设施农业小区105个,棚室面积2.3万亩;新建畜牧小区70个,占地面积4450亩,进驻农户555户,总投资30303万元。在水果生产上,西北部乡镇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和“两梨”,今年新栽植果树近万亩。积极推进果树标准建设,提高水果生产质量和效益,加强“两梨”生产基地建设。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农民增收奠定了产业基础。

三是以标准化、安全化为重点,打造绿色品牌。今年以创建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重点,全面提升我县“三品”生产档次和水平,建立健全了基地管理体系、生产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行严格的标识使用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大力推行“三品”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每个乡村都有“三品”生产基地,并严格按操作规程去生产,保证了“三品”生产的有序推进。完成了五大品种167万亩国家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和相关材料,等待省和农业部的验收。今年新增“三品”认证36个,面积5.25万亩。其中,有机认证20个,面积1万亩;绿色认证5个,面积1.65万亩;无公害认证11个,面积2.6万亩。到今年底我县“三品”认证已达到62个,面积195.284万亩。养殖业“三品”生产正在有序推进,今年有1/3总量的畜禽,按照无公害以上标准组织生产,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申报认证。绿色食品的生产,为实现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现代农业转变奠定了基础。

四是以水利化、机械化、绿化为重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今年晚成了小流域治理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河流整治工程和3座排水站的更新改造工程等。新增水浇地5万亩,春季新建万树村庄50个,全年植树造林面积超过6万亩。今年完成机整地170万亩,机播种158万亩,机收60万亩,全面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以上。

五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非农收入。充分发挥“阳光工程”作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逐步转变农民收入格局,到年底预计转移农村劳动力近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近2亿元。

4、以人为本 培养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点。从根本出发,在全县开展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

一是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充分发挥县内各培训基地的作用,采取举办培训班、科技讲座、参观学习、印发资料等多种有效形式,对农民分类进行培训。到目前,培训务农型农民8万人次,务工型农民0.5万人次,培训农民经济人近千人。印发各种资料十万余份。

二是加强民主管理,充分体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县、乡、村三级联动,形成合力,把民主管理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各项活动的始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县里成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具体指导和协调本乡镇各村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全县每个村都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制定了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定期对本村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权益。

三是实行村务公开,增加农村工作的透明度。村务公开是保证村级事务实现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是确保农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的有效方法,是农民真正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我县制定并出台了《黑山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方法》,统一印制并发放了《村民代表手册》、《村务公开理财小组记录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记录薄》,规范了村务公开工作的具体细节和程序。在公开时间上,统一采取定期村务公开制度;在公开程序上,采取“两委”例会研究、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方式进行;在公开形式上,采取政务、财务两项内容分开公布的方式进行。同时做到了公开的内容全面,公开的结果真实。

5、净化环境 改善生活

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为此,我们紧紧抓住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直接关系切身利益的工作入手,以“四清四改”为切入点,全面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全面开展“四清”,对278个村主要街路进行垃圾堆、粪堆、柴草堆、违章建筑的“四清”工作。对28个示范村的所有街路进行了彻底的“四清”。对村屯的道路进行了维修,维修长度100多公里,部分路段修砌了边沟。对主要街道院墙进行了修补,部分院墙进行了粉刷,基本达到了街面干净、道路平整、院墙整齐的标准。一些村屯建立了长效的环境保洁机制。

二是逐步进行“四改”。今年新建水厂12处,解决了2.05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村村通油路涉及12个乡镇25个村,总完成油路建设88.52公里。全年新建沼气池1500个,到目前全县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5342个,中型沼气池3个,秸秆气化站1处。段家乡蛇山子村1025个农户,其中有600户建了沼气池,半数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沼气这一新型可再生能源。农村改厕项目全面铺开,在此基础上,一些村屯主要街路厕所移至院内,并采取了处理措施。

三是村民文体生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全县农村建文体广场32处,文化长廊56处。大部分示范村建成了完整的“四厅”,并有宣传标牌和宣传标语。“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和“农村电影放影工程”继续发展,今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电影放影普及村屯,农民的业

余文化生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是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得到保证。为建立健全农村防保体系,保证农民身心健康,今年全县普遍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农民参合人数达40.3万人,占农民总人口的81.3%,建立乡镇防保站22个,建立健全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治等各项工作制度。全县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达95%以上,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到100%,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别乡镇领导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拖拉,致使县下达的各项任务没有按时完成。

2、新农村建设发展不平衡,各乡镇产业发展、农民生活条件改善和环境整治存在着较大差距。示范村与非示范村之间差距更大。

【每个乡村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人居环境】

3、一些县(市)直帮扶单位工作不到位,没有具体的帮扶措施和工作目标,甚至有的单位还没有到过所帮扶的乡镇,就更谈不上帮扶开展新农村建设了。

4、有些单位建设规划实施力度不够,没有认真去研究应该干些什么,只停留在口头上,仅做些表面文章,所以没有什么好的成果。

5、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没有形成农民广泛参与的氛围,出现一种“事不关己,你建我看”的不良局面。

6、村容整治和村屯道路维修不彻底,还存在一些死角。

三、2007年工作计划

1、在巩固提高28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2007年再启动3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启动的32个示范村,根据自身特点,必须有自己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既可建设综合文明示范村,又可建成具有特色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专业示范村。

2、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2007年实施“双百工程”,即新建畜牧小区100个、新建棚室小区100个。大力发展“三品”生产,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新发展水浇地5万亩以上。植树造林6万亩以上,并有指定的绿化区域。新栽果树1万亩,重点发展干果和“两梨”。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70%。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4万人以上,不断增加非农收入比重。【每个乡村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人居环境】

3、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全力争取改厕、新型能源、安全饮水和村村通油路工程项目,努力实现资金捆绑向示范村倾斜。

4、在发动农民继续开展“四清”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长效的保洁机制,使农村环境实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

5、努力列入省级示范村建设设计规划,争取上级更多的资金扶持。

黑山县农村工作办公室

二00六年十一月八日

每个乡村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人居环境 第四篇_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景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景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景观

——以山地地区实践为例

作者:谭玫,古俊伟

单位:仁浩机构 研究发展部

获奖:入选2006年《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优秀论文集》

摘要: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有广大的乡村,而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在全国各地开展着,各地也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积极推进农村建设。怎样将园林景观设计融入到建设中去,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能为中国农村广大的村民带来什么样的实惠,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去探究与总结的内容,本文以山地地区实践为例,简单的总结了我们在近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里的一点心得与成果。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农村园林景观;农村园林景观规划;园林绿化村

1. 农村园林景观概述

1.1 农村及农村景观的概念

农村是一个“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聚居的地方”(引自现代汉语词典)。构成其园林绿化的主要应以农业生产状况为主,因此农村一般有以下三大基本特征:“大面积耕地是农村景观中的本底(即以耕地为基本特征的模地),村庄是农村景观中的斑块(是大量耕地中的若干小点———异质体),河流、农渠、道路等是农村景观中的廊道。”(引自四川建设网)

农村景观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讲,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复合镶嵌体,它既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又受人类经营活动及经营策略的影响。

1.2 构成农村景观的因素

“景观是多种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环境、土壤和植被等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也是天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的结果。”……“乡村景观生态系统是由村落、林草、农田、水体、畜牧等组成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引自乡村景观规划),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资源状况的差异,农村景观生态规划也有所侧重。”(引自农村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决定农村园林绿化状况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耕地(本底)上,而自然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环境因素对耕地影响最大。另外在不同人口密度的地方其生产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到农村园林景观。

1.3 不同地区的农村景观特色

按地形分类: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属多种地形的集合体,暂不讨论)。

1.3.1 在平原地区规整的长方形农田景观是乡村景观的本底,少量的居民点及其附近的绿化是乡村景观中的斑块,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是廊道,三者一起构成了平原地区乡村方格网状的自然景观。(如图)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71568/

推荐访问:新农村建设图片 新农村建设规划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