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自我介绍 > 自我欣赏的诗句

自我欣赏的诗句

时间:2014-07-03   来源:自我介绍   点击:

【www.gbppp.com--自我介绍】

自我欣赏的诗句(一):浅谈如何欣赏古诗

浅谈如何欣赏唐诗

赵波

摘要:在中国封建时期,唐代是国势强盛和经济繁荣的巅峰时代。其时,诗歌

创作更是前无古人,后难为继。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唐诗则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颗耀眼的明星。这是一个令人自豪、值得引吭高歌的时代!

明朝人说:“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这不是耸人听闻,它确实真实而确切地说出

了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无与伦比的地位。在这一时期,由于时代和社会状况不同,

诗人自身的人生遭遇也各异,因此诗的风格也不尽相同,诗歌内容纷繁多样,诗

歌流派也呈多样化发展。这就为后人研究学习古诗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材料。

关键词:意象 ; 意境 ; 风格 ; 抒情

哈佛大学海陶韦曾指出:“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而且很有特色”。[1]

然而唐诗则又是中国诗歌的顶峰。的确如此,唐代是一个充满诗的氛围的时代,

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在诗中得到生动、亮丽的展示,作者的政治见解、伦理道

德、人生思考、喜怒哀乐无不融入诗美的创造,在悠扬的情韵,优美的意境中得

到回答。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境、语言、抒情手法的运用。章学诚说意象是“人

心营造之象”,[2]就是说意象是人心中之意与外界客观之象有机的交融结合所产

生的诗歌艺术细胞,意象也是心物交感的产物。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

三境,即物境、情景、意境”,说意境是“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谢榛说:“诗无神气,犹绘日月而无光彩”。可见古人很重视对神这种意象的追

求。雪莱说:“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4]这是因为诗歌的语言是一种“陌生化”

的语言,她可以打破时空、违反逻辑、破坏语言。抒情手法在诗歌中也扮演重要

的角色。由此可见,意象、意境、语言、抒情手法是构成诗歌的重要单元,同时

也是很难把握的诗歌艺术特点。因此在鉴赏诗歌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去欣赏

唐诗。

[3]

抓住意象 把握意境

在古代诗歌中,意象是频频出现的,在唐诗中亦是如此 ,意境是抒情性作

品达到的最高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的意

境是鉴赏的最高层次,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

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的艺术境界。在古代,文人墨客喜欢用写诗的方

式来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感,怎样才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呢?于是诗人就借助具

体的事物赋予它们人的感情来抒发自己的思绪。采取这种方式既简单明了,又能

【自我欣赏的诗句】

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或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这首诗时,

作者正客居他乡,漂泊在外的他饿思念家乡,那又成就拿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思乡

之情呢?于是诗人就以一轮明月来喻指家乡,看到明月仿佛也就看到了自己的故

乡。这首诗把“明月”作为意象,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而且也衬托出诗

人身处异地 孤独无依的伤感。再如他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最后两

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这两句的意象特别新颖,老朋友坐船

顺江而下,船越走越远,然而诗人仍在江岸上望他,人已望不见了,只见孤帆远

影,最后连这孤帆远影也消失在碧空中去了,只看见长江一线在天际处消失,这

样就把作者一片痴望神理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写诗需要观察和感受能力,同

样欣赏诗歌也需要观察、感受能力,方才能领略诗歌的妙处。

在唐诗中有一个很常见的意象就是“酒”,例如:王维的送别诗中经典名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自己的友人即将离开,自己内心纵有万

般不舍,却也留不住。于是诗人就借“酒”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和与友人之间的

情深意长。在古代,“酒”作为意象,它所表达的意境不是单一的,因此在欣赏

古诗时我们要根据整首诗来判定“酒”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被人们称为四

君子之一的“菊”在唐诗中也得到了很好地运用。唐代元稹的诗作《菊花》中曾

说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首诗是元稹青年时所作,这两句

不仅表明他喜欢菊花的原因,“菊”是高洁的象征,用在此处更表明青年时代的

元稹对高雅品质的追求。

中国唐诗中还有很多意象,如“梧桐、浮云、鸳鸯”等。梧桐是凄凉悲伤的

象征,诗人用“梧桐”一般来表达凄清的意境。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诗人

借“浮云”来抒发孤独飘零的际遇。鸳鸯喻指恩爱的夫妻,借“鸳鸯”来表达和

谐、欢乐的意境。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式,

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

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赏析语言 辩明风格

中国古代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

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诗歌的语言风格往往决定了作者的创作风格,因此

在欣赏诗歌时一定要抓住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诗歌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

也要分析这种表达效果,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都是这种新奇”的语言。

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里的“知”、“乃”、“潜”、“润”、“细”几个字,诗人不仅赋予了春雨以人的情感,

表现出它了解人们的意愿,适时而降,而且从听觉上描绘了春雨的形与神,深含

着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在唐代诗歌语言呈多样化发展。其主要有豪放、雄浑、清

新、绚丽、悲慨、沉郁、自然等几种语言风格。

豪放:即是豪迈奔放,李白是豪放风格的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高远,

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诗歌的特点。表现其风格的诗句主要有“君不见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把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展现了出来,体

现了作者豪放的创作风格,通过语言可以看出诗人豪迈、大气的人格魅力。

雄浑: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

勃的活力。其代表作有王昌龄的《出塞》,气势雄伟,浩瀚壮丽。王维的“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得上“雄浑”的是以高适、

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孤城,有奇塞,有酷

热,有寒冷,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从他们雄浑的语言中,可

以体会出作者的创作风格,诗人所要表达的强烈感情。

清新: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白鹭上青天”。这两句是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

觉,也体现作者明朗轻松的创作风格。

绚丽:绚丽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李商隐的诗就体现

了这一特点。因此在赏析李商隐的诗时,一定要抓住他诗对仗工整,善用典,雍

容典雅的特点。

冲淡:冲淡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有闲、

静、淡、远的特点,他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自己的脉搏,他把主观的情思化入

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用短短的二十个字,就给我们展现了

一幅清新自然,幽静深远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空灵”境界的追求。也可以看

出诗人用字造句的功底很深。

悲慨:即是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

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睹人民灾难之重,深受命运坎坷之苦,而忧心忡忡,慷慨

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是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

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是以悲慨

享誉诗坛。“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其悲

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通过语言艺术就把作者的悲愤之感毫

无保留的展现了出来。

沉郁:沉郁是指情感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

之诗,为浓郁之极至。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都是沉郁的力作。他通过

语言的描述来展现当时社会的黑暗,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

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

自然:即是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练字,读来平白如

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就是不加雕饰的名句。

这种语言特色的诗歌一般采用白描的手法,读起来轻松自如,朗朗上口。 诗歌语言是体现诗人性格的灵魂,也是体现诗人创作风格的前提,因此欣赏

唐诗时一定要把握语言风格。

分清抒情 理出手法

在唐诗中,诗人用诗来表达思绪,但表达思绪的手法又有所不同,不同的手法表达的情感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在欣赏唐诗时一定要明确抒情手法。唐诗中的抒情手法有两种,即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两种手法。直接抒情即是直抒胸臆,这是一种不带任何“附着物”,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句诗人直接表明了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政治态度。

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表达的感情、哲理、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借景抒情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浑然一体。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对花鸟树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情景交融是赋予抽象的情感以形体,并再现大自然的美,从而增强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情景交融的诗篇使人仿佛身入其境,感同身受。情景交融的诗篇,景实而情虚,虚实结合,妙在虚实之间。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的前两句是写景,象征董大的处境恶劣,诗的后两句安慰话看着平常,其实表现了同董大的深厚情谊,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这两种抒情手法看似区别,却存在着共同点,它们都是要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或要说明的道理呈现给读者,给读者以深刻的体会和教育启迪。

中国古诗源远流长,唐诗更是博大精深,我以上提出的三种关于如何欣赏唐诗的方法只是我个人的一些建议,在学习唐诗的过程中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欣赏时不仅要把握基础的鉴赏方法,而且还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注释:[1]羊玉祥、《古典诗文赏评学》、巴蜀书社、1995年、第 1页

[2]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会文堂印本、1994年、第37页

[3]谢榛、《四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3月、 第45页

自我欣赏的诗句(二):古诗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载于《全唐诗》卷一四四,并入选《唐诗三百首》。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诣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辞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像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宋人欧阳修评此诗颔联:“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

清人吴景旭《历代诗话》称此诗“尽善”:“劈头劈脑喝出‘清晨’两字,次句云‘初日照高林’,接得有力。竹与花木,皆从‘高林’带出,而映之以‘初日’,虽欲不幽且深,不可得也。此际声闻、色象、种种销灭,惟有一寺,与入寺者同摄入光影中。佛性、人性、鸟性,无动不静,无静不一,故结言‘万籁此俱寂’。昔人所以美旦气、快朝气来也。自始至尾,总是‘清晨’两字,安得不为一篇尽善!”【自我欣赏的诗句】

登岳阳楼【自我欣赏的诗句】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面的结果。这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更为高远。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

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优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自我欣赏的诗句(三):比较霸气的诗句

 

 

随笔吧为您精选比较霸气的诗句请您欣赏。

霸气诗句精选:

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经典语录

2、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选自《七古》作者:毛泽东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选自《南园十三首·其五》作者:李贺

4、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作者:秋瑾【自我欣赏的诗句】

5、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选自柏杨作品

6、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选自小说内容,全诗为:“丈夫本无泪,不洒离别间,一剑平生恨,气短英雄胆;山盟犹仍在,欢情春梦间,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

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选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

8、问普天之下,能在我手上生还者,能有几人。选自小说内容

9、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选自《赠李白》作者:杜甫

10、双脚踏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选自《绝命词》作者:袁枚

11、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影和名。选自《庄子·说剑》

12、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选自《偶书》作者:刘叉

1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14、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搞朴而震天下。

15、我欲问鼎天下,试问谁与争锋。选自小说内容

1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选自《从军行》作者:王昌龄

17、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选自徐克电影《东方不败》作者:黄沾

1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选自:《狱中题壁》作者:谭嗣同

19、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作者:刘邦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选自《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李白##比较霸气的诗句

21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38429/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