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心梗前兆

心梗前兆

时间:2018-12-02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第一篇:心梗前兆

心肌梗塞的前兆

心肌梗塞的前兆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重表现,特别是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死亡率最高,约有1/3—1/2的心肌梗塞患者在住院前死亡。若能及早发现梗塞前先兆症状并予以处理,至少可避免梗塞发生或使梗塞范围缩小。

心肌硬塞常见的诱发因素情绪激动;劳累过度;饱餐,尤其是进食脂肪过多的食物太多,造成本来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大手术。此外便秘后用力解便、各种感染、休克、持续较长时间的心动过速及气候突变等,也可使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常见的先兆症状

① 心绞痛发作较前频繁,疼痛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重,轻微活动甚至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常伴有出汗现象,疼痛发作时患者烦躁不安;

② 胸闷多伴随心绞痛同时出现,也可出现活动时心慌气短; ③ 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

④ 有时患者自感心慌气急,触摸脉搏为不规整脉,此症状可反复频繁出现;

⑤ 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嗜睡、烦躁、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感冒症状或胃肠道症状;

⑥ 无心前区疼痛等不适,而表现为牙痛、胃部不适、左侧肩肿部酸痛。

急性心肌梗塞可在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青、中、老年人中发病,且因症状不典型不易被重视而延误诊断。因此,有以上症状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第二篇:心梗前兆

心肌梗塞前兆

心肌梗塞的前兆

心肌梗塞也是心脏病的一种,心肌梗塞的前兆有:

1. 疼痛:为此种病症最突出的症状表现。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可无疼痛,起病即症状表现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2.休克: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10.7KDa(80mmHg),甚至昏厥。若病人只有血压降低而无其他症状表现者称为低血压状态。休克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由于心肌遭受严重损害,左心室排出量急剧降低(心源性休克);其次,剧烈胸痛导致神经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此外,有因呕吐、大汗、摄入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存在。

3.心律失常: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也不少见,室上性心律失常较少发生。前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心房梗塞。

4.心力衰竭: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着减弱且不协调,故在起病最初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表现。严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可有紫绀及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后期可有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

【心梗前兆】

5.全身症状表现: 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增快等。此主要由于组织坏死吸收所导致,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左右。

第三篇:心梗前兆

心肌梗塞前兆与急救

心肌梗塞前兆:

1. 胸骨後或心前區突然發生壓迫感或悶痛

2. 伴有噁心、面色蒼白、煩燥心悸、呼吸短促、冒冷汗等現象

3. 不定性心絞痛

心肌梗塞急救步驟:

1. 讓患者保持鎮定並慢慢躺下(儘量減少體位變動)

2. 呼叫救護車

3. 患者保持“深呼吸再用力咳嗽”的動作自救,直至救援到來

注意事項:

1. 如患者出現面色蒼白、手足濕冷、心跳加快等休克現象時:要將患者平臥,足部墊高,去掉枕頭以改善大腦缺血狀況。

2. 如病人已昏迷、心臟停止跳動:切不可將其抱起晃動,應立即採用拳擊心臟前區的急救措施

第四篇:心梗前兆

心梗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差异极大,约有1/3的患者发病急骤,极为严重,未及至医院就诊就已死于院外;有1/4~1/3的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属无症状性心肌梗塞,或症状很轻未引起患者注意,末到医院就诊,有约1/3一1/2的患者人院诊治。急性心肌梗塞发病起始症状不尽相同,最常见的为疼痛。故对发病时不同起始症状的了解,对疾病的及时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以疼痛为起始症状。大约70%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并且这种胞瘤较一般心绞痛发作剧烈而持久。疼痛部位除在胸骨后、心前区等为主外,约10%的病人脚痛可波及剑突下或上腹部,易被误诊为胃痛。不典型的疼痛部位还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心梗前兆】

(2)以突然晕厥为起始症状。常见于下后壁梗塞急性早期,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患者,多发生于起病30分钟内。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极慢,血压降低,患者可突然晕厥。

(3)以猝死为起始症状。发病即为心室颤动,表现为猝死,多发生于院外。

(4)以急性左心衰竭为发病突出表现。患者突然发作肺水肿为最初表现,事先无预兆,有的数小时或数日前有心绞痛前驱性症状。发病觉胸部压闷,窒息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呼吸有噪音,肺部可闻及水泡声等特点,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出汗,紫绀一般多不觉疼痛,或被明显呼吸困难所掩盖。左心衰竭程度较轻者为肺充血,临床较为常见,多有疼痛症状。患者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喘息性呼吸,两肺支气管哮鸣音,易误诊为支气管喘息。

(5)以休克为突出的起病症状。患者感到虚弱,大汗虚脱,如从坐位滑下,立位摔倒,或有一过性意识丧失。由于心排血过低引起的脑缺血,极端严重者随即死亡。程度稍轻者,出冷汗、头晕、肢体湿冷,脸色苍白或灰色发绀,脉

搏细弱,收缩期血压低于10.7kPa(80mmHg),尿少或无尿。

(6)以脑供血障碍为起始症状。患者肢体无力,轻瘫或意识迟钝,见于伴有脑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

(7)胃肠道功能障碍。恶心、呕吐、消化不良都是常见的症状,特别是下后壁梗塞。疼痛发生在上腹部应与急性胆囊炎、溃疡病、急性胰腺炎加以鉴别。偶见有腹泻症状。

上述为患者发病起始的症状,但患者常表现有疼痛、心律失常、胃肠道、心力衰竭或休克等多方面的症状。【心梗前兆】

在心肌梗塞的治疗早期,医生常给病人静脉点滴葡萄糖液一--胰岛素一--氯化钾合剂。医生称它为极化液或能量合剂。多数病人输了这种液体之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疼痛的程度减轻,心力衰竭、休克、发热和心律失常等均可改善,从而可降低心肌梗塞的死亡率。为什么这三种药配合对心肌梗塞有利呢?因为它们有如下几种益处:胰岛素可以促进脂肪酸的摄取,进一步合成脂肪,使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下降。虽然游离脂肪酸是心肌的重要营养成分,但在心肌缺氧时,继续利用它弊端很大。因为脂肪酸的利用是需要大量氧气的,正常情况下脂肪酸氧化消耗心肌氧的60%,而心肌梗塞时,心肌氧的供应不足是头等突出的问题。同时,由于游离脂肪酸的存在,降低了心肌利用糖的能力,这点对心脏功能是很不利的,甚至会引起心律失常。因而,概括说,游离脂肪酸浓度降低,能降低心肌氧消耗,增加糖的利用,有利于心脏的功能及心肌存活能力。溶液常用10%的葡萄糖,可使血糖增高,使心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心肌最好的营养物质就是葡萄糖,它在有氧或无氧的情况下,均能代谢产生能量。由于葡萄糖供应充足,能量有充足的来源,对维护心肌结构的完整,心肌功能的维持以及减轻梗塞区周围缺血的程度,均有良好作用。

此外,尚可防止心律失常。因此,该合剂是一种简便易行,有利于心肌梗塞的药物,除非病人有严重糖尿病或肾功能明显损害,大多数病人均可以应用。 急性心肌梗塞时化验检查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除了作心电图等客观检查之外,还要作各种化验。有些化验结果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所以,当发生心肌梗塞后,一般都要进行以下几方面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白细胞总数多超过10,000/立方毫米,中性颗粒细胞增高,常在75—90%,嗜酸性颗粒细胞减少。血沉:血沉增快,如果病情好转,2—3个星期之后可恢复正常。血清心肌酶谱: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的损害可以释放出许多酶,使血中酶的含量升高。有的酶在梗塞后几小时就升高,所以对早期诊断有很大价值。主要酶有:谷草转氨酶(GOT):心肌梗塞后6—12小时升高,24一48小时达正常值的2—15倍,4—7日恢复正常;乳酸脱氢酶(LDH):在心肌梗塞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3—4天后最高,8一14天恢复正常。(-丁酮酸脱氢酶:心肌梗塞时酶升高,2天达高峰,近2周时恢复正常。肌酸激酶:心肌梗塞后12—48小时升高,并达高峰2—4天降至正常。肌酸磷酸激酶(CPK):发生心肌梗塞6—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此外,检查尿中肌红蛋白含量,对早期诊断比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酶更有意义,因为在心肌梗塞后仅4小时尿中肌红蛋白就可升高达5毫克以上急性心肌梗塞严重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过适当地治疗和休息,多数可得到恢复,但是尚有10—20%的病人,由于栓塞面积较大、范围广、组织损害严重等原因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为治疗带来许多困难。一般来说,急性心脏梗塞发病后的3天之内,而又以第一个24小时为最危险期,许多并发症,将会在此期间内出现,常见的有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近些年来,由于冠心病监护病房的建立,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采取密切观察,且通过特殊的监测系统可以及早发现既往对病人构成最大威胁的心律失常,因此使

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大大减少。但是,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仍是目前较严重的两大合并症。除此之外,在心肌梗塞的急性期还可能发生心脏破裂和室间隔穿孔,病人因此发生突然心功能下降,引起顽固的心力衰竭,这种并发症大都出现在病后的一周之内,且常常不及救治。有人认为这些严重的并发症多与心肌梗塞未能早期做出诊断,以致病人往返奔波有关,另外发病后的第1—2周,安静卧床休息,也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心肌梗塞后,坏死的心肌硬结,失去了正常心肌的弹性,在心腔压力的影响下,向外膨胀,形成所谓室壁瘤,这部分膨胀的心室肌不仅不能正常地收缩与舒张,而且尚起相反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心脏的排血功能,还可因瘤体内血液滞留,产生血凝块,一旦脱落,即将造成脏器栓塞。有较大室壁瘤的病人,往往表现气短、胸闷、也易产生心律失常。 通过上述介绍,不言而喻,急性心肌梗塞是—种极为严重的心脏疾病,因此应该加强预防,积极治疗心绞痛、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糖尿病,尽量避免发生急性心肌梗塞。40岁以上的人,还要熟识急性心肌梗塞的各种表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利于减少心肌梗塞并发症的发生。最易诱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原因老年人的急性心肌梗塞是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老年人高血压及冠心病患病率增高,因此,除了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外,找出一些诱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因素,并尽量避免或消除这些因素,就能使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和复发减低。根据有代表性的资料指出,在可以查到的发病诱因,劳累往往是最为主要的。在一组统计资料中,因劳累发病占28.7%;情绪激动也常常诱发患病,占7.3%;饱餐也是值得注意的,占5.2%;因感染而诱发的占3%。其他各种诱因占5.4%。诱因不明占3%。无诱因占47.4%。应该特别值得提出的,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认为感染因素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往往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肺炎成为死亡原因,而忽略了感染诱发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专家们指出,有时因感染而诱发急性心肌梗塞者的比例很高,在一组统计资料中可达15.8%。老年人发生感染者,不仅是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夏秋季痢疾,以及泌尿道感染,都有可能波及到冠状动脉已有严重病变心脏,而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国内从事老年医学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医疗单位,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强调了这个问题:要特别警惕上感、肺炎、痢疾、泌尿道感染有诱发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病人和病人家属除了要着眼这些感染的本身,还要注意有无其他情况,不要忘了与冠心病的关系;至于医生更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作出全面的检查、诊断。

心肌梗塞的监护:由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心脏骤然丧失了血氧供应,因而引起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生化代谢及心肌组织发生病理变化,极易诱发危及生命的心室纤颤和心跳骤停。此情形尤其多见于发病后的最初72小时内 (医学上称之为“高度危险期”),往往来不及抢救。经验证明,医治严重心律失常,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于是,对心肌梗塞病人加强心脏监护的措施便是非常必要的了。目前许多医院里的“冠心病监护室”,就是专为医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这里装备有连续心电图监测装置,安排了经过训练的医护人员,并配备有迅速进行治疗所需的各种设备。心脏监测系统的核心是由供监护人员观察病人心脏搏动情况的“总机”和置于病人床头的“分机”组成。医护人员只要通过心电示波和按动选台电键,并借助电视系统即可将室内全部病人的心电活动状态尽收眼底,使患者处于严密的监视之下。一旦出现了险情,监测系统的自动警报器立即以醒目的灯光闪烁和特殊的声响发出“呼救”。几乎同时,心电图记录装置也自行启动,录下20秒内的心电活动图形,以备进一步测定分析和存档。通过心脏监护系统,可以达到早期发现心律失常并及时进行有效地治疗。因此,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监测系统能积累宝贵资料,这又进一步促进了医学对心肌梗

第五篇:心梗前兆

心梗前兆、护理及注意事项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9个症状警惕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这种疾病的突发性很强,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疾病,那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有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的小知识,希望这些常见的小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大家。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无明显诱因的胸痛

患有心绞痛,能找到明显的诱发因素,如劳累、激动后等,但如今在没有明显诱因的安静状态下,也有胸痛症状出现,同时还伴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突然的心慌憋闷

急性心肌梗死有先兆,会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胸闷、乏力、心慌症状,或在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或症状加重,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时,要即刻就医。

胸痛或心前区疼痛

【心梗前兆】

夜间或休息时胸痛当休息时或夜间发生心前区疼痛,就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一般夜间或休息后新发生的心绞痛,都是心梗发作的先兆。 心绞痛症状加重

既往患有心绞痛的人,若是近1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胸痛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要警惕心梗发作。此外,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症状在15-30分钟内不能有效缓解时,也要警惕心梗出现。

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

躯体疼痛的现象与劳累、激动等有关联,有可能出现在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情况,也要加以重视。此外,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急

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问题时,又不能用其他疾病或原因解释时,要警惕心梗。

全身症状

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24—48h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天。②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以下壁心肌梗死多见)。 心律失常

见于75%—95%的患者,多发生在起病l—2周内,而以24h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濒死感等症状。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如室性期前收缩频发(每分钟5次以上),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时常为心室颤动的先兆。房室传导阻滞和左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见。严重者房室传导阻滞可为完全性,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室上性心律失常则较少,多发生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前壁心肌梗死如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表明梗死范围广泛,情况严重。

低血压和休克

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有烦躁不安,面包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态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表现。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见于约20%的患者,主要是心源性,为心肌广泛(40%以上)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神经反射引起的周围血管扩张属次要,有些患者尚有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参与。

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为梗死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发生率约为32%—48%。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发生颈静

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竭表现。右心室心肌梗死也可一开始即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伴血压下降。

急性心肌梗死家庭护理

1、应用受体阻滞剂和严格控制血压

冠心病患者应该长期服用-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要达标,冠心病患者

<140/90毫米汞柱,伴糖尿病或肾损害血压者血压应<130/80毫米汞柱。蛋白尿每天大于1克者,血压<125/75毫米汞柱。

2、合理饮食是一切治疗的基础

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少吃肥肉、动物油、奶油蛋糕、油炸食品。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减少盐的摄入,每日食盐少于6克。减少胆固醇的摄入,控制总热量。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血糖。

3、坚持降低胆固醇和戒烟

降胆固醇达标,才能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和中风发生。吸烟者应力劝戒除。吸烟不光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再梗死的危险因素。

4、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

运动有三原则,有恒、有序、有度,可按照一、三、五、七进行锻炼。“一”是每天至少锻炼一次,“三”是每次要锻炼30分钟以上,“五”是每星期要锻炼5次,“七”是每次运动的心率要达到170减去年龄。

5、结伴外出勿忘药

尽量不单独外出。外出时要随身携带应急药(如硝酸甘油片)和写有亲属联系电话及病史简述的标记名片,以便在遇到不测时,利于他人帮助抢救。

戒除烟酒勿高脂提倡戒除烟酒,心肌梗死后恢复的患者,继续吸烟者再梗死发生率大约为不吸烟或吸烟已戒除者的2倍。此外,饮食宜低糖、低脂肪。不要吃得过饱,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各种动物内脏、无鳞鱼、鸡蛋黄等。

6、定期复查勿麻痹【心梗前兆】

心肌梗死病人出院后,隐患依然存在,一定要克服“万事大吉”的思想,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和复查。 如果再出现胸闷憋气、心悸、出冷汗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不可掉以轻心。

7、服中药勿留瘀心肌梗死

在中医学中属“胸痹”、“真心痛”的范畴,中医认为与阻滞于心脉相关。病后若常有憋气、心悸、面白神疲、怕冷喜暖、舌淡胖嫩且舌苔白腻者,宜服。若为心前区有刺痛、胸闷气短、舌暗红或有者,可选中成药调理。平日可在医师指导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潘生丁以对抗血小板聚集,预防心肌梗死的复发。

8、畅勿忘“素”

应多吃蔬菜素食,保持大便通畅。已有便秘的要及时服用缓泻剂,保持每1~2天排一次大便。加强腹部按摩,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必要时作低压清洁灌肠以协助排便。

9、四血”指标勿忘查

所谓“四血”指的是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这四个因素都与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和复发密切相关。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的病人,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并应定期复查一次血压、血脂、血糖和血黏度,如果高于正常值,就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注意事项

情绪乐观勿焦躁

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培养“顺其自然”的态度,遇事不急不躁,劳逸适度,避免因情绪激动诱发缺血。

适度运动勿过劳

患者可以从出院后2~3个月开始锻炼,但要循序渐进,避免运动量过大。如有累的感觉或每分钟脉搏超过110次时,提示运动量超负荷了,应立即停止运动。

注意劳动保护,避免诱因

过度疲劳、情绪激动、饱餐后、睡眠差或持续紧张工作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因素,因此要注意避免这些因素。同时,患有冠心病的人绝对不要勉强搬抬过重的物品。因为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产生的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气排解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另外,吸烟、高脂血症是现代社会的通病,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之一,冠心病患者在生活中要做到戒烟,清淡低脂饮食。

注意生活细节,减少刺激

放松精神,保持心境平和,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运动开始时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运动结束时做一些放松活动,不应立即停止活动,更不应锻炼后马上上床休息。不要在饱餐或饥饿时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病人更应注意。

控制总热量的摄人

临床资料表明,心肌梗死患者身体超重或肥胖的较多,因脂肪过多环绕心脏,压迫心肌,致使心肌功能进一步减弱。因此,要限制饮食总热量,以控制体重。在休息条件下,每天供给热量以25-30千卡/千克体重为宜。

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C具有增强血管弹性、防止出血的作用,又可促进创面愈合。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猕猴桃、草莓、新鲜大枣、西红柿等。微量元素中的碘、镁对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重要作用,可减少胆固醇和钙盐在血管壁内的沉积: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海产食物中的鱼、虾、海带、海蜇、紫菜等含碘量较多,在日常饮食中可经常交替食用,镁在绿叶蔬菜中含量较多。 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日常饮食应以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作烹调用油。上述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应避免食用过多的动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510202/

推荐访问:脑梗心梗前兆 心梗前兆是什么症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