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军人没有血性的原因

军人没有血性的原因

时间:2018-09-18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军人没有血性的原因 第一篇_军人定当有血性

军人定当有血性

陈方明

同志们,今天我与大家共同探讨“军人定当有血性”这个话题。 ‚血性‛,一个非常粗犷的词语,它是男人性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衡量英雄豪杰的一条刚性标准,也是革命军人战斗精神的具体体现。

‚有血性‛,它直接与‚胆商‛有关,当然与人的智商和情商也有一定联系。它主要是对一个人的胆量、胆识、胆略的褒奖,往往与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坚毅果敢、敢作敢当等紧密相连。那么,军人的血性应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课堂互动)下面,请哪位同志谈一谈你的看法……我们再请一个同志进行补充?

好,刚才两位同志对军人的‚血性‛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评判标准,讲得很好。我觉得,有血性的军人就应当做到:

一、胜利面前“敢拼”!

有人这样描述军人:军人是为战争而生,为和平而死的人;是‚拯黎民于水火,救国家于倒悬‛的人;是‚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人;是‚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人;是‚战必用我,用我必胜‛的人;是坚持信念,百折不挠的人;是坚守孤独、无惧无悔的人!一句话,军人应该是一个有血性的人。

当战争来临时,军人的血性就表现在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上。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号称有800万军队,装备了大量的美式武器,而我军只有120万人,小米加步枪,装备落后,力量对比悬殊,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三大战役,经过四年激战,消灭国

民党正规军554万人,非正规军252万人,夺取了最后的全面胜利。为什么我军能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官兵具有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通俗的讲,我军官兵有血性! “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有研究资料证明,在战争中,精神力量的作用与物质力量的作用之比是3:1。战斗英雄丁晓兵大家都非常熟悉了,20多年前,他还是一名战士,当时他是侦察大队的第一捕俘‚高手”,在自卫还击作战中,他深入敌人阵地生擒了一名俘虏,回撤途中身负重伤,失去了右臂,他把断臂别在腰间继续战斗,成了一名独臂英雄,靠的就是军人的血性。大家都看过电视连续剧《亮剑》吧,剧中主人公李云龙说过这样一段经典的话:‚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我理解,这种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气概,就是‚有血性‛的表现!大家在语文课本中都学过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描述了松骨峰战斗中的壮烈场景,松骨峰战斗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非常有名的战斗。我志愿军一个连队子弹打光了,战士们便和敌人拼刺刀、肉搏,有的用手榴弹砸,把美国兵的脑浆砸了出来,有的用牙咬,把敌人的耳朵咬了下来,有的被燃烧弹烧着了,便抱着美国人一块烧死,非常壮烈。后来许多参过战的美国老兵说起来仍恐惧不已,他们有的在回忆录中写到:我们最怕与中共的军队交战,他们不仅善战,而且太不怕死了。他们始终搞不懂志愿军为什么一听到冲锋号,都不要命地向前冲,怀疑给我们的志愿军吃了‚迷幻药‛和‚兴奋剂‛,称这种不怕死的精神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我觉得,这就是亮剑精神,这就是永不言败的精神,是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气节,是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勇气。面对强敌,即便要死,

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气壮山河!懦弱不能博得敌人的同情,只能够留下笑料,贻笑大方。

二、危难面前“敢上”!

岳飞说:‚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军人,作为一个特殊职业,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总是义无反顾地冲在第一线。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1998年的抗洪救灾中,是数十万解放军官兵用血肉之躯堵住了一次又一次决口;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危急关头,在2008年冰雪灾害的非常时期,又是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勇敢地站在第一线;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军官兵紧急出动,驰援灾区,从废墟中抢救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哪里最需要,军人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军人就战斗在哪里。还记得2003年抗击‚非典‛那场特殊的战役吗?当人们谈‚非‛色变,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我们的军人却勇敢地冲了上去。大家知道,‚非典‛这个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唾液、血液,飞沫等多种媒介传播,一不小心就会被传染,但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军人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非典‛零距离接触,加班加点,连续奋战,有的甚至倒在工作岗位上,最终打赢了这场抗击‚非典‛的攻坚战。你肯定还记得‚5.12‛汶川地震救援中那15名空降兵的‚惊天一跳‛,在抗震救灾的第一时间里,是他们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地伞降到灾区,及时传出了地震灾情。那一跳呀,风险大着呢!空军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进的行5000米高空跳伞救援,这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这里有一个跳伞的基本常识,超过海拔4000米以上高空跳伞,开伞器就不工作了,必须依靠人工数秒开伞,弄不

好就得粉身碎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15位空降勇士,写好遗书,冒死空降,用临危不惧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的血性。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15位勇士的‚生死之跳‛。当时有一首诗这样描述他们的英雄壮举:

翻开军史问天地,

哪见过凌空一跃五千米!

是胆气,是豪气,是虎气,

是忠诚,是责任,是荣誉,

直把云雾作天梯,【军人没有血性的原因,】

飞将军下九霄神勇无比,

踩着罡风闯大地。

谁见过飞箭直插五千米!

是军号,是战鼓,是威力,

是亲人,是呼唤,声声急。

刀山剑林何所惧,

空降兵上战场有我无敌!

请记住李振波等许许多多有血性革命军人的名字。

三、歪风面前“敢刹”!

军人是正义的象征,是勇敢的化身,关键时候能站得出来,危险时刻能冲得上去。面对不法行为,军人要有正气,有豪气,有胆气。徐洪刚勇斗歹徒的事迹,能让我们深刻理解军人血性的内涵。1993年

8月17日上午,某部班长徐洪刚探亲归队途中,在长途汽车上遇到一伙歹徒抢一女青年钱财,并撕破女青年的上衣,丧尽天良地进行侮辱……在这紧急关头,徐洪刚一声大喊:‚住手,不准耍横!‛冲上去抓住了歹徒的手,歹徒放开了女青年,把目标对准了徐洪刚:‚滚开,关你啥子事!‛‚你想挨揍!‛徐洪刚热血直冲脑门,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勇敢地冲了上去,对歹徒拳打脚踢,两名歹徒被打得连连后退。这时,车厢后面歹徒的同伙窜了上来,一齐对徐洪刚进行围攻。徐洪刚却毫无惧色,和歹徒进行顽强搏斗。无奈车厢狭小,力量悬殊,搏斗中两名歹徒拔出匕首,向徐洪刚的胸部、腹部连连猛刺,徐洪刚倒在了地板上。歹徒们见势不妙,仓皇跳窗逃跑。这时的徐洪刚尽管身中十几刀,肠子流出了体外,可他竟然从地上跃起,用背心兜着流出的肠子,紧随歹徒从车窗跳下,向歹徒追去,一米、两米、三米……,他竟然踉踉跄跄追出了50多米。面对不法歹徒,徐洪刚无所畏惧,挺身而出,在维护人民利益的行动中彰显了军人的血性。新疆军区某师高炮团原班长刘永涛,面对反动言论,果敢‚亮剑‛,凭着军人的智慧、胆气和血性,赢得广泛赞誉。《人民军队》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事迹。2010年11月1日19时30分,刘永涛等70多名军校学员参加地方一名教员的讲座,那位教员非常露骨地宣传西方价值观念,公然挑拨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引起了同学的不满,有的愤然离场。“再也不能让他在这里胡说八道了!”关键时刻,刘永涛抢过话筒,旗帜鲜明地表示:‚你的观点,我反对!我很反对!‛接下来,刘永涛义正严辞地一一进行批驳。刘永涛正义的声音,让全场静了下来,随后礼堂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听着刘永涛的反驳,那位教员羞愧地低下了头,万万没想到自己以‚师者‛身份讲述的观点,却败在了一名年轻的军

军人没有血性的原因 第二篇_军人的“血性”哪里来

军人的“血性”哪里来

习主席曾多次指出,军人还得有血性。何谓“血性”,顾名思义指的是愱恶如仇,敢当敢为,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气质和品质。

翻开我军的成长史,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它的真正含义。

那就是不怕死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剑。长征途中,当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总司令朱德冲在前沿阵地。他说:“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

那就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的责任和担当。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那就是困难面前不低头,敢让高山低头、敢令河水改道的雄才大略。1935年5月25日9时至29日17时,短短的4天又8小时的时间里,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战后刘伯承跺着脚说:泸定桥呀,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 那就是大爱无言,为祖国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的价值取向。1937年12月初,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洪洞县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历来不乏“血性”之师。“有血性”已经成为我军一脉相传的红色基因。毛泽东曾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

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却是万万不能的。我国已30多年无战事,人民军队是否还保持着当年那股“血性”?答案不容乐观。当你走进军营,总能听到个别军人把以人为本和严格管理对立起来,把满足正当需求与强化自我约束相提并论,把关爱身心健康与降低训练标准画上等号。有的甚至错误认为:“年年喊狼来了,狼在哪儿呢?”“准备打仗,不等于真要打仗,打仗也不一定能轮上我。”“不是我怕死,而是我是独生子,我死了家里人怎么办?”凡此种种,如果任其下去,军人身上的“血性”没了,“骄娇二气”盛了;敢打仗打胜仗的勇气没了,畏缩不前的懦夫多了。这不能不令人痛心和发人深思。

当前,虽然我们处于相对和平时期,但军人的“血性”不能丢。当然,军人的“血性”不会与生俱来,更不会说有就有。那么,当代革命军人的“血性”从哪里来?除了继承和发扬我军一脉相传的“血性”基因外,还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在思想教育中要树立“霸气”。战争与和平历来都是对立的统一,害怕战争抑或逃避战争,绝不能避免战争。只有培养和塑造官兵“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霸气,才能增强官兵敢打必胜的高度自信。

在军事训练中养成高昂的“士气”。气可鼓不可泄,和平时期必须继承和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优良传统,以实战为背景从难从严训练,瞄准强敌恶敌卧薪尝胆,彻底丢掉“骄娇二气”,这样官兵才能个个虎虎生威,部队才能所向披靡。

在联合演训中凸显“杀气”。要聚焦战斗力标准,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之要,贴近实战锻造精兵强将,瞄准未来砥砺雄狮劲旅,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血性”之师。

军人没有血性的原因 第三篇_军人还得有血性

军人还得有血性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大家好!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年青将军,十七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十九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一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从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

在武帝赐予他豪宅之时,他说出了“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铮铮誓言,他就是霍去病,一个代表着青春、勇武与奇迹的名字。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血性男儿。提起血性,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多次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作为常年奋战在第一线的消防战士,我们更加需要血性支撑我们去面对各类灭火救援任务。因此,今天我就血性这个话题在这里同大家做一下交流。

一、我们消防官兵为什么要有血性?

1、没有血性,我们的革命干劲难以维持。

基层消防部队任务繁重,平时的出警不说,单就每天重复的训练可能就令个别同志心生厌恶,更不用说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如果没有将革命意志贯彻到底的血性,我们

的革命干劲将难以为继。面对工作拖拖拉拉,面对训练喊苦喊累,基础工作做不好,业务能力上不去,又怎能胜任这个光荣的岗位,担负起党和人民给予的重任呢?

2、没有血性,我们面对危险,寸步难行。

不可否认,人面对死亡的威胁总会害怕与退缩。没有血性的人,面对死亡的威胁,避之不及,逃之夭夭;有血性的汉子,心中装着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让害怕与退缩没有立足之地。当“抱火哥”抬着熊熊燃烧的液化气钢瓶,当桑武转动沉重的储罐阀门,当周庆阳钻入地震废墟深处,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沉着冷静,是临危不惧,是“让我再救一个”的血性。试问没有这种血性,面对这样的险境,他们又怎能立下如此奇功?

3、没有血性,我们面对未来将冲劲全无,随波逐流。 中国企业界“教父”级人物柳传志从不讳言:是军营塑造了他。他在多个场合讲述到:“部队这种冲的劲头不得了,为达到目标不顾一切……要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确实,没有这股部队带来的冲劲和血性,联想也许就无法成为最早进入全球500强的私人企业,无法大胆地创下跨国并购的先例。一个人没有血性,只能一辈子庸庸碌碌地工作,活得没有半分色彩。反之,不管在服役期间还是今后的生涯中都能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那么怎样的军人可称为有血性呢?

二、怎样的军人可称为有血性?

血性在不同阶段、不同职业身上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然而不管如何变化,都脱离不了忠义赤诚、顽强正直的范畴。

1、在同我们支队的优秀典型,第一届打造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比武竞赛两项第一获得者张家宝同志交流时,他和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当时的情况吧,我就只想着不停地训练,把秒数再提高1秒,膝盖、小腿上的伤拼命地忍着,再疼也要把成绩搞上去。带训的时候也一样,我总是和他们说要坚持,不要半途而废,要带点血性去训练。”话糙理不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训练场上不怕苦,不嫌累,立志练就一身不凡身手,可称为有血性。

2、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中苏关系完全破裂,边境线上的紧张局势,绷紧了千千万万国防科技工作者的神经。南京军区雷达修理所高级工程师刘茹,放弃待遇优厚的国企技术干部岗位,毅然携笔从戎,选择地处偏远的皖东山区内的一个雷达修理所,经常用不上电,洗不上澡,并且由于长期带病与雷达、计算机打交道,刘茹留下12本厚厚的病历,体重一度下降到39.5公斤。2005年,她研制的“器材信息化平战综合保障系统”,荣获军队科学进步一等奖,人们都称她为“巾帼英雄”。就算没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干出一番事业,亦可称为有血性。

3、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中,西线38军113师,徒步狂奔三个昼夜,在敌军后方迂回穿插,最后以一夜山路行军145华里的纪录,像一颗钉子般死死地钉在三所里,堵住了敌人南撤的1个军、2个师、1个独立旅以及北援的部队,在行军中,有的走着走着睡着了,有的边跑边咳血,有的昏死在最后冲刺的路上。两边敌人疯狂地冲击着113师的阵地,在敌人的空军轰炸和地面火力网覆盖下,有的阵地只剩下一个战士在战斗,却偏偏让相距仅仅1公里的敌军无法汇合,为最终合围创造了宝贵的时间。是什么让113师的将士寸土不让?就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保卫后方国家和人民舍生忘死的血性。

上面我们说到了,训练场上练就一身不凡身手,平凡岗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家卫国都是有血性的表现,那么我们该如何锻炼自己的正直与胆识,做有血性的消防战士呢?

三、如何做一个有血性的消防战士?

1、用优良传统作风熏陶血性。优良传统作风是滋养血性的肥沃土壤。我党我军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以及人民军队特有的革命精神,常常令我甘之若饴;消防部队的优秀战例和战斗英雄事迹,每每让我在心灵震撼中激发血性胆气;我国古代赞颂和弘扬军队英勇精神的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武德,也时时提醒我要

保持忠勇品性、坚贞气节。时刻不忘优良传统作风,通过塑造中国心、民族魂,方能激发我们消防战士的血性。

2、用训练演习实战磨砺血性。练兵先练胆,铸剑需砺锋。不同于别的部队,除了进行大量的训练演习任务外,我们消防部队还独有“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特点。训练中敢学、敢比、敢赢,什么不懂学什么,什么难练练什么,有意地去弥补自己业务技能上的不足,养足灭火救援的底气;实战中敢抢、敢冲、敢拼,在一次次救援现场逐步地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磨砺敢打必胜的胆气。珍惜每一次实战机会,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能力,培育舍身报国的战斗信念、敢打必胜的战斗血性、团结协作的战斗品格、沉稳坚韧的战斗心理、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方能拥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自信。

3、用部队崇高荣誉激发血性。荣誉是激发官兵血性的重要动力。

我们的先辈为消防部队创造了数不胜数的卓越功绩,在倍加珍惜消防先辈们辉煌厚重荣誉的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投身到创造荣誉中去,树牢见任务就抢、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意识。但是请不要忘记,荣誉不在于形式,最大的荣誉并非荣誉称号,而是人民的认可与称赞,这才是我们从事消防事业的根本价值所在。牢记根本价值,甘做平凡英雄,消防战士该有这样一种洒脱的血性。

军人没有血性的原因 第四篇_中国军人的血性

中国军人的血性

乔良

这支军队正从容自信,从历史深处,向新的世纪,也向整个世界走来。她曾经走过雪山草地,靠吃草根、嚼皮带,支撑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两万五千里漫漫征途;她也曾经沐浴八年腥风血雨,靠小米加步枪,支撑自己的信念,去迎击3000多个日夜的艰苦抗战;她还曾经携三年消灭800万敌军的余威,跨过鸭绿江,靠一把炒面一把雪,支撑自己的誓言,横扫三千里沃野,逼得克拉克将军哀叹:“我是第一个没能在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将军!”

这支军队的每一面战旗上都弹洞累累,上面写满了无名烈士的英名!这支军队的武器装备总是落后于对手,但却从未输掉过一场战争!

这支军队信念弥坚,只要在紧要关头,有人喊“共产党员,跟我上”,胜利的天平就会向她倾斜!

这支军队令人敬畏,连骄横的美国悍将李奇微兵败汉城之际,也不得不由衷地在他的办公桌上写下一行大字:“向中国志愿军司令官致敬!”而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更是告诫全世界军人:“只有傻瓜,才会在地面上跟中国军队交手!”

这支军队有着怎样的独门秘笈,能让自己的士兵始终保持不竭不衰的斗志和士气?

对20世纪的各国军队来说,这是令人不解的“东方之谜”!

无法用电脑模拟的境界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几十年后,美国西点军校研究人员,试图用电脑模拟再现直接导致板门店停火协定的上甘岭战役,但他们却怎么也搞不明白,两座海拔分别才597.9米和537.7米的小山包,美国老将范佛里特为什么在43天的时间里,动用了整整7万兵力,仅第一天就向这片不足4平方公里的土地,发射了30万发炮弹、500余枚航弹,把上甘岭主峰削低了整整两米,却最终没能把这两块用中国士兵的脊梁堆成的“硬骨头”啃下来?

这个问号无论对于当时的范佛里特还是后来的美国军人,都是一个无解之谜。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也无法把一些美国军人身上永远没有的元素,变成数据输入电脑程序。

当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哈里逊曾骄狂地在板门店宣布:“无限期休会!让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他们并不知道,其实知道了也一定无法懂得,15军军长秦基伟的回答是“抬着棺材上上甘岭”,45师师长崔建功的回答是“打剩下一个营我当营长,打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这样的斩钉截铁,这样的义无反顾,这样的气吞山河,这样的用人脑都无法理解的精神,怎么可能用电脑去模拟?!

上甘岭是精神对物质的压制,是意志对钢铁的胜利。是中国军人永远的骄傲,也是她的对手心中永远的痛。

古往今来,这个星球上旋风般卷过一支支胜利之师。从亚历山大的无敌远征军,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令人生畏的象队;从恺撒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到成吉思汗盘弓搭箭、挥舞弯刀的蒙古铁骑„„每支军队似乎都有自己独特的激励和保持士气的法宝。但形式不同,万法归一,说穿了,无外乎狂热的宗教信仰加丰厚的物质奖励,再加上严酷的军纪和刑罚。

对于那些以给统治者利益卖命为己任的军队来说,驾驭一支虎狼之师的招数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兵圣孙子所说的“上下同意,全军同心”的境界,则很少甚至几乎从来就没在哪支军队中真正实现过。因为这样的境界,首先需要一支军队官兵上下利益一致,并为共同的目标所激励,为共同的理想所驱使。这在一切旧式军队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只有为数不多的军队,能达到或接近达到这一境界。

这一境界不需要重金悬赏,也不需要严刑峻法,更不需要杀气腾腾的督战队压阵。这一境界使这支军队的每一名官兵,在他的党,他的人民,他的国家需要他、召唤他的时候,就会从每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或队列中挺身而出,在刹那间完成由一名普通士兵向英雄豪杰的升华。

这些士兵会面无惧色,用单手托起即将爆炸的炸药包;会奋然跃起,用身体堵住机关枪喷吐的火舌;会毫不犹豫,跳进冰窟窿中救起落水儿童;会超越生理极限,任烈火烧尽自己的躯体; 会齐心协力,用胸膛筑起抵挡洪水的堤坝;还会用鲜血淋淋的十指,去挖开、搬动、寻找水泥预制板下一息尚存的生命„„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支军队早期的英雄谱上,有些人甚至昨天还是敌对阵营中被抓来的壮丁,今天一旦投诚到这支军队的行列里,竟会在极短的时间

内,完成精神上的“化学反应”,迅速转变成一名为自身的阶级利益,也为人类共同理想而战的伟大士兵。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什么事情算得上奇迹,毫无疑问,这就是奇迹。那么,又是什么人,什么力量,在缔造这样的奇迹?【军人没有血性的原因,】

奇迹的背后是信念

理想、信念,这就是这支军队不同于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有军队的奥秘所在,也是所谓“东方之谜”的全部奥秘所在。

当红十军团21师师长胡天桃衣衫褴褛地走上敌人的刑场时,连行刑的敌军士兵都为之动容。因为,他只要在一张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与这身装束永久地告别,跻身脑满肠肥者之列。但他骄傲地摇了摇头,毅然向刑场走去。只因为那张纸上写着两个字:投降。

一位在二战中与德国和日本两个法西斯国家军队都交过手的美国军官,曾写下这样一段引人深思的话。他说:对德作战,对日作战,已被德军和日军的顽强所震撼。但与中国军人的牺牲精神相比,那些法西斯的殉葬品们,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顽抗。中国的军人,面对美军炽烈的火网,就像不在意似的,第一波倒下,第二波跨过尸体继续前进,还有第三波、第四波„„他们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姿态,就像殉道者似的,那大概不是因为命令和纪律,一定是信仰。

他说的没错,那就是信仰。从胡天桃,到无数个像胡天桃一样倒下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战士,用他们前赴后继的牺牲,向世人证明,这支军队从一开始,就是被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聚合到一起的。

也许,当他们在雪山、在草地、在漫漫征途、在敌人的枪口前倒下时,并不懂得这种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是他们的价值观。但他们从信仰它的那一刻起,就发誓奉守它到自己生命的终点。他们全部毫无愧色地兑现了自己的誓言。而这无数个誓言的兑现,构成了这支军队的一场场战斗和战役的胜利,这是信念的胜利、价值观的胜利,而这一切,最终也构成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价值观的较量

其实,不光是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在人类历史上,大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胜利,归根结底都可称之为价值观的胜利。

拿破仑战争的胜利,是新兴阶级摧毁欧洲皇权所代表的腐朽社会等级和秩序观的胜利;盟国二次大战的胜利,是正义力量对野蛮凶残地把自己的生存空间建立在奴役别国之上的法西斯理念的胜利;前苏联的解体,更被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阵营,看作是一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普世价值观的胜利。

这些胜利不论其性质如何,都无一例外地向世人昭示: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一切较量,不管其以何种方式表达,最终都是价值观的较量。武器、钢铁、GDP、国家实力,这些都是构成胜利的要素,但站在所有这些要素背后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她所秉持的价值观。换句话说,是国家、民族、政党和军队的理想和信念。理想破灭,信念垮塌,一切的一切,武器、钢铁、GDP、国家实力,都将随之崩解。

69年前,中国乾坤倒转。携抗战胜利的风光,其声望达到顶点的蒋委员长,却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输掉了800万军队,也输掉了自己的政权。被他蔑称为“共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仅用三大战役,就如秋风扫落叶般地把这位委员长“扫”进了中国现代史的角落。从顶点跌进历史的深谷,其下坠速度之快,令世人瞠目。

在济南战役中亲眼看见国民党10万守军在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下顷刻间土崩瓦解的国军中将王耀武,发出了这样的叹息:“就是一群猪让共军来抓,也不至于消失得那么快!”因为此时的王耀武,并不懂得,这不仅仅是两支军队的较量,甚至也不仅仅是两个阶级的较量,而是两种信念的较量。

当一支军队的信念是“无产者失去的将是锁链,而得到的是整个世界”时,另一支为“四大家族”及大地主、大买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卖命的军队,怎么可能是前者的对手!

退踞台湾后的蒋介石,痛定思痛。对为什么会失去江山,进行了长时间的反思。最后,他把军事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将领无能,派系倾轧,甚至统帅部有“共谍”“内奸”。他总结的原因教训多多„„独独没有提到的是,他和他的党,他的军队,是在信念上、意志上、精神上输给了自己的对手。

而他的老对手毛泽东,则从1927年组建自己的军队时起,就懂得把理想和信念的“魂魄”注入军队躯体中去的重要性。为此,他从著名的“三湾改编”到

“古田会议”,从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支部建在连上”,一直都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这支人民的军队,打造成一支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铁军。

从一九二七到一九四九,28年间,他做到了这一点,结果,他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军人没有血性的原因,】

胜利者难得的清醒

不过,如果我们对这一时刻的毛泽东的表情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位伟人在举国欢庆之际,脸上似乎没有太多的喜悦,反倒显出几分凝重。这凝重里既有清醒,也有忧思。所以,他才会告诫全党,也告诫全军,“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

对毛泽东和他亲手缔造的新中国来说,炮火硝烟的战争可能会暂时告一段落,但来自其他战线的看不见的战争,也许即将拉开序幕。对此,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有清醒的估计和认识。

事实证明,这份对胜利者来说难得的清醒,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对这份清醒最好的注解,不是来自我们内部哪个有远见人士的呼吁,而是来自一位美国政客临终前的预言:“我们只能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红色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这位政客的名字叫杜勒斯。他说这话时,东西方两种力量在战场之外的看不见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到今天,这一较量已持续了整整半个多世纪!【军人没有血性的原因,】

在这半个多世纪里,我们经历过无数重要的历史时刻,而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我们亲眼见证了曾经是我们榜样的国家——前苏联的崩溃。一个庞大国家的消亡,肯定会有种种说得清楚或说不清楚的因素。每一种因素都会在它该发生作用的时候发生作用。其中,有一种因素所起的作用,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那就是苏联崩溃前,弥漫在苏联人心中那曾经如火炬般燃烧的激情的消退、理想的幻灭和意志的沉沦!

对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支军队来说,当支撑它的信念和意志开始消退时,失败也就为期不远了。令人惋叹的是,苏联的瓦解,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国力和国运走到了尽头,而是其领导人在对手的价值观面前打出了白旗,而苏联人精神的“大堤”,也就从那一刻起,由大堤上的一个小小的蚁穴迅速地一溃千里!从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里根第一次握手,到苏联的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黯然垂落,中间只有短短的5年时间。

军人没有血性的原因 第五篇_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 没有血性的军队注定要打败仗

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 没有血性的军队注定要打败仗

血性,和平年代的呼唤——战斗精神培育的实践与思考

“儿子,你们当兵的现在敢不敢打仗?”“娘,敢!”“那你们能不能打赢?” “娘,能!”

蛇年春节,一位大校军官回四川老家看望母亲,这是他们母子俩的一次对话。这位军官对记者说,当时母亲听完他的回答舒心地笑了,母亲的笑容让他难以忘怀。

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多次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必须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大力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持旺盛革命热情和高昂战斗意志。

三军统帅的告诫,普通百姓的关切,指向同一个时代课题:革命军人要有血性,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没有血性的军队注定要打败仗,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现实的警告,我们不可不察!

■时代背景 和平年代

近30年无战事,人民军队是否还保持当年那股虎狼之气

6月20日,一批专家学者汇集“硬骨头六连”,探讨如何培育战斗精神。从“硬六连”的辉煌战绩中,与会者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硬六连”的“硬骨头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决不低头,敢于拼搏、勇于牺牲,直至夺取胜利。用一句话来概括:“硬六连”硬在有血性!

提起血性,人民军队创造了无上荣光的历史,人民解放军谱写了无可匹敌的传奇。

这是一组血肉之躯凝成的数字,读后让我辈肝肠回旋,令敌人胆寒畏惧:

红军长征四路大军牺牲16万多人。仅牺牲在长征路上的营以上干部就达432人,其中师以上干部80多人。8年抗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伤亡60多万人。

解放战争我军共牺牲26万人,负伤104万人。

抗美援朝战争,共有18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英勇牺牲。

血性是什么?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们——

是不怕死,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剑。血战湘江时,红14团团长、副团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全部英勇牺牲。师参谋长胡震请缨上阵指挥,人刚到阵地,就传来阵亡的消息。长征途中,当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总司令朱德冲在前沿阵地。他说:“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

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粮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日军指挥官喟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

是靠一股劲,一股气,杀出一条血路来。南昌起义,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突破天堑腊子口,首战平型关……哪一仗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陈树湘掏腹断肠誓死不当俘虏,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哪一个英雄不是气吞山河笑傲死神?是天大的困难不言苦。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军无不为之震惊。是大爱无言,不计个人名利,只为民族国家。1937年12月初,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洪洞县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

血性赢得了尊严,血性换来了和平。我军近30年没打过仗,绝大多数官兵没有参战经历,缺少对战火硝烟的亲身感受。和平的环境对国家的发展异常珍贵,却容易滋长军队的和平积习。“年年喊狼来了,狼在哪儿呢?”“准备打仗,不等于真要打仗,打仗也不一定能轮上我。”“不是我怕死,我死了家里人怎么办?”

……

和平是军人所盼,和平又成了军人最大的敌人。一个时代之问令人警醒:今天,我们是否依然保持当年那么一股军人应有的虎狼之气?

■时代背景 军事变革

“刺刀见红”的战争模式渐行渐远,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铁血精神永不过时 拿破仑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军事变革的潮起潮落,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人们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信息化战争是否还需要刺刀见红、贴身肉搏?黄沙滚滚的塞外某演兵场,实兵对抗演练还未结束,“现代战争还需不需要军人血性”的辩论已经展开。有人认为:信息化战争“发现即摧毁”,战斗精神再强也强不过飞机导弹。

果真如此吗?军事专家总爱引用北洋水师惨败的教训警告世人,当时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八强”,但训练时“打死靶”,当然“百发百中”,自己作秀自己喝彩。黄海大战呈胶着状态时,管带方伯谦、吴敬荣带舰临阵脱逃,慌乱中又撞坏了己方一舰,胜负天平马上倾向日方。贪生怕死,一触即溃,一败涂地,北洋水师留下千古骂名。

2011年,俄罗斯国防部经过一番争论,决定继续保留刺刀,他们认为,刺刀仍是军人最后一种作战手段。事实上,刺刀对于军人的意义早已不止作战手段这样简单。战争年代,我军就是以敢于“刺刀见红”威震敌胆。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面拼刺刀的胆量和勇气,让刺杀从技术上升为一种精神。

同样是在北洋水师曾经练兵的古战场,记者见识了某海防团一连官兵习练刺杀的虎胆虎威。今年年初,副连长张茂春走马上任,这位曾在国际特种兵比武中勇夺桂冠的一等功臣,根据多年参加特种兵集训的经验体会,提议恢复刺杀操训练。第一堂课,他首先让一名虎背熊腰的排长出列:“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上来刺倒我。”只用一个回合,他就把排长挑翻在地,让官兵瞠目结舌。如今,这样的捉对厮杀,几乎每天都在一连上演,在战士逼视对方的眼神里,你能看到一团跳跃的火焰。

“夫战,勇气也”。 战斗力从来都是以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铁血精神为支撑的。信息化战场的真正英雄应该是“信息精英+钢铁硬汉”。

铸剑先铸气,练兵先练胆,练胆先强心。某海域,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允强带队进行海上超低空训练。大纲对飞行最低高度有一个上下限的区间段,刘允强直接取下限,飞机像箭头一样直扑海面。有的飞行员不敢降低太多高度,刘允强就一次次飞

在最前头,让大家咬着他的“尾巴”飞。有人担心“太危险了”, 刘允强的回答是:“没见过血的狼不咬人,越危险的地方越能锤炼血性胆气。”

济南军区扎实抓好我军根本职能教育,深入开展“战功、战将、战例、战斗故事”和“战友情、战斗力”教育活动,引导官兵用“明天走向战场,你准备好了吗”反思自己,让打仗观念融入血液。

血性永远是军人的脊梁,永远是胜利的刀锋。

■时代背景 社会环境

值观多元的一代需要补“钙”,战斗精神培育要突出练勇气、强血性

2013年盛夏,征兵工作在全国各地火热展开。一些地区征兵办的同志反映,近年来应征青年选择服役地区和兵种部队的“个性化”要求增多,“挑选去向”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甚至提出如果不是“理想的去向”,宁愿选择放弃。

“升官发财请走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是对军人职业的特殊要求。一个心里只有“个人设计”的人,是难以为国家、为民族自觉牺牲奉献的。正因如此,练勇气、强血性的战斗精神培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南京军区第十二集团军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发源地之一,他们结合学党史、学军史、学部队战斗史,广泛开展“读王杰日记、讲王杰故事、记王杰格言、做王杰传人”活动,大力培育“四股劲”,炼就阳刚之气。一是生死面前豁得出去的拼劲,二是强敌面前硬得起来的狠劲,三是困难面前挺得过来的韧劲,四是任务面前拿得下来的犟劲。

血性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抗美援朝战争,18万“最可爱的人”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换来的是西方国家军队“不要在陆地上与中国军队作战”的原则。美军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志愿军听到冲锋号就奋不顾身、一往无前,他们认为志愿军官兵是“用烈性酒麻醉了的疯子”,甚至怀疑“很可能是服用了一种特殊药物”。他们无从体会,坚定的信仰信念是战斗精神的灵魂,也是官兵勇气之源。这正是一些西方国家焦虑“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的原因。

血性源于军人的职责使命。在北京军区组织的一次实兵对抗演习中,某装甲团坦克驾驶员武向军在擦拭被泥水糊住的潜望镜时,头上的坦克帽不小心被行军架挂住,

由于坐下太急,他的左耳朵被生生地刮了下来。此时,舱外激战正酣,武向军忍着剧痛,把刮掉的耳朵揣进口袋,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完成了40分钟的演习。

血性源于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汶川抗震救灾期间,“空降兵15勇士”的奋勇一跳,震惊世人。伞兵平时跳伞的高度是800-1000米,降落伞的设计使用高度是3500米,而勇士们跃出机舱的那一刻,高度是4999米!只有对祖国爱得深沉,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才能在危急关头作出非常之举,在关键时刻敢于牺牲自己。记者在广州军区某旅看到一本特殊的花名册,上面详细记录着这支部队组建以来在训练中牺牲的11名烈士的姓名、籍贯和家庭住址,旅里每年都要派人看望慰问他们的家人。

国人的敬重、社会的关爱、组织的优待、亲人的理解,对官兵血性的培养至关重要。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道孚灭火15勇士,孟祥斌、陈大桂、高铁成、沈星、谢国江……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一个个铁血军人,一次次感动中国,同时又让官兵们感到从军光荣、奉献无悔、牺牲值得。

■时代背景 以人为本

爱兵如子与慈不掌兵并不矛盾,归根到底,战场上少流血才是最大的爱

某部今年新兵思想调查显示,84%的表示入伍前“没有想过打仗”,47%的认为“当兵是一种谋生手段”。一些部队领导反映,现在的青年官兵大都没有受过大的苦累挫折,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增多,大学生干部、士兵大批进入军营,他们入伍前倍受呵护,心理相对脆弱。有的新兵身板弱、不皮实,有个别的见血就晕、一晒就倒。有的一线带兵人谈到,近些年,基层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有的干部宁愿战士考核成绩差一点,也不敢严格施训,担心发生训练伤不好交代。

“娇骄二气重的部队,任何时候都打不了胜仗。”率舰队执行第十二批亚丁湾护航任务归来的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政委翟永远介绍说,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确保官兵在战场上以最小的牺牲获取最大的胜利,用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爱兵如子与慈不掌兵并不矛盾,从严要求就是对官兵最大的爱。

爱惜战士的生命,是带兵人的天职。血性不是冲动、蛮干,我军历来强调“以正合,以奇胜”,努力做到英勇与善战相统一、敢打与必胜相一致、敢战与慎战相结合。未来战场,指挥员仍然要珍视战士的生命,把伤亡降到最低。

军人没有血性的原因 第六篇_坚守军人的血性本色

坚守军人的血性本色

习主席强调指出:威武之师还是要威武,革命军人必须要有血性。在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凶险交织、暗流涌动的敏感之际,习主席重提“血性”,这一充满刀光剑影、彰显豪气干云的名词,寓意深刻,指向明确,对于我们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重塑中国军人的牺牲献身精神,时刻保持“三个高度警惕”,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具有无比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唯有源头活水来——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81383/

推荐访问:军人血性不足的原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