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读后感大全 >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时间:2017-03-25   来源:读后感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读后感大全】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一):龙应台《目送》1000字读后感

在看完龙应台的《目送》后,终于是领悟到了老友当初在向我推荐这本书之时,事先给我打的‘预防针’,她说看前,记得备好纸巾之类,避免自己到时看至动情处,花容失色,泪水横流,折煞风景的;我当时只感觉,一向严谨的她,突然有点幽默,甚至夸张,以她以前种种‘女强人’之强硬风格,是不能够轻意说出此一番话的;想必是做了母亲之后,心也自然而然变得柔软之缘故吧!

孩子是能唤醒每一个女人内心深处最柔软情怀的,无论你曾经多么,多么的强悍,坚硬如铜墙铁壁,但女人的心始终是水做的,如同坚果,坚硬的外壳,包裹着的,确是一颗柔软的心。

在花了几天时间,几乎一字不漏的啃完《目送》后,再一路的慢镜头回味自己在读到书中的某几节之时,果然几次有着戚戚然,感时花溅泪,悲恸,伤感之意,眼泪不知不觉,黯然垂下,竟浑然不觉的;这就是某些文字能够带给人的,无形精神上的灵动、震憾;其实书中提到的有些感觉,我们几乎都有过一刹那的,只是没有像龙应台那样及时的把它捕捉,记录下来。

有时候,仔细想想,从未离开父母身边的人与长年不在父母身边的人,心态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暗想自己,除去初成年之时,独自去千里之外的异乡工作三年零四个月的光景,一直到结婚生子,几乎是从未真正远离过父母羽翼,视线之下;因而,除了偶尔浅浅的感觉外,是很难体会那种父母,子女长年不在身边的之血浓于水的骨肉分离之憾,之悲恸的;但老友不同啊!自从完成学业后,因家庭环境所迫,再加上当初目光远大,认清形式,‘以其自身学历,在家乡至少也只会混个小职员而已’的平庸,沉寂,之不甘心,毅然,决绝然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最终,也总算是才尽其能,心如所愿,即而顺应潮流,在外落地生根;想想一个农民的女儿,能够获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已是很不错的。只是自古‘忠孝’是很难两全的,如同老友,在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同时,不得不背负于生之父母远离,长久的离别之痛。

人生是充满着太多的不圆满的,上天在安排,你得到一样东西的与此同时,必定是要让你失去一样东西的,得与失似乎永远相辅相成,如同生物链抑或缺憾;如影随行的伴随,人,长长的一生。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前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小路的这一端,看

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一段多么看似简单,平凡的语句呵!世界上,几乎每天都会真实的演绎着这样平凡而动人的情节画面----目送,父女,母子,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的、、、、、、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二):龙应台--《目送》读书笔记

1.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

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

2.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了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也想必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不)相信》

3.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

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我们没有学过。

——《跌倒—寄K》

4. 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长呢?时间才是最后的法官。

——《菊花》

5. 不知怎么回事,有这么一大批十几二十岁左右的人,在他们广阔的、全球覆盖的交友网

络里──这包括电邮、MSN、FACEBOOK、Bebo、Twitter、聊天室、手机简讯等等,“母亲”是被他们归入spam(垃圾)或“资源回收筒”那个类别里去的。简直毫无道理,但是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母亲节》

6. 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

不敢去注视。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四千三百年》

7. 我会被深圳画家村的《星夜》感动吗?

换一个问法: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的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作一滴“眼泪”呢?

——《星夜》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三):龙应台目送经典语录摘抄

随笔吧为您精选龙应台目送经典语录摘抄请您欣赏。

1、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2、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

3、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

4、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5、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6、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7、醒来,方知是梦,天色幽幽,怅然不已。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8、世上六十亿人里,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可能居大多数。

9、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寂静,这是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沙,以鬼魅的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10、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11、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12、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13、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14、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作一滴“眼泪”呢?

15、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

16、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17、斜坡上的杂化野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18、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19、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20、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

21、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22、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23、我们都知道了,母亲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24、春节的爆竹在冷过头的冬天有一下没一下的,凉凉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

25、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

26、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长呢?时间才是最后的法官。

27、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

28、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29、拜祭,终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宁。

30、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31、凡是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

32、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远行,却只能目送,无法挽留。

33、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34、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35、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36、空荡荡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人。

37、金门的美,怎么看都带着点无言的忧伤。一栋一栋颓倒的洋楼,屋顶垮了一半,残破的院落里柚子正满树摇香。如果你踩过破瓦进入客厅,就会看见断壁下压着水渍了的全家福照片,褪色了,苍白了,逝去了。一只野猫悄悄走过墙头,日影西斜。

38、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39、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40、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41、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42、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43、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行走,身上没有一个包袱,手里没有一张地图。

以上是关于龙应台目送经典语录摘抄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25438/

推荐访问:目送读后感1000 目送读后感60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