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时间:2018-04-22   来源:实习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实习报告】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第一篇_十八大报告解读(完美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一开篇就明确指出,这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个判断,深刻揭示了党的十八大的重大意义。

从召开的时机和背景看,这次代表大会是在迈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之际召开的。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过半,已进入决战阶段。前10年,我们已经在这一历史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要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必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而今后5年则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关键时期,是关键中的关键。同时, 这次大会是 在国内外形 势正在发 生深刻变化 的背景下召 开的。世界格局深度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各国利益摩擦和矛盾冲突加剧,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 比以往伕何时候都更为复杂。我国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经济转轨不断加快、利益调整难度加大、社会矛盾多发频发,改革发展稳定的伕务更为繁重,潜在挑战和困难更加凸显。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重要关头和时代背景下召开党的十八大,准确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科学谋划我国今后5年和更长时期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取得的重大成果看,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 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伔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帄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工作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帄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和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以习近帄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是一个实践经验丰富、勇于改革创新深得人民群众信伕和拥护的领导集体。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

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薪火相传、后 继有人。在新一届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

总之,党的十八大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一开头就阐明了大会的主题,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主题是大会的旗帜、灵魂,也是大会精神的根本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各个部分,都是这个主题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可以说,深刻理解、深入领会、准确把握了这个主题,也就在整体上把握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这个主题,强调了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4个核心问题。

一是旗帜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以邓小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我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

二是精神状态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就是要强调,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地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和风险。

三是道路问题。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就是要强调,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的条伔下,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伕何风险所惧、不为伕何干扰所惑。

四是奋斗目标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要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战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部署,抓紧工作,抓紧落实,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确定这样的主题,就是要向党内外、国内外鲜明宣示,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历史性决定,也是十八大的历史性贡献。

党的指导思想就是党的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早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鲜明地主张:我们党应是‚主义的结合‛,‚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的七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五大把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帄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又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帄理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正式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新世纪以来,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日趋明显,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迫切要求在思想上有新解放、实践上有新创造、理论上有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邓小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各方面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深深植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务实的路径,是经受住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显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力量,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

我们要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重大意义,着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发展中特社会主义有哪些现实和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来认识,鲜明指出:‚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个论断的内涵,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的根本成就,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快速发展起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帄之所以能快速提高起来,就是因为我们成功开创和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条伔下要进一步发展中国、造福人民、振兴中华,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特别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明显,我们正处于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帄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伕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综观新的形势,可以说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国际国内问题相互影响,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困难凸显。如果应对得当,就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推向前进;如果应对不当,就容易跌入‚中等收入陷阱‛,造成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动荡不安。

科学发展观深入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新鲜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一系列新概括新阐述,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们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进一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全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伕务,全面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切实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自觉性坚定性,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十七大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进一步作出精辟概括。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达到党的十八大所要求的新高度。要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仍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同时,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激发各类

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努力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帄发展。

要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重要标准。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努力维护社会公帄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保证人民帄等参与、帄等发展权利,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帄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要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要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要注重发展的均衡性;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要注重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结合。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更加自觉地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兼顾各方,统筹谋划、综合帄衡,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要切实掌握和运用这一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把握这个精神实质。把握了这个精神实质,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最本质的东西,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第二篇_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之三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之三

总结一下,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常规性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只有【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两件:改选党中央和审议党中央的报告。改选之事姑且放一边,我们只说大会报告。大家都知道的也不必多提,只说些估计许多人都不知道的事情,比如说报告是怎么出炉的,为何要经过这些步骤。

第一步,组织精兵强将成立报告起草组,习近平任组长,组员范围涵

盖从中央到地方从专家到领导。起草组直接向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汇报工作,你可以想象一下其规格之高。

第二步,广泛调研与征求议题,中共中央下发通知,征求各地区各部

门对党的十八大议题的意见。中共中央组织46家单位就15个重点课题进行调研,形成57份调研报告。报告起草组组成7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区市进行专题调研,还就一些问题请有关部门提交了专题研究报告。所有的调研和专题研究,都只为了一件事:起草报告。

第三步,大会报告的起草不搞结果管理,而是采用过程管理。中央政

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过程中多次听取起草组汇报,甚至可以理解为某种程度上直接参与到起草进程中去。有钱人喜欢炫耀自己“每秒钟几十万上下”,我不知道政治局委员们的时间应该用什么去衡量,正常来说一定远高于这个级数。为了一篇报告,这帮人三番五次开会讨论。为啥?你可以直白地理解成这份报告直接关系到大多数政治委员的核心关切,比如说,过去五年到十年工作总结就和上一届领导集体密切相关。一个学年下来,会有期末考试,答卷上写着你本学期的成绩。从某种意义上讲,大会报告的工作总结部分就是对上届领导集体工作的打分。比如说,未来五年到十年工作目标、方针和路线就和下一届领导集体密切相关。每年年初,领导都会和你谈一谈未来一年的工作目标,严厉一点的会把这些目标写进你的绩效考核书,年底拿来算账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大会报告的展望部分就是给下届领导集体下任务定目标,不仅有目标还会有方针和路线(其实也就是怎么干)。

第四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胡总书记就十八大报告起

草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做重要讲话,参加研讨班的同志就这些重大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报告稿初步成型。大家还记得7.23讲话么?我们曾经用了很长的篇幅连载两周时间分析胡总7.23讲话,并在第一时间提出7.23讲话就是十八大的定

调讲话。现在十八大报告已经出炉,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把当时的文章翻出来瞅瞅,看看是不是这样。

第五步,党内征求意见阶段,对象包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

检查委员会成员,党的十七大代表和十八大代表,中央党政军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的党员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军队各大单位党委负责人,征求意见人数共计4511人。

第六步,党外征求意见阶段,举办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

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并且绝大多数意见都得到了采纳。

第七步,召开十七届七次中央委员全体会议(简称17届7中全会),讨论通过党的十八大报告稿,决定正式提交党的十八大审议。至此,距离十八大召开仅四天时间,十八大报告才正式出炉。

经过七步酝酿出炉的报告,仅仅是为了提请大会审议,以便形成决议。整个流程如此繁复,从一个侧面说明大会报告具备独一无二的重要性。为何会如此重要呢?

1,因为他承前启后。十六大报告起草组,由胡锦涛任组长,向以江

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负责,在那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实现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和第四代领导集体之间的换届,。十八大报告起草组,由习近平任组长,向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负责,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产生”。历篇换届年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都具备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通过大会报告这个纽带,实现两届领导集体在路线、方针和政策上的无缝链接。(注:十八大换届表述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头条文章《十八大三看点:政治报告、修改党章、领导层换届》)

2,因为他需要内外兼顾。十八大报告起草过程中,广泛听取党内和

党外意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党外征求意见阶段,绝大多数意见都得到了采纳。考虑到十八大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事关全国各族人民切身利益,为了充分容纳各方诉求,保证路线方针政策具备广泛的社会基础,需要一个从党内到党外的整修意见及修改过程。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第三篇_十八大精神最新解读

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科学发展观”首次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解读:将科学发展观首次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意义重大而深远。

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解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报告指明了清晰路径:经济建设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政治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文化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前进;社会建设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生态文明建设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阐述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写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同时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读: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党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经验,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将不断扩大和完善人民民主作为重要目标,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体现了对党的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升华。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解读: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成立91年来的奋斗牺牲,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用治国理政的历史性成就践行宗旨,兑现向人民的承诺。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再上大台阶。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让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成为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过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精彩篇章。

首提“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解读:将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分量更重,彰显出今后我们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度。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1%,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意味着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挂钩,广大百姓可以充分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收益。这说明国家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也向外界传递出未来中国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改善百姓生活的重要信号。

三个公平”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

十八大报告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并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解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追求目标。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实现“三个公平”,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平稳健康的发展作基础,社会公平才有实现的坚实基础。必须大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法律体现最大的民意。严格依法办事,人民群众的权利才有可能得到充分保障。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充分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权力所到之处都向人民公开、让人民监督,才能有效减少权力滥用。

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解读:这一总体要求阐明了党的建设的一条主线、两个坚持、五个建设、四自能力和一个目标。三个方面值得特别注意:一是强调以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二是强调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这是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体现,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上的高度自觉。三是强调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提出新要求。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这一新表述,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定位,又提出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新要求。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将有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再提“四大危险”蕴含深意

十八大报告提出:“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解读:“四大危险”是胡锦涛同志继去年“七一”讲话之后再次向全党发出的警示,并且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四大危险”准确概括了新形势下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风险所在,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

强领导核心。

高度强调坚定理想信念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十八大报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缺失,信念迷茫的原因。理想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

解读:与以往党的建设部分比较全面地谈党的思想建设问题不同,十八大报告高度强调和准确聚焦坚定理想信念问题。从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抓好党性教育、抓好道德建设这三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党检验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

口径审查监督是对人民负责【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十八大报告在谈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并将其作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解读:审查和监督财政预决算,是人大发挥监督职权的应有之义。

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意味着政府的全部收支都要纳入人大监管视野,是对人民负责。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怎么花钱要对人民有个交代,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百姓看得明明白白。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第四篇_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之四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之四【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先吐个槽,政策研究这档子活儿的确不好干,难怪愿意搞的人这么少。姑且不论我们查文献史料做多少文字比对已经花去大量的时间,仅仅是把十八大和十八大报告的重要性说清楚,就已经用去了三天随笔篇幅。既是我们水平问题,也是原因文字背后的东西太多。说到这里,唠叨点大家可能不爱听的感触,写八股文是需要水平的。既要符合无数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规则,又要在较短篇幅内把问题讲清楚,而且方方面面都需点到。如果没有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功底做铺垫,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学校里喜欢用一枝花来形容万众瞩目的美女,机关里喜欢用一支笔来形容重磅级八股文的写手,成为前者主要靠爹妈,这是一个拼爹的活儿。而成为后者只能靠自己,这是一个拼命的活儿。

回到十八大报告上来,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问题上:“怎么看十八大报告?”。如果上来就一二三四五,给你罗列一番从报告中找到的闪光点,也不是不行。但在我看来,这种研究方法将不可避免地有失之偏颇之嫌。就好比周游世界,一种人拎包即走,也不管方向,反正地球是圆的嘛。一种人先把世界地图打开,详细研究之后设计出一条可行的路线,沿着规划往前走。如果是你,会选择和那种人同行呢?至少从感觉上,我会认为后者更靠谱一些,因为我自己就是这种人。

废话少说,接下来开始介绍我们研读十八大报告的框架。分成几步走: 第一步,搞清楚这次大会要解决什么问题,所谓开篇明义。从十五大

开始,每篇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都会在开篇指出本报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比如说十五大主要解决一个问题:邓小平去世后全党全国总路线总方针变不变?报告第一段即提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洋洋洒洒两万八千多字的报告,提及到诸多内容,最后都要落到“不动摇”三个字上。那么,十八大的主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让我们看看最关键的开门见山部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而奋斗。”这段话共计149个字,主题只有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错,是建成!主要内容都围绕全面建成展开。说到这里,估计读者们都会联想到一个词“阶段性历史任务”。没错,既然党代会五年召开一次,大会报告既要汇报过去工作进展也要讲清楚未来的工作打算,但是你的过去工作和未来工作安排从何而来呢?总不能凭空而来吧,所以需要把任务讲清楚。1979年以来,有本事给中国这派任务的人只有一个——邓小平。1979年,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太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三步走”概念,谁能想到在接下来整整30多年时间里,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始终如一地坚定而朝着这个方向步步前行。虽然此后三步走具体内容多有调整,甚至出现了新三步走,但始终没有脱离总设计师三步走的范畴。比如说十五大属于第二步的收官阶段,十六大属于“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开启阶段(我估计换个提法大家会更熟悉一些,那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十七大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阶段,十八大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仔细翻看历届大会报告,你会发现几乎所有内容围绕如何完成特定阶段的历史任务而展开。看起来,中国共产党和企业也差不多,每年工作都只为完成董事会交代的任务。唯一的差别是董事会任务变更频繁,共产党的任务几十年如一日罢了。都说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从特定历史任务出发,我们再去看问题,很快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关注者甚多的党的指导思想为例,大家比较喜欢用带着浓重个人色彩的眼光去看待指导思想的变化,但是如果换个角度,从指导思想和特定历史时期及历史任务的关系看问题,你会有一些全新的收获。比如说邓小平理论之所以会继毛泽东思想后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因为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即将收官完成,又恰逢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去世,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意味着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不变。比如说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之所以会继邓小平理论思想后得到全面贯彻进而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因为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如果还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向不动摇,你除了从指导思想上保证(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和十五大报告),还得有制度上的保证,保证过去二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为中国相应阶层所拥有并且不会有大的变化,就必须实现党的组织转型,广泛吸取各阶层代表加入,也就是做到“三个代表”。比如说“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会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得到全面贯彻进而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因为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经过本世纪初的高速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逐渐暴露,如果想顺利完成三步走战略最关键的一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也就是“科学发展”。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第五篇_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之八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之八

这个变化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或者说,变化对投资有什么参考意义呢?咱们沿着政策“送盘缠、打开门、腾地方、扫房间”四步逐一盘点:

先看打开门,2010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新三十六条),2012年两会,温总理对全国人民表态,年内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各部委纷纷加快推出实施细则的进度,民政部最慢,7月26日才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一不留神成了压轴的部委。但是仔细数数,机会还真不少:交通运输、水利工程、电力建设、石油天然气、电信、土地整治、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房、医疗机构、教育、社会培训事业、社会福利事业、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金融业、商品批发零售、现代物流领域、国防科技工业投资建设领域、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整整21个行业和方向。说到这里,先差点题外话,估计不少人会质疑:鼓励民间资本之说早已有之,为何过去这些年的实际情况反而是“国进民退”,如果过去这几年都是言行不一,我们如何相信你后面会真的给民营经济足够的生长空间呢?这种事情,红口白牙说照例是说不清楚的,咱们还要看数据:

注:以上图表整理自第二产业按照注册类型区分的细项分类数据,不包含服务业。

古话说的有道理叫三人成虎,满世界说的东西未必就是真理,但满世界说的东西一定广为认可。至少,从主营收入以及利润数据上,我们完全看不到“国进民退”之说有坚实的数据基础。顺便加一句,投资方面的数据和主营收入及利润数据走势一致,限于篇幅所以没加上这一块。

门户尚未完全打开的时候,民营经济已经蓬勃发展(有收入、利润和投资数据为证)。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未来几年,当玻璃门完全打开的时候,民营经济会取得怎样的成就?打开门后,哪些行业可能取得跨越发展呢?且听下回分晓。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第六篇_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之六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之六

讲完背景,讲完方法。今天开始,咱们讲结论。姑且从大家最关心的经济领域开始吧。

经济要平稳较快增长,这个大家都知道。如何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结合呢,我们曾经在胡总7.23讲话解读系列中曾经有过详细论述,这里不再罗嗦。我们今天说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标准,17大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这个任务在胡总第二个任期内已经完成,所以呢,标准调整势在必行。果然,18大调整为“(二0二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我心里颇有点意外。这意味着2010-2020这十年时间里,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GDP年增速需要保持在7.2%以上。中国共产党做事情,有个习惯叫打提前量。正常来说能跑100米的,提目标时往往只说80,对内对外都留足余地。目标每年7.2%,基本上每年增速的最低底线不会低于7%,正常底线不会低于7.5%。问题是,中国经济早已今非昔比,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你靠什么保证如此之高的经济增速?反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终归是需求决定发展。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上个十年外需动辄30%增长的黄金期已经确定性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仅靠内需的话,恐怕难以支撑如此之高的增长吧。这个问题咱们回答不了,且看新一届领导人如何说,报告可是习总领一帮人折腾出来的,旁人心里没谱,他心里不可能没谱吧?如果这个目标可以实现的话,我估计现在99%投资者对中长期经济预期都会是错的,甚至可能错的离谱。

如此高难度的目标,靠什么来实现呢?

答案照例是很复杂的,十七大报告分成八个部分足足三千多字来回答问题,十八大报告分成五个部分足足两千多字来回答问题。

答案同时也是出人意料的,因为,十八大给出的五个锦囊妙计中,第一个居然是“经济体制改革”!同样是经济体制改革,十七大时在八大锦囊妙计中位居第六。这待遇上升速度,简直和正部级干部乘火箭进入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有一拼。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

答案就在这句话上:“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如果说,五年前胡总首次郑重其事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将希望寄托在“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上的话。五年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真正认识到,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两件已经不能直中取,只能曲中求。“直中取”就是政府出面,自己来搞。“曲中求”就是创造环境和氛围,让社会力量为主来搞。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 第七篇_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之一

◆十八大报告解读,系列之一

11月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开幕。胡锦涛

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

说起十八大,大家首先联想起换届,联想起更换总书记。我估计很少

有人知道中共的最高权力机构到底是如何组成的,为何会有现在的架构呢?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选

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俗话说一山不能容二虎,最高权力机关也能并列,不多见吧。为何会有并列最高领导机关的局面出现呢?因为正常来说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五年才召开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需要一个机构来代替全国代表大会行使权力。所以党章明确在闭会期间由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这时候又有一个问题冒出来: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举行频率无法覆盖日常工作,你总不能啥大事小事都找中央委员会全体成员开个会举手表决吧。以十七大选举出来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为例,五年时间一共举行过七次中央委员全体会议,其中第六和第七次会议还和十八大准备工作有关。这就需要一个常设机构,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代表中央委员会行使职权,这个机构就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和常委都很忙的,需要一个指定人员发起并召集举行会议,这个人就是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政治局和常务委员会和全国代表大会以及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一样,采用一人一票的举手制做出重大决策。

从政治局常委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构成了一个民主集中的金字塔式

结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央委员组成党中央,中央委员中产生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委员中产生政治常务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中产生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从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到中央委员会委员以及候补委员,全部经由差额选举产生。由于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都需要从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构成需要等到18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后才能见分晓,传统上,会是中共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的第二天。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38686/

推荐访问:十八大报告要点解读 十八大报告解读pdf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