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人文百科 > 校本课程的开发设三年发展规划

校本课程的开发设三年发展规划

时间:2017-08-16   来源:人文百科   点击:

【www.gbppp.com--人文百科】

校本课程的开发设三年发展规划(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12----2015三年总体开发方案〗

养马庄乡中学

养马庄乡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12----2015三年总体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校本课程的

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主要目标,让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更好地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特制定此方案。

二、基本理念:

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念、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三、组织与实施: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工作小组。

(1)组 长:周振宇

校本课程开发的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总体把握校本课程的全面研究和实施。

(2)副组长:李亮 李文瑞

分管副组长具体实施校长的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督察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学科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安排教师有效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3)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选择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的第一线,指导开课、听课、评课等工作,与参与实施的教师一起研究课题、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积累或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4)成 员: 各学科教研组长

张玉茹 陈健 赵志红 褚新兰 刘广明 张贺强

科目具体负责人:语文:张玉茹;数学:陈健;英语:赵志红;理化:刘广明; 政治:褚新兰;体育:张贺强

(5)成员职责:

①.结合本校实际和学情现状机构成员与编委成员共同商讨和制定可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计划。

②.所有校本课程开发成员要积极创设和发掘身边现有的课程资源,献计献策,本着真正能够开发出适合我校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校本教材。

③. 校本课程开发科目具体负责人,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就要有意识的搜集相关素材,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收集和积累。 ④.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学校要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检查与评估。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展了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艺体兴趣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语文“大量阅读,以读促写”,数学“创新学习,自主发展”常识“探究—研讨法”和“发展学生艺术特长”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活动组织的经验。这些都曾一度激活了师生的思维,丰富了师生的视野,锻炼了师生社会综合实践能力。也为我们研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五、开发总目标:

1、课程发展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逐步完善学校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在四年内构建起多元化的校本课程体系,使校本课程成为提升办学品位、提高育人质量的品牌。

2、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积极发挥学校的教师资源,不断增

强教师的课程意识,逐步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创办特色学校、构建特色课程、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

3、学生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使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健全的人格,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4、教师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使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校本实践活动的研究者、指导者,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文化知识的成长。

5、学校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不断提高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水平,逐步提高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逐步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特色学校。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1、把活动课程提升为校本课程内容。校本课程是对原有活动课的继承、规范和发展,有些活动课,特别是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课程的具体表现,用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设三年发展规划(一):辛店小学校本课程开发2009-2012三年规划

辛店小学校本课程开发2009-2012三年规划

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课程开发背景:

1、学校根据地方特色,家乡特点,曾经组织师资力量和地方资源,编写了校本教材《车城文化》,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称赞。所以,在编写校本课程方面,学校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全校师生“自主、合作、创新、发展”意识强烈,在英语、航模、篮球、音乐等方面创出了特色,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校本教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3、二期课改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广大学生已不满足于现有的课程内容;学生的个性需求强烈,社会对学校办学要求越来越高,校本课程的开发势在必行。 课程开发目标:

1、增强教师课程意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挖掘师资潜力,逐步培养教师具有开发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以学校特色工作为重要抓手,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求,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有计划地逐步开发校本教材;提高校本教材的质量,并纳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3、引导学生提高主体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并在认知结构,学习方式,实践创新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4、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具备挑战,承担责任,合作团结,帮助他人的良好心理素质。

6、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问题作好能力的积累。

课程开发原则:

1、开放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体现其开放性。在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课程的管理、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要充分体现出开放的特点;要向学生提供各种获取知识的渠道,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和体验;强调课内外、校内外结合,学科间互相渗透,强调知识技能灵活运用;应注重现代信息的运用,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2、实践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紧密联系家乡的特点,学校的特色。内容上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发展需求等密切联系;形式上应强调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操作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的特点,强调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和兴趣,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实践操作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并学有所获。

3、可行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课程资源优势,应密切关注不同学生的心理、年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与社会发展的步伐、学生生长的环境、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学生发展的未来目标等有机结合,与现实教学条件有机结合。

4、民主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专家、学者等的民主参与和帮助,听取多方意见与建议,使校本教材更趋合理、健康、有序。

5、整合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信息技术、英语等不同学科结合,与基础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进行整合,并与校内外相联系,突出重点,合理拓展延伸,真正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课程开发计划:

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先从学校办学特色项目入手,成立校本课程项目小组,先行开发特色教材,并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修改定稿。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向各学科、各领域辐射。 实施与管理: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对学科组和项目组进行常规管理,并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记录,有资料。

2、加强教师学习力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特长和爱好,通过听讲座,研讨等活动,请进来,走出去,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提升理念。

3、加强校本教材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设立专项拨款,立项拨款;鼓励教师结合家乡特点、学校特色,自立、自报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对表现突出,有创新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对教师个人或集体开发的校本教材,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恰当的评价;定期进行校内评比,推广经验,逐渐完善校本教材的开发。

4、建立校本教材研讨制度,定期开展研讨活动,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地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5、加强校本课程的流程管理,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和项目小组、学科小组的作用。

6、确定课程设置。根据课程特色,按照正常教学编排课时,由相关教师先行开始课堂教学,边摸索,边改进,边充实教材内容。

7、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展示教师的成功经验,创设氛围,形成浓厚的群体参与模式,从校级逐渐向外延伸,并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记录,做好资料的积累。

课程评价:

1、建立规范的课程评价制度。评价要以学生为中心,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进行价值判断,对课程资源的结果进行价值评价,对课程资源开发的效益进行衡量。

2、评价遵循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对学生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能力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的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3、评价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在评价过程中,注意把握整体性,多元化,过程性,对教师与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全面、合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设三年发展规划(一):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清徐县清徐中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方案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学校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凸现办学特色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与发展需求具有重要价值,体现着对人的高规格培养。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依据学校实际,对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分析,特制订本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课程是为学生而生的,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兴趣和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最根本的关注点。“一所好的学校不应当规定人的发展道路,而应该是一个能够让学生实现梦想的地方。”学校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让学生在其中不断完善、成长的环境,学校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按照教育规律、人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创造一种最适合学生的生态环境。

随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以创建师生的幸福人身为学校的理想,学校极为重视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同时又注重立足学生今天的发展设计,使学生明天的发展总是建立在今天的基础上,并且通过实现学生素质的培养,夯实学生发展的根基,真正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现代社会的学生素质全面,竞争意识强,个性突出。这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根本点。面对学生群体,我们既要让学生通过课程获得更高的知识和思维能力,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会创新;既要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特色素质,更要让学生学会尊重、继承传统、懂得关爱、习得文明。

学科教研组、集备组、教师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群体,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多样的调研形式,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所需,掌握学情,有针对性的开发相关校本课程。

教师和学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课程构成的最为重要的元素。教师是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主体,是保障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最根本的力量。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既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研究的发展需要。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将自己的兴趣或优势智能付诸于教学实践,拓展研究领域,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人生价值。

学校在推进课程改革中逐渐形成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发展思路,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课程开发体系与模式。学校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开设校本课程,从教师专业化发展、教研组团队建设、课时补助、制度管理、评优推荐、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更加积极、民主的大环境。清徐县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人文气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总体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又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校本课程是与国家、地方课程并列的课程类型,具有独立的价值,并且有着明确的比例配置,任何人不得剥夺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权利。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探索中,我们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价值理念。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撑,根据教育全球化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价值取向,按照基础教育的定位、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及本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素养、信息素养、自我认知和生存能力等基础素质。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设想

(一)开发主体:

教师个人(包括后勤工作人员)、备课组、教师全体、校内外合作、学生以及师生合作等。提倡“1+1”模式,即任课教师承担一门学科的教学,有能力的再开发一门校本课程,原则上谁开发随承担实施。

(二)课程主题:

(1)反映学生兴趣、特长、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等个性发展的主题;

(2)反映时代发展需要人的新的素质如理财、表达、合作、宽容、创新等方面的主题;

(3)反映学校特色发展的主题;

(4)反映民族、民俗、社区、环境等地方文化与自然的主题。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我校校本课程目前主要规划为8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选择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或者进行课程改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智能兴趣跨学科、跨领域开设校本课程。

主要分类如下:

科学激趣类、艺体技能类、人文素养类、语言工具类、技术类、学科拓展类、体验感悟类、文化交流类课程等

【校本课程的开发设三年发展规划】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常规管理

每一门校本课程必须包含相关的课程规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及课程资源的分析与利用等课程元素。

(一)校本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在基于课程目标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的实施方式。由课程教学处和年级组组织实施。

1、课程教学处和年级组面向家长和学生要精心组织课程推介会,详细介绍学校课程的特点及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功能。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地优势智能,帮助确立发展的欲求。

2、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选择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与学分要求

1、每门校本课程课时安排一般为每周1课时。

2、《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每个毕业生的最低学分为144,其中必修学分为116,选修Ⅰ学分至少为22,选修Ⅱ学分至少为6。学校课程(选修学分ii)的设置要采取模块方式,每个模块设计为18学时1学分,或36学时2学分。学校至少应实际开出18学分的学校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

1、年级组

(1)各年级组有责任分阶段规划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其校本课程的数量与质量是年级组千分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66714/

推荐访问:校本课程开发五年规划 校本培训三年规划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