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2016雾霾天气统计表

2016雾霾天气统计表

时间:2017-08-10   来源:实习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实习报告】

2016雾霾天气统计表(一):2016-2017年雾霾治理分析报告

2017年1月出版

正文目录

1、肯定成果:“霾”态在改善 ....................................................................................... 3

1.1、几大城市整体空气质量向好 .................................................................................. 4

1.2、雾霾趋势在改善 ...................................................................................................... 5

1.3、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雾霾形成的主因 ...................................................................... 7

1.4、难点在冬季,季节性的雾霾改善不明显 .............................................................. 9

2、冬季污染治理边际改善效果不明显 ....................................................................... 10

2.1、冬季供暖加剧了污染物的排放 ............................................................................ 10

2.2、冬季的气候条件限制了雾霾的扩散 .................................................................... 11

2.3、极端重污染天气为概率事件,不可避免 ............................................................ 12

3、任重道远:治理的不达预期有望推动投资的超预期 ........................................... 13

3.1、监管更严,治理升级 ............................................................................................ 13

3.2、未来几年“霾”成常态的预期在加强,应急的手段仍然很有必要 ................ 14

4、雾霾经济 ................................................................................................................... 14

4.1、雾霾经济含义 ........................................................................................................ 14

4.2、雾霾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 .................................................................................... 15

4.3、我国雾霾带来的经济损失 .................................................................................... 16

5、风险提示 ................................................................................................................... 17

图表目录

图表 1:2014年1月-2016年11月全国及重点区域月平均 PM2.5 浓度(μg/m) .... 4

3图表 2:2014年1月-2016年11月主要城市月平均 PM2.5 浓度(μg/m) ................ 4

3图表 3:主要城市年平均 PM2.5 浓度变化(μg/m) ...................................................... 5

图表 4:2014-2016年四大城市污染总天数逐年下降 ........................................................ 5

图表 5: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北京市污染天数统计 ............................................... 6

图表 6:2013年12月-2016年12月石家庄市污染天数统计 ........................................... 6

图表 7:2013年12月-2016年12月上海市污染天数统计 ............................................... 6

图表 8: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广州市污染天数统计 ............................................... 7

图表 9:北京PM2.5污染源 ................................................................................................... 7

图表 10:北京市 2014 年至今连续重度及严重污染天数统计 ......................................... 9

图表 11:北京市月平均 PM2.5 浓度及当月污染、重度及严重污染天数比例 ............... 9

图表 12:2014-2016 年 12 月北京风力及湿度统计 ....................................................... 11

图表 13:2014 年 12 月北京气象条件 ............................................................................. 11

图表 14:2015 年 12 月北京气象条件 ............................................................................. 11

图表 15:2016 年 12 月北京气象条件 ............................................................................. 12

图表 16:北京本地 APEC 及阅兵大气治理临时措施对 PM2.5 浓度消减贡献率 ......... 13

图表 17:交通运输业深受雾霾困扰 ................................................................................... 15

图表 18:2011-2016年我国雾霾带来的经济损失 ............................................................ 17 3

数据证明“霾”态在改善:北京市过去三年(2014-2016年)平均PM2.5浓度分别是85,80和73微克/立方米,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2017

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需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从数据上看,空气质量整体确实在改善。其中,上海和广州改善的较为明显,2016年全年的平均数据分别是45和36微克/立方米。但反观河北,石家庄2016年却不降反升,PM2.5平均浓度由88上升至98微克/立方米,主要原因是2016年11月和12月出现连续爆表天气,尤其是12月份平均浓度达到276,单月浓度创2014年以后最高(其次为2014年1月,212微克/立方米)。从雾霾天数上看,北京、上海和广州从2014年后雾霾天数均在持续减少,广州2016年全年没有出现重雾霾天气。但石家庄在雾霾总天数减少的情况下,重雾霾“爆表”天数却在增加,形成更恶劣的直观感受。

 难点在冬季,冬季污染治理边际改善效果不明显:事实上,从数据看最近三年每年减少的雾霾和重雾霾的天数主要集中在3-10月份,但冬季(1-2月,11-12月)并未呈现减少的趋势,污染状况基本没有改善,这说明现有的治理措施,在冬季难以奏效,华北地区供暖新增的30%的大气污染物导致原有的系列减排措施阶段性的失效,叠加静稳气象条件极易产生极端雾霾天气,最近两年的11月和12月有1/3的时间是处于的重度污染之中,爆表的天气加重人为的感受。在目前的污染强度的基础上,出现极端重污染天气的概率基本等于持续性的稳态气流出现的频率,几乎不可避免。因此总结冬季重霾的原因,在污染基数更高的冬季,现有治理带来的边际改善甚微,难以短期实现较大程度的改观,在空气质量整体改善的趋势下冬季压力将长期存在。

 任重道远:治理的不达预期有望推动投资的超预期:雾霾的最终消除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治标”与“治本”的措施还是有迹可循的。短期看,受冬季治霾效果不佳影响,未来2-3个月政策加码的概率在加大,两个点值得关注:

1)监管更严,治理升级,排污企业的整改需求、智慧环保等环保投资有望在短期实现新一轮增长, 2)未来几年“霾”成常态的预期加强,在一些重点区域有望推动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的集中采购,长期看,关注能源结构调整,节能、煤的清洁利用、清洁能源的利用等机会。

1、肯定成果:“霾”态在改善

进入十二月后,雾霾污染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民众的直观感受是雾霾在加重。

为探究其真实结果,分析了近几年的数据。从最近三年全国的 PM2.5 的月度数据看,京津冀地区最高,PM2.5 的浓度在 50-150 μg/m3之间;而珠三角地区相对较低,一般在 20-50 μg/m3之间;长三角地区居于两者之间。从时间维度看,每年的 10 月份至第二年 3 月份,华北地区的 PM2.5 浓度飙升,浓度达到其他月份的 2 倍以上,这个时间段与我国北方的集中供暖季基本吻合;而长三角地区的 PM2.5的浓度的峰值时间与京津冀地区基本吻合或略有滞后,很可能是受北方雾霾“南下”的影响;而珠三角地区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则相对不太显著。 图表 1:2014年1月-2016年11月全国及重点区域月平均 PM2.5 浓度(μg/m3)

【2016雾霾天气统计表】

1.1、几大城市整体空气质量向好

选取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四个代表性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的空气整体质量在改善,石家庄 2016 年有所恶化。 过去三年(2014-2016 年)北京市平均 PM2.5 浓度分别是 85,80 和 73 微克/立方米,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北京市 2017 年的目标是细颗粒物年均浓度需控制在 60 微克/立方米左右,空气质量整体确实在改善,但趋势低于预期,完成目标 2017 年需同比下降 18%。上海和广州则改善的较为明显,2016 年全年的平均数据分别是 45 和 36 微克/立方米。但石家庄 2016 年却不降反升,PM2.5 平均浓度由 88 上升至 98 微克/立方米,主要原因是 2016 年 11 月和 12 月出现连续爆表天气,尤其是 12 月份平均浓度达到 276,单月浓度创 2014 年以后最高(其次为 2014 年 1 月,212 微克/立方米)。

图表 2:2014年1月-2016年11月主要城市月平均 PM2.5 浓度(μg/m3)

2016雾霾天气统计表(一):小学 响应市区雾霾红色预警 停课不停学 情况 统计表

流村中心 南流小学响应市、区教委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情况汇报

望 每日下午1:30前 微信传送给“静霞”

2016雾霾天气统计表(一):陕西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陕西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所需的场所,加速了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随着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强,雾霾逐渐消散。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一次持续性的雾霾天气过程往往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显著,是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迅速增大的相对湿度,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对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风速与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以北京为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雾天气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除8-10月份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小。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大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频繁,但是大雾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造成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雾霾灾害。研究雾霾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对雾霾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2011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摘编自《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1.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雾霾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影响较大。

B.雾霾天气的大范围出现,主要是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造成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C.雾霾天气迅速形成污染的重要环节是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和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生成的相互作用。

D.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最后的消散往往受到冷空气入侵的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从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的雾霾天气过程来看,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

B.在持续性雾霾天气的整个过程中,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二阶段,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

C.北京的雾霾天气有以下特点:霾日多,雾日少;霾日分散,雾日集中;雾霾天气中,大雾在东南地区发生频繁,但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

D.在持续时间长的雾霾混合性天气的全过程中,相对湿度、温度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风速与雾霾天气能见度的关系则成正相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但是雾天气和霾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却有着明显不同。

B.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很大,容易酿成雾霾灾害。

C.雾霾天气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体现了民众关注度的提高,也反映出政府关注民生、直面问题的工作态度。

D.频发的雾霾天气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如果对它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那么,这将对我们开展防霾治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③游夏:孔子学生子游、子夏。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5.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密的上疏《陈情表》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言辞慷慨,表达感情直接坦率。

B.三国时期的蜀汉,终于汉怀帝刘禅。蜀国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刘禅却乐而忘本,乐不思蜀。

C.文中所提皋陶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

D.古代臣民上书言事分为“上书”、“上疏’和‘上封事”,其区别在于“上书”是臣民向皇帝进言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上封事则是向皇帝进谏带有机密性文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密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仅几岁的他热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

B.“周门人方之游夏” “数使吴,有才辩”“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等表现出李密有才干。

C.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题省中院壁①

杜甫

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②常阴阴。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腐儒衰晚谬通籍③,退食④迟回违寸心。

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⑤。

注:①这首诗为杜甫47岁,官居门下省左拾遗时所作。诗人在任上对肃宗多有劝谏,但主张少被采纳。②霤:防止雨水滴落在人身上,在屋檐下用来接雨水的竹筒。③通籍,指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借指做官。④退食:退朝而就食于家。或公余休息。⑤双南金,双南金:指南方出产的铜,后亦借指贵重之物。此处指皇帝封赏自己的职位。

8.诗中一二联写了省院中的景象,请赏析。(5分)

9.结合诗歌的颈联与尾联,分析诗人杜甫表达了自己哪些思想感情?(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皎洁的明月映照在江中,四周船儿悄无声息之景来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诗句是“ , 。”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365050/

推荐访问:2016年雾霾天气 2016雾霾天气情况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