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心梗早期有哪些征兆

心梗早期有哪些征兆

时间:2018-12-02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第一篇:心梗早期有哪些征兆

心梗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差异极大,约有1/3的患者发病急骤,极为严重,未及至医院就诊就已死于院外;有1/4~1/3的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属无症状性心肌梗塞,或症状很轻未引起患者注意,末到医院就诊,有约1/3一1/2的患者人院诊治。急性心肌梗塞发病起始症状不尽相同,最常见的为疼痛。故对发病时不同起始症状的了解,对疾病的及时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以疼痛为起始症状。大约70%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并且这种胞瘤较一般心绞痛发作剧烈而持久。疼痛部位除在胸骨后、心前区等为主外,约10%的病人脚痛可波及剑突下或上腹部,易被误诊为胃痛。不典型的疼痛部位还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

(2)以突然晕厥为起始症状。常见于下后壁梗塞急性早期,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患者,多发生于起病30分钟内。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极慢,血压降低,患者可突然晕厥。

(3)以猝死为起始症状。发病即为心室颤动,表现为猝死,多发生于院外。

(4)以急性左心衰竭为发病突出表现。患者突然发作肺水肿为最初表现,事先无预兆,有的数小时或数日前有心绞痛前驱性症状。发病觉胸部压闷,窒息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呼吸有噪音,肺部可闻及水泡声等特点,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出汗,紫绀一般多不觉疼痛,或被明显呼吸困难所掩盖。左心衰竭程度较轻者为肺充血,临床较为常见,多有疼痛症状。患者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喘息性呼吸,两肺支气管哮鸣音,易误诊为支气管喘息。【心梗早期有哪些征兆】

(5)以休克为突出的起病症状。患者感到虚弱,大汗虚脱,如从坐位滑下,立位摔倒,或有一过性意识丧失。由于心排血过低引起的脑缺血,极端严重者随即死亡。程度稍轻者,出冷汗、头晕、肢体湿冷,脸色苍白或灰色发绀,脉

搏细弱,收缩期血压低于10.7kPa(80mmHg),尿少或无尿。

(6)以脑供血障碍为起始症状。患者肢体无力,轻瘫或意识迟钝,见于伴有脑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

(7)胃肠道功能障碍。恶心、呕吐、消化不良都是常见的症状,特别是下后壁梗塞。疼痛发生在上腹部应与急性胆囊炎、溃疡病、急性胰腺炎加以鉴别。偶见有腹泻症状。

上述为患者发病起始的症状,但患者常表现有疼痛、心律失常、胃肠道、心力衰竭或休克等多方面的症状。

在心肌梗塞的治疗早期,医生常给病人静脉点滴葡萄糖液一--胰岛素一--氯化钾合剂。医生称它为极化液或能量合剂。多数病人输了这种液体之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疼痛的程度减轻,心力衰竭、休克、发热和心律失常等均可改善,从而可降低心肌梗塞的死亡率。为什么这三种药配合对心肌梗塞有利呢?因为它们有如下几种益处:胰岛素可以促进脂肪酸的摄取,进一步合成脂肪,使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下降。虽然游离脂肪酸是心肌的重要营养成分,但在心肌缺氧时,继续利用它弊端很大。因为脂肪酸的利用是需要大量氧气的,正常情况下脂肪酸氧化消耗心肌氧的60%,而心肌梗塞时,心肌氧的供应不足是头等突出的问题。同时,由于游离脂肪酸的存在,降低了心肌利用糖的能力,这点对心脏功能是很不利的,甚至会引起心律失常。因而,概括说,游离脂肪酸浓度降低,能降低心肌氧消耗,增加糖的利用,有利于心脏的功能及心肌存活能力。溶液常用10%的葡萄糖,可使血糖增高,使心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心肌最好的营养物质就是葡萄糖,它在有氧或无氧的情况下,均能代谢产生能量。由于葡萄糖供应充足,能量有充足的来源,对维护心肌结构的完整,心肌功能的维持以及减轻梗塞区周围缺血的程度,均有良好作用。

此外,尚可防止心律失常。因此,该合剂是一种简便易行,有利于心肌梗塞的药物,除非病人有严重糖尿病或肾功能明显损害,大多数病人均可以应用。 急性心肌梗塞时化验检查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除了作心电图等客观检查之外,还要作各种化验。有些化验结果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所以,当发生心肌梗塞后,一般都要进行以下几方面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白细胞总数多超过10,000/立方毫米,中性颗粒细胞增高,常在75—90%,嗜酸性颗粒细胞减少。血沉:血沉增快,如果病情好转,2—3个星期之后可恢复正常。血清心肌酶谱: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的损害可以释放出许多酶,使血中酶的含量升高。有的酶在梗塞后几小时就升高,所以对早期诊断有很大价值。主要酶有:谷草转氨酶(GOT):心肌梗塞后6—12小时升高,24一48小时达正常值的2—15倍,4—7日恢复正常;乳酸脱氢酶(LDH):在心肌梗塞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3—4天后最高,8一14天恢复正常。(-丁酮酸脱氢酶:心肌梗塞时酶升高,2天达高峰,近2周时恢复正常。肌酸激酶:心肌梗塞后12—48小时升高,并达高峰2—4天降至正常。肌酸磷酸激酶(CPK):发生心肌梗塞6—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此外,检查尿中肌红蛋白含量,对早期诊断比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酶更有意义,因为在心肌梗塞后仅4小时尿中肌红蛋白就可升高达5毫克以上急性心肌梗塞严重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过适当地治疗和休息,多数可得到恢复,但是尚有10—20%的病人,由于栓塞面积较大、范围广、组织损害严重等原因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为治疗带来许多困难。一般来说,急性心脏梗塞发病后的3天之内,而又以第一个24小时为最危险期,许多并发症,将会在此期间内出现,常见的有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近些年来,由于冠心病监护病房的建立,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采取密切观察,且通过特殊的监测系统可以及早发现既往对病人构成最大威胁的心律失常,因此使

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大大减少。但是,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仍是目前较严重的两大合并症。除此之外,在心肌梗塞的急性期还可能发生心脏破裂和室间隔穿孔,病人因此发生突然心功能下降,引起顽固的心力衰竭,这种并发症大都出现在病后的一周之内,且常常不及救治。有人认为这些严重的并发症多与心肌梗塞未能早期做出诊断,以致病人往返奔波有关,另外发病后的第1—2周,安静卧床休息,也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心肌梗塞后,坏死的心肌硬结,失去了正常心肌的弹性,在心腔压力的影响下,向外膨胀,形成所谓室壁瘤,这部分膨胀的心室肌不仅不能正常地收缩与舒张,而且尚起相反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心脏的排血功能,还可因瘤体内血液滞留,产生血凝块,一旦脱落,即将造成脏器栓塞。有较大室壁瘤的病人,往往表现气短、胸闷、也易产生心律失常。 通过上述介绍,不言而喻,急性心肌梗塞是—种极为严重的心脏疾病,因此应该加强预防,积极治疗心绞痛、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糖尿病,尽量避免发生急性心肌梗塞。40岁以上的人,还要熟识急性心肌梗塞的各种表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利于减少心肌梗塞并发症的发生。最易诱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原因老年人的急性心肌梗塞是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老年人高血压及冠心病患病率增高,因此,除了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外,找出一些诱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因素,并尽量避免或消除这些因素,就能使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和复发减低。根据有代表性的资料指出,在可以查到的发病诱因,劳累往往是最为主要的。在一组统计资料中,因劳累发病占28.7%;情绪激动也常常诱发患病,占7.3%;饱餐也是值得注意的,占5.2%;因感染而诱发的占3%。其他各种诱因占5.4%。诱因不明占3%。无诱因占47.4%。应该特别值得提出的,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认为感染因素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往往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肺炎成为死亡原因,而忽略了感染诱发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专家们指出,有时因感染而诱发急性心肌梗塞者的比例很高,在一组统计资料中可达15.8%。老年人发生感染者,不仅是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夏秋季痢疾,以及泌尿道感染,都有可能波及到冠状动脉已有严重病变心脏,而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国内从事老年医学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医疗单位,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强调了这个问题:要特别警惕上感、肺炎、痢疾、泌尿道感染有诱发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病人和病人家属除了要着眼这些感染的本身,还要注意有无其他情况,不要忘了与冠心病的关系;至于医生更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作出全面的检查、诊断。

心肌梗塞的监护:由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心脏骤然丧失了血氧供应,因而引起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生化代谢及心肌组织发生病理变化,极易诱发危及生命的心室纤颤和心跳骤停。此情形尤其多见于发病后的最初72小时内 (医学上称之为“高度危险期”),往往来不及抢救。经验证明,医治严重心律失常,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于是,对心肌梗塞病人加强心脏监护的措施便是非常必要的了。目前许多医院里的“冠心病监护室”,就是专为医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这里装备有连续心电图监测装置,安排了经过训练的医护人员,并配备有迅速进行治疗所需的各种设备。心脏监测系统的核心是由供监护人员观察病人心脏搏动情况的“总机”和置于病人床头的“分机”组成。医护人员只要通过心电示波和按动选台电键,并借助电视系统即可将室内全部病人的心电活动状态尽收眼底,使患者处于严密的监视之下。一旦出现了险情,监测系统的自动警报器立即以醒目的灯光闪烁和特殊的声响发出“呼救”。几乎同时,心电图记录装置也自行启动,录下20秒内的心电活动图形,以备进一步测定分析和存档。通过心脏监护系统,可以达到早期发现心律失常并及时进行有效地治疗。因此,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监测系统能积累宝贵资料,这又进一步促进了医学对心肌梗

第二篇:心梗早期有哪些征兆

心肌梗死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心梗早期有哪些征兆】

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临床常有剧烈胸痛,持续时间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不能使之缓解,伴有恐惧感、濒死感、窒息感及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等表现,可有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下面,北京体坛中医院心脑血管科专家陈以言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心肌梗死的症状表现,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心肌梗死的症状有哪些?

① 疼痛最先出现,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可伴濒死感,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就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衰。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易被误诊;

② 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发热多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后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持续约一周;

③ 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胃肠道,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有呃逆;

④ 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室颤是心梗早期,特别是入院前的主要死亡原因。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多;【心梗早期有哪些征兆】

⑤ 低血压和休克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主要为心源性;

⑥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发生。【心梗早期有哪些征兆】

心肌梗死的体征有哪些?

心脏体征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多在2~3天有心包摩擦音。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相关的其它体征。

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医强调整体意识,运用“以肝论治 五脏同调”理念进行综合调治。

肝脏功能失调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心脑血管病多涉及肝、脾、肾三脏,其实质是脏腑代谢的紊乱,造成了五脏运行的不平衡。在此基础上,我院专家组采取“以肝论治”的原则,以疏肝、泄肝、平肝、暖肝、调肝、柔肝为主要治则。另外,在以肝论治基础上结合五行辩证学说加用了“五脏同调”的方法,如肝心、肝脾、肝肾同治等等在以肝论治为主的前提下,根据患者差异同调五脏,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疗效。

【专家温馨提醒】:以上就是关于“心肌梗死的症状”的相关介绍,北京体坛中医医院专家提醒大家:此病的发生与生活中多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表现出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而言,还请大家多加留意身体的细微变化,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情,行以对症治疗,才能快速恢复健康。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508609/

推荐访问:心梗猝死有征兆么 心梗前的征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