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录大全 > 个性签名大全 > 个性有哪些方面

个性有哪些方面

时间:2018-08-10   来源:个性签名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个性签名大全】

个性有哪些方面 第一篇_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

1. 心理学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中认识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

2. 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1)在理论上: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

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

(2)在实际上: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学生);

2.„„„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教育层面);

3.„„„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教师)。

3. 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4. 简述个性心理的差异?

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体的心理倾向性不一致,如有的人在物质需要

方面追求强烈,有的人更注重精神与成就的需要等。

(2)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气质也有好动与喜静,性格有自信

与自卑等。

5. 简述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2)脑是心理的器官。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6. 简述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在研究内容上主张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想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3)研究方法上,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与结构。

(4)构造主义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7. 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2)在研究内容上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要素的集合,而是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3)他们提出了”意识流“的概念,在他们看来,意识是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4)该学派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不赞 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

8. 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华生

(2)在研究内容上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3)研究方法上,反对验内省法,主张实验法。

9. 简述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科勒、考卡夫

(2)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

(3)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

(4)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

(6)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0. 简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2)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3)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这是该学派对心理学的重要贡献。

11.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2)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

(3)认为人的本质都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12. 简述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皮亚杰、奈塞尔

(2)心理学不只要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

13. 简述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⑴行为主义 ⑵精神分析 ⑶人本主义

14. 简述知,情,意三者之间的关系

(1)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2)认知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基础,情绪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知过程。

(3)认知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知过程。

(4)人的情绪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情感

15. 简述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16. 简述注意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及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 之一

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

17. 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客观:①刺激物的新异性。

②刺激物的强度大小。

③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

④刺激物的变化和运动。

主观:①符合主体的需要,兴趣和期待的时期,最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②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

③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

18. 简述如何维持有意注意?(产生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组织活动。

(3)对兴趣的依从性。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5)过去知识的影响。

19. 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20. 简述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⑴与被知觉的对象的特点有关。

⑵与当时人们的知觉任务有关。

⑶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21. 简述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 2.有无坚定目的;3.个人的主观状态。

22. 简述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

注意的分配是要有条件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

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经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23. 简述注意分散与注意转移的区别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的应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它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事物。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对象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有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24.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

1.原来注意的强度;

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互转换的灵活性;

4.各种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25. 注意规律(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教学中的运用(怎样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⑴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首先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的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②其次,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如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③再次,要考虑学生本身状态,如不易过度疲劳,讲课内容符合学生要求,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⑵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越容易集中。②另一方面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如课堂提问。③同是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间接兴趣。

⑶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①如上课之初教师听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带本节课上来,形成有意注意。②讲授新的内容时, 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③讲授重点和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形成有意注意,等等。

26.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学习善于组织自己注意的能力【个性有哪些方面,】

(2)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3)教育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4)要加强意志锻炼,提高自己排除干扰的能力

(5)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针对学生注意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

27. 简述感觉的相互作用的两种形式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后效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3)联觉。

28.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29.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客观因素有:

a.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b.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c.对象的活动性;

d.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也容易引起人们优先知觉。

主观因素是:

a.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

b.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c.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式与情绪状态。

30. 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

(3)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4)人的经验、知识水平。

31.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⑴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⑵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⑶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⑷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⑸学会做观察记录。

⑹观察后的归纳,总结。

⑺教师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

⑻教会学生自觉养成观察习惯。

32. 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33. 简述观察的品质?

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34. 简述记忆的品质及培养方法

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a.敏捷性。提高敏捷性,首先明确记忆目的,其次集中注意力。

b.持久性。加强持久性,首先善于把识记的材料归纳入已有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 c.准确性。如果缺乏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其他品质就没有了价值。培养记忆的准确性:进行认真识记; 在复习时把相近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区别开。

d.准备性。培养记忆的准备性,关键是要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的从记忆仓库中随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

35. 简述记忆过程?

⑴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⑵保持是第二个环节,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

⑶回忆或再认识第三个环节。回忆时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现出来的过程。再认识当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36. 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⑴有无明确的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

⑵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一般来讲,在积极的态度和情绪状态下,人的识记效果最好。

⑶活动任务的性质。材料越多,识记所用的平均时间和次数就越多。识记也受材料性质的制约。有意义的,有规律的材料更容易记住。

⑷识记的方法。采用意义记忆法比采用机械记忆法对信息的识记更准确。

37. 简述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程度不再遗忘。

38. 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系列位置效应;

3.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4.时间因素;

5.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6.识记的方法;

7.情绪和动机。

39. 简述遗忘的原因

⑴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⑵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

⑶压抑说(动机说)

⑷舌尖效应

40. 防止遗忘的方法:

⑴复习时机要得当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⑵复习方法要合理: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②复习方法多样化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④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⑶复习次数要适宜:①复习内容的数量要恰当②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

41. 简述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42. 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特点:a.时间很短。不超过1分钟。 b.容量有限。容量一般是7±2个。c.意识清晰;d.操作性强;e.易受干扰。

43. 如何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⑴合理安排教学。

⑵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

⑶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

⑷充分利用无意识的规律组织教学。

⑸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⑹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 提高其记忆能力。

44. 简述想象的功能?

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调节功能。

45. 简述想象的种类

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无意想象。

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空想。

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个性有哪些方面 第二篇_一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试题及答案 2014.11.04

一、单选题(请点击正确的选项)[本部分30分]

1. 1.

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有:个性特征、个人能力和( )

[本小题2分] A. 社会事件 B. 个人期望 C. 生活事件 D. 行为模式

2. 2.

在人的自我认识窗中,应该(

[本小题2分] A. 开发 B. 扩大 C. 避免 )人的开放区域。

D. 缩小

3. 3.

【个性有哪些方面,】

下列哪个不是人际交往的功能:( )

[本小题2分] A.

B.

C.

D. 心理保健 行为协调 展示个人魅力 协调关系

4. 4.

有的国家开设了“骂人”俱乐部,心里有了闷气可以到“骂人”俱乐部去骂工作人员,这属于( )

[本小题2分] A.

B.

C. 矫正人格的方式 适当发泄的途径 一种娱乐方式

D. 俱乐部宣传方式

5. 5.

在气质类型中,哪种气质类型具有精力旺盛、直率、热情、刚强、动作迅速、情绪体验强烈、智力活动具有极大灵活性的特点( )

[本小题2分] A.

B.

C.

D.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6. 6.

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 )

[本小题2分] A.

B. 强迫症 一般性焦虑障碍

C.

D. 抑郁症 躁狂症

7. 7.

与人交往时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是( )障碍

[本小题2分] A.

B.

C.

D. 恐惧心理 孤僻心理 猜疑心理 敌意心理

8. 8.

在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中,A代表( )

[本小题2分] A.

B. 诱发事件 信念

C. 引发不良情绪的根源 D. 不合理的推理

9. 9.

现代心身科学研究表明,(

[本小题2分] A. 25% B. 50% C. 75% D.

90%

【个性有哪些方面,】

10. 10.

心理韧性不足是职业倦怠的(

[本小题2分] A. 个人内在原因 B. 外界客观原因 C. 职业原因 )的疾病与心理压力有关。)

个性有哪些方面 第三篇_个人简历包括哪些内容

个人简历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来讲,个人简历的内容都应该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背景、

学习经历、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工作经验、个人成果获奖情况、能力和专长、求职意向、联系方式等基本要素。

一、 个人基本情况

包括: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性别、籍贯、民族、最高学历、

政治面貌、毕业学校、专业等。

一般来说,介绍个人基本情况越详细越好,但也不要像写作文似

的写上一大堆,而要有条理地逐条罗列,一个内容用一两个关键词

简明扼要地概括说明一下就够了。

二、教育背景

主要是个人从高中阶段至就业前所获最高学历阶段之间的经

历,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在哪所学校就读,应该前后年月相接,将最

近的学习经历写在最上面,接下来以此相推,有的同学将小学在哪

里上学都写上了,这完全没有必要,没有哪个单位会仔细到研究你

小学的上学情况,除非你获得过什么特别奖项。

三、学习经历、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

主要列出大学阶段的主修、辅修与选修科目及成绩,尤其是要体

现与你所谋求的职位有关的教育科目、专业知识、外语和计算机应

用水平。不必面面俱到(如果用人单位对你的大学成绩感兴趣,可以给他提供全面的成绩单)而用不着在求职简历中过多地描述这些东西,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使你的学历、知识结构让用人单位感到与其招聘条件相吻合。

四、个人的实践、个人成果获奖情况

这是个人简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由于用人单位普遍看重个人能力与工作经验,在这方面,一定要用心研究填写。主要要突出大学阶段所担任的社会工作、职务及获得的各种奖励,从事各种兼职工作、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与成果,如果你兼职的单位是比较大或优秀的企业,一定要在简历中注明,因为在一个大企业里工作,你会收获很多,得到许多锻炼,这也是用人单位很看重的。对于有过工作经历的研究生,突出自己在原工作岗位上的业绩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个人特长及性格评价

这种介绍要恰如其分,尽可能使你的专长、兴趣、性格与你所谋求的职业特点、要求相吻合。必要时可以注明自己勤奋肯干,如有需要愿意服从加班安排,让用人单位能感到你的诚恳。

事实上,“本人的学习经历”、“本人的实践、工作经历”同样能印证个人能力、性格,因此,前后一定要相互照应。

六、求职意向

也就是你愿意从事的职业,一定要简短清晰。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每份简历都是根据你所申请的职位来设计,突出你在这个方面

的优点,不能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全才,任何职位都适合。并且建议大家不要只准备一份简历,要根据工作性质来有侧重地表现自己,如果你主为一家单位有两个职位都适合你,可以向该单位同时投两份简历。

七、联系方式与备注

同上面所要突出的内容一样,一定要清楚地表明怎样才能找到你,区号、电话号码、手机、E-mail地址.我们有的毕业生喜欢频繁地变换联系方式,在用人单位需要和你取得联系的最关键时候,往往无法迅速找到你,用人单位遗憾的同时,恐怕最遗憾的应该是你自己.【个性有哪些方面,】

八、写简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写个人简历时,有几条原则一定要记清楚:一是简历不要太长,在文字、排版、格式等方面切记不可出现错误;二是简历措辞要简捷直白,不要过于华丽,比如“我希望这样一个人生,它在经历了无数场风雨后成为一道最壮丽的彩虹。。。。。”请用您的目光告诉我海的方向。。。。。。”这类句子最好不要使用;三是简历中不要提对薪水的要求,这样做很冒险,如果薪水要求太高,会让企业感觉雇不起你;如果要求太低,会让企业觉你无足轻重。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第一份工作的薪水并不重要,不要在这方面费太多脑筋;四是简历中不要含有水分,一定要客观真实。

对于简历你也许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比如你有一手清秀隽永的好字,自然会取得不俗的效果。如果你应聘的是有关设计制作方面的工作,你能制作精美的图片,那也不妨露一手!总之,要将自己的优点淋离尽致地体现出来,但要含蓄些,切不可过于张扬。

个性有哪些方面 第四篇_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

情感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 B )特征。

A 感染性 B 情境性 C 两极性 D 移情性

2、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 C )为中介的。

A 动机 B 态度 C 需要 D 感觉

3、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人的(A)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的心理特征 D、以上几个都不是

4、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D )。

A、气质 B、性格

C、意志 D、情绪

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C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6、( D)是情绪的基本形式。

A、 激情、心境、应激 B、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C、热情 D、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7、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是( A )。

A、理智感 B、美感

C、激情 D、道德感

8、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

A. 热情 B. 心境 C. 激情 D.应激

9、“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这是( A)的影响。

A、认知对情感 B、情感对认知 C、需要对情感 D、情感对需要。

10、“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前三个都不是。

11、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叫( C )。

A、需要 B、情绪 C、情绪和情感 D、情感

12、情绪和情感是(D )。

A、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C、对过去经验过的、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3、维持有机体生存的条件,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叫做( B )。

A、情绪和情感 B、社会性需要 C、生理性需要 D、需要

14、在有机体的生理必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C )。

A、态度 B、需要 C、情绪 D、情感

15、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B )。

A、情绪 B、情感 C、态度 D、需要

16、一个人盼望或追求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叫( A )

A 快乐 B、愤怒 C、恐惧 D、悲哀

17、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所中产生的情感叫做( B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认知

18、失去某种追求的目标或所盼望的东西引起的情绪体验叫做( C )。

A、恐惧 B、表情 C、悲哀 D、快乐

19、伴随情绪体验出现的有机体的外部表现叫做( B )。

A、情绪 B、表情 C、情感 D、感情

20、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满足自己的( C )中介的。

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体验

21、带有宣染作用的,比较持久而又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叫做(C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情感

22、猛烈爆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叫做( A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情感

23、在激情状态发生的过程中,很难用( D )进行控制和调节,因此应该在发生前加以预防和控制。

A、思维力 B、想象力 C、能力 D、意志力

24、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叫做( B )。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意义

25、道德,理智感和美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对( A )的反映,并且还调节着人的社会性行为。

A、社会需求B、生理需求C、态度D、体验

26、个体对别人和自己行为的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叫做( A )。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责任感

意志

1、与盲目性、易受暗示性相反的品质是( A )。

A、自觉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2、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 B )。

A、果断性 B、坚韧性

C、自制性 D、自觉性

3、意志行动具有三个特征:自觉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和以(C )为基础。

A、动机斗争 B、兴趣

C、随意运动 D、自由意志。

4、个体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映是( D )。

A、应激 B、理智感

C、心境 D、挫折感。

5、( B )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A、本能 B、随意运动

C、不随意运动 D、以上都不是

6、面对多重选择时的心理冲突是哪种冲突表现? ( A )

A、多重趋避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趋式冲突

个性倾向性

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B )。

A、心理过程 B、整个心理面貌 C、气质 D、性格

2、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

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

3、( A )是指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A、需要 B、内驱力

C、动机 D、情绪

4、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概括为下列五个层次:( A )

A、 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B、 物质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认知的需要

C、 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美的需要

D、 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社会价值的需要

5、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满足是( B)。

A、无规律的 B、由低层向高层不断发展

C、由高层向低层 D、以上都不是

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B )做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7、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B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8、所谓归因,就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的现象。李果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差归因于老师出题太难,这一归因会( A )。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l/470353/

推荐访问:有个性的网名 有个性的英文名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