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分析幼儿喜欢模仿老师

分析幼儿喜欢模仿老师

时间:2018-09-20   来源:自我鉴定   点击:

【www.gbppp.com--自我鉴定】

分析幼儿喜欢模仿老师 第一篇_幼儿眼中好老师标准的调查研究

幼儿眼中好老师标准的调查研究

一、问题提出

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是幼儿园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评价教师时,人们往往从园长、教师或家长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幼儿的想法。其实,幼儿在发展自我评价能力的同时,其评价他人的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3 岁幼儿多依赖他人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倾向于从外部表征评价他人; 4 岁幼儿开始能够初步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规则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好坏; 5 岁幼儿更是能自觉模仿成人从社会意义上去评价自我和他人。幼儿是怎样评价教师的呢 ? 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呢 ? 这正是我们此次调查想要深入了解的。本调查拟为教师改变教育行为提供依据,也为幼儿教师的挑选和培养提供一定依据。

二、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对象为北京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共 191 名,其中小班幼儿 88 名 ( 男 50 名,女 38 名 ) ,中班幼儿 44 名 ( 男 22 名,女 22 名 ) ,大班幼儿 59 名 ( 男 28 名,女 31 名 ) 。 针对小班幼儿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差、无法完整表达自己想法的特点,我们采用了看图说话与谈话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中、大班幼儿有较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特点,我们采用了谈话法。

对小班孩子,我们准备了五张画:第一张画是教师面带微笑跟幼儿说话;第二张画是教师面无表情地对着幼儿;第三张画是教师眼睛瞪着,用手指着幼儿,正在发怒;第四张画是教师面带笑容,用手抚摸着幼儿;第五张画是教师两手抱在胸前,不理睬幼儿。

对中、大班孩子,我们准备的问题是:你喜欢班上哪位老师 ? 为什么 ? 如果幼儿不能具体回答,我们准备了以下问题:你喜欢老师对你们笑嘻嘻的吗 ? 如果你犯了错误,你希望老师怎么做 ? 如果孩子不能回答,可提示:是马上在班上批评你,还是悄悄地只跟你一个人说 ? 你们 班的老师最喜欢班上哪些小朋友 ? 为什么 ? 你喜欢长得好看的老师吗 ?

三、结果与分析

( 一 ) 小班幼儿所喜欢的教师的标准

表 l 小班幼儿喜欢的教师的标准

从对小班幼儿的调查来看,小班幼儿选择第一张画和第四张画的人数最多,分别占总人数的 35 %和 23 %,选择无表情、面带怒容和旁观的幼儿分别占总人数的 19 %、 20 %和 10 %。由此可看出,小班幼儿喜欢面带笑容的教师,经卡方检验,男女幼儿的选择总体上无差异 (X=4.55 , 0.05))=9.49 , p>0.05) 。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幼儿还选择了面带怒容和旁观的画,当我们问为什么时,他们说“她穿的裙子好看”或“她梳着小辫”。可见,小班幼儿在观察图画时,较易受形式因素的影响,反映出小班幼儿喜欢穿着整洁漂亮的老师,特别是女孩子对服装、外貌更关注,有 29 %的女孩子选择了穿着整洁漂亮而

面带怒容的画,只有 14 %的男孩子选择了同样的画,经 T 检验,男女幼儿在这个选项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t=5.56>t(16,0.01) , p<0.01) 。

( 二 ) 中大班幼儿所喜欢的教师的标准

1 .教师的外貌是赢得幼儿喜欢的重要条件。

表 2 中班幼儿喜欢的教师的标准

表 3 大班幼儿喜欢的教师的标准

当我们问幼儿“喜欢不喜欢长得好看、漂亮的老师”时,中班幼儿回答肯定的人数是 39 人,占总人数的 88 %;大班幼儿回答肯定的人数是 51 ,占总人数的 86 %,无所谓的只有 4 人,占总人数的 7 %。从中可见, 4 岁至 6 岁的幼儿已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如当我们问:“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漂亮的 ? ”有的中班幼儿会回答:“梳小辫、穿裙子。”有的说:“把头发披起来的。”中大班幼儿还开始从内在素质上评价老师。如当我们问他们喜欢班上哪位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位老师时,有的幼儿回答:“我喜欢班上的 xx 老师,她对我们好。”“温柔,说话小声,小朋友犯错误了,说一会儿就不说了。”“她不发脾气。”有的幼儿则回答:“她教我们画画”,“她教我们知识”等。从我们对这些教师的观察来看,这些教师并不是像电影演员、杂志封面人物那样漂亮,幼儿之所以认为她们漂亮好看,除了她们的确长得可爱之外,还因为她们对幼儿的良好的教育态度和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大中班的幼儿已经能够把漂亮好看与人内在的素质结合起来了。在此,与中班幼儿相比,大班幼儿更偏向于内在素质,这方面的评价标准也更多,如中班幼儿选“漂亮”一项的在七个项目中排第一位,在大班则排第三位;中班幼儿只能说出喜欢老师对他们好,大班幼儿则能说出好的具体方面,如“跟我们一起玩”“给我们上课”“不发脾气”等。

2 .教师良好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是赢得幼儿喜欢的关键因素。

80 %的中班幼儿和 98 %的大班幼儿都喜欢老师面带笑容,对幼儿态度和蔼可亲,可见教师的情绪与态度在幼儿心目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一位幼儿讲到她喜欢老师是因为“我们爱玩什么,老师就带我们玩什么”,还有一位幼儿说:“她对我们好,因为她帮我们扫地、干活。”可见,幼儿说老师对她们好不只是因为老师的面部表情,还涉及到老师的教育方式。当被问到“如果你做错了事,你希望老师怎么办”时, 50 %的中班幼儿和 75 %的大班幼儿希望老师讲道理,具体做法是“好好说”“不生气”“原谅”或“说出我哪里不对”。有位幼儿还希望老师不要把幼儿的错误告诉别的老师。 73 %的中班幼儿和 93 %的大班幼儿愿意老师与他们一起游戏,因为老师可以给他们出主意,组织游戏:使他们玩得更高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 4 5 下一页

3 .教师在公平对待每位幼儿上做得还不够好。

从被调查的每个班的情况来看,几乎都存在教师不能把爱公平分给每位幼儿的情况。当我们问幼儿“老

师最喜欢班上的谁”时,很多幼儿都说出了被老师喜欢的幼儿姓名。当问到为什么老师最喜欢他们时,幼儿回答说因为他们“乖”“听话”“听讲”“做事、睡觉总第一”“爱学习”“不吵架”等。可见,虽然老师口头上说“ 全班的小朋友我都喜欢”,但实际行动不是这样,幼儿能从经常受表扬的小朋友身

上推断出老师喜欢谁。

4 .幼儿年龄、性别与好教师标准的关系。

卡方检验表明,中班、大班男女幼儿在表 2 、表 3 项目选择上没有显著性别差异 ( 中班,表 2 , X=0.96 ; 12.59,p>0.05 ;大班,表 3 , X=2.36 0.05) ,这说明男、女幼儿对老师的喜爱具有共同性。关于大、中班幼儿年龄与好教师标准选择的关系,经检验也没有发现显著差异 (X=2.90 0.05) ,这说明中、大班幼儿对老师的喜爱具有一些共同性。

四、建议

( 一 )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穿着打扮应大方漂亮,给幼儿美的熏陶

由于教师的外貌是吸引幼儿的一个外在条件,所以在挑选幼儿教师时,应注意选择外貌端庄的人。由于幼儿对教师的衣着也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因此幼儿园的教师可以适当地美化自己,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现在很多幼儿园要求教师统一着装,不能留长发,不能穿裙子,虽然这样开展活动方便,但确实太单调了。幼儿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幼儿教师可以穿一些颜色较鲜艳、搭配恰当的衣服,如夏天可以穿裙裤,头发可留一点。只要每位教师的打扮适合她的个性特点,又不影响活动,对穿着就没有必要统一要求。

( 二 ) 在选择幼儿教师时有必要对幼儿教师的气质性格进行测试考查

幼儿喜欢老师面带笑容,对他们和蔼可亲,因此在挑选幼儿教师时要注意其气质性格,我们不能仅从知识能力这个方面来选择幼儿教师。对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表明,优秀幼儿教师的特质是:关爱他人,耐心细致,敬业爱业,认真执着,善于学习、不断进取,热情、乐群,悦纳他人、善于与人合作,待人真诚、信赖他人,务实、肯干。所以在选择幼儿教师时,有必要进行性格测验,因为适合幼儿教师的良好性格,如耐心、温和、不急躁、稳重大方、活泼等心理特征,不是在幼儿教师培训的两三年时间内就可形成的,这些品质跟个人气质和长期的教育环境有关。

( 三 ) 教师要把爱心渗透在每天的教育过程中

幼儿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是否受幼儿欢迎的决定性因素,正如一位幼儿所回答的那样:“长得好看的老师不一定心好。”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从心里喜欢幼儿、热爱幼儿,从幼儿的心理需要出发组织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成为幼儿的好朋友。也许教师觉得是否受幼儿欢迎无所谓,只要自己工作轻松就行了。研究表明,教师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影响源,因此教师应该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幼儿园,常面带微笑,说话

和蔼可亲,能与幼儿近距离接触,如常与幼儿聊天,抚摸幼儿,用温柔的眼光看着幼儿说话等,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让幼儿感到与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很愉快、很高兴。幼儿经常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就容易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

由于控制能力较差,幼儿经常会做出一些“违规”的行为,如争抢玩具,上课说话,弄坏玩具等。教师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这些行为,不能因幼儿一犯错误就冒火、训斥,从调查结果来看,幼儿不喜欢教师这样对待他们。幼儿年龄虽然小,可他们也有自尊心,对自己的缺点,他们希望老师“悄悄地说”“不要告诉别的 老师”。但我们的教师是否从幼儿的角度考虑过他们的心理需要呢 ? 应怎样处理幼儿的违规行为呢 ? 笔者建议教师多使用肢体语言,因为这种无声的语言既可以制止幼儿的违规行为,又可照顾幼儿的自尊心。如在幼儿抢别人玩具时,教师可以立即走到这位幼儿的身边,用威严的眼睛盯着他,这比大声地叫嚷“ xx ,你在干吗”效果要好多了。如果教师能经常用这样的肢体语言与幼儿交流,不仅能使幼儿得到正确、适宜、长效、深刻的行为强化,同时还有助于幼儿逐渐学会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其社会情感认知的培养,促使幼儿发出更多积极的社会性行为。

( 四 ) 教师要爱每一位幼儿

教师喜欢那些“听话”“乖”的幼儿,而经常批评那些“调皮”“不守纪律”的幼儿,这种偏爱行为能直接影响幼儿自我评价的形成,从而影响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因为幼儿知识经验有限,他们的自我评价水平不高,会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态度当作自我评价的主要标准,所以心理学家安南耶认为,儿童评价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最初是教育者评价的直接表现。经 常受到 老师表扬的幼儿会表现得较自信,对自己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而经 常受到老师批评指责、被老师忽略的幼儿则有自卑倾向,对自己评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每一位幼儿的优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特别是要给予那些“不乖”或“默默无闻”的幼儿以表扬和鼓励,使每位幼儿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从而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对别人和周围事物形成积极的态度。

( 五 ) 教师应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去,做幼儿的好朋友

国外游戏训练方案的研究表明,成人对游戏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当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儿童游戏,尊重儿童游戏意愿,灵活把握时机给予指导时,就能激发儿童对游戏的兴趣和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并有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提高幼儿相互交往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到幼儿游戏中,与幼儿一起商量规则,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像幼儿一样尽情地游戏,就更能得到孩子们的喜爱。

分析幼儿喜欢模仿老师 第二篇_练习二案例分析

练习二案例分析 (一)晨间活动时,老师在接待幼儿。丫丫未了,她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老师回以热情的微笑,并蹲下来拥抱丫丫,然后指了指操场一端的玩具筐说:“丫丫,自己去拿玩具吧。”丫丫的奶奶看了很生气: “老师为什么不帮孩子拿玩具,我交那么多费用,上你们幼儿园,就是让孩子得到好的照顾……

案例分析: 1.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方法还未被家长接受,特别是祖辈的观念,由此也可看出家长对后代的溺爱程度。

2.收费高并非幼儿园的行为,但也可以理解,每一个家庭花费较多的钱,选择好的学校就是为了让孩子得到好的教育、好的照顾。

3.从案例中还可以看出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教育的同时,也要更新家长的科学育儿观念。

应对方法: (1)幼儿园要运用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

(2)教师要适当改变培养孩子的策略:既然家长不愿孩子多做事,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培训,逐步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而不能急于求成,造成家长误解。

(3)对于幼儿园的高收费问题,一方面用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家长的信赖,另一方面要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将幼儿园的收支情况公开,使家长能理解。

(二)大班的美术活动,孩子们正在画画。陆续的有4,5个孩子已经画完了,孩子们把画交给老师,老师微笑着接过画,打开录音机,这时耳边传来了优美动听的音乐,孩子们听着音乐,蹦蹦跳跳的走进盥洗室,自觉地盥洗完后,选择自己喜爱的区角,开始进行最爱的区角活动。瞧!有的在图书区看书,有的在科学区做实验;强强和欢欢选择在美工区欣赏小朋友刚才画的画。哇!小朋友画的画可真漂亮!欣欣画的狮子可真威风,像狮子王;亮亮画了很多狮子,有大有小;真真画的狮子怎么没有胡子呀?……这是老师过来了,强强连忙拿出自己的画,向老师大声的介绍起来,老师用笔很快的把强强说的内容记录下来,还奖励强强一颗五角星。这时,许多小朋友都已经画好画了,各个区角都开始热闹起来,最热闹的是美工区,孩子们相互新梢着彼此的作品,老师在给它们做记录,五角星在他们的额头上闪闪发光。请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要点: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时间……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活动)

案例分析:《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根据情况随时调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活动安排。案例中的教师,让先完成绘画的幼儿盥洗后,自由选择区角进行分散的区角活动,可以先看书,可以相互参观作品……直接进入下一环节,又将点心的时间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并在一起,让吃完点心的小朋友自由结伴,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幼儿无聊等待现象。

教师充分利用各环节之间的“时间差”,打破以往整齐划一的时间安排,使活动安排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老师和孩子们正在玩“大风吹”的游戏,忽然,明明跑过来向老师告状:“老师,欣儿生气了,一个人跑到教室外边去了”。老师顺着明明手指的方向,看到了欣儿跑到教室外楼梯角落的“悄悄话”屋里,不再出来。老师想了想,对明明说:“谢谢你。老师知道了”。老师继续和孩子们做游戏,一边始终留意观察“悄悄话”屋里的情况。过了一会儿,欣儿自己从悄悄话屋里走了出来,来到老师面前,似乎不那么生气了。老是当做什么事情也没发生,拉起欣儿的手,向小朋友中间走去。游戏活动

结束了,孩子们在吃点心,这时,老师悄悄来到欣儿身边,蹲下身子,和欣儿在说些什么……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突发事件,一个孩子因为生气而离开队伍。知情的老师没有立即把欣儿叫回来当着孩子面批评她,而是选择了个别教育方式。其做法的优势是:

1.欣儿生气了,独自一人暂时离开集体,这是欣儿排解内心消极情绪的一种方式,对他本人是有意的。且欣儿选择在“悄悄话”屋离活动室不远,教师可以关注到欣儿的情况是安全的。

2.欣儿的行为并未对集体活动造成大的影响,教师不必中止正在进行的游戏活动。

3.在其他幼儿身上未出现类似的情况,如果采取全班教育方式,可能会引起之间相互模仿,出现防不胜防的现象。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走路

设计意图:

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爱模仿更是小班幼儿突出的特点。之前的音乐活动《小动物怎样叫》,让幼儿对小动物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这前提下,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并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能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分析幼儿喜欢模仿老师,】

1、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2、学习跟音乐有节奏的模仿小动物走路。【分析幼儿喜欢模仿老师,】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走路》的音乐和课件,小鹿,小鸭,小猫,小乌龟头饰。

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小动物怎样叫》

宝宝们--(哎)今天乖不乖?(乖)那我太爱你们了!以唱问唱答的形式(我爱我的宝宝,宝宝乖不乖?乖乖乖,乖乖乖,乖乖乖乖乖--)真乖!老师知道你们还会唱答《小动物怎样叫》呢。(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小狗、小鸡、小羊、小鸭、小牛)宝宝们学叫的真好听!你们知道小动物叫的声音不一样,那它们走路的样子你们知道吗?今天呀,老师给你们请来了四个小动物,你们看看它们是怎样走路的?

二、依次出示小动物图片,请幼儿说说小动物走路的特点,并探索模仿动物走路的样子。

1、第一个出来的小动物它是谁呢?(小鹿)它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它是怎样走路的呢?请幼儿自由探索模仿。

2、第二个出来的它是谁呢?(小鸭子)嘴巴扁扁的,它是怎样走路的呢?请幼儿自由探索模仿。?

3、第三个出来的小动物它是谁呢??它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背着硬硬的壳)它是怎样走路的呢?请幼儿自由探索模仿。

4、第四个出来的小动物它是谁呢?(小花猫),会抓老鼠。它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它是怎样走路的呢?请幼儿自由探索模仿。

它走路什么样子?请幼儿模仿。

"小朋友们模仿的真好,到底这些小动物是怎样走路的呢?有一首好听的歌曲会告诉你们的。"三、完整欣赏歌曲《走路》,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随歌曲节奏有表情的表演。

1、播放课件(图随音乐出示),完整欣赏歌曲。

2、再次完整欣赏歌曲,随音乐拍击节奏,熟悉旋律及歌词3、根据歌词边提问边引导幼儿练习小动物走路的动作。

(1)歌曲里是怎样唱小鹿走路的?(跳跳跳)引导幼儿有节奏的练习(小鹿走路跳跳跳)的动作。

(2)歌曲里是怎样唱小鸭子走路的?(摇摇摇)引导幼儿有节奏的练习(小鸭子走路摇摇摇)的动作。

分析幼儿喜欢模仿老师 第三篇_模仿敏感期

案例分析

案例

在我们班上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孩子们一起推小椅子,喜欢一起在教室“乱跑”,喜欢一起“乱跳”,似乎他们总喜欢“一起”。还有在班上,他们也总喜欢跟着老师一起做,还喜欢学老师说话。

分析

孩子为什么总喜欢学大人说话?为什么学其他小朋友的样子呢?其实这都是源自于用一个问题:模仿。

模仿敏感期一般会在2岁左右出现,因为儿童模仿的事情是有选择性的,在这个期间孩子会模仿他身边的所见所闻,会重复父母的语言,父母的表情,模仿老师,模仿小朋友等。这是孩子从一个简单的生命状态中要跨越一个很高的状态做的一个前期的准备。

措施

1、 孩子的模仿从细节开始

托班孩子模仿性极强,思维具体形象,老师、家长都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的表现出来。而老师时孩子一天中接触最多的,因此他们模仿最直接的对象就是老师。

2、 教师的言行需从细节做起

老师是孩子的“标准模板”,老师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往往容易误导孩子。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也坚决不能做。

分析幼儿喜欢模仿老师 第四篇_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案例分析:如何加强幼儿的自控能力

案例背景:

我班王业尧小朋友今年5岁,他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知识面较广,但是他的自控能力较弱,这和他的父母有一定的关系。他的爸爸妈妈是国家公务员,他的父母又都是家中独子,在家里所有的人都是听王业尧的,自己的随意性就很大,做任何事情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家里父母叫他干什么事情的时候,他所做的反应就是一会东一会西,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坚持下来。常常使得家长束手无策,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上称为幼儿的自控能力弱,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这种特点,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因而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孩子在此时的行为表现,从而影响了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发展。

案例描述:

一天我要进行教学活动上,我请幼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请小朋友坐好”“大家坐好”,这是教师经常用的一句话,这时候只见一位幼儿叫起来说:“老师,王业尧还没有坐好”,王业尧这时候还站在位置上,我就对他说:“王业尧快坐下来,你这样会影响别人的”,这时候他慢吞吞的坐下来。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我看他又站起来跑到玩具区,拿着玩具枪一边跑一边说:“砰砰……、冲呀”!我又叫了一声:“王业尧还不快点坐好”,他这时候看着我不理不睬,还是拿着枪玩,这时候我气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把他抓住,放在我的身边。活动结束后,我问王业尧上课的时候为什么不坐在椅子上,他说:“我喜欢自己玩打枪的游戏,不想上课,我不想坐在椅子上”。我又对王业尧说:“上课的时候有上课的规则,不能随便的下地玩,你这种下地玩的行为是不好的,也是不对的。”

到了户外游戏的时间了,我带幼儿到楼下做游戏,我们大家在一起高高兴兴做游戏的时候,王业尧又一个人跑到秋千那里去玩了,徐峰皓小朋友跑来告诉我,说王业尧不听老师的话,去“荡秋千”了,我一过去他就慢慢向我走过来,还向我道歉说:“老师我错了,我下次听你话了”。 案例分析:

(一)家庭因素: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里所有的人都围绕着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都很溺爱、宠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从小说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做什么都行,家长不能够给幼儿积极向上的教育方式,同时,家里人的教育观念的不同,势必导致他们教育方式的差别,两代人教育观的差异,这也是原因之一。大多数的家长抱着“孩子是宝”的观念。家长宠爱孩子的原因是孩子还小,表现出自由和自我随意性的现象,对将来不会产生妨碍,无须对这些事情及时处理。有些家长虽然知道该对孩子的行为加以一定限制,但在具体的行动中,仍会给予一定的妥协,进一步强化孩子的随意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由于不忍心而表现得过分依顺,从而导致这种行为的发生。

(二)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虽有幼儿行为教育,但还不全面,不到位,或是形式化,表面化,没有持之以恒,教师每次活动或游戏都讲究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或效果,并没有太多关注个别幼儿的行为发展,不能使幼儿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和感受其行为的真正意义,做到知之而行。教师的自身修养不够,在幼儿这种自控力较弱的行为上,还未做到启发和正确的教育。

教育反思:

幼儿自控力较弱的行为使家长大伤脑筋,处理不当更会严重影响孩子面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一生的发展,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有这种情绪。他们可能会对老师、父母和其他人的言语不理不采,幼儿的自控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重要的阶段。然而,当幼儿的自控行为表现得频繁或持续出现时,或与其他同龄、同发展阶段的孩子相比表现得特别明显,或影响到孩子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生活时,应引起父母和老师的关注。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我们要考虑适合孩子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具体可以从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着手:

(一)尊重孩子,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自控能力弱的行为。

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这种自控能力弱的行为,从小培养孩子做事情要有规则,俗话说:“无规距不成方圆”,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孩子在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模仿,他们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模仿,什么事都想自己做,如他们要自己穿衣,吃饭等。孩子出现自控力弱的行为,家长要立刻指正,而不是一味的视而不见。对孩子的任何要求百依百顺,不讲原则也是不行的。特别是现今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或祖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有是即使想要限制,但一遇到孩子抵触又会放弃,造成孩子有机会形成自我随意的行为,使他很难和其他小朋友相处,也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家长要注意从孩子实际需要出发,认真考虑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后再决定是否答应他的要求。切忌一味的姑息和迁就孩子,而一旦拒绝孩子的要求就不能松口,因为这是为了培养良好习惯所做出的努力。

教师要正确认识孩子的自控力弱的行为,因为孩子接触的集体生活时,会对集体生活产生不合群的现象。王业尧小朋友就是这样,他从小是由外婆带大的,自己在家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进入幼儿园之后,他面对的是

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里有许多的约束。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会逐渐理解集体生活的含义。教师应该注意对孩子的要求只能是一步步地提高,每次只能提一点,并要充分地关心、热爱孩子,在环境上给予一定的安全感,使他觉得他家和在幼儿园没有什么分别。

(二)改变教育方式

家庭成员要统一教育方式,口径一致,对孩子的自控力弱的行为要进行耐心诱导。在一个家庭里,每个成人对孩子的情感是不一致的,教育方法也会有差异。如母亲在教育孩子,父亲要护短,或父母自己的情绪忽冷忽热,关系起来对孩子亲热非凡,高兴时把孩子痛骂一顿。孩子年龄小,不知道接受哪个要求才对,这样做不利于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教育孩子,家庭中的成员需要一致的态度和方法,即使是言行和表情也要保持一致。如果家庭成员对教育孩子的方式不统一,也切忌在孩子面前表露,否则会使孩子感到迷惑,无所适从。在方法上注意一定的科学性,适时的引导。作为家长,在了解孩子自控力较弱时,应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加强幼儿的自控力,如:可以有一些物质奖励、精神奖励。避免用粗暴手段限制孩子,当孩子发生自控力弱的时候,家长便可尝试说明并告诉幼儿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或者利用孩子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点,用他感兴趣的事物把他引开,再者家长可利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方式,他们往往比语言更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如孩子在家里吃饭时,就要坐在椅子上,不许离开吃饭的位置,如果孩子在吃饭时,不能安静的坐在椅子上,而是离开椅子到处跑时家长要严肃的朝他看,使孩子知道家长的态度,最后,当多种方式无效时,还可以尝试冷处理,不理孩子,让他觉得自己这么做是不对的,而不得不回到椅子上安静吃饭。对孩子的不听从,

家长不能采取“高压政策”,要冷静对待,并且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为什么孩子的自控力弱,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还是因为家长没有孩子做好榜样,还是因为在做事情之前家长没有给孩子讲清规则。只有认真的了解孩子,耐心诱导,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教师要采用正面教育方法,不同教育手段来减少孩子的自控力弱的行为。在《纲要》中的教学目标中指出:“要使幼儿逐渐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指示,知道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王业尧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根本没有达到要求,作为教师应该给予纠正,同时,教师应加强对王业尧这样的小朋友在行为方面进行引导。把他安排在离老师时刻看到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孩子一出现自控力弱的行为,教师应立既看向他,让他知道教师是时刻关注他的,同时教师可采取他人榜样作用或一定的表扬、奖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别人的重视。在情感上亲近他,使他感到别人对他的爱护,从而得到情绪上的稳定,并开始相对的发展各种适应行为。在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时,要运用游戏,谈话等多种教育手段。如他要去荡秋千,要尊重他有反对的权利。在王业尧上课没有坐好的时候,老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有时候他很认真的上课,我就对小朋友说:“王业尧小朋友真认真”,在幼儿面前表扬他,使他感觉到老师喜欢他,看到他,这样强调他好的行为,这比惩罚他的行为有效的多。

(三)促进幼儿健康,幼儿园有针对性的培养幼儿有良好自控行为的措施。

纳特尔说过“要用儿童教育儿童”。孩子模仿性强,他们最好的学习对象就是自己的伙伴,所以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集体环境,让孩子在生活、游戏中形成行为规则。对于王业尧小朋友,平时都要

分析幼儿喜欢模仿老师 第五篇_幼儿游戏与指导作业一与作业二答案

《幼儿游戏与指导》作业一

(总分:100分,剩余完成时间:58天2小时58分40秒)

一、单选题(30分)

 1、幼儿往往“为游戏而游戏”,而没有其他工具性目的,这反应了游戏的什么特征?()

 A.自主自愿性

 B.娱乐性

 C.假象性

 2、幼儿游戏最原始的品质是:()

 A.自主自愿性

 B.娱乐性

 C.假象性

 3、从社会性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下列游戏中严格来说不属于游戏行为的是:()

 A.袖手旁观的行为

 B.单独的游戏

 C.平行的游戏

 D.联合游戏

 4、皮亚杰认为,3-5岁是()的高峰期。

 A.象征性游戏

 B.结构性游戏

 C.规则游戏

 5、下列不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 A.角色游戏

 B.表演游戏

 C.体育游戏

 6、幼儿园的主导游戏是:()

 A.角色游戏【分析幼儿喜欢模仿老师,】

 C.体育游戏

 7、下列哪种游戏对发展幼儿感知、体验物体的数、量、形、体等特征有突出的作用?()

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 8、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的游戏是:()

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规则游戏

 9、幼儿扮演的角色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游戏是:()

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体育游戏

 10、下列哪种游戏的规则比较内隐、多元化?()

A.角色游戏 B.智力游戏 C.体育游戏

二、判断题(30分)

 1、( )从游戏社会性的角度来看,合作游戏是最高水平的游戏。

 对 错

 2、( )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游戏的区别就在于创造性游戏没有规则,而规则游戏是有明显规则的。

 对 错

 3、( )表演游戏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来自于儿童文学作品。

 对 错

 4、( )幼儿在游戏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比单纯完成任务时专注力会更持久。

 5、( )游戏是幼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 对 错

 6、( )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因此,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 对 错

 7、( )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都是通过扮演角色来开展游戏的,因此两者并没有区别。

 对 错

 8、( )创造性游戏反应的经验是幼儿对现实生活中别人经验的模仿和学习,而规则游戏所运用的经验则是已经内化为自己的经验的经验。

 对 错

 9、( )目的性游戏是“为游戏而游戏”,因此教师应以间接指导为主。

 对 错

 10、( )“为教学而游戏”的游戏其规则、玩法、过程等通常由老师确定。

对 错

三、论述题(40分)

 1、在幼儿园角色游戏中教师如何针对小、中、大班幼儿的特点进行指导?

你的作业上次提交后的成绩为:81分,已提交 1 次

《幼儿游戏与指导》作业二

(总分:100分,剩余完成时间:58天2小时57分6秒)

一、填空题(30分)

 1、幼儿游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发展。 的发展,及促进幼儿

 2

活环境、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的游戏。

 3

 4

 5

 6、在角色游戏开展之前,教师应首先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供

 7

,提供充足的

 8

二、判断题(30分)

 1、( )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着角色游戏的丰富和游戏情节的变换。

 对 错

 2、( )幼儿通常喜欢扮演自认为重要的、经常接触的、熟悉的或者能引起强烈情感的人物。【分析幼儿喜欢模仿老师,】

 对 错

 3、(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对游戏角色的假想常常借助“以人代人”。

 对 错

 4、( )“医生应该先检查才能开药”这反映了角色游戏也必须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

 对 错

 5、( )角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要遵循开放、随机性原则,就应该让幼儿自己玩,教师不要随便干涉。  对 错

 6、( )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就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幼儿准备逼真的现成的玩具。

 对 错

 7、( )角色游戏结束的时机一般最好选在兴致降低但还保有游戏兴趣的时候。

 对 错

 8、( )为保证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性地位,教师最好以扮演游戏角色的方式参与游戏。

 对 错

 9、( )角色游戏中应适当培养大班幼儿独立整理游戏材料和场地的能力,教师只需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督促即可。

 对 错

 10、( )为提高幼儿角色游戏的水平,教师在每次游戏结束之后都需要开展游戏评价活动。 

对 错

三、论述题(40分)

 1、如何对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进行指导?

分析幼儿喜欢模仿老师 第六篇_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

浅谈幼儿教师言行举止

对幼儿的影响

浅谈幼儿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

【摘 要】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人们更多关注孩子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幼儿园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言行却往往不被人重视。孰不知,教师良好的语言态度和合格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身心健康和谐的发

展是有深远意义的。本论文以研究幼儿教师语言态度和自身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为方向,希望能以此找到改善幼儿教师不规范语言态度和自身行为的方法,以便更好的为幼儿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进一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成长。

【关键词】教师行为 自身素质 行为习惯 语言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在当前社会幼儿园老师虐待儿童事件频频被曝光,用针扎孩子,用书包砸孩子头。幼儿园虐待儿童的新闻接连发生,原因很多,最根本的,还是幼儿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教师良好素质和言行对孩子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有深远意义的。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学习的直接范例,因为老师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成长的三大环境因素,但其中幼儿园又是对他们发展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幼儿园的教师与幼儿朝夕相处,关系密切,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幼儿时期,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具权威的人,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将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82004/

推荐访问:幼儿模仿凶老师 幼儿模仿行为分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