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时间:2018-08-09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第一篇_“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三位非正常死亡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 王丹红专栏 饶毅 · 1 小时前

题图:三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从左到右依次为赵九章、郭永怀、姚桐斌

作者按:

民族和个人的悲剧不是用来写诗的。

1968年6月-12月,半年内,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功勋科学家相继非正常死亡,带给家人无尽的灾难和伤痛!这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悲剧中令人扼腕叹息的一幕,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所遭受的,都不应该被忘记!

撰文 | 王丹红

责编 | 李晓明

● ● ●

1.前言

最近我在写“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夫人李佩百年人生系列文章,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不少公开的报道中对郭永怀先生的介绍有一个事实错误。比如,2012年4月14日,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力学大师郭永怀》,有一句解说词:

“(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另外,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创的音乐剧《爱在天际》,也说:

“两弹一星功勋、空气动力学大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唯一授予烈士称号的科学家郭永怀„„”

郭永怀是最早被追认为烈士的。1968年10月,郭永怀(1909年4月14日—1968年12月5日)赴西北参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准备,试验准备完成后于12月5日晨乘飞机返回北京,因飞机失事牺牲;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但是,郭永怀“牺牲”的悲剧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我曾经在《知识分子》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独家解密 | 48年前“两弹一星元勋”飞机失事前后》),作了尽可能的考察。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郭永怀并不是唯一的烈士。另外一位“烈士”很少被人提及,而且他的“烈士”称号来之不易。

►“两弹一星”勋章。来源:百度百科

1999年9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朱镕基总理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章”的决定。在23位受勋科学家中,有七位科学家是追授,其中两位烈士,除了郭永怀,还有一位是姚桐斌。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是我国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事业的专家、创建者和领导人,1968年6月8日在北京家中被暴徒打死。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姚桐斌颁发《革命烈士证书》,在证书旁一栏详细写道:“1968年6月8日无辜遭坏人毒打,不幸牺牲。”

►姚桐斌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资料图)

在追授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还有一位非正常死亡的科学家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赵九章是大气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究竟物理学家,中国动力学气象创始人、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1968年10月26日深夜,在中关村的家中服安眠药自尽。

三位功勋科学家犹如昨日星辰,他们是牺牲者,我们应该铭记,同时不要忘了追问一句,发生这些悲剧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他们也是受难者,这是我们不应该遗忘的。

2.姚桐斌的《革命烈士证书》

2003年3月20日,一个星期四的傍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楼演讲厅,我聆听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姚桐斌夫人彭洁清的演讲“航天情——我永远眷恋的桐斌”。

故事从那个从天而降的灾难时刻开始。1968年6月8日,如平常每个星期六的下午,彭洁清从北京西郊外国语学院乘坐公共汽车回到了位于南郊的家,翘首期待着每周一次的家庭团聚:已经下午5点过了,丈夫应该回家了吧、女儿们正围着爸爸叽叽喳喳„„

►姚桐斌一家合影(资料图)

当她兴冲冲上登上三楼家门口时,门忽地打开了,保姆哭泣着说:“姚所长„„被人打死了。”

三个惊恐的女儿跑出来抱着妈妈哭成一团,她看见了直挺挺躺在客厅沙发上的丈夫:白衬衫上血迹斑斑、灰色裤子上是污血和泥土、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保姆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6月8日,第七机械工业部两个对立的派性组织发生万人大武斗,姚桐斌仍然照样去上班,中午回家午饭,刚拿起碗筷,“无产阶段革命派”的暴徒就踢开门冲进家中,当着三个孩子的面,架起他就往楼下推,一面推一面拳打脚踢,到了大门口,几个头戴钢盔佩戴红袖章的同伙上来,打他的耳光、踩着他的眼镜骂道“打死你这个反动学术权威!” 一个家伙歇斯底里地嗥叫着狠狠踢他的下身,两个暴徒举起手中的钢棍向他的头部猛击„„邻居将昏迷不省的他抬上楼,放到客厅沙发上,下午3时左右,他惨死家中!

姚桐斌1922年出生在江苏省无锡黄土塘镇,童年时靠父兄小本生意的收入支持上完小学,由于小学毕业成绩优异,校长说服其父同意他上中学,1933年,他成为黄土塘第一名中学生。1941年,他考入当时迁入贵州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45年8月,他以总评成绩全校第一大学毕业,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6年10月,他考取了抗战胜利后第一次政府组织的公费留学考试,1947年10月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攻读研究生,195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在伦敦帝国学院矿校冶金系深造并兼任实习指导员,获帝国学院文凭。

在英国留学期间,他组织并参加了左倾的“中国科学者协会英国分会”和“中国留英学生总会”,担任过留英学生总会主席等职务。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到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宣传新中国的蒸蒸日上。

姚桐斌的妹妹姚素珠在纪念文章《两弹一星功臣我的二哥——姚桐斌》中写道: 我至今仍珍藏着一封他1951年底在瑞士一个山城旅店写给家里的信。二哥在信中流露了对家里情况的挂牵:“母亲的赡养,涌弟的休养,珠妹的升学,都是我戚戚于心的,我常因不能分担家庭的责任,不能安慰老年的母亲及帮助弟妹而梦魂不安„„ 在国外,也正需要适当的人去做很多重要的工作,我决定接受此项使命。以后我的工作也许同我的本行稍为脱离,但只要我对祖国一样有贡献,或甚至能完成更为迫促的任务,我想我的心里是会永远感到快乐的。”多年之后我们才知道,他当时的使命是多么重要。

姚桐斌的行为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注意,指控他“破坏皇家法律”、“进行颠覆”,吊销他的护照,宣布他为不受欢迎的人并限期离开英国。1953年,在我国驻外使馆的指示下,他转移到西德亚亨工业大学,在铸造学教授依·皮沃斯基领导的研究所工作,同时继续为党工作,1956年9月,他在瑞士伯尔尼中国驻瑞士使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彭洁清1947年在南京一所教会学校高中毕业后,赴美国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在信托投资银行和“美国之音”工作。两人相识于一次留学生欢庆春节晚会。“那个晚上,桐斌再也没有请别的女生跳舞,我们一直共舞到曲终人散„„人生的结合真是奇幻!我们萍水相逢一见钟情,互吐衷肠,很快结为连理。我以为我们会白头偕老,却没想到他正值成年却被撒旦夺走了生命!” 往事历历在目,彭洁清已无力悲痛。

1957年9月,夫妇两人回国。1958年春节,聂荣臻元帅指名要姚桐斌到刚成立的导弹研究院工作,负责筹建我国第一个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研究所在南郊成立后,改名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七O三所,姚桐斌被任命为所长,他们的家也安置在南郊。

“我们家有一间客厅、一间书房、三间卧室,再加浴室和厨房。我们的家具都是公家提供的,客厅里的沙发、地毯、茶几、电话„..卫生间还有浴缸,令我十分满意。” 彭洁清回忆道。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8年秋天,彭洁清被分配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文系教授英文。不久后,他们的大女儿在协和医院出生,因产后身体不好,她申请留职停薪在家休养。1963年,她调到位于西郊的外交学院分院工作,两个小女儿相继出生。 1968年丈夫猝然离世,彭洁清痛不欲生!但为了三个年幼的孩子,她发誓要顽强活下去:“杀夫之仇, 不共戴天!苍天作证,我一定为我的丈夫昭雪!我一定要为他报仇!”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第二篇_两弹一星元勋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11时),中国著名物

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

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

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

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

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

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

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

箭研究。2009年10月31日早上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郭永怀(Yung-huai Kuo,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中国空

气动力学家。妻子是李佩。

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

1939年考中中英庚子赔款出国留学名额, 1941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

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

康乃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受钱学森之邀,1956年10月回国后任中国

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57年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同年聘为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

之一。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

电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陈芳允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抗战期间毕业于云南昆

明西南联合大学。留校任教。1945年赴英国科索无线电厂研究室从事电

视和船用雷达研究。1948年回国,先后在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

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电子学所,国防科工委第26基地,国防科

工委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工作。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生于江苏吴县。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

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

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

激光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

高科技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原

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1]。

1937年留学法国,在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

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邓稼先研究了原子弹,氢弹的理论方案,并亲自参与了核武器的实

验。 在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支塘镇枫塘湾,逝于北京。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参与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被中国政府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0年,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设立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王淦昌

物理奖授予粒子物理和惯性约束核聚变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1938年,彭桓武考取中英庚款留学生资格,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在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的指导下工作。分别于1940年和1945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哲学和科学博士学位。

彭桓武1982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纪念他对中国核物理做出的贡献,第48798号小行星

以他的名字命名为“Penghuanwu”。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江苏省吴江市人,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为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的研究生。1948年获博士学位。之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

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长。

1960年代初 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并参与了

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

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实际价值的重要成果,

为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

陈能宽(1923年-),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矿冶工程系,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物理冶金学的博士学位。1950年6月至1955年6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物理冶金研究。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吴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生于中国浙江金华浦江县,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航空工程系,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今卡内基·梅隆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底回国后,曾任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后为上海冶金所)副所长等职。由于对分离铀235同位素的突出贡献,199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湖北武汉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

1941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物理系,1942年夏转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5年毕业。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与邓稼先等负责并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

于敏(1926年-),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在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指导下开始了核理论研究工作。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和关键性的理论问题。

钱骥(1917年-1983年8月28日),江苏省金坛县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中国科学院“651”人造卫星设计院技术负责人,与赵九章等同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1965年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并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机构,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其后为回收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1999年被中国政府追认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江苏省无锡县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姚桐斌1945年7月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冶金系。1951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1957年9月回国后到钱学森所主持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参与创建材料与工艺研究所(后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下属单位)并任所长。文革时期遇害,1968年6月8日被打死,去世时年仅45岁。由于他对中国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1999年被中国政府追认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浙江吴兴县人。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气象科学从定性描叙走向数值预报的先驱,把数学、物理引入中国气象学的第一人。 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1938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4年经竺可桢教授推荐,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

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651”卫星设计院院长。1958年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地球物理系主任。

黄纬禄(1916年12月18日-),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47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曾参与研制多级的中远程导弹和由它改进而成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2006年10月,与钱学森、屠守锷、任新民、梁守盘等共5位专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浙江省湖州市人,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4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后,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从50年代后期起,曾任国防部五院研究室主任、总体设计部主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10月,与钱学森、任新民、黄纬禄、梁守盘等共5位专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杨嘉墀(1919年7月-2006年6月11日),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参与制定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也是国家高技术863计划倡导人之一。

1991年 任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员会顾问、实践系列卫星总设计师。

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安徽省宁国县人,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曾作为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

2006年10月,与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梁守盘等共5位专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孙家栋(1929年-),辽宁省复县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回国后到钱学森主持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研究工作。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003年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王希季(1921年-),祖籍云南大理上末,出生于昆明,白族,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1948年赴美留学。在弗吉利亚理工学院获航空航天学硕士学位。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王希季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

完成了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为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做出了突出贡献。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第三篇_23位“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23位“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授勋时过世(7人)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核物理学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3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12月10日逝世。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等职。1941年提出验证中微子的实验方案。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立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使中国的宇宙线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60年代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设想并获得实验证明。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2年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1938年10月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对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倡导和开拓我国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在气团分析、信风带热力学、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大气准定常活动中心、有关带电粒子和外层空间磁场的物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奠基性的。先后创立了不少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并开辟了许多新研究领域,如气

球探空、臭氧观测、海浪观测、云雾物理观测、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对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姚桐斌(1922.9.3-1968.6.8)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曾主持制订了该所的发展方向与规划,领导和参加了数百项课题的预先研究和研制,取得了大量的新产品及其他科技成果,为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贮备。

钱骥(1917.12.27-1983.8.18)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和地震台站网建设工作。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空间探索活动,在空间物理和人造卫星总体技术上颇有贡献。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并为返回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

钱三强(1913.10.16-1992.6.28)核物理学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副院长、特邀顾问、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等职。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组织推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获法国总统授予的法兰西军官级荣誉军团勋章。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力学家、应用数学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物理系。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被追认为烈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跨声速流和奇异摄动理论(PLK方法)方面的成就为国际公认。倡导了我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此后过世(8人):

吴自良(1917.12.25-2008.5.24)物理冶金学家。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春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50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我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60年代,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做出贡献。60年代初,开始研究钢中过渡族元素Mn、Cr、Mo、V、Ti和氮的s-i交互内耗峰,澄清了过去文献中许多争论和谬误,证明只有钛才有足够的固氮能力,净化位错,消除钢的应变时效。1988年转向研究高温超导体YBCO中的氧扩散机制,求得了精确的氧扩散率和扩散激活能,在磁控溅射c取向薄膜中,发现膜的增氧速度,端赖于垂直c-轴单晶的位错管道所提供的快速氧输运过程。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陈芳允(1916.4.3-2000.4.29)无线电电子学与空间系统专家。浙江黄岩人。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研究员。为我国无线电电子学做了开创性工作,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多项国家急需的电子系统课题,和合作者研制并参加组建成功我国人造卫星无线电测量控制系统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的新方案,并负责这一系统的研制和星地技术协调工作。为发射我国通信卫星作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研究适应中国需要的应用卫星系统,包括定位导航、遥感和移动卫星通信系统。1986年和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联合向中央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倡议(863计划)。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杨嘉墀(1919.7.16-2006.6.11)空间自动控制学家。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先后主持火箭和核试验用的仪器和控制系统开发工作。30多年来,多次参与我国空间计划方案论证工作。主持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在三轴稳定的返回式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的发展中作出重大献。1986年与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联合向中央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倡议(863计划)。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彭桓武(1915.10.6-2007.2.28)物理学家 1915年10月6日生于吉林长春,籍贯湖北麻城。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曾任云南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先后在中国开展了关于原子核、钢锭快速加热工艺、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对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朱光亚(1924.12.25-2011.2.26)核物理学家 1924年12月25日生于湖北宜昌,籍贯湖北汉阳。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曾任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教授,核武器研究所(院)副所(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全

国政协副主席等。早期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自动控制专家。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二院技术总顾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7年后主持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试制及改型设计,解决了远程多级火箭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主持研制潜地和地地固体机动战略导弹获得成功,突破了水下发射、三轴稳定平台在运动基座上的调平及瞄准、导弹设计诸元的适时计算和装订、陆上机动车的研制发射等系列关键技术。

王大珩(1915.2.26─2011.7.21)应用光学家。原籍江苏苏州,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为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为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领导该所早期研制我国第一蜗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并使它成为国际知名的从事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的研究开发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还与王淦昌联名倡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的建设。提倡并组织学部委员主动为国家重大科技问题进行专题咨询,颇有成效。1992年与其他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第四篇_23位“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23位“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授勋时过世(7人)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核物理学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3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12月10日逝世。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等职。1941年提出验证中微子的实验方案。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立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使中国的宇宙线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60年代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设想并获得实验证明。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2年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1938年10月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对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倡导和开拓我国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在气团分析、信风带热力学、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大气准定常活动中心、有关带电粒子和外层空间磁场的物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奠基性的。先后创立了不少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并开辟了许多新研究领域,如气

球探空、臭氧观测、海浪观测、云雾物理观测、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对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姚桐斌(1922.9.3-1968.6.8)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曾主持制订了该所的发展方向与规划,领导和参加了数百项课题的预先研究和研制,取得了大量的新产品及其他科技成果,为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贮备。

钱骥(1917.12.27-1983.8.18)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和地震台站网建设工作。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空间探索活动,在空间物理和人造卫星总体技术上颇有贡献。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并为返回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

钱三强(1913.10.16-1992.6.28)核物理学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副院长、特邀顾问、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等职。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组织推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获法国总统授予的法兰西军官级荣誉军团勋章。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力学家、应用数学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物理系。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被追认为烈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跨声速流和奇异摄动理论(PLK方法)方面的成就为国际公认。倡导了我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此后过世(8人):

吴自良(1917.12.25-2008.5.24)物理冶金学家。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春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50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我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60年代,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做出贡献。60年代初,开始研究钢中过渡族元素Mn、Cr、Mo、V、Ti和氮的s-i交互内耗峰,澄清了过去文献中许多争论和谬误,证明只有钛才有足够的固氮能力,净化位错,消除钢的应变时效。1988年转向研究高温超导体YBCO中的氧扩散机制,求得了精确的氧扩散率和扩散激活能,在磁控溅射c取向薄膜中,发现膜的增氧速度,端赖于垂直c-轴单晶的位错管道所提供的快速氧输运过程。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70057/

推荐访问: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