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时间:2018-12-02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第一篇: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从内涵上讲,城市化至少有两层内涵。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以库茨涅兹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的。这个概念已广泛地为人们所熟知,但它仍是一种浅层次的定义,因为它没有涉及在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本质。二是克拉克将城市化定义为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人口转换的过程。这种定义法可以弥补第一种定义所存在的缺陷。将这两层内涵结合起来,城市化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换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一些伴生现象,如城市生活方式及城市文明向乡村渗透。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前二者才是问题的根本。而城镇化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它发端于城市化,但又不同于城市化,即便是今天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城市化之间仍存在重大区别。

城镇化与城市化本质相同但形式有别

城市化的英文单词是Urbanization,而英语的Urban既包括城市(city)也包括城镇(town),所以城市化既可以是通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在城市发展第二、三产业来吸纳农业人口的过程,也可以表现为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集中,在城镇发展第二、三产业并吸纳农业人口的过程。它们都属于城市化范畴,本质都强调经济社会的活动中心从农村转出。只不过前者强调转向城市,后者强调转向城镇,在地理上的侧重点不同。

在西方国家,由于多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城市化发轫之前,工业化所积累的雄厚经济基础以及国土资源的稀缺,它们一般都秉承了city型的城市化路径,强调人口向大城市转移、非农产业向大城市集聚,缔造了纽约、伦敦等大都市的快速繁荣。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熟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小城镇被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只是在城市化的后期才被重新重视起来。

中国则正好相反,在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化刚发轫的时候,百业待兴,没有能力去搞大城市的发展,就只能尝试小城镇的发展。毕竟中国农村有广袤的土地,土地资源充足,在农村搞小城镇,可以摊薄建设资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当地的小城镇具有可行性。于是就出现了中国特色的偏重小城镇发展的城市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小城镇遍地开花,1984—1996年,中国建制镇的数量就从2664个猛增至18200个。

不管是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小城镇为中心,它们都肩负着同样的历史使命,那就是让人口从农村走出来,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这才是城市化的本质内涵。从这个角度讲,城镇化与城市化没有根本区别。

城镇化内涵演进与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

城镇化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其内涵不断变化。在改革初期,城镇化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重外延、轻内涵。其核心任务是调集一切资源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促进人口的就地转移。

外延的无序扩张带来严重的内涵问题。首先,小城镇缺乏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效率低是小城镇的一个先天缺陷。其次,最初的小城镇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市场力量,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无节制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及对土地的掠夺式占用。这些缺陷注定早期的城镇化模式具有过渡性质,对它的调整就成为必然。这种调整至少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改变过去片面强调小城镇优先发展的战略,重新认识到大中型城市的作用,开始强调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必要性。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提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2002年十六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第二,改变过去片面强调城镇外延扩张的做法,开始注重城市与城镇功能的完善。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当然,城市与城镇的功能定位不同,功能完善的内涵也不相同,这进一步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农村城镇化是城镇化的第一步,现已基本完成。第二步是农村城镇功能的完善与产业体系的构建,即城镇城市化。与此同时,大中型城市要实现生产与服务功能的升级,即城市现代化。后两步是当下工作的重点,它与产业结构变迁一起,构成了城镇化内涵转变的核心。

第三,改变过去为城镇化而搞城镇化的教条思想,减少城镇化的盲目性,注重从经济社会效益全方位评价的角度,发挥城镇化效益对城镇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不再像过去那样顾此失彼。社会效益评价既包括对人的评价,也包括对物的评价。

第四,城镇化的推动力量从过去自下而上的自发力量,转向将市场机制的自发力量与政府规划的自觉力量有机结合起来。要保证城镇化内涵的上述转变,就不能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仅靠乡镇企业的自发力量来主导城镇化建设,要引入政府调节来克服市场失灵。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矫枉过正,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内涵转变过程中,面临的一个迫切课题。

上述内涵转变集中体现在新型城镇化上。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虽然仍沿袭城镇化的提法,但此城镇化已非彼城镇化。它不是对20世纪80年代

城镇化的简单复归,而是一种扬弃,是城镇化的升华版。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化仍存在重大区别

毫无疑问,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具有共通性,特别在人的城市(镇)化方面,二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正因如此,有人提出,为避免概念上的混乱,可以用城市化来代替城镇化。我们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化之间仍存在重大区别,特别是空间定位上的区别。

【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如前所述,城市化强调人口与经济社会活动在城市的集聚。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特别强调大城市的发展;后发的美德则强调中等城市的发展;再后来的日韩等国则强调大城市群的发展。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的空间定位都带有明显的城市偏向性。

新型城镇化,则强调人口与经济社会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均衡分布,它虽然摆脱了过去对小城镇的片面依赖,但仍强调小城镇扮演的重要角色。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产业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换,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特殊条件下,可以有过渡的形式,城镇就是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带。它符合中国的特点。在地理空间上,新型城镇化已不再局限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镇)的转移,还强调它在城市与城镇之间的均衡再分配。今天城市(镇)的分类调控思想就体现了这种取向: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促进人口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这里农村城市化和城镇发展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前述的城市偏向型的空间定位,也未必就适合于发达国家。20世纪,城市学家霍华德提出了著名的田园城市理论,强调城市要为健康的生活和工作而设计,它不能太大,最好为农村所包围„„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超前的理念只能算是一种梦想。但在今天的中国,田园城市的理念正在变为现实。

注:(1)带*为2011年数据。

(2)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指标中,常住人口不含16周岁以下人员和在校学生。

(3)城镇保障性住房:包括公租房(含廉租房)、政策性商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

(4)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为65.0—115.0平方米,新建城市为85.1—105.0平方米。

(5)城市空气质量国家标准:在1996年标准基础上,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调整了PM10、二氧化氮、铅等浓度限值。

第二篇: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

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仇保兴

■观点

一、传统的城镇化,是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讲求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绝对不能搞成“一样化”发展,不能把农村都变为城市,而是要走城乡协调发展道路,实现两者差异化互补、协调发展。只有差异,才能互补;只有互补,才能协调。

【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而是要传承自身的文脉,重塑自身的特色。没有自己的文脉,形不成自己的特色,自身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就会千城一面。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我认为应从以下九个方面着力:

从城市优先发展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传统的城镇化,是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讲求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实现从城市优先发展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要把握几个关键:一是农村与城市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规律。从历史上看,凡是用城市发展规律取代农村农业发展自身规律时,“三农”问题就趋恶化。二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决不能盲目将现代农业建立在化学农业、能源农业的

基础上。三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绝对不能搞成“一样化”发展,不能把农村都变为城市,而是要走城乡协调发展道路,实现两者差异化互补、协调发展。只有差异,才能互补;只有互补,才能协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新模式。 当前农村规划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盲目撤并村庄,片面理解城镇化,忽视农业生产的特性。二是盲目对农居统一改造,忽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传统民居的“个性”。三是盲目安排村庄整治的时序,比如村里的路还是土路,农田里却铺上了水泥路;村民饮水困难,而玉米地里却有了自来水管。四是忽视小城镇建设,没有形成推动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合力。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上问题。 从城市过度扩张转向生态新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当前,传统城镇化的弊端正逐步显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失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大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日益严重;小城镇相对萎缩,人居环境退化、管理粗放、投入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中西部一些地区盲目照搬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模式、一味攀比城镇化速度和城市规模的“空城”现象正在涌现。

解决以上问题,一是围绕大城市新建一批卫星城,缓解大城市病。城镇的最佳规模不仅与城市产业性质(能否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资源集聚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有关,而且还与城市产业与区域中心城市的互补程度和城市自身是否具有特色等方面有关。实践中,要制止部分地区层层分解城镇化指标、人为造城等错误做法,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二是建设生态城市,实现资源循环、生物多样性、功能混

合、能源节约和再生、对自然低冲击和宜居宜业。三是对既有城市进行生态化改造。

从高能耗转向低能耗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严峻的能源制约。从实践中看,能耗“三板块”中,建筑与交通的能耗将占全社会总能耗的60%左右,而且呈现“刚性”结构。也就是说,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是由现在的城镇化模式决定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实现建筑从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

实现低耗能,就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具有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特征,是当前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对减少室内外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都具有现实意义。发展绿色建筑,不仅要着眼于减少能源的使用,还必须考虑尽量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应用等;推广节能技术,对新建建筑强制执行节能标准;实施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对绿色节能建筑给予财政补贴。

从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转向传承城市文脉和特色重塑

推进新型城镇化,绝对不能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而是要传承自身的文脉,重塑自身的特色。没有自己的文脉,形不成自己的特色,自身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就会千城一面。

华北大地,各地都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传承文脉和特色重塑中应遵循三项准则:1、原真性。保护文物要坚持历史真实性标准,保护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2、整体性。历史古迹、文化遗产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保护历史街区本质上是保护历史

文化名城的历史信息;不仅要分层次、分门别类地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维修和整治,还要对周边新建建筑的高度和式样进行控制。3、可读性。历史文化遗物会留下沧桑岁月的印痕,可以从这些痕迹上读取“历史事件”和逐步演变的规律。如果对历史建筑和街区“大团圆”式整体翻修,极易造成对“可读性”的破坏。总之,城市规划建设要在尊重自然、尊重本地文化、尊重普通人的需求与归属感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和人居环境。

从高环境冲击型转向低环境冲击型

传统的城镇化,是高环境冲击型的,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新型城镇化是低环境冲击型的,是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我们知道,城市与自然界最大的差别是前者降解功能过弱、生产和消费功能过强。城市要把废水、废物、废气排放到周边地区去,因而城市对周边环境的冲击极大。城市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走低环境冲击型道路。 实现从高环境冲击型向低环境冲击型转变,城市建设要坚持“四线”不变——— 紫线,即历史文化遗产、古代墓葬群、古城镇遗址、历史街区;绿线,即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公共绿地、防护林、永久性农田;蓝线,即海岸线保护区,江、河、湖水系;黄线,即污水、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本质上讲,坚持“四线”不变就是从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产业等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治理,减少城市对环境的干扰。

从放任式机动化转向集约式机动化

机动化与城镇化是同步发生、相互作用的。传统的机动化是放任式

的,往往会让城镇化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完成由放任式机动化向集约式机动化的转变。

从放任式机动化向集约式机动化转变,一是从交通资源供给转向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的基本策略有:(1)减少内城停车位、提高停车费;

(2)增加公交专用道与步行街;(3)在内城划出收费区域;(4)收取车辆牌照费;(5)增加“无车日”天数;(6)按“单双号”或不同编号车牌出行等。二是从一般公共交通转向大容量宜人化公共交通,特别是要通过建设BRT系统,实现零空间和零代价的“双零换乘”。三是从单纯考虑快行系统转向慢行系统与快行公交系统并重。四是从城市综合交通转向区域综合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可以使站点周边土地因交通可达性的优化而增值,因此,可以借助交通导向开发模式(TOD),在轨道交通进出站口发展生态新城。

从偏好大型、集中式基础设施转向关注小型、分散、循环式基础设施

传统城镇化偏好大型、集中式基础设施,这样的偏好实际上还是受工业文明时代福特式生产体系的影响。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设小型、分散、循环式基础设施应当成为一种趋势。

第一,应当重建城市的“微循环”。“微循环”首先体现在“微降解”方面,正是因为城市缺少“分解者”,所以要把垃圾、废水、材料等就近、就地循环利用。第二,旧城改造要强调“微更新”。要倡导“有机更新”,减少“大拆大建”。第三,要多建设“微绿地”。使屋顶、立体绿化、行道树、小公园成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主力军。第四,要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014年06月06日 16:52:01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丁守海【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核心提示】从内涵上讲,城市化至少有两层内涵。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以库茨涅兹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的。这个概念已广泛地为人们所熟知,但它仍是一种浅层次的定义,因为它没有涉及在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本质。二是克拉克将城市化定义为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人口转换的过程。

从内涵上讲,城市化至少有两层内涵。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以库茨涅兹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的。这个概念已广泛地为人们所熟知,但它仍是一种浅层次的定义,因为它没有涉及在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本质。二是克拉克将城市化定义为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人口转换的过程。这种定义法可以弥补第一种定义所存在的缺陷。将这两层内涵结合起来,城市化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换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一些伴生现象,如城市生活方式及城市文明向乡村渗透。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前二者才是问题的根本。而城镇化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它发端于城市化,但又不同于城市化,即便是今天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城市化之间仍存在重大区别。 城镇化与城市化本质相同但形式有别

城市化的英文单词是Urbanization,而英语的Urban既包括城市(city)也包括城镇(town),所以城市化既可以是通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在城市发展第二、三产业来吸纳农业人口的过程,也可以表现为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集中,在城镇发展第二、三产业并吸纳农业人口的过程。它们都属于城市化范畴,本质都强调经济社会的活动中心从农村转出。只不过前者强调转向城市,后者强调转向城镇,在地理上的侧重点不同。

在西方国家,由于多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城市化发轫之前,工业化所积累的雄厚经济基础以及国土资源的稀缺,它们一般都秉承了city型的城市化路径,强调人口向大城市转移、非农产业向大城市集聚,缔造了纽约、伦敦等大都市的快速繁荣。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熟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小城镇被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只是在城市化的后期才被重新重视起来。 中国则正好相反,在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化刚发轫的时候,百业待兴,没有能力去搞大城市的发展,就只能尝试小城镇的发展。毕竟中国农村有广袤的土地,土地资源充足,在农村搞小城镇,可以摊薄建设资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当地的小城镇具有可行性。于是就出现了中国特色的偏重小城镇发展的城市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小城镇遍地开花,1984—1996年,中国建制镇的数量就从2664个猛增至18200个。

不管是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小城镇为中心,它们都肩负着同样的历史使命,那就是让人口从农村走出来,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这才是城市化的本质内涵。从这个角度讲,城镇化与城市化没有根本区别。

城镇化内涵演进与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

城镇化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其内涵不断变化。在改革初期,城镇化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重外延、轻内涵。其核心任务是调集一切资源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促进人口的就地转移。

外延的无序扩张带来严重的内涵问题。首先,小城镇缺乏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效率低是小城镇的一个先天缺陷。其次,最初的小城镇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市场力量,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无节制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及对土地的掠夺式占用。这些缺陷注定早期的城镇化模式具有过渡性质,对它的调整就成为必然。这种调整至少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改变过去片面强调小城镇优先发展的战略,重新认识到大中型城市的作用,开始强调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必要性。2001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提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2002年十六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第二,改变过去片面强调城镇外延扩张的做法,开始注重城市与城镇功能的完善。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当然,城市与城镇的功能定位不同,功能完善的内涵也不相同,这进一步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农村城镇化是城镇化的第一步,现已基本完成。第二步是农村城镇功能的完善与产业体系的构建,即城镇城市化。与此同时,大中型城市要实现生产与服务功能的升级,即城市现代化。后两步是当下工作的重点,它与产业结构变迁一起,构成了城镇化内涵转变的核心。

【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第三,改变过去为城镇化而搞城镇化的教条思想,减少城镇化的盲目性,注重从经济社会效益全方位评价的角度,发挥城镇化效益对城镇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不再像过去那样顾此失彼。社会效益评价既包括对人的评价,也包括对物的评价。【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第四,城镇化的推动力量从过去自下而上的自发力量,转向将市场机制的自发力量与政府规划的自觉力量有机结合起来。要保证城镇化内涵的上述转变,就不能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仅靠乡镇企业的自发力量来主导城镇化建设,要引入政府调节来克服市场失灵。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矫枉过正,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内涵转变过程中,面临的一个迫切课题。

上述内涵转变集中体现在新型城镇化上。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虽然仍沿袭城镇化的提法,但此城镇化已非彼城镇化。它不是对20世纪80年代城镇化的简单复归,而是一种扬弃,是城镇化的升华版。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化仍存在重大区别

毫无疑问,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具有共通性,特别在人的城市(镇)化方面,二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正因如此,有人提出,为避免概念上的混乱,可以用城市化来代替城镇化。我们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化之间仍存在重大区别,特别是空间定位上的区别。

如前所述,城市化强调人口与经济社会活动在城市的集聚。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特别强调大城市的发展;后发的美德则强调中等城市的发展;再后来的日韩等国则强调大城市群的发展。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的空间定位都带有明显的城市偏向性。

新型城镇化,则强调人口与经济社会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均衡分布,它虽然摆脱了过去对小城镇的片面依赖,但仍强调小城镇扮演的重要角色。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产业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换,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特殊条件下,可以有过渡的形式,城镇就是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带。它符合中国的特点。在地理空间上,新型城镇化已不再局限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镇)的转移,还强调它在城市与城镇之间的均衡再分配。今天城市(镇)的分类调控思想就体现了这种取向: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促进人口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这里农村城市化和城镇发展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前述的城市偏向型的空间定位,也未必就适合于发达国家。20世纪,城市学家霍华德提出了著名的田园城市理论,强调城市要为健康的生活和工作而设计,它不能太大,最好为农村所包围„„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超前的理念只能算是一种梦想。但在今天的中国,田园城市的理念正在变为现实。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

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儿?

十八大报告要求,到2020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新型城镇化被寄予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活力的重任。然而在今天,虽然名义上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0%,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城镇化还有多大的潜力可以挖呢?

——汪传虎在“大头针PPP问答平台”上的提问。

最近新型城镇化提得少了,但并不是没有人关心了。汪传虎抛出的这个话题又在一个小范围引起了热议,讨论角度和思考深度又有新的进展。中央层面提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地方上照葫芦画瓢对不对?我们想问一问地方政府和地方的专家,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那么人以什么为本?

城镇化乱象丛生及原因

各界对城镇化乱象的指责和批评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王明从专业的角度概括了过去一个时期的城镇化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镇化片面发展、不均衡发展问题。过去的城镇化是侵吞土地的一轮狂欢,是房地产的一场盛宴,目前造城重于产业发展,形成了农业人口在被城镇化的同时随即‘失地’、‘失业’。

“二是资金不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离不开资金支持,仅靠国家下拨的款项是远远不够的,如何筹措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也是当前的一大问题。

“三是资源浪费问题。由于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总量有限,加上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有限,使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低下,有些地区还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四是城镇化发展中的不公平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荣邦瑞明的陈民说,“过去在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农村土地变城市土地,随之房地产大发展,各个城市都能分享一些城市化发展的红利,只是多少不均而已。”

豪宅研究院院长朱晓红说:“新型城镇化的提法有待商榷,我们这个社会浮躁得很,概念满天飞,难落地的东西太多。原因是,我们的决策、规划多数是长官意识,拍脑袋的结果。不解决由下而上的决策程序,不广泛汲收各界意见,一个城市的发展必然会顾此失彼!一些地方出现鬼城现象是因为规划出了问题,是长官的意识,专家的诗意畅想的结果。”

就城镇化乱象的原因,彭松总结了四点:

1

“一,城镇化参与的人多,但专注的人少,很难形成合力,也就失去了凝聚力。

“二,现在主导城镇化的企业大多数是从原来的房地产企业或者是建筑企业转型过来的,还是没有脱离房地产或建筑行业的思维,缺乏合作概念和运营理念,重经济利益,重眼前利益。

“三、国家层面对于新型城镇化缺乏有效的指引,本来强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但到头来又成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行为,没有走出原来的套路,只是给了一些企业新的概念和名头。

“四,城镇化项目的效果是逐步显现的,一般要5~10年之后才能进入良性运转阶段。新型城镇化这个概念从提出到现在还不到五年,还有一大批项目都在探索过程中,很难形成范例。”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话语重述”现象制约发展

整个新型城镇化,用一条什么主线提起来,才算抓住了根本,而且具有操作性?李伟认为,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这是非常好的,非常正确的,但是在各级尤其是一线实践中不能空喊”以人为本“。以什么人为本?人又以什么为本?都需要进一步思考,不能跟着中央简单重述。

比如我们承担了某区域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在规划中坚持紧密当地实际,注重地方特色和创新,也得到当地领导的高度认同。但在省里组织的新型城镇化验收的时候,问题和麻烦就出来了。专家组一位专家发言说:”你们对政策掌握得不到位啊!习总书记最近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论述你们都看过了吗?“我们的项目经理解释说:”老师您说的都很对,我们看了,我们也按照这个精神结合当地的情况落地了。“这位专家马上就急了:”你这叫什么落地!城镇化以人为本写进去了吗?“项目经理说:”写进去了。不仅写进去了,还是结合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写的。“他说:”错就错在你自作聪明的有的放矢,中央领导怎么说的,你就怎么写。“会后,地方领导找到我说:”老李啊,还需要再提高啊!您看这专家多有政治水平啊!“我俩会心一笑,”还是要按照专家的意见好好整改啊!“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批评地方政府领导说套话和空话,可是为什么很多地方政府的领导还把套话和空话放在嘴上呢?为什么这位专家还要机械重复中央领导的话呢?这里面有他们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追求绝对正确。永远正确的空话虽然明知无用,却是最安全的。这是一个多层级话语体系中常见的问题。按照系统工程来看,子系统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这个子系统才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下级政府和上级政府总目标可以一致,但具体目标决

不能是同一个。从这个角度来说,前一阶段的城镇化的“房地产化”,不是因房地产行业的错,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简单重复,所以发展最快,所以赢得了主导权。新型城镇化之“新”要不流于空谈,就必须在各行各业、各级各部门改变这种毫无意义的重述作风。

如何改变,作者提出三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口号是这有自身道理的,因为中央要改变过去以投资为本,以土地为本,以速度为本等错误的导向,所以提出以人为本。

第二,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人以什么为本?中央为什么不问人以什么为本的问题呢?因为这个是个性的问题,每个区域的情况不一样,发展阶段不一样,人的地域性格和地域文化不一样,需求特点和需求层次就不一样。对于特定区域,其主要问题和矛盾可能只有本地本级政府最清楚,所以各级各地政府都应有自己的以人为本的方向,要分别讨论清楚本地人以什么为本的问题。围绕本地人以什么为本,制定本地以人为本的政策,才可能出具有针对性的、有创新的策略和目标。比如台湾省在蒋经国先生执政时期,政府为居民提供的福利中竟然有米酒补贴。因为本地人酷爱米酒,几乎是生活必需品,如果不补贴,消费成本会很高,民众就会有意见。像这样的政策,拿到其他哪个地方都不行。

第三,以人为本的地方策略是什么?以人为本要深化到人以什么为本的战略后,形成管理策略、财务策略、组织策略、传播策略等。我们地方政府在传播策略上也是有很多忌讳的,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出错,所以传播上基本上是以不出错为基本出发点,最简单的就是“重复”了。这样,不管你是“左”还是“右”来攻击,我都不犯什么大毛病。

新型城镇化要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汤明旺提出,城镇化诸多问题的本质是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他说: “有研究指出城镇化率在50%前后是一个关键期,这在过去拉美体现明显,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渐进入集中爆发期。掌控好的国家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相反则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社会处于混乱局面。中国新型城镇化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面临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摊大饼‘、以土地开发及硬件建设为主的模式不可持续已成共识。‘深耕细做’,把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环境保护等“软设施”及‘软服务’做好,应该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及PPP领域努力的主要方面。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一是新城与旧城的关系。旧城是城市文脉所在,不能断但也不意味着止步不前,局部改造提升是延续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新城“求大求高求洋”,没有体现本地特色,与旧城(母城)割裂,可以说走向人气不旺将是大概率事件。

“二是本地与周边的关系。看过许多地方的城镇化规划,往往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眼光仅仅局限于本地,……另一个极端则是天马行空。……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既立足本地、又跳出本地,合理利用周边资源,开拓周边市场。

“三是硬件与公服的关系。房地产、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等硬件一般都不是短板,教育、医疗及社区商业等配套才是。软环境真正能够吸引人,并为房地产保值增值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产业与居住的关系。城镇化要让人留住,既要“安居”也要“乐业”。而且,“业”比“居”更重要。以东北为例,振兴的关键不在于……推动多少棚户区改造,而在于……培育发展新的接续产业。

“五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城市发展有其自身规律,行政能够规划甚至建设新城,但未必能让新城运营发展下去。……构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模式的必然选择,PPP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模式。

“六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短期相对固定,长期则可能发生巨大变化,从这个角度说,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也可以视为静态与动态的关系。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城镇化必然带来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短期看似低迷的行情中,找到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的战略思路,并付诸实施,是所谓创建百年基业、永续发展的根本。”

处理大中小城市关系要站在客观角度科学定位

就大中小城市关系问题,胡志刚说:“大中小型城市协调发展比较符合国情。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避免片面地只发展大型城市,将中小城市、小城镇与大城市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一定要杜绝地方借新型城镇化之机大搞‘形象工程‘。必须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人口的吸引力,同时严格把住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关,扎扎实实地通过调查研究、问计于民进行投资建设,使更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单红松有自己的想法,他说:“大城市的优势是机会多、综合性强,分工定位应在高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优势是特色突出,环境优美宽松,在特定领域成本低、效率高,分工定位应在专业性。年轻人和创业企业应该到大城市锻炼一段时间,不停地试验,寻找机会,发现自己的专长,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以后,完全可以通过返乡创业、被产业园区招商等渠道,回到家乡的中小城市,或者其他合适的中小城市,沿着既定

的方向,尽情地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把专业细分领域做到极致。中外都有很多著名企业的总部长期坚持驻在小城镇,就是找到了自身定位与小城镇的契合点,不用去投靠大城市。”

(编者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荣邦瑞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五篇: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新型城镇化,摘录

城市功能定位,有些城市的定位是盲目的,造成城市基础设施的超前建设,重复建设,导致基础设施的闲置和不经济使用。 在主导产业选择上,一些城市忽视自身优劣势和城市间的互补关系,搞“小而全、大而全”,产业同构导致城市产业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城市劳动力资源是个动态概念,他不仅受本城市人口系统的影响,还受外部人力资源状况的影响。城市劳动力的状况不同,城市价值体系的构成和状况也不同。劳动力构成状况影响城市产业的竞争优势,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及投入可以使城市产业获得资源和产品的竞争优势,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可能。

城市资本力,

(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倪鹏飞,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6)

人民大众对城市化的积极参与和对城市化利益的分享,是城市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动力之一,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们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更加注重公平,确保各经济主体积极参与城镇化进程中来,新型城镇化尤其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

中国城市化的经济动力不足,非经济动力强大。城市化源于产业革命,正式由于产业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城市化提供了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物质技术基础,对城市经济形成强大拉力,形成对农产品和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繁荣了农产品市场,同时产生相当的剩余劳动力,这将是城市化发展的推力源泉之一。 1.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与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等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关系极为密切。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2.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城市化源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2)两者之间相互推动,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与城市的发展不同,乡村的发展表现为村落数量的减少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高珮义,2版增订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6) ‘、

城镇化的发展使人口集中使本归于农田的排泄物和有机垃圾进入其他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发生改变,城镇的集中使工业和生活废物排放集中造成生态环境的压力。城镇化的推进必须要 考虑相应的城乡生态平衡问题。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并为这个系统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制度保障。城乡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人口城市化和要素市场化的联动发展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农民组织化、公共财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及服务型政府则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

为了保证从农业中获取稳定的工业化资金,我国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政策体系,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财政政策、住房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

城乡经济关系的失衡严重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增长,不利于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宏观经济稳定,从根本上制约着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

指标选取方法 频度统计法,主要是对目前有关新型城镇化评价的报告和论文进行频度统计,选择使用频度较高的指标;理论分析主要是指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基本要素、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综合,选择重要的发展条件和针对性较强的指标。专家咨询法实在初步提出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征询专家的意见,对指标进行调整。

徐同文,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

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求资源具有无限性,但是作为物质资源本身却是有限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物质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的需要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增加的过程,而地球上的物质资源则是一种封闭的、已经完成的存在。人的物质欲望永无满足之时,只要人类存在,可利用的物质资源就会越来越少。解决物质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是开发利用新的物质资源。

陈敏德,资源循环利用论[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11

人类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经济发展迅速并显示出巨大进步:全球经济增长超过六倍;道琼斯指数从1990年的3000点攀升到2000年的11000点。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环境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臭氧空洞、海平面上升、森林锐减、土地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人类的经济亚系统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球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也制约了经济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维特赛可等(1986年)的计算,人类经济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由光合作用产生的大约40%的陆上初级生产力。人口的剧增,又需要地球生命系统(更确切的说,是土地)能提供足够支撑人类生存的食物。这意味着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生物占有量将会不断地增加。【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环境提供给主体生存的空间。没有合适的环境,任何生物主体都不可能生存下去。在目前人类主宰的地球上,由于工业文明和高速的经济发展,严重地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严重地空气污染,水质的变坏,森林的减少,土壤侵蚀,

第六篇: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新型城镇化新概念

新型城镇化新概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而非地的城镇化,绝不等同于新一轮的造城运动。紧跟主旋律、找到切入点是房地产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突破的关键。

“十八大”闭幕以来,“新型城镇化”备受关注。据报道,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个部委共同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完成,并即将对外发布。有专家称此《规划》涉及全国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将拉动40万亿元的投资。随之而来的是地方政府规划和卖地的喧嚣,还有开发商拿地的冲动,一轮新的造城运动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但是,高层和学者们近期已经开始频繁地对新型城镇化的演绎进行纠偏。“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而非地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绝不等同于新一轮的造城运动,绝不等同于乡镇的房地产开发。”

紧跟主旋律、找到切入点是房地产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突破的关键。

主旋律之一:人口流动趋势。睿信致成管理咨询的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口流动以从农村进入城市为主导的阶段即将结束。未来人口流动的特征将出现明显分化: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进入以都市圈流动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部分发达的二线城市进入以大城市人口郊区化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中西部等大部分地区则进入以小城市人口进入大城市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主旋律之二:产业重构布局。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长期驱动机制,工业化和城市聚集效应共同决定了城市化的规模结构,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城市的发展速度不同,进而在整体上表现为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十二五”规划已经清晰勾勒出产业在中国不同城市间重构的蓝图。即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

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

主旋律之三:流动人口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重点和难点在于解决两亿多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有专家指出,在房价上涨透支未来的背景下启动城镇化,面临农民工进城后如何安居的难题;在区域差异性非常明显的基础上启动城镇化,面临农民工稳定性差的问题;在移民文化发育不足的情况下启动城镇化,面临农民工和本地人口如何有效融合的问题。短期而言,破解这些难题对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来说并非福音,因为要让进城农民有更多的进城经营资本,政府和开发商必须让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反过来又极有可能推高房价,降低流动人口城镇化的热情。

在找准切入点问题上,总体而言,不同定位和生命周期的城市提供不同的房地产发展机会:核心城市中心区迎来旧城改造,郊区迎来休闲地产、养老地产、奥特莱斯、卫星城镇综合体及中高端公寓开发等机遇;大城市迎来新城综合体开发及郊区低密度高端住宅开发机遇;中等城市迎来中心区的商业综合体及高端豪宅机遇;小城镇主要迎来产业地产发展机遇。

结构上,我更看好三大经济圈,即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因产业和功能在城市间重新布局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城市圈内差异化定位或者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中小城市,必然迎来所谓“产业地产”的良机;核心城市必然迎来商业地产、教育地产等承载高端服务业的良机。

此外,“落脚城市”也将成为焦点。城市群及其核心城市面临破解流动人口“落脚点”的难题,这反过来也是重大的机遇,

谁能够创造性地满足“向城市过渡”的庞大群体需求,谁就可能抓住产品或商业模式创新的重大机遇。

第七篇:新型城镇化概念出自哪里

新型城镇化概念与本土特色融合

新型城镇化概念与本土特色融合

国家发改委此前召开发布会,介绍新型城镇化与特色小镇有关情况,在提到农村电商问题说,小城镇将起到支点作用。将新型城镇化概念与本土特色融合,孝感市孝南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上线。本土网是集循环经济信息统计及废弃物交换系统、工业日用品电商交易系统、农村电商交易系统、政务新闻系统、便民信息系统、二手车房产交易系统、供求信息发布系统、求职招聘系统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农村电商服务平台。

农村电商不止会影响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更会影响全社会的思维方式,过去三年,电商在农村的增长趋势是大家公认的。而现在我国的农村电商刚起步,不论是哪种电商模式,只要减少了中间环节,都能比较好的控制成本,打开市场。农村电商在挖掘现有客户潜力上,前景广阔。农村电商潜力大,是本土网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创立之初的市场前景。

城镇化的过程其实是带动农村发展的过程,因为城镇化是人从农村走向城镇的过程、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制定的过程中,特别提出城乡统筹的概念,立足孝感市孝南区,辐射周围六县市及镇村乡,本土网农村电商服务中心期望在城乡统筹的概念指导下,用商流、物流、资金流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连接城乡。

国务院发布的若干意见里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有四条政策措施:

第一,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第二,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三,带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的结合

小城镇一端连接城市,一端连接农村,通过小城镇这个支点为服务农村提供平台,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城镇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

目前很多80后、90后部分城乡,对于网络使用率非常高,留在农村从的大量都是50后、60后的老年人,他们上网购物的比例很小。但是如果能教会这些人使用网络,将会发展很好。所以本土网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的县域站网,特别分布在镇村乡级的各大超市、小卖部、供销社等处,直面广大老年人,帮助他们代买代卖,手把手教会他们如何上网,如何缴费,如何使用本土网这个电商平台,享受一切便利的产品和服务。

物流因素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农村物流不发达,有些情况下物流成本甚至高于产品本身的价格。解决物流问题,首先需要建设网络基础设施,让物流企业能扎根在电商发展下的农村。本土网联合湖北日报集团、湖北供销总社、中国邮政、顺丰速运集团物流优势,搭建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物流体系;促进农村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线上线下流通交易,加快农特产品等与城乡市场有效对接,带动农业增产、农户增收。强化功能整合,夯实基础配套,将孝南区电子商务中心•本土网打造成中国第一农村电子商务

平台。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农村电商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农村电商能带动小城镇的农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只有农民不再只靠土地,也能通过互联网等其他手段自食其力,中国的小城镇城镇化建设才能算真正的成功!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508589/

推荐访问:新型城镇化概念大涨 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