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农业报告

农业报告

时间:2018-09-18   来源:实习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实习报告】

农业报告 第一篇_农业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镇农业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镇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北部,距广州市区20公里。总面积7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66.67公顷,镇辖2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01条自然村,人口约8.4万,属全国一百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广东省和广州市的中心镇,也是白云区著名的侨乡镇,有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约7.6万人,遍布于全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该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68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6556元,地方可支配纯收入7155万元,税收4247万元。

近年来,××镇农业生产工作坚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和广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人和农业生产的五项转变为目标,即(1)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2)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3)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变;(4)从单一型向多种种植型转变;(5)从计划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中心,切实加强对农业的指导和支持,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在稳定农村双层经营承包制的基础,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提高了农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附加值,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增长。

一、 ××镇种植业基本情况

全镇总耕地面积41455亩,其中蔬菜19846亩,粮食作物水稻5934亩,花卉1651亩,水果2476亩,鱼塘面积9756亩。农业结构调整比例为:粮食面积占耕地面积15.3%,经济作物、菜、果、花卉面积占耕地面积60.7%,鱼塘占23.5%,具体种植业结构如下表: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镇政府切实地把发展“三高”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从发展大农业的目标出发,按照“高产、高质、高效”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制订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计划和措施。在农作物的品种布局,产品结构,科技含量等方面,按市场需求下功夫,在全镇41455亩耕地中,蔬菜等经济作物占84.7%;开展粮食创高产和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活动;扶持发展了一批种植,养植能手和大户;在确保农业投入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地域优势,把生产、加工、销售结合起来,推广公司+农户的模式,提高了农业产值和效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基地化、集约化经营。主要有:(1) ××片1800亩农业集约化示范园区的建设和生产;(2)××村450亩剑花基地和日产一吨的剑花加工场;(3)××村80亩鳄鱼龟、水鱼养植基地,自繁,自养的鳄鱼龟被推荐参加市农业博览会;

(4)开辟了从培养菌种到生产、销售一条龙的404.7亩草菇生产基地,草茹每天的上市量已达1.7万公斤,占广州市场上草茹总量的60%左右;(5)加速××村35亩热带观赏鱼基地的发展和销售国外的渠道;此外,将计划发展××、××村的花卉基地;××、××等村2600亩农业示范基地。

二、 目前××镇农业生产情况存在的问题

1、耕地减少的势头未能得到遏止,过量的资源流失严重危及到农业之本。一方面,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征地,另一方面,××镇正在进行中心镇的建设,工业园区和中心园区需要大量的土地,

这些都致使耕地的减少态势未能得到有效的遏止,这对稳定主要产品的种植面积,保证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2、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薄弱。近几年来,市、区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比重年际间忽高忽低,起伏不定,未能形成一条稳定的轨道,镇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严格受制于其经济实力,尤其是正处于中心镇建设的人和镇,对农业的投入就更加极其有限。农户投入的局限性也一直没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这就造成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3、农产品大量增加,市场销售难。××镇属广州市中效,农村人口比例大,其中居民有17779人,农民有66626人,经济薄弱,基础设施滞后,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远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农村市场繁荣的需要,市场的流通效率低,随着农产品大量增加,市场便成为制约着农产品销售的“瓶颈”。

4、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相对过剩。长期以来,××镇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存在缺口,生产什么消费什么,生产什么卖什么,在温饱问题未能解决的情况下很少考虑农产品质量和种类,随着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收入稳定增长,市场需求对农业的约束作用日益突出。从农产品品种结构上看,大路品种多,优质品质少,大量积压的农产品多属普通型的农产品,而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依然十分紧缺。就水果而言,品种雷同,品质较差,产期和上市期集中的龙眼、荔枝,烂市“烂”价情况就很突出。因此目前人和镇农产品市场的饱和,是农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的低层次饱

和。

5、农民素质低,制约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结构调整是对农业生产资源,生产要素的重新排列组合,最终实现农业效益增加和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素质越高,其收入也越高,对农业生产的调速能力也越强。根据人和镇有关统计部门的调查,从抽样的289个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8人,占2.77%;高中文化程度的有65个,占22.49%;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32人,占45.67%;小学文化程度的有78人,占26.99%;文盲的有6人,占2.08%;初中经下文化程度共216人,占74.74%。所以,农民由于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是很难及时掌握现有的农业科技,更谈不上把握市场,对农业进行结构优化。

6、农业技术落后,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但目前××镇农业科研,推广滞后。一方面,科技投入匮乏,农业基础研究滞后,缺乏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储备;另一方面,由于体制和政策的影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渠道单一,活力不够,动力不足的矛盾也很尖锐,导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不畅,推广效益低下。

7、农业产业化生产未能形成规模。××镇产业化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还是未能形成规模,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生产的路子,目前还是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真正打造品牌,做优农业;农业生产经营形不成一定规模,不能实现规模效益,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发

展,高效益农业,未能真正发挥其经济效益,农村中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无法得到有效的加工和利用,更难转为高附加值商品。

三、 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建议

1、抓好有利时机。按照广州市政府的布暑,要切实搞好新机场高速公路、北二环高速公路景观带、流溪河两岸生态农业观光规划和流溪河沿岸景光带的工作。××镇应抓住机遇,依托流溪河沿岸的农田标准整治工作,把流溪河两岸所涉及的17个村属地域15101亩耕地,按照高标准建设标准化农田;把“两路”涉及的14个村,面积18000亩农田规划成田园化生态农业,抓好农田基础建设。

2、大力扩展农产品市场。目前农产品市场不十分适应时代的要求,××镇总耕地面积41455亩,其中蔬菜等经济作物占总耕地84.2%,粮食占15.3%,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农产品日上市量可达到30吨,因此建议打造一个大型的,具有农业信息化、农产品标准化的综合农贸市场。发展农业商贸体系,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3、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确保农业增产。农业结构不合理,种粮效益差,农产品大量增加,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业增长缓慢,农民增产不增收较为普遍,因此,建议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在以往调减的基础上,继续调减,蔬菜、花卉在以往增加的比例上,再增加适当的比例,力使农业结构基本更趋于合理化。

4、做好农业生产管理的技术推广。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做好农业、科技的推广,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工

农业报告 第二篇_农业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生态农业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系部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 年级:大一班级:三班姓名:刘雪平学号:e01114193 实践单位:合肥都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实践时间: 2012 年6月24日至 2012年6月28日共5天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

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

农业。

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

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

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

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在这个暑假,我们小组决定以以上的话题作为事件调查对象来开展我们的暑期社会调查

实践活动。以期完成我们的暑期调查任务,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象牙塔外现实社会中各个

层面的状况,实现自身在各个方面的素质的提高。 这次社会实践的课题源于我们的一时兴起,觉得生态产业这个话题很新鲜,后来又陆续

了解了一些生态产业的问题,因此萌生了在合肥生态产业问题的实践。在实践项目提交前我

们做了一个策划,直到即将做社会实践前两天才发现其中有很多问题我们没有提前弄好。首

先,我们的队帽和横幅没有提前准备,直到前一天才去准备,已经来不及了;第二我们没有

提前联系相关公司,没有得到我们预想的支持,所以第一天基本就是无功而返;最后我们毕

竟不是专业人士,要想得到 真正专业的结论基本是不可能的。鉴于此,我们不得不改变最初的策划方案和目标。于

是小组讨论后又决定改调查生态农业,决定去队友的家乡,这样比较熟悉,也比较可行,可

是问题又来了,到底去谁的家乡呢?我们都不是一个地方的,去哪都不方便,经过一番讨论,

我们决定去合肥的大圩乡,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生态农业基地。因此我们在接下来的行程中

就安排了此次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赶赴大圩乡调查关于生态农业的具体情况,希望

此次行程我们能更多地了解生态农业各个方面的问题,并了解它的具体的情况。下面就是我

们在大圩乡考察具体情况后结合以往的资料所做的有关于生态农业方面的报告。

(一)关于生态农业的诸多调查发现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

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

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

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

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

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1)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

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

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

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

(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

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

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这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

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

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图片背景:合肥市大圩乡生态农业示范区内的田间排水系统)

(3):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

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

【农业报告,】

然而,在当今,这一完整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还没有完整的形成。

(4):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

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的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

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5):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

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

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

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

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

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6):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

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从总体而

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

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

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

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二)生态农业的前景和发展(材料来源于农业科技报) 观赏+环保 +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在农业特色和自然资源特色方面都不占有优势的农业地区,我们就可以走这条观赏

加环保加可持续发展型的模式路线。这种模式不但要求人们要认同当地农业文化充满差异的

地域性特征,还要致力于为当地这些处于弱势的文化找到重新发扬光大的理由。农业文化旅

游资源是不能简单地进行自然或人文的划分的,它综合了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特长。我国有

一句古话叫“十里不同俗”,所以这类地区在开发时应以农业生产劳动为核心,以耕作制度、

劳动工具、劳动产品,生活习俗与禁忌的开发为基本方向。特色耕作制度是农业文化的重要

内容,反应了当地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果实,可以让旅游者充分

体验收获的快乐、了解生活习俗特别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活习俗及各种禁忌,以生动的形

式与充满想象的内容展示了农业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劳动工具

发生了很大变化。认识农具实际上就是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如果进行适宜地开发,

应该可以成为绝好的旅游产品。这些都可以进行观赏性和学习性的开发好处 农业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前景。在国外,早在 19

世纪 30 年代欧洲已开始了农业旅游。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不仅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有利于带动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引进资金、

技术人才,带动餐饮、旅馆、交通运输业、旅游产品加工业、房地产业的篇二:现代农业发

展情况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

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

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当前,农业正逐步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

业、回报农民”的新时期,这将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了解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建设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笔者以“现代农业发展”为调研

课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开展了详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赣县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狠抓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赣县共

有19个乡镇,农业人口49.57万人,农村劳动力33.4万人,现有耕地面积31.85万亩,农

作物播种面积83.95万亩,农业生产以种、养殖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较慢。2008年全县粮

食总产量 21万吨,比去年增产5%, 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1.3 亿元,增长7.4%,农民人均

纯收入达1995元,同 比增长10.1%。

(一)优化产业结构,特色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 按照高效农业的发展目标,以典型示范引领结构调整,以政策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初

步形成了“甜叶菊、烟叶、蔬菜、”三大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初见雏形。以韩坊、王

母渡、大埠等乡镇为主的烤烟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种植烤烟面积13856.3亩,收购

烟叶36259担,比去年净增烟叶4059担,均价6.89元,比去年增加1.07元,亩产值达2149

元,烟叶收购总产值2500多万元,实现烟叶税550万元。以田村、南塘、茅店等乡镇为主的

甜叶菊生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全县种植面积1.4万亩,比上年增长99.1%。收购干叶816.5

吨,比上年增长276.6% ,实现总产1192.09万元。为赣县甜叶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

基础和群众基础。以五云、储潭等乡镇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年产量达

12940吨,年产值达3896万元,稳稳打入了赣州市这个大市场,并占具40%以上。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高 紧紧抓住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农村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

农水改造、把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狠抓水利工程建设和农村

“一池三改”沼气等项目建设。落实农机补贴政策,积 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极大的提高了赣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实施乡村道路通达

工程,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通电话的目标。

(三)大力发展以劳务为主的二三产业,农民收入有了新提高 以“百万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载体,加强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

力转移输出工作,2008年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600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164200人次,

实现劳务收入16254.4万元,劳务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

要途径。进一步推动以建筑、现代物流为主的农民运输业发展,全年农村运输业收入达到

13818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新改善 在规范村庄和圩镇整治上重点

突破。

一是确保村镇整治落实到位。2008年,全县完成18个圩镇和300个建设点的整治,其

中省市县三级共建点210个,县乡自建点90个,完成改水1万户,改厕8000户,改路500

公里,拆除“空心房”、破旧栏厕100万平方米。 二是确保规划修编完成到位。巩固村镇规划成果,大力推广新户型,在完善现有村庄规

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18个乡镇的圩镇和2378个村庄规划修编。村庄整治建设点新建房

屋推介户型采用率达80%以上。 三是打造特色新村和精品示范点建设。根据各个建设点实际,着力建设特色新村。2008

年,每个乡镇打造3个以上特色新村,全县着力建设10个综合性精品示范点。 全县共种植林木30万余株,绿化面积达到1.32万亩,极大地改善了村庄环境。同时将

村庄道路、安全饮水、农村沼气等同步规划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赣县现代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周边农业发达县(市

场)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农民收入水平很低 赣县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各村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尤其是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悬

殊,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缺乏资金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赣县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二三产业比重相对较小,且缺乏大型农业龙

头企业的支撑,农业的工业化程度很低。种植业中以粮为主,占农业生产总值的64%以上,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平均亩产398公斤,平均亩收入630元,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反差很大,比

较效益低,农民生产积 极性不高。特色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现有的几个比较有特色的种植业,经营管理粗放,

优势不明显,缺乏规模效应,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难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市场

优势和产业化链条,特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三)农业投入不足,扶持农业能力不强 当前,从沿海发达地区来看,已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阶段,财政支持农业、回报农

民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虽然赣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城市

化和改善城市区人居环境,而赣县农业所占比例较小,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很少,远远满足

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金融部门支持农业的力度也很小,在农村吸储重于

放贷,农户信贷资金目前没有到位,制约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

(四)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农民文化程度很低 农业科技力量不足,农业部门农技服务机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

广和应用。农民科技文化程度很低,农村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不足70%,部分农民受小

农意识影响,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对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概

念模糊,蔬菜栽培水平不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有限,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外出务

工也只能卖苦力,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篇三:社会实践报告 新农村建设 2014年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主题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报告 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系别:会计系

班级:12级会计18班

姓名:宋文凯 调 查 主 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

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

化体制机制。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我们要认真

学习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抓住“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两大方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滦南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调 查 时 间:2014-7-10

调 查 地 点: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东马营乡丰元庄村 调 查 目 地:1. 丰富大学生生活,开拓眼界

2. 增强广大学生动手能力

3. 提高广大青年思想素质

4.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5. 加强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认识 一、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

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

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

会的协调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

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

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

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

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

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

须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

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

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

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

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二、什么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

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

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

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

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

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

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

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

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

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

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

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

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

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4)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

农业报告 第三篇_现代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二0一三年十月 第1章 总 论 ......................................... 1

1.1 项目概况 ......................................... 1

1.2 建设单位概况 ..................................... 3

1.3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 ............................... 4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6

1.5 问题与建议 ....................................... 7

第2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 8

2.1 项目背景 ......................................... 8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 12

第3章 市场需求分析 .................................. 15

3.1 项目市场供需现状及前景分析 ...................... 15

3.2 销售策略、销售方案及销售途径 .................... 19

3.3市场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 22

第4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 25

4.1 建设规模与内容 .................................. 25

4.2 产品方案 ........................................ 27

第5章 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 ............................ 28

5.1 项目场址 ........................................ 28

5.2 建设条件 ........................................ 28

5.3 项目场址评价.................................... 33

第6章 建设方案 ...................................... 34

6.1 总体布局与产品标准 .............................. 34

6.2技术方案 ........................................ 36

6.3物料消耗定额及平衡 .............................. 47

6.4设备方案 ........................................ 47

6.5 工程建设方案 .................................... 49

6.6公用工程方案 .................................... 58

第7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减排措施 .................... 65

7.1 环境影响分析 .................................... 65【农业报告,】

7.2 环境保护措施 .................................... 66

7.3 环境影响评价 .................................... 68

7.4 节能与节水措施 .................................. 68

7.5节能与节水效果分析 .............................. 69

第8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 70

8.1 组织机构 ........................................ 70

8.2 人力资源配置与培训 .............................. 71

8.3项目管理 ........................................ 72

8.4技术培训 ........................................ 75

第9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75

9.1劳动安全因素分析 ................................ 76

9.2 安全防治措施 .................................... 76

9.3消防 ............................................ 77

第10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89

10.1项目建设工期 ................................... 89

10.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89【农业报告,】

10.3项目工程建设进度表.............................. 89

第11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91

11.1 投资估算 ....................................... 91

11.2 项目总投资估算 ................................. 93

11.3 资金筹措与使用安排 ............................. 93

第12章 工程招标方案 ................................. 97

12.1编制依据 ....................................... 97

12.2主要招标计划及招标基本情况 ...................... 97

12.3招标基本情况 ................................... 98

第13章 财务评价 .................................... 100 13.1 财务评价依据 .................................. 100 13.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 100 13.3销售收入估算 .................................. 101 13.4 成本费用估算 .................................. 101 13.5 利润总额及分配 ................................ 102 13.6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 102 13.7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 103 13.8 不确定性分析 .................................. 103

13.9 财务评价结论 .................................. 104

第14章 社会效益分析 ................................ 105 14.1壮大主导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 105 14.2项目单位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 105 14.3辐射带动基地 .................................. 106 14.4辐射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 ................. 106 14.5 带动就业分析 .................................. 107 14.6对比分析 ...................................... 107

第15章 风险评价 .................................... 108 15.1 主要风险因素 .................................. 108 15.2 风险防范措施 .................................. 109

第16章 结论与建议 .................................. 113 16.1研究结论 ...................................... 113 16.2 建议 .......................................... 113

附表:

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 115 固 定 资 产 折 旧 估 算 表 ............................ 115 总 成 本 估 算 表 ........................... 116 利 润 和 利 润 分 配 表 ................. 117 项 目 投 资 现 金 流 量 表 ............................ 118

农业报告 第四篇_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强化民本意识 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对茅坝乡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茅坝乡政府乡长 杨永雄)

农业稳,则天下安,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破解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 问题,进一步推动宽城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我以茅坝乡为重点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就存在的 问题、解决措施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基本情况

茅坝乡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县城 40公里,交通不便、有 5个自然村,4800 口人,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滞后,村民人 均收入较低,无村集体收入,大多数村民都是靠外出打工来赚取收入。村民无娱乐休闲场所,生产生活条件较差。

二、存在问题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81435/

推荐访问:美国农业报告 农业调研报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