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录大全 > 个性签名大全 > 国际形势与政策5000论文

国际形势与政策5000论文

时间:2017-04-30   来源:个性签名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个性签名大全】

国际形势与政策5000论文(一):形势与政策论文国际形势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授课学期 2013 学年至 2014 学年

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号 名

任课教师

交稿日期 2014-9-5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 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工部(处)制

那些年,中东北非的战火

摘要:2010年年底突尼斯一位失业大学生自焚,引发全国性反政府示威,点燃北非中东“革命”的熊熊战火。但是,一个普通大学生自焚事件怎么可能引起这么大的波澜呢?战火的燃起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革命” 并非是一次两次的意外事件所能引起的,它是由于各种复杂恶劣的社会综合因素所引发的。战火带来的各种危害逐渐蔓延至全世界范围,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突尼斯 卡扎菲 利比亚 革命

一、 北非中东动荡的原因

2010年年底突尼斯一位失业大学生自焚,引发全国性反政府示威,北非中东革命战火就此点燃。但是这只是引发革命的导火线,北非中东革命是由一系列深刻原因引起的。

(一)、民生原因

民生问题恶化是酿成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导火线。中东北非地区一些国家经济机构单一,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大,贫富悬殊,失业率高居不下,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一些国家经济基础脆弱,严重依赖外部资源和市场,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影响,导致经济和民生困难加剧,社会矛盾激化。(1)

(二)、经济原因

北非中东各国大多属于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靠石油出口、旅游业、外资支撑其发展,但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世界市场,形成了以出口石油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经济发展势必受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波动,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这些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还有贫富分化悬殊。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加上物价飞涨,原本就业不足的状况就更为严重,民众生存处境更为困难,致使不满情绪高涨,求变心理骤升。

很多国家国内失业率非常高,青年的就业率只有30%左右;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

(三)、政治原因

北非中东地区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的问题,这些国家大多是强人把持政权,普遍缺乏民主,采用家族统治,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治者独裁专制,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一个是强人执政,长期把持政权,如像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统治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统治30多年,卡扎菲更是统治利比亚40多年;第二个方面是世袭制,典型代表是沙特阿拉伯。这种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参与渠道单一,政府腐败问题严重,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来自外界的民主、民权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国民的民主需求日益强烈,而当地各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体制僵化、改革严重滞后局面,加之政府严重腐败,家族和朋党垄断利益,贪污严重,民怨沸腾,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四)、文化原因

北非中东地区国家大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加上受殖民文化(或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所以思想文化“营养不良”,畸形发展。

北非中东很多国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人口出生率奇高。有的国家大国心态很浓厚,或者出于部落的保守观念,不愿意采取合理的方式“敞开胸怀”。受长期的世界形势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在北非中东地区发生了激烈碰撞,导致人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混乱。

(五)、宗教原因

从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上看,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中东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其深刻历史根源,错综复杂,主要存在的三大教派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又分化出诸多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就是中东动荡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可以说中东北非的革命是一场集民主革命,“颜色”革命,民众革命,世俗革命,宗教革命于一体影响深远的革命。有人称之为第二次阿拉伯起义,阿拉伯之春。

中东北非革命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2010年年底,突尼斯总统本阿里逃往沙特,不就中风,新的临时政府得不到普遍的支持,局势动荡。2011年年初,埃及首都开罗爆发了持续反政府游行,最终总统穆巴拉克辞职,军政府接管全国。后来一度爆发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宗教战争。自今年2月17日起,利比亚爆发持续反政府武装暴动引发内战,导致大规模伤亡和财产损失,卡扎菲誓言战斗到底,反卡扎菲势力也突起,利比亚陷入内战分裂状态。

二、 战火不仅在该地区造成了危害,更在世界上造成了深远影响

1、推高石油黄金价格,给全世界的通货膨胀火上浇油;

2、俄罗斯、伊朗等石油生产国偷乐,而日本、欧洲国家,印度等石油进口国家发愁,对美国利益参半,中国经济损失严重,能源成本大大加大,为外交挑战势在必行;

3、美国的中东霸权势力受威胁,对其影响下降;

4、中东地区政治经济局势更加复杂化;

5、伊朗趁势发威,但是面临世界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6、基地组织则是唯一的受益者。(3)

三、中东北非的动荡局势对中国的启示

1、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3、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

4、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稳定保障发展,一发展促进稳定(4)

四、 我们要高度珍惜和自觉维护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进行的挑拨煽动,要坚定立场,坚决不传播、不参加任何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谣言、活动。心系社会国家,热爱自己的家园,并勇敢地与企图破坏社会和谐、分裂国家的不法分子作斗争,为保卫国家、建设和谐

社会、富国强民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形势与政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15日

(2)、张湘东,埃塞俄比亚联邦制(1950-2010),2012年1月14日

(3)、百度,中东北非局势,

(4)、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形势与政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15日

国际形势与政策5000论文(二):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指导老师:李

学 生:刘

学 号: 树 强 焕 6706070223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大学生国际形势教育的路径选择

摘要: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国际形势是复杂多变的,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其未来发展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未来将承担起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历史重任,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他们进行全面而及时的国际形势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国际形势;路径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这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必须面对、不能回避。作为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们能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我们就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反,如果我们固步自封,坐失良机,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应该看到,冷战后世界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的发展亦日益呈现出全球一体化趋势。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因此国际竞争,说到底也就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主

权和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其未来发展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其双边互动也将越来越明显。因此中国必须融入到全球共同发展的范畴之中,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趋利避害,来有效实现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

尽管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从总体上来讲,是和平、发展与合作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国际形势是复杂多变的,在较长的时期内,国际政治的基本态势将是超级大国与多种力量并存,地区热点问题更是错综复杂。在我们周边,南海地区海洋权益争端进一步突出;印巴冲突导致南亚局势紧张;而朝核问题的风云突变,对中国周边安全势必构成重大考验。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不断干涉中国内政,企图干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世界经济领域,西方发达国家更是频频发难,不断挑起贸易冲突,严重危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不仅使美国经济产生严重的恶果,而且向世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不断蔓延扩散,带来全球性的灾难,这对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又会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能否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问题,将对我们目前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重大影响。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呢?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论,党的十七大更是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不仅为我国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更为我们认识和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武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大局观、全局观,坚持做到统筹兼顾,包括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战胜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从而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时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和教育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基础。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未来将承担起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历史重任,因此在校其间,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对他们进行全面而及时的国际形势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应该说,国际形势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如何认识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以及自己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国际形势教育呢?

第一,要利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际形势教育。“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国际形势教育的主要路径。该课程主

要以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对当代世界经济、世界政治、时代主题和国际秩序进行宏观概括和综合分析,并系统介绍中国国际地位的发展变化、我国的对外战略思想以及对外关系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总结,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应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国际形势教育的主阵地。在课程教学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当今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及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使学生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国际形势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当今中国的主题,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从而树立起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第二,利用“形势政策”课对学生及时进行国际形势热点问题的教育。“形势政策”课作为高校“两课”之一,应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采取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年学生进行国际形势的分析与教育,帮助学生及时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相比,“形势政策”课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灵活机动性,因此为了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可以根据该课程没有固定内容和体系,

国际形势与政策5000论文(三):2015形势与政策论文

第1篇:形势与政策论文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中国对日政策的发展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刻,在这一时期作出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进行现代化改革开放相适应,中国对外政策包括对日本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日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足其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它既无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超级大国相比,也无法与英法相比,因此,它力图在最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大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日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又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市场。日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太地区的使命”。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日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在经济上大大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加强经济合作。

二.中日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双边关系的发展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日官方和民间的互访增多,中日经济贸易迅速增长,经济合作的加强。文化的交流等都促进了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潜在不利于中日友好的倾向

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显著发展,总体来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

政治上,主要上是日本如何对待过去的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如何处理与台湾的关系这是中日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经济上,大多是业务问题:一是两国由于体制的不同,在契约的观念,市场开放程度,交涉权限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二是随着歼击机往来的扩大,引起的贸易不平衡。三是在技术合作方面,日本企业严密控制先进技术的出口和转让,采取卖产品不卖设备,卖设备不卖技术的做法,这不能满足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要求。

第2篇:形势与政策论文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

,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第3篇:最新形势与政策论文

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状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

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l/335872/

推荐访问:形势与政策论文5000字 国际形势论文5000字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