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录大全 > 经典语录 > 余秋雨经典散文

余秋雨经典散文

时间:2018-08-30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余秋雨经典散文 第一篇_曾绍义谈余秋雨散文

曾绍义谈余秋雨散文

(原题:散文的良心)曾绍义

对于已经载入多种文学史册的余秋雨散文(自1994年5月出版的王尧《中国当代散文史》首次专节评述《文化苦旅》以来,约有20种文学史著评述过余秋雨散文),对于余秋雨散文“独一无二”的贡献,无论有过多少“批判”、“咬嚼”或曰谩骂、围攻,恐怕任何人也否定不了了,正如著名文学理论家孙绍振教授所说:“余秋雨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巨大的,一言难尽„„他的散文是货真价实的大散文话语。“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散文除了极少数屈指可数的篇章以外,还没有他这样的熔思想、智慧、情感为一炉的大容量和大深度的话语。如果用学术语言来表达,可以说,他在当代散文史上的功绩,是从审美的此岸架设了一座通向审智的桥梁,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散文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大。”(转引自宁志荣《为余秋雨打抱不平》)孙先生最近在为四川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两个专业的研究生作学术报告时,又表达了对余秋雨散文的这一精辟见解。 我们似乎还可以再深究一步:余秋雨散文的巨大成就缘何而来?

原因自然很多,我以为最根本最重要的,即在于包容于余秋雨散文中那叩击人心、撼动人心、启迪人心的“良心”!

郁达夫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的《导言》中说:“我以为每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而一切优秀散文的“心”一定是善良的,一定是如顾炎武所说的:“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后人。”(《日知录》)余秋雨的散文在海内外发行数百万册,成为华文世界的“畅销书”,无疑是于读者“有益”的。具体些说,一是登高望远,它“找到了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即如何克服在社会转型期所遇到的“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的“两难”问题;二是为了“在一个全方位的华人世界里寻找共鸣点”,作者不惜“生命历险”,两度“出游”,行程万里,遭遇种种危险而不弃,最终为我们献出了《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两部更为恢宏的散文作品,其“行”其“叹”所表现出来的人

格与精神,都堪称一代有“良心”的知识分子的代表!

可是“咬嚼”余秋雨的“腥风血雨”一直就没有停歇过。最近又有一批由余秋雨的“敌人”们制造的“炮弹”砸向余秋雨,其中以《月暗吴天秋雨冷》最为夺目。这本从设计到印装乃至用纸都十分考究(大有与余秋雨散文集媲“美”之势)的16开“大”书,据封面所示,是由“资深编辑、著名语言学者金××先生精心修订”的“《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增补新版”,除了将原由书海出版社出版的《石破天惊逗秋雨》再卖一次外,又加了“补编”和“余编”,字数由22万字猛增到36万字,虽不好说此着全是为了“暴得利润”,但其内容确与“考辩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错”的主题不甚相符。尤其是“余编”中多半驳诘的是“支余派”,与“余秋雨”并无直接关联。

更莫名其妙的是,作者在指责“宁志荣”时,针对宁文所引孙绍振先生如上文所引的那段论述,竟然以“金按”形式这样写道:“孙绍振先生是何许人,我并不了解,但从他那些对余秋雨吹捧得忘乎所以的话来看,显然缺乏学者应有的严谨和沉稳。”这除了再一次显露出这位“著名学者”不应有的武断与霸气外,也说明像他这样的“严谨”学者也很不严谨,如果我们也像他“逗秋雨”一样“逗”一下他,不知他会作何感想:你既然在本书作者介绍中宣称“现代文学则散文、话剧、传记、诗歌、小说无所不窥”(原文如此),怎么会对孙绍振这样著名的作家、理论家毫无所知呢?就算对他“不了解”,你这位专家难道不该查查中国现当代文学辞书吗?

看来,批评也要与人为善、存有“良心”才好。何况话说回来,余秋雨先生的散文确实开创了“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以至像公刘先生这样才华横溢的老诗人,生前也曾称赞说:“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是,它融文学、美学、哲学、史学,以及其他科学为一体,因而顶饥,解渴,且养人。”(见《散文不可缺少的文化感》)可见,阅读散文亦需要有良心,不然就会颠倒黑白,把经给念歪了。

最后我还要说一点的是,余秋雨先生为推动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有功之臣,理应受到尊重和推崇。可是这些年来,他却老是受到无端的批评、谩骂和围攻,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也很不正常。中外文化史上有过多少类似的情形发生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多少年以后,后人也会指责我们的!

1、散文从形式上看是纪游性散文:但却不是纯然的游记散文,而是以记游的方式表达作者对中国历史与现实进行的文化思考。

【余秋雨经典散文,】

2、由于余秋雨的游历主要是一种“人文山水”,便决定了他的散文所具有的独特的“精英文化”或者“学者文化”特色,即在自然山水中,寄托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的或现实的人文情思,正因为这种人文情思,才使他的散文引起人们,特别是许多知识分子的强烈共鸣。

3、散文意境深邃,气势雄浑,格调高雅.既有韵外之致,又有言外之意,使散文具有一种特别的启示性意义。

4、余秋雨大部分散文都有传奇色彩很浓的故事性,袭用了传统小说的技法和观念,使文章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始终充满阅读的张力,不会感到精神上的疲劳。

5、散文的语言也是极具独特艺术魅力的,他产散文语言,是情理合一的典范。 1

| 评论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点

1、中国历史是文化散文的鲜明主题。余秋雨的散文开始"提及一些重大的事情",在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历史是走向未来的阶梯,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了通往未来的立足点。因此,余秋雨在90年代初这一特定的时刻,把"历史"作为自己思考的核心材料,对历史进行了一场艰辛的"反刍",把对历史的重新阐释作为重建新文明的第一步。 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自己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他因历史而博大,历史而他而鲜活",说的正是这层意思。余秋雨奔波在大江南北,往返于海内外,用一支插入山水古迹的笔把游记的面积拓展出山青水绿的一片,也把中国散文的题材范围拓展了面积不小的一块。他的《文化苦旅》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和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地融合在一起。他在山水和文化之间找到了表达自己生命情感的最佳形式。如余秋雨最初是到了甘肃敦煌,在那里写下了最初的散文《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这些文章无一不表现了他面对历史、文化、山川、人物进行深刻的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也是他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和期盼。而在《山居笔记》中,余秋雨所要阐述的正是一些历史问题和难题,所要触摸的正是中国历史中的痒处和痛处。如《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兴衰为例,演绎了历代王朝兴亡中的辉煌和悲凉。《千年庭院》以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释了中国教育的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时候的无奈心境。《乡关何处》试图阐释千古难解的乡关情结,表达面对乡关的困惑。这一个又一个历史的难题,历史的痒处,历史的痛处,正是余秋雨之所以要花数年的时间来剖析和阐释这些历史文化难题的原因所在,也是《山居笔记》的历史价值所在。 余秋雨创造性地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在文化学者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纵横捭阖地进行了富于时代意义的思想驰骋。梅洁女士评论说:余先生以一个文学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和作家的多重身份,依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借助人类文字的载体--散文,洋

洋洒洒地揭示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古老、神秘的中国历史中,竟以轻扬的散文做着最深刻最潇洒的穿越。余秋雨的散文"深入浅出,把很大的问题,很深的道理,用不多的篇幅,浅近的话说出来",这才称得上大手笔。是啊,读余秋雨的每一篇散文,仿佛看见一个历史的哲人,沉思着跋涉在大自然的山水、江河、废墟、小镇之间,我们也与这位哲人一起,品味历史,体验文化,让唐朝的烟宋朝的风,拂拂地吹过多情而脆弱的心灵。 2、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这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放纵一面说,丰富想象、说理畅达、冲谈平和,这些因素构成放纵的张力,使他的笔如同奔马,纵横驰骋,叙事、联想显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表现出情溢于言,理胜于辞的文章气势。从控制一面说,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总是贯串着这样的思想线索--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在题材的剪裁、缝合和表现主题的过程中,散文的线索成为内在的凝聚力,使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归一,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在他的每一篇散文中,都叙述着鲜为人知的掌故、轶闻、趣事、传说、故事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境界的开拓。如在《上海人》一文中,作者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举重若轻地把文史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融入了感性的叙述中,写了徐光启的文化性格,上海的历史等,无不成为余秋雨恰如其分地阐释构建上海文明新形态这样一个主题思想的生动、形象的材料。其他如《千年庭院》、《进士》等都是以思想的线索贯串全篇,并注意运笔的轻重浓淡,抑扬张驰,在波起云涌的变化中间取得结合的形神的统一。

3、理与情的融合统一。余秋雨用一种抒情散文的形式普及文化,通过抒情散文来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历史忧患意识的民族意识,并对读者起到浸润作用。他能用散文般流利的语言叙述艰涩的哲理问题,把智性的议论和诗性的抒情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使深奥的理论包含着情感色彩,情与理统一了起来。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合一。他的《戏剧审美心理学》和《艺术创造工程》,就是这样一种枯燥学说的诗意范本叙述,让人喜欢读,喜欢看。论述诗意化,灵动活泼,思想当然易于接受,理与情融合统一,理便获得了诗性表现。同样,把这种学理的功夫用在散文之中,把知性融入感性,情中寓理,于是散文就格外深情活泼起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正是体现了这种情中寓理、情理合一的功夫。

余秋雨的抒情,主要表现了一种低徊、感伤的历史情怀。余秋雨最初的散文诞生在大西北,这是中国最古老文化中最粗犷最苦涩、最苍凉的地域之一,从这里的文化起笔,也就无形中定下了余秋雨全部散文的那种宏大、苦涩、沧桑的艺术情调。早有相当多的评论家和读者认为,余秋雨散文的最大特色除了它浓郁的学术味和文化味外,便是那种诗意的写作风格,而构成这种诗意风格的,恰好就是那种雅致高贵的忧伤,神驰古今的浪漫,充满终极关怀的文化品位。在《文化苦旅》的每一篇,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到一个哲人瘦瘦的影子,背着手,低着头,皱着眉在慢慢踱步,或自言自语,或宣泄倾诉,或捕捉外界刺激下感觉心理的微妙动荡,或以"情"景化,或以"景"情化,或精细地把捉隐而无形的潜意识、幻觉…,都让读者听到了哲人那种低徊、感伤的历史心音。如《道士塔》开头一段:"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朔风凛冽的莫高窟,孤独、悲哀、寂静地耸立在一片大漠之中,这不是一般的风物描写,而是作者将自己的感受、思考都倾注其中,在这无言的莫高窟中寄寓了他强烈丰富的思想感情。这种历史沧桑感与悲剧效果,使得全文有了一种诗的意韵。这,应该是《文化苦旅》广为畅销的奥妙所在吧。

4、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引证丰富,立论高远,结构匀称,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既有博雅的文化内涵,又无一般学者文章大掉书袋的生涩,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可是却不偏激,字里行间充溢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与平易朴实,那些灰黄的故纸残篇一经他的妙笔点染,浩瀚的时空中立刻充满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江山人物。这与他在散文中娴熟地利用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是分不开的。

余秋雨在一种诗意的叙述风格中,综合地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还采用了小说笔法、戏剧笔法、故事传奇、镜头特写、典故引证等多种手法,这些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对于烘托主题、使文章内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他的散文写得既好读又耐读。如他的散文都以议论文的章法来结构,一二三四,起承转合,少见散文应有的那种轻松,这是议论话语式的大胆引进,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行文气势和艺术感染力。

叙事的小说化传奇化特点。余秋雨很了解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希望找到一个可以依赖的脉络,能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小说就有这样的功效。小说的要素之一是故事。就文学常识而言,我们都知道,散文是一种轻松、自由的问题,只要是主题需要、写作的需要,适当地进行虚构是可以的。余秋雨比较善于构建故事,他的散文里就有很多传奇色彩很强的故事,简单如《道士塔》,通篇写的就是本世纪初敦煌文物被外国人骗买的故事;复杂一点的如《风雨天一阁》、《苏东坡突围》,前篇写明清数百年间宁波一座私人藏书楼的传奇故事,后篇写苏东坡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前的一段遭遇故事,都是极有味儿的小说素材。余秋雨把这些小说素材引入散文,正好达到了散文的创作意图,异曲而同工,殊途而同归。小说的要素还有细节,靠细节构筑成一幅幅人间风情画是小说家的功夫之一。余秋雨的散文中也常常有栩栩如生的描绘,多到不胜枚举,从而达到与故事一起成为他那些精辟议论的基石。当然,余秋雨主要还是沿用了传统小说的技法和观念,并将其渗透到文章中,使得文章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始终充满着阅读的张力,从而使读者在接受文本时不会感到精神上的疲劳。《风雨天一阁》有惊心动魄的家族秘史,《这里真安静》有神秘诡异的坟地,《柳候祠》,《江南小镇》等大部分篇目,均有墨客骚人以及形形色色的名人和种种风流余韵和奇闻轶事,成为文本中一个个兴奋点,不断刺激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散文的剧场效果。我们知道,余秋雨在写散文之前的学问主要在于戏剧理论方面。在他的文化散文中,他融会贯通的运用了戏剧效果。如《道士塔》第二节和第三节中,余秋雨以历史记载为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组构出八九十年前王道士在进行不可饶恕的文化破坏工作时的细微动作和思想。王道士对洞窟里的壁画不大满意,找来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开始用刷把粉刷洞壁的情景:"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呈现,农民做事就讲究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什么也没有了…于是,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的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有人物,有道具,有动作,有音响,甚至还有"宋代衣冠"的种种颜色…这组构与呈现,完全是现在式的表演,诉诸视角,充满了戏剧意味(但比戏剧更能表达,因为戏剧一般只能以言语和举动来表现人物思想,文字的表演却不受此限制)。我认为,这篇散文的巨大冲击力,主要就是源于作者笔下制造出来的剧场效果(据悉,《道士塔》一文已收入高中语文课本,能为中学生作文提供另一种范本,这总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另外《白发苏州》、《信客》等只要略加改过,便可搬上舞台演出。这种艺术处理手法的运用,使大部分篇幅充满着阅读的张力,常能提升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说,如果余秋雨没有在戏剧方面的长期积累与熏陶,那么便不可能有文化散文如此的写法,他的散文也就不可能受到现今读书界的强烈欢迎。戏剧成就了他的文学。

特写体裁的充分运用。特写本来是新闻界的一种体裁,用来描述当前的一个事件或场景。

余秋雨经典散文 第二篇_浅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特色

浅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特点

【摘要】:说到现当代中国文坛,余秋雨是一位始终绕不开的作家。特别是他标志性的历史文化散文,更是引领了文坛一股鉴史伤古的散文创作潮流。其《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霜冷长河》等散文集更是成为近一二十年年来经久不衰的畅销书,余秋雨可以说是现当代历史文化散文的开创者和领跑者。本文结合余秋雨散文的具体描写,试通过对其文章的探究以及写作笔法的剖析,浅析其历史文化散文的特点和特色。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余秋雨 历史文化散文 特色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便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余秋雨是中国现代文坛最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著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中国文脉》等文集,被公认为全球华人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多从“历史文化”视角写人状物,余秋雨总能注入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传达对民族文化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文明批判,将人、自然、历史与文化浑然融为一体,具有广博而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但其一些历史散文中也不免为了突出情感而故作矫情,给人一种虚假做作之感。下文将从历史的追忆、人文情怀、主体意识和诗意的语言、以及部分片段的做作矫情等几个方面对余秋雨的散文特色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对历史的追忆

作为历史文化散文,对名胜古迹的凭吊以及对历史的追寻与反思自然是第一位的。余秋雨的散文都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对历史的追寻。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永远无法也不能为人们所忘却的文化传承,中国的历朝历代都 有写史的传统,可见历史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独特情感。余秋雨在散文 作中将历史与文化相融,使其作品散发出强烈的历史厚重感。

在余秋雨笔下,历史并不是没有生命的,而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漫漫长河,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在文化历史中紧密相连。余秋雨写过敦煌,写过都江堰,但写到最后一篇却是《这里真安静》,是一片荒凉的坟墓。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道:“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在《莫高窟》中,他写道:“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这是何等的气魄,在余秋雨的笔下,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前人留下的骨架,而是充满了血肉、永远不会凋零的生命。在《道士塔》中,余秋雨面对面前的断壁残垣,想起了:“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

口在流血。”这一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余秋雨重新诉说历史时,想象了一些细节,进而使感情更加浓烈。这是作者对那些卑劣行径的的声讨,对那段屈辱历史的的哀叹,是以史为鉴,敦促现代人不走过去的老路,更好的保护中华民族古老绚烂的文化。【余秋雨经典散文,】

《一个王朝的背影》等许多文章也是这样,余秋雨重现历史却不拘泥于历史,通过遗迹和历史故事抨击那些曾经肆意践踏我们民族文化的行径与当时国人的愚昧,从而对现代人产生积极影响,这是历史的根本意义,也是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出发点。

二、强烈的人文关怀【余秋雨经典散文,】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余秋雨追寻历史过程中发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于是在他的文章中,关注的不仅仅是历史本身,而是延伸出对人本身的关注,希望借自己的笔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人们做出更利于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价值选择。

余秋雨从历史的丰富与深邃入手 ,聚焦于人的灵魂底蕴。他在《霜冷长河》中大谈友情、名誉、善良等问题,指出友情应真诚付出,没有目的,面对名誉当有淡然的心态,善良之心则应广博开阔等,希望读者能够铭记历史但不沉溺于过去的辉煌和屈辱,为他们构建出面对人生百态时应有的人格与良知。这也是我们所讲的“文学担当”。文学作品的生命源泉便在于文学担当,文学担当就是其作品是对社会、对人民是有益的,能够帮助劝导人们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读者自己的某一方面发展,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有益的影响。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无疑具备强烈的文学担当的,他对历史的追寻追根到底是为了引导人们去反思自身、引导社会去反思历史。他从沉重的历史中,以及紧迫的现实中试图去唤醒人们的忧患意识,表达作为中华儿女心中的拯救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愿望。

可能同为文人,更能明白历代文人的心理活动。余秋雨散文中更多关注推崇的是历代文人。在他眼中“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 ,不是帝王 ,不是贵妃 ,不是将军 ,而是这些诗人。”可是这些封建文人大多只能成为权力的附庸,少数不愿趋炎附势的文人只能寄情山水、云游四方、独善其身。所以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小人牵着大师 ,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 , 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这也正是文人和社会的无奈。余秋雨通过这些叙说,表达了作为文人的他对前辈的哀叹以及对自由的向往。他所期望的文学是人民的文学,是对人的灵魂的触碰和指引,而不是少数人操纵的虚假文学。这些体现了他作品中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文学担当。

三、第一人称以及诗化的语言【余秋雨经典散文,】

余秋雨的散文中多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好像在讲他自己的故事,但读者都能从“我”中发现自己的影子。他通过描述“我”的情感体验与心理活动, 把“我”放在当时的大的时代背景下,让读者看到了“我”的个性。在他的历史文化散文中,“我”就像是一个向导一样,为读者讲述历史故事,带领读者游览古迹,更兼顾着评论员的身份,为读者来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人身临其

境,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在余秋雨的《抱槐山西》中,“我”用感性的语言为读者描述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宅, 让读者感受到当年晋商的豪迈,进而了解晋商的兴起与衰落,跟随着“我” 的讲述,读者不知不觉的走入作者的情感中。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都带着自己浓厚的情感体验,作者将读者带进了主体情感世界,对历史进去思索和追问。

所谓诗化语言,即语言具有诗的韵味、诗的意趣、 诗的风格。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中就充满了诗意的语言。他的散文语言表达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他继承了前人的文风,并更加的抒情诗化,有着独特的风味。他的文章是诗与散文的结合,既有诗的柔情,又有散文的行云流水。

在他的文化历史散文中,作者利用“我”的情感体验来确定主题,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表达,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使“我”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丰满,以小见大,以小“我”见大“我”,从自身出发去探究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历史全貌。

四、部分片段的虚构做作

余秋雨说:“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他的散文无疑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通过历史传递中华文化。然而,读多了余秋雨散文的人也会发觉,他的散文几乎都是一种模式,《文化苦旅》中《道士塔》、《一个王朝的背影》、《西湖梦》等文本的叙事模式,一般是以历史名胜古迹为文章的出发点,然后讲述与历史景物、自然山川有关的人文景观,又突出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会自然而然地阐述自己的历史观感,对整篇文章进行升华。余秋雨的这种写作模式中,全凭主观感情的拿捏。有时为了突出特别的情感,在还原历史时会参杂一些细节描写,但这些细节与情感大多是作者的主观臆造,给人以虚假之感。余秋雨在有一段关于王道士生活起居的描写:“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作者的这些细节不知从何得来,可能是为了反映那个时代人们的愚昧守旧而故意捏造。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他是为了营造一种感伤的气氛、悲剧的色彩,故意构造一些虚假的故事,读多了会给人不真实的阅读体验。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余秋雨的散文中表现的更为突出。余秋雨的散文成功的运用了抒情的语句,但在一些片段上他为了抒情而抒情,给读者无病呻吟的感觉。在《这里真安静》中作者写道:“多少倩笑和呐喊,多少脂粉和鲜血,终于都喑哑了,凝结了,凝结成了一个角落,凝结成一种躲避,躲避着人群,躲避着历史,只怀抱这羞愧和罪名,不声不响,不愿让人接近......”余秋雨为了追求文章的华丽,喜欢用排比和比喻句,但用多了就不自然。情由心生,不能过度的追求华丽的词藻,为了抒情而抒情,最后只能是矫情做作。

【结语】: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余秋雨的评价各人之间也不尽形同。但不可改变的是,余秋雨引发了当代社会的创作历史文化散文的热潮,成为很多人学习模仿的对象。他是一位具有极强使命感与历史责任感的学者,他的散文是对历史的重现、对文化的的传承,表现出当代文人对历史的追寻以及

未来的期望。作为现代散文的领军人物,也将在中国散文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页。其散文具有很多特点,本文选取以上四个方面进行浅薄分析,希望老师能够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余秋雨经典散文,】

余秋雨 《文化苦旅》

百度百科

余秋雨经典散文 第三篇_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作者姓名: 邢 * 昌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主考学校: 兰州大学

准考证号: 232313100***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高 *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2016年10月31日

论文标题

(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论文标题

(On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Yu Qiuyu's Prose)

论文作者(邢*昌)

论文作者(XingY*chang)

【余秋雨经典散文,】

目 录

内容摘要„„„„„„„„„„„„„„„„„„„„(1) 正文目录„„„„„„„„„„„„„„„„„„„„(1)

一、对传统观念的突破„„„„„„„„„„„„„(1)

二、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2)

三、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3)

四、将散文与小说结合追求小说化效果„„„„„„(4) 注 释„„„„„„„„„„„„„„„„„„„„„(6)

参考文献„„„„„„„„„„„„„„„„„„„„(7) 致谢„„„„„„„„„„„„„„„„„„„„„„(7)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

邢*昌

内容摘要:当代文坛群星璀灿,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苍穹,格外引人注目。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进而呼唤“文化传承”,呼唤“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唤“对文明的思考与追求”,让人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他的散文是澄澈精致、万物溶情的,同时也是兼收并蓄且耽思旁讯的,这是一种知识的积淀、理性的升华,它可以启人心智、教化人伦。

关键词:人格精神 文化意蕴 审美形态 小说化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浇灌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1]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一、对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

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程式: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其二,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研读余秋雨散文,我们发现,这一特征在这位作家的文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比如其《白发苏州》是

一篇写景散文,按照传统的写法,无非是先介绍苏州有哪些美好的景点,这些景点的美学特征,然后再抒发一点主体的感怀完事。”[2]然而,《白发苏州》的写法全不是这样。作者并没有介绍人们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苏州美景,“苏州”在作品中就是一个已经综括了全部苏州美景的情感符号,一个言说的起点,围绕着它,作者所着重强调的,是主体对这一人间之美的多维穿透。作者将苏州摆放到世界背景上突出其过去的辉煌与今日的黯淡:“前些年,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前些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周年,海湾里千帆竞发,确实也激动人心。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城,却悄悄地过了自己2500周年的生日,时间之长,简直有点让人发晕。”[3]从中可看出苏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却不公平。其三,以感性的意象衬托、推导象征性意象;其四,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淹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画卷。《一个王朝的背影》浓墨重彩所编织的更是清王朝三百年历程中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灵秘史。如果说传统散文中的想象是一种技巧,想象的至多是一个场景,一两个细节,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一段历史运动轨迹的做法,在虽然可以接纳想象但决不能虚构的散文中还是不多见的。其五,从体裁上考察,余秋雨的散文无论是“苦旅”系列抑或是“山居”系列,均属于“游记”。“游记”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在古典时代,山水游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构成了那一文苑中极为光亮的一部分。

二、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余秋雨清楚的知道,知识分子对于文化传承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最能牵动余秋雨敏感神经的还是那些同类,那些文化的真正载体,那些留有生前孤傲与死后空名的文人,那些戚戚惨惨凄凄四处飘零的文化孤魂。”[4]在他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苏东坡突围》、柳宗元《柳侯祠》、范仲淹《洞庭一角》、阮籍、嵇康《遥远的绝响》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创作出更丰富的作品。余秋雨曾把身在仕途的传统文人划作两类,一是甘于平庸的“无生命的棋子”,一是到处遭受撞击的有生命的“弃子”,而中国文人的绝大部分价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l/475914/

推荐访问:余秋雨经典散文欣赏 余秋雨散文经典语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