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自我介绍 > 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时间:2018-03-08   来源:自我介绍   点击:

【www.gbppp.com--自我介绍】

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第一篇_2016年哪天入伏 三伏时间多少天

2016年哪天入伏 三伏时间多少天

2016年哪天入伏呢?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对于2016年哪天入伏,想必有很多朋友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平2016入伏时间。

一年有三个伏天,三伏天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最热的时候,伏天又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 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那么,2016年什么时候入伏?我们可以计算出:

2016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其中7月17日“初伏”,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5日“出伏”。三伏天里要合理作息,饮食清淡,并及时补水。

伏天(dog days、hot summer days)是我国一种对炎热季节的称谓,始于秦汉时期。“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首日,末伏十天。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第二篇_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

而三伏天怎么计算呢?三伏天的计算稍微复杂点,但是,只要掌握了中国传统历法的规则,还是很容易计算的。

由于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一年365天都是按照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的配制组合确定的,所以,天干与地支的组合,每六十日为一个循环。这样,中国传统历法中,每天都有个天干地支日,比如甲子、丁已……日子等。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天,7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热的。

中国民间老百姓根据地球积蓄热量的情况,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这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但是,中国民间老百姓也 同时总结出了“立秋早晚凉;蚊从立秋死”的谚语。这意思是说,立秋之后虽然天气还很热,但是,一早一晚却是凉快了,而且,讨厌的蚊子也开始从立秋就越来越少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天干地支配制组合日子的六十循环情况,所以,有的时候,初伏结

束之后,不见得马上就会出现庚日,于是,有的时候,中伏期间,可能会超过十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今年是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鸡)年。“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从阴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后一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第三篇_入伏、入九与入梅分别是哪一天

入伏、入九与入梅分别是哪一天

一、入伏: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一般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二、入九:

冬至进九,九九就是说每年的冬至这天就是一九第一天,在九九八十一天里,三九严寒,四九寒天。一般12月22日到第二年3月3—4日

三、入梅:

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一般入梅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梅总在7月8—19日之间。

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第四篇_三伏天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浏览次数:14064次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10-6-23 20:25 | 提问者:匿名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最佳答案

年代 夏至日 头伏开始 天数 立秋日 末伏开始

2010年 6月21日 7月19日 10天 8月8日 8月8日

2011年 6月22日 7月14日 20天 8月8日 8月13日

2012年 6月21日 7月18日 10天 8月7日 8月7日

2013年 6月21日 7月13日 20天 8月7日 8月12日

2014年 6月21日 7月18日 10天 8月7日 8月7日

三伏天分别指的是哪三个日期?(说农历)

浏览次数:2152次悬赏分:0 | 提问时间:2011-1-28 11:42 | 提问者:312474837

其他回答 共1条

每一年都的时间都不一样的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 三九天(数九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三伏天从什么时候...

三九天(数九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伏多少天?.

大家都知道,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三九天,比较好计算,每年的冬至节这天,就开始进入“数九”,之后,你只要熟悉了中国传统的节气口诀,就知道寒暑时间表了。这就是:“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九九八十一,耕田老汉田中立。”。这意思是说,由于地球有积蓄前端时间的冷热能量的情况,所以,进入冬至之后,还有40天的最冷天气;冬至之后的18天,僵手足;冬至之后的18天—36天的这18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可以冻死猪狗;而一旦进入冬

至之后的36天——54天的这18天,沿河的柳树就发新芽了,气候就转暖了;而冬至之后的54天——70天,人们就要脱下冬衣了;冬至之后的70天,就要准备春耕了,天气就彻底暖和了。

而三伏天怎么计算呢?三伏天的计算稍微复杂点,但是,只要掌握了中国传统历法的规则,还是很容易计算的。

由于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一年365天都是按照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的配制组合确定的,所以,天干与地支的组合,每六十日为一个循环。这样,中国传统历法中,每天都有个天干地支日,比如甲子、丁已……日子等。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环目迹皇熘螅质歉龈眨簿褪?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热的。

中国民间老百姓根据地球积蓄热量的情况,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这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但是,中国民间老百姓也 同时总结出了“立秋早晚凉;蚊从立秋死”的谚语。这意思是说,立秋之后虽然天气还很热,但是,一早一晚却是凉快了,而且,讨厌的蚊子也开始从立秋就越来越少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天干地支配制组合日子的六十循环情况,所以,有的时候,初伏结束之后,不见得马上就会出现庚日,于是,有的时候,中伏期间,可能会超过十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今年是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鸡)年。“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从阴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后一天(阴历七露眨┏龇梗昂笳盟氖臁?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一般“三九”时最冷。楼上朋友说的“冬至后第三个第九天”是指“三九九”,也是“三九”和“四九”

相交之日,并非“三九”。

【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老北京的习俗,冬至曰起要画“九九消寒图”,这一习俗在明人的著作中已有记载,这图是一幅梅花图,画一枝梅花.上面有81个花办(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办。待过完这8l天,81个花办也全染过了,春天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图”。而且在明代北京,还有刻印好的“九九消寒图”,在市面销售,这就更省事了,而且在这图旁还有《九九歌》。

这《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即因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导致动植物的变化的现象,如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大雁飞来等等,均与当时气温有关,而这些与几月几日并无必然关系)来反映天气的冷暖。笔者小时候北京地区流行的《九九歌》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通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这“九九”之说。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当时民间从冬至日数起,到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日子就过完了。而这(九九歌)大约起源于宋代。到了明代已很流行了,而《九九歌)在民间流行时,却有不同的版本,内容及详略均不同。我们看看明代的<九九歌》的不同说法,十分有趣。

明代《五杂俎》记载了当时《九九歌》的一种说法:“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指大风吹篱笆发出很大的响声。这声篥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名。);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指天冷,在屋内睡觉却像在露天睡觉一样冷);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纳担头担(指天热了,脱掉衣服担着);八九七十二,猫犬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这一说法较为详尽。而据该书记载,当时(明代)的北菪功乜区流行的,《九九歌》则远没这么复杂,十分简单明了:“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而目通俗易记。 而明代专门记载北京风物的《帝京景物略》所记的《九九歌》与上述又有不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盐虎本来指古代一种虎形的盐.这儿比喻人们所堆的雪人);六九五十四,口中出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

蚊虫屹蚤出。”这最后几句对于冬天受冻的穷汉给予了很大的同情。这两个复杂的《九九歌》版本互有异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五九四十五”,前一说法为“太阳开门户”;后一说法为“家家堆盐虎”。这可能反映了这两首《九九歌》产生的时期在冬六的降雪量有着很大的差别。 上述明代北京地区流行的简单版本《九九歌》中说:“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而上一世纪时的《九九歌》都成了“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这一改动不可忽视,它反映了明代时北京的天气比上一世纪时北京天气要冷,以至于从物候现象表现出来,柳树出芽长叶要相差一段时间。 冬天的《九九歌》十分流行,因为零冷的天气让人感到十分难熬,其实夏天也有《九九歌》,不过夏天可不像冬天一样。要画什么“九九消暑图”了。夏天的九九与冬天相对应,从夏至日算起,也有九九八十一天,据明代《五杂俎》记载为:“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古代有冰窖,冬天藏冰,夏天取出应用);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五九四十五,难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人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促织指蛐蛐)。”这夏天的《九九歌》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而且以人的主观感觉为主。

三伏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星相杂谈 今年三伏天时间:初伏7月19日、中伏7月29日、末伏8月8日。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天干(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的一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

“入伏”、“出伏”的日期推算法2010-07-11 碧草天涯

“入伏”、“出伏”的日期推算法。我国从秦朝(公元前221年左右)起就规定:每年"夏至"日(公历6月21日—23日)开始的第三个庚日为入伏日,"立秋"日(公历8月7日—9日)开始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首日(如果"夏至"日当天刚好是庚日,则当年的"夏至"日即作为"入伏"的第一个庚日计算;如果"立秋"日当天刚好是庚日,则当年的立秋日即为末伏的首日)。多数年份入伏日期完全相同,少数年份时间相差一天左右。

为什么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称为“三伏天”?2010-07-28 *淡淡香*

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曰伏也。其中唯一不同的是立秋,夏属火,秋属金,故夏、秋的交接非五行相生,而是相克,就是火克金,又庚属金,所以到庚日就是金气要潜伏的日子,"伏日"之说由此而生。古人使用天干与地支相配的"干支纪日法" 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通常初伏、中伏、末伏各为十天,但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四个庚日时,中伏为十天,出现五个庚日则为二十天。 为什么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称为“三伏天”?[分享]2010-12-30 虹贯长天

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第五篇_三伏贴时间(1)

三伏贴时间---------历年数伏时间(2016年~2025年)

●2016年:

头 伏:2016年7月17日-2016年7月26日

中 伏:2016年7月27日-2016年8月15日

末 伏:2016年8月16日-2016年8月25日

●2017年:

头 伏: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21日

中 伏:2017年7月22日-2017年8月10日

末 伏:2017年8月11日-2017年8月20日

●2018年:

头 伏: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

中 伏: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

末 伏: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

●2019年:

头 伏: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

中 伏: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

末 伏: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

●2020年:

头 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中 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末 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2021年:

头 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

中 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09日【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末 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

●2022年:

头 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中 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

末 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

●2023年:

头 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09日

末 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

●2024年:

头 伏:2024年7月15日-2024年7月24日

【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中 伏:2024年7月25日-2024年8月13日

末 伏:2024年8月14日-2024年8月23日

●2025年:

头 伏:2025年7月20日~2025年7月29日

中 伏:2025年7月30日~2025年8月08日【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末 伏:2025年8月09日~2025年8月19日

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第六篇_数伏的第一天怎样确定

【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数伏的第一天怎样确定?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的六月二十二日(农历五月初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过了夏至,就要逐步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了。夏至之后,哪一天数伏,也就是哪一天是初伏的第一天,现在很多人不知道是怎样确定的。夏至之后的数伏,不象是冬至以后的数九,冬至的当天就是一九的第一天,而夏至后的数伏却不是那样从夏至的当天算起。在我国北方老百姓的嘴中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夏至三庚数头伏,这就是初伏第一天的确定方法。那麽,什麽叫三庚呢?这还得从我国古代的历法说起。我国古代年份、月份,日期的记录方法,采用天干和地支。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文字相组合,如:甲子、乙丑、丙寅﹍﹍癸酉、甲戌、乙亥┄┄。六十为一个循环,无休止的反复下去。

六月二十二日(农历五月初八)夏至,是“丁亥”日。六月二十五日(阴历五月十一日)是“庚寅”日,也就是今年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有庚字的日)。再过十天,七月五日(阴历五月二十一日),是“庚子”日,这是第二个庚日。七月十五日(阴历六月初二),是“庚戌”日,也就是第三个庚日。这一天就是初伏的第一天,从这一天就正式进入伏天了。

根据以上的确定方式,说明了数伏(初伏第一天)的日期是不确定的,夏至以后多少天数伏,日期也是不确定的。如果夏至的当天是庚日,那麽到第三个庚日的天数是二十天。如果夏至是庚日的第二天,那麽到第一个庚日需要九天,到第三个庚日就需要二十九天。所以,数伏(初伏的第一天)在夏至以后的第二十天至二十九天之间。

另则,自夏至到立秋之间的四十五天之间,由于夏至到初伏之间天数的不定,在二十至二十九天之间。所以,从夏至到立秋之间,如果有四个庚日,二伏就是十天。如果有五个庚日,那二伏就是二十天。因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这一点是不能变的。

年代 夏至日 头伏开始 天数 立秋日 末伏开始

2010年 6月21日 7月19日 10天 8月8日 8月8日

2011年 6月22日 7月14日 20天 8月8日 8月13日

2012年 6月21日 7月18日 10天 8月7日 8月7日

2013年 6月21日 7月13日 20天 8月7日 8月12日

2014年 6月21日 7月18日 10天 8月7日 8月7日

今年头伏是哪一天 第七篇_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伏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

三伏天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机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数九从冬至日开始,九天一九,在公历上很容易推算,而数伏在哪一天,用公历推算起来就很困难。因为按中国的农历,从夏至日开始 ,按农历的第三个庚日开始数伏,同时规定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天的开始,这样一来,中伏有时是十天,有时就是二十天。概括来说,就是在夏至日和立秋日中间,相隔约45天,这期间若有四个庚日,则中伏就是十天,若有五个庚日,则中伏就是二十天,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规定末伏必须在立秋后开始而造成的。

说了这么多,究竟从哪一天开始数伏的问题还是不太好解决,因为一般在日历中都不标明天干记日法,因而不晓得哪一天是庚日,从而也就不好推测从夏至日开始的第三个庚日是哪天。由于十天一个庚日,而一年(回归年)为365天,虽然不是庚日周期的整数倍,但相差半个庚日周期,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推算哪一天是庚日了。比如,2005年的7月15日数伏,是个庚日,则2006年的7月10日必定是庚日,而2007年的7月15日又将是庚日,以此类推,不是很容易推算庚日吗?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公历有闰年,每一个闰年为366天,2008年就正好是闰年,这也好办,凡是闰年就多推算一天,比如2008年若不按闰年推算,7月10日应是庚日,可是这年的二月份多了一天,则把这天算上后,7月9日就成为了庚日,2009年有可以按前面的办法推算,7月14日为庚日,直到2012年再往前调一天。

一般情况下,夏至日在6月22日,可是一个回归年的周期大约为365天外加6个小时左右,这样一来,夏至日就在6月22日前后有了波动,一般会在6月21日和6月23日之间波动,不管夏至日如何波动,下一年数伏的日期只能提前或滞后五天(遇到闰年则提前6天或滞后4天),所以数伏的日期推算虽然复杂一点,到还是相对稳定的。下表给出了今后几年的数伏日期。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25484/

推荐访问:今年年初的一天 今年哪一天数九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