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录大全 > 经典语录 > 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时间:2018-10-04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第一篇_烈日灼心 经典语录台词

烈日灼心》经典语录台词 时间:2015-08-25 10:40 来源:美文网 作者:那安 点击: 138 次 《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电影《烈日灼心》是一部犯罪悬疑电影,改编自须一瓜的小说《太阳黑子》,讲述了三个不同身份的男人,一个是为善不欲人知的出租车司机,一个是尽职的协警,一个是照料孤儿生活的渔父,他们三个是结拜兄弟,后来共同抚养了一个孤女,却在种种巧合之下被扯进了一桩大案之中。影片由郭涛、邓超、段奕宏、王珞丹等演员主演,其中三位男主演因这部《烈日灼心》同时获得了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导演曹保平获得最佳导演奖,

《烈日灼心》经典语录台词

法律是人类发明过的最好的东西。

——《烈日灼心》经典语录

我也不会对你说下不为例,因为人性这么复杂的东西,只能靠理解。

——《烈日灼心》经典语录

法律,是介于神性和动物性的合体。它非常可爱,它知道你好,又限制你没法恶到没边儿,哪个人心里没有那么点脏事儿。

——《烈日灼心》经典语录

【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谁都不知道七年前发生了什么……

——《烈日灼心》经典语录

那么十恶不赦的三个人阴影下还有这么一点光,如果说这三个人是死活人,唯一能让他们眼睛里放光的就是尾巴,那也是人间最单纯的一种爱,就是孩子。

——《烈日灼心》经典语录【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有些事,烂在肚子里,或许更有意义。

——辛小丰,《烈日灼心》经典语录

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小黑暗。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还有你想象不到的恶。

——《烈日灼心》经典语录

法律是人性的低保,不管你有多好,不可以突破这个底线。

——《烈日灼心》经典语录

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第二篇_烈日灼心

哪有真正的对与错

——评《烈日灼心》主题思想

电影《烈日灼心》是一部由曹保平导演,根据须一瓜《太阳黑子》小说改编。由邓超,郭涛等人主演的一部主题十分深刻的电影。影片用三个好爸爸的牺牲诠释了哪有真正的对与错这一主题。

开头用黑白的色彩回忆往事,暗喻这件事的严重性,吸引了观众兴趣的同时也渲染出一种严肃、紧张、慌乱的氛围。例如小丰三人在丛林中逃跑时,黑白的色调便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小丰三人的装束颜色十分平淡这隐喻了他们沉重的内心,直到尾巴的出现色彩才变得逐渐鲜活可见尾巴在小丰等人的心中占有多大的分量。尾巴是他们生活的中心,是他们生活的支撑。例如当尾巴被查出心脏病时,他们一同为了医疗费而奔波,在他们看来没什么对与错,他们只是为了给尾巴看病,只要是为了尾巴的事他们认为都是对的。伊警官也是经常一身黑色的装束,这代表着他内心的稳重、缜密、严酷的性格。例如当他们在大厦上追捕犯人时伊所表现出的勇气与果断,当伊的腿被抢打中后,他一声不吭继续追捕犯人来表现出他的坚强。当伊警官在雨中查车时,手电筒打出的蓝色光将氛围渲染得十分紧张。东窗事发,七年前的案子终于被查出,小丰在监狱中同伊见面时,那昏暗的灯光,代表了小丰与伊警官的内心,小丰的牵挂与内疚,伊警官的惋惜与无可奈何。在伊警官看来,法律是衡量对错的标准,不论你的目的是好是坏,只要你违背了法律,你的行为就是错误的。伊警官认为水库的案子便是小丰当年犯下的错误,所以应当被绳之以法,但执行后才得知真相,小丰他们为了尾巴宁愿赴死,这是小丰等人所作出的正确抉择。

旁白的运用使电影的线索更加清晰,也形象的刻画了人物的心里,同时也揭示了主题。影片开始的一段旁白,将影片气氛渲染的十分紧张,增强了神秘感,也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尤其是与黑白色调相互衬托,将七年前的场景渲染的十分紧张,也将当时的场景还原的较为完整。伊警官与他师傅一同吃饭时师傅对他说:“走吧,别耽误了,这么远的路。”一语双关,不仅仅为了劝伊回家,更是折射出师傅更像破这个案子,傻子的风言风语也暗喻了事情将会败露。傻子不傻,伊警官的人也并不聪明。她们之间的对比揭示了哪有什么对与错这一身的的主题。

色彩的运用,旁白的搭配以及色彩与说白的配合使主题更加深刻。在小丰等人看来父爱面前哪有什么对与错。

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第三篇_《烈日灼心》影评:——邓超,你就是个演员!

【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快切的山林奔跑镜头像极了《浮城谜事》,通过手持摄像的摇晃,表达人物内心的不稳定。当房东问辛小丰、杨自道:“你们是好人坏人?”的时候,很有意思的是他们齐刷刷抬起了头仰望天空,他们看的实际是“上帝视角”,故事片多采用上帝视角叙事,仿佛这个全知全能的视角能够给他们一个答案一样,换言之就是——天知道我们是好人还是坏人!正是这个问题,使本片没有流俗。为什么现在看很多的影视作品都觉得虚假?因为这些故事里,每个角色都是脸谱化地非好即坏。诚如本片所言: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用单纯片面的角度企图描述复杂的人性,当然会闹笑话。所以本片通过最后的“第四人”反转,从根本上就否认了单纯的好坏之分,这也正是本片的意义所在——曹保平关注的并不是这仨是好人还是坏人,而是人!最后这个脱离原著小说、曹保平自己YY出来的“第四人”反转遭到诟病也就很好解释了:既然主题是人,那么故事就该为人服务。通过反转推翻之前的故事走向,这一点跟学院派的曹保平洋溢的“先锋文学”思想不无关系——先锋小说在于讲故事的技巧,至于故事是否真实存在并不重要,就像这个不存在的“第四人”一样。

片头颇具市井气的单式评书,把这三个杀人强奸犯搁到了世俗价值观的阴暗面上。畏罪潜逃的他们习惯苟活在暗处,做着最底层的工作:无论是装疯卖傻智商160的陈比觉,还是智商80的的哥杨自道和父爱泛滥的协警辛小丰。对见不得光的他们来讲,伊谷春所代表的法律,如同炙烈的阳光,灼伤着他们的小心脏。

当的哥杨自道被劫的时候,天上下着倾盆大雨仿佛要通过这样的意外洗刷这场罪恶,评书先生说到了天谴。同样的隐喻,出现在辛小丰准备去拿小金鱼儿的时候,一辆洒水车迎面而来。洗地的洒水车似乎也要洗涤这罪恶的肮脏,同样地伊谷春也说到了天谴。此时不得不提本片在公路上的这一段改编,用金星的话讲简直“完美”。邓超和段奕宏也贡献了从影以来堪称教科书般的精湛表演,以致这一段被直接拿来用做了预告片。段奕宏在后来的采访也有说到这场戏,他跟邓超、曹保平就各种可能的演绎讨论到了凌晨三点,而拍摄在六点。正是这样近乎严苛的标准,让两人的谈话呈现出猫鼠游戏般的捕风捉影,段奕宏对邓超磨指纹细节的洞察、邓超面对段奕宏重提水库案闪烁不定的眼神......

不得不提邓超跟段奕宏两次车中戏的精彩演绎:第一次跟段奕宏执勤,面对眼前这个一眼就可以看穿嫌犯的警察,邓超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被发现只是时间问题了。佯装镇定的他,可能流露出一份自己都惊讶的果敢,但是明显可以看到他的手在抖,他的声音虽然分贝很大但是没有底气,少了小说中辛小丰的阴郁气质,多了一份佯装镇定。第二次跟段奕宏去拿小金鱼儿路上,听到水库案的时候,邓超的眼神开始闪烁,内心的焦灼就像手上积攒的烟灰一样,连段奕宏都似乎被这烟给烫到了,实则被自己的猜测给吓到了。于是两人开始了一场颇为精彩的心理战:

首先是一次抓赌行动,不仅揭露了警察抓赌可能存在部分临时工私吞的现象,甚至对协警的收支不平衡表示抗议。这一次,广电的尺度感人!当然,最后的总结陈词还是回归到了段奕宏作为人民警察关于法制思想发表了重要演讲。也正是这一次,邓超发现段奕宏收集了自己的指纹。

然后是一次男子殉情跳楼案,段奕宏发现邓超是GAY,居然作为人民警察站在官方的角度,表示了对同性取向的认可,广电的尺度再一次感动了观众。面对段奕宏的询问,此刻的邓超既要表现出足以令段奕宏相信的真诚,又要呈现给观众他的伪装。对于此刻的邓超,你真的很难把他同翠花、梅远贵、跑男、乃至微博上那个晒娃黑妻狂魔联系起来。

最后一次抓捕台湾通缉犯,邓超救了段奕宏,段奕宏抓了邓超。邓超临死前,段奕宏哭了。这对相爱相杀的CP,贡献了一场令观众心惊肉跳的高楼追逐戏。虽然一些CG镜头略浮夸,但这并不重要,凌厉的镜头下虽然本片开的枪还不如港式警匪片一个马仔开得多。但是颇有银河范儿的对垒,让本片呈现出港式警匪片难寻的紧张和质感。

可惜的是郭涛全程高能的自缝伤口,最后还是让邓超给送医就诊了,说好的虚胖版史泰龙呢?跟王珞丹的感情戏也略弱,且作为一个成熟的老头,能做出告诉王珞丹自己是杀人犯这么不成熟的行为,绝壁是真爱!另外,开启窃听风云模式的养鸡小达人房东,也像是从杜大炮的片场直接过来,然后跟他的鸡双双领了便当。而本片最后的落脚点,竟然还是万能的父爱,不过硬到令路人炸裂的硬科幻《星际穿越》最终也被父爱打败,综合邓超对等等的爱,想必观众也能释怀。

《烈日灼心》作为继去年票房与口碑齐飞的《白日焰火》同类型的犯罪题材电影,不仅完成度极高,而且演员的表演极富张力,邓超所饰演的辛小丰更像是一个惊喜。这也是邓超同曹保平的第二次合作,相比七年前《李米的猜想》,邓超在本片中的演绎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无论是段奕宏面前闪烁的双眼、略显尴尬的声线,还是尾巴面前真诚的双眼、恳求的破音,乃至跟吕颂贤贡献的那一场精彩绝伦的同性の男子全裸.avi,直至最后亲自上阵的死刑长镜头,都证明了这个逗比,是一个演员,一个相当不错的演员。

大众影评网

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第四篇_烈日灼心观后感

烈日灼心观后感

烈日灼心>观后感(一)

最近看了一部将人性的纠结与抗争展现的淋漓尽致的影片——《烈日灼心》。看完片子后,我不禁想问:这是一部伦理片还是悬疑片?

>故事由一段评书讲述开始,三个杀人在逃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他们摆脱不了内心的折磨。郭涛饰演的出租车司机因在闹市帮助一名女子追逐抢包男子,胸部中刀生命垂危却不敢去医院医治;邓超饰演的协警除暴安良,深得赏识却不能升迁入职;高虎饰演的渔夫因祸致傻在一个孤岛上抚养着一个孤儿。

这种种的果皆是因为他们杀人越货的因。如梦幻般的普通人的生活都因段奕宏饰演的警察的到来而土崩瓦解。他们三个人的案底逐渐露出端倪,三个人杀害了一家六口,但是带走了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因为在邓超准备逃命的时候,发现一个婴儿的哭声,他回去抱走了这个婴儿。

在被命运的手拨开迷雾之前,他们充当着一个个正面的角色,英雄气概和豪情更使王珞丹饰演的角色爱上了出租车司机郭涛。谁能想象一个伸张正义、见义勇为、抚养弃婴的人能是杀人凶手呢?但是命运注定了他们是杀人犯的本质,他们有病不能医治、不能考取入职资格,甚至不能恋爱,他们只能苟且的活着。

影片最后,他们因为选择给女儿筹钱治病,放弃逃亡而最终真相败露,他们承认一家六口都是他们杀害的。但事实的真相却是他们只杀死了女孩的妈妈,影片中,他们并没有说出实情。因为他们逃脱不了内心的谴责、道德的审判,他们无时无刻不忍受着掩盖真相的煎熬。在他们和养女一起走过的这7年里,他们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比起让女儿知道实情,他们更愿意选择死。正如片尾中邓超所说的:'我们其实在等待这样一个结果。'

在经受了道德的拷问后,影片在落寞中落幕,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好人可能成为罪犯,而罪犯也可能是个好人。在道德这把公正的尺上,衡量的是人的内心和事实的真相。

烈日灼心观后感(二)

邓超、段奕宏、郭涛,三个男人一台戏,用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心理活动,支撑起了一部别致的犯罪题材的电影。

邓超的演技让人刮目相看。自《分手大师》之后,邓超就以各种张扬的耍宝搞怪造型示人,倍受关注也饱受非议。《烈日灼心》里,他变身为心思慎密的协警辛小丰,背负灭门惨案,隐于最危险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不过在遇到明察秋毫的警长之后,他变得越发压抑和煎熬,生活在'靴子要掉下来'的恐惧中。邓超成功地诠释了何为'烈日灼心',虽然《烈日灼心》拍于《分手大师》之前,但还是颠覆了人们的既往印象。

段奕宏饰演的警长伊谷春是片中最可爱的人。他在得知辛小丰'弯了'之后的'灼心'反应,让人忍俊不住;俩人也被网友凑CP.办案时伊谷春有神探之风,日常表现却很朴实、接地气,不是'本事大、脾气更大'的怪蜀黍,也不像香港警匪片里的警长,时不时地要绕过法律做一回个人英雄才能解决问题,而是忠于法律、恪守法律。这样的警长,业务棒棒哒、人萌萌哒,完全符合主流价值观,符合老百姓对执法者的理想化想象。 郭涛饰演的杨自道是犯罪三兄弟中的当家老大,也是片中的压场人物。他刀插腿上能忍,见义勇为受重伤后自缝伤口,对自己够狠的。在女儿'小尾巴'面前,他没辛小丰那么婆婆妈妈,更像个父亲;而面对一份真爱,他敢于把命交出去。相比于某些柔美小鲜肉和时尚伪娘,杨自道这个人物太硬、太爷们了,难怪王珞丹饰演的伊谷夏会义无反【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顾地爱上他,为这个老派的'老头'撕心裂肺。

影片非常'应景'地在'搞基'上大做文章,郭涛的戏份虽然不算多,但如果没有杨自道这个硬汉子,影片的男人味会大打折扣。

影片通过这三个男人表达了什么?是很多人看完电影后思考的问题。作为具有独立品格的作者电影,影片的主题还是比较纯粹的,人物都是在个体范围内实现了是与非的生成与转换,不牵扯现实意义和社会性批判,更没有像某些电影那样,或主观或客观地迎合了某些西方人的'东方想象';是部为'人生而人生'、'为艺术而艺术'的电影,支点还是人性本身,有'罪恶无法救赎'的绝望感,更有人性中邪不压正、积极闪光的一面。 片中最为闪光的人性,照在犯罪三兄弟收养的女儿尾巴身上。为了让孩子有个'干净的未来',杨自道、辛小丰和智商160多的'傻子'老三,罪不当死却选择了死别,在'我有三个星星爸爸'感人旋律中,警长伊谷春成了第四个爸爸。孩子代表了美好和未来,为了孩子,警察和罪犯走到了一起,成人世界的善恶得到了升华,作者电影的个性和商业电影的普世价值观也殊途同归了。

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第五篇_烈日灼心影评

烈日灼心

由曹保平执导的电影《烈日灼心》讲述了三个结拜兄弟共同抚养一个孤女,多年来潜藏在城市的角落。一名出租车司机努力帮助无数人却从来不接受记者的采访,一名协警除暴安良,却从未想过升迁入职,一名渔夫每天照料古尔德生活,故事发生的平淡,却掩不住人物内心的波涛汹涌。

《罪与罚》是十九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小说描写的是穷大学生拉斯科尼科夫为生计所迫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为灭口又杀死了她的妹妹。机缘巧合,警方抓到另一个嫌疑人并结案,而真正的凶手拉斯科尼科夫得以逍遥法外。然而,他却没能摆脱掉良心的惩罚,他的内心成为一个永不安宁的战场,良知与逃避的挣扎终于让他崩溃了,他一次次地暴露自己,甚至下意识地再去凶杀现场拉门铃试图重温当时那种又痛苦又可怕的丑恶感觉。最终,在妓女索尼娅爱德感召下,他去自首了。

同样的主题,烈日灼心在这个故事架构里有不少贴近现实并且更符合逻辑的改动:犯罪的由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三个年轻人,这显然是为了给群戏和整个故事的巧合逻辑做交

代。《烈日灼心》的核心是故事,所以逻辑显得非常重要。

故事里除了王珞丹饰演的伊谷夏以外每个人都充满心

机,这些心机产生了角色严密的行事逻辑,偏偏这些形式逻辑又超出了普通观众日常经验的预期,从而让剧情产生了数度的反转。

影片的开头以讲评书的方式引出故事,回忆性的内容以黑白的形式呈现出来,这首先以简短的语言还原了事件的经过,与此同时避免了画面过于血性暴力给观众带来的不适。影片的逻辑性很强,事情的发生有因有果。

全篇故事的讲述紧凑有序,个人最喜欢影片的结尾部分,安静而有力,最具特色。这里以第一人称视角模仿渔夫的所见,最终选择投入大海来结束自己,并不是要洗清罪恶,只是因为爱,为了小女孩活的更好。安静的画面配合爱的伟大,讲故事完美的结束,对主题的呈现十分有力,这里的剪辑已经成为了对人物心理的一种还原。我们并没有看到渔夫的选择,但是就是这样的方式展现了剪辑的魅力。

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第六篇_善恶的灰度——《烈日灼心》影评

善恶的灰度——《烈日灼心》影评

当你变成一个上帝,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俯视着一场猫捉老鼠的追逐,当你在焦灼中,看着一个个谎言的出现与识破的时候,这部戏的惨烈就不急不躁的开始显山露水,故事里包裹着善与恶的争辩,而自我救赎与拯救,感觉像是这部电影的全部理由,让人感觉到了深刻,感觉到了黑暗的内核外的光与热。

评书似的旁白开场像是油锅的预热,当所有人明白故事的背景时候,整部影片的悬念也就预支完毕。几个主角的生活从细微处一点点的被打开,那些费劲心思的躲藏,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下,显得愈加有趣。观众处于上帝视角,所有人都知道,谁是罪犯,谁是警察,这就决定了这一部片子一定是“好看”的,片子中最大的悬念,偏偏就是让你感觉毫无悬念。当看着罪犯在生活的边缘闪躲着,心理居然有着一种隐痛,对他们有一种与自我道德相悖的同情。但影片像是一条橡皮筋,时刻紧绷着,却一点不多,一点不少的保持着隐忍,正如主角的生活。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你看,然而把已经撕碎的东西再重新拼回给你看,那种不可名状的淡淡忧伤令人彷徨不安。《烈日灼心》的悲剧性,正是在于,将美好的东西撕碎,有又将撕碎的东西重新拼回。在沉重的喘息声中,几个小伙子在丛林里奔跑,模糊的焦点,正是他们以及被灭门的一家人的生活被打破,这是将美好撕碎,当段奕宏演的警察对

旧案子的穷追不舍,也是将生活打破,最后酿成了悲剧。而这个悲剧,正是躲藏在看似罪恶深重的强奸犯,杀人犯之后至高的人性与大爱。

整部影片似乎充满了偶尔与偶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虚假,但是从影片的一开始,所有的人都无路可逃,好像生活本该如此。当然,这些偶然充满了戏剧性,但由于在交错的人际中发生也显得十分可靠。而在这交错的人物关系中,就开始思考,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善与恶站在对立面,却偏偏中间的尺度难以界定,是法律还是道德。谁的心里没有一点脏事儿,每个人都是法外之徒,但当心里的脏东西被放大,却偏偏是在善恶间的灰度值,有黑暗,也有温情。

最初,三个主角犯下的罪行,将自己的生活拖到了深渊,从而不断的进行自我救赎。一个从罪犯蜕变成协警,一个变成了出租车司机,另一个装疯卖傻。三个人的生活正是在躲藏中完成自我的救赎,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付出对象就是一个叫“尾巴”的小女孩。幸小丰为了让警察相信自己是个同性恋,便演绎了一场同性缠绵的“基情戏”,忘不了他直视警察那挑衅的,绝望的,心碎的眼神,他只不过为了拖延时间,去完成孩子的手术,完成自我的拯救。然而,他们的救赎太过于隐忍,让人疼痛,无一幸免的沦陷进入情感的绝境,让人绝望。当沉重的呼吸声充斥着耳膜,漫长凝滞的镜头展现着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看着一个被法律认可的索命程序,将两个罪犯送上天堂,却在主角咽气的刹那,看见他眼角的泪水,这是一段赴死的情感。

当一个以高虎扮演的疯子的主观镜头出现时,这一段心里独白让人明白,这个看似智障的男人,在神神叨叨的言语中,讲述着关键的信息。每个人都渴望活,却都可以为一个女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自己的生命,影片的灰色就在“疯子”跳海的瞬间显得阴郁的炸裂。结局最后出现了第四个人的自我陈情,表明三个人冤枉的,但这种处理方式并不是我喜欢的,同时影片有点儿过分强调,三个人赴死是为了小女孩健康成长的这一件事情了。

说实话,看完《烈日灼心》后,走出影院,还是有一种怅然的感觉。感觉自己像是奶油,在阳光下一点一点的开始融化掉,粘稠的发热。其实,在看电影的时候,我想到了《白日焰火》和美剧《犯罪心理》第二季中的某一集。《犯罪心理》中的某一集,就是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自己儿子的健康成长儿甘愿死去,与电影中的三个主角有着相似之处。《白日焰火》和《烈日灼心》都是上乘之作,都有着犯罪与警察之间的千丝万缕的情愫,两部片子都认真的看过,但是说实话,更喜欢《烈日灼心》,因为够灼心。

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第七篇_电影《烈日灼心》与原著小说的改编分析

摘 要:电影《烈日灼心》2015年上映之时引发了巨大的轰动,这部由小说《太阳黑子》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原著小说的关注。本文从文字语言与视听语言传播的不同入手,试表现出这部电影剧情与原著小说中改编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烈日灼心》 太阳黑子 改编

【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烈日灼心》是一部颇有争议的电影,有人说它是中国电影警匪题材影片的里程碑,也有人说它是中国大屏幕电影上同性题材的突破,总之,这是一部有着丰富内涵、值得探讨的影片。《烈日灼心》由曹保平导演执导,邓超、段奕宏、郭涛主演,改编自小说《太阳黑子》,作者须一瓜。原小说最初于2010年发表在著名的文学杂志《收获》上,在电影上映之后,随着电影的火爆而受到了更多关注。

电影改编自原著小说的案列不胜枚举,电影与小说虽然有着表达方式上的区别,但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故事剧情的发展上有着共同的契合之处。下面我们分别从以上两点试分析由小说《太阳黑子》到电影《烈日灼心》的改编。

【烈日灼心电影简介】

一、人物形象――辛小丰、陈比觉、台湾人

1.辛小丰 辛小丰,在电影里是被核心塑造的主人公,由邓超扮演。邓超真挚的扮演使得这个角色生动灵活,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仿佛使屏幕外的我们都可以感同身受。但也正是这个人物,引起了很大的纷争。其中核心的一点就是:辛小丰到底是不是同性恋呢?首先在原著小说中,辛小丰人物设定的性取向的确为同性恋,或者可以理解为这个角色对自己的性向是不确定的,是产生深深怀疑的。在原著小说中,辛小丰与台湾设计师也有比电影画面中“激吻”更为进一步的激情戏的描写。但在电影表现中,辛小丰被塑造成了一个为了逃避强奸女性犯罪现实,而伪装自己是同性恋的人物,甚至为了能够让怀疑他已久的警官伊谷春信服,在其面前与台湾设计师热吻缠绵。事实上,很多电影爱好者、电影评论人对此处的改编难以接受,认为如此改编抹杀了小丰这个人物的本性,但从电影这门艺术的表现方式及传播方式来看,此处的改编是可以理解。

电影是视听语言的艺术,画面与声音带给观众的冲击是直接付诸视觉与听觉的,感官的如此冲击,更具有真实感受。原著辛小丰的人设为同性恋,而同性恋在我国目前的主流文化中,仍是属于一个相对敏感、禁忌的话题。对于同性恋这一概念的认知与理解尚在少数,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接受就更属难得了。虽然近年由于文化逐渐开放自由、“耽美”文化在国内流行等因素影响,在年轻受众群体中不少已经对同性恋群体持开放、理解、包容的态度,也有一些同性题材的网络剧在网络上开始传播,但在主流的文化媒体中,在电视剧、电影的制作播出中,本题材还是罕见。电影《烈日灼心》虽然“打的是同性题材的擦边球”,对辛小丰人物性向的设定做出了一定程度改编,但保留了部分同性亲热镜头,已实属难能可贵,是本片在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的一大突破。

2.陈比觉 陈比觉是本剧三兄弟中其一,由演员高虎扮演。对于这个角色的最大改动与演员本人有很大关系。

2014年8月12日下午,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布消息称演员高虎于8月4日晚因涉嫌吸食大麻被行政拘留,此事一出固然引起了很大反响。9月,国家广电总局于发布的“劣迹令”叫停了“污点艺人”的相关活动和作品。随后电影《烈日灼心》官方微博贴出了博纳影业集团的公告,宣布原定11月21日上映的《烈日灼心》将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进行必要的修改,因此档期推后,另行选择档期公映。由于高虎个人的不良行为,以致陈比觉这一形象的戏份基本被删除。在原著小说中,对天文学极有研究的陈比觉,从事粗笨的体力劳动,表面看起来简单粗暴,内里却聪明警觉。在电影中的形象却成为一个装疯卖傻的人,由于智商过高,通过装傻来伪装自己。

3.台湾人 台湾人杰瑞(jerry)是辛小丰的同性情人,职业是室内设计师。关于此人物

的原著小说与电影表现也有不小差异。原著描述他在第四次与辛小丰见面时,邀请辛去一家鲍翅店吃饭。在吃饭的时候,杰瑞“很详细地介绍了这一家的每一道菜的讲究和奥秘。„„很耐心地教他加红醋„„这一家的鱼翅是最诚实的。味道也最顶级”{1}。两人又去红酒庄品酒,设计师“用手势教辛小丰不要握杯肚,示意他只拿杯脚”。在要喝一口之时,又劝小丰“别急着吞!把它放在口腔前部,让舌头、牙床把它温热„„”{2}随后作者也提到了“设计师的阿玛尼休闲外套”{3},从这些细节处的描写可以看出,台湾人是极富有情调之人,敢于表达自我,对于生活质量、个人情感上都有自己的追求。也正是如此一个角色设定,才会和辛小丰形成强烈的反差:富有与贫穷、开放与封闭,两人之间的纠缠,不仅仅是同性恋情的倾诉,也构成了非常好的戏剧效果。

在电影中,由香港演员吕颂贤所饰演的台湾人虽然痴情,但衣着上,却带着夸张的金项链、金手表,一身庸俗打扮,与原著中翩翩文雅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异,也使得很多原著党极难接受。辛小丰在原著中与台湾人的相处颇动真情,但在电影的改编中,却仿佛是掺杂了金钱交易一般,互相利用。辛小丰需要台湾人配合,与他共同“演出”一场同性爱恋的戏份,由性取向不同来遮掩强奸犯罪事实;台湾人则渴求着辛小丰情欲上的释放。

二、故事情节――“三位主人公到底杀没杀人?”

辛小丰、杨自道、陈比觉这三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在电影中虽有强奸犯罪事实,但却没有失手杀人,而最后出现的自首之人,简直是整个电影剧情的反转。这个自首人物的设定是原著小说中所没有的,他的出现,洗脱了三兄弟的杀人犯罪名,但可悲的是这时三人已被执行死刑,构成一场悲剧。原著中三人最终同样是被执行注射死刑而死,不同的是三人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也并不曾有第三个人出来自首。小说虽然全篇都在讲述兄弟三人不断行善,不断“自我救赎”的过程,可结局还是在法律的制裁下,人必须要为自己曾经犯过的罪付出代价。

这处电影的改编,是剧情上最明显的与原小说不同之处。在这部影片的宣传期间,也有不少媒体关注这个问题。关于影片结尾“剧情反转”的设计,导演曹保平从一个电影制作者的角度出发,从电影艺术的传播性质来进行回答:“这个是两方面的考虑,因为我觉得电影是一个大众传播媒介,你是要站在受众的角度,然后有一些问题要考虑,(比如)它的接受尺度和这个范围。就像我们公众电视台,你是不可以像电影院里放电影的尺度一样,是因为你这个传播媒介面对的受众,决定于你的这个电影的界限在哪。”{4}关于这点解释,也可以结合前文我们所说的辛小丰人物设定的更改来一起思考,同性恋、死刑的话题都可以说是这部影片带来的很大突破。 “我是觉得如果要是这个惨案就是他们做的,然后那么惨的一个案子的话,我觉得这个恕罪无论如何观众是接受不了的。他(观众)对人物没有爱的,他不会爱这几个人,我觉得观众会非常讨厌和反感。(所以)我觉得这个作为一个剧情片和类型片,然后又是规模比较大的商业制作,我觉得它会有问题,就是观众很难接受。”{5}随后导演从角色形象是否可以得到观众的接受角度进行阐述,电影艺术作为商业性质最为浓厚的艺术门类,始终要考虑到市场和受众的需要,考虑到票房的回报率,这是一位成熟导演的商业思考。 但是影片结尾的修改的确是这部影片最为让原著读者难以接受的地方:新人物的出场,“试图彻底扭转人物形象的正反判断,甚至有拔高辛小丰等三人的道德境界之嫌”{6}。导演在采访中明确表示并没有为三位角色“洗白”的意思,“现在这样也被很多人质疑,大家认为我要把这三个人洗白,其实我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大家会经常问辛小丰罪不至死,为什么最后要主动求死?我给出的理由是,辛小丰强奸了那女孩,导致女孩死了,同时因为强奸这件事,导致一家五口被灭门。虽然不是他一个一个亲手杀的,但是有参与,肯定帮着摁着或者捂着嘴,这都是不可避免的,然后会跟着一起灭迹。他是完全参与了这件事情,而且这是因他而发。所以辛小丰这种不可自拔赴死的合理性,我认为是够了”{7}。为什么片中的辛小丰会选择自首?对于没有犯死罪,却承担了最终死刑的三位主人公而言,在强大的心理负担

下生存,死亡也许是他们真正想要得到的解脱。电影“本不该死但一心求死”的结尾,也反映出了电影想要传达出的“逃无可逃,罪孽不可救赎;垂死挣扎,不如自行了断”的主题。辛、杨、陈三人全身心为了尾巴的未来能够幸福快乐,不受上一辈人的罪孽痛苦。早日的解脱,也避免了尾巴未来得知三人犯罪真相,也许会给尾巴带来一个更轻松的成长。至此看来,电影英文名字是“the dead end”,这大概也预示了死亡才是真正的最好的结局。

{1}{2}{3} 须一瓜:《太阳黑子》,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48页,第251页,第253页。

{4}{5} 李京蔚、余金航:《〈烈日〉从小说到电影 改编是功是过》,《深圳晚报》2015年8月27日。

{6} 陈林侠:《〈烈日灼心〉:逆转不仅仅是结尾》,《社会观察》2015年第15期,第73页。

{7} 谭政:《谋求主流商业片的风格化表达――〈烈日灼心〉导演曹保平访谈》,《电影艺术》2015年11月5日,第82页。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l/486016/

推荐访问:类似烈日灼心的电影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