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美文 > 随笔原创 > 自己写的随笔

自己写的随笔

时间:2016-09-09   来源:随笔原创   点击:

【www.gbppp.com--随笔原创】

自己写的随笔(一):那些年写给自己的随笔

关于理想

如果像这样的夜晚,像这样的时间,你不是在梦中确实是一种遗憾,如果你还在加班而且毫无困意,这就叫悲剧! 其实天空中的星光几乎也睡眼朦胧,只是窗外的空气确实很清新,黎明前的黑暗前的夜空清澈的像你的眼睛.... ....一切都比较美好,远处近处起伏的山丘象无数条温柔的曲线,安静的山间小路 ,闪烁着的昏黄的灯光.... ....我努力让眼前的一切看起来让人觉得流恋,给自己找一个安心的心安的借口,不过我失败了 →→我想起了理想,我想起了真真切切的我的理想。 关于理想....很庆幸在经历许多失落和绝望之后,我固执的把她刻在心里,我曾在无助的时候无数遍的默默写在纸上,然后学着孔乙己式的安慰法告戒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么现在所承受的,应该是通向理想的阶梯吧,但是我为什么感觉离理想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呢? 有些伤心,有些不甘,但更多的是~有些疲倦。拿现实和理想做比较多少有些残酷:你首先会感到惨愧,然后是失落,再后来你觉得自己很无耐~多么深沉的悲哀呀?再到最后你发现你还必须要坚持,无路可退,无路可退了,无路可退呀!最最后你发现自己就像是一个孤独的反抗着现实对生活的侮辱~一个人的战斗,很悲壮。

凌晨三点

我能确信秋天提前到来了.在这个有点暗淡的空间里,我知道,我不能回忆.

凌晨三点,我睡不着,我知道为什么.原来当理想和现实之间的

距离变的遥远的时候,痛,会如此的撕心裂肺.我能看见时光流过手指的影子,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深沉的恐慌,透过迷朦的视线,我能看见生命的长度.在天与地之间,我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认真的生活?

夜很深了.

我知道黑夜的魅力,无法阻挡的诱惑,然后迅速刺激我的记忆,刺痛我的感受.后来我点燃一支烟,我看见烟雾弥漫了整个空间. 我想我应该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然后,我会睡着,在梦里,我一能遇到我思念的人,我一定还很高兴,你也一定很激动.你激动的笑容,一定很美.然后.......

我看了一下时间,四点了.......

我睡了.

冬去了

情人节的夜晚孤独宁静,清醒意识下的思维的确有些单调,有些苦涩,想起一个人,觉得应该发个问候的短信,综然这个夜晚有些寒冷,,.冬天去的匆匆忙忙,来不急回味寒冷中的问候和回忆,我变的有些冷默,无所谓的冷默。 时间在走,我在走,但某些东西停止了。

回家

回家的感觉是莫名其妙的神气,美好而期待。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纷飞着迎接我,此刻的感动一样的神奇,只是车站依然寒冷。

见到了兄弟们,依然亲切的感觉让我觉得并不孤独。兄弟们都没什么变化,纯真而简单,让人感动!!伴着窗外的雪花,我们开怀畅饮,为了忘记什么,也为了回忆什么!!

安静下来的时间让我无法自勉,我想起了谁?

记得前年回家,照样有一场大雪,那是我对自己说,要热爱生活,现在,我要说,要体验生活!!!

前年回家,我们在冬天的雪地里奔跑,漫步......... 转眼发现,大家都老了,LB的胡子比头发都长, 小强的头发比胡子都长,我们疯狂的从初一醉道初四............ 初五的时候, 大雪基本融化完了........

回家之旅结束.........

关于未来关于我

【自己写的随笔】

武汉是个破地方,春天了还这么冷,天亮了还不出太阳。天空像一个懦弱女人的委屈,成天流泪。

我选择了在一个荒废的梦里苏醒,然后对这苍白的墙壁思索,什么都在,什么都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我确实变的慵懒了 ,我想,这不是单纯一个自我就能解释的了的。

我不知道人这东西是不是安逸享受的多了都会变的思想简单,变的安于现状.......我有些懊恼,理想就这么被时间冲淡了,你无【自己写的随笔】

法想象这种悲哀。可能是我走的远了 ,忘记了当时出发的理由,忘记了让自己回去的路,迷失这个词总让人这么厌烦,但是不得不承认,我被迷失了---我一脸茫然。

未来是一张洁白的纸,我在没有构思好之前就在上面书写,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是在写不下去了,于是我想换一张。就这么简单,但是要换一张自己满意的,很麻烦。

时间在一片阴霾中流逝

【自己写的随笔】

又下雨了,这是这个破地方在这个破季节固定的表情,雨水打湿了记忆,让平静的思想泛起涟漪。我不再喜欢下雨,我发誓要做个安静的人,安静的生活,安静的走出现在。

........

关于理想

感觉就这么迷迷糊糊的上完了大学,有些失落和不甘,尽管如此,我倒也乐意面对现实——坚强的人总是这样善于安慰自己。

理想是一个很奔放的概念,然而现在却有些沉重。回过头就能看见我走过的路,所有的————伤感和激动,落寞和兴奋。我必须这么说:我没有虚度时光。

只是又是一个失眠的夜,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释怀。

所有的人都在追逐自己的理想,我却驻足,突然发现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很远,还好,现实仍是现实,理想终归是理想,我尚能分的清楚。

很多人都匆匆的离开了,这个校园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显得格外的冷清,每一个角落都有挥之不去的寂静。我想,挽留一些什么,或许感觉会变的不一样.........

我们最终都回归了自我。

2009年了,成熟一些吧,原来这个社会真的会再你有所成就之前反复侮辱你的人格,面对侮辱,谁能纵声大笑? 快跑题了,索性就这么随意的继续下去。

我得承认一个事实;大学四年几乎葬送了我的理想。我记得之前想到理想的时候,我会有欲望,现在没有了,可能是我离现实近的缘故。兄弟们都出来了,我也快出来了,但是,出了这个门,我们进哪个门? 人就是这么的没出息,好不容易出了这个门,然后又艰难的把自己送进另一个门,多么悲哀呀!!!

更悲哀的是,人们还没有发现这种悲哀是值得悲哀的!!呜呼哎哉!!!

悲哉!!!

如此的冷

这个城市的这个冬天格外的冷,冷掉我所有的欲望和期待,仓促的添了一张被子,寒冷来的快,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只有被窝是永恒的。

平安夜来的寂寞而单调,窗外一片肃杀的气氛,没有绚丽,没有声响!

我忘了从今以后的理想,忘了寒冷过后是否会重新挺起脊

自己写的随笔(二):怎样写好随笔

随笔的写作

一、什么叫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形式。《新华字典》解释:"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叙事、抒情、议论"。随笔与同类的散文、小品文、杂文、杂感、杂谈、杂论、笔记等等,有什么区别呢?从形式、体裁来说,很难有区别,都属于散文,又都是短文,格式、章法自由。

最早见的随笔,是南宋洪迈写的《容斋随笔》。他在自序中说:"手目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因其后先,无多诠次,故自之曰随笔。"其实,洪迈并不懒,可谓博览群书。写作也勤奋,内容丰富。他撰写的一部《数坚忠》,就搜罗了大量的资料,反复阅读《太平广记》等书,写成了四百二十卷之多。这部《容斋随笔》是一部包罗经史百家、文学艺术、以及宋代掌故、人物评价等内容广泛、资料丰富的书。后人接下这个传统,写随笔体的散文很多,直接以《随笔》为书名的也不少。

随笔即随时写笔记之谓也。随笔无非是把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所感、所论发而为文。"随"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任凭自己的意思来写。随笔之"随",从时间上可谓随时可写。不拘什么时候,不必如小说那样需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典型形象;或如诗歌那样展开想象、抒发情感,要有创作上的思想准备。

随笔呢,看到、听到、感到一点有意思的东西,就可以马上记录下来。随笔之"随",从空间上可谓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纵横十万里。不拘什么地方,都可以作为随笔的范围、地域,只要有感、有思就可发。随笔之"随",从题材来说,无论大事小事,或政治生活、或社会生活、或日常生活,都能作为随笔的内容。随笔之"随",从反映作者情感来说,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齐备,皆能入文;读者读后的感觉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这七情五味,可能就是人间百态。

【自己写的随笔】

二、随笔的特点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随笔的篇幅必短,有一个字数不多的限度。小题故可小做,大题也不妨小做。只有这样,才能更引人入胜。比之长篇巨作的大快文章,一篇随笔,少则几百字,多则一、二千字,要求它描绘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或者塑造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自然是办不到的。但正如古人所说:"尝一滴水,知大海之味;从一粒沙石看到大千世界"。随笔可以发挥这样的功能。

鲁迅的《风筝》、《一件小事》;盾的《白杨礼赞》;万宝的《搪瓷茶缸》以及《聂卫平也要注意深居》等等,篇幅短小,所写的又大都是凡人小事。正因为随笔的篇幅短小,字数不多,在这个限度内,大题也不妨小做。这个"小"的另一层意思,指其题材,大都是凡人小事。但能因小见大,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2、随意而谈,言之有物

随笔这种文体的特点之二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就行。李云野的《四季随笔》、巴金的《随想录》、秦牧的《艺海拾贝》等等,就是抓住了一件事情,一点意思,生发开去,如话家长,如聊闲天。当然,随意而谈,表面上看来,似乎章法自由,材料较"散",实际上都有明确的中心,随笔不"随"。随意而谈,的含义,也指随笔的题材可以说都是"信手拈来"。身旁周围,俯拾即是,喜笑怒骂,皆能成篇。要打消写随笔的"神秘感"。有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勤于思考,由感而发,因情而叙。

3、真情实感,发而为文

朱自清对散文的鉴赏作过绝妙的比喻:"乍一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咀嚼一番,便会有浓浓的滋味从口角流出"。随笔要求将真事、实事、种种矛盾、种种纠葛,按它们的本来面

目,真实地袒露在人们面前。它以真情、至情引起人们的共鸣,读后让人感慨、悲愤、沉思、冥想、自省,因为它是直抒胸臆,慷慨陈辞的。文字上也就自然形成质朴、无华、深沉、自然的风格。

三、怎样写好随笔

随笔,是某个人自己的手笔;随笔的妙处并不在于题目,而在于个性的魅力。随笔自然要写出某种“有意思的”东西,某种可供人嗅察、听到、看见、感知、想象、思考的东西;但是最根本一点,作者必须有自己的看法,这看法又必须在他自己的心灵中自然形成,而随笔的魅力即依靠着酝酿和记录下这看法的心灵的魅力。由此可知:随笔不必有什么固定的内容,也不必有什么知识性的、哲学性的、宗教性的或什么滑稽性的目的——然而,对这种种题目也并不一概排除。唯一不可缺少的东西却是那内容或思想必须经过活泼泼的理解,受到作者喜爱,对其妙味有所会心,并把它富有情趣地表达出来,这也不必遵循什么特定的规则。文学本来不外是生活中某种事物的反响,人类某种表达习惯的再现。例如,戏剧演出便是借助于视觉和听觉来摹拟生活;此外,还有说书人或民间歌手的说唱、歌谣、信札、谈话——人类的一切表达形式、交流形式在文学当中无不可以找出自己的相应类别。

1、读书越多,落笔越奇

读书越多,是对写随笔的作者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而言。读书的概念是广义的,指广泛吸取知识信息。广泛,指纵横两个方面。横的,指各学科不同领域,文史、理工等等。纵的,指除了书本之外,要参与社会实践。有渊博的知识,才可以广证博引,联想生发,才可以深思熟虑,驳难辩论,增进思想的光辉和魅力。

各种知识信息是写好随笔的题材源泉,从视听的两方面去吸取。如目前"出国潮"的风起,报告文学《死亡档案》、《乞丐王国》的披露,国际新闻中"世界末日钟"的播放;小草的《日本留学一千天》的出版等。读"书"越多,知识信息越丰富,题材也越广泛,才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联想生发。

2、探索生活,勤于思考

大千世界,天地广阔,皆可涉笔成趣。但要善于观察,培养观察力,去探索生活。多看:仔细观察;勤思:善于思考。只有勤于思考,才能触发灵感。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短"。一个人阅历多了,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短",才能从必然王国大体进入自由王国。 以当前的出国潮自费求学为例,应该说,在日本这样一个经济高压,临时职业无保障的威胁下,出国是要有一些勇气的。要在那里安居随意,以清苦的生活向命运挑战,去抗争、去拼搏。当代青年的自我价值只能在充满荆棘的路上实践。这是主流,也是对当代青年的习惯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一种挑战。

3、娓娓而叙,形散神一

随笔的表达方式,以叙、议为主。叙事要娓娓动听,朴实无华,没有"故作惊人之笔"。仿佛是作者在和读者的推心置腹、敞开心怀的娓娓谈心。议,要有感而发,袒露至情、真情。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寄情于议,议中见情。

随笔的中心要集中、鲜明。我们通常说的散文要抓住"神"。具体写法可以抓住一事一物、一点情绪生发开去。联想议论,或叙或议,揭示某个见解、引发一点感触,或者抒发一份真情。章法上较自由,如话家常。力求言之有物,使文学性、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兼备。

附录:

鱼和熊掌可以兼顾吗?

格 老

人最快乐的是选择,最烦恼的也是选择。

吃稀饭还是喝牛奶?穿西装还是休闲服?打的还是坐公交车?与朋友去泡酒吧还是上网玩游戏?看体育频道还是电影频道?

如果这些选择让人轻松,那么下面的选择就叫人为难甚至烦恼。

捡到钱包是留下还是交给老师或是警察?公共场所遇到有人污辱妇女或是偷东西,是见义勇为还是明哲保身?考试时秩序混乱是独力完成还是浑水摸鱼?上网是诚实待人还是欺骗放纵?

如果这些选择只是让人为难,下面的选择则是对人的考验或是定位。

老板上司提出不合理或让你人格受损的要求是低头接受保住饭碗或职务还是昂首挺胸走人?为了做名星与导演做皮肉交易还是宁肯做个清白的普通人?为官一任是廉洁奉公还是不拿白不拿收受贿赂?专家学者是板凳愿坐十年冷潜心做学问还是剪刀加浆糊名利双收?现在是和平年代不存在生与死的选择,但哈姆雷特式的“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还是存在的。

也许有人说,你的问题太极端,不能调和一下吗?干吗让自己活得那么累?这些问题不是我的专利,是二千多年前的孟子提出来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问题并不复杂,鱼和熊掌都是吃的,后者珍贵一点,两者只能吃一种,我就选鱼得了,熊现在是国家保护动物,也不能吃,孟子那时没有环保意识可以原谅。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鱼和熊掌只是孟子的比喻,他的真实想法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这下问题就严重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了仁义、理想而舍弃生命,那要多大的勇气。孟子和孔子一样,一生推销仁义,但并不成功。 奇怪的是失败者的教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从此就成了儒家的道德规范,成了中国士大夫做人的标准,让国人活得很累很苦,但翻翻书,不光是中国人,外国人也有这种选择的标准,匈牙利诗人蓓多菲写过很有名的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令多少少男少女仁人志士视为圣经。我年青时奉作座右铭。

有人说,真理是永恒的,科学实践已经作了回答。牛顿的古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爱因期坦的相对论,都证明没有绝对的真理,人类对真理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今天,航天飞机在太空漫游,克隆动物已经是小菜一盘,克隆人即将问世,机器人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克灵顿一边与白宫的女实习生鬼混一边在行使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总统大权,十四岁的巴勒斯坦少女自愿充当人体炸弹惊醒以色列人的美梦,湖北某地妓女坐上了法院神圣的审判台,韩国球迷打出希丁克当总统的标语,我们还要固守传统的伦理道德吗?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为了仁义道德而放弃物质生活的享受有几个人能做得到?上帝一百多年前就死了,毛泽东走下神坛也有几十年了,周恩来佩带的为人民服务的微章已进了历史博物馆,雷锋叔叔已经成了雷锋爷爷想做好事也力不从心了。行贿已成了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受贿也成了当官发家致富的行规,三陪业不挂牌的红灯区成了有些地方经济腾飞的秘诀,我们还要高唱廉洁奉公,还要提倡贞操有什么现实意义吗?有多大作用呢?

孟子说法,鱼就是利益、物质,而熊掌就是仁义、精神。他出的二选取一的问题有点不合时宜。孟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绪候争霸的战国时代,他想用仁义去抑制人对物质的无穷的欲望,可没有人听他的,有权有势的王候将相,笑他愚腐,仁义并不能带来土地和臣民。贫民百姓连生存都难,还有什么选择的自由?他的问题其实是出给自己的,最多是和他一样的的读书人的,既要闻达于绪候,天下扬名,又要保持知识份子的所谓人格,确实有点难。他出的二选一的问题并不严密,对于人来说,物质和精神都不能少,鱼和熊掌难道就不能兼顾

吗?【自己写的随笔】

鱼和熊掌都要,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榜样还是有的,鲁迅是一个典型,当我第一次看到有资料说鲁迅曾经买过采票,不大相信,认为那是有人想诋毁鲁迅,中华民族的伟人怎么也钻到钱眼里去了呢?可是它是真的,花了八元大洋,一无所获。鲁迅在世时生活是好的,他在北京的住房连蔡元培先生都说豪华。有学者计算过,他的收入超过百万,是标准的百万富翁。这并不妨碍他教书写作,去批判社会的黑暗,张扬人类的理想。

李嘉城和邵逸夫是有名的企业家,富可敌国。我认识这两个人却是在大学的校园里,李先生为大陆的文化教育事业捐赠了十几亿港币,办了汕头大学。邵先生捐款建了几十座图书馆,都是为富有仁的好人。最早的还有陈嘉耕先生办的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可见,为富不仁不是普遍现象。

当代又涌现了一批富翁,我想有些是发了不义之财,也有些是靠自己的本事发起来的。比尔盖茨所以成了无数年青人的榜样,他靠的是知识智慧和才能,也有机遇,他即吃鱼也享受熊掌,但这些成功者是极少数,中国上了福布斯杂志的亿万富翁榜的也不过五十人,据估计中国有五百万人开始步入中产阶级的行列,对这些人来说,可以比较好地处理鱼与熊掌的关糸,对于有钱人来说,钱只是一种符号,事业的发达与精神的愉悦更重要,一个人不为钱伤神,就可以像马克思说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我做梦想过,中大采,然后捐赠一半给社会,再给亲人,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令我苦闷的是像我这样的工薪阶层,即想守着做人的道德标准,也想发财,有点异想天开的味道。

有报道说,四川有一位老师,年轻时被打右派,平反以后,一心扑在教学上,他单身一人,省吃俭用,每天下班去菜场捡发黄的菜叶吃,就这样他省下近十万,五十几岁去世时把钱捐给学校要求建立一个奖励基金。我看了以后只感到冷,我尊敬这位老师,但却不理解或者说不赞同他的做法,为了理想或者说为了一种名份,牺牲正常人的生活,这也是不道德的。当然为了钱,为了过上好的生活去坑蒙拐骗去巴结权贵富豪,我做不到;或者铤而走险,去走私贩毒,我没这个胆,那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苦苦思索以后,忽然想到,应该用数学的办法来解这个难题,打时间差。孟子设想的是鱼和熊掌同时摆在你面前,只能选一样。如果是先上鱼或者先上熊掌呢?一先一后,两样不就都得了吗?有这样的例子吗?还真有。

东汉有个王莽,在朝做官,非常仁义公正,深得上下欢喜,用现在的话说,形象非常好。可就是他,大权在握以后,废掉东汉的儿皇帝,自己做起皇帝来。有首诗说,“试玉要烧三天满,辨才需得十年期,假使王莽身先死,一生真伪有谁知”,王莽是先要熊掌后要鱼的高手。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c/118568/

推荐访问: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