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18-08-14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篇_乌梅的功效和作用 - 用于合并

乌梅的功效和作用

乌梅

性味归经:酸,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乌梅的作用:

1、防老化

若要真正的享受长寿,就不应该受老化病的折磨。吃乌梅会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而这种荷尔蒙能预防老化。所以从今天开始就每天吃一个乌梅吧。

2、清血

现代人喜欢吃的食物不外是精制食品如精白谷类、精白面包、精白面条、精白糖、化学调味料及动物性食物。吃了这些食物会致使血液里的毒素剧增,日子久了,血液循环恶化而产生酸素。每天吃一个乌梅可帮助清扫血液,使血液流动量正常化,排除过量的酸素。

3、增加能量

当血液净化时,新陈代谢就增强,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乌梅里的柠檬酸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还有能预防疾病及消

除疲劳。

4、保护消化系统

乌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

5、消除疲劳

当你觉得疲倦时,在身理上只是因为身体里过多的酸素致使。所以当你下班被困在车阵里,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时,觉得累毙了,建议你吃一个乌梅,倦意很快就会消除。

6、消除便秘

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7、增进食欲

长期性的无食欲是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食欲因为压力,吃过量,也因为肝脏,胃及大肠的功能不好,生病后食欲也差了。若要康复得快,需要吃东西,能帮助恢复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个乌梅。

8、解酒功能

乌梅对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在兴高采烈欢庆佳节时,难免会喝多几杯,睡醒时头痛欲裂时,可尝试喝一杯乌梅番茶。做法是这样的:用一个乌梅,泡在一杯温水里约5分钟,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叶,慢慢地喝完。

9、孕妇止吐

很多孕妇想要吃酸味的食物而不碰油腻食物及甜食,这是一

个自然的反应。妇女怀孕时,血液偏酸了,胃及肝脏功能及能量也减少了。当身体偏酸时,钙质会流失,所以有些孕妇的牙齿会变的松的,更有一些孕妇的情绪会上下波动不已,建议孕妇每日吃一个乌梅来调和。

乌梅的药理作用:

1.敛肺止咳。用于肺气虚所致的久咳、干咳。

2.涩肠止泻。治疗脾气虚弱、久泻久痢。

3.生津止渴。适用于虚热引起的消渴、热病伤津的口干渴。

4.安蛔止痛。治疗蛔虫引起的胆绞痛。

配伍:

凡肺虚久咳痰少者,可与罂粟壳、五味子、人参等配伍; 凡大便下血乾,可与棉花、杭饼炭配伍;

凡胃虚吐逆者,可与太子参、石斛、半夏、大枣配伍,以和胃止呕;

凡蛔虫上窜胆道,腹痛难忍,呕吐厥逆者,可与细辛、干姜、黄连、川椒等同用。

本品酸涩,功善收敛,上能敛肺气,下能涩大肠,入胃又能生津、安蛔。凡久咳、久泻、蛔虫腹痛及内热消渴等症,均为常用。

注意使用:本品酸涩收敛,故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者均不

宜服。

【临床应用】

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乌梅18克压碎,配合香附12克,加水150毫升文火煎熬,俟药液浓缩至50毫升时过滤,早晚分2次服.治疗50人,治愈48人.服药后大便恢复正常最短1天,最长5天;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等症都在1~3天内消失;服药最短者2天,最长6天.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性反应,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对个别病人加大剂量(乌梅,香附各1两)可以缩短疗程.

②治疗钩虫病

取乌梅0.5~1两,加水500毫升,煎成120毫升,早晨空腹1次服完;二煎在午餐前1次服下.或用乌梅去核,文火焙干研末,水泛为丸,每服1~2钱,每日3次,食前服.治疗20例,服药天数最少5天,最多23天,14例大便检查钩虫卵阴性,6例阳性.据临床观察,乌梅煎剂疗效似高于丸剂.

③治疗牛皮癣

取乌梅5斤水煎,去核浓缩成膏约1斤,每服半汤匙(约3钱),每日3次,治疗12例,服药12~37天不等,基本治愈5例,显著

好转4例.

④其他

乌梅对胆囊有收缩作用,能促进胆汁排泄,其复方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

用乌梅酒治疗结肠炎,疗效颇佳。

取乌梅500克,洗净去核后泡入500毫升白酒中,密封放于阴凉处保存。治疗时取乌梅20克加酒5~10毫升口服,早晚各一次。大部分患者用此法治疗3~5天可愈,患者不妨一试。

乌梅食疗作用:

味酸、微涩,性平。归肝、脾、肺、胃、大肠经。质润敛涩。乌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谷甾醇、维生素C等成份,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其性温,味酸涩。

乌梅食物相克:忌与猪肉同食

药膳举例:

1、乌梅粥:乌梅10g,粳米100g,冰糖适量。制作时,先将

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第二篇_乌梅功效与作用

乌梅功效与作用

乌梅酸涩,功善收敛,上能敛肺气,下能涩大肠,入胃又能生津、安蛔。本文就是关于乌梅功效与作用的介绍,请看以乌梅为主的药方能治哪些疾病:

一、皮肤瘙痒

乌梅能润肤止痒、抗过敏,对血虚风燥所致的皮肤瘙痒、瘾疹、顽癣等有很好的止痒作用。方用乌梅6g、生地黄30g、当归12g、赤芍10g、蝉蜕6g、益母草15g、川芎5g、白鲜皮15g、徐长卿15g,水煎服,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

二、糖尿病血糖不降

乌梅、五味子、炙僵蚕各等分研末为丸,每次服4g,每日服3次,用药1~3周后“三多”症状可改善,血糖、尿糖可显著下降。

三、胃酸缺乏

【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组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所致的胃酸缺乏、食欲不振等症有很好的疗效。方用乌梅6g、木瓜10g、白芍15g、沙参15g、黄芪20g、太子参12g、莪术6g、绿萼梅8g、生麦芽15g、丹参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四、神经衰弱

乌梅有除烦清热之功效,用于神经衰弱的治疗效果显著。方用乌梅20g、制附子10g、细辛3g、肉桂6g、黄连6g、琥珀6g、党参15g、干姜15g、茯苓18g、当归12g、酸枣仁30g、龙骨20g、牡蛎30g、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3剂可见效。

五、慢性肾炎

乌梅有助肾小管上皮再生,增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可改善肾脏血液循环,促进肾脏功能恢复,对慢性肾炎引起的血尿、蛋白尿有效。方用乌梅炭、蝉蜕各6g,辨证加入其他中药,如玉屏风散合六味地黄汤等,每日1剂,水煎服。

六、尖锐湿疣

用乌梅洗剂治疗尖锐湿疣收效明显。方用乌梅15g、马齿苋60g、蜂房15g、生薏苡仁30g、紫草20g、生黄芪15g、枯矾10g,水煎外洗,1~2周可见效。

七、足跟痛

以乌梅煎汤加食醋,生铁热煅治疗足跟痛取得良好止痛效果。方法:乌梅200g加水2000mk水煎40分钟,过滤去渣,加食醋200mk,用生铁块(300g左右)烧红放入药液,2分钟后取出。待药液温度适中,浸泡脚跟,每晚1次,每次1小时。一般7天可见效。

八、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单用乌梅或在辨证组方中加入乌梅,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常获良效。方用炒乌梅30g、人参6g、茯苓15g、木瓜10g、赤石脂10g、禹余良10g,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2~3剂可显效。

知道了乌梅功效与作用,如果您有上述疾病,不妨试试以乌梅为主的药方,同时平时多吃些乌梅。

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第三篇_乌梅的功效

乌梅的功效:

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乌梅的作用:

1、防老化

若要真正的享受长寿,就不应该受老化病的折磨。吃乌梅会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而这种荷尔蒙能预防老化。所以从今天开始就每天吃一个乌梅吧。

2、清血

现代人喜欢吃的食物不外是精制食品如精白谷类、精白面包、精白面条、精白糖、化学调味料及动物性食物。吃了这些食物会致使血液里的毒素剧增,日子久了,血液循环恶化而产生酸素。每天吃一个乌梅可帮助清扫血液,使血液流动量正常化,排除过量的酸素。

3、增加能量

当血液净化时,新陈代谢就增强,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乌梅里的柠檬酸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还有能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

4、保护消化系统

乌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

5、消除疲劳

当你觉得疲倦时,在身理上只是因为身体里过多的酸素致使。所以当你下班被困在车阵里,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时,觉得累毙了,建议你吃一个乌梅,倦意很快就会消除。

6、消除便秘

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7、增进食欲

长期性的无食欲是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食欲因为压力,吃过量,也因为肝脏,胃及大肠的功能不好,生病后食欲也差了。若要康复得快,需要吃东西,能帮助恢复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个乌梅。

8、解酒功能

乌梅对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在兴高采烈欢庆佳节时,难免会喝多几杯,睡醒时头痛欲裂时,可尝试喝一杯乌梅番茶。做法是这样的:用一个乌梅,泡在一杯温水里约5分钟,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叶,慢慢地喝完。

9、孕妇止吐

很多孕妇想要吃酸味的食物而不碰油腻食物及甜食,这是一个自然的反应。妇女怀孕时,血液偏酸了,胃及肝脏功能及能量也减少了。当身体偏酸时,钙质会流失,所以有些孕妇的牙齿会变的松的,更有一些孕妇的情绪会上下波动不已,建议孕妇每日吃一个乌梅来调和。

乌梅的药理作用:

1、对蛔虫的作用 乌梅对蛔虫具有兴奋和刺激蛔虫后退的作用。如将乌梅煎剂加入置有蛔虫的1%盐水和0.1%碳酸氢钠溶液内可见蛔虫活动增强。给狗通过胃管给予乌梅煎剂50g并收集其的胆汁,在厌氧条件下,将蛔虫放入一直径0.3-0.5cm的胶管内,将胶管放入38℃的水盆内,从蛔虫头端入管内滴入收集的胆汁,结果可见大部分蛔虫从管内后退,有的蛔虫头从管内退出。也有报道从223种中药热水提取液体外试验,筛选具有杀肠虫作用的药物,发现乌梅有效。

2、抗病原生物作用 体外筛选发现,乌梅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对结核杆菌也有抑制性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所含枸橼酸和苹果酸有关。对某些致病性真菌如须疮癣、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3、其它作用 乌梅具有钙离子拮抗作用,有较强的拮抗由钾离子引起的豚鼠结肠带收缩的活性,已分离出其活性成分是5-羟甲基-2-糠醛。对胆囊乌梅煎剂口服有轻微收缩作用。体外试验,乌梅对人子宫颈癌JTC-26株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小鼠玫瑰花环试验表明,乌梅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第四篇_乌梅茶功效

乌 梅 金银花

冰 糖 菊 花

陈 皮

菊花陈皮乌梅茶 功效:这款茶饮可理气化痰、提神解腻、健脾,缓解湿热体质者

1.菊花: 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消除紧张、润肺、明目和养肝的功能。

2.陈皮: 具有理气、健脾、止咳化痰功效。【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3.乌梅: 具有生津止渴、清血抗衰老、消除疲劳和增进食欲的功效。

4.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

菊花陈皮乌梅茶 功效:这款茶饮可理气化痰、提神解腻、健脾,缓解湿热体质者头 1.菊花: 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消除紧张、润肺、明目和养肝的功能。

2.陈皮: 具有理气、健脾、止咳化痰功效。

3.乌梅: 具有生津止渴、清血抗衰老、消除疲劳和增进食欲的功效。

4.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

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第五篇_乌梅的作用、功效及价格【千方阁按方抓药】

乌梅的作用、功效及价格

【千方阁按方抓药】

乌梅

(《本草经集注》)

【异名】梅实(《本经》),熏梅、桔梅肉(《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药材】干燥果实呈扁圆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3厘米。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凹凸不平。有的外皮已破碎,核露于外。果实一端有明显的凹陷(即果柄脱落处),果肉质柔软。核坚硬,棕黄色,内含淡黄色种仁1粒,形状及气味极似杏仁。气特异,味极酸。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主产四川、浙江、福建、湖南、贵州。此外,广东、湖北、云南、陕西、安徽、江苏、广西、江西、河南等地亦产。

【功用主治】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

钱;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调

敷。

【宜忌】有实邪者忌服。

乌梅的作用、功效及价格【千方阁按方抓药】

乌梅的作用、功效及价格【千方阁按方抓药】

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第六篇_乌 梅

乌 梅

--------------------------------------------------------------------------------

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b.) Sieb. et Zucc. 的未成熟果实(青梅)的加工熏制品。亦名梅实(《本经》)等。味酸,性温。入肝、脾、

肺、大肠经。功能:敛肺、生津、涩肠、安蛔驱虫。主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

胬肉。内服:煎汤,3~10g(大剂量可用至 30g);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乌梅含柠檬酸19%、苹果酸15%、琥珀酸、碳水化合物、谷甾醇、蜡样物质及齐墩果酸样物质。在成熟时期含氢氰酸。经加工而成的乌梅干含

柠檬酸50%、苹果酸20%,亦含有强杀菌性及提高肝脏功能的成分苦味酸及具有热镇痛作用的苦扁桃甙。乌梅果肉中尚含有较高活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新鲜乌梅果实含果胶。乌梅种子含苦杏仁甙。

药理作用:

【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乌梅水煎液(1:1)对炭疽杆菌、白喉和类白喉杆菌、枯草杆菌、葡萄球菌(金黄色、柠檬色、白色)、肺炎球菌皆

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也有效,而对甲或乙种链球菌无作用。50%煎

液(纸片法)对百日咳杆菌和脑膜炎球菌作用最强,对肺炎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作用中等,对牛型布杆菌和白喉杆菌也有作用,而对流感杆菌和绿色链球菌

无作用。10%煎液(平板法)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乌梅乙醇浸液对一些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以及人型结核杆菌皆有显著抗菌作

用。乌梅粉在平皿上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有较强作用。水浸液1:80(2倍稀释法)能抑制巴氏杆菌的生长。

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的作用也有不同的报告,可能与药物的产地、制备方法、菌株不同有关。

乌梅的抑菌作用与其制剂呈酸性有一定关系,如将其制剂调至中性,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强度约可减弱一半。

实验表明:乌梅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须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菌、絮状表皮癣菌等致病真菌有

抑制作用,有效浓度分别为 1:160、1:320、1:480。

2. 对蛔虫的作用 研究表明:在5%乌梅丸溶液中,蛔虫活动明显受到限制,在30%的溶液中,蛔虫呈静止状态,若将其移至生理盐水中,即能逐渐恢

复活动。亦有实验证明:乌梅对蛔虫有兴奋、刺激蛔虫后退的作用

3. 对平滑肌的作用 100%乌梅煎剂或乌

梅合剂(乌梅、防风、炙甘草、银柴胡、北五味子)煎液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对奥狄括约肌表现弛缓作

用。

4. 利胆作用 实验证明:乌梅汤对胆囊有促进收缩和利胆作用,利于引流胆道的胆汁、减少和防止胆道感染,亦有利于减少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而

形成胆石核心,从而减少胆石症的发生;加大乌梅剂量,对胆囊的上述作用明显加强,但单味乌梅的作用又不及复方强,表明乌梅汤有协同作用。乌梅还能

增加胆汁的分泌,并能使胆汁趋于酸性。

5. 抗过敏作用 乌梅煎剂(1:1)及其合剂能减少豚鼠的蛋白性休克的动物死亡数。有人认为,乌梅有脱敏作用,可能由于非特异性刺激产生了更多的

游离抗体、中和了侵入体内的过敏原所致。

6. 其他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乌梅对人子宫癌细胞JTC-26株的抑制率在90%以上。

小鼠免疫特异玫瑰花试验表明:乌梅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乌梅干中所含之柠檬酸,在体内能量转换中可使葡萄糖的效力增加10倍,以释放更多的能量消除疲劳;乌梅可使放射性90Sr尽快排出体外,以达到抗辐

射目的;乌梅干能使唾液腺分泌更多的腮腺激素,腮腺激素有使血管及全身组织年轻化的作用;乌梅并能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有美肌美发效果;尚有促

进激素分泌物活性,从而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乌梅有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的作用;亦有显著的整肠作用,促进肠蠕动,消除炎症;同时又有收缩肠壁的作用,因而可【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以用于治疗腹泻。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细菌性痢疾 乌梅(去核)研成细末,小儿按每次每公斤体重0.1g,成人每次 5g,每6小时服1次。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良好。〔辽宁中医杂志

1979;(4):15〕

2. 治疗乙型肝炎 乌梅15~30g、虎杖根30g,水煎加糖适量口服,每日1剂,2 周为1疗程,治疗乙型肝炎数例,均在短期内HBsAg 转阴或转为弱阳

性。〔新中医 1981;(4):22〕

3. 治疗慢性胆囊炎 以乌梅5g、片姜黄9g为主、配伍茵陈15g、焦山栀10g、制川军9g、鸡内金9g、佛手9g、枳实9g、滑石30g、甘草3g,水煎服,治疗

慢性胆囊炎,一般用药2周炎症即可控制,对于肝胆泥沙样结石患者效果最好。〔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1;(12):27〕

4. 治疗慢性结肠炎 乌梅15g,加水1500ml,煎至1 000ml,加适量糖,每日1剂,当茶饮,25天为1个疗程。治疗18例,治愈15例,好转3例。用药时间

最长者3个疗程,最短者1个疗程。〔黑龙江中医药 1991;(4):43〕

5. 治疗胆道蛔虫症 干乌梅500g,用曲醋 1000ml 浸

泡24小时,即成乌梅醋,每次10~20ml,日服3次,儿童酌减。以乌梅醋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50

例,于发病后48小时治愈者48例,无效2例。服药半小时疼痛缓解者30例。〔福建中医药 1982;(2):54〕

6. 治疗钩虫病 乌梅15~30g,加水500ml,煎成120ml,早晨空腹一次服完;二煎在午餐前1次服下,或用乌梅去核,文火焙干研末,水泛为丸,每服3

~6g,每日3次,饭前服。治疗20例,用药后大便检查钩虫卵阴性者14例,阳性者6例。服药时间最短者5天,最长者23天,煎剂疗效高于丸剂。〔中医杂志

1959;(3):153〕

7. 治疗白癜风

a. 新鲜乌梅50g 加酒精浸泡1~2周,过滤去渣,再加二甲基亚砜适量即成乌梅酊,搽擦患处,每日3~4次,每次3~5分钟。以乌梅酊为主治疗白癜风245

例,痊愈25.7%,显效34.7%,好转28.2%,无效11.4%。以面部、颈部及四肢暴露部位疗效为佳。认为乌梅可促进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再生,致使黑色素生长,

使白斑缩小甚至消失。〔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3;(9 ):19〕

b. 乌梅60%,补骨脂30%,毛姜10%,放入80%~85%的酒精(药物与酒精按 1:3 配制)内浸泡2周后,过滤去渣即成消斑酊,用棉花或纱布蘸药液涂擦患

处,每日数次,每次1~5分钟。以消斑酊为主治疗白癜风235例,痊愈51例,显效68例,有效85例,无效31例。〔辽宁中医杂志 1983;(6):35〕

8. 治疗皮肤划痕症 乌梅15g,公丁香3g,白芍12g,地骨皮30g,痒甚者加徐长卿30g,【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夜交藤 30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50例,痊愈18例,显效6

例,进步18例,无效8例。一般连服5~7剂则愈。〔浙江中医杂志 1982;(5):221〕

9. 治疗小儿腹泻

a. 乌梅1 000g,山楂1 000g,洗净后加水4000ml,浸泡1小时,煎1.5~2小时,倒出药液,再加水2 000ml 煎煮,连续3次过滤后,合并三次滤液,再煎浓

缩至1 000ml,加防腐剂和糖,每次5ml,日服3~4次。治疗40例,治愈34例,好转3例,无效3例。〔新医药学杂志 1974;(8):39〕

b. 乌梅、罂粟壳、法半夏、山药各3g,水煎服,每日1剂,3个月以内的患儿3日服2剂,药内可加适量红糖。治疗婴幼儿腹泻41例,显效23例,好转16

例,无效2例。〔湖北中医杂志 1984;(5):21〕

10. 治疗各种息肉 乌梅1500g(酒醋浸泡一宿,以浸透乌梅为度,去核,焙焦存性),僵蚕500g(米拌炒微黄为度),人指甲15g(用碱水或皂水洗

净,晒干,再和滑石粉入锅内同炒至指甲黄色鼓起为度,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碾粉用)或用炮穿山甲30g 代替,象牙屑30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

丸重9g,装入瓷坛内,若霉变者,不可服用。每次1丸,日服3次,白开

水送下,儿童酌减。忌辛辣烟酒。治疗直肠、声带、宫颈息肉数例,全部治愈,疗效

可靠。〔新中医 1983;(11):33〕

方剂选用:

1. 治疗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本草纲目》)

2. 治疗消渴,止烦闷:乌梅肉二两(微炒),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入豉二百粒,煎至半盏,去滓,临卧时服。(《简要济众

方》)

3. 治疗久痢不止,肠垢已出:乌梅肉二十个,水一盏,煎六分,食前,分二服。(《肘后备急方》)

4. 治疗便痢脓血:乌梅一两,去核,烧过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圣济总录》)

5. 治疗大便下血不止:乌梅三两(烧存性),为末,用好醋打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济生方》)

6. 治疗尿血:乌梅烧存性,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酒下。(《本草纲目》)

7. 治疗伤寒蛔厥及久痢: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

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

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论》乌梅丸)

8. 治疗一切疮肉出:乌梅烧为灰,杵末敷上,恶肉立尽。(《刘涓子鬼遗方》)

9. 治疗小儿头疮,积年不差: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太平圣惠方》)

配伍效用:

乌梅配伍豆豉 乌梅生津止渴;豆豉清热除烦、透发胸中郁热。二者伍用,有除烦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虚热消渴、心胸烦闷、懊侬不安等症。

【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配伍甘草 乌梅酸平,敛肺、生津、涩肠;甘草甘平,和中、缓急、润肺。二者伍用,既有酸甘化阴、生津止渴之功;又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之

效。用于治疗热盛伤津、气阴两虚之烦渴引饮、气短乏力以及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甚至久泻不已、脱肛等症。

乌梅配伍诃子、罂粟壳、肉豆蔻 乌梅、诃子均能涩肠止泻;罂粟壳涩肠止痢;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四药伍用,共奏涩肠止泻、温中行气之功

效,用于治疗久泻不止、滑脱不禁、纯虚无邪之症。

乌梅配伍麦冬 乌梅敛肺、生津、涩肠固脱;麦冬养阴润燥、清热生津。二者合用,共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涩肠固脱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胃火盛,

或久泻久痢引起之津伤口渴

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有实邪者及胃酸过多者忌服。

毒副作用:“病有当发表者,大忌酸收,误食必为害非浅,食梅则津液泄者,水生木也。津液泄则伤肾,肾属水,外为齿,故多食损齿伤筋,蚀脾胃,

令人发膈上痰热。”(《本草害利》)

【医家论药】

“梅实,即今之乌梅也,最酸。《经》曰:热伤气,邪客于胸中,则气上逆而烦满,心为

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第七篇_乌梅的炮制功能主治

【性状】干燥果实呈扁圆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3厘米。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凹凸不平。有的外皮已破碎,核露于外。果实一端有明显的凹陷(即果柄脱落处),果肉质柔软。核坚硬,棕黄色,内含淡黄色种仁1粒,形状及气味极似杏仁。气特异,味极酸。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炮制】乌梅: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乌梅肉:取净乌梅微淋清水湿润,使肉绵软,略晾,敲碎,剥取净肉即成。或置蒸笼内蒸至极烂,放箩内揉擦,去核,取肉,晒干。乌梅炭:取净乌梅用武火炒至皮肉鼓起,出现焦枯斑点为度,喷水焙干,取出放凉。

【性味】

酸,温。

①《本经》:味酸,平。

②《别录》: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④《医学启源》:气寒,味酸。

【归经】

入肝、脾、肺、大肠经。

①王好古:入脾、肺二经血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③《本草经疏》:入肝。

④《药品化义》:入肺、胃、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 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①《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②《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③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 ④孟诜: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挼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⑤《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⑥《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⑦《本草图经》: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躁'一作'燥')渴,虚劳瘦羸,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

⑧《用药心法》:收肺气。 ⑨《纲目》: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⑩《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证,自汗,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调敷。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71288/

推荐访问:中药肉乌梅的作用功效 醋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