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打破人性羞耻心理就是做一些不会做的事

打破人性羞耻心理就是做一些不会做的事

时间:2018-10-02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打破人性羞耻心理就是做一些不会做的事 第一篇_沟通中潜藏的人性心理学

沟通中的人性心理学

一、人是有理由的动物

1.理由让存在变得合理

人是有理由的动物,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合理的平台和解释。

人都是有理由的动物,即使自己的行为很怪异,也要找各种理由让存在变得合理。因此与朋友沟通时,如果对方找出很多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我们要理解对方。

2.理由源于不认可

所以对待任何事情,不要只考虑表面,不能只是告诉对方应该怎样做,而要让其从内心认可和接纳。在谈话中,如果对方开始找理由,就代表他内心不认可这件事,这时就需要暂停谈话,从其他渠道进行沟通。如果对方对某件事情认可,那么自己就会找方法来解决问题。

人都会为自己找理由,当某件事情与自己冲突、内心不接纳的时候,结果自然不会好。

3.“理由”和“借口”的区别

“理由”与“借口”有区别,通常,上级会对下级说“不要找借口”,下级则会为自己找出“合适的理由”。“理由”是褒义词,“借口”是贬义词。不同角色会出现不同的对话,其实每个人都在找理由,如果向对方提到“借口”,对方就会感觉受排斥;如果向对方提到“请给出一个合适的理由”,对方会感觉很愿意去做这件事情。要知道,企业中的“次品”员工大多是由愤然、不屑等情绪产生的。

人都是找理由的动物,当员工提理由找借口的时候,管理层可以不反驳对方,因为这时员工已经参与进来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员工才是最可怕的。在与人沟通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个共性。

二、人都是爱自己的

虽然现在公共舆论提倡献出爱心和博爱,但是人都是更爱自己,这是人的第二个共性。

1.人都是自私的

从字形结构出发,“我”字可以分解为一个“手”和一个“戈”,也就是手拿武器示威呐喊之意。聊天中的常用“哦”字则是在“我”字前加一个“口”,也就是先完成自己的事情再去解决他人的事情。由此可以看出人的自私性。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听到有人抱怨“那个人特别自私,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能跟他打交道”,其实在说话人的潜意识中,“别人”往往指的就是自己,从这个侧面来看,说

话人也是自私的。因此,我们要承认人的自私性,不要一味地指责别人。

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只不过自私程度因后天修养而慢慢改变。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要使自己的行为受到朋友欢迎,使与客户合作和谐,事情就会很快达成。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些,则会表现为通常所说的“没教养”。

2.人们喜欢听赞美的话

每个人都爱听好话,都喜欢被别人赞美。但有时候,人们非常吝啬赞美他人。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些闪光点,即使十恶不赦的罪犯,一定也有自己的优点。只有忽视别人的糟粕,努力发现优点,才能学到很多东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夸奖每一个人,重点在于了解人都爱听好话的共性。

3.批评需要讲究艺术

了解人都爱听好听话的共性,不代表不能批评下属,但需注意讲究批评的艺术。如果批评不好,很可能会变成冲突,甚至变成恶性事件。

三、人总是爱面子的

中国人都爱面子,很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讲究华丽的表面,这与中国人传统的群体观念有关。当某个人被某群体排斥的时候,他就不能享受这个群体提供的资源和机会;反过来,当某个人被群体接纳时,则可以共享资源。面子就是这个人在群体里的合法权利。

例如,两个人为某件事情吵架,劝架的人通常会说“给我一个面子,别吵了”,这里的“面子”是说劝架者的存在价值,意味着这个人能把事情办好,能够处理好问题。

四、每个人内心的刻板效应

所谓刻板效应,就是思维偷懒,把一类人简单地放到一个框架里。例如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在没有任何了解的前提下,根据某个人的服装、高矮胖瘦和表情等基本状态大致判断这个人职业、职位等,虽然不一定准确,但也不会差太远。

人们都有一个刻板印象,例如提到南方人,多数人会产生“说话唧唧歪歪”的印象;提到北方人,多数人会产生“豪爽、爱喝酒”的印象,但事实上北方人也有的说话唧唧歪歪。“刻板效应”会影响人们的正常思维,判断对方属于哪种类型,自己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例如,在与对方谈上亿元的生意时,如果判断对方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大脑的反应就是“不要谈了”。其实这只是根据对方外在形象作出的第一印象,对方不一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同理,棋牌室本身是很正规的行业,很多人却将其误认为“赌场”,其实二者的性质是不一样,人们作出这种评判就是受到了“刻板效应”的影响。

五、每个人内心的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就是指以己度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怎么想,对方也会怎么想”,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有道理。

如果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或者自己的认知和对方的认知存在偏离,都会产生投射效应。

六、人的心理知觉力

所谓心理知觉力,是指知觉自我和知觉他人,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进行沟通。

1.气质

气质就是人的本性,是遗传于父母的DNA,可塑性很小,与社会公共及道德关系不大,没有好坏之分,不会影响人的发展。此处的气质不是指人的外在形象,而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气质有很多学说,例如血型说、体型说、激素说、体液说、星座说等。

在体液说中,人的气质可以分为四种:黏液质,这类人非常理智,不会大喜大怒;多血质,这类人比较坦率、简单;胆汁质,这类人性格比较暴躁,容易发火,但非常讲正义;抑郁质,这类人比较胆小,避免冲突的方法常常是逃跑。

2.性格

性格是后天养成的,可以塑造。例如某人是一个乐天派,但经历汶川大地震后,性格逐渐变得抑郁。性格会有内向和外向之分,也可分为完美型、和平型、能力型、活泼型等,每个人都同时具有多种性格,但比较偏向其中一种。

3.价值底线

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看待问题和事件的标准,是对从小到大经历或看到的事件经过内心处理后做出的评判,以后分析所有事物时都会经过这个评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例如电视剧《黑冰》中的郭小鹏,他非常有才华,但是由于成长历程的影响,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使他反社会反人类,制造黑冰残害他人。此外,价值观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价值底线的选择

价值底线与本性有些类似,测试方式是:逐一从一系列名词中挑选出认为最不重要的,

并将其舍去,最终剩下的就是这个人的价值底线。

例如,从“承诺”、“自觉”、“自量”、“传统”、“家庭”、“与世无争”等词中选择一个保留下来,这个素质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底线。如果有人选择“公平”为价值底线,那么在生活工作中,他会经常要求别人对他公平,如果稍有不公平,他就会勃然大怒。如果有人选择“家庭”为底线,这类人便不会经常出差。价值底线不能碰触,但是可以引导,这点和“气质”一样。

价值底线在沟通中的心理障碍

有人常说“沟通失败不是我的错”,这类人的价值底线是“不服输”,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错;有人无法找到沟通的问题,这类人的价值底线是“负责”;有人不知道如何与别人沟通,这类人的价值底线是“与世无争”,不想多动脑思考如何与人沟通;有人对沟通过分自信,这类人的价值底线是“成就感”,认为自己在沟通方面很有才华。这些都是价值底线在沟通中的心理障碍。

七、每个人“自我实现的预言”

1.预言的影响

大脑作为人体的“司令部”,接收信息后会刻不容缓进行思维,指挥人开始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受到“自我实现的预言”的影响。

“自我实现的预言”会引导甚至束缚人的思想,一定要打破和改变预言,改变自己的想法,朝自己的目标发展,否者无法和别人沟通。

2.如何把握预言目标

要想牢牢把握预言目标,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锁定自身的目标,并将对目标的预言去掉;

第二,正确认知;

第三,减少偏差;

第四,坚持信念。

【案例】

打破“预言”

通常而言,业务员去拜访客户时,在不了解客户的情况下,会做出假设模拟;

在了解客户的情况下,也会刻板地将客户固定在一个状态下。

在拜访中经常碰到“钉子户”,不管怎么说服都会无效,一个女客户就是这样,

很多业务员和主管都没能拿下,这时一个女职员打电话给这个女士说:“我们公司里的人都惨败而归,说你是„金刚式‟的人物,很难接近,我不信这个邪,打电话来不为别的,就想看看你是不是和他们说的一样。”这时对方马上就笑了,女职员接着邀请对方吃饭聊天,逐渐拿下了这个客户。

人都是有弱点的,我们要深入了解客户,被拒绝时不要马上放弃,而要去了解客户的某些状态,达到“他”“你”“我”三方面的平衡,也就是“产品”“客户”“自己”在沟通各方面的平衡,一旦脑子里出现“不信搞不定这件事”的想法,就一定会努力解决问题。反过来,当自己认为“我一定搞不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会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让自己相信已经尽力,但其实这只是大脑给出的预言,我们要打破这个预言。

3.用新观念打破“预言”

人们常说“嘴上的人生就是将来的人生”,当有人总说“我自己就是这样子”时,要提醒对方并为其分析,慢慢将这个偏差淡忘掉,逐渐走向正轨,否则将影响他的一生。

例如有的人很爱钱,被公司扣一点钱就会很不高兴,劝告他时,如果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理由反而会使他更加自信,觉得这样很合理,于是冲突形成了;但如果有人对他说“你要将眼光放远一点,格局放大一点,你的存款后还会有很多个零”,这个新观念可以颠覆以前的观念,他就会慢慢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打破人性羞耻心理就是做一些不会做的事 第二篇_论文—关于人性的思考

关于人性的思考。我们知道一个人在生命中最本质的内涵是人性,人性是与我们每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自己,正如西方哲学史上有句非常重要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今天这个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人对整个世界的了解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拥有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知识,但唯独缺乏认识我们自己的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改造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我们每个人的人性和两千年前的人并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人类虽然不断地改造世界,但却缺乏对自己的改造。

我们知道一个人对自己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否取得成就,很重要的是能否给自己准确地定位,一个人如不了解自己,则很难给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对每一个人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我们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只是每天随着广告、媒体、报纸等导向来决定我们的喜欢与不喜欢。另外,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面对缤纷的世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也在误导着我们,使我们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又喜欢那个,但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也搞不清楚,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做什么才是最合适的。还有一个方面,一个人如果能够了解自己,才能找到生命的安身立命之处,那么,我们的生命应安住在什么上呢?有的人可能会把爱情、感情、财富、事业、家庭作为安身立命之处,但这些并不是我们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因为这些动西都是会变化的。如果我们的生命不是安住在我们生命的当下,不是安住在我们生命的真正自我上面,而是安住在外界的一些虚幻的不可靠的东西上,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我们就会痛苦不堪。所以,我们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生命的真正安身立命之处。

如何认识自己?佛教讲无我并不等于没有自己,只不过告诉我们你所执著的这个我并不代表你自己,你是把不能代表自己的东西当成自己,你无边无际的烦恼由此产生。佛教讲无我,破除我执,也不是讲你不要去认识自己。今天讲人性的思考,主要是帮助大家来认识自己,关于人性的思考,这在中西方的哲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今天主要把中西方哲学史上关于人性的几种说法提出来,从佛教的角度作一些分析。

一、关于人性的思想及分析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性的思想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人性;一是理性人性,它们都是建立在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否定、反对封建思想而高扬人性。

1、关于人的自然性

所谓人的自然性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现最强烈的饮食男女、感情欲望、自我保存、自私自利等。启蒙主义的哲学家们认为这种自然情欲是天生的、合理的,是不可以压抑、回避的,人享受这种自然情欲是合理、正常的,而且是应该的。人的幸福与快乐的基层就是享受人的自然情欲,唯有通过自然情欲的享受,人才能活得幸福与快乐。启蒙主义的哲学家对自然人性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理性主义认为人的自然情欲是一种低级的东西,是人与动物共同的东西,而人的理性才是高级的,所以理性主义者是以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性,作为人与动物不同的本性。还有一些人本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本质不仅是自私,爱别人也是人的本性。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也讲到自然本性,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无私无欲,就像婴儿一样非常朴素而没有任何情欲的污染,相反一个人追求情欲的生活,就会使我们的本性受到迷失,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伤"。

从佛教角度来看,情欲是一种欲望,欲望是一种需求,是生命发出的一种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包括生理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需求,生命的延续就是处在无尽的需求过程中。佛教讲欲望有五欲和六尘,即财、色、名、食、睡,与色、声、香、味、触、法我们眼睛喜欢看好看的颜色,嘴巴喜欢吃好吃的东西,耳朵喜欢听好听的声音等等;我们对财富的强烈需求,对饮食、男女、名声的强烈需求,作为一个人有许许多多这些自然的需求。这种需求在我们

生命延续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无穷的冲动,在冲动的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地去发泄,一方面不断地去满足。当我们的欲望得到满足就以为是快乐,欲望受到挫折就以为是痛苦,所以我们生活在一种欲望中,所谓的快乐与痛苦其实都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除了欲望就是情,情是有染浊、执著的意思,有情就是有执著,我们对生命的内在、对面临的境界、对所经历的生活和对追求得到的东西等等都会产生执著,执著也是作为人的一大特点,它是无始以来存在的。另外是人的自我保存、自私自利的特点,这就是我执的表现,我执有两种,一是俱生我执,一是分别我执。俱生我执是无始以来在我们生命中本来存在的自我保存;分别我执是通过对事物分别判断之后,然后觉得这个是我的,那个不是我的。在修行过程中,分别我执要到见道之后才能断,俱生我执所延续的时间还会更长。所以西方启蒙主义哲学家讲的这些自然性的确也是我们生命中一种非常根本的、重要的力量。

人的自然情欲究竟能否代表人性?从佛教角度来说,人的自然情欲这种自我保存、自私自利的特点是和动物所共有的,一切众生都有我执,牛马猪羊、阿猫阿狗都是有我执的,对男女饮食、感情、饮食的执著,一切动物也都有,所以人的自然情欲是和动物所共有的特征,是不可以作为人独有的特征而代表人性。一个人如果一味的张扬、无限的发挥他的自然性,这个人的生活状况、生活境界可能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可见一个人不能生活在这样的自然情欲的状态中。

人的自然情欲是如何来的?西方启蒙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自然情欲是天生的,佛教也讲人的自然情欲是俱生的,即无始以来在我们生命中就具备了这样的因。但这种因仅仅说明在我们生命延续的过程中有这样非常强大的力量,随着我们的生活,这种自然情欲还会不断地滋长。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所表现的自然情欲都是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好吃,有的人可能比较懒惰,有的人可能好色,有的人可能喜欢喝酒,有的人可能喜欢睡觉。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由于每个人的欲望不一样,不一样的原因是在我们无尽的生命延续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及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喜欢喝酒的人久而久之对酒会有特殊的需求,对酒的欲望就特大;喜欢钱的人一天到晚就想赚钱,他每想一次钱,钱在他生命中的力量就再壮大一次。所以,我们每一种欲望都是每个人自己培养起来的,每个人追求的不同,所培养的欲望也是不一样的。

人的自然情欲是否是罪恶?佛教认为人的自然情欲虽然不是罪恶的,但却能引发罪恶与痛苦。比如人对饮食、睡觉的需求与执著,在家男女合理范围内的性关系,算不上是罪恶与不道德,应该是属于无记的行为,而基督教等宗教认为这种自然情欲是罪恶的。欲望有三性,有善、恶、无记,如你想吃好吃的,条件不具备就会不择手段去赚钱,可能这时候会干坏事;还有可能通过杀生而造下罪恶。所以欲望本身无所谓善与罪恶,但欲望无限扩张之后,就会伤害别人的幸福,这时它才是罪恶的;如果没有伤害别人的利益,那它就不是罪恶。当然,人也有好的欲望,佛法认为有善法欲,比如大家希望来这里参加夏令营,想多作善事等,这都是善的欲望。从佛法修行角度看,性欲对出家人也不是罪恶,在比丘戒律里把人的性欲定为障道法,是指欲望与情感对出家人不是把它当成善与罪恶,而是把它当成障道的因缘,障碍解脱、障碍追求真理、障碍成就智慧,所以出家人要少欲知足。

扩张我们的欲望,一方面有可能使我们引发很多人类的罪恶,人类世界之所以有很多罪恶的现实就是和人类欲望无限地扩张有关;另一方面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烦恼,一个人如果欲望太大,就会拼命的追求,要有丰富的物质条件,才能感觉到幸福与快乐;相反一个少欲知足的人,很简单的物质条件他就感觉到开心。从修行的角度来说,这种欲望和情感是属于障道因缘,对情欲不能很好地加以管理,将会对个人乃至社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祸害。今天的社会充满着纵欲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等,这个物欲横流、充满着情与欲的所谓文明时代,是与十六世纪西方人本思想对人的自然情欲的肯定有关系的。作为一个修学佛法的人,要学会用戒律来管理我们的感情与欲望,感情与欲望的基础是无明,无明是无知,

是生命的蒙昧状态,人们这种需求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你任意它泛滥,就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祸害。所以我们要持戒,持戒的最大特点是知道此应作、彼不应作,这可以接触、那不可以接触。佛法告诉我们的生活方式是要简朴,一个人只有在简朴的状态下,欲望才会相对少些;相反在丰富的物质刺激下,我们的欲望会不断地膨胀。凡夫最大的特点是心随境起,戒律就是帮助我们远离五欲六尘,不要接触那不可以接触的环境,这样我们的心自然就会清净了。相反如果你去什么夜总会等各中声色场所,你的情欲就得到张扬和发展,所以佛法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管理好我们的欲望。另外,通过禅定的力量以及树立正确的知见、观念,也可以使我们达到消除欲望的效果,佛教讲的四禅八定是超越欲望基础上的定力,没有禅定的人要想摆脱、超越欲望,那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有了禅定的力量,要想超越这种欲望,那就非常容易,欲望就不会起作用。

2、关于人的理性

理性代表我们人对世界一种高级认识能力,佛教讲我们认识世界的六根是认识世界的六种仪器,眼根是看世界的一种仪器;耳根是听声音的一种仪器;意根是六根里最高级的仪器。人的认识作用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动物没有抽象思维能力。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家认为唯有人的理性才能代表人的本性,在西方哲学史上有尊重理性的传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理性才是人的本性,亚里斯多德讲"理性比其它东西更加是人",康德也有类似方面的观点;二是认为人的感性、欲望是低级的,理性才是高级的;三是认为人必须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成为一个幸福、高尚的人。

印顺法师在 "佛法概论"里指出,人与动物不同之处有三大特征:第一、人的意识思维能力(即意念)不同于动物,是超越动物之上。第二、人能够反省自己而遵循共同的道德,规范其生活,在"阿含经"中讲惭、愧二法是人和动物所不同的地方,世间有了惭愧,才有人伦、道德;如果没有了惭愧,人与动物恐怕就没有什么区别,惭愧有点像儒家所说的天地良心,也即人的羞耻之心,这种羞耻之心是道德建立与戒律的根本。第三是坚忍性,人的忍耐力是作为人的特性之一,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忍耐力。人与动物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动物的某些能力会超过人,比如:老虎跑步、鱼游泳、鸟儿飞翔,人都比不上,但人的智慧超过一切动物,动物是比较愚痴的。佛陀之所以选择以人的身份成佛,是由于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人生活的环境是有苦有乐,不象天人只有快乐;也不象地狱的众生只有痛苦。人类几千年的生活始终是在逃避痛苦而追求快乐,人总是希望把生活过得好些,于是就不断去认识世界,包括对生命的自我认识,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会逐渐接近于真理。佛陀讲真理和自由是属于人间,而不是在天上,更不是在动物里,动物必须修转成人道之后才能修行成佛。所以,人的理性实是作为人的特性之一,从佛法的角度也是这么认为的。

佛教肯定人的理性,认为人的理性有两面性,既可使人通达真理、成就解脱,也可使人犯罪、堕落,而西方哲学只是一味肯定人的理性。在佛法修行里,需要通过人的意识思维能力,通过对世界接触与观察到的很多知识,树立起人生的正见、正思维。正见与正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整个佛法的修行不外乎是"八正道",第一即是正见,正见就是正确的认识;第二是正思维,正思维就是对世界作的一种正确的思考。我们修学佛法读诵大乘经典和学习各种宗派的著作,目的就是要树立佛法的正见,树立起人生的正见。佛法的信仰依正见而建立正信,唯有以正见为基础的信仰才能把人导向真理、导向智慧与解脱,相反如果没有正见为基础的信仰可能就会出现狂热、不稳定甚至走向毁灭,信仰必竟是一种感情的力量,需要有理性、正见作为基础。唯识宗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一种遍计所执的状态,我们理性本身是有问题的,我们对世界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而且我们对比又很执著,这些恰恰是我们产生烦恼、流转生死的根源。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要对世界重新地思考与认识,有了重新地思考之后才能树立人生的正见。

如何思考、思维真理呢?佛法认为我们人的思考是有限的、间接的,我们对世界、事情

的思考只是停留在名言、概念的基础上,仅靠自己的理性思考是无法通达真理,永远与真理隔着一层。真理是一种无限的,没有任何局限;我们的思维与理性是一种有限的,是人的有限性的表现。人的认识思考之所以有限,是由于我们的认识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而我们的经验是有限的。以这种有限的思考是没有办法使我们与真理相适应,而且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又常带有错乱性,佛经里常用的一个概念叫虚妄分别,我们凡夫整天都是在虚妄分别中。我们的认识总是带着一个角度、已往的经验、与理性相关的知识去思考世界,而这些知识有很多是与人生没有关系的、有很多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的理性思维是建立在错误知识的基础上,那么理性作出的判断有可能就会出现一种错误,所得到的认识也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的理性思维是建立在正确知识的基础上,所得到的认识就可能是正确的。所以,理性思维能否正确的去思考问题,往往与我们所获得的知识及知识背景有关系。我们修学佛法即要认识到理性的重要作用,也要认识到理性的局限和不足会给人带来痛苦、烦恼与不安。人犯罪的破坏性超过动物,是由于人有理性,比如人制造原子弹来破坏世界,动物是没法制造

的,所以理性不总是正确、健康的。我们要认识理性是双刃剑,有可能把你导向真理、导向解脱,也有可能把你导向毁灭。在佛法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要获得正确的知识,树立正确的理性,唯有学习佛法。佛法的真理是诸佛菩萨亲证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是以他们的理性所观察到的,而是以他们无限的智慧所观察到的。佛告诉我们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与思考,就会获得正确的理性与正确的判断,就能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有了这种正确的认识之后,我们就有能力导向真理、导向解脱。

二、关于性善与性恶

性善、性恶是中国哲学家对人性的一种思考,传统儒家对人性有两种说法:一是性善,一是性恶。性善认为人性是善的,性恶认为人性是恶的,性善论是孟子的主张,性恶论是荀子的主张。孟子认为人的重要的特点是高于禽兽的一种自觉德性,他认为人性具备天赋的善端,天生就有善的因,这个善端就是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如把它扩大发展起来就成为人的四种道德,即仁、义、礼、智,人按照这四种道德去生活,就可以成为尧舜式的圣贤。针对世界有很多坏人、有很多堕落的人,孟子又提出由于人不能守住本心这份善端,才变成跟禽兽没什么区别。孟子在提倡人性是善的同时,也认为人还具备物欲的本然,即自然情欲,孟子将人的善端与自然情欲比喻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他认为一个人既要有道德的自觉性,也需要人的自然情欲,两种东西都需要,能兼得最好,如不能兼得就舍生而取义。孟子把人的两种不同属性比喻为大体和小体,体有贵贱、大小,一个人在生命里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要求有大有小,道德属于是大体,自然情欲属于是小体。一个人如果张扬道德属性、自觉性,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如果无尽张扬自然情欲,就会成为一个禽兽,所以孟子说,人和禽兽极其相似,人不小心就会成为禽兽,一个人吃的饱、喝的好而没有教育,那个人可能成为禽兽。总之,孟子认为人有善端,由此善端说明人性是美的,但人也有自然情欲的需要。荀子、韩非子及西方启蒙主义思想从伦理角度比较倾向人性是恶,由于人性是恶的,社会就要通过法律来规范、管理,建立一个比较有秩序的社会。

佛教如何看待人性的善、恶呢?人性如果是善的,世间就不应有恶人,因为人性都是善的,恶的产生便没有因,没有基础就不应该有恶人。反之人性如果是恶的,世界就不应该有这么多好人。显然,如果人性是善的、恶的,世界的许多现象就无法解释。所以佛法认为人性非善非恶,人性是无记的,有位在家居士写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无记。"无记是一种中性,不能计别是善是恶,作为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是非善非恶的,是一个中性的仓库,好、坏东西都可以堆在里面去。作为生命的主体如果是善的,那么恶的东西就不会接受,而且恶的现象、恶的行为的产生就会失去思想的基础与依据;同样,作为生命的主体如果是恶的,那么善的东西也就不会接受。一个人必竟会有善行和不善行,大千世界有好人、有坏人,原

因是人性是无记的,本身是非善非恶的。

人性虽然非善非恶,但在我们的生命中蕴藏着善的力量和不善的力量,人的生命既有善端,也有恶端;既有善的种子,也有恶的种子。善的心如惭愧心、无贪、无嗔、无痴;恶的心如贪、嗔、痴、无惭无愧等。每个人的生命在延续的过程中,应该说发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不断张扬善性、善心;有的人会不断地张扬他的不善心。有的人惭愧心特别强烈,稍微干点坏事就会强烈感到不安;有的人可能坏事干尽,他都觉得一点事也没有,这就是惭愧心在每个人生命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同样,有的人贪心大,有的人贪心小,贪心也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我们每贪一次,这个贪的种子就壮大了一次,就给贪的种子浇了一次水,它的力量就强大了一次,不断贪的结果,就会使这个贪的种子成为生命中的主人,这个人就成为贪性人,这个人的性格就以贪为主。反过来,有的人可能有佛法正确的指导,看到什么东西就想到无常,就培养了人性中这种不贪的力量,久而久之,生命中不贪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慢慢这个人就会成为淡泊的性格,成为一个不贪的人,不贪就是这个人人性的特点。有的人可能会慈悲、很有爱心,只要看到一些孤苦伶仃、受苦受难的人,不由的就会发起爱心,当我们在爱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张扬我们的爱心,是在培养我们生命中慈悲和爱的力量,时间长了,这个爱心就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主宰力量,我们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慈悲的长者。还有吝啬、喜欢妒嫉、感情丰富的人,都是这样培养起来的,所以世界上的人千差万别。其实每个人现有的人性、性格,不管是善性人,还是不善性人,都是我们无始以来生命的积累。人的生命系统有两个,一个是身体受之于父母,另一个是我们过去生命的延续。一切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属,无尽的未来以现在为开端,我们无始以来养成的生活经验、性格、所作所为就形成了我们现有的性格,一个人是善性人,还是不善性人,都是自己培养起来的。好人有时也会干坏事,坏人也会干好事,因为一个好人只是说明善的种子在他的生命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不否定他生命中还有不善的种子,只是这个种子长时间没有产生作用,当遇到特殊的环境时,这个恶的种子也有可能一下子产生作用。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生命中,这种善性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不善可能会偶尔为之;反过来,一个人如果把生命中善的力量彻底断除了,这个人才有可能不会干好事。佛教中有:"一阐提"的说法,就是断了善根、生命中毫无善的力量,这种人根本没办法修行,不会去接触佛法,但在"涅磐经"中又提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的人也还是可以种善根,只是非常难。

我们看到大千世界每个人善根多少的程度不一样,也就是代表了每个人无始以来所积累的善根种子不一样。我们现有的人性是从我们的心念而来的,我们不断培养什么样的心念,不培养什么样的心念,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你的性格,成为你的人性,就代表你现有生命的素质。所以,生命是一种习惯的积累,也是我们自己无始以来所培养起来的,这就是佛教关于人性性善性恶的认识,也就是人性虽然没有善恶,但在我们生命延续的过程中,会培养成善性人和恶性人的不同.

三、关于宗教的佛性与魔性

原始宗教是多神的信仰,在众多神里有善神和恶神。目前世界流行的宗教里,除了对主宰神的崇拜以外,往往还有魔、魔鬼,神代表一种善的力量,魔代表一种恶的力量。恶的力量能把人引向堕落,就是魔鬼;能把人引向幸福、引向真理,就是神,这是一般宗教的看法。在佛教里也有佛和魔,佛代表慈悲、智慧与解脱,魔代表贪婪、欲望、堕落和执著。在佛教里讲佛性,一般宗教讲神性,除了佛性、神性之外,还有魔性,不管是佛性,还是魔性,都是人性中善的力量和不善的力量这两种不同力量的外化与外在的表现,比如善神就代表我们生命内在中善的力量;恶神代表我们生命中恶的力量,他们没有离开我们的本心。从这个现象来说,恶神是由于恶的力量无限地张扬,善神是由于善的力量无限地张扬。在我们人心中,如果佛性得到了张扬,你就会成为佛;如果魔性得到了张扬,那你就成了魔鬼。所以,佛和魔是我们人性的一种外化,他们都没有离开我们的人心。

打破人性羞耻心理就是做一些不会做的事 第三篇_基于人性弱点的三种人类心理及自己的一些思考

基于人性弱点的三种人类心理及思考

从高中开始,我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我并非一个专业的心理学习者,现在不是,以后也不大可能是,于是,我并不擅长用一种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学习心理,而是习惯于从我自身对外界的感知以及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人类行为来推测、分析人类的心理。

人性是存在弱点的,这毋庸置疑,而基于人性的弱点,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人类行为,我“私下”归纳了以下三种较为核心的人类心理,而这三种心理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导致一些非理性的行为,以下是我的阐述及一些思考。

一、“霸占”心理

“霸占”心理通常有两种表现——“迷恋拥有”和“害怕失去”,而且这种迷恋和害怕,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抉择,源自于人性弱点中的“贪婪”。 “迷恋拥有”的例子很多,比如很多人家里杂货间的东西越放越多,明明很多是没用的东西,但就是不肯丢弃这些没用的东西,在你的书桌上,或许也摆放着不少纯属无用但就是“狠不下心”来把它扔掉的东西。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12对夫妇前往孤儿院领养孩子,院长把他们各自带到不同的房间,分别抱来一个女孩儿让他们看,第二天,这十二对夫妇再见面的时候,不约而同的称赞院长的“未卜先知”才能,因为他们对自己领养的女孩都特别满意,但是,院长并没有特意的安排,纯粹是随机分配。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正是人性中的这种“霸占”心理让自己对拥有的东西产生了迷恋。

“害怕失去”和“迷恋拥有”其实相辅相成的。这种害怕往往让我们做出过于“保守”的抉择。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关于“免费的诱惑”的阐述,免费的东西总是让人无法抗拒,因为它不需要成本,上面记载了这么一次实验,实验者在校园里公开廉价销售巧克力,巧克力分两种,其中一种质量明显高于另一种。刚开始时,高质量卖15美分(市价50美分),低质量卖1美分,每人限购一块,顾客们经过对它们质量和价格的对比,做出自己的选择,其中73%的人选择了高质量,27%的人选择了低质量,这显然是符合理性抉择的。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实验者将价格改变成高质量14美分,低质量0美分(也就是免费),这时候,按照收益和成本理论分析,消费者决策不应当发生改变,但是,实际结果却是只剩

31%的人选择了高质量,而69%的人选择了免费的低质量巧克力。这种非理性的行为源头就在于人存在着“害怕失去”的心理,人们做选择的时候,很多时候关注的不是自己会得到什么,而是自己会失去什么,就是这样一种惧怕损失的心理,使得“免费”有了如此大的诱惑力。毕竟,谁都不想担风险,既然是免费的,肯定亏不了!当人们抱有这种心理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被人性弱点所超控。

“霸占心理”的实质,其实反映了人性源头本来就是自私、利己的,所以不论做什么决策,人们都关注自身的情况,迷恋拥有是因为爱上自己拥有的东西能让自己获得快感,害怕失去是因为“不亏本”能让自己心里有无尽的安全感。

二、“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源于人性中的嫉妒,当然,这里的攀比和嫉妒都是广义的概念,人和人之间的比较其实都可以算作攀比,甚至还存在着人和自己的比较。

首先谈谈人的幸福感。人是社会的动物,不能不跟别人一起生活。在一起生活的过程中,人们总是追求自身的幸福,这是毋庸置疑的。按这个逻辑,人应该是自己的生活质量越高越幸福,事实却并非如此。曾经有人跟我说过一句话,我深以为然,“有比较才有幸福感”。确实,人的幸福感来源,很多时候不在于你自身的生活质量有多高,自身的事业做得多好,而在于和别人相比你的生活质量是不是比他更高,事业做得是不是比他更好。所以,有些人把自己和过得更差的人比,知足常乐;而有些人把自己和过得更好(甚至是好得多)的人相比,愁眉苦脸。这里有个小例子,一个雇员向主管抱怨工资太低,主管问他:“你来公司时预期年收入是多少?”雇员回答:“10万”。主管:“你现在年收入30万,还抱怨什么?”。雇员:“因为坐我旁边的几个同事年收入31万,比我多。”

其次,“攀比”并不局限于和别人对比,也存在着自己和自己对比,这就是所谓的目标。很多人都喜欢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这其实可以看成一个“虚拟的自己”。如果你完成了这个目标,那就说明你超越了这个“虚拟的自己”,你会感到开心、充满信心,而如果你没能超越这个“虚拟的自己”,你就会感到沮丧、失去信心。

“攀比”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得有一个标准去衡量自己,而这个标准,往往是他人或是“虚拟的自己”,于是,人总是希望过得比“别人”好,比别人聪明能干,这是很实在的人性。

三、“懒惰”心理

勤劳真的是一种美德,因为我认为人性中存在的绝对不是“勤劳”的天性,而是“懒惰”的天性。这就导致人总有一种不知觉的习惯——尽可能的少思考,少干活。这或许也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浪费多余能量。当然,面对自己的事业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我相信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会勤劳起来、乐于思考起来,但对于其它与自身利益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事情,在没有外力的推动下,人或许更多地会遵照自己的本能来做事。

比如,最典型的从众心理,其源头就是人性的慵懒,因为大部分人都这样做了,那么估计这样做是没有太大风险的,跟着一起干不就完了嘛,干嘛费心思去想太多,所以,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跟上去了。到最后,或许方向是反的,这时候人们或许会抱怨,但是,却不会感到很难过,因为大家都做了“傻子”,我并不是唯一的那个,这也是前面提到的“攀比”心理作祟。

再比如,人的心理总是习惯按照心中的第一印象去做选择的,或者说是按照心中既定的一个原则去行事,因为他既然有了一套完善的规则,那就懒得去改变。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对价格的预期,作为消费者,对于一些商品是没有评估能力的,这时候他只能根据以前购买的经验来进行判断。比如一种新开采的黑珍珠,也许其本身开采价值并不高,但如果把它放到宝石堆里一起展示,这时候它在人们心目中的价格预期可能就跟宝石差不了多少了,因为人们心中存有对宝石价格的印象,自然也就会按照这种印象去评估黑珍珠。再比如失恋的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觉得很难再喜欢别人?爱情其实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恋爱过程中只是将其具象到一个具体的人而已,失恋的人之所以会觉得很难再爱上别人,其实就是熟悉了以前的伴侣,心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既定的标准,因而短时间内没法再爱上别人。

前面提到了三种人性弱点引发的心理,以及其可能引发的众多非理性行为。人就是人,不是神,弱点必然是存在的,但是,人可以去克制这些弱点,甚至利用这些弱点。

“霸占”和“懒惰”心理是人性使然,总是会导致一些不够理性的、不利于

自身的行为,或许我们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尤其是在做决策的时候,不要让自己有“占有”的感觉,时刻反思自己有没有“懒惰”心理作祟,避免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影响自己的决策,客观、理性地去分析。“攀比”心理无处不在,但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正当竞争却是有利于提高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潜力,我觉得,人其实可以把事业和生活分开来看,在事业上,与更强的人比,你会有上进心,不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在生活上(自私地说),可以多看看比你更弱的人,这样你能做到知足。

说了这么多,都是些自己的看法,也不知对不对。但我觉得,心理学,最大的用处就是疏导自己,让自己更明白自己的内心,明白自身存在的弱点及其引发的心理,从而更好地去规避它,让自己过得更幸福。我想,幸福,说白了,就是自己的心态,这是我的答案。

打破人性羞耻心理就是做一些不会做的事 第四篇_股市交易中的人性和心理分析

股市交易中的人性和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的主要观点之一,认为只要能把握大众股民的心理活动特点,就能够一直不断的赚钱。“要想持续不断的赚钱就必须研究人类的本性,并逆一般公众而行”。

只要你研究人类的本性,就能明白这些凡人是多么的愚蠢。人性有很多方面的表现,想善恶,已经争论了几千年了。道家说,人之初性本善。法家人为人之初性本恶。都有道理,这里我们不讨论善恶。只讨论股市交易中人性的贪婪和恐惧对人的影响。

贪婪和恐惧是股市中两种最为典型的心理表现,他们贯穿整个股票操作的过程,交易者没有一刻不是不受这两个心理的影响,尤其是天天盯盘的交易者。所有的人都是怀这赚钱的目的进入股市的,所以刚进股市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贪婪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抱着进来大捞一把的心态。我们下面来说下是什么让人进入股市呢?是贪婪和自负。很多人经常看新闻和报纸,常常能听到诸如CPI多少,GDP增长多少,专家们说股市应该如何如何涨多少。听的多了,就觉得股市不过如此,不进去大赚一把,实在是对不起自己的知识和这么高的智商。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百分之八十的专家是不炒股的。百分之二十是亏损的,于是他们都想进来,尤其是当他们听说或者看到自己的某个朋友因为炒股成了大富翁。就更加能确信自己能赚到钱了。所以就亟不可待的冲进了股市。贪婪在股市中的表现之一就是急。急冲冲的进股市,急不可待的买股票。心急火燎的等待上涨。能赚到钱吗?当然不能。财不入急门是有道理的。

初入股市的另一部分人是没有买股票的。这部分人在性格上比较保守。他们也想进来赚钱,但是他们不够自信。因为他们看到或者听说自己的朋友亲戚在股票上大部分都亏了钱。有的可能已经想不开了。所以他们感到恐惧,采取的行动就小心翼翼的观望,有的看到股票涨了,后悔自己没有买,恨自己优柔寡断。后悔是贪婪的另一个表现。不然的话现在至少是百万富翁了。有些人看到股市跌了,就庆幸自己坚持住了躲过一劫。庆幸是恐惧的一种表现。

他们在贪婪和恐惧中摇摆。在悔恨和庆幸中煎熬。非常痛苦。他们的一部分人最终忍不住杀了进去,这是贪婪心理占了上风。不过这个时候大都是股市的顶点。他们在股市的一路下跌中不断的买进,结果损失很大。另一部分人忍住了,一直都没有买股票。这是恐惧占了上风。这些人就是证券公司中那些从来就没有做过一笔交易的人。他们还没有交易就已经吓破了胆。

这是股民进入股市中典型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非常的复杂,而且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候两种心态一齐出现在同一时间,不过是那种心理占上风而已。贪婪和恐惧到底是那种心态会占上风。这里有很多诱因。比如有些人想买一只股票,但是有担心亏损,这时如果有这个股票的利好消息出现,如业绩大增,收购,重组等消息,贪婪就会占上风,动作就是买进。结果就是亏损。这也是大资金大股东操纵股价的一种典型的手段。

急急忙忙进入股市的人们,大多数都是赶上了牛市的尾巴。他们大部分人刚进去的时候是赚了一点钱的。这使他们的自信心极度爆

满,就把所有的钱都投了进去。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所有人都是股神的现象。当然这时候股市开始暴跌,他们损失很大。不但把赚到的钱亏进去了,连本金也大幅亏损。这时候他们虽然有些害怕,但是依然坚信自己的判断,股票一定会涨回来的,而且会涨到更高,就像08年会涨到一万点。贪婪依旧占了上风。当亏损越来越多,他们就越买越多,现在不最高点的时候便宜多了。涨起来就会赚更多的钱。当没有钱买股票的时候,而股票又一直在跌。他们的痛苦就会与日俱增。他们不会承认自己错了。这是对他的尊严很能力的否定,这太痛苦了,这种痛苦他们不能承受。他们能够承受继续亏钱,虽然亏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85579/

推荐访问:平生不做羞耻事 股市人性和心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