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录大全 > 名人名言 > 一屋子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屋子不扫何以扫天下

时间:2017-04-02   来源:名人名言   点击:

【www.gbppp.com--名人名言】

一屋子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

陈蕃是东汉时的名人,他少年是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诚然,大的成功都是有微小的成功堆砌起来的,如果一个人连小事都做不好,那么何谈成大事、就大业? 古人有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讲的就是细小事情的重要性,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用小的“智慧”来装

饰大的“智慧”。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世界万物都遵循着一个规律——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诚江海”。如果没有众多细流的汇聚.,就没有滚滚东逝的长江;如果没日积月累的尘土,就没有巍峨挺拔的山峰;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学沉淀,就写不出文采飞扬的文章;如果…… 试问,一个连家都不爱的人,可能爱国吗?同样,一个连屋都扫不了的人,可能扫天下吗?唐代明君李世民在内蒙古同可汗联盟时,太子李承乾为了救自己的妹妹,甘愿违背圣命。李世民归来时,不但没有责备太子,

反而对他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因为李世民觉得一个人能爱家才能爱国,才会对社会有所裨益。

有一条缝没有处理好,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就可能消失;有一段块砖没有砌好,世界奇迹万里长城

就可能成为遗憾。因此,对小事情的忽略就是对大成功的毁灭。

然而,我们要从小事情做起,并不是说我们对任何小事情都要过分考虑,花费太多的时间,甚至因为一些不必要的细节而影响了真正的大事。这只是一种因小失大,固末伤本。这是我们就要懂得取舍,以大局为重。试想韩信如果拘泥小节,不受胯下之辱,哪有后来的一蕃伟大抱负;勾践如果拘泥小节,不卧薪尝胆,哪有后来灭

吴反胜的勋绩……

太史公曾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小事情的作用虽然是隐形的,但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可以像陈蕃一样有远大的抱负,但决不能忽略这实现抱负所必需的扎实努力。须知,小的成功成就了大的成功。成功是日积月累

的金字塔,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空中楼阁。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

天下?”

仔细一想,陈蕃之所以不扫屋,无非是不屑而致。胸怀大志,欲“扫除天下”固然可贵,然而一定要以不

扫屋来作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表现,我则未敢苟同。

凡事总是由小至大,正所谓集腋成裘,必须按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做。《诗经·大雅》的《思齐》篇中也有“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之语,意思就是先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再进一步治理好一家一国。试想,一个不愿扫屋的人,当他着手办一件大事时,他必然会忽视它的初始环节和基础步骤,因为这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扫屋之类。于是这事业便如同一座没有打好地基的建筑一样,华而不实,连三四级地震也经不

起,那可真是“岌岌乎殆哉”了。

这又使我想起许多老师曾经说过的学习基础问题。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重视钻研一些综合繁杂的大题,而不知不觉地放弃了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事到如今,后悔也不能够挽回失去的时间,便只有从头巩固,

印象却淡多了。我受这种思想的危害已不浅,因而对“扫屋”的理解也就越之深,越发觉得其重要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些都说明了没有平日的积累,纵然有最好的命运降临到他头上,他也只能手足无措地眼望它擦肩而过,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啊!所以我们必须先会“扫屋”,分清楚应先扫地还是先洒水,抑或是先拖地板;这样,在“扫天下”时,你才会知道哪些是应该马上解决的,哪些

事可以暂缓,甚至放弃。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堪称欲扫天下而先扫一屋的代表,他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学习成绩是一流的,社会活动是广泛的。他办过报纸,写过文章,做过洋洋万言的演讲,有过人的口才与机敏,这些对于他日后出任总理时的雄才大略不能不说有相当大的影响。假若他没有当年脚踏实地的“扫地”工作,那么,当他面对一个6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他能够当好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吗? 这说明周总理“扫天下”的光辉革命业绩与他早年的“扫屋”工作是分

不开的。

“扫屋”与“扫天下”一脉相承,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排斥“扫一屋”呢?【一屋子不扫何以扫天下】

先扫一屋,再扫天下

东汉时有一少年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室内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等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立即针锋相对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认

为薛勤批评得十分正确。如果连小事都无法处理好,那何以有能力去管理天下大事呢?

眼前的小事看不见,不去做,没有锻炼其自身的理事能力,就算大事出现在眼前,没有能力去解决,

也只能是“望洋兴叹”,甚至手足无措而至使大事失败,而影响整个大局的兴衰!

大家应该知道美国的汽车大亨福特在刚踏上社会时去应聘,经理谁都没选中独看中了福特。福特感到困惑不解,因为他什么也还没有回答。经理笑着说:“你进门时捡起了地上的废纸,也是唯一一个被聘的,因为那也是一道考题。我相信一个能看见小事的人一定也能看见大事,但一个只能看见大

事的人未必能看见小事,而我们需要的是前者,不是后者。”果然,日后福特大有作为,前途一片光明。 由此可见,小事和大事有着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福特会捡起废纸不是偶然的,而是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的好习惯,只有平时做好小事的人,为自己打好了基础,才能有良好的素质。一个人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

想去做大事,那又怎么可能呢?

况且,“小事”就“小”吗?任何一件大事都是由许多件“小事”拼凑而成的!如果对这些“小事”不屑一顾,必将影响整个“大事”,许多事例都可以告诉我们小事是如此重要,因为一个小数点的错误,航天器的失事还不多吗?……这些事例无一不告诉我们,小事是如此的重要!财产,生命有时就在一件小事的失败而转瞬即逝!

我们还能认为“小事”可以忽略吗?很明显的答案:不可以!

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各种单位招聘人才都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要有工作经验,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就算是大学生,招聘人员也要考虑。经验哪里来,就是从各种小事中获得的,就算你被录用了,一件大事,

单位领导人会放心把它交给一个连小事都没做过的人手里吗?所以那些希望自己将来能干一番大事的人,那就从

身边开始,从小事做起,点滴积累,成功的希望才能伴随着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有宏伟志向的青少年都记住这句话,先“扫一屋”再“扫天下”吧!【一屋子不扫何以扫天下】

“扫天下”与“扫一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东汉末年薛勤批评陈蕃的这句话,经历了近两千年历史风雨的吹打,至今仍魅力

不减,给众多渴望建立“扫天下”之伟业的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有远大理想才能成就大业,这道理人人都懂;但如何去成就大业,却未必人人清楚。有的人一头扎进“扫天下”的憧憬中,做着纵横驰骋、威风八面的白日大梦,就是不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搞一些

具体的工作。他们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欲成就大事应先从做好小事开始。

认真做小事的过程,也就是养成良好生活与工作习惯的过程;而良好的生活与工作习惯,是成就大事必备的素质。“小事”包括生活琐事,也包括具体而微的工作。一个人如果自小就养成了自己事自己做的好习惯,生活就会井然有序,做事就会条理分明;一个人如果能做好具体琐碎的工作,也就具备了细心、耐心、周密等素质。而这些无疑会成为你将来做大事时运筹、决策、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坚实基础。所以,一个真正能成就大事的人,是不会拒绝做小事的。用“扫天下”作为自己拒绝“扫一屋”的借口,这样的人实在太幼稚太可笑了,他们的“不屑”让

自己失去了很好的“规划”自己的机会。

认真做小事的过程,还是积累经验、提高处理问题能力的过程;而经验与能力同样是成就大事必不可少的素质。小事虽小,但要真正做好,做得精而又精、完美无缺,没有相关的实践,没有在实践中的揣摩与摸索,是很难实现的。所以,不光要做小事,还要很“敬业”地去做,这样就能够逐渐积累相关的工作(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经验,具备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如此,一旦得到“扫天下”的机会,才可能应对自如,潇潇洒洒,胜算的

几率才会大大提高。套用葛郎台的话,做这样的“小事”,真是个很划得来的“交易”。

其实很多有识之士早就这样做了。国外一些大企业主的孩子,常常在大学毕业后到别的公司从最底层的职员做起。他们也许不曾听说过“扫一屋”与“扫天下”的故事,但他们却深谙其中的道理。相比而言,我们生活中的某

些“胸怀大志”者是否有些太见识短浅了呢?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个“扫天下”者,就请你放下空想,先实实在在地“扫”好你的那

个“一屋”吧!

一屋子不扫何以扫天下(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主题班会教育

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

【一屋子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是东汉时的名人,他少年是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诚然,大的成功都是有微小的成功堆砌起来的,如果一个人连小事都做不好,那么何谈成大事、就大业?

古人有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讲的就是细小事情的重要

性,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用小的“智慧”来装饰大的“智慧”。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世界万物都遵循着一个规律——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诚江海”。如果没有众多细流的汇聚.,就没有滚滚东逝的长江;如果没日积月累的尘土,就没有巍峨挺拔的山峰;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学沉淀,就写不出文采飞扬的文章;如果„„

试问,一个连家都不爱的人,可能爱国吗?同样,一个连屋都扫不了的人,可能扫天下吗?唐代明君李世民在内蒙古同可汗联盟时,太子李承乾为了救自己的妹妹,甘愿违背圣命。李世民归来时,不但没有责备太子,反而对他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因为李世民觉得一个人能爱家才能爱国,才会对社会有所裨益。

有一条缝没有处理好,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就可能消失;

有一块砖没有砌好,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就可能成为遗憾。因此,对小事情的忽略就是对大成功的毁灭。

然而,我们要从小事情做起,并不是说我们对任何小事情都要过分考虑,花费太多的时间,甚至因为一些不必要的细节而影响了真正的大事。这只是一种因小失大,固末伤本。这是我们就要懂得取舍,以大局为重。试想韩信如果拘泥小节,不受胯下之辱,哪有后来的一蕃伟大抱负;勾践如果拘泥小节,不卧薪尝胆,哪有后来灭吴反胜的勋绩„„

太史公曾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小事情的作用虽然是隐形的,但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可以像陈蕃一样有远大的抱负,但决不能忽略这实现抱负所必需的扎实努力。须知,小的成功成就了大的成功。成功是日积月累的金字塔,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空中楼阁。

这又使我想起我们经常谈起的学习基础问题。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重视钻研一些综合繁杂的大题,而不知不觉地放弃了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事到如今,后悔也不能够挽回失去的时间,便只有从头巩固,印象却淡多了。我受这种思想的危害已不浅,因而对“扫屋”的理解也就越之深,越发觉得其重要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些都说明了没有平日的积累,纵然有最好的命运降临到你头

【一屋子不扫何以扫天下】

上,你也只能手足无措地眼望它擦肩而过,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啊!所以我们必须先会“扫屋”,分清楚应先扫地还是先洒水,抑或是先拖地板;这样,在“扫天下”时,你才会知道哪些是应该马上解决的,哪些事可以暂缓,甚至放弃。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堪称欲扫天下而先扫一屋的代表,他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学习成绩是一流的,社会活动是广泛的。他办过报纸,写过文章,做过洋洋万言的演讲,有过人的口才与机敏,这些对于他日后出任总理时的雄才大略不能不说有相当大的影响。假若他没有当年脚踏实地的“扫地”工作,那么,当他面对一个6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他能够当好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吗? 这说明周总理“扫天下”的光辉革命业绩与他早年的“扫屋”工作是分不开的。

“扫屋”与“扫天下”一脉相承,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排斥“扫一屋”呢?

大家应该知道美国的汽车大亨福特在刚踏上社会时去应聘,经理谁都没选中独看中了福特。福特感到困惑不解,因为他什么也还没有回答。经理笑着说:“你进门时捡起了地上的废纸,你是唯一一个捡起它扔进纸筒,也是唯一一个被聘的,因为那也是一道考题。我相信一个能看见小事的人一定也能看见大事,但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未必能看见小事,而我们需要的是前

者,不是后者。”果然,日后福特大有作为,前途一片光明。 由此可见,小事和大事有着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福特会捡起废纸不是偶然的,而是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的好习惯,只有平时做好小事的人,为自己打好了基础,才能有良好的素质。一个人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想去做大事,那又怎么可能呢? 况且,“小事”就“小”吗?任何一件大事都是由许多件“小事”拼凑而成的!如果对这些“小事”不屑一顾,必将影响整个“大事”,许多事例都可以告诉我们小事是如此重要,因为一个小数点的错误,航天器的失事还不多吗?„„这些事例无一不告诉我们,小事是如此的重要!财产,生命有时就在一件小事的失败而转瞬即逝!我们还能认为“小事”可以忽略吗?很明显的答案:不可以!

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各种单位招聘人才都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要有工作经验,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就算是大学生,招聘人员也要考虑。经验哪里来,就是从各种小事中获得的,就算你被录用了,一件大事,单位领导人会放心把它交给一个连小事都没做过的人手里吗?所以那些希望自己将来能干一番大事的人,那就从身边开始,从小事做起,点滴积累,成功的希望才能伴随着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有宏伟志向的青年都应该记住这句话,先“扫一屋”再“扫天下”吧!【一屋子不扫何以扫天下】

读完此文章后,以“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 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于12月30日前务必交到副班长梅永亮处!不交者扣当月操行5分,交的按写的质量给加1~5分的操行分。

一屋子不扫何以扫天下(三):2016大学校长毕业致辞原文

大学校长毕业致辞原文

亲爱的同学们:

时光流转,又一个夏天如约而至,校园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穿着学位服合影留念的身影,或嬉笑、或严肃,毕业的喜悦和离别的感伤都交织定格在这一瞬间。有时在办公楼前会“偶遇”照相的同学,落落大方地邀请我一起合影。品味同学们身着学位服的文雅气质,看着年轻脸庞绽放出的奕奕神采,对比几年前入学时的羞涩腼腆、怯手怯脚,我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高兴;即使再忙我都会停下脚步欣然应允,能在镜头前站在你们身旁见证你们的成长我非常荣幸。

当然,今天的毕业典礼才是你们大学成长最好的见证,尤其是今天的高温天气,烘托着现场热烈的气氛。在这庄严的时刻,我代表学校衷心祝贺你们圆满地完成了学业!我也很愿意和你们一道,向帮助你们一路走来的老师、同学、朋友以及家人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日子总是不经意地从我们指缝间悄然溜走。相识犹如昨日,可离别就在眼前。经过这几年的学习生活,相信你们都“走进”了重大的怀里,重大也“住进”了你们的心间,你们在重大所结下的同窗情、师生谊都将成为你们今生挥别不了的眷恋。我知道,你们对学校也曾有所抱怨,吐槽热水不够热、饭菜不够香、网速有点慢、自习室的座位要靠“抢”……,你们的抱怨让我知道,尽管我们

已经拥有了让外校学生羡慕的“别人家的空调”和“别人家的图书馆”,但我们还必须让重大变得更好。不管怎样,无论苦乐,那些历历在目的校园往事都将成为你们一生永久的珍藏。

刚才,学校对优秀的毕业生进行了表彰,他们中有一路领先的学神学霸,有潜心学术的科研新星,有勇于开拓的创业达人,也有热心公益的青年志愿者,他们赢得了全场的掌声。但我在这里还要为台下众多积极努力、默默奋斗却未能获得表彰的同学们用力点赞。也许你的成绩不够拔尖,但是你风趣幽默、乐观向上,同学们都喜欢你的正能量;也许你没有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但是你熟读经典、才思敏捷,一不小心就能出口成章;也许你不具备创业的条件,没有创办自己的工作室,但是你兴趣广泛、推陈出新,把一个学生社团做得有模有样;也许你没有从事公益,但是你富有爱心、善解人意,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及时雨”,……这些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如果没有你们这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就成就不了重庆大学一幅幅精彩的画卷。从这一点来讲,你们都是最优秀的,我要为你们鼓掌!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受环境、现实和自身条件的约束,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常规意义的“成功者”,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只是社会中平凡的一员。你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路拼搏而上,经历着激烈的竞争,好像只有这样才是最优秀、才被社会认可、才是成功者,而绝大多数人都是失败者。这样的评判有些狭隘,我希望把“成功”的内涵理解得更加深刻。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光明网”请我推荐书

目,我推荐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是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世界,不同世界的比较毫无意义。我认为,只要你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人生充满希望,竭尽所能,发挥出自己的能量,那就是成功。正因为有了这样不同意义的成功,才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世界的五彩斑斓。或许,我们都是“远视眼”,总是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而忽略了身边的幸福。我想给大家说,我们都是平凡人,因为我们都来自“平凡的世界”;但我们都可以成功,只要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尽力去奋斗,把身边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你就是成功的人!

作为重大的毕业生,也是如此,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社会所谓的“精英”,但我相信,即便我们作为社会平凡的一员也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我会看到你们,像散播于社会各处的种子,在自己的平凡世界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就像路遥说的那样“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生活,又要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在实现自我价值和履行家庭与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影响和聚集起身边无数“平凡人”的力量,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在平凡中承载起我们重大人“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的社会担当。将来,不管你是手拿图纸,还是手捧话筒;是手持法槌,还是手握钢枪……,你勤劳的双手就是这个时代前进的“推手”!尽管你身处平凡,但在平凡的世界里一定会有人懂你!

平凡是生活的常态,我们渴望有所“成就”,但一定要接受平凡。在时代进步的洪流中,向上不易,放下更难。在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马云、马化腾的创业故事,乔布斯“活着就为改变世界”的满腔热血,各种铺天盖地的所谓“成功学”,通过网络把我们包围,在我们面前折射出一座座“成功”的海市蜃楼,如此之近,触手可及,似乎“成功”的钥匙就在手上。但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有了骄人的成就,社会会为你骄傲;但如果没有,与其在别人的辉煌里仰望,你不如亲手点亮自己的心灯,把握最真实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你一样能获得幸福的人生,并赢得家人朋友的喝彩和社会的赞赏。现代诗人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有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欣赏别人的时候,自己却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做一个平凡的人,宁静致远、宠辱不惊、名利淡泊,本身就是成功。

在英国流传着这样一段“墓志铭”:“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一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l/327823/

推荐访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屋不扫扫天下辩论赛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