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读后感大全 > 乡,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乡,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时间:2017-04-05   来源:读后感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读后感大全】

乡,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一):某某乡镇民族宗教工作汇报材料

****镇民族宗教工作汇报材料

中共****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我镇宗教界开展“三比一促”工作的开

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我镇的民族宗教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宗

教局的帮助指导下,按照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依法管理、保护合法、制止和打击非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工作思路,牢牢抓住加快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个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全力推进我镇宗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基本情况

************

二、宗教团体建设基本情况

(一)认真做好宗教基本情况的调查。2012年我镇对全镇宗教

活动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目前,全镇共有宗教活动场所

(满52处,清真寺46座,拱北6座,伊斯兰教教职人员61人,学经

拉)人员102人。

(二)进一步掌握了我镇宗教场所建设及管理情况,调查表

明,建设资金的来源有:信教群众自筹资金及个人捐助两种主要方式,筹款用于宗教场所建设和正常宗教活动开支,不存在相互攀比现象,实质上并没有增加群众负担,所有活动场所均有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批文,有正常的管理机制,活动正常。

【乡,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三)认真做好宗教活动场所调查登记工作。我镇宗教活动场

所调查登记工作按照县上具体要求及时下派工作组进村开展工作,同时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帮助各宗教场所落实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加大对宗教财产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了宗教活动场所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三、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我镇始终坚持宗教工作以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为指针,把宗教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常议常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人士和宗教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使各宗教活动场所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正常、有序地开展活动。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了进一步强化宗教管理工作,我们在坚持教育和引导的同时,注重在依法管理上下功夫,成立了****镇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指定了宗教干事。镇党委、政府始终按照五个统筹要求,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民族宗教团结大旗,坚持贯彻落实好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全心全意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增进民族团结,为全镇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政策法规学习。为提升民族宗教工作者政策理论及业务水平,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到实处,为全镇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对民族政策法规、民族理论和民族基本知识等相关法律知识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坚持抓好信教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着力提高全镇各门宦信教群众的思想意识。

在开展民族宗教具体工作中,镇党委、政府注重宣传培训工作,正确引导,全力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进步,共组织6期民族宗教工作人员培训、学习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参训人员达52人次,配合县主管部门宣传有关民族宗教工作条例、政策和法律法规5次,受训人员达1500余人次;同时由镇宗教办公室牵头,镇司法、包村干部等到拱北、清真寺和信教群众中宣传法律知识,传授农技知识,并在宗教教职人员中开展“学科学文化、学政策法规、学时事政治”活动10场次,受训人员达2700余人次。通过宣传培训,增长了干部职工、教职人员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及民族宗教工作能力,提高了广大信教群众的爱国主义觉悟、法制观念,提高了广大信教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了维护各教派团结的思想意识。并结合教育工作,对各清真寺的阿訇、学董进行集中培训,送适龄儿童入学,满拉中不能招收16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根据年度目标管理责任,镇党委、政府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年初与各村委会签订《****镇民族宗教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实现民族宗教互助、平等共同发展进步,提供了保障,打下坚实基础。

(三)依法规范和加强宗教场所的管理。对我镇寺管会管理人

员进行教育引导,组织他们学习党的宗教政策,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日常管理知识,帮助他们建章立制,实行民主管理,使宗教场所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管理组织人员之间职责明确,增强了工作

责任心,提高了办事效率,全面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全力推行寺务、财务公开制度,对每一笔开支及时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全力维护宗教场所的和谐稳定。积极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宗教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组织开展了宗教场所基本情况统计,在依法保护合法的宗教信仰和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同时,坚决制止和打击非正常的宗教活动。今年,春台北庄门宦发生矛盾纠纷后,涉及我镇四个村、五个寺、162户、793人。我镇及时组织人员深入涉及村社对信教群众进行入户劝说,做思想教育工作,并对阿訇、学董、乡老在镇政府进行集中劝解、引导、做思想工作,讲解宗教政策,并通过他们对信教群众进行说服教育,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宗教活动,由于措施得力,组织到位,我镇北庄门宦信教群众没有参与北庄门宦的矛盾纠纷,我镇的北庄门宦宗教和顺,寺内和谐稳定。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

1、****镇门宦较多,对宗教事物的统一管理和教育转化工作难度相对较大。

2、依法管理、引导、指导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对宗教活动依法管理的力度不够,没有按照宗教事务条例规定程序办理。

3、镇财政困难,宗教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给开展学习培训及日常工作中带来诸多困难和被动,希望上级部门不断加大宗教工作经费的投入。

五、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狠抓落实,积极主动地做好新形式下的民族宗教工作。

2、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及民族宗教政策,对全镇宗教人员进行

定期不定期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他们对民族宗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认真排查宗教领域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同时,注重在依法管理上下功夫。

各位领导,虽然我镇的宗教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调研为契机,继续强化工作措施,学习借鉴兄弟乡镇的先进做法,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确保我镇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乡,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二):Xxxxx镇宗教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屏山镇宗教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2010年8月18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各位领导:

屏山镇宗教管理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屏山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来总揽全镇宗教工作。全镇宗教活动有序、活动正常,全镇上下民族团结,宗教和睦。这为我镇全面构建“和谐屏山”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现将我镇宗教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屏山镇地处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县宗教工作重点乡镇之一,由于地处特殊地理位臵,全镇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俱全。境内现有经登记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14所,其中基督教教堂11所(下属早晚活动点8所),佛教寺院2所,伊斯兰教清真寺1所。全镇总信徒2938人,占全镇总人口的4%,其中基督教信徒1688人,佛教信徒1000人,伊斯兰教信徒250人;共有宗教教职人员40人,其中基督教牧师4人,长老9人,传道员9人,执事10人;佛教比丘2人;伊斯兰教阿訇6人。

二、领导重视,分工明确

“民族宗教无小事”,是党中央在审时度势,全面总结和分析国内外民族宗教形势后提出的新理念,因此,领导重视是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前提保障,镇党委、政府领导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切实把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每年至少召开2次以上会议,专题研究民族宗教相关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切实做好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相关要求,从今年6月筹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后,我镇已把民族宗教工作纳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联合办公。具体做法:一是镇党委有一名分管统战工作的副书记,政府班子有一名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专门配备一名民族宗教助理员,形成主要领导主要抓,分管领导亲自抓,民宗助理员和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具体抓的联动管理机制; 二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与各村(居)委会签订相关的目标管理责任书,由村(居)委会支书、主任担当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落实;三是建立健全宗教管理机构,实行层层有人抓,层层抓落实的宗教工作管理模式。如:1、建立“屏山镇基督教教务管理组”,负责指导和管理全镇基督教教务工作,各教堂同时相应建立“堂务管理小组”,负责管理本堂点和“早晚活动点”的常规教务活动;【乡,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建立禄劝“文殊寺”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县佛教事务的管理,并承当全镇佛教活动的指导工作;3、建立发明官庄清真寺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寺的一切教务活动。四是积极支持和鼓励各教【乡,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堂(寺)按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各教的教规教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和制度,认真抓好落实,形成教外按政策行事,教内按教规活动的制度化管理。

由于我镇领导重视,分工明确,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近年来,我镇没有因宗教问题而影响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也没有因宗教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这得益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同时也是与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分不开。

三、加强党的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宣传,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近年来,我镇切实加强对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注重对宗教教职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爱国主义和法制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宗教稳定、社会和睦。宗教教职人员和管理人员是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实践中,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点点滴滴做起。利用广播、板报等形式开辟了宗教政策专栏,有计划、有组织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干部群众以理性、公正的态度对待宗教,引导信教群众看清时代发展方向,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放弃各种不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落后观念和做法,跟上形势的发展,引导他们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上,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共同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进而成为三个

文明建设的和谐力量和积极力量。今年已组织有关宗教法律法规的知识培训1期,主要以学习宣传国务院《宗教事务条列》和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规等,以标语、黑板报、分发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受训人数达163人。

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既要依法处理,也要科学管理。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哪里有信教群众,哪里就有宗教工作。近年来,我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妇联、共青团的作用,切实做好宗教界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自觉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在实际工作中,一是健全工作网络,准确掌握宗教工作动态,把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二是主动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建立朋友关系,定期或不定期与他们进行沟通,主动、及时了解把握宗教界的动态,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深入抵制各种邪教向我镇宗教渗透,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我镇信教群众都能够在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活动,我镇现已创建为无邪教乡镇。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用文明健康的社会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各村(居)委会从实际出发,利用农闲时间,开展一些为群众喜闻乐见、能吸引信教群众积极参加的文化体育活动,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比如今年我镇承办的“花山节”活动,组织了80人的信教群众合唱团,参加文艺表演赛,进一步丰富了信教群众的文化生活,增进了信教群众与不信

【乡,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教群众的感情。充分利用各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和阵地,组织信教群众开展读书活动和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他们从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同时,加强对尚未登记批准开放的小寺小庙的管理,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对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做好佛教信徒的说服教育工作,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宗教旗号进行渗透活动。

四、落实政策,保障权益,促进全镇人民的大团结

我们不断加大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的力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团结了广大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一是定期组织信教群众积极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镇党校把民族宗教政策作为干部理论培训必不可少的课程,不断增强他们贯彻民族宗教政策的自觉性。二是坚持民族平等,重视少数民族参政议政。镇党委、政府每年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听取少数民族代表对全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一些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我们都慎重处理,积极采纳,认真落实。三是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对侵犯少数民族权益、侮辱信教群众人格、伤害民族宗教感情、影响民族团结的事件,及时严肃查处,有效杜绝了民族纠纷,维护了民族团结。近年来,我镇共为信教群众解决了8所基督教早晚活动点困难,引导活动点正确宣传党的路

乡,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三):2016民宗事务局述职报告范文

市民宗局是主管全市民族宗教事务的政府工作部门,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指导帮助下,班子团结一心,带领全局机关干部,以“三保一弘扬”为主题,紧贴市委、市政府“四大一新”发展战略,全面融进**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大局,围绕民族团结发展、宗教和谐稳定的要求,着力在推动科学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工夫,推动了全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了全市宗教领域和谐稳定,现将我局去年以来的履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谋发展、保增长,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工业兴畲乡、山上办银行、文化创特色、和谐促发展”的科学思路,着力发展工业经济、生态经济、文化生态旅游经济,全力以赴保增长。

(一)推进民族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成果的运用。实施“工业强乡”战略,谋求工业做大做强。我市民族地区所属企业有40余家,其中工业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2家,超亿元企业3家,超千万元以上企业8家,已初步形成以铜制品精粗深加工、机械制造、节能灯具、医药保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多个优势产业。XX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铜加工企业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在这种状况下,民族地区仍然实现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上交地方税收1.1亿元,对乡财政贡献率达到95%以上。园区有4家企业被市评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先进企业。

民族地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壮大了畲乡的财力。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文化教育卫生的投入以及农民医疗养老保障80%来自于乡财政。由园区企业组成的帮助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组织,为支持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捐资捐物近200多万元。

(二)推进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成果的运用。一是恢复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生态的建设。去年和今春全市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农民自筹、财政补贴和上级政策支持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500多万元,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种植杉树、松树等29万株,恢复有林面积4万多亩。开发建设1000亩生态森林公园和100亩竹博园。二是继续抓好民族地区500亩“电脑农业”工程、千亩优质茶叶、1500亩退耕还林、1.5万亩毛竹丰产林等基地的建设。目前,毛竹、茶叶、药材已成当地畲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每年农民仅销售毛竹一项人均可增加收入800元,直接为农民带来实惠。

积极推进生态建设,使“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樟坪乡去年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并列入省级生态保护区。聘请了中南民族大学,结合优美的生态环境,编制了畲乡旅游业发展规划,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产生一定的经济规模效益。

(三)推进民族地区文化挖掘成果的运用。畲族有着古朴、传统、浓郁的文化魅力。因此,我们加大挖掘、整理和储备工作力度,收集整理了79件畲族文化遗产,编辑了60万字的《畲族志》;组建了马灯表演队和原生态山歌表演队,马灯舞获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综合类金奖,原生态山歌表演走进省春节晚会。以樟坪乡为原型的大型现代山歌剧《七彩畲乡》,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的努力下顺利地走上了舞台。继续做好“畲族文化博物馆建设”工作;组建一支具有民族特色、高素质的农民表演队伍;成立畲族民间艺人和业余表演队;建立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培训教育体系。通过畲族文化的整理和挖掘,依托青山碧水的自然景观,借助旅游设施项目的配套改善,融进畲族文化的精髓,将民族乡旅游业注进更多的文化元素,助推民族乡旅游业的发展,为畲族群众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调整补充畲族乡经济结构,解决经济收入途径单一的问题。

通过上述三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三方面互补”:即民族地区工业的发展对社会事业的互补、民族地区生态建设对地域差别的互补、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结构的互补。

二、强服务,保民生,巩固民族地区在全省少数民族地区“三个率先”

按照省政府提出的民族地区“两个不低于”目标(即民族地区农民收入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要求,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两个不低于”。

(一)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率先。民族地区80%的村组纳入了新农村建设大框架之中,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如樟坪畲族化山村又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亮点村之一。对口支援工作中我市17个对口支援部门(市地税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民政局、市建设局、市经贸委、市林业局、市农业局、市广电局、市水利局、市工商局、市文化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扶贫办)都给予了民族乡村鼎力扶持,为少数民族乡村公路、改水及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民族地区项目库的储备和申报工作,XX年8月以来争取各级各类扶持发展资金上千万元。是XX年的7倍之多,这些资金在民族地区公路建设,在水利、林业、文化、卫生、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效应。

全市9个少数民族自然村都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在全省率先。全市所有的少数民族村、组都实现了户户通电和有线电视;90%的少数民族村、组都修建了电灌站和水塘水库扩容改造,解决了农业生产灌溉问题;80%的少数民族村、组都安装了自来水。

社会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全市少数民族乡村组的农民基本都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了99%。全市少数民族特殊困难家庭都纳入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了应保尽保。全市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均能享受当地政府的“就业培训、医疗救助、免费助学”的优惠扶助政策。

扶贫搬迁工程深受群众赞誉。我市民族地区331名、79户居住在深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在全省实现率先搬迁,生产生活附属设施基本到位。使少数民族群众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二)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省率先。全市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全省少数民族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相比较而言,我们高出6.5%。保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势头,一是在抓好工业、生态经济的基础上,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好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一村一品”,重点扶持培育珍珠养殖、“发夹”加工及毛竹、茶叶、药材等8个项目的规模效益。二是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民族地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使少数民族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三是落实好《**市少数民族扶贫济困工作意见》,建立少数民族扶贫济困动态管理卡,实行挂钩帮扶,全面提升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水平。

(三)民族地区发展模式全省率先。从全省9个民族乡财政收入来看,总和为1.4亿元,我市樟坪畲族乡就占据了1.12亿元,占全省少数民族乡镇财政收入总和的80%。樟坪乡工业经济在全省率先崛起,得益于我市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xx的“两个共同”的要求,得益于“樟坪模式”的成功实践,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为民族工业企业排忧解难,对民族乡村最直接的关怀和帮助。**的经验“樟坪模式”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乡镇中宣传推广。我们将继续坚持“异地办厂,原地纳税”做大做强工业的发展模式,并始终保持在全省少数民族乡排头兵的地位。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将努力争取引进2家投资上规模上水平的高科技企业;并继续为企业搞好服务,帮助解决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企业摆脱困境,目前看,前段时间已停产的部分企业现已全部加足马力恢复生产。

三、唱和谐,保稳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宗教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由宗教自身以及宗教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关系所构成的宗教问题,依然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年是建国60周年。敏感节点、社会热点多,宗教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宗教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议程,书记议事会、市委常委会分别听取宗教工作情况汇报,分析宗教工作形势,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做好该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议程,提升到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28545/

推荐访问:乡镇宗教工作汇报 民族宗教工作情况汇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