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形式与形势

形式与形势

时间:2016-06-05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www.gbppp.com--心得体会】

形式与形势(一):2015年最新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析我国周边安全问题

摘要: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状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挑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关键词:我国周边安全 稳定 动荡

近期,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越海上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南海争端,以及中日领土之争等,让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国家利益,保证我国周边环境安全稳定。

一、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越南的海上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近期,中越矛盾进一步加大,中越船只相撞,中越边境事端,目前我国已终止同越南的一切贸易,并对边境加强管理和保护。事实上,中国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对此我国一直倡导综合治理,共同开发,合作共赢。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了一些不正当言论,让中日关系又蒙上了阴影。事实上,中日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二、美国“重返”亚太 想继续“世界老大”

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近期美国又在发表一些错误言论,致使中美关系僵化,其责任不在中方。

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已经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

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美国的战略非常注重前瞻性,不是考虑三五年的事情,而是预谋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放心,军事上的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相撞”难以避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失当,不仅会造成中美双方的磨擦甚至冲突,也会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

三、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大周边战略”,区分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情况,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继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破解美国的“巧实力”及个别邻国的“小伎俩”。

(一)“大周边战略”应强调以下两大原则

一是“刚柔并济”,周边战略切忌“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包括在南海问题与南沙争端上。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应让周边个别国家尽早“清醒”过来,打掉其幻想与错觉,以免其日后因挑衅中国被惩罚而“后悔莫及”。与此同时加快“硬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

二是“政经相辅”,“政”指政治与安全事务。应正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存在的安全利益冲突,美国因此才有机可乘。中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利益基本吻合,但安全利益。则存在冲突(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等),这些邻国因而“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在安全上利用美国“制约”中国。破解这一困境须对症下药、“以长补短”,经济是中国的优势与“强项”,安全则是中国的劣势与“短板”,应一面扩大经济共同利益,一面妥善化解安全利益冲突,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合作或抑制安全冲突,包括对侵犯中国权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相关制裁应准确打到对方的“痛处”与要害。

(二)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的态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政策。在我国周边许多热点问题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由于我国被美国认为是最有潜力在未来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国家,美国对华政策中防范的一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消失。但美国在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利益,在很多国际事务上,美国需要我国的合作。因此,只要双方做出足够的努力,中美关系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三﹚发展睦邻外交,拓展我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

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我国虽然在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与我国综合实力相比,两者之间并不相称。现在,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支柱还处于经济合作的层面,如何加强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政治、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起高度稳定的、经得起国际环境变化考验的战略关系,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 放眼未来,周边安全稳定是中国和平崛起必须经历的,也是一道必须迈过的一条路。我们深知中国和周边国家山水相连、利益攸关,将进一步构筑稳定友好繁荣的周边战略依托,打造紧密的周边命运共同体。

但面对挑战,我们既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时警惕、处处防范。同时也要增强周边外交中经济手段和安全政策的协调性,善于将经济手段战略化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目的。通过发展军事力量加强对国家利益的支撑作用,并适度运用硬实力的威慑力以争取和创造更好的周边环境,维护我国周边安全稳定,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稳定的周边环境。

形式与形势(二):2015形势与政策要点

“一带一路”:中国梦与世界梦交汇的桥梁

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第一部分:“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 “一带一路” 与 中国经济常态 相互推动 外部

对外开放的需要

1.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

2.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责任所在

1.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

2.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内部

巨大商机

1.中亚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2.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

使命所在

1.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2.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三)“一带一路”战略的共建原则【形式与形势】

1.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2.坚持开放合作

3.坚持和谐包容

4.坚持市场运作

5.坚持互利共赢

(四)“一带一路”战略的框架思路

秉持四大理念: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第二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两大文明的再度交汇

狭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这个以古丝绸之路核心地段或者说枢纽地段作为基础而划分的经济带,包括中国和中亚5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起点。

中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这条经济带以横亘亚欧的现代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为纽带,囊括沿线主要国家,但不包含欧盟28国。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

广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与上不同的是,它将欧盟28国涵盖其中,由总数超过50个的国家支撑。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未来方向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特点

1.中亚和西亚方向不稳定因素:三股势力 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伊拉克反政府武装

2.欧洲方向不稳定因素 乌克兰危机 伊朗核问题

3.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两大力量的结合

a.中欧是在努力重新崛起。

b.中国正稳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c.欧洲一体化也是几个世纪以来欧洲人民追求持久和平繁荣的梦想。

4.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两大市场的相融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面临的挑战

1.关注制度化建设的水平 处理好两个平衡“主权让渡与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平衡

和 缺乏主导国与推进制度建设之间的平衡关系

2.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考验决策者的智慧

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否建成,需要消解人为的障碍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策)

1、加强政策沟通

2、加强道路联通

3、加强贸易畅通

4、加强货币流通

5、加强民心相通

第三部分:搭建海上丝绸之路平台

(一)极具历史特色的海上丝绸之路

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古代“海丝”的起点城市——中国福建泉州,就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展开交流探讨。

(二)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挑战

第一,新时期中国周边矛盾突出,对顺利推进新海上丝绸之路具有负面影响。 第二,缺乏政治互信阻碍新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周边海上新秩序的构建者 第三,弘扬中华文明增强软实力面临的挑战

第四,提供公共产品应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关怀度和细腻心,否则将影响构想的实施

(三)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策

利用区域机制搭建战略平台

第四部分:“一带一路”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交汇桥梁

(一)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举措

1、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

2、实现国家间战略协作的有效平台——与欧盟各国

3、实现国家间战略协作的有效平台——与俄方

4、承载丝路精神的文明载体

(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谋划

1、对外开放的新深化

2、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3、互利合作的新拓展

(三)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战略纽带

1.创造战略机遇的中国智慧

2、建设世界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3、推动践行正确义利观的中国道义

中国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第一部分:我国环境领域的系列问题

(一)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1.PM2.5引发关注,雾霾天气遍布全国

2.水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3.土壤污染危及耕地红线

4.生态保护和农村环保亟待加强

5.环境风险不断凸显

(二) 经济发展、城镇化加大生态环境压力

1.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2.产业重型化短时期难以根本改变。

3.资源能源过度消耗。

4.消费模式不可持续。

5.城镇化面临的环境刚性约束难以回避。

(三)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第二部分:我国环境问题的成因及环保出路

(一)我国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1.GDP唯上的政绩观

2.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

3.资源低价、环境廉价现象的长期存在

4.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畅

(二)我国环境保护的出路

1.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2.严格追究污染者的环境责任。

【形式与形势】

3.强化环境执法。

4.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环境要素的基础性作用。

5.实行谨慎原则建立严格的环境风险评估制度。

第三部分:解读新环境保护法

1.明确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3.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4.首次明确“保护优先”的原则

5.呵护公众健康

6.完善环境监测制度

7.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8.突出强调政府监督管理责任

9.没有进行环评的项目不得开工

10.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

11.排污须取得许可证

12.划定生态红线保护环境敏感区

13.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农村治理

14.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15.“按日计罚”加大违法成本

16.情节严重者将被行政拘留

第四部分:当代青年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青年学生对当前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与担当?

1、学好新环保法,当好宣传员

2、增强环保意识,从点滴做起

3、加强监督力度,共建和谐社会

4、重在学习创新,延长地球生命

当前经济形势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一、世界经济情况概述

1.世界经济总体形势回顾

a.经济复苏缓慢 增速分化加剧

b .就业总体改善 但表现各异

c.物价稳中有降 通缩风险上升

d.贸易低速增长

e.公共债务保持稳定 总体可控

2.2015年世界经济展望

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

美国经济(三大挑战):

一是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尚不强劲

二是随着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长期利率将持续上升,这将增加投融资成本、制

约房地产销售活动

三是债务上限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财政风险依然存在。

欧元区经济:支撑欧元区经济温和回升的因素

一是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计划的实施以及经济结构改革的推进;

二是受低利率政策和较低通胀水平的影响,欧元贬值,欧元区出口回升,内部消费增长明显;

三是整个欧元区各国政府开支削减;

四是德国强大的国内消费和企业支出。

日本经济:“安倍经济学”

首相安倍晋三大力推行,包含积极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及结构性改革,用以抗击长达近20年的通货紧缩及经济低迷。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

2014年,新兴经济体延续低速增长态势,各经济体表现将呈明显的差异化态势。

3.世界经济难以快速增长的原因

第一,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分化,发达经济体并未出现全面复苏

第二,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

第三,地缘政治风险明显上升,加大经济复苏难度

第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稳中有降,市场需求尚未强势回升

二、2014年我国经济的基本情况

1.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实现预期调控目标

2.消费出口基本稳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

3.物价水平稳中趋降,房地产价格出现调整

4.就业形势比较稳定,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

5.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企业效益并不理想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措施初见成效。

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241039/

推荐访问:形式与形势心得体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