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课外知识 > 学校课外活动

学校课外活动

时间:2016-06-15   来源:课外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课外知识】

学校课外活动(一):学校课外活动

学校课外活动

一 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在教育内容及结构方式上区别于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它不以课程中的学科为单位,内容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限制,有其独特的范围和性质。 我国教育历史上就有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实践。《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古代教育提倡既有正课学习,又有课余活动,劳与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 独立学习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比较重视课外活动。特别是在80年代后,随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普通教育中课外活动的作用和地位问题再次被提出,人们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了使课外活动更规范化,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在1986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并在说明中指出:"小学、初中的课外活动列入教学计划。各地应努力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科技性活动、学科性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性活动。

课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以下特点:

1.灵活性

课外活动的项目、形式、方式、参加人数等不受学校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的限制,内容丰富多彩,活动项目广泛,形式灵活生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和发展的环境。

2.综合性

课外活动是以活动为中心展开,从而为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3.实践性

课外活动是通过活动进行学习的,不论阅读、研讨、实验、制作或调查、参观、访问,都应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4.自主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师指导帮助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由学生自己制定安排活动计划、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由学生自己来进行活动的组织管理。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起指导、辅导作用,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如果说教学是学校实践活动中韵主干部分,那么课外活动与班级活动则是它的不可缺少的两侧。各类活动的相互协调,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整体性价值。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满足了学生求知、求乐、求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且完善丰富了学校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科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 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它的任务在于根据自己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课外活动主要作用是:

1.充实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眼界,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三 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及组织形式

课外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教育方针、培养目标,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校内外实际来

确定。课外活动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基本内容可分为六类:

(1)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内容很广泛,既有科技新知识、新技术,也有科技的基本技术。科技活动能扩大学生知识眼界,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态度。

(2)学科活动

学科活动是多种多样的科学文化学习活动,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它不是课内学科教材的补充或延伸,而是学科中某一领域的拓展,是学科的一些新理论新知识或学科的专题等。

(3)文学艺术活动

文艺活动种类多种多样,通过文艺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他们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以发展学生健康体魄及体育文化修养为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因地制宜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

(5)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包括社会调查、专题社会考察、军训以及各种无偿的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民情国情,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树立社会责任感,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学校的课外活动,一般可分为三种形式:

1.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课外活动带有普及性质,可以吸收大批学生参加,有一定声势,适合青少年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活动的开展。群众性活动包括:

(1)报告和讲座。

(2)各种集会。

(3)各种比赛。

(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

(5)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小组以自愿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小组活动灵活方便,非常有利于因材施教。参加的人数每组不宜过多,可以三五人到一二十人,每个学生以参加一个小组或两个小组为宜。有的小组可以打破年级界限,如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活动。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一般不要从学习成绩上加以限制。小组开展活动要制定计划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安排好每次活动的课题、内容和方法,并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小组活动的成绩可以通过汇报,展览形式展示出来,以巩固成果和推动活动的发展。小组活动主要包括:

(1)学科小组。

(2)技术小组。

(3)艺术小组。

(4)体育小组。

3.个别活动

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课余的独立作业的活动。例如,阅读各种书籍,独立观察实验或制作教具模型,进行艺术创造等。个别活动是

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这种个别化的独立的活动,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独立研究能力。

四 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活动要有明确的中心目标,认真设计安排好每一次活动

2.活动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参与活动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为了充分体现课外活动自主性的特点,首先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一般倾向,而且要掌握学生的个别差异。不仅要组织好学术型、科技型、艺术型的学生及相应的活动,而且更要关注那些没有突出才能和明显的兴趣爱好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并安排欣赏性、收藏性、实用性、服务性的活动小组,吸收他们参加。

其次,教师要注意指导方式,处理好课外活动中特殊的师生关系。课外活动中,教师重在启发、咨询、建议、讨论和答疑,活动过程中的巡视和个别指导,活动结果的评价,共同制定活动计划等,而不是包办代替。

另外,活动小组应有一些大家讨论制订的简明、合理、可行的制度,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并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保证活动有高的出席率和不流于形式。总之,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出发,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参加活动的每个成员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4.要积极争取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和帮助

充分调动校内外各方面力量,相互协作,使学生在多方面的协同关怀下,健康成长。 说课的基本程序和基本要求:

基本程序:

1.自我介绍(序号、姓名、单位、教材版本、课题等);

2.按照某种模式说课(一般用10—20分钟);

3. 结束(简要概括说课内容)。

基本要求:

1.说课者的风度要求(庄重的仪表、自信的气质、礼仪的举止)。

2.说课者的语言要求

①语言表述要准确、流畅、生动、形象,富有激情和节奏感,避免程式化,体现教师的投入; ②综合运用多种语言和语调(如专业语言、肢体语言、描述性语言等)。

【学校课外活动】

说课时常用的措辞有:“我这样设计(或确定)的依据是„„”“我之所以这样做,;理由是„„”;“假如学生„„,我将„„”;“这样做的好处是„„”等等。

3.说课内容的要求

①要求内容正确、有序、联贯,结构完整、系统;

②要求内容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③要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4.说课与上课相统一的要求。

学校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

特点:【学校课外活动】

(1)灵活性:项目、形式、人数均不受学校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的限制

(2)综合性:综合运用各科知识

(3)实践性:获得直接经验、把书本知识用到实践中

(4)自主性:学生自愿参加,甚至选择计划、内容、方式

二、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作用:

(1)充实生活、开阔视野、联系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兴趣、发展个性与特长;

(3)培养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三、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及组织形式

1.内容:

(1)科技活动 (2)学科活动 (3)文艺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活动 (6)节假日活动

2.形式:

【学校课外活动】

(1)群众性活动,如:报告、讲座、集会、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有计划、课题、内容、方法、固定的时间,如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

(3)个别活动,如阅读、制作模型

四、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明确中心目标

(2)内容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3)发挥主动性

(4)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学校课外活动(二):学校课外活动

学校课外活动

(一)学校课外活动的含义

课外活动概念的理解:

①.我们认为课外活动中的“课”指的不是课堂,而是课程(课外活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以外的教育实践活动)

②.学校课外活动的时间有分散与集中两类;

③.学校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呈丰富多彩状

内容上:1.经常性的、普及性的文娱、体育活动;

2.部分学生参加的兴趣小组、学科小组或社团活动;

3.传统的节假日活动【学校课外活动】

组织形式上:以活动小组、社团和班级为主,校级性、全校性、年级性活动为辅

(课外活动的全局性安排由学校行政部门负责,

班主任或其它任课教师承担具体执行、配合组织与管理学生等方面的工作)

④.学校课外活动主要由学生自愿选择参加。

(二)学校课外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与地位

1.课外活动的作用主要是作为正规教学活动的延续和补充,处于辅助地位。

一般在两个层次上发挥作用:第一层次是普及性的,第二层次是提高性的。

2.与80s相比,对课外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与地位的认识主要发生了以下方面变化:

①强调课外活动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它视为学校教育活动整体中的有机结构,实施“五育”的又一渠道。同时,还强调它对学科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不再满足于仅仅起“延续”和“补充”的作用(有人认为课外活动可以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②突出课外活动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探索意识、创造力方面的作用,要求教师在活动中主义这两方面的训练。在强调学科教学的分科性、基础性的同时,要求课外活动体现综合性和补充新的知识与信息;

③在普及层次的课外活动中,一方面强调通过加强计划性和内容设计的多样化、系列化,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从课外活动中得到收获,找到发展自己特长的合适领域;

另一方面则强调通过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利用闲暇时间,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了解社会,热爱生活,抵制社会文化中落后、消极因素的影响,使青少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富有生气的积极力量。要使课外活动不仅在校内,而且在校外,在社会上也能产生教育影响,就要把学校的课外文化生活与社区的文化建设联系起来。

④在提高层次的课外活动中,强调早出人才、多出人才,而且把培养人才与办出每个学校的特色练习起来,使课外活动成为塑造学校“个性”的一种手段。

(三)教师与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

课外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能力。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要承担两方面的任务:

⑴第一方面的任务是事先独立地或者与学生一起统筹计划某一方面课外活动的内容。

1.班主任能否计划好课外活动,关键在于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所以,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所追求的“时髦”。一般来说受两方面的推动,一是为了显示自己所属的一代人与父母辈的不同情趣,二是受活动本身特点推动。

对于前一点既应尊重又需引导,每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这是必然的,也是需要的,它是由时代不同的节奏、主题、发展水平塑造出来的,其中必有合理因素,所以教师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和尊重。 对于后一点,教师更应尊重,因为这主要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带来的,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做到对学生富有吸引力就不能忽视这一点。

2.社团或兴趣小组的指导教师在对自己负责的这部分工作进行总体性设计时,除了与上述对班主任的要求有些共同之处外,需要把我的原则是:要让参加小组或社团活动的成员看到活动成果,使小组活动的成果在全校、全年级,即更大的群体范围你得到展现、承认和赞赏

⑵第二大方面的任务是活动过程中的组织与指导。

1.组织:不同的活动有不的要求,但共同需要注意的是要使参加活动的学生都却是参与活动,有明确的任务与责任,合作性的活动还要关心分工与协作。课外活动的课余性质与自愿原则就对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提出了特殊要求:

一是每次活动都要考虑到在成员缺席较多情况下的预备方案。

二是当发现缺席人数较多时,指导教师应深入了解,分析原因并迅速作出调整以提高出席率。

一般认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组数以单一为好,过多的活动不仅可能造成部分学生负担过重,也会影响某些活动组的出席率。从根本上讲,让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提高活动质量,是提高课外活动出席率的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措施。

2.指导: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的指导师多方面的,主要采用的是启发、咨询、建议、讨论、答疑、活动过程中的巡视与个别指导、活动结果的评析、共同制订活动方针和计划等方法。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出发,特别注意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不用固定的模式去改变这种差异,使参加活动的成员个性和才能得到发展等,是课外活动中选择和设计方法的指导思想(杜威&陶行知,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3.教师要出色手的完成组织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任务必须做到:

【学校课外活动】

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或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确立的保证;

2.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于学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知识与人物;

3.还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平等、合作、相互尊重);

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并促使师生关系的融洽

5.教师还需要注意搜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6.搞好课外活动除了学校领导重视和教师努力意外,还要依靠多种社会力量的支持,其中社会各种文化机构和团体更应给予大力的帮助。

学校课外活动(三):2015学校课外活动计划

第1篇:学校课外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特长为重点,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育人水平,努力形成学校特色。

二、工作目标

加强活动课管理工作力度,优化活动课教学过程,丰富活动课内容,建立健全学校活动课课程体系,向管理要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具体活动内容

1、学科活动

为全面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将结合语文、数学学科积极开展学科活动课及口语交际课,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及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等。

2、特长班活动

根据我校现有的师资水平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我校将成立以声乐、器乐、篮球、排球、英语、科学、图书、绘画等为内容的特长班活动小组,采取“英才”教育的方式,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综合实践活动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形态的目标特点及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准备从家乡风貌、儿童生活、社区生活等几方面选取课题,开展具体的实践探究活动。

四、具体措施

1、学科活动及口语交际课实行平行班教师分科教学,任课教师要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不忘团结协作,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243798/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