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济南的雪老舍

济南的雪老舍

时间:2018-10-10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济南的雪老舍 第一篇_老舍《济南的冬天》课文赏析

《济南的冬天》 老舍

1.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像我:独立成句,醒目突出,强调“我”的感受。

没有风声:说明济南的冬天不是没有风,而是没有那种呼啸着的北风。

全句:对比,把济冬和北平做比较,突出济冬没有风声、温晴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全句:对比,把济冬和伦敦做比较,突出济冬无雾能见日光、响晴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响亮:原指声音清晰洪亮,这里用了“通感”的修辞,把视觉化为听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冬非常晴好的特点。

4. 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全句:承上启下,过渡。

5.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晒、睡、唤醒:拟人,“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晒着太阳”,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用和读者商量的口气,好像在面对面征求意见,实际饱含喜爱、赞美之情。

全句:总写济南城的特征,总领下文2-5段。

6.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整、缺:并不矛盾,作者突出的是前者,而且“缺”的也只是“点口儿”。 全句:描写济南地理环境,交代济冬温晴的原因。

7.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直接抒情,表达对济冬的喜爱、赞美之情。 小摇篮: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被一圈小山围住的地形特点,暗示在冬天小山起到挡风保温的作用,交代济冬温晴的原因。

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拟人,赋予小山以慈母之情:温存、体贴、慈爱,表达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8.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全句:神态描写,因为济冬温晴。

【济南的雪老舍】

9.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全句:描写人们的感受,因为一圈小山像小摇篮,暖和安适。

10.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全句:人们的幻想,两个“也许”是因为济南人度冬如春。

11. 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慈善:拟人,原指人的态度仁慈谦和,这里形容济冬给人的感受,突出济冬温晴的特点,表达人们的喜爱、感激之情。

12.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妙、小:全段紧扣“妙”字,“妙”字总领全段。突出“小”字,表现济冬温晴的特点。

13.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一髻儿:拟人,准确写出树尖上白雪的位置和形状,暗含“一小堆”和“树顶上”的意思,引出下文的比喻——日本看护妇。

日本看护妇: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树尖上有雪的矮松的秀美身姿,表达作者 喜爱之情。【济南的雪老舍】

14.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镶:准确写出白色的山尖连着蓝天,就像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象。

15.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暗黄:“暗黄”指草色,“暗”字含有色彩不鲜艳,没有光泽的意思,准确写出冬天枯草和秋天枯草的区别。

带水纹的花衣: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坡上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6.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更美的山的肌肤:是指春天来临后那满山的花草。与第2段的“也许”相照应,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憧憬。

17.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

全句:着重写光和色,“光”是写快日落时的阳光,“色”写出了色彩的变化。这里的色彩与上文的“青黑”、“白花”、“蓝天”、“银边”、“暗黄”等照应,更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18.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太:程度深,感情强烈,抒发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全句:用与老天爷商量的语气,说怕小山被大雪压垮,实际上是赞美,赞美薄雪覆盖下小山的秀丽。

19.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卧:拟人,与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描绘出了小村庄和小雪安静祥和舒适的神态。

20.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济南的雪老舍】

点:扣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水冒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是“温”,如果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

全句:写出了济冬的水的特点:不结冰、温暖。

21.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全句: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的脉脉含情。

22.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看吧:引导人们的视线由下而上仰视。

空灵的蓝水晶:比喻,扣住济冬的晴,因为晴,天空无云,才空灵;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这个比喻把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济南的雪老舍】

23.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全句:总结全文,点题,但又和标题有所变化,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抒发了作者对济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济南的雪老舍 第二篇_济南的冬天 老舍

济南的冬天 老舍 1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2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3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4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5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6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 题目解说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为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冬天。题目蕴含着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体感官和赞美之情。【济南的雪老舍】

1.5 重点知识

《济南的冬天》节选自老舍长篇散文《一些印象》,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先生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来到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标题“济南的冬天”,点明地点,节令。告诉读者,它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冬天。因此他紧

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老舍先生还善于描述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1.6 难点解析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像我”独立成句,突出了“我”的感受,表明济南的冬天和“我”心中的冬天实在大不一样。“风声”二字用得十分准确,“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种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如果说成是“没有风”,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在北中国的冬天”这一修饰语也十分重要,因为温晴的天气是许多地方都有的。而“在北中国的冬天”中隐含了“理应是寒风刺骨、日光惨淡”的意思,这就显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可贵。这一段四句话,三组对比。

第一句用北平冬天几乎天天刮大风和济南冬天的没有大风对比。作者不直接说“北平几乎天天刮大风”,而是以自己独特的感受说,“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这样既使得语言生动,显得情真意切,同时也隐含了这样的意思:“济南的冬天却没有大风,这真是奇迹了。”第二句用伦敦冬天的多雾和济南冬天的天空晴朗无云对比。作者也是从自己的感受角度写的,为了避免用语重复,作者把“奇迹”换成了“怪事”,其中自然也隐含着“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这真是怪事了”的意思。第三、四句就进入天气的对比了,作者用热带的毒日、十分响亮的天气和济南冬天的温晴对比,从而突出了济南冬天天气的特点:温晴。正因为济南的冬天是“奇迹”,是“怪事”,它“温晴”,所以作者称赞它“真得算个宝地”。“真”在这里是的确、实在、应该的意思。

“温晴”是贯串全文的主线。下文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都是紧紧扣住这一天气特点来写的。

1.7 第二段解析

第2段用“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一句过渡,转到对济南冬天山、水的描写。 在分写山、水之前,作者先从上方俯瞰,为我们勾画了一幅阳光下济南冬天的全景图。“请闭上眼睛想”一句,引导读者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有山有水”一句起着总体结构课文第二部分的作用,本段以下部分和第3、4段都是写山的,第5段是写水的。“晒”、“睡”、“醒”这一连串相关的拟人写法,创造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阳光”“暖和”紧扣了“温晴”。“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一句,用商量的口吻,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好像在面对面地征求意见;口气是征求意见,实际饱含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紧接着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作者仍然从上方俯瞰,描写了济南的地理环境;“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描写交代了济南冬天温晴

的原因。这里的“整”和“缺”字面上好像是矛盾的,实际并不矛盾,作者意在强调前者,因为“缺”的只是“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一句中的“特别”直接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者再次强调了“在冬天”.这就隐含了这一圈小山可以挡住冬天呼啸的北风,保持气温的作用。“小摇篮”的比喻和拟人的语言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小摇篮”的“小”正照应了小山的“小”。“安静不动”是写神态,“低声”是写声调。这两个修饰语使人想起母亲在摇篮边低声哼着催眠曲的情态,赋予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

这一段到这里本来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并没有就此住笔,又写了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和心情。

因为冬天气候温暖晴朗,所以人们的表情“面上含笑”;因为小山像摇篮,温暖舒适,所以人们感觉“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因为度冬如春,所以产生“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和“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的幻想;因为冬天这样慈善,所以就是这点幻想—时不能实现,人们的心情也“并不着急”。这些描写又都是紧扣住“山”来写的:写表情紧承“小摇篮”而来,写感觉是看到了“那些小山”,写两个“也许”的幻想是“由天上看到山上”,写心情则是总结上文。“慈善”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仁慈谦和。这里把济南的冬天当做人来写,表现了济南冬天给人的感受。这一层的描写之中洋溢着人们对济南温晴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上文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这一层写济南人的感受,二者互补,更使人感到真实、亲切。

1.8 第三段解析

第3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这一段围绕“妙”字,突出“小”字(“小”是由“温晴”决定的),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把各个细部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

山上写矮松。山是小山,雪是小雪,松呢,是“矮”松,这就使得整个画画比例非常和谐。一个“顶”字准确地表现了树尖上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因为是小雪,所以只有树尖上积了一小堆白雪,而“顶”字中既有“在树尖上”。又有“一小堆”的意思;“顶”字又引起下文把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护士)”的比喻,日本的护士头上总是戴着—顶别致的白色工作帽。帽子往往突出在头的顶部.好像是“顶”在头上似的,两者的相似点就在“顶”着白帽子上。这个比喻贴切地表现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

山尖是山的最高部位,它和蓝天相接,所以写它们的色彩。“镶”的意思是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这里的“镶”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

山坡上写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和由此产生的联想。“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是“小雪”的杰作,因此山坡上就出现了“—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色彩;白的是雪色,暗黄是草色,“暗”字非常准确地绘出了冬天枯草和秋天枯草色彩的区别。秋天刚枯萎的草色彩是金黄的。随着天气的变冷,枯草就逐步失去了光泽。由金黄变成了“暗黄”。这里的“暗”是色彩不鲜艳、没有光泽的意思。一个“穿”字既准确表现了雪、草覆盖的状态,又引起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比喻。“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给读者以动人的动态的生活实感。“看着看着”以下是联想,“更美的山的肌肤”可理解为春天来临后那满山的花草。这—联想与第2段两个“也许”的幻想照应,表现了对春天的憧憬。

山腰着重写光和色。“光”是写“快日落”时的阳光.“色”则写出了色彩的变化。“微黄”的阳光“斜射”在白雪上,就露出点粉色。这里的色彩和上文的“青黑”“白花”“蓝天”“银边”“暗黄”等的描写,更增添了诗情画意。

“忽然害了羞”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一个“羞”字,不仅画出了雪景的“色”,与“粉色”相贴切,而且绘出了雪景中的情和内在美。

最后一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用与老天商量的语气,说怕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实际上是赞美,赞美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一个“太”字。赞美之情全出。

1.9 第四段解析

第4段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这是远眺。在这幅画里,远山是背景。两个“卧”字用得尤为传神。“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一句,更增添了“这是张小水墨画”的真实感,“也许”表示不很肯定,却肯定了这实在是一幅画。

第2~4段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1.10 第五段解析

第5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作者在描写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先着力渲染“绿”,一连用了五个“绿”。一个写绿萍,四个写水藻。用“绿”来衬托水的清澈、透明。“冒着点热气”的“点”字用得十分准确。“点”字扣住济南冬天的“温”写的。冒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是“温”。如果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水也不忍得冻上”拟人的方法,把水写得脉脉含情。

“看吧”从天上到水面,由河水的清亮、水藻的绿引出整个空间的清亮,蓝汪汪。用空灵的蓝水晶来比喻,字里行间透出赞美喜爱之情。

1.11 第六段解析

第6段,作者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收束全文,点题,又扣住标题“济南的冬天”。 2 作者简介 编辑本段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品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篇小说《微神》、《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国讲学,1930年回国,本想作职业作家,但专职写作难以维持生活,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经好友们的劝告,1930夏天到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这篇文章大约写于1930—1931年间,也就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不堪迫害投太平湖自尽了。他的死是无法估量的损失。因为他的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几乎就要成为现实的关键时刻,他被迫害致死。而诺贝尔奖章曾规定,死者不能获奖,于是中国又一次失去了获得诺贝尔奖的宝贵机会。

(另一人是沈从文,也是因为去世的原因,没有最后获得领奖的机会。)

【济南的雪老舍】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秋天》、第六节《济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

在济南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的雪老舍 第三篇_济南的冬天(老舍)(文言版)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北平多风,久住则渐惯,三九隆冬,偶得无风日,反甚觉诧异,而济南之冬,略无朔风嘶响。久居伦敦者,恒以冬阳为奇,而济南之冬,则常见高天朗日。若热带骄阳灼炽,晴日恒使人惧,诚然。北国之冬,而得暖阳暄煦,则济南诚为宝地也。

阳光者,为自然所赐,原不足奇。然请闭目试思:一老城,山水俱佳,冬阳晴暖,恬然睡卧,待春风回转,欣欣然而苏,此非理想之境界耶?城周小山环抱,唯北隅阙然,状若摇篮,济南城安睡其中。小山多情,似闻软语告之曰:“子毋虑,此地诚安暖。”此信然,君视城中人,即在冬日,亦常面含笑意者。悠然瞥见小山,方寸间便得安稳依托。天山俱静,令人油然怀思:“明晨春其归耶?温煦如此,今夜梦回,山中草其绿耶?”即此奢念不得一时成真,城中人亦略无微愠,此冬慈善如许,夫复何求!

至若小雪霏微,最是佳妙难言。山中矮松愈见青黛,松捎微雪攒簇,白花一髻,温婉可人,仿若日本看护妇。山岭素带,逶迤一色,远接蓝天,银线蜿蜒。坡上雪薄处,草色依稀可见。冬草萧萧,白雪皑皑,错杂点缀,若水纹华衣,周覆小山。凝目移时,精移神往,宛见微风拂起,雪下肌肤,令人怀想窥觇。夕阳半落,斜照微曛,山腰薄雪,冁然欲羞,仿若胭脂一抹。城外山小,小雪佳宜,若大雪,则不堪其腾骤。

济南悠古,内狭外敞。城外小山,坡上卧小村庄;村中房舍,屋顶点霏微雪。噫,此诚写意小水墨也,非盛唐名手不能为此。

泉城地暖,水不冰结,绿萍上水气氤氲,水中细藻摇曳,绿意益见勃发。天愈晴,藻愈绿,秀色婀娜,冰亦不忍封冻,况有河边垂柳,依依欲临波照影也。游目河上,苍穹广宇,湛然若蓝水晶,纤尘不染。屋顶赭红,草山淡黄,裹纳其中,若团花树影,苍然俏然,点缀锦茵上。此则为济南之冬。(691字)

附:《济南的冬天》原文(老舍)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

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889字)

济南的雪老舍 第四篇_济南的冬天(老舍)

济南的冬天(老舍)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时数: 2课时。9班:10月17~18日,星期一~二;10班:10月19~20日,星期三~四。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文章结构,初步品味语言特色。 一、导入 现在已经是金秋十月了,再过不到两个月就到冬天了。大家对冬天的印象是怎么样的呢?„„ 寒风刺骨?冰天雪地? 你们知道济南在哪里吗?——山东省。 在我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北方。 通常,“冬天”给人的感觉是寒冷的。北方的冬天呢,更冷!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一起去感受一下济南的冬天,看看与我们想象中的北方的冬天有何不同。 二、老舍的生平及其创作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并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46年春,老舍去美国讲学。新中国成立后,应周恩来的邀请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他的作品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老舍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为第二故乡。这时期他生活比较愉快,在创作上也是丰收期。 三、听课文录音,思考以下问题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温晴的宝地。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先写对济南的总体感:“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再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最后写冬天的水色。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四、全班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五、分析文章结构 整体板书: 与北平的冬天比较:无风声 天气 与伦敦的冬天比较:无浓雾 温晴、宝地 与热带的冬天比较:无毒日 阳光朗照下的山(小摇篮) 山:(总)暖和安适的理想世界—(分)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的远山(小水墨画) 水: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的清澈透明——拓展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济南清亮、鲜明的色彩。(蓝水晶) 六、研读与赏析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2、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济南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3、教师小结:在济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正是这特殊的地形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 七、比较几组句子,看看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课件显示) 1、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B.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比较:A句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的修辞,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情。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关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B句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 2、A.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B.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比较:A句把夕阳斜射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与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

没有生命、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而B句则少了那份美感。 3、A.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B.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比较: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人。A句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然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传神之妙是B句用一“倒影”所不及的。 八、课后作业 1、找出课文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的地方,独立思考,初步分析语言美。 2、完成《每日五分钟》第一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要点】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九、自由探究 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认为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妙在何处?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 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4、“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5、“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十、合作探究 1、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点“温晴”为主线贯穿全文的。 2、作者紧扣这一点,三段文字写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写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3、作者拓展想像,将天气、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 4、文章多用比喻和拟人,形似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深情。 5、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其含义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的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十一、体验与反思 1、质疑交流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2、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本文,你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十二、课后作业 1、《每日五分钟》、《阅读积累》。 2、预习《秋天》。 十三、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87900/

推荐访问:老舍济南的冬天 济南老舍纪念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