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2016儿童慈善调研报告

2016儿童慈善调研报告

时间:2017-03-16   来源:实习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实习报告】

2016儿童慈善调研报告(一):2016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2016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我县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随着增多,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所以'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走访和调查,我县留守儿童的现状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总34.5万人,留守儿童小学6875人,中学4775人,其中xxxx经济比较落后乡镇的留守儿童比较多,因留守儿童分布面广、流动性强难以做到确切的统计。其中父母双方均外出的留守儿童,主要由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或者其他亲属实施监护。这些监护人往往因年龄、文化程度、自身经济压力等因素,难以切实有效的保障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成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呈两极分化,普遍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这种情况让学校老师十分担心,同时影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的留守儿童比较少。大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

(二)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少数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6-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孩子才出生几个月,父母双双就外出务工,有的父母甚至好几年不回家看一下孩子,孩**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缺失,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等倾向。

(三)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80﹪的留守儿童父母全部外出,这部分留守儿童寄都托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由于监护人年龄比较大,且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防范能力弱,保护意识不强,也导致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存在诸多隐忧。有些留守儿童很少听话,做错事了就跑,爷爷奶奶也追不上。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有的担心孩子离家出走,不敢严格管教,得到更多的是祖父母的溺爱,以致这些孩子养成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等不良行为习惯,由于监护人的素质偏低,也造成了学校与监护人沟通上的困难。

三、采取的措施

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为了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社会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一)、创建'留守儿童之家'。为切实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创建了'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之家'为孩子们提供与父母沟通的信息平台,成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定期为留守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成立'亲情聊天室',让孩子和远方的父母进行亲情联系,消除时空隔阂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教师(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等,关心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建立'留守儿童'基金。为了让留守儿童重返校园,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由县政法委牵头组织创建'留守儿童'基金,提倡全社会为'留守儿童'献爱心,营造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让他们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为留守儿童不辍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走访和慰问。为了关爱留守儿童,县委县政府成立慰问组,利用节假日,'六·一'节慰问留守儿童,慰问组每到一处都与学校老师详细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向留守儿童送上节日的祝福和生活、学习慰问品,勉励他们好好学习。

四、意见和建议

(一)加快经济发展才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办法。据调查,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经济环境较差的乡镇,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就近就业而外出务工。只有加快我县经济发展,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就近就业,留守儿童群体才会逐年减少,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也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二)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怀。目前我县大部分'留守儿童之家'很多地方有场地而没设备或设备太少,还不能有效帮助这些孩子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呼吁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真正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建立保护支撑体系。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工作涉及多个单位和职能部门,希望这些职能部门应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实行整体联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四)加大整治力度,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逃学、夜不归宿,甚至参与违法犯罪,都是为了到网吧、游戏厅玩耍。希望主管部门取缔黑网吧,严禁未成年人进网吧上网,优化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

(五)集中就读,集中管理。据调查,留守儿童放学回家,其监护人没有时间监督,造就留守儿童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希望政府牵头组织,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让留守儿童就最近有住宿条件的学校就读,统一学习和生活。同时也有老师监督和辅导他们的学业,让他们改变无人监督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学习生活更有规律,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

2016儿童慈善调研报告(二):2016贫困学生情况调查报告

2016贫困学生情况调查报告

贫困学生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掌握全区贫困学生的情况,**区妇联深入22个乡镇中、小学和4所区属中学对贫困学生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摸底调查,调查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困学生的基本情况

**区2016年在校学生58110人,其中1-9年级50945人,高中7165人。1-9年级贫困学生4107人,占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的8.1%。其中小学生36323人,贫困学生2407人,占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的6.6%;初中生14622人,贫困学生1700人,占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的11.6%;高中7165人(普高5364人,职高1801人),贫困学生1903人,占高中在校学生的26.6%。

二、贫困学生的现状

2016年下学期以来,国家对九年制义务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即:免书籍费、免学杂费,给予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费。1-9年级学生属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免书籍费和学杂费。贫困家庭寄宿生的小学生每年补助生活费700元,中学生每年补助生活费1000元。高中学杂费和寄宿费(以2016年上期为例):高一每学期学杂费1664元,高二每学期学杂费1369元;高三每学期学杂费982元。寄宿费女生每学期200元(公寓楼),男生每学期120元,生活费每月300-500元之间。高中学生平均每学期的学习、生活费用约4000元,加上其他费用,每年约10000元。

家庭贫困不只是交不起学费的问题,还有很多学费之外的费用,如吃饭、穿衣、治病、学习资料等。由于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存在,导致有的贫困家庭学生辍学。从调查的情况看,小学辍学现象少,只是极个别的学生因身体、智力等原因辍学。初中辍学生(2016年9月至今)473人,占在校初中生的3.1%;高中辍学生333人,占高中在校学生的6.2%。

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下,大多数贫困学生对待家庭贫困能持乐观态度,能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但是也有少部分贫困学生因家庭贫困胆小、自卑、不合群,怕别人嘲笑、看不起,进而自我封闭,自暴自弃,成绩一落千丈。

三、贫困学生的贫困原因分析

我区贫困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少部分来自区城下岗失业和无固定工作家庭。从全区摸底的情况看,贫困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地处偏远山区,经济状况差,收入低。这部分贫困学生3334人,占在校学生的

5.7%。这类贫困学生有3种情况。

1.自然条件差,无经济来源。如湘江乡初二学生赵琴,家住庙子源村香草组,距乡政府20公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信息阻塞。近年来,由于林区封山育林,限制砍伐,返贫现象严重,加上父母没文化,缺乏经营头脑,家里无其他经济收入,生活非常困难。

2.田地少、人口多,读书子女多。如:界牌乡大林江村(沱江镇五小就读)李恒,家里4口人一亩田,父母文化程度低,外出打工挣不了钱,生活艰难。大锡乡中心校六年级学生刘晓艳,家里三姐妹,大姐是株洲中医学院大二学生,二姐是**三中高三学生(因家庭贫困,现已辍学外出打工)。加上爷爷、奶奶、父母,一家七口人,靠父母微薄的打工收入支撑全家。【2016儿童慈善调研报告】

3.父(母)下岗失业。如:**一中高一学生黎斯洁,父母都是**国有林场下岗职工,爷爷奶奶年迈且常年有病,家里靠吃低保和父亲打零工维持生活,家里贫困让她有辍学的念头。

(二)本人或家人因重大疾病、事故、灾害导致贫困。这类情况的贫困学生1481人,占在校学生的2.6%。这类贫困学生有3种情况。

【2016儿童慈善调研报告】

1.本人或家人患重大疾病,入不敷出。如白芒营镇中心校五年级学生徐千红,家住石角岭5组,家里6口人,本人两年前查出患有白血病,现在每天需吃药,每季度需到长沙湘雅医院化疗、输血。其父母智力低下,每天外出卖苦力。河路口中心校一年级学生廖丽姿,父亲2016年患尿毒症,药费花了30多万元,爷爷将自己的肾捐了一个给父亲,现在每月还要吃6000多元的药才能维持生命,一家六口人全靠爷爷一人的退休金生活。小圩镇中心校钟土兰、钟水旺两姐弟,家住绣球村钟家组,上面还有两姐姐,其母亲智商低下,父亲患肝癌已到晚期,依靠社会救助才得以生存。

2.因祸致残。如:小圩镇练江村小学一年级学生陈颖,父亲因车祸变成植物人,家中欠下巨额债务。东田镇中学七年级学生徐珍珍,母亲去世,父亲因车祸丧失了劳动力。

3.重大灾害给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如:沱江镇一小学生郑建华,家住富江路,今年因火灾房子被烧,现在租房住。务江乡中心校六年级学生李光耀,家住胡青村苟仔坪组,去年因山洪,住房被泥石流冲垮,建房非常困难。

(三)父母离异、单亲和失去双亲家庭。这部分贫困学生有1105人,占在校学生的1.9%。这类贫困学生有4种情况:

1.父母离异。如:务江中心校三年级学生盘鑫,父母离异后没人管,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大锡乡中心校二年级学生赵丽婷,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父亲上要赡养爷爷奶奶,下要抚养一双儿女,生活压力非常大。【2016儿童慈善调研报告】

2.父(母)一方死亡。如:**二中高二学生林付妹,年幼时父亲去世,姐弟二人上学全靠母亲。母亲现在精神恍惚,做不了事,尽管自己学习成绩好,但即将面临辍学。**职业中专七年级学生杨琳珍,几个月时,母亲去世,父亲将其交给外公外婆后再也未联系和抚养过,外公已去世,现在与70多岁的外婆相依为命。

3.孤儿。无父母,跟随祖父母生活或由其伯、叔、姑抚养。如:白芒营中学七年级学生胡建,家住神仙洞十二组,父母去世后跟随爷爷生活。**三中高二学生奉秀繁,家住涛圩汉冲村,父母去世后,跟随伯伯生活。

4.遗弃儿。自小被亲生父母遗弃,被他人收养。如:大圩镇中心校五年级学生钟遇辉,自幼被父母抛弃,被单身养父收养后,由奶奶带养。岩口铺完小六年级学生唐捡爱,遭父母遗弃后,被现在的养父母捡养,养父母已年迈,外出打工不可能,种田也力不从心。

贫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是贫困学生本身的过错,但是贫困却使他们失去了应有的快乐和梦想,承担不该承担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和社会压力。贫困学生应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政府的关爱。

四、解决贫困学生问题的建议

1.增加贫困学生家庭成员的就业机会。我区下岗失业现状较为突出,夫妻双双下岗或一方下岗另一方收入较低,很容易导致家庭贫困。有的虽然解决了低保,但低保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对于一个有子女在校读书的家庭来说,光靠低保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使其就业。因此,劳动就业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拥有更大的就业空间。同时,优先考虑贫困家庭成员就业,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机会。

2.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首先,政府要加大助学投入。将品学兼优贫困学生(特别是高中贫困学生)的生活、学习费用纳入救助统筹范畴,使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能安心学习,出好成绩、出好人才。第二,发挥部门(如民政、人社局、工会)作用,加大对低保户、下岗失业、困难职工家庭学生的救助,对这些家庭考上大学的子女给予资助,切实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第三,设立爱心助困基金会。组织爱心助学捐款活动,将社会各界、慈善机构捐助的资金由教育局集中管理,集中使用,帮助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

3.给予贫困学生更多的关爱。首先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要密切关注贫困学生家庭动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其次学校老师要定期走访贫困学生,加强与贫困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精神鼓励和智力支持,让贫困学生正视贫困,战胜困难,从而奋发图强,学有所成。第三,开展结对帮扶。妇联、团委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爱心结对”、“爱心帮扶”、“爱心救助”等活动,使贫困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不因家庭贫困而放弃学习。去年,我们争取同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龙春明的支持,帮助5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同时,我们还争取了北京儿童慈善基金会的“童缘”项目(此项目落户沱江镇二小),在沱江镇二小成立贫困山区少儿艺术团,挑选60名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进行书法、

美术、舞蹈等方面的培训,并搭建平台,让他们有机会走出瑶山,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通过我们牵线搭桥和其他部门的支持、配合,“爱心结对”、“爱心帮困”、“爱心救助”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贫困学生的问题不是个别现象,靠一个人、一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共同关注。把帮助贫困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贯之下去。

2016儿童慈善调研报告(三):2016贫困学生情况调查报告

贫困学生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掌握全区贫困学生的情况,**区妇联深入22个乡镇中、小学和4所区属中学对贫困学生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摸底调查,调查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困学生的基本情况

**区2016年在校学生58110人,其中1-9年级50945人,高中7165人。1-9年级贫困学生4107人,占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的8.1%。其中小学生36323人,贫困学生2407人,占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的6.6%;初中生14622人,贫困学生1700人,占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的11.6%;高中7165人(普高5364人,职高1801人),贫困学生1903人,占高中在校学生的26.6%。

二、贫困学生的现状

2016年下学期以来,国家对九年制义务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即:免书籍费、免学杂费,给予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费。1-9年级学生属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免书籍费和学杂费。贫困家庭寄宿生的小学生每年补助生活费700元,中学生每年补助生活费1000元。高中学杂费和寄宿费(以2016年上期为例):高一每学期学杂费1664元,高二每学期学杂费1369元;高三每学期学杂费982元。寄宿费女生每学期200元(公寓楼),男生每学期120元,生活费每月300-500元之间。高中学生平均每学期的学习、生活费用约4000元,加上其他费用,每年约10000元。

家庭贫困不只是交不起学费的问题,还有很多学费之外的费用,如吃饭、穿衣、治病、学习资料等。由于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存在,导致有的贫困家庭学生辍学。从调查的情况看,小学辍学现象少,只是极个别的学生因身体、智力等原因辍学。初中辍学生(2016年9月至今)473人,占在校初中生的3.1%;高中辍学生333人,占高中在校学生的6.2%。

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下,大多数贫困学生对待家庭贫困能持乐观态度,能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但是也有少部分贫困学生因家庭贫困胆小、自卑、不合群,怕别人嘲笑、看不起,进而自我封闭,自暴自弃,成绩一落千丈。

三、贫困学生的贫困原因分析

我区贫困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少部分来自区城下岗失业和无固定工作家庭。从全区摸底的情况看,贫困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地处偏远山区,经济状况差,收入低。这部分贫困学生3334人,占在校学生的5.7%。这类贫困学生有3种情况。

1.自然条件差,无经济来源。如湘江乡初二学生赵琴,家住庙子源村香草组,距乡政府20公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信息阻塞。近年来,由于林区封山育林,限制砍伐,返贫现象严重,加上父母没文化,缺乏经营头脑,家里无其他经济收入,生活非常困难。

2.田地少、人口多,读书子女多。如:界牌乡大林江村(沱江镇五小就读)李恒,家里4口人一亩田,父母文化程度低,外出打工挣不了钱,生活艰难。大锡乡中心校六年级学生刘晓艳,家里三姐妹,大姐是株洲中医学院大二学生,二姐是**三中高三学生(因家庭贫困,现已辍学外出打工)。加上爷爷、奶奶、父母,一家七口人,靠父母微薄的打工收入支撑全家。

3.父(母)下岗失业。如:**一中高一学生黎斯洁,父母都是**国有林场下岗职工,爷爷奶奶年迈且常年有病,家里靠吃低保和父亲打零工维持生活,家里贫困让她有辍学的念头。

(二)本人或家人因重大疾病、事故、灾害导致贫困。这类情况的贫困学生1481人,占在校学生的2.6%。这类贫困学生有3种情况。

1.本人或家人患重大疾病,入不敷出。如白芒营镇中心校五年级学生徐千红,家住石角岭5组,家里6口人,本人两年前查出患有白血病,现在每天需吃药,每季度需到长沙湘雅医院化疗、输血。其父母智力低下,每天外出卖苦力。河路口中心校一年级学生廖丽姿,父亲2016年患尿毒症,药费花了30多万元,爷爷将自己的肾捐了一个给父亲,现在每月还要吃6000多元的药才能维持生命,一家六口人全靠爷爷一人的退休金生活。小圩镇中心校钟土兰、钟水旺两姐弟,家住绣球村钟家组,上面还有两姐姐,其母亲智商低下,父亲患肝癌已到晚期,依靠社会救助才得以生存。

2.因祸致残。如:小圩镇练江村小学一年级学生陈颖,父亲因车祸变成植物人,家中欠下巨额债务。东田镇中学七年级学生徐珍珍,母亲去世,父亲因车祸丧失了劳动力。

3.重大灾害给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如:沱江镇一小学生郑建华,家住富江路,今年因火灾房子被烧,现在租房住。务江乡中心校六年级学生李光耀,家住胡青村苟仔坪组,去年因山洪,住房被泥石流冲垮,建房非常困难。

(三)父母离异、单亲和失去双亲家庭。这部分贫困学生有1105人,占在校学生的1.9%。这类贫困学生有4种情况:

1.父母离异。如:务江中心校三年级学生盘鑫,父母离异后没人管,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大锡乡中心校二年级学生赵丽婷,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父亲上要赡养爷爷奶奶,下要抚养一双儿女,生活压力非常大。

2.父(母)一方死亡。如:**二中高二学生林付妹,年幼时父亲去世,姐弟二人上学全靠母亲。母亲现在精神恍惚,做不了事,尽管自己学习成绩好,但即将面临辍学。**职业中专七年级学生杨琳珍,几个月时,母亲去世,父亲将其交给外公外婆后再也未联系和抚养过,外公已去世,现在与70多岁的外婆相依为命。

3.孤儿。无父母,跟随祖父母生活或由其伯、叔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322914/

推荐访问: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6 2016中国慈善透明报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