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时间:2018-08-07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第一篇_面对性格内向的孩子观察记录

面对性格内向的孩子

学期初,我们班来了一位新生,她长得白净漂亮、非常可爱。她的名字叫郑如心,她的性格内向,有些胆小,自出生后一直由其爷爷奶奶抚养,一直到入园前不久才由其父母领回家中。

我们在观察中发现,,郑如心不爱与其他孩子交往.每天来幼儿园总是哭哭啼啼,拉着妈妈的手不愿放开,到班上后总是一个人静静的坐,不和小朋友一起玩。由于郑如心和其他小朋友不太熟,有时,想加入到他们的游戏行列,但是没有人主动地请她,每一次都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加入游戏,比较被动,所以不能很好地投入游戏。该幼儿自小到大,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呆在家里,极少出去玩,更难与其他幼儿交朋友。

在一次活动中,我意外地发现郑如心和一个人在下跳棋。我走上前去观看了一会儿,发现郑如心棋下得挺不错。我惊讶地说道:“呀!郑如心下跳棋怎么下这么好啊!什么时候我也和你下一盘。”听了我的话,郑如心的脸上露出开心的微笑。从那以后,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我就邀请郑如心一块下棋,这样一来,也引来了许多小朋友的围观,他们都夸加下棋下得好,有的孩子想和加卉下棋,有的想请加郑如心他下棋,慢慢地,郑如心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伙伴。看到这些,我们老师心里也得到了一丝安慰。郑如心的性格渐渐地开始有了变化:早上来园时从不说话到能主动大声地问老师好,活动中也能从自己单处到开始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胆子也慢慢大了起来。现在,在班里她能主动地和小朋友们交往和游戏,在户外活动时,她还能大胆地在前面带小朋友们做操,在教学活动中她也能大声地在小朋友和老师面前回答问题,在郑如心的身上发生的变化,使她逐渐变成了一个开朗、大方的小姑娘。

面对这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我觉得:老师要给予他们充分的适应时间和空间,细致地观察和发掘他们的长处,满足他们不同的心理需求。同时,充分利用幼儿园这个有利的集体环境,多选择、设计一些合作型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有充足的交流机会,从各自的空间走到一起,体验合作的快乐,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和合作能力,让他们永远都充满自信,快乐地成长。

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第二篇_【儿童心理】我的孩子总是盯着车轮看,其他玩具都不喜欢怎么办?

/retype/zoom/c5cec31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7?pn=2&x=0&y=0&raww=182&rawh=188&o=png_6_0_0_404_63_84_86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188&md5sum=aa0d01b575dffe9ab06ca8d58518b836&sign=26e5aba347&zoom=&png=25116-50231&jpg=0-0" target="_blank">

/retype/zoom/c5cec31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7?pn=3&x=0&y=0&raww=182&rawh=188&o=png_6_0_0_404_63_84_86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188&md5sum=aa0d01b575dffe9ab06ca8d58518b836&sign=26e5aba347&zoom=&png=50232-&jpg=0-0" target="_blank">

沙盘游戏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包括:心理诊断与综合性心理评估;各种心理压力、紧张和焦虑的辅导与缓解;各种心身疾病的专业性心理分析与治愈;同时,沙盘游戏治疗也可以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教育技术,可以在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人格发展,艺术表现与创造力的培养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来访者获得以自性化为目标的人格发展与心性完善,感受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

(1)沙盘游戏在儿童心理治疗的应用自沙盘游戏问世以来,逐渐获得国际临床心理学界的推崇,被公认为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与传统的儿童心理疗法相比,沙盘游戏特别适合儿童,国内外已经将其广泛运用于儿童诸多心理疾病的治疗。

(2)沙盘游戏疗法能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在这里儿童通过象征、隐喻的形式不仅可以再现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情景以帮助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宣泄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复杂情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沙盘游戏能为儿童提供发泄愤怒和表达攻击行为的途径,让他们在虚拟的空间里将其愤怒和攻击性的行为物化地演示出来,从而耗散其攻击性心理能量,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

(4)沙盘游戏对一些儿童神经症,如遗尿症、厌食症、运动性抽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对照研究等同样有着积极效果。国内部分学者对沙盘游戏在儿童自闭症的疗效也进行了探讨,证实沙盘游戏对自闭症儿童有着积极作用。沙盘游戏作为儿童心理治疗的有效手段,有着广泛的临床适应证。

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第三篇_幼儿个案跟踪记录 (1)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

【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第四篇_对不爱说话的孩子心理辅导设计一个方案

【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班级:

姓名:

学号: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找到造成幼儿不愿意说话的原因,排除生理方便的原因如智商低下,从心理上讲,有以下两方面:

1、不喜欢表达。有的宝宝不爱说话是由于不喜欢表达,多是有自身性格引起的,有的宝宝内向,容易害羞或者性格孤僻。有的宝宝说话比较晚,语音口齿不清,常引成大人的笑话,也会使宝宝形成怕说话的心理。爸爸妈妈经常指责宝宝,对宝宝要求过严格,都会造成宝宝不爱说话。

2、不擅长表达。这样的宝宝,往往是缺乏语言环境的刺激,从而影响语言发展。当爸爸妈妈不爱说话,宝宝得不到语言坏境的刺激,没有说话的模仿对象,也就变得不爱说话,或者爸爸妈妈理解太快,在宝宝还未说话前已经将事情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宝宝虽然能表达,但也不太爱表达了。

如今家长对待孩子都会有点过分保护。从而使幼儿很少能与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性格特点。特别是儿童时代,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所以自信心也不易建立起来。

想要改变孩子,不能只靠在园期间教师的教育。家长也要参与进来,做好家园互助,齐心协力帮助幼儿。 在班级时,教师多多创造锻炼幼儿表达能力机会,处处给于鼓励,增长其自信心。并且要了解这个孩子在班有没有好朋友。当孩子拥有大量朋友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安定的。他们往往不怕失败,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相反,孩子没有一个朋友,在办理向一个陌生人一样,没有与之沟通的同伴,沉默寡言就是不可避免。这是老师就要尽快让孩子交上一个朋友。最好的表现欲强的幼儿,有一腔带弱的形式,幼儿之间直接进行熏陶学习。

家长方便,教师要细心的与之探讨给予建议,并鼓励家长——试行,如多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参与接待客人,可使孩子感到自己被父母和外人所承认,从而对自己逐渐建立信心。有时还可有意识地让孩子独自看家,或者让他多干一些与外人接触的事。这样便扩大了还得活动范围。家长也要及时表扬孩子。 另外,干家务活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媒体爱你带孩子去采购东西,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的时候,可让孩子帮忙,必要时还可让孩子自己挑选。可让孩子自己去买喜欢的东西,孩子一定会高兴地答应。在孩子没有习惯的情况下,每次最好只托他买一样东西,而且最好不需要找钱。等等诸如此类能够锻炼到孩子表达能力的事情,请家长及时反馈,看方法是否适用,相信家园真正联系起来,孩子不爱说话的问题就能够解决。

问题描述:不愿交往

关键策略 心理断乳 问题诊断 顺其自然

有些幼儿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即使在外边,也只和大人在一起,不主动去找小朋友。有的甚至当同伴主动找到他时,他也采取“回避政策”。这类幼儿不愿交往的原因可能有三。

1、缺乏交往动机。有些家庭一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儿童游戏。当幼儿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幼儿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与同伴交往,他就是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

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应及时对其进行“心理断乳”。也就是说,家庭不应以幼儿为中心,而应“人人平等”。当幼儿长到3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又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扰。幼儿“心理断乳”的及早进行,不仅有助于他们产生同伴交往的动机,而且是促进其独立性发展的“关键策略”。实践证明,及早进行“心理断乳”,也有助于缩短幼儿刚入幼儿园时产生的“分离焦虑”时间。

2、有过失败的交往经历。有些幼儿由于有过负面的交往经历,比如被同伴欺负过,而不愿意在与同伴交往。他们采取回避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对于这类问题,家长应细心观察,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孩子若是被同伴欺负过,家长不直接带领孩子与同伴交往两三次,为幼儿“壮壮胆”,当幼儿学习到交往技能,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后,家长就可以撤了。

3、个性原因。有些幼儿由于受遗传后自身个性特点影响,比较内向,不愿与人打交道,而只喜欢与物打交道。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可以引导,但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家长要尽可能引导幼儿与同伴多一些交往,否则孩子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途径。

学要说明的是,年龄较小的幼儿(大约在3岁以下)不愿意交往是正常现象,因为这是他们还处在“单独游戏时期”“平行游戏时期”。但3岁以后,幼儿应表现出逐渐增强的交往需要,如若不是,家长应从以上方面寻找原因。除此之外,家长应考虑“自闭症”的可能,不要讳病忌医,要及早带孩子到专业机构去治病。

问题描述:不敢交往

关键策略 丰富经验 利用年龄优势

有些幼儿害羞、胆小,想与小朋友交往去不敢交往。比如,像交换玩具却不敢说,让父母带。着交往,等等。造成幼儿不敢交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缺乏交往经历和经验,幼儿对于没有经历或经验,幼儿对于没有经历或经历少的事情总怀有恐惧心理;而是不自信。因此,除了多带幼儿进行交往外,比如,到有孩子的邻居家串门,与朋友一起带着孩子出门游玩等,还要重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除了一般性的培养,让孩子与比他们年幼的同伴交往被证明是一个较为有效的策略,因为年龄的优势为他们带来能力的优势。当孩子在与较小幼儿交往过程中积累其丰富的交往经验、建立起自信时,他们就逐渐干预交往了。

幼儿在3岁左右出现不敢交往的情况比较多,因为这时他们正处于想交往又不会交往的阶段。随着交往经验的丰富,他们会变得乐于交往,如果不敢交往,那么是自信心不足所致。

问题描述:不会交往

关键策略 鼓励反击 自然结果体验 故事讨论

有些幼儿愿意交往,也敢于交往,却由于采取了不适宜的交往行为而在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被欺负。有些幼儿总被一个或几个孩子欺负,他们不敢反抗,只有回到家里向家长诉说,家长既心疼又生气,但常常不知怎么办才好。此消彼长是一些事物存在的规律,这个规律也同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当一个幼儿欺负另一个幼儿而没有遭到反抗时,他就会逐渐胆大起来,更加强化了欺负人的行为。其实,幼儿最初的欺负行为都是尝试性的,当这种行为遭到反抗时,他一定会收敛一些。

家庭中

爸妈要花时间亲近孩子

爸妈由于自己忙碌,把孩子丢在一边,不管是看故事书还是玩积木,都让孩子独自进行,很少有时间陪着孩子一起玩,这让宝宝产生一种孤独感。而且,总是独自活动的宝宝缺乏和人交往的技能,而这些技能应该是幼儿早起从爸妈身上学到的。因此,爸妈应该尽量抽时间和孩子一起玩,多一些语言交流和动作上的协作,让他体验与人相处的快乐。

2、和谐的家庭气氛

家庭氛围对孩子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他是一个大环境,身在其中的宝宝如果观察到和感受到的是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那么他们也会感同身受,并在以后的日子里也表现出这种和谐。爸妈对宝宝既爱护又尊重,对爷爷奶奶孝敬有方,对邻居热情友好,这些都是对宝宝的暗示,时间久了, 爸爸妈妈的做法。 幼儿园

1、 学会群体的规则

在家里,孩子可能是真个家庭的重心,全家人都围着他转,这让孩子有种优越感。然而到了幼儿园中,群体共处存在着一定的规则,如果孩子还是和在家里时一样我行我素,就不能和其他小朋友有好的共处,也会给孩子带来挫败感。因此,爸妈要让孩子学会群体的规则,和他说明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互谦让,遵守秩序等。

2、 锻炼交往的技能

爸妈要鼓励孩子在幼儿园中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在这过程中,孩子能学到很多交往的技能,比如用自己的玩具和别人的玩具进行交换,或许能交上朋友;如果要参加到其他小朋友游戏中,一定要遵守游戏的规则等等。这些技能都对孩子以后合群性格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有些规则,只有孩子的世界才有。

社区中

1、 在社区中,孩子与人交流的机会有很多。在楼上的便利店,鼓励孩子自己去买想要的东西,那么他

学会了如何与营业员交流;每天上幼儿园的路上,看到晨练的爷爷奶奶,鼓励孩子主动和他们打招呼;邀请给的同龄宝宝到家里来做客,请孩子招待他的小客人,他就学会了待人之道,诸如此类的机会有很多,要靠家长去发现与把握。

2、 走出家门去公园

节假日或者双休日,爸妈可以带着孩子去家附近的公园走走看看。在大自然中,孩子奔跑、跳跃,完全可以释放自己,同时大自然也能陶冶孩子的情操。游洗是一种开放性的活动,买门票,孩子可以自己来;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可以和爸妈一起探索;回到家里还可以回忆游戏的过程,这种活动和交际非常相似。因此,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对培养孩子的合群性格也非常有益。

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第五篇_为什么孩子进幼儿园变得不爱说话

【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为什么孩子进幼儿园变得不爱说话

以前在家里话很多的孩子,为什么进入幼儿园后变得不爱说话,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呢?那现在乐贝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以及家长有什么好的对策吧!

为什么孩子不爱说话?

1、语言出现障碍

孩子学说话有2个条件,一是有说话的愿望,二是能够接受足够多的语言信息,当这两个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孩子就会沉默起来。

2、缺乏说话的愿望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照顾太周到,什么都替孩子想着,当孩子想要某个东西的时候还没开口家长就反应过来递给他,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说不说话都能达到目的,时间一长孩子就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愿了。

3、未能接受足够的语言信息

父母很少带孩子出门与外界接触,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没有来往,缺乏述说和倾听的对象,未能接受到足够的语言信息,当然让孩子觉得无话可说了。

4、社会适应困难

有些孩子在家在亲人面前话很多,可是到了幼儿园面对众多的小朋友去缄默起来,这是因为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因素在影响,实质是孩子出现了社会适应困难,而非语言本身出现障碍。当孩子在意个陌生的环境中未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时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家长的策略

1、不要逼孩子说话

如果宝宝在家或比较熟悉的场合说话正常,家长就不要太担心孩子的语言发育问题。家长过于心急,强迫孩子说话,反而造成孩子更加紧张,越说越结巴。家长应该经常与老师沟通,看看孩子究竟是什么原因而不愿说话,找到原因后在针对性的寻找解决的办法。

2、让孩子回答快乐的问题

面对不善言谈的孩子,家长总是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孩子开口说话,如果通常问一些让人沮丧的问题,孩子就越会沉默,例如妈妈总是问:“你今天哭了吗?”“今天老师惩罚你了吗?”这种问题只会让孩子想办法躲开。而多和孩子多沟通快乐的事,就会调动孩子说话积极性,如果再加上一些鼓励和表扬,孩子的表达欲望就会更强烈。

3、角色扮演游戏

学龄前的幼儿都有表演的欲望,喜欢玩“过家家”之类的游戏,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一些角色游戏,让孩子的“表演”带动“表达”的欲望。

孩子扮演小主人,家长扮演前来拜访的客人,让孩子负责接待客人。

孩子扮演节目主持人,报幕并表演节目。

扮演火车乘务员,为乘客服务。

扮演售货员向顾客推荐商品并销售。

不同的角色游戏让孩子了解不同场合的语言表述方式,在这种轻松的游戏中,孩子可以很快掌握说话的基本技巧,从而提高语言能力。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语言发展还不成熟,常会出现用词不准或语法错误的情况,家长不要急于去纠正,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第六篇_幼教观察幼儿不爱说话的情况

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者: 时间: 2013年10月

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第七篇_爱别人不爱的孩子

我的教育故事——爱别人不爱的孩子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也是如此,由于遗传、性格、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存在很多差异。有的听话懂事,有的倔强顽皮;有的聪明伶俐,有的迟钝呆板;有的人见人爱,有的却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喜欢。一位教师,如果想把工作做好,光靠自己仅有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承认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有在教育过程中,学会信赖、鼓励和尊重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把别人不爱的“问题学生”转化为有用的人才。下面是我教学中的一个事例。

记得那时是我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二个年头,班上有个男孩叫小叶,眼睛大大的,能说会道是个挺帅气的男孩子,可是在学习方面他给人的感觉就不太好了,上课时思想老是不集中,玩手机,做课堂作业的时候动作很慢,磨磨蹭蹭,而且不肯动脑筋,课后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是抄的,书写相当潦草。在宿舍里他还喜欢抽烟,严重影响了班级的“常规管理”评分。更糟糕的是他有旷课的情况出现。任课老师常常向我反映他的情况。于是我找到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业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做一名好学生。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可就是“勇于承认,坚决不改。”她依然我行我素,毫无长进。为这个学生我也头痛过,但我明白: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

看了小叶的资料,原来他的父亲在外地某机关单位担任领导,他的母亲也是某企业的副总,但这对看似很优秀的夫妻却早已离婚,小辉现在和父亲一起生活。我联系到他的父亲,但电话中他的父亲对我反映的情况并不惊讶,只是反复询问他的儿子在学校有没有打架闹事?当我给出否定的答案后便长

长的舒了口气,说了句:“只要他在学校能呆的下去就好了!”看来,小叶的父亲对自己的儿子已经不再有很高的期望了,但我依然没有放弃他。

于是我就悄悄地观察他在学校的其他方面表现,他的朋友圈有哪些人能成为我转化他的桥梁。发现小伟同学可以胜任。于是我真诚的把我的想法与做法说出与之交换意见,小伟很乐意配合,因而在我们里应外合下,了解了问题所在。

【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原来在小叶在初一、初二的时候,是调皮捣蛋过一阵。但到初三的时候也曾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中考前两个月才开始复习,一边学习一边听MP3,美其名曰“自我放松”。复习文科科目就死记硬背,数学、物理就麻烦了,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也不好意思去问其他同学。中考成绩很不理想,来到了我们学校后就更消沉了。

学习差不是问题,只要还有心在学习上就好。而且他的计算机学的很好,打字速度很快。课余时间我经常找他谈心,从聊家常、聊兴趣开始,在班级里我也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看到他值日工作做好了,我就及时表扬,但看到他有问题时,我则要求自己要忍耐些,做到不揭他的短,不当众批评他。慢慢的小叶变的乐于来见我了,还能主动与我讲讲心里话。

有一次小叶与我谈到他的学习苦恼:他也很想每门课都取得好成绩,可每次一看到数学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了。小叶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愿意在数学上花费太多时间,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也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和同学,害怕被人笑话。 据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理论,我给出以下几个建议:

1、在目标定向上,缺乏明确学习目标的确定,小叶想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没有一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不能够很好激发学【不爱找其他小朋友玩,】

习动机,也是学习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2、在学习信念上,小叶把学习成绩不理想归因于自己的学习能力,认为自己的自我效能差,久而久之,导致习得性无助,即防御性悲观。“她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这样,小叶需要成功体验,需要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在情绪状态,小叶缺乏对数学的兴趣。他应端正学习态度,改变学习方法。

4、任务变量,为了让小叶体验成功,学习任务应从简单开始,循序渐进。

5、学习是复杂的活动,影响因素很多,彼此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以要把握好自己,即个人因素。这是主要的。

他听取了我的建议,慢慢地数学有了起色,其他科目也越考越好了。学业水平测试的时候他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面对小叶的转变,他的父母、任课老师、同学都很高兴。高兴之余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1、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沟通的爱心桥梁,这样教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对于小叶这样的学生,要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来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促使他认识并主动改正错误。

2、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孩子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他们敬畏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

倾心交流的朋友,才有利于整个班级的发展。

3、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4、以诚感动学生,换得信任。赢得学生的信任,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一半,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为了促使帮助学生成才的。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一般都是难以接近的,班主任找学生去办公室谈话,都是去接受批评的。在与小叶的交谈中,我主动放下了班主任的架子,真诚的以朋友的身份谈话,谈话的地点也改为教室,甚至到室外边走边聊。开始他对我很冷淡,问一句答一句的,存在很大的戒心。但我不气馁,注意了谈话的方式,把原来的“你应该怎样怎样”改为“我建议你怎样怎样”等他乐意接受的方式。谈话的内容也由原来的关于学习和专业知识等比较严肃的话题转化为兴趣爱好等比较轻松的话题,谈话的次数多了,他也逐渐意识到老师的真诚,与老师的距离也近了,也愿意和老师说说心里话了。

职业学校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它没有任何虚伪和浮躁,有的只是一份实干和热爱。不知不觉,踏上岗位已经有六个年头了。在感叹时间飞逝的同时,我无时不收获满足和感动。每次看着一批批自卑、无助对学习无任何兴趣的初中毕业生进入校园,家长对学生已经放弃,当他们毕业后,充满朝气和自信,自己时时刻刻树立“争先创优”时,自己感觉自己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很辛苦,但当学生成人成才时,感觉职业教育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情。

陆嘉斯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69481/

推荐访问:小孩不与其他小朋友玩 儿童爱模仿其他小朋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