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不安的前方

不安的前方

时间:2018-08-07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不安的前方 第一篇_前方

《前方》教学案例及反思

任瑞

一、案例背景

1、课题背景

对于学习,古今中外的学者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形成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以及掌握学习、最近发展区、多元智能理论等不同的学习理论。不过,学习理论对学习方式的研究主要是学习方式本身,对于如何建构学习策略,也主要是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而从学生怎样自主构建学习方案的角度展开的研究与探讨还不够,而在我国农村这样一个大班教学比较普遍、学习资源相对不足、家长辅导相对有限的学习条件下,尤其需要探讨如何在学校教学中,在教师这些成功学习者的引导下,学生建构其自己的学习方案。如何从教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习方案,是目前教学论领域应该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因为我们不能只是依靠学习论的研究来建构学习方案。所以,对于学习,需要从“习得”的角度开展研究。

本学期,我校高一年段新设两个实验班,为我校市级课题“农村普高学生自主性分层学习方案研究与实践”搭建了实践平台。本课题概念界定为“在具有明确的学习策略意识的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起来的、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条件的、学习效果显著而且学习效率较高的、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学习资源的方案”。本课题以“课前自主分层方习方案”与“课堂展示”为抓手,遵循“可选择性原则”、“分层学习原则”、“互动性学习原则”、“自我选择原则”,力求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2、教材分析

《前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丰厚,蕴味深刻,写法独特。人在离家远行途中,不断地回望故乡;思念故乡却害怕回家;即使回了家却依旧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作者把这种微妙又非常真实的矛盾的心理表达得极其细腻,每一个有久客还乡的生活体验的人,读到这篇文章,极易产生共鸣。作者对人的精神状态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写法上,作者从常规思维中跳脱出来,而有了全新的诠释。“家”,是人精神的归宿和精神的栖身之所。全文既继承了古典文学淡淡的忧愁的美学意蕴,又具有当代人生创新思维的哲理思考。语言优美,虚实结合,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3、学情分析

学生本单元学习了不少关于“家园”的文章,对这种情感并不陌生。高中的学生又大多喜欢冒险,渴望独立,对远方对流浪充满了一种理想的梦幻般的期待;他们大多是寄宿生,为了求学现在终于离开家,由当初的幻想和兴奋到后来的失望以及对家的越来越浓的思念和依恋,这种从离家到思家想归家的情感转变很容易体会和把握。

而上升到哲学层面的人的悲剧性实质上的理解学生还有一定困难,对于摄影散文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的立意上的别具匠心尚需教师点拨。根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在老师适当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能够积极而独立的思考,克服学习上的依赖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4、课前准备,自主分层学习方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这一新兴文体的特点。

2.理解文章中的核心语句。

3.把握文章主旨,对比本专题其他思乡文章,理解作者对思乡情结的现代阐述。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感知作者独特的视角,体悟文章的思想内涵;【不安的前方,】

2、在与文本对话、评点的基础上,品析语言,完成对人类终极关怀的初步体验。 学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问题探究、分层合作

(三)动态分层学习内容(前3项每人独立完成)

1、课前预习,掌握字词。

2、审视书本P63的图片,这是一位印度摄影师的作品,如果你在网上看见,请你留言,或抒发感想,或鉴赏点评。

示例:前方是一个诗意的名词,它用梦幻般的色彩召唤我们,它用绚丽多姿的世界等候我们;它引领我们离开家园,踏上未知的前行路。

3、摄影散文充分体现了联想的魅力,请找出作者看过图片后联想到的三个结论?

4、问题探究(小组合作,其中问题4每人必须完成)

问题1:人为什么要离家?

问题2:“家”、“前方”、“路”、“流浪”的象征义。

问题3:为什么人生是场苦旅?

问题4:人的悲剧性实质有什么表现?理解这些句子的内涵(每人至少品味一句)

5、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人生是不是一场没有意义的虚空的轮回?(可选做)

6、自主研究或学习困惑

7、课后作业:小组合作完成对“家园”、“前方”、“人生”的体悟与思索,将短文发至班级博客。

二、课堂教学实录

(投影《前方》照片)

师:这是一位印度摄影师的作品,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见了什 么?由这幅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

A组学生代表:我看到了几双眼睛,几双在凝望着前方的眼睛,就像书上写的一样,他们可 能都没有离过家,所以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对前方的期待与希望。旁边那个男的可能是在远方受到了伤害而归来的。

师:观察得很仔细,抓住了“眼神”这个细节,不过对男主人公的着墨不够。

B组学生代表:男主角的眼神秘而迷离,可能他是离家,前方是未知的世界。

师:或归家,或离家,都有可能。好的摄影作品给人无尽的想像。【不安的前方,】

C组学生代表:我看到破旧的车厢,感受到一路的风尘和他们疲惫的灵魂。破旧的车厢就如 同他们心灵的创伤。(学生鼓掌)

师:能捕捉到照片的神韵。

D组学生代表:前方未知,我们茫然。对前方的迷惘如同蛰伏于内心的彷徨,今日开出了花。 师:很有诗意啊。(师生鼓掌)

师:摄影散文充分体现了联想的魅力,请找出作者看过图片后联想到的三个结论?

生: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 质„„

师:非常完整!那么“人为什么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生1:因为人类祖先迁徙的习性,还有外界的诱惑,现实的无奈和压迫。

师:这让我想起柯灵的《乡土情结》,文中说一部分人离家是浪漫主义的闯世界,一部分人 离家是现实主义的讨生计。只有这三个原因吗?

生2:因为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师:对,我们概括起来,有四点原因:迁徙的习性、外界的诱惑、现实的无奈、心中的前方。 大家以为这四点原因中哪一点是最关键的原因?为什么?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C组学生代表:第四点原因,因为只有它能充分体现人的主动的精神追求。

师:好,哪个小组的同学自告奋勇来朗读一下这一段,要读出“人的主动的精神追求”的味 道。

F组学生代表1:(朗读第7段)

师:F组成员能点评一下伙伴的朗读吗?

F组学生代表2:读得很入味,读出了新奇和兴奋的语气。

师:那么,8、9两段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F组学生代表2:应该是迷惘与悲壮吧。

师:呵呵,你能朗读一下吗?

F组学生代表2:(朗读8、9两段)(师生鼓掌)

师:我们在张洁的《我的四季》中,体味着许多词语的象征意味,刚才两位同学朗读的文段 中,有哪些词语有象征意味?

生1:“前方”不完全是空间概念,更多的是象征着“理想”。

生2:“家”象征着“精神栖居之所”。

师:“家”的象征意味,看来被许多人共同认可。那么“路”象征着什么?

生3:人生之路。

师:那“在路上”这个概念象征着„„?

生4:处在离家与归家间的求索、飘泊状态,寻求理想和精神家园。

师:第10节中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苦”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1:路是坑洼不平的,车厢是拥挤不堪的,旅途中的心情是惶惑、茫然、不安、无奈、焦 躁不宁和索然无味的。

师:看来不但有皮肉这苦,更有精神之苦了。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向大家介绍一个名词“终 级关怀”。(多媒体介绍百科名片::终极关怀)哪个同学能代为介绍?

生:终极关怀正是源于人的存在的有限性而又企盼无限的超越性的本质,它是人类超越有限 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 思考,这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哲学智慧;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 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

师:涉及到“终级关怀”的名人名言有很多,如少年郁达夫曾经在家乡的富春江畔看船来船 往,年纪小小的他有一天突然发问:它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还有不知大家看过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没有?书的一开始,主人公苏菲就被一封神秘的来信吸引住: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大家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1:苏格拉底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生2:史铁生在地坛里始终思考着三个问题:关于生,关于死,怎样活。

生3: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截取远行途中极富隐喻的一个断面,浓缩体现了青春之 旅的渴慕、期盼和迷惘的复杂心情。

师:大家补充得非常精彩,看来读书确实能够丰富我们的内涵。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最后 一个关键句,大家找找,人的“悲剧性”实质在原文中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生1:总想达到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 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生2:还有一点,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 之中。

师:这个任务我们课前着重自学过,小组成员之间能不能互相交流,品味一下这三句话的内 涵,然后推荐写得好的同学来展示一下。(小组交流)有鉴赏第一句的吗?

B组学生代表:“总想达到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这句话说明了希望与理想可望而难

即。

G组学生代表:人生是一场苦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安的前方,】

师:人生的确是一场苦旅。我们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仿佛预感到人生的艰辛;活了一辈子 后最后又在亲友的哭声中撒手人圜,有几个人心中是安祥而不带懊悔与愧疚的?

师:“前方”难即,那么退回往昔的“家”吧,哪组代表来品味一下第二句“走向前方、到 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A组学生代表:家园是我们精神永远的依恋和归宿,不过对家园的依恋很奇妙,可能仅仅附 着在对一口甘泉的清甜记忆上。

D组学生代表:我读过一篇文章,我十分赞成作者的观点,作者说,我们与其说自己恋乡, 不如说是自恋,那是在悲悼自己在故乡流逝的青春与韶光。

师:是啊,我们生命最初最美的那部分就是抛洒在家乡的。有人鉴赏第三句吗?“人无法还 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E组学生代表:为讨生计、闯世界而漂泊流浪的人儿无法找到一生的归宿。他心中想念的那 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挡雨的实在 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

师:是啊,我们学过鲁迅的《故乡》,鲁迅长大后回到故乡,遇到儿时最要好的玩伴闰土时, 两人还是无话不说的知已吗?

E组学生代表:不再是了,闰土在鲁迅面前变得拘谨而木讷,似乎快要成为熟悉的陌生人了。 师: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别的看到的是变了的你。说明精神家园是难觅难归的。 (师生呈沉思感悟状„„)

师:好,刚才我们品味了关于人的“悲剧性”实质的三句关键句的内涵,我们有没有发现, 人们离家,迈向前方,是为了寻找精神家园;又频频回首,怀念家乡与故园,因为那里 曾是我们的精神的栖居之所,那么渴望外出与思念家乡是不是构成了一组永恒的矛盾? 我们踏上通往方前的迷茫之路,是为了寻找精神家园;殊不知,使心灵得以慰藉的精神 家园就在生我养我的故园!既如此,人当初何必离家呢?

师:还有,我们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又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好像我们辛苦经营一生 后又回到了零点,那么人生是不是一场了无意义的虚空的轮回呢?

生1: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暂时不能回答,但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已有明确的答案,张洁在 《我的四季》中告诉我们,“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我收获了自己的人生”,虽然收获的是干瘪的谷粒,但我也很充实,无怨无悔。

生2:还有《我心归去》中,作者说,只要我们在那儿挥洒过血、泪、汗水,那儿就是我们 的精神的栖居之所,我们就心有所属,不会感到虚空孤独。

师:是啊,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何其短暂,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生只是天地间匆 匆的过客。人类何其渺小,人只是广阔宇宙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物质斑点。可谓“寄蜉蝣 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然则我们千万不要因此而小觑了自己。生命总在不断的希望 与失望、肯定与否定、短暂与永恒中循环前行。就是在这进出之间,觉醒的个体也有了 自觉的精神追求,人生也就有了全新的意义。(师生鼓掌!)

师:那么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家园的内涵是丰富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精神需求 也是不同的。儿时我们感受亲情和友情的温馨;成人后我们追求事业和爱情;有了一定 的阅历、思想成熟后,我们更多地感受到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情怀。我们不断地离开 家园,向着前方的旷野进发。

师:我十分欣赏这样的比喻:人是大地上的一株植物,根紧贴着大地,那是我们儿时的精神 家园;茎叶朝向天空和阳光,那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终极归宿。(学生鼓掌、认可)

师:《必修二》有一篇非常好的散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十分欣赏这篇散文的结尾,

它是这样写的:

„„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 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 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 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 略不计。

(学生有的赞叹,有的迷惑,议论纷纷)

生1:写得太玄妙了!

师:大家有点看不懂,尤其后面几句,是不是?如果大家看过史铁生的《我之舞》会理解得 更好。杨丽萍大家听说过吗?舞者杨丽萍以舞蹈为载体传达了她对生命的个性化理解。 其实天地宇宙也有它自己的歌舞形式:从一滴水的蒸腾循环降生到大地上每一条河的整 体意识,从自然万物从土里来又归土里去,从阴阳交转到四季轮回,还有中国的太阳女 神羲和驾着马车周而复始地西落东升„„所有的歌舞形式都演绎了宇宙生生不息的欲 望。人为万物之灵长,与浩淼永恒的宇宙相比,其个体生命是渺小短暂的,所谓“朝菌 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一个生命整体,繁汻生息至于今, 已有五千年的文明,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更何况天地宇宙间,“变与不变”“短暂与永 恒”都是相对而言,应该辩证看待,“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 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以我们对于生死大可不必过分感慨唏嘘。 恕我孤陋寡闻,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庄子和东坡,中国文学中似乎还没有人像史铁 生那样把死亡写得如此平静、如此温暖、如此达观、如此富有诗意。他用终极视点审视 自己的生也审视自己的死,既看到自身生命的中断也看到它的延续,在生生不息的生命 长河中,“我”在其中生生不息轮回不已。在这里,死由恐怖变为亲切,由暗黑变为明 亮,由冷酷变为温暖,死之恶变为生之美。这是一首无比美妙无比温情的关于死亡与生 命的颂歌。

看破看穿看淡了世俗的喧嚣扰嚷,回归生存生活生命的本真的智者毕竟太少。自拂无弦琴,守拙归园田的陶渊明式的精神独舞者也只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在今天我们这个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里,我们不但要会跳一个人的探戈,更应该学会——与狼共舞。(学生大笑)

师:呵呵,大家不要笑,真的,如果我们用终极视点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今天肆意修 改自然法则其实是在自毁前程。(学生认可)

师:当然,在此之前,我们先要学会与他人共舞。因为大写的“人”生来就应该互相支撑, 在坎坷的生命旅程中, 我们倾斜的肉身必须借助彼此的支撑才能保持我们高贵的头颅永远正视前方,因为有爱与关怀的存在,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会丰沛而充盈,我们迈向前方的脚步才会执着而坚定!(学生鼓掌,教师出示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捧起课本,大声朗读文章的最后一句“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师生共同大声朗读)

师:对这个问题,现在大家心中想必成竹在胸,已有答案了吧?

G组学生代表:苦也好,乐也罢,这都是岁月给予我们的洗礼,挫折和幸福都是人生的财富, 只要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充盈而丰沛的,我们迈向前方的脚步就是坚定的,前方是我们追 求的精神家园!(师生鼓掌)

B组学生代表:生活远比想像要复杂而丰富,停顿和死亡没有任何区别,我们既要承受生命

不安的前方 第二篇_《前方》教案

《前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简单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学习文章中联想和虚实结合、反弹琵琶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体悟文章立意,并作出点评。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对人类心灵家园、精神归宿的哲学思考。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2、理解作者对人类心灵家园、精神归宿的哲学思考。

三、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演示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

六、教学内容和步骤

【不安的前方,】

(一) 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朴树的《平凡之路》)刚刚给同学们听的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正如歌词中所写的:我曾经拥有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却无法自拔。人生的路无数次让我们欢笑与流泪,让我们失落与忐忑,然而冥冥中这条路也是我们唯一要走的路。人生中有些东西,可能回游离于视线之外,但始终寸步未离你的心间。明天依旧,路途遥远,而我们都在路上,奔向前方。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上的这张照片,从这幅图片中,你看到了些什么?(请学生发言,最后由教师总结。“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有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同学们对这幅画的理解是这样的,曹文轩先生呢也观察了这幅图,并由此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前方》。

(二)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农村。1974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是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代表作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细米》《天瓢》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三)简介摄影散文

介绍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它是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一幅或若干幅的摄影画面的展示,运用散文语言,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综合艺术形式。这种文体兼具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直观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灵活。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限制,展开联想。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动物世界、舌尖上的中国)

(三)检查预习

迁徙(xǐ) 袭(xí)击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 cuì) 颠簸(bǒ) 惶(huáng)惑 温馨(xīn)抛锚(máo)

(三) 分析课文

1. 请同学们朗读全文,并找一找文章中有哪些作者对这张照片的直接描述。

(第1、8、10、12段,并总结:车——破旧、简陋、拥挤不堪,人——惶惑与迷茫)

2. 请同学们再迅速浏览一遍文章,看看课文是如何划分段落的?

(第一段(1):由照片引出话题;第二段(2-11):展开联想,抒发感触;第三段(12):回到照片,呼应开头)

3. 简单分析第一段:从照片切入(“他们去哪儿”,“他们”指谁?),提出离家(归家或远行)这个主题,说明大家都正在路上,由照片的到最初的体验。

4.第二部分分析

(1)请同学再次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找出作者在第二部分提出了哪些核心观点围绕哪几个方面抒发了感悟?

(①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②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③人的悲剧性实质)

(2)作者在第二段中提出了“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个观点,为什么作者会得出这个观点,引起人们产生离家欲望的原因有哪些呢?请同学依据课文分析概括一下。 (原因:第3、4段:迁徙的习性;第5段:外界的诱惑;第6段:无奈的压迫;第7段:前方的召唤,分别分析补充,如人类第一次大迁徙是为了吃海鲜、毕业生一味向往北上广、家庭的压迫等)

(3)对第七段中的“前方”进行分析理解,请同学回答,文中的“前方”指的是什么,与课题《前方》的含义有何不同?

(第七段中的“前方”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概念,它等同于理想,理想在召唤我们前进,奔向我们的精神目的地、精神家园。课题《前方》一方面。以照片为例,既指路和旅途的前方,又虚指人的理想,虚实结合。)

(4)请同学回答第8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作用,把读者思绪从联想感悟中拉回到摄影作品中,再围绕作品展开另一个观点的解读、鉴赏、议论和抒情。)

(5)第9自然段中,“路连接着家和前方。”这里的“路”指的是什么?

(不是单纯的道路、大街小巷,是人生之路。)

(6)如何理解“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这句话?

(人的肉体在家里,可是灵魂找不到可以停靠和休憩的港湾,心灵就会有浓重的漂泊感与孤寂感。在人生的路上找不到心灵的家园和归宿。如长时间的假期会让人变得百无聊赖。)

(7)第10段中写到了作者对去前方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也是作者的第二个核心观点,那么作者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生之旅究竟苦在哪里?

(皮肉之苦:拥挤不堪、坑洼不平、颠簸、东倒西歪;

精神之苦:惶惑、茫然、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

(8)为什么作者还要写坐在豪华游艇、舒适飞机、火车上旅行的人,并且发出质疑“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物质条件好、免受身体之苦的人不一定能免于精神之苦,因为大家都需要努力追寻自身的精神家园。)

【不安的前方,】

(9)“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中的“实质”可以删去么?为什么?

(不能删去。苦旅具体的说是境遇之苦和精神之苦,文中说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

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汽车或飞机,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理想上的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所以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

(10)第十一段中,作者提到了人的悲剧性实质,那么作者认为人的悲剧性实质有哪些呢? (三重悲剧:①到处流浪,惦念家乡; ②无法还家(引用大量诗句证明,并借诗句加以佐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③还家无家)

(11)如何理解“还家而无家”?

(可以依据崔颢的诗来分析,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被谁遗弃?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古人飘然远去不再回来,空留白云千载;在空间上,眼下虽有晴川沙洲、茂树芳草,而我的家乡在哪里呢?崔颢的家乡在河南开封,离黄鹤楼有点远又不太远,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发问呢?我想任何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由崔颢诗点出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一种近似于宗教的皈依感。)

【不安的前方,】

(12)文章在第二段中写道“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而在第11段中却又写道“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作者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 不矛盾。本文的主题涉及的是对“家”的追寻。“家”已不是普通的生养之地,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精神的栖息之所,人的精神家园。离家是为了寻求理想归宿,归家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心灵安慰。

这种写法是“反弹琵琶”。作者一改前人“恋家”“归家”的思绪和呐喊,非常理性地分析了人类远行的原因和出走与乡愁的关系。阐述了“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一观点,这样使作品主旨深刻,内蕴更加丰厚。突出强调了人苦苦追寻的“家园”是“精神家园”。 简单介绍“反弹琵琶”的写作手法: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突破思维定势,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或从常规的反面入手,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独辟蹊径,熠熠生辉。写出见解新颖独特的文章。)

5. 想一想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关系如何?

( 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

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

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掘。)

(四)总结教学

1. 写作特色:1.联想与想象2.虚实结合3.反弹琵琶

2. 作者从一幅照片写到了人们的离家,从离家看到了人们在精神受到的折磨(思乡)。

虚实结合,这种折磨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乡愁,而更是一种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

种寻求精神上的依托感、依靠感,这种对家园的眷恋与追求是为了使人不再有精神上的孤独感。“家”实际上已成为离家人们的精神寄托、精神归宿。

3. 学习完文章,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文,体会不一样的内涵。

(五)比较阅读摄影散文《生命的绿色》

(六)教师寄语: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热

爱生命》

(七)布置作业:自选一张摄影作品,运用联想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摄影散文。

七.板书设计

前方

曹文轩

前方→理想、未知的人生

路→人生之路

家→心灵家园、精神归宿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69424/

推荐访问:不安的前方歌词 不安抗辩权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