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7-08-03   来源:实习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实习报告】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一):关于民生问题的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民生问题的专题调研报告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 会议精神,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推进和谐辽中建设。根据办公室安排围绕社保、医保、就业、教育和农民增收五个方面的工作展开调研,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县委、县政府把倾情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实现人人共享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创新力度,使社保、医保、就业、教育、农民增收工作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由于受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事关民生的工作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急需解决。为此,我们将这次调研情况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2010年,在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力稳步增强的形势下,县委、县政府围绕社保、医保、就业、教育、农民增收,出台了大量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一)社会保障方面。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达到16453人,

今年以来共支付养老金1654.1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达到11931人,今年以来共为538人支付医疗费用223.2万元;工伤保险达到14699人,今年共为126人支付费用216万元;失业保险达到13600人,基金积累373万元,目前无支付;生育保险达到138人,基金征缴6.2万元,目前无支付。

农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灾害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建国前老党员生活补助、优抚安臵工作开展扎实有序。2007年农村低保共核定3657户6870人,共发放资金132.76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52人次,35.6万元;城市医疗救助审批10户,救助23938元(城市医疗救助2007年7月启动);灾害救助40余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全年累计发放201.8万元;建国前老党员生活补助全年共发放补助资金21.2万元;优抚款全年发放488万元。

(二)医疗保障方面。

医疗卫生基本满足群众需要。一是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14个。其中,村卫生所(室)353家,县直卫生机构2家,县直医疗机构3家,乡镇医疗机构20家,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方便群众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二是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到97%,累计报销6699.99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贵”问题。三是行风建设继续加强,

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和加强医德教育、完善内部监督,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不断增强。

(三)就业方面。

我县目前的就业政策是“自主择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围绕这一政策,我县劳动部门,努力开发市场,积极做好就业、分流安臵和再就业工作。一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近年来,先后组织各种培训班五期。二是配合做好兼并分流,在金焦集团兼并金星煤矿、水泥厂;襄垣煤矿兼并运输公司;襄垣煤矿、七一煤矿兼并化肥厂的过程中,做好分流安臵职工的档案转移和各项社会保险的接续工作。三是落实优惠政策,促进自主就业。先后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62个,扶持下岗职工自主就业362人次。四是按照县委、政府政策安排2003年至2007年大中专毕业生133人。

(四)教育方面。

全县教育情况总体良好,共有中小学154所,教学点85个,在校学生32556人,其中贫困生796人(小学274人,初中319人,高中203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45%。2007年小学入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9.7%,高中入学率为57.4%。一是严格落实国家“普九”和“两免一补”政策;二是大幅度提高了生均经费,达到农村小学191元/生年、初中272元/生年,县镇小学302元/生年、初中381元/生

年;三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捐资助学活动。近五年共救助275名贫困大学生,救助资金达到531100元。

(五)农民增收方面

一是靠政策推动、企业拉动,农民收入呈稳步增长态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04元,比2006年的4448元增长8%。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了30项骨干项目,创建了70个37175亩科技种植示范园区,建设了五大生产基地,实施了四项富民工程。

二、制约因素

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给改善民生提供了保证,促进了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但是,面对十七大提出的更高奋斗目标,面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提速,面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新需求,我县社保、医保、就业、教育和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还较多。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保障方面。

1、保障体系覆盖面不大

一是企业养老保险仅仅覆盖了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参保率还不达10%。特别是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一家也没参保(金焦集团、华能集团)。 二是参了保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上也大打折扣,仅仅包括了原固定工和部分合同制工人,漏缴人数较多。三是困难企业严重欠缴,使我县的社保基金支撑能力大大削弱。

农村低保人数为353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19万的2%,按一般应控制在5%,即9500人左右的要求,说明尚有大量贫困边缘的低收入人口未得到保障。

办证残疾人数为7318人,占全县人口25万的3%,按我县近年来的调查和统计,全县实有残疾人应在5%,即12500人左右,这表明仍有大量未接受救助的残疾人存在。

2、救助标准不高

低保金补助标准过低,只能解决低保对象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而低保对象在就业、就医、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的困难仍然十分突出。在二轻局倒闭企业碳素厂下岗职工高勇旺家我们了解到,全家4口人,借住在原厂办公楼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小宿舍里,目前夫妻俩都没有工作,1个孩子上大学,1个孩子中专毕业无工作,每月280元低保金只能解决基本生活,孩子上学靠贷款,妻子有病看不起。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二):暑期关于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暑期调查报告

——对于我最关注的民生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院系:

专业:

年级:

姓名: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对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中国的教育问题。首先,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民生问题的发展及定义做出了解释,给大家对民生问题一个整体的印象。其次,文章从微观的角度说明了“我”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即中国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我所关注的民生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以及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体会。为了让观点有理有据,于是接着又辅之以两个案例。最后,对整篇文章加以总结,同时也陈述了我自己的观点。

关键字:民生问题 教育

我最关注的民生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一、“民生问题”的发展及其定义 据记载,“民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即所谓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给“民生”注入了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中山对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摘自《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国以民为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等都体现了自古中华民族的统治者就把人民放在首位,承认了人民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人无信不立,同样地,国无民不可。

民生问题可以由浅入深分为以下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即:社会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 第二层面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期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第三层面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随着现代制度的全面确立,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

民生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二、我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中国教育

老百姓所关心的就是我所关注的。教育是强国之路,是兴国之要,对国家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国家,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为自己国家奋斗的后续接班人,才能让这个国家强盛起来,才能让这个民族走得更好、更远。因为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整个人类社会我们所追求的不是一时的发展,而是更长远的发展,更好的生活而不仅是生存,是希望我们人类能够一直繁衍生息并把我们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文化传承下去,我想这也是我们人类存在的理由,以及人活着的理由。就像战后的德

国和日本一样,无论战争带给整个国家怎样巨大的损失,它们都选择积极发展文化软实力,以教育来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从而走出了战后的萧条情绪,也走上了经济强国之路并使其它国家惊叹和效仿。由此观之,教育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如今中国的教育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应试教育在中国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当今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

从大体上来看,中国教育的现状是教育全国覆盖,全国大多数孩子都有书可读,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只有富人才读得起书的传统,也改变了读书就是为了做官的目的。在古代,读书是为了升官发财、光耀门楣,而现在则是为了明事理、知人情,这两者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区别。从国家政策方针上来看,现阶段我国以素质教育为主,而以前是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然而,素质教育之路在中国并不好走,一路上总是磕磕绊绊。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可以说应试教育就像重农抑商一样是中国的“传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转型成功的,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依我看来,现阶段的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依然距离素质教育还差一截。

除此之外,中国教育还面临另外一种十分严峻的情况,那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也是一个尚未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的问题,更是我要探讨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于东、中、西部来讲是不同步,它们有着各自的发展情况。而留守儿童则多出现于贫困落后的西部山区,那里经济欠发达,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都会选择到经济较发达地区谋求更高的薪水以求,减轻家里的负担,让家里过更好的日子。但是这么做却带来了难以解决的后果。家里只剩老人、孩子,他们中间隔了一辈人,避免不了有代沟,首先交流就成了最大的问题,这也使得这些孩子有了许多的心理问题,由此孩子的学习不好甚至发生逃学、辍学也就说得过去了,而这也正是中国教育的瓶颈所在。

子女教育对于家庭也是十分重要,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负责而不会让他们辍学。作为一名大学生,也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更能切身体会到教育对一个家庭的重要,它寄托了整个家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力实施,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家里所有的担子都落到了一个孩子身上,于是家长无论是出于对孩子将来生活的考虑还是出于对自己将来老有所依的投资,他们都愿意付出自己的所有去为孩子营造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为孩子的教育奔走劳累,这就使得孩子们都有学可上,都可以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实惠,而不会因为没钱而上不了学。所以总的说来我国的教育现状较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人民也从国家经济的腾飞得到了应有的实惠,以及相应地人民的教育也被看成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三、案例

案例一:应试教育的危害

一次,一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出示了生字“觉”,问学生“觉”字上面是什么部首?孩子们都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这时一个小女孩高举着小手,激动得连小屁股都离开了椅子,她站起来响亮的答道:“我知道是三个宝盖”。老师听后摇摇头,示意她坐下。小姑娘的脸色暗了下去,眼神也顿时没有了刚才的神采。

应试教育让老师们忘记了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给他们以鼓励和支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不是一味的去纠正他们的错误。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正确的知识,更需要的是学习的动力,而老师就是他们动力的来源。现在“考试决定论”已经弥漫了整个中国教育,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变得不那么纯正,甚至有时候会对自己为什么学习产生疑惑。学习最主要的是首先是学会为人处事,其次才是学习知识。我们真的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了!

案例二:留守儿童的上学之路

王艺锦是众多留守儿童中的一员。她今年还未满十岁,父母常年在外,甚至过年过节都难得回来一次,跟随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成绩平平,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对于老师的教诲也是不屑一顾,很是令人头疼。

留守儿童的学习一直是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头疼问题。但是他们由于缺少家庭的关怀,往往性格乖僻,又不爱与人谈心,所以造成了问题日积月累,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上不去了。

四、对我所关注的民生问题的解决措施

 学校方面,良好的环境是情感教育的基础。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

观念上发生变化,才能保证学习上得去。良好的环境能使人保持良好的状态,而留守儿童恰好缺少这样的环境。学校的浓厚学习以及家的氛围,老师的爱护与关心,同学的团结与友爱,都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校也应努力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配合好实施素质教育,因为学校是政策最终的实施地。

 政府方面,调整政策,妥善解决外地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由于父母在子

女的教育、成长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农村隔代监护或亲戚监护的种种局限,政府应通过修改在户籍、借读等方面对农民工子女制定的歧视性政策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这方面我国政府已经在着手准备了。另外,我国政府也应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实施,真真正正的把政策做到上传下达、落到实处,把素质教育的真实意义发挥出来,让人民体会到素质教育的好处。

 社会方面,社会媒体应该行动起来,关怀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的辨

别力不强,自制力差,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就需要新闻媒体的宣传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三):关于家乡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XXX

班级:XXXX级通信工程X班

学号:XXXXXXXXXX

前言:

自从2008年第十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总理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社会作为重中之重,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从减免农业税、农业直补到新医道新社保,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在各乡镇一一落实。为了了解新的惠农政策的实行进展和农民的日常生活,通信工程系X班XXX2011年寒假期间在自己家乡四川省宜宾县上丰村做了此次“关注家乡民生,感知社会”的社会调查。 在这个寒假,我通过一个假期的实地走访、上网调查,对家乡的社会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我能充分感受到,家乡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走访了一些村户和村干部,从中我了解到人民生活总体上有所改善,但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有些政策依然没有落实到位。就此,我做了一份调查,具体调查报告如下:

一、 调查目的

掌握家乡的生活条件,如:人们的收入情况、住房情况和交通情况。从而了解我家乡具体存在着哪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二、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从进行任意抽取几户人家进行访问,再到村干部那里了解一些近几年来我们村的各户家庭的总收入、个人收入、以及其收入来源和我们村通往城镇的交通情况,同时 ,亲自去体验一下。

三、 调查方式

在村委会干部的帮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且亲自询问了一些同乡的亲戚、朋友以及我的家人关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他自己村所存在有哪些问题以及他们的看法。

四、 调查时间:

2012年1月27日----2012年2月10日

五、 调查内容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几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六、 调查结果

在问及村民的家庭月收入时,在800元以下的占有44%,800-1200元的占有15%,1200元以上的占有41%,而家庭医疗费的支出每年只在500元以下的占有38%,500-1000元的占有39.5%,每年医药费用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占有22.5%。近几年,农民的收入的确有了明显的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收入增加的同时,农民的医疗费的收入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也就是我们收入增加的同时,支出也在增加。

我家乡在家务农的人们,他们的收入基本上来源于种地、种田和养猪,然后把地里的农作物和田里的水稻收回,再除掉家里用的,剩下的卖掉,而那些卖农作物得来的钱还要除掉肥料费和农药费才是纯收入;养猪卖钱要除掉买幼猪的钱、粮食费和饲料费才是赚来的。通过务农挣来的钱还要用于买日常的生活用品,这样算下来农民每年的是非常的少,因此,我家乡的大多数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根据调查统计显示,16岁-20岁没有在校读书的青少年有90%以上都外出打工去了,20岁-4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外出打工的占有50%以上,40岁以上的人外出打工的占有20%左右。由调查可知这些外出打工的人的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占有2%-5%,800-1500元的占有50%,1500-2500元的占有35%,2500元以上的占有10%左右。【关于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在我家乡的人们的农闲时间比以前跟多了,因为人多了,剩余的土地就多了,又因为有一些农作物种植复杂,收割又困难,因此就放弃种植了,而种植更多的其他农作物。以前的村路都是长满草的小路,现在有了宽阔的公路;以前人们住的是土房甚至是茅草房,现在大多数是砖瓦房了。据调查有98%的家庭都有彩色电视,近40%的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3%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

从村委会干部那里我还知道了村干部一般由本村中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组成,本村村委会成员一般高中学历。村干部有电子,有想法,有头脑,但是由于资金短缺,所以很多项目像水利打井、拉电线或修路之类的都无法顺利的实行。由于年轻一辈的人们许多都外出打工,其中包括有大量的有知识的青年农民,这使得农业生产缺乏有技术、有文化的劳动者,生产水平难以较大提高。

七、 调查总结

从我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农村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的困难,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传统小农思想根深蒂固,愿人穷不愿人富的思想严重,很难统一思想进行农业产业机构调整和发展规模化生产,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存在这等、靠、要的思想,对现有的温饱有余、富裕不足的生活感到满足,进取心不强烈;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相当一部分农民将精力和时间大量消耗在争夺“蝇头”小利上,很少用发展和长远的眼光看待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行动上,发展经济的措施、方案不是积极配合支持,而是设置障碍,谋取小利。

2.传统农业生产经营制约这农村经济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363176/

推荐访问:农村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社会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