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农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时间:2017-04-10   来源:实习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实习报告】

农业合作社调研报告(一):合作社调查报告

根据市农机推广总站《关于做好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调研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巴南区农委于2012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组织农机推广站等相关科站对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服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重点。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合理配置农机资源、提高机械利用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机规模化作业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数量不断增加,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机无路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等问题凸显,广大农机户和种粮农民对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提出了迫切要求。农机化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创新,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现代农业、农民增收和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机化水平的提高,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走向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结构、发展速度、经营效益的有机统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

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和基本原则。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要求,以推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宗旨,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需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方向,把完善、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机制、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效益为主要内容和措施,采取合理规划、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走向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效农机,利民惠民,着力培育和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先导性和示范带动效应,全面振兴农业机械化,有效的拓展农机应用领域和服务范围,促进和提升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根据我区农机化规划发展思路,全区农机化发展水平、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对农机化的需求,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引导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要求每个镇街至少建成1个规范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从调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⑴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是采用劳动合作组织形式,由农机大户带头,机具所有权归个人所有,实行单机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⑵重庆胜秋农机专业合作社和重庆亘融农机专业合作社采用的是农机服务与土地经营结合形式,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流转土地的经营服务为基础,对相邻农机户实行机械化作业服务,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⑶重庆春培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由东泉镇农业服务中心牵头,把分散的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力求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快速提升农机服务功能,增强完善服务领域和覆盖范围,使农机经营效益更加明显、社会化服务程度明显提高。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坚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扶持和服务。结合实际制订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制订资金保障、示范推广、人员培训和指导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按照“因地制宜,自愿民主”的原则,做好统筹规划、试点建设、建章建制、督

导管理,达到稳步推进、规范发展。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坚持因势利导。充分考虑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阶段和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民和机手的意愿,选拔适合培育的对象,选择适合的组织形式,从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社会化服务为出发点,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针对全区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扶持和树立规范化合作社样板。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推动农机合作社建设健康发展。

四是实行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1)实行政策倾斜。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支持发展先进成套农机装备。有关农机化建设项目和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优先予以安排。(2)强化资金扶持。对建设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用于补助农机库棚建设、购置示范推广新型农业机械、维修设备等。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已初见成效【农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24个。社员3248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已初步显现。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机和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过去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耕种,土地分散,机手单打独斗,不利于机械大规模作业。农机合作社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实行“订单作业”或“一条龙”服务,为农户进行统耕、统收等机械化作业,如我区曾师傅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3年多来,已培训机手660余名,为农民维修微耕机、抽水机、机动喷雾器、插秧机等农业机械960余台套,参与配合区农机推广站推广拖拉机、微耕机、插秧机、抽水机等各种农业机械1800余台套。在天星寺、惠民、接龙、石龙、南彭等镇街举办新机具现场展示、演示会21场次,接待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处理社员农机质量维权6起。实现机耕作业15000余亩,机收作业1600余亩,其中到区外市外跨区机收600余亩,抽水灌溉2000余亩。全社集体和社员购机多获国家补贴10多万元。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了增收节支,并为无劳力的困难户和外出打工者解除了后顾之忧。初步显示了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应有的社会效应和示范效应。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了农机化更好更快发展。农机手加入合作社,不仅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使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而且还引入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机,有利于农机化事业的发展。由于我区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向农机合作社倾斜,今年我区大中型农机具购置已逐步从个体户购买转为合作社购买,享受补贴的农户大多数是各合作社成员;在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工作中,合作社起到了典型的带动、示范宣传等重要作用。如石龙镇大兴村回龙湾社社长,重庆科超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本国,通过这些年用农业机械化实行科学种田明白了只有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才能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2011年7月创办了重庆胜秋农机专业合作社,动员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张宗维回家任理事长。胜秋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拥有微耕机6台、两行插秧机8台、四行插秧机4台、机动喷雾器5台、抽水机3台,农机具原值23.5万元。 2011年,开展各类农机作业服务1920亩,其中机耕700亩,水稻机插秧420亩,植保600亩,抽水灌田200亩。年农机作业服务收入15万元,经营效益1.6万元左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在2011年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生产中,实

行“八个统一”,既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机耕、统一机插、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机防、统一机收、统一农资采购和余粮销售。420亩机插秧水稻从机耕到播种、从机插到机灌、从机防(机械化防治病虫害)到机收,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亩产达到620公斤,比常规栽植的水稻亩均增产75公斤,仅此一项,净增收粮食3万多公斤。带动全镇实施水稻机插秧5千多亩,增收粮食40多万公斤。2011年12月,张本国被农业部评为南方丘陵山区适用农机新技术推广示范户。到福建漳州参加了“第二届海峡两岸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展览会”,并在“南方丘陵山区适用农机新技术推广座谈会”上做了交流发言,得到农业部农机化司、市农委农机办领导的肯定。【农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使他能够从容应对繁重的农田劳动,目前,他在承包地种植水稻,从播种到收获已经可以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了,2012年张本国又承包了近2000亩水稻田开展水稻机插秧,采用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种植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榜样,从全社发展到全村,又从全村发展到全镇,进而辐射到南川区的大观镇,机械化育插秧受到大家的充分认可,原来一般要15至18盘秧苗栽一亩大田,而他今年育的机插秧苗每10至12盘就可栽一亩。成了远近闻名的“张技术员”。

通过胜秋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示范带动作用,石龙镇的农机化和农业技术培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期培训当地农民1200多人。其中不乏育秧能手、插秧机、拖拉机操作能手、农机维修能手等等。

2012年,胜秋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机插秧水稻1558亩,育插秧阶段使用40马力以上拖拉机2台、运输型拖拉机1台、微耕机12台、抽水机6台、机插秧专用播种机1台(套)、两行插秧机6台、四行插秧机4台,机手及其他人员23人,共栽插22天。 由于水稻机插有规模,质量高,秧苗长势好,受到各级领导关注和好评。

四、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实地调查研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当中发展较快,为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服务,很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摸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作目前尚有几个具体问题,值得探讨。

【农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一)规模较小。由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刚刚起步,大多是一个领办大户牵头组成,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整体经营规模不大。合作社的人员基本在150人以下,造成合作社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对农户的积极性不高。

(二)资金短缺。限于地方财力,政府扶持力度较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费多由领办大户垫资自筹,而且由于利润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还无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合作社的建设中来,合作社自身也无法积累足够的资金,仅有的经费只能维持学习培训、信息宣传等基本活动的需要,而在引进新品种、发展新项目上资金严重不足,从客观上制约了合作社运营活动的发展和壮大。

【农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三)联系不紧。农机专业合作社处在初级起步阶段,合作社成员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合作意识不强,有利则合,无利则散,没有真正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同

时,“订单农业”由于受市场价格变化和企业、农户诚信程度的影响,也存在兑现难的风险。

(四)信息闭塞。农机专业合作社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尤其表现在市场信息缺乏、品牌意识不强等方面,增加了开拓市场的难度,致使合作社的合作效益不高,难以获得突破。

(五)人才缺乏。由于进城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较多,因此造成了农村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另外,合作社牵头人虽然是本地的一些能人或专业户,但仍缺乏基本管理经营知识,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这些都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五、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不到四年,但已显示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加快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加大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保证农机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优惠;涉农金融部门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帮助解决合作社的资金不足;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实力强、带动力大 、辐射面广、科技含量高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支持合作社突破地域和行业限制,扩大合作社规模。

(二)强化培训工作。积极强化学习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良性互动的学习培训制度,切实提高合作社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普通成员的基本素质。一是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组织实施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把更多的合作社成员培养成为具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生产技能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二是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各级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提高效益。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培养列为农机教育培训大纲的重要内容,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制订培训规划,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树立一批典型,加强工作联系与指导,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信息交流服务,农机技术培训。着力培育和扶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形成上下贯通,纵横相连的立体服务网络,有效的拓展农机应用领域、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促进和提升农机服务的科技含量以及服务水平,加速我区农机化事业上档升级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农业合作社调研报告(二):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几年来,随着我县对三农问题的不断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经济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情况。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为全面了解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对如何发展巩固完善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打造农副产品品牌,扩大和占领市场,为农增收等问题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一)现状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努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显示出了生机和活力。至今年6月末,已经有在册合作社13家,入社农户1755户,带动农户16330户,基地13934亩,生产经营涉及柑桔、茶叶、养猪、养鸡、苎麻、养蜂、瓜果等7个品种。据统计,2008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实现累计销售额9766万元,农户累计增收约1322万元。目前,湘慈专业社、三怪山鸡奍殖专业社等获得多项产品绿色认证。湘慈专业社并获得“市龙头企业”称号。几年的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合作社队伍和规模偏小,运作模式不成熟,影响力不大,竞争力不强。从全县来看,大部分专业社还只是处于粗放的产销模式,产加销模式的专业社仅有两三家,只占玫百分之二十多。

二、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自身建设不规范。多数专业合作社能做到规范登记注册,而对开展正常工作所必须建立和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却关注较少,尤其是民主决策、风险控制、利益分配等机制运作不够规范。一是没有形成社员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决定权往往掌握在发起人手中,持股社员对内部管理机制不了解,社内经营状况不透明,影响了入股者的参与热情;二是没有形成真正的风险社员共担机制,缺乏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没有建立规范的利益分配制度,一些合作社只有少数社员持股,其他社员只象征性持少量股份,股份合作的优势未能充分体现。

2、人才、技术、信息缺乏。一是各部门缺乏懂农村专业合作社知识的专业人才,合作社缺乏有实践经验、合作理念、市场知识的牵头人,农民缺乏合作知识。二是合作社的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程度低,且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不高,难以深度开发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由于思想保守,合作社之间的信息交流较少,供求信息渠道比较单一,影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3、凝聚力小,带动能力弱。大部分专业合作社只生产单一的农产品,简单的产销粗放模式。受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对农民缺乏足够吸引力,带动作用不明显。平时合作社与社员之间联系松散,许多农民在组织分工、科技推广、市场销售等方面得到的锻炼机会不多,民主意识、诚信意识较差。导致一些农民在销售行情好时将产品自行出售给商贩,行情不好时又一定要交售给合作社享受保护价,这非常不利于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4、品牌少,规模小。仅茶叶产业来讲,三合的茶叶虽然品质优良,在省内有一定的名气,但无统一的品牌,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低,未形成大气候。同一类型产品品牌低水平重复建设,不仅使好牌子叫不响,削弱了产品市场竞争力,而且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5、部门管理不到位。我县没一个专门的专业社职能部门,造成了凡是涉农部门都参与管理而又都不负责的现象,形成了你管你的我管我的,没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监督管理,严重制约了我县专业社发展。各级政府虽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陆续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多数时候仍停留在各自操作层面,横向联系少,缺乏相互协作精神,没有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合作社发展。

6、融资难、扶持力度不够。我县对专业社的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扶持政策,特别在资金方面,这远不能满足合作社发展的需要。而专业合作社自身积累有限,资产总规模小,大多没有有效抵押物,贷款存在困难。对确实干得好、有潜力的合作社在扩大生产规模所必须的厂房扩建、设备更新、技术引进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只能望洋兴叹相。

三、加快发展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建议

1、统一思想认识。各级党委政府要加深和统一对合作社的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切入点来抓,作为扶持农业、支持农民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来抓。应该明确一个职能部门进行归口管理,依法履行指导监督职能。要坚持从农民利益出发,敢于打破条框束缚,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主动加强协调与联系,齐心协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2、加强宣传引导。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帮助农民算经济帐、稳定帐、技术帐等灵活有效的方法,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自觉加入对口的合作社。要鼓励更多的经营大户、农村能人、基层农村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主动挑起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担子。

4、推进资源整合。一是整合品牌。要集中力量进行主导产业品牌整合。我县做为柑桔大县,虽然柑桔品质好,但无竞争优势。究其原因无品牌优势,各自为战,未形成气候。湘慈柑桔专业社的“湘慈”品牌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又获得多项绿色认证。应该大胆地将柑桔品牌整合为一个“湘慈”牌,有效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我县的茶叶产业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品牌杂乱、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低,相相互恶性竞争,从而只能得到微溥的加工费。我县应该为同一类型产品打造统一品牌,制订统一的生产标准,严格保证产品品质。做强做大牌子的同时,以最大限度追加产品附加值。二是促进合作。要鼓励现有专业合作社之间的

联合或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要充分发挥优势合作社在组织管理、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专业化生产和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带动其他合作社实现共同发展。三是扩大规模。要积极引导达到一定规模、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转化过渡为农业龙头企业,并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和生产规模、经营规模,进一步提升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合作社的规模效益,增强合作社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合作社对基地、农户的带动力和凝聚力,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农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5、加大扶持力度。一是财政支持。县财政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有选择性地扶持那些办得好、有发展前景的示范性合作社,实行以奖代补的形式,不断壮大其发展实力。二是信贷支持。金融部门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把扶持合作社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对发展前景较好,确实能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要给予大力扶持。三是税收优惠。税务部门要抓紧明确操作办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社员和非社员(不超过社员部分)生产和初加工的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要积极为合作社办理证照、发票领购及纳税申报等提供方便和加强指导服务。四是人员培训。要以实施“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工程”为契机,制定培训计划,重点开展管理、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核算、诚信经营等知识的培训,逐步提高合作社带头人和参与农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可组织合作社带头人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加强合作和交流。五是科技服务。相关部门要及时为合作社提供各类产品的最新生产标准,积极引导农民运用标准化技术和方法进行生产。要努力提升传统产品质量,引进优良品种和精深加工技术,深入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反季节高效益产品。提高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切实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330088/

推荐访问:农业合作社可行性报告 农业合作社申请报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