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作文大全 > 建设工程质量通病

建设工程质量通病

时间:2017-01-1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作文大全】

建设工程质量通病(一):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目 录

摘 要······························································· 前 言···································································1

1.1工程质量的特点及研究意义··············································1

1.2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2

1.3对工程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2

1.工程质量······························································3

1.1质量数据······························································3

1.1.1质量数据特征值·····················································3

1.1.2质量数据的分布规律·················································3

1.1.3数理统计方法及工具简介·············································3 2 .施工项目中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措施····································5

2.1施工项目中常见质量问题 ···············································5

2.2施工项目中常见质量问题的特点··········································6

2.2.1复杂性·····························································6

2.2.2严重性·····························································6

2.2.3可变性·····························································6

2.2.4多发性·····························································7

2.3施工项目中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7

2.3.1违背建设程序·······················································7

2.3.2工程地质勘察原因···················································7

2.3.3末加固处理好地基···················································7

2.3.4设计计算问题·······················································8

2.3.5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8

2.3.6施工和管理问题·····················································8

2.4施工项目中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9

2.4.1混凝土裂缝·························································9

2.4.2屋面渗漏···························································10

2.4.3地面起砂、起壳·····················································11

2.4.4抹灰空鼓、裂缝····················································11

2.4.5卫生间积水、漏水、管道堵塞········································11

2.4.6混凝土蜂窝·························································12

2.4.7混凝土麻面·························································12

2.4.8骨料显露,颜色不匀及砂痕···········································13

2.4.9混凝土裂纹························································13

2.4.10外形尺寸偏差·····················································14

2.4.11 露筋·····························································14

2.4.12 缝隙夹层·························································15 3.结论··································································15

4.谢 辞·································································18

5.参考文献与附录······················································19

摘 要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易发生的、常见的、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是一个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当前,工程质量急待提高,质量控制力度急需加强,本文阐述了对质量数据的分析及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反应的相应的质量问题,进而介绍了常见质量问题的特点、性质,以及引起项目中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通过这些阐述,表明质量问题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在工程建设中应推行合理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分析方法;原因分析;防治措施;质量管理

前 言

1.1 工程质量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城乡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建筑施工队伍不断壮大,建筑施工企业正面临着一次大的挑战、大的发展、质的飞跃。“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在建筑施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实现的主要保证。但是,在施工项目开展中,质量控制能力较差,控制手段不力,造成质量水平不稳定,甚至下降,致使近年来建筑业质量上升趋势不快,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人民的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律已作用到各个角落,建筑企业面临来自于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压力将愈来愈大,顾客对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施工企业除了完成自身的体制改革转轨变形外,最关键还是要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管理,尤其狠抓质量控制。

建设工程是一个商品、产品,不可能实行更换或重做,没有合格质量的成本、进度管理再有成效也绝不是社会需要的产品,所以,为保证建设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贯穿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第一要务。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方案决策、勘察、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涉及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等责任主体,地质、天气、4M1E、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等影响因素。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方案决策、设计阶段等环节,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单位等主体都是对工程实体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在某些情况下决定着工程的质量。施工阶段施工单位是工程质量的直接形成因素,但工程质量问题不只发生在施工阶段,也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问题。建设单位作为建设工程的投资人,是建设工程的重要责任主体,因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直接或间接导致工程出现问题的情况屡屡发生。因此,按照TQC的管理思想应对工程质量进行包括人、技术、管理、环境、社会等方面系统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1.2 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

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建设单位缺乏懂法

律、善管理的技术人才,对工程项目的方案决策、功能定位不准,对设计单位选择不当等原因导致施工中图纸设计变更多、修改随意性大,使施工复杂化;其次,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提供原始资料不详细、技术指标不全、出图深度不够,导致工程项目未实施即存在质量问题和隐患;第三,建设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利益驱使下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对施工、监理队伍考察不够、选择不当,参建各方的现场管理组织、人员的技术、管理能力、素质差;第四,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不规范,建设单位明示或者暗示施工、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监理人员技术水平低、腐败、弄虚作假的无能、无良行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组建不完善,管理机制不顺畅,家庭式管理模式落后、水平低,技术人员配备不全、执行力差,施工管理不善等;第五,材料进场验收管理制度不严格造成的原材料不合格、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低成本竞争降低混凝土质量等导致的结构安全、质量隐患;第六,质量监督机构工作量大,监督模式没有切实改变,走形式验收不能发现问题、质量问题处理不当,监管不力,处罚力度不够,不能构成威慑力。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生产环节多、参与方多,影响质量形成的因素多等特点,不论是哪个主体出了问题,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质量缺陷、甚至重大质量事故的产生。工程项目质量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核心。提高工程质量应从方案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对建设项目推行全过程的管理,特别是要抓住建设单位这个主导因素,对参建各方纳入诚信、处罚体系,强化责任、措施,多方监管,提高工程质量。

1.3 对工程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这是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的预言,朱兰博士的预言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规律。质量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质量控制在企业经营中将起到以往不可比拟的作用,没有质量控制,就没有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控制中,只有在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用户要求的前提下,满足质量、工期、成本等要求,才可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坚持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为社会提供理、统计分析和最终判断的过程中,“一

建设工程质量通病(二):土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一、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 技术准备

1、基础、主体结构施工前的各项技术准备。

(1) 在基础、主体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组织全体项目管理人员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和建设工

程承包合同,领会设计意图和合同精神,明确工程主体基础的重点部位,重视工程的重要环节,着重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土建专业和其它安装设施专业施工图纸有无矛盾,并考虑好施工时交叉衔接方法。

2)作好图纸会审准备工作,在认真学习图纸,充分准备基础上,由公司主要技术负责人召集

现场有关人员和技术员进行图纸会审。

3)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规范、规程、标准及图纸会审纪要。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

施工前分项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4)对本工程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进行比较论证,及时确定方案。

(2) 结构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结构的重点、难点部分,

编制好施工预控点,质量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本工程结构上难点、重点在于:

1)现浇构件的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砼工程的质量控制。

2)砌体工程的技术准备。

2、装饰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施工前技术准备的主要工作有:

(1)、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认真熟悉施工技术文件,检查装饰和其它专业施工图纸有无矛盾,并考虑好施工时交叉衔接方法,并通过熟悉图纸,明确装饰工程的内容,确定与装饰工程施工有关的准备工作项目。应重点审核的技术文件除施工图纸外,主要包括:

1)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2)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3)审核反映结构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

4)审核结构的设计变更、修改图纸或技术核定书;

5)审核有关结构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6)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7)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结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2)配备检测试验手段、设备和仪器,制定一套关于装饰材料检查的方法、标准、次炸毁和取样的规定。

(3)对施工中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审核、审核鉴定书和试验报告。

(4)对装饰材料采构进行检查,检查采构装饰材料是否符合业主和设计院的规定,对到场的装饰材料及进检验。

3、防水工程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1) 防水工程施工前,指派专业工长负责,防水作业班组选用专业防水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并建立好防水施工作业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头。

(2) 防水屋施工前基层应清洁、干燥,基层含水率是否符合要求,以干铺实验为准。

(一)施工原村料的质量控制

1、结构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钢筋、水泥、砂、石、砼等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为此在施工中应严格要求,把好进场前的验证和进场后的验收关。

钢筋、水泥、砂、石、砼等在进场前应对供货方提供的质检资料、产品合格证、样品进行验证,必要时可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钢筋、水泥、砂、石等进场后,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复检,合格后应按货物的特性及要求进行存储,并做好标识,不合格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也不得在现场堆放,必须立即清运出场。

现场建立领料制度,材料使用前由各专业工长提供出材料计划,并注明使用部位,质量要求,由现场材料员按工程使用部位的质量要求发放材料。

2、装饰材料及配件的质量控制

(1) 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加强材料和设备的“四验”工作,即:

验规格、验品种、验质量、验数量,凡属不合格的产品,不能运到现场,在验收中,发现数量不足、质量不符合要求、损坏等情况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处理。

(2) 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以下简称供应单位)对供应的产品质量负责,供应的产品必须

符合下列要求:

1)达到国家有关法规、技术标准和购销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和说明书以

及有关技术资料。

2)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要有许可证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号,批准日期和有效期限。

3)产品包装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4)使用商标和分级分等的产品,应在产品或包装上贴有商标和分级标记。

(3) 材料的发放应严格执行有关的验收和保管发放制度,对无出厂合格证明和没有按规定

抽验的材料设备一律不发放使用,保管贮存中,做到不损坏、不变质、不混放。

(4) 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对主要装饰材料及建筑配件,应在订货前要求厂家提供样品或看样订货,塑钢门窗防火门订货时要审核门窗清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防水工程的原材料控制

(1) 用于本工程的防水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现场取样送检,合格后方

能使用。

(2) 防水材料应妥善贮存和保管,贮存在室内通风干燥处,不同组份严禁混存。

(3) 主体屋面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均应经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现场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抽样

【建设工程质量通病】

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主体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凭借我公司的质量管理实力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全有能力满足用户要优质产品的要求,我们历来重信誉,守合同,保证本工程规定的质量目标为优良。为了达到工程质量目标,认真熟悉图纸并严格按图施工,根据新的施工规范和新的质量管理要求及操作细则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思维模式来实现既定目标,除建立工程质量体系外,应认真履行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向各级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讲解交底,让作业人员真正做到心领神会,施工中准确无误。工程质量的优劣,关键在项目部,我们特制定了以下措施来达到控制和保证工程质量。

(一)施工测量质量控制措施

1、建筑物的轴线、标高及结构的垂直度,平整度是确定保主体结构质量的标准之一,为确保

各分部分项工程达到优良标准,轴线测量工作应由专职的测量员,并采用符合要求精度高的仪器进行。主要控制轴线侧设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复测、复核计划详见下表:

序号 复核内容 施测班组 复核人员

1 定位控制轴线 测量组 项目技术负责人、甲方代表 2 基础轴线 测量组 主办工长

3 基坑底标高 测量组 测量员

4 垫层标高 测量组 测量员

5 基础顶标高 木工班 测量员

6 梁、柱、板、模板 木工班 模板工长

7 楼层标高 测量组 测量员

8 楼梯标高 测量组 测量员

9 各层轴线 测量组 测量员(主办工长抽查)

2、标高的控制

(1)±0.00以下标高采用水准仪引测,引测到基坑四壁的控制桩上,间距3-4m,±0.00以上采用铅垂钢尺传递。

(2)标高测量允许误差为:每层不超过±3mm,建筑物整个高度不超过±20mm,标高施工允许误差为:每层不超过±10mm,建筑物整个高度不超过30mm。

3、轴线的控制

(1) 本工程±0.00以下轴线投测采用经纬仪投测,±0.00以上采用激光铅垂仪投射法。

(2) 垂直度控制测量误差为:层间不超过±3mm,建筑物全部不超过±15mm,施工误差层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04648/

推荐访问:电力建设质量通病 安徽省建设质量通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