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药品市场价格调查报告

药品市场价格调查报告

时间:2014-07-15   来源:实习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实习报告】

药品市场价格调查报告(一):关于我市医疗药品市场价格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医疗市场药品价格执行情况

的 调 查 报 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健康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近年来,看病就医药品价格高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药品价格,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做好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工作,切实减轻患者负担,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国家大力整顿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秩序,采取了降低药品价格、对2349种基本药品实行指导价、执行价格公示和费用清单、纠正医药行风等措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仍是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新农合的参保农民对医疗单位的药品价格反映强烈,认为国家给农民的优惠政策农民没有真正享受到。市人大常委会对如何规范医疗市场药品价格,推进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证新农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问题高度重视。按照年初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主管领导的带领下,会同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于四月中下旬深入到市物价局、药监局、卫生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市医院、部分乡镇卫生院、成大方圆药店等相关单位进行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药品市场基本情况

1、药品经销机构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经销药品的非盈利性医疗机构414个(其中驻军、驻在

医疗机构7家、市直医疗机构8家、乡镇卫生院22家、村级卫生室377家,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8家),盈利性医疗机构171个(其中个体诊所170家,民营医院1家),药品专业经销商店110个(其中市区40个,农村70个)。

2、我市新农合药品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我市新农合工作管理委员会注重药品管理工作,规范了各乡镇定点单位的进药渠道,由定点医院院长组成药事委员会,选定了6家供药公司,统一配货,保证质优价廉供药,确保参合农民用药不假。同时对定点医疗机构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出台了《关于对违规违纪行为举报实行奖励的规定》,细化量化了定点医疗机构准入、退出机制,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将新农合管理中心出台的《关于对违规违纪行为举报实行奖励的规定》、《合作医疗门诊收费价格标准》和《常用药品价格》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对每年目标管理考核排序后五名的定点医院发出警告,亮起红灯。

2010年的新农合制度实施方案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尽可能让百姓受益。通过扩大保险面、提高补偿比例、简化异地就诊审批手续等措施,有力的保障了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开展。2010年我市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5%,其中常驻人口参保率达到100%,农民补偿率2009年是51.79%,2010年预计达到75%。

3、我市开展药品价格监督检查情况

几年来,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药品市场监管工作,对政府定价药品是否按规定价格执行、医疗机构销售药品是否严格执行规

定的加价率政策、明码标价与收费公示执行等情况,每年都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同时,结合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在部分医院设立举报箱,并要求医疗机构公示价费标准,对住院患者实行 “费用清单制”,使患者知情权、投诉权得到保障。

2009年,物价部门共查处药品价格违法违纪案件24起,违纪金

额200多万元,罚没34万元, 按时限依法处理药品价格投诉16起,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有力的遏制了我市医疗市场药品乱涨价行为,对规范我市药品价格、推进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市药品价格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药品价格是卫生体制和医药生产流通体制诸多因素和矛盾的综合反映。造成药品价格混乱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医疗单位之间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未能形成合理竞争,以药养医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医药分家尚未实行,医院药房和零售药房竞争很不公平,这样就造成了药品价格的混乱。调研中,调研组进行了价格对比,从目前我市药品价格的总体情况看,是农村低于城镇,药品经销商店低于医疗机构。存在的具体问题是:

1、以药养医导致药品价格政策执行难

非盈利性医院是我市群众的主要就诊单位,也是目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单位,尤其是县级医院。目前我市县级医院的大多数药品都在国家指导价以内(个别药品有突破最高限价的现象),没有全部落实国家规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药品价格只能顺加15%的规定。究其原

因,是近年来由于我市财政困难,对县级医院投入乏力,而医疗收费偏低,医生的劳动成果在医疗收费中得不到体现,医院用房建设、更新和添臵器械设备的投入又大,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了以药养医。表现在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些医院不进常用品牌药品。因为人们对品牌药品的价格基本掌握,所以医院不敢轻易提价,而选择进价格较高的“新药”,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加大了群众的负担。同时受利益驱动,有很多医生擅自开新药贵药、大处方,医院利润大,医生也有提成。还有的利用群众不懂医药知识和求医心切,推荐和使用价格较高的“新药”、“特效药”、“进口药”,人为造成医疗费用增加。据知情部门透露,县级医院的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40%——50%,如果按照国家药品政策执行,医院则难以维持正常运转。同时医生收入降低,很多素质高、业务精的医生会外流,医院将难以生存。

2、药品市场化导致医院之间、医院与药店之间药品差价较大

群众对药品价格反映强烈,尤其是农民觉得新农合的优惠都给了医院,这主要是由于医院间、医院与药店间药品差价较大造成的。调研中,调研组抽查了一些常用药品,发现确实存在同种药品差价较大的问题。例如: 0.3g100ml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市医院的价格为44.5元/瓶,成大方圆药店和农村卫生院只有0.2g100ml的一种,农村卫生院价格是6元/瓶,成大方圆药店因生产厂家不同,价格从2.9元/瓶——8.5元/瓶不等;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市医院的价格为0.5g的12.4元/支、2.0g的35.7元/支,成大方圆药店的价格为1.0g的6.8元/支——10.5元/支,农村卫生院的价格为8.0元/支;

扑热息痛片,市医院的价格为1.7元/盒,农村卫生院的价格为0.4元/盒,成大方圆药店的价格为0.38元/盒。还有的药品,药店的要贵于医院,例如:灯盏花注射液,市医院的价格为17.8元,成大方圆药店的价格为22.0元。而一些非常用药的价格,医院与药店的差距则不是很大,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一是国有医院在采购药品方面与药店、私人诊所不同,国有医院要索取正式发票,货款一般不即时支付,而是拖延一段时间转帐支付,但有些药店和诊所不要正式发票,形成医院的药品进价比较高,有的甚至高于药店的零售价。二是部分药店利用常用药的低价格吸引消费者,尽管知道经销品牌药品利润很低,但为了竞争、促销的需要,他们大打价格战,有意压低品牌药品价格,并诱导消费者购买其利润较高的同药名的替代药品(一些“新药”)。三是药店与医院的药品生产厂家不同、剂量不同,药店的药品生产厂家较多,同种药品有很多种价格,而在群众看来则是医院与药店的差价较大。

3、检查存在部分死角,处罚力度不够

物价部门虽然对医疗机构每年都安排检查,对药品和服务价格进行监控,但重点多放在城镇,而对农村特别是村、屯诊所检查的少,而且处罚力度不够。往往是查出违纪金额大,而处罚收缴金额少,达不到震慑违法违纪行为的目的,个别医疗机构和药品经销单位依然我行我素,违价之风得不到收敛。

4、收费缺乏透明度

药品市场价格调查报告(二):药品市场调查报告

药品市场调查报告

药品市场>调查报告(一)

恶性肿瘤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尽管人类经过了近百年的努力,在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全世界每年仍有900万新发癌症患者,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症。我国是一个癌症多发性国家,现有260万癌症患者、每年新发病患者180万、死亡人数140万。癌症仍然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头号杀手。开发研究生产疗效好、广谱性强、副作用小的抗癌药物仍然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有部分品种开始生产销售。40多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已由个别品种发展到系列化产品,研发和销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研发(包括仿制)及>市场营销上的成就令人瞩目。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有近百家(包括中药制剂生产厂家)。其中,原料药厂20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有60多家。迄今为止,我国抗肿瘤药物已发展到七大类160多个品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公布的22个基本抗肿瘤药物,我国全部都可以生产。我国年产抗肿瘤药物30多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总体说来,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所以,了解患肿瘤病人家庭的抗肿瘤药品的消费情况和大众对抗肿瘤药品的态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细分的抗肿瘤用药情况;另一方面,有助于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了解抗肿瘤药品的市场竞争情况,从而使企业能“对症下药”,把更多、更好的药品快速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认识、了解和用药态度调查,来了解抗肿瘤药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和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需求喜好及对医药企业的期望。由此使恒瑞医药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心态,掌握抗肿瘤用药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有力的、合理的措施来推广其主打产品——艾恒。

本次调研采取网络调研的方法,在网络上随机发放问卷,然后收集整理,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问卷的设计根据正常的人们对药品的认知过程来排列问题。本次调研主要研究了抗肿瘤药的流通渠道、药品性质和消费者的主要购买依据三方面,这三方面可以从消费者角度反映出目前抗肿瘤药品市场的主要消费情况,如抗肿瘤药品通过哪些渠道流向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和用药态度,消费者认可的剂型是哪几种,而其中消费者的主要购药依据将是医药企业最为关注的。下面从具体的调研数据方面逐一分析。

一、从渠道方面分析。对于抗肿瘤用药,绝大多数消费者是到药店和医院购买,两者比例之和达95、2%,其中到药店购买的家庭为58、7%,去医院的为36、5%;而通过

其他渠道购买的极少。为什么居民选择到药店的比较多,而到医院的相对较少呢?这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医药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造成的二者所占药品销售比重较大,但是由于各处销售药品的价格高低不一,药店的药品价格相对低一些,而抗肿瘤类药品一般都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所以到药店的购买比例会较高;而在医院购药的家庭中,很大一部分是有医保可以报销的。所以,现阶段企业要做好药品市场,一定要了解我国目前的医药体制,同时也要关注医疗改革。

另一方面,药品渠道的选择还与抗肿瘤用药的特点有关。抗肿瘤用药大部分为处方药,需要通过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因此,患者前几次看病或服药一段时间复查都需要到医院,在诊治后就地购药;但是肿瘤的治疗一般需要长期吃药,在医院得到确诊后,一般病人都会考虑自己去药店购买相同的药。

【药品市场价格调查报告】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渠道的选择对医药企业来说很关键,其中要考虑的因素主要为消费者的主观方面和我国的医药制度客观方面。

二、从药品性质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城市居民家庭购买的各种抗肿瘤用药中,西药占到七成以上,达73、3%,而中药只占26、7%。这表明在治疗肿瘤的药物方面,对于中药的研制开发生产具有很大的空间,因为在药物治疗方面,中药的副作用小是一大优势。对于医药企业来讲,选择做消费者认可的药物种类,可以使企业减少和消费者的沟通障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营销费用。同样,好的药品命名策略、传播策略等也可以为企业减少很多运营成本。所以,详细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情况,有助于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尽管西药市场竞争已经很激烈,但是依然有市场空间,仍然有商业机会。

对于本次调研,尽管从消费者角度调查出消费者比较认可的是西药,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位列后面的中药将来就没有商业机会,不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药物,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中。且既然西药竞争已经趋近红海,那么另僻蹊径开发中药的蓝海压力就会小很多。虽然同时会存在很多风险,但是在其他企业涉足尚浅的时候率先造势,有利于企业打造领头企业的品牌形象,能够抢占先机,获取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三、从消费者的购药主要依据分析。调查询问了城市居民家庭在购买各种抗肿瘤用药时所想到的首要根据,结果表明,89、9%的家庭提及是由医生推荐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原因。这是由于抗肿瘤用药多是处方药,患者对肿瘤疾病的认知了解有限,服用什么药品受医生的专业推荐影响很大。另外,10、1%的家庭表示根据过去的使用经验来购买某一抗肿瘤用药。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种横向角度解读这组数据。在购买的首要原因中,决定并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人员依次是医生、家人和朋友、药店店员,在所有原因占比中,分别是89、9%、8、3%和1、8%。这一方面反映出医生对于抗肿瘤用药的销售是何等重要,药店店员的推荐是多么微不足道,另一方面也说明老百姓医药知识的缺乏,需要企业加强对百姓健康知识的普及。

过去的使用经验也是决定患者购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实际反映了医药企业实现产品的一次销售和多次销售问题。很多医药企业只关心重点渠道中的关键因素,如医院的医生,但是很少有企业会关注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消费者是如何进行多次购买的。

鉴于肿瘤疾病的特殊性质,患者往往要长期服药才能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所以在第一次购买后,医药企业更要关注他们的二次购买以及重复购买问题。企业同时还要关心产品每次销售后的患者使用情况,细致入微的售后服务相对于医药企业实现第一次销售,是一种投入少而销售效果更佳的营销措施。所以,企业不要只关心产品的前期销售,还要提供药品的售后服务。

过去的使用经验是患者对过去该药品疗效的一种肯定,这实际和占比6、9%的药效可靠是很相关的。在决定购买的首要原因中,关于药效有很多不同层次的直接提法,如药效可靠、起效快、副作用小、质量好、有持久功效/长效,如果将其合并则有14、6%的比重,加上一些隐含药效较好的原因,如医生推荐、过去的使用经验等,则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药效是消费者在购买抗肿瘤药品时第一考虑的因素,这也是企业在营销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然,另一方面,药品的安全性也是影响消费者购药的重要因素之一。医药企业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形象,调查中显示,如果制药企业发生药品安全问题,则会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企业形象,并直接打击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再仔细解读数据我们会发现,医药企业是不是知名企业对于消费者购买并不是重要原因,它明显地排在功效、推荐等因素之后。那么,对于医药企业是否要进行企业知名度的推广,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是否要在公司名和产品名之间权衡一下呢?或者说企业是否要有阶段性的传播重点呢?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数据显示,对肿瘤药品,促销的作用不大,这说明这类药品不是快速消费品,也不是保健品,它是真正的以药效为主的一对一的专业产品,同时也说明它不是价格敏感型产品。了解这些药品特性后,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营销工作。

药品市场调查报告(二)

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上普遍认可与采用的管理模式。世界上第一个创建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国家是美国,这是由于当时(20世纪30-40年代)发生了几起严重的“药害”事件,使其必须加强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管理,通过立法,严格划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至50年代建立起分类管理制度。50年代以后主要发达国家都相继建立了这一制度。目前,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包括我国,东南亚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都建立了这一制度,东欧国家也在近几年逐步推行这一制度。【药品市场价格调查报告】

我国在1999年启动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之后全面展开。为促进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国家局于20**-20**年连续发布了《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20**年>工作计划》和《关于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的通知》,同时,于近期先后召开了两次药品分类工作会议,国家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决心可见一斑。

推进药品分类管理有利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处方药的严格使用,可以减少滥用带来的许多不良反应和机体耐受性及耐受性带来的治疗困难,非处方药的合理使用,能够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促进我国“人人享受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推动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有利于逐步与国际上通行的

药品管理模式接轨,有利于国际间合理用药的学术交流,提高用药水平。

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势在必行

一、我市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现状和问题

**市局一直把药品分类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通过几年来的规范管理,全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逐渐完成阶段性目标,实现了三个转变。

1、药品陈列转变

100%的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陈列由原来的混放转变为如今的把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与外用、功效或剂型相同进行分开摆放的方式,各摆放区都配有相应的标识。

2、药品的销售转变

现在的药品经营者把药品的销售分为两大部分:非处方药销售和处方药销售。处方药的销售经历了直售式、询售式、凭售式三个阶段的转变,同时非处方药销售也随着由利润驱动到信誉驱动的观念变化向疗效合理性转变。

3、药品的咨用转变

药品经营企业的用药咨询的变化较快,由原来的50%药店只配有一名兼职药士到现在100%的药店都配备了专职的药师、从业药师、执业药师作为驻店药师,药品零售企业的审核处方、指导合理用药的工作有的长足进展。

通过对市区百余家的药品零售企业的现场调查,我们发现药品分类工作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概括为三个不能。

1、驻店药师不能保证始终在岗

调查的120家药店,12%驻店药师长期不在岗;40%的驻店药师由于各种原因离岗;36家药店未挂停售处方药的标志;29家药店药师不在岗继续销售处方药。

2、处方药不能完全凭医师处方销售

在40%的驻店药师在岗的药品经营企业中,有近三成未能尽到审核处方的职责,形同虚设,有的不看处方,只盖章;有的只指导,不审核;甚者不闻不问。

3、分类摆放不能做到完全分开

60%的被调查的药店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未能完全分开,个别药品混放,具体表现在没有标识的非处方药混放在处方药区;处方药存放不集中,与非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1907/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