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模板 > 以高度为话题写一段话

以高度为话题写一段话

时间:2018-08-26   来源:写作模板   点击:

【www.gbppp.com--写作模板】

以高度为话题写一段话 第一篇_江苏省盐城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红楼梦》的一大写作特点是描写的客观性,作者绝少站出来议论。我们可将《红楼梦》比

作一席 ▲ 的酒筵,酒筵摆好,厨师就不再出现,任凭你去 ▲ 消受。而我们许多作家,

制好一道 “菜”,就在顾客面前 ▲ 地解说示范,真是多余。

A.琳琅满目 品尝 絮絮叨叨 B.五光十色 咀嚼 絮絮叨叨

C.五光十色 品尝 喋喋不休 D.琳琅满目 咀嚼 喋喋不休

2.依次在下面三处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 ▲ ”,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

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

(2)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 ▲ ”的诗

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

(3)词人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

病,“ ▲ ”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

A.时穷节乃见 天长地久有时尽 已是黄昏独自愁

B.时穷节乃见 曾经沧海难为水 西北望长安

C.居高声自远 天长地久有时尽 西北望长安

D.居高声自远 曾经沧海难为水 已是黄昏独自愁

3.下列诗句蕴含了什么生活哲理?请用简明的语言表达。(4分)

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泉为什么干了呢?我盖起一道堤坝把它拦起给我使用,因此泉干了。

(选自泰戈尔《园丁集》)

▲ ▲

4.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声响悦耳动听。请根据图示,在横线上补写琵琶

声传入耳中的过程。要求运用比拟手法,不超过35字。(5分)

拨动琴弦, ▲ ▲ ,于是听到悦耳的

声音。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选自《欧阳修文选读》)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亏兵食 亏:短少 .

B.皆望风恶民言水旱 恶:凶狠 .

C.告易恻之仁 恻:同情 .

D.然吏一壅之 雍:堵塞 .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一以农田敕限 而吏徒畏约束以苟自免尔 ..

B. 甚者笞而绝之 而仁人之心易恻也 ..

C.则诉于开封 则岁籴或入粟以爵而充之 ..

D. 然吏一壅之 使上有恻之之心不得达于下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视者还,而或言灾,或言否,然言否者十七八。(4分)

▲ ▲ ⑵民生幸而为畿民,有缓急,近而易知也。(3分)

▲ ▲ ⑶其能生死曲直之者,令与主簿、尉三人。(3分)

▲ ▲

8.作者“以夫素所叹着告之”的目的是什么?( 3分)

▲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齐安早秋

赵嘏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歧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注】此诗作于赴长安科考过齐安时,作者早年曾数去塞北。

(1)诗中哪些内容写出了早秋的特点?(2分)

▲ ▲

(2)前人认为“流年堪惜又堪惊” 一句“发语挺拔,力振全篇”,请简要分析。(4分)

▲ ▲

(3)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不息人之不己知, 。《论语学而》)

(2) ,天下归心。(曹操《蜀道行》)

(3)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4)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5)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6)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7)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阳关月

杨之水

从敦煌城里坐了开往南潮的最后一班车,到阳关下车,已是薄暮时分,汽车在阳关并没有

站点,招呼了司机,才在这停了下来,看着汽车呼啸而去,消失在伸向天边的公路上,好像一

下于被孤零零抛在旷野中一一大漠黄昏,好有几分凄凉.

缘着沙滩,有路没路地往前走,滩上遍生着罗布麻和骆驼草.可爱的是一泓清水流泻其间. 四野无人,只觉得那斜斜的残阳,比我脚步更决,一点点向平之急地退下去.

此处阳关故址是1974年才确定的,于是有了一块标明身份的碑,成为一个已无阳关的阳

关一一不过是墩墩山一个汉代的烽燧。在墩墩山周围绕行,烽燧下面的坡地,猛踏一脚下去,

空空有声,里面正不知埋藏了何等的秘密.山前的茫茫砂碛,被称作古董滩。据说阳关故址的

确定,便是依据滩上发现的大量历史遗物,如今这里仍有不少陶片之类的古物遗存

距这里95公里,是党水之源的雪山——阿尔金山。在阳关故址碑前极目四望,方圆百里旷无

人迹,天地之间除了几只苍蝇嗡嗡飞着,再听不到别的声音。有一首无名氏的《瓜沙道中》诗:“阳

关古道接大荒,官杨零落不成行。阴沉日色连云白,暗淡风沙人寒黄。鸿觅稻梁衔矢石,人拼骨肉

战冰霜。唐蕃汉垒今何在,秦月依依照古疆。”回味诗句,立空旷中,仍能体味到那萧萧的悲凉。 幕

色四合,视野中只有墩墩山的烽燧兀立在高阜上,守候着一片静寂,天边

的最后一抹蜂紫,渐渐转作深蓝,一点一点地,黑定了.

想起一个红柳娃的故事:茫茫大漠的红柳树间,有一尺来高的小人叫红柳娃,捉到了,会哀哀叩头

求告。放他走,则跑出一段路又折回身。仍是遥遥的叩首,屡奔屡止,直至追不及。这很像是幻觉。

而人在极度寂寞中,是会产生这种幻觉的。

不过,上溯两千年,这里何尝寂寞呢。阳关以南是玉门,那时,车辚辚,马萧萧,使者,商人,

冠盖相望,不绝于道。金戈铁马,汉军挥师西向,更是屡屡打破旷野的寂寞。那正是汉武帝的辉煌业

绩之一。

在汉武帝当政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巩固了;朝纲制度摸式化了;儒术

正式纳入政治轨道了;疆城的开辟也达于空前,他雄才大略,号令天下,统帅一切,举全国之

力不容臵疑地建立他所要的非常之功,但后世对汉武帝的评价并不一致。蓬莱银阙、露博金掌

的求仙生涯不必说,就是开西域击匈奴,也有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之讥.只是,仍然要说他是 伟大的.不仅在于他有能力成就他的功业,也同样在于他有能力破坏自己的功业.因为他的伟

大永远与权力联系在一起,晚年他发布了“轮台罪己之诏”,纠正了方针大政上的失误,但连 这种自我批评,也只能用权力的形式表现出来.伟人的时代,常常是伟人一个人的时代.

辉煌的、悲壮的、惨惨戚戚的历史,都融化在古董滩上,又被日精月华铸为荒寂的、苍凉的一

片。这一片辽远的寂静,没有虫声鸟语,此刻连苍蝇的嗡嗡声也早消逝了“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

知令不知古,谓之盲”这月王充的求实精神。但所谓知今,也只能知一己目之所及的今;知古,也只能知一己目之所及的古一一这“所及”要受多少限制!

天黑很久,渐渐的,才有星星露出来,从坐着的方尚看去,北斗星的勺正对着墩墩山的烽燧。只是,怎么不见“秦奏月依依”呢?那独与大漠、云天相往来的冷寂的月!

“满天星的,没有月亮婆“守关的老吴说道.不觉憬然而悟.是不是满天星斗的夜空,

就一定见不到月亮?那么明月高悬的时候,还能见到星光灿烂吗?

夜宿小屋,从窗帘遮不到的地方,仍能见到一小片天,一小片缀满了星星的天.

阳关今夜,没有月.

(选自《现代散文名家名作选》,有删改)

11.文中今日阳关和古代阳关各有什么特点?采用古今对比的写法有何作用?(6分)

▲ ▲

12.第四段文字在表达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 ▲

13.分析文中“伟人的时代,常常是伟人一个人的时代”这句话的含义?(4分)

▲ ▲

14. 结合全文内容,探究作者以“阳关月”为题的意图。(6分)

▲ ▲

六、现代文阅读(二)( 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丰子恺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要素莫如“渐”, 造物主骗人的手段 ,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而似乎觉得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了。假使朝为青年而夕暮忽成老人,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歌剧舞台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将来火炉旁边的老婆子,这句话,骤听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肯承认,实则现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渐渐”变成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 “渐”的助力。巨富的纨绔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变为贫者;贫者只得做佣工,佣工往往变为奴隶,奴隶容易变为无赖,无赖与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儿……这样的例子,在小说中,在实际上,均多得很。因为其变衰是延长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渐渐”地达到的,在本人不感到什么强烈的刺激。故虽到了饥寒病苦交迫的

以高度为话题写一段话 第二篇_菏泽市高三语文试题2015.3

菏泽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2015.3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间(jiàn)歇 黝(yǒu)黯 血(xiě)淋淋 螳臂当(dāng)车 ....

B.臧(zāng)否 嗔(chēn)怪 黄澄(dēng)澄 载(zǎi)歌载舞 ....

C.粗糙(zào) 结(jié) 彩 大杂烩(huì) 渐臻(zhēn)佳境 ....

D.蹊(qī)跷 应(yìng)邀 供给(jǐ)制 踽(yǔ)踽而行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停滞 星罗棋布 制高点 额首称庆

B.哑铃 秘而不宣 三角架 啧啧称羡

C.坐阵 歪门邪道 伤元气 卷帙浩繁

D.荫凉 传诵一时 混账话 察言观色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被确定为国家发展层面的核心价值 。

(2)反腐有成绩 振奋人心,但是更应该由此看到形势的严峻,历史经验和现实环境都告诉我们,与腐败作斗争没有“完成时”。

(3)世贸组织裁定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限制 了自贸原则,日前,中国商务部已经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额限制。

A.趋向 纵然 违反 B.取向 纵然 违犯

C.趋向 固然 违犯 D.取向 固然 违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至2014年底,微信用户达到3.83亿,已将博客、人人网、微博远远甩在后面,但随着新的社交平台的必然出现,当今如火如荼的微信也终有衰落之时。 ....

B.旱情在持续,济南泉水面临停喷,将来春灌用水也定会紧张,如果此时为保泉而调用水库存水,以大水漫灌的方式涵养泉源,难免给人暴殄天物的感觉。 ....

C.青年歌手们演唱了25首原创金曲,这些原汁原味的草原歌曲各有特色,曲.尽其妙,洋溢着浓郁的亲情、友情、爱情,让歌迷们尽情地回味草原风情。 ...

D.去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跌势凶猛,一路势如破竹,截至今年1月,国际....

油价已跌至446.39美元∕桶,创下史上首次“十三连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10月24日,随着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投行的筹建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B.于敏院士与邓稼先联合提出“加快核试验进程”的建议很快被中央采纳,对我国核武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前瞻作用。

C.多种因素叠加,致使法国成了欧洲最可能遭受恐怖袭击的国家,多次刊登引起宗教争议漫画的《沙尔利周刊》即为一个“爆点”。

D.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已实现供水区域全面覆盖,大大缓解了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灌溉困难、城市缺水的问题。

二、(每小题3分,共9分)【以高度为话题写一段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化的长度不能产生高度,文化的高度却能拓展宽度。美国只有二百多年的

立国史,以我们的传统文化观衡量,可谓典型的“没文化”。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以技术和产品为形态的美国文化光斑,在世界上到处闪烁,这是文化的高度拓出的宽度。

在殖民时代已经远去的今天,文化以非武力方式实现其辐射与覆盖,或者叫文化输出,可以理解为“文化侵略”,也可以理解为先进文化对其他国家的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积极影响。匪夷所思的是,我们有些人仍然不知忧患,自我感觉甚好。有段时间,自鸦片战争后一直作为变革图强反动力量的“中国文化中心论”,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名义,在社会生活层面上异常活跃,仿佛“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自主知识产权就在里面,足以解决钓鱼岛等问题。“弘扬传统文化”活动铺天盖地,“论坛”、“讲坛”、“大讲堂”,图书报刊“牛皮癣”,只要是“传统”都在大力弘扬之列。在科学技术主导世界的今天,用不能孕育现代科学技术因而和自主知识产权很难沾边的所谓“传统文化”影响和浸润国民的精神世界,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不妨回头看看其效果:偃旗息鼓没几年的“大师”们又纷纷出山,慧眼看风水、芒硝治百病,治死了不少人,有关部门查究起来难度还很大。奢靡之风盛行,豪宴豪宅豪车豪金,《诗经》里的官仓鼠穿越千年,由“硕鼠”迅速长成“老虎”,国家周边闪着虎视眈眈的绿眼睛。

不加定语限制的“传统文化”是个巨大的矛盾集合体,内含积极和消极两种力量。“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社会积累下来的两种力量的总和,糟粕与精华一体共生。应该大力弘扬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引领和推动民族走向文明进步的积极力量,而不是全部。如果“传统文化”等于“优秀文化”或“先进文化”,中华民族就不会有一部让人不忍卒读的近代史了,中国人民早就站起来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毛泽东的态度依然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最高原则和唯一正确方法。

以所处时代为前提,文化的强弱标志是它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的高度。我们的传统文化长度足够骄人,但是把长度当成高度,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心眼有问题。聂鲁达用诗歌为他“瘦长的祖国”忧虑,我们有一脉瘦长的传统文化,如果真爱它,最好用忧患和创造去爱,给它捉虫子浇汗水,让它粗壮高大起来,开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花朵,强大美丽自己的同时,也为更多国家送去芳香。河伯没见到海之前,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大的水是可以理解的,见了海还觉得自己最大,那就不好办了。河伯不这样,河伯见到海立刻知道了自己是谁,“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华民族,1840年才真正见到“海”,付出了那么大代价。民族复兴,需要警惕的仍然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老毛病:盲目自大、麻木不仁以及有了半亩地之后的沾沾自喜。

(朱建信《文化的高度才是力量》 《齐鲁晚报》2014.4.30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警惕美国的文化输入,增强忧患意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B.反对不加辨别地弘扬传统文化,要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

C.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实和丰富传统文化。.

D.积极输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7.关于“弘扬传统文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中,只有引领和推动民族走向科学、文明和进步的积极力量,才值得大力弘扬。

B.在科学技术主导世界的今天,用传统文化影响和浸润国民的精神,其结果

是非常可怕的。

C.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集合体,弘扬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D.弘扬传统文化要有忧患和创造意识,不是骄傲于它的长度,而是不断提升其高度、拓展其宽度。

8.根据文意,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美国立国史较短,其产品和技术也较发达,所以美国的文化既有高度又有宽度。

B.作者反对“论坛”之类的学术活动,因为它们在本质上是一种变革图强的反动力量。

C.“传统文化”不等于“优秀文化”或“先进文化”,它不能够孕育出现代科学技术。

D.直到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仍然不了解外部的世界,以致造成一部屈辱的近代史。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乌氏庙碑铭

韩愈

元和五年,天子曰:“卢从史始立议用师于恒,乃阴与寇连,夸谩凶骄,出.

不逊言,其执以来!”其四月,中贵人承璀即诱而缚之。其下皆甲以出,操兵趋.

哗,牙门都将乌公重胤当军门叱曰:“天子有命,从有赏,敢违者斩!”于是士皆敛兵还营,卒致从史京师。壬辰,诏用乌公为银青光禄大夫、河阳军节度使,.

以高度为话题写一段话 第三篇_江苏省无锡市、苏州市省级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学情调研联考考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无锡市、苏州市省级重点高中2016届学情调研联考测试(一)

高三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1)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正是一种音乐性的美。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 ▲ 了盛唐各艺术门类,成为它们美的魂灵。

(2)我们总会被突如其来的缘分砸伤,把这些当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有些缘分只是 ▲ ,瞬间的消逝便成了过往云烟。

(3)要想使自己的生活扁舟轻驶,务必让它承载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 ▲ 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导致什么都不得不割爱。

A.渗透 黄粱美梦 徜徉

B.渗入 南柯一梦 徘徊

C.渗入 黄粱美梦 徜徉

D.渗透 南柯一梦 徘徊

2、海湾战争前,一中立国外交官与伊拉克外长举行会谈,试图规劝伊拉克撤出被其占领的科威特。下面语句最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贵国若不及早撤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就获得了大举进攻的借口,所以萨达姆总统应采取灵活策略,暂时放弃科威特,以避开美国的强大攻势。

B.希望贵国政府切实履行联合国的有关决议,无条件地撤出所占领的科威特领土,以缓和十分紧张的海湾局势。

C.相信伊拉克政府会正视伊拉克所面临的灾难,量力决策,否则,势必会出现后悔莫及的局面。

D.希望萨达姆总统从海湾和平和贵国本身的利益出发,争取主动,避免出现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3、下列对联,用于高中毕业典礼上教师勉励莘莘学子,最为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慕师恩众星北拱,瞻学谊群贤南飞。

B.融贯中西学已成,博通古今业无疆。

C.格物致知循大道,求真本信立高标。

D.学富雕龙文修天下,才雄走马星陨人间。

4、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为得体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情境1]有一位老师到异地学校去参加优质课讲课比赛,走进新课堂,首先要跟新同学交流一下,就来了一段开场白。

[情境2]李红因家庭困难,同意学校保送她上天一中学。天一高中招生面试时老师问她:“有些优秀学生不愿被推荐,你是怕中考落榜呢,还是碍于面子不好推辞呢,还是……?”李红诚实而又得体地进行了回答。

A.①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缘分。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②都不是,而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天一高中更合适些。

B.①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缘分。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②关于保送我上天一高中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

C.①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谢谢大家!②都不是,而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天一高中更合适些。

D.①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谢谢大家!②关于保送我上天一高中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

5、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相传,古希腊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便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如何临别真假又不损坏原物?国王将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尝试过很多办法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踏入浴盆,水往外溢。他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答案。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山重水复疑无路,攀附暗花明又一村。

C.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

[唐]元稹

公讳倰,字德长。宣州观察使崔衍状为南陵,会南陵赋钱三万,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①人被鞭迫。公始至,一旦命负担者三四人,悉以米盐醯酱之具置于担,从十数辈,直抵里中佛舍下,因召集老艾

十余人与之坐。遍谓里中:“赋输之粗等者,吾不复问;贫富高下之大不相当,亟言之。不言,罪且死;不实,罪.

亦死。”既言之,皆笔于书,然后取所负米盐醯酱,饱所从而去。又一里亦如之。凡十数日,尽得诸里所传书,因为户输之籍,有自十万钱而降于千百者,有自千百钱而登于十万者。卒事悬于门,莫敢隐匿者,是岁前逋负尽入焉。宣使骇异之,当去复留者凡七载。歙州阙刺史,府中宾皆愿去,宣使不遣去,以公摄理之,用能也。

累迁转运判官。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听郡县,襄州湖鄂之税皆莅焉。公乃取一大吏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岁余计奏,宪宗皇帝深嘉之。

会凤翔阙节度,宰相奏名皆不可,上曰:“得之矣。”以公为凤翔节度观察处置使。先是岐吴诸山多椽栎柱栋之材、薪炭粟刍之数,京师藉赖焉。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公则求者无所与。由是负气势者相与皆怨恨,又.

无可为毁,乃扬言曰:“以崔之峭削廉隘,好是非人,士众不愿久为帅。”陛下一旦问宰相,予虽心知其不然,然亦.

惑于众口,卒不能坚辨上意,赖上仁圣不受谗,乃以公为河南尹。理河南不旬月,家家自谓有崔尹,卒吏无敢过其门。识事者皆曰:“五十年无是尹都者。”是岁七月抗疏云:“臣七十当致仕。”词意不可遏,朝廷嘉之。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明年春,暴疾薨于家。

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考公之所尚,仁孝友爱,内外死丧婚嫁之不能自持者,莫不己任之。为理尚严明,勤

②于举察,胥吏辈始皆难于公,然而终卒无大过。词色朗厉,若不可支梧,然而下于己者,能以理决之,无不即时换己见。此其所多也。

(节选自《元氏长庆集》卷五十四)

[注]①醯(xī):醋。②支梧:抗拒。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赋输之粗等者,吾不复问 粗:大略 .

B.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听郡县 听:听从 .

C.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 市:购买 .

D.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 毁:指责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崔公任南陵县令,广泛调查民情,制定了合理的赋税标准并公之于众,解决了贫富悬殊而赋税轻重很不相称的弊端,使无人敢隐瞒资产。

B.崔公为政有方,宣州观察使重用其能,让他留任多年;歙州刺史空缺,让他代理。皇上嘉许他监察税务之功;凤翔节度空缺,皇上亲自选用他出任。

C.崔公任河南尹深受百姓爱戴,却上疏直言自己年已七十,应当退休。他态度坚定,无法劝阻。近代以来,退休的官员在胆略、声望上无人能与他相比。

D.崔公仁孝友爱,内外亲戚无力操办婚丧嫁娶,都由他承担。他治理崇尚严明,勤于考核官员,属吏虽起初深感在他治下为官不易,但最终无大过错。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4分)

译文:

(2)公乃取一大吏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3分)

译文:

(3)然而下于己者,能以理决之,无不即时换己见。(3分)

译文:

9、对于负气势者的“扬言”,元稹为什么“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请简要说明。(3分)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下面题目。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山中与元九书

注 元稹 白居易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注〕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

(1)用一句话解释元诗的标题。(2分)

(2)白居易读了元稹的诗说:“至今每吟,犹恻恻耳。”结合元、白诗意,推断白居易内心“恻恻”的原因。(4分)

(3)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两诗画线句。(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2)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6)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7)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8)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长冬麦语

宋殿儒

①寒烈的长冬里,很多人会赞美那枝“风中俏”的梅花,而我却常常透过梅香,想起家乡冬野里盛放春绿的麦子。 ②麦子是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植物。秋风起,麦子播下地,残忍的秋风扫落叶过后,麦子长高了一截,面色也浓绿了一成。寒冬来临的时候,常常会伴着大雪和刺骨的寒风一股脑儿地来了,呼呼的寒风凛冽地喊叫着,河面上一层薄薄的白冰,世界万物好像在一瞬间就被肃杀成一把干尸,就连秋风中倔强着开花的菊儿也熬不过寒冬的惨烈和无情,死去了。而唯独麦子,仍然为这个世界坚守了一派浓绿,一汪春情。

③冬天不会放过你的倔强,它们用三九四九冻破石头的大雪和冰冻来攻击你。它们在一夜之间会用厚厚的白雪覆盖你的头颅,妄想把你一下窒息,它们还妄想在窒息你的同时,又把你身边的土壤冰冻成一块铁板——掐死你!可是,你面对如此残忍的杀生,却坦然微笑。你利用严冬给的厚厚白雪做了一床自己过冬的被子,把敌人的武器变成了自己的“武器”;你为了不被冻土“掐死”,就趁被冻住脖颈的时候,狠命地往大地深处扎根,用长长深深的根系去汲取大地深处的温暖,积蓄自身战斗的力量,把自己分蘖成三头六臂、成为不可战胜的壮士…… ④春雷滚滚的那一阵子,冬天望着一竿子高、绿油油的你,常常会把最后一点失败的泪滴,滴在你胜利微笑着的田野里。那时候,农民们都能听你给无奈的冬天说声“拜拜……”。

⑤其实麦子是流浪过来的植物。它从异域寻寻觅觅才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家园,麦子最喜爱中国这块土地了。咱们中国人,喜爱它,它更喜爱咱中国人。大半个中国的人喜爱麦子,都依靠麦子生活,早在数千年前就和麦子结下了骨肉相通的情缘。

⑥父亲曾经说过,麦子的阳光就是夏日的成熟色,那无边的金色麦浪就是麦子为人类世界跳的一支阳光舞,它明媚、靓丽,芳香醉人……

⑦乡亲们都把麦子称作为“硬性嫩娃”。是说麦子看起来柔弱,而性子刚烈不屈,是乡亲们最离不开、最金贵的一个娃。乡亲们对待麦子,也是扑心扑肝的疼爱。他们愿意把最好的肥料上到麦田里,他们也舍得用汗水去浇灌麦子的一季旺盛。父亲说,只要你舍得流汗,把它按时种到大田里,它就决不会辜负了你的期望。给人结出白馍细面和幸福的日子……我们常常看见,父辈们的犁铧开处,就有麦浪滚滚,那就是麦子的品格——它其实也是农民们的汗水、泪水和希望凝固成的一个姿态。

⑧亲近麦子的人,不仅是品尝到麦香的时候才会想到它们,而是每时每刻会把麦子放入自己的脉动。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念叨自己的麦子:“不知道麦子长得好吗?”“今冬的雪多了,麦子又能丰收了哈……”“麦子也是咱不可忘怀的一个亲人……”他们在念想着麦子的一个个日子里,数点着自己对麦子情结的记忆。

(选自《 人民日报 》2015年02月23日 08 版 有删改)

12.文中第②段描写了麦子在寒冬的艰难处境,请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13.文章第④段表达了“冬天”和“麦子”各自怎样的心理?叙述上有怎样的特点?(6分)

14.简述第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15.结合全文,探究“长冬麦语”的丰富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18分)

大巧若拙

朱良志

①拙道,即天道,大巧若拙,体现了崇尚自然的中国哲学思想。“大巧若拙”由老子提出。人的一生必然会追求巧,巧,即技巧、技能。老子所说的巧,却不是一般的巧,一般的巧是凭借人工可以达到的,而大巧作为最高的巧,是对一般巧的超越,它是绝对的巧、完美的巧。大巧就是不巧,故老子以“拙”来表达。

②老子为什么将笨拙的状态作为最高、最完美的巧?这涉及到老子关于天工和人为关系的思想。老子认为,最高的巧,就是不巧,不巧之巧,可以称之为“天巧”,自然而然,不劳人为。从人的技术性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从天的角度看,它又蕴涵着不可逾越的美感,它是道之巧,有纯全之美。在老子看来,一般意义上的技术之巧,其实是真正的拙劣,是小巧,是出自人机心的巧。机心即伪饰,伪饰即不能自然而然。如果说它有什么巧的话,也是局部的巧、矫情的巧。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人和谐生命的破坏。

③大巧若拙,强调的是素朴纯全的美,自然天成,不强为,无机心,不造作,朴素而不追求浮华。如《二十四诗品·冲淡》中所说的:“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那就是:不刻意求取,一刻意即落有为,一有为就破坏物我之间玲珑微妙的契会,破坏冲和淡雅的意致。放弃目的、理智、欲望的追求,也即放弃对“巧”的追求。诗人是以心去“遇”——无意乎相求,不期然相遇,而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74789/

推荐访问:以母爱为话题写一段话 以幸福为话题写一段话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