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曹刿论战,教后记

曹刿论战,教后记

时间:2018-10-23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曹刿论战,教后记 第一篇_《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宝鸡市新建路中学 冯小琳

文言文教学,历来都让教师感觉就是出力不讨好,老师唾沫四溅,逐字逐句地串讲,学生昏昏沉沉,逐字逐句地记录,气氛沉闷,事倍功半。如此教学走入以教师讲代替学生学,唯恐漏掉某一文言词的教学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那么,文言文教学如何做到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呢?本人以《曹刿论战》为例,进行了如下探索:

1、从“齐师伐我”的“伐”导入背景—— “乐学”。

讲析齐鲁之间战争的缘由,揭示课题,明白战争的性质,挖掘文言文中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在爱国卫国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使学生对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长勺之战”产生浓烈的兴趣,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本文的人文内涵,特别是对题目为什么不改成“长勺之战”

等,发生疑问,探究教材的可研究价值。兴趣、疑问、探究使学生走进文本乐学。

2、朗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学生自译课文,师点拨难点——“学会”。

文言文的学习,朗读原文,培养文言语感不容忽视,扎扎实实地进行文言知识学习和积累。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文言词的梳理,用法不同的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及文言句子的特殊形式。这一环节,以学生 “学会”文言基本知识为重点,引导学生分类整理文言词后,学生四人小组逐句翻译,把不会翻译的句子画出来,在全班讨论疑难句子,教师在学生难点处给予点拨,学习方式由原来老师逐字逐句讲析翻译变为学,对于难点和不懂之处,由学生先讨论,不得而知时由老师重点讲析,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要知道其所以然。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

3、讨论中,总结“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辩论中,明晰人物形象——“会学”。

关于这场战争取胜的原因,除了曹刿回答鲁庄公的两点原因之外,还有哪些原因?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甲乙两小组,各自再寻找取胜其他原因。引导对作品进行创造性思考和探索,多角度的观察,让学生学会去发现,两组学生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总结出战争的地点、战争的时机、战争的性质、鲁庄公的纳谏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成“长勺之战”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胜利最终。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之门一旦被打开,智慧的火花一定会让你惊喜不已、眼花缭乱。对《曹刿论战》中人物形象,学生分成甲乙胜双方展开辩论,对曹刿的认识双方的分歧并不大,对鲁庄公是不是昏君的认识,双方争论地不亦乐乎,各自有理有据。最后我做总结,把甲乙双方的认识都归纳进去。使学生明白,对人物要多层次多角度的认识才更准确。由此,在讨论辩论中,使学生会学习。

曹刿论战,教后记 第二篇_《曹刿论战》教学反思(杨林)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富源县后所镇中学 杨林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我提出问题:“读了课文后,你们怎么看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快速看书复习后,一学生回答:“曹刿能远谋,而庄公则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话音刚落,又一学生站起发言:“对于庄公,我认为他有远谋。”这话让我一愣,从教参到所有见过的资料,从未提到庄公有远谋啊!但这位学生的观点有反传统的意义,很值得探讨。

一、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存在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讲,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从整体意会,轻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没有积累文言文知识。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创新,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

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 课堂框架描述: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1、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2、第二环节: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学生自译课文。3、第三环节:思想内容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特别是人物的分析,需要自己理解之处。4、第四环节:拓展长勺之战的战争场面,听“十面埋伏”的名曲,学写古战场的描写。

三、案例分析: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选文是名篇佳作,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会对“长勺之战”是怎么取胜的?较感兴趣,会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本文的人文内涵,特别是对题目为什么不改成“长勺之战”等,发生疑问,探究教材的可研究价值。第二环节: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学生

自译课文。意在扎扎实实地进行文言文教学。这里说的字词句,主要是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句子的特殊形式。教学的重心放在翻译课文上,字词句的学习就会湮没在整个翻译过程及译文中,学生对它们的印象就必然不深。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建筑材料”(词语)和“建筑方式”(句式),当然谈不上知识的迁移。再说,也没必要去整篇翻译,逐字逐句去讲解、翻译,只会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讲到九霄云外去。当然,配合教学需要的必不可少的翻译还是要做的。 第三环节:思想内容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语言素材,在前一阶段的熟读背诵中,也大致对文言内容有了一点了解。或许此时,他们更想了解文言阅读的规律,此时,正是对学生进行文言语法等教学的好时机。适当的讲解、典型文言语言现象的剖析,都应该在这个阶段完成,因此,语译、讲解应该成为这一阶段重要的教学方法。第四环节:拓展长勺之战的战争场面,听“十面埋伏”的名曲,学写古战场的描写。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的观察,更新途径重新审视,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发现知识,发现感受,乃至发现自己。这时他们的关注点从对语言知识的转向存在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与美学价值。能够到达这个阶段,那么,学生的文言能力应该

是基本形成了。对于“鉴赏层”的,就应该避免逐词逐句的串讲、翻译,立足于整体的欣赏和把握。课后拓展:除了课堂教学上要注意,语文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日常作业、作文、课外阅读指导、兴趣小组或讲座等活动的作用,有计划地综合运用,让它们围绕课堂知识讲授的中心,在思想和认识上作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发现文言文的博大精深,激励学生继承与发扬古代文化精粹。

四、反思本节课运用了合作研讨的教学法设计教学,强调学生在合作中发现和探究,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自由、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精神和创新意识。将创新教材、创新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因为通过鲁庄公有无远谋这场辩论,让我看到了学生中蕴藏的可贵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改革开放年代的学生已经不甘心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他

们的敢想敢说,大胆地思维,大胆地发言,而且能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所谓创造性,就是在阅读中不迷信书本,敢于批判,推陈出新,能入于书而又出于书,学于书而不拘泥于书,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中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才能引爆新思想,新创见的火花。同时,它让我深深意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精神,更要对不同的理解予以及时中肯的评价,并引导学生在探究、碰撞的动态中求得理解的深化,使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曹刿论战,教后记 第三篇_《曹刿论战》反思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运用了合作研讨的教学法设计教学,强调学生在合作中发现和探究,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自由、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精神和创新意识。将创新教材、创新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目前语文考试中只有文言文阅读是课内的知识,在考试中所占8—10分。虽然仅10分,在50分的知识分中占得比重也是比较大,对于学生来说,这项分是比较好拿的,也是必须拿到的。文言文考试的试题一般是这么几项:文学常识、解释加点词、翻译句子、领会文意。依照《新课标》进行教学。

曹刿论战,教后记 第四篇_曹刿论战教学设计及反思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识记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

⑵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⑴探究对话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⑵在朗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学习蓸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师引导点拨 学生分析归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课前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网路查找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和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三国演义》中孙刘联军大败曹军的是什么战役?(学生回答:赤壁之战)为什么这场战役很有名?(学生答: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对!那么历史上这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还有哪些呢?(学生纷纷发言老师总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巨鹿之战,马陵之战,长勺之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反映长勺之战的文章《曹刿论战》吧!(板书“曹刿论战”)

二、背景介绍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论”的是齐鲁长勺之战,请两位同学分别把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和战争的背景加以简单的介绍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感知文意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用笔标注生字字音

2、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重点字字音,提示学生引起注意【曹刿论战,教后记】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用多媒体打出例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4、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扫除词语障碍,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然后分组讨论交流时解决。

5、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练习,明确重点词语:

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⑵ 肉食者鄙(目光短浅)⑶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独自占有) ⑷ 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 ⑸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⑹ 公将鼓之(击鼓)

6、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先让学生自主分析,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蓸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并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四、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争取当堂背下来,在背诵的过程中让学生回到整体上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五、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 检查背诵

二、 研读课文

1、围绕战事,分析战前状况

⑴、战争的名称是什么?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吗?(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

明确:长勺之战 力量差别悬殊的战争;齐强鲁弱;齐国侵略鲁国(“齐师伐我”)

⑵鲁国各派对战争态度如何?依据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统治者鲁庄公积极应战(依据是“公将战”);百姓漠不关心(依据是乡人与曹刿的对话“又何间焉”);曹刿主动请缨(依据是“曹刿请见”)

2、、以“论”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⑴、曹刿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要参战?反映了他什么思想?(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名确)

是一介平民;他参战的原因是他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面对敌国外患,敢挺身而出,这是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操

⑵、曹刿与庄公论战,可分为几个阶段?(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归纳回

答后用多媒体打出)

三个阶段:战前(“曹刿请见”);战时(“战于长勺”);战后(“既克”)

⑶、战前曹刿与鲁庄公是怎样论战的?其主题是什么?有何作用?(学生讨论回答用多媒体打出)

通过三问三答论战;其主题是“何以战”,即讨论战争的基础和依靠力量

庄公提出三个条件:近臣、神灵、人民曹刿否定了前两者,肯定了第三者,表现了他的“取信于民”的思想,这是政治上的“远谋”

⑷、战争中重点写什么事件?表现手法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学生答)写了两件事:出击时机的把握和追击时机的把握;这是通过对比手法表现的

⑸、战争结束后的论战围绕什么展开的?有何作用?【曹刿论战,教后记】

师生共同讨论后,学生答:围绕胜利原因展开;作用:是对第2段战争指挥的解释,是胜利必然性的揭示,表明曹刿军事上的“远谋”

3、分组讨论课文详略

讨论的问题:

⑴若文中加入战场厮杀场面描写和追杀齐军场面描写好吗?

⑵文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经过学生分组讨论和教师点拨后有学生回答,最后用多媒体打出明确答案)

⑴课文的标题是“论战”,通过“论战”表现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若加入战场厮杀场面和追击齐军场面,只能冲淡“论战”这个中心,有损全文主题。

【曹刿论战,教后记】

⑵第1段详写了“何以战”围绕“何以战”曹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表现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谋”;第2段略写了“如何战”通过对比表现曹刿从容

不迫,指挥若定;第3段详写了“何以胜”充分显示了曹刿的军事“远谋”,完成了对他卓越的军事家形象的刻划。

4、引导学生分析蓸刿、庄公两个人物形象(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学生回答后用多媒体明确答案)

教师点拨:对于蓸刿要多肯定其成绩,对于庄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多媒体明确答案:

蓸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爱国,有政治远见,谨慎冷静,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过人的谋略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谨慎冷静的性格;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庄公:政治平庸,军事无知;但战前作风民主,集思广益,愿接见还是一个平民的曹刿的求见并采纳其民本思想;战中知人善任,大胆放权;战后不耻下问,虚心求教,是一位难得的开明君主。

三、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四、学生自由发言,谈论学习本文后的收获教师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加以引导,让学生了解人心向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

学了本文后,曹刿的英雄形象以及他的思想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对此有

曹刿论战,教后记 第五篇_曹刿一课教学反思

曹刿一课教学反思 一、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存在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讲,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从整体意会,轻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没有积累文言文知识。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创新,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 课堂框架描述: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1、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2、第二环节: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学生自译课文。3、第三环节:思想内容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特别是人物的分析,需要自己理解之处。4、第四环节:拓展长勺之战的战争场面,听“十面埋伏”的名曲,学写古战场的描写。

三、案例分析: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选文是名篇佳作,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会对“长勺之战”是怎么取胜的?较感兴趣,会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本文的人文内涵,特别是对题目为什么不改成“长勺之战”等,发生疑问,探究教材的可研究价值。第二环节: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学生自译课文。意在扎扎实实地进行文言文教学。这里说的字词句,主要是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句子的特殊形式。教学的重心放在翻译课文上,字词句的学习就会湮没在整个翻译过程及译文中,学生对它们的印象就必然不深。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建筑材料”(词语)和“建筑方式”(句式),当然谈不上知识的迁移。再说,也没必要去整篇翻译,逐字逐句去讲解、翻译,只会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讲到九霄云外去。当然,配合教学需要的必不可少的翻译还是要做的。 第三环节:思想内容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语言素材,在前一阶段的熟读背诵中,也大致对文言内容有了一点了解。或许此时,他们更想了解文言阅读的规律,此时,正是对学生进行文言语法等教学的好时机。适当的讲解、典型文言语言现象的剖析,都应该在这个阶段完成,因此,语译、讲解应该成为这一阶段重要的教学方法。第四环节:拓展长勺之战的战争场面,听“十面埋伏”的名曲,学写古战场的描写。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去研

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的观察,更新途径重新审视,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发现知识,发现感受,乃至发现自己。这时他们的关注点从对语言知识的转向存在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与美学价值。能够到达这个阶段,那么,学生的文言能力应该是基本形成了。对于“鉴赏层”的,就应该避免逐词逐句的串讲、翻译,立足于整体的欣赏和把握。课后拓展:除了课堂教学上要注意,语文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日常作业、作文、课外阅读指导、兴趣小组或讲座等活动的作用,有计划地综合运用,让它们围绕课堂知识讲授的中心,在思想和认识上作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发现文言文的博大精深,激励学生继承与发扬古代文化精粹。

四、反思本节课运用了合作研讨的教学法设计教学,强调学生在合作中发现和探究,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自由、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精神和创新意识。将创新教材、创新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篇: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作者:袁国爱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我提出问题:“读了课文后,你们怎么看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快速看书复习后,一学生回答:“曹刿能远谋,而庄公则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话音刚落,又一学生站起发言:“对于庄公,我认为他有远谋。”这话让我一愣,从教参到所有见过的资料,从未提到庄公有远谋啊!但这位学生的观点有反传统的意义,很值得探讨。

我表扬了他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勇气后问全体同学:“对于庄公有无远谋这个问题,来一场辩论如何?”大家一致同意。

生A:“曹刿不是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吗?庄公是鲁国的国君,他是最大的‘肉食者’,他当然无‘远谋’!”

【曹刿论战,教后记】

师:“你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好!”

生B:“我认为庄公无‘远谋’。若有远谋,战前就该高瞻远瞩,作好充分的准备;若有远谋,战争中就能审时度势,抓准时机;若有远谋,在决胜之后就不会不知胜因。长勺之战,要不是曹刿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说不定庄公就成了齐军的俘虏,能说他有‘远谋’吗?”

师:“言之有理。”

生C:“我认为国君的远谋与一般谋士的远谋有所不同。纵观历史,许多有作为的国君,并非自己谋略过人,而是善于任用有远谋的人才。论谋略,刘邦不及萧何、韩信,刘备也不如诸葛亮,但谁又能说刘邦、刘备是无谋之人呢?另外,庄公以国君的身份,能与平民曹刿公平对话,并允许曹刿同乘一辆战车,直接指挥作战,这种超乎寻常的胆识,知人善任的眼光,从谏如流的勇气,谁又能否认他的远谋呢?”

生D接过话头:“你把庄公说得如此明智,那他为何把大战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呢?既然他有远谋,又为何浑然不知‘何以战’,这可是迫在眉睫的近谋啊!”

生E慷慨陈词:“不错,庄公确实把近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作为战争的先决条件,但凭这一点不能说他无远谋,因为这是时代的局限。何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这正说明他有远谋。你只看到前面两点,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这不是断章取义啊?” 辩论还在继续„„

最后我为这场辩论作结:我们看人、看问题不能只从单方面看,而应从多方面加以分析。在庄公有无远谋这一问题上,同学的话启发了我,虽然他在战前曾寄希望于近臣和神灵,在战争中他也急躁冒进,打了胜仗还不知原因,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他不高明,但就他能大胆任用曹刿这个人才这一点来说,他是有远谋的。现在我们不是说,人才的竞争才是最大的竞争吗?二千多年前的庄公,能慧眼识人才,这正是他最大的远谋啊!

曹刿论战,教后记 第六篇_曹刿论战读后感

敢以一身系兴亡

--《曹刿论战》读后感

这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华章。人们谈及它时,总是为曹刿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而赞叹,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名言在军事史上永放光辉。然而我在品读之后,更为曹刿那以平民之身,挺身而出担当大任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曹刿不是贵族,不是士大夫,只是一介草民。军国大事本来与他毫无关系,他也毫无责任,“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说得也有道理。古人的主张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农工商、民众官府各司其职,即使国有危难,也不是曹刿这样“素食者”的责任所在,他依然可以袖手旁观。可是,曹刿却还是坐不住了。他毅然地站出来,请见国君,献计献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而他自己又确实有着惊人的谋略才能。但更深的一层,曹刿之所以有勇气打破官民的界限、突破世俗的成见而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应当还是他救国于危难的一腔爱国心和责任感。

古往今来,胸怀天下、以社稷黎民的兴亡安危为己任的精神一直都最受尊崇。古人的修身操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虽然层次分明,从我做起,但最后的目标仍然是天下,仍然是壮志凌云。至于明末爱国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振人胸臆,即使千载之下,也会令人激动不已。

一个国家,虽然有专门负责统治的官府君臣,但每个百姓也都是国中的一员,国家的兴衰荣辱,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国家兴盛,社会繁

荣,人民便可以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政治腐败,国家动荡,人民便会流离失所,难以为生。至于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人民便连生命也难以保全。可见国家的命运直接关乎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关注国家的命运。而反过来,可能一个人在泱泱大国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聚少成多,众志成城,如果每一个人都怀着富国救国的信念,就没有什么情势不能改变,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历史有太多的悲壮和光荣来证明这一点。南宋的岳飞,明末的袁崇焕,开始的时候都是凭一人之身勇担大任,感动了身边无数的士卒,使金兵后退,满洲兵不能前进。如果有更大的响应和追随,怎么还会有江山的沦丧、家园的毁灭?

危急时刻,一个人挺身而出的感召便能如此巨大,如果能有亿万的人挺身而出,结果又会怎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需要每个人都切实记取,需要我们身体力行。

曹刿论战,教后记 第七篇_《曹刿论战》文本教学解读

备课示例

《曹刿论战》文本教学解读

一、 相关准备知识

﹡、有关的纪元年代: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周武王——周幽王十一年)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周平王元年——秦灭东周,七国并立) 其间,公元前770——前476年,史称春秋,

公元前475——前221年,史称战国。其中前256——221年间之34年,史家以秦王纪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齐、鲁两国历史沿革

据《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所载,太公望吕尚(本姓姜氏,从其封姓),佐武王伐商纣,武王得以王天下。其后受封于齐营丘,遂建齐国。至前686年冬,齐国内乱,襄公终被公孙无知弑,至前685年春,雍林人袭杀无知,要“立公子之当立者” 。前襄公弟纠奔于鲁,弟小白奔于莒。后小白立,为齐恒公。是年为恒公元年(鲁庄公九年)。 据《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所载,周公旦者,武王弟也。佐武王,作牧誓, 后封于曲阜,为鲁公。至公元前693年(鲁恒公十八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桓公被齐襄公谋害而死,其夫人留齐。其子立为庄公,是年(前693年)为庄公元年。庄公八年(前686年),齐公子纠来奔。前685年夏,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但“九年,鲁欲内子纠于齐,后桓公,桓公发兵击鲁,鲁急,杀子纠。” 但齐桓公并不罢手。

﹡、本文所涉春秋前期的战争、国力概况

△后人曾评价“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当时的战争,除部分为民族部落之争外,主要为诸候兼并、宗族内部争权、大国争霸之战。周武王时有国八百,到春秋初期还有封国一百三十一个,到战国始,只有秦、楚、齐、燕、韩、赵、魏七个大国和十几个小侯了。 △春秋初期的战争规模较小,车不过千乘,兵不过十万,战不过一天。这与生产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春秋时期使用战车作战,军队中有步卒,但非主体。步卒附属于战车,而军队主体是甲士(车兵)。车战是基于井田制而产生的。

△春秋时战车大致可分为攻车(轻车)和守车(重车)两类。其攻车的编制——据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中对成公元年“作丘甲”的注:“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另隐公元年“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的注:“古者兵车一乘,甲士三人【左持弓,车左,称甲首;右执矛,主击刺、排障,称参乘;中驾驭,持短兵器戈、戟等,称为御者】,步卒七十二人”——已大致可知:春秋时期,一乘的编制估计已从二十五人(3+7+15人)逐渐发展(中期)为七十五人了,即已经有成编制的步卒了。

△当时一国兵力大小:据考,晋于前679年(鲁庄公十六年)作一军,前661年作二军,前632年作三军,这年的城濮之战,晋国一次出动战车七百乘,就成为著名大战。估计此为一等大国兵力,齐国应相当于此,而鲁国应弱一些。(齐国用管仲后强盛,成为千乘之国) △ 齐国是大国,在今山东省中部,北到无棣,西到聊城附近,东临海,南到泰山;齐桓公时,有兵车约八百乘,兵力近三万。鲁国是二等小国,在今山东省南部,北到泰山,西到郓城,东到海,南到峄县,国小人少,经济实力薄弱。

﹡、关于《左传》之一、二

有关《左传》的资料当选择要点参考。如本文与“师旷论卫人逐其君” 所表现的民本思想,本文与晋楚城濮之战中所反咉的春秋时期军事活动的演变等,当在备课思考之中。 陳案:

以上内容习惯称为背景知识,供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时参考使用。但不少教师还是习惯照本宣讲,而且往往在文本阅读尚未展开,就迫不及待地灌给学生。起码要想想:这些信息有什么价值,何时用、用在何处才能发挥提高学习效益的作用。

二、文本解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 .

﹡春天发动战争,是没有赢家的。秋为收获之季,进攻者尚可“以战养战” 。知前因,倒可见齐桓公之两面:自己被支持公子纠的管仲用箭射中,因侥幸只中带钩,方能佯死得以保性命,夺得王位后却能重用管仲;而对同样支持公子纠的近邻鲁国,却恨不能灭此朝食,迫不及待地进攻之。“内外有别”,正是扩张图霸之本来面目。

﹡公将战,此将,与下文“公将鼓之” 与“公将驰之” 可一併视之,少谋短视,皆未详察.

审计后果而匆忙行事。

﹡曹刿的主动请见,从下文可知是有“远谋”而后动的。至于其动机,可以说有爱邦国的因素,但也大可不必如有些教参所高抬到几近今日的“爱国情怀”。曹刿的身份当不下于“士”,他为宗庙而谋、即为民(平民也,有自由身者,非徒亦非奴隶)而请见,乃其本分也。 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

﹡“肉食者”,为何会指当权者?隐含的是一般人不常吃肉→也就是经济尚不富裕。

﹡曹刿作“未能远谋”的判断,从后文观之,战前、战中之所为及战后之分析,处处证之。而他的作为则处处反咉其远谋深虑——为一国之民免遭兵火之灾,这可能亦是左氏之民本思想的折射——历史史料的选用是有价值观的。另,“肉食者鄙”,态度神情跃然纸上。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 ﹡“问”,何等直截,谋定而动,智勇者之为。其后三对答,皆思之甚全,谋之甚远。且所问皆非军事,全然是政治准备。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名言“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当是从古中华文明中搬去的吧。(一笑)

﹡“何以战”,细审公之所三答,可见庄公由一己之私而生发的思绪:1、是我把吃穿的分给(我赏赐的,你们应当报答我)了左右-自以为可收民心;2、我祭祖不欺,神应当眷顾我(希冀氏族部落同心)-殊不知同宗异心同室操戈,祖宗不灵;3、最后才是断獄(涉民利害之事)据以实情-稍显今日之所谓公正公平(至此曹刿才认为民心可用,“可以一战”。) 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作战不是只靠受赏的左右贵族,故曹刿说“未遍”。

﹡对“牺牲玉帛„”句,历来只述其祭祀之用,而未触及祭祀仪式的本质属性——借此团结部族、戮力同心以御外族。须知此时井田制已遭私田侵蚀而破坏,礼崩乐坏“人心已不古” 了。庄王还寄希望于鬼神,不知是无知还是自欺。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獄,虽不能察, ﹡“未孚”,是谁还“未孚”。为何神弗福也。细审,当为“民”——当时的自由民、即贵族及平民,不信任。而神多半是靠不住了。且只是祭祀一事之诚,实为小事之诚—小信而已。 ﹡福,衤(示)旁、祭神义,畐、下有田、象酒坛,本是保佑义,祈神降福。 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属: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同。

﹡战则请从,何等干脆、当仁不让。与前“鄙”可一体观之。曹刿之问及对答,实是政治素养及谋略的体现。

陳案:

△“公将战”,国君奋起御敌,当无过。然从后面对曹刿之问所作应答,可知他全然没有作什么“筹谋”。两相对照,称之“鄙”,实不谬。《左传》文字中隐寓褒贬(皮里阳秋)或又得一见。

△从记叙视角看,此段叙述了战前曹刿论作战之政治(条件)基础。实为左氏之战争观、国民观的表达。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

﹡刚接敌,便“将鼓之”而仓猝发动进攻,庄公不是无知便是少谋。幸尚听曹刿之言。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

﹡前后两“未可”与“可矣”,曹刿的谋、胆、识俱在其中。《左传》叙事精要,详略适宜的特点,尽显(此处可视为略的典范)。

﹡败绩:败,原从贝,以手持棍击贝,毀坏、败坏义→打败;绩,从贝,有积累义,有功绩义,另《说文》释为把麻搓捻成线→引申为积累,又作纺线织布之义。将已搓成之线或待作织布之用整理好的线,用外物击之,则乱而无法整理。此处形象比喻军队败乱之景象(程度)。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一“下”而视,一“登”而望,细节捕捉传人物之神。当然不排除左氏丰富又合理的想象。 陳案:

△一场兵刃相交、车撞马驰的战争,仅52字交代完了。只写了“击鼓”和“逐师”这两个片断。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只是概述“这样”的,留下“为什么”即“所以然”,让鲁庄公想,也让后之读史者想。这样的“史笔”,缘于左氏之“史识”也。

△从记叙视角看,此段记叙了战中曹刿参战及指挥的过程。【曹刿论战,教后记】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

﹡克,金文象人戴头盔形。本为胜任义→能、能够→胜、战胜→再为克服、制胜→又为严格制行(克日完成)

﹡公问其故,即上文之击鼓与逐师时的两“未可”两“可矣”。庄公迷糊得够可以的。“鄙”之甚,无语。但庄公毕竟是“问”了,与先前之回答曹刿之问、战时与之同乘、听命于曹刿

的临阵指挥等,联系起来,可知庄公还挺可爱的,还是知道为保住自己诸侯王公的地位,要认真听取有识之士的意见、建议并付诸实施的。

﹡曹刿的所对,实是军事素养、谋略的展现。“夫战,勇气也。” 是他对战争取胜的基本判断之一,即战争靠勇气取胜。言下之意即齐鲁相争亦不例外。后文所接述是何时何方凭勇气而取胜。“一鼓„”句,是一般通用的作战原则,关键是谁用并用得好。上文叙述长勺之战时略去了鲁军如何抗击住齐军一再攻击的过程,看来是为突出曹刿而为的。

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 .

﹡“一鼓„三而竭” 这一过程,虽未具体描述,但可推想是让齐军先进攻,鲁军防御坚守,顶住对方攻击,后发制人而取胜的。曹刿归结为当勇气“彼竭我盈” 时,趁势而为,“故克之”。

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22字) ﹡“夫大国„”又是对敌了解(知己更知彼) 【《孙子·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之后的审慎之举。一“惧”字,与“下视”“登轼而望” 都写出其心思缜密办事沉稳的特点。非要亲自“视”“望”(调查研究)之后才下令“逐”(当作追赶、追击解)之。道出逐师的根据,应“故”。

﹡为什么在近察地面之车辙已乱,远望敌方之旗已倒下后,曹刿能判断齐国已败,从而下令追击呢?这与春秋初期作战形式与军队编制特点有关。其中隐含有完整的判断与推论。 公元前707年,春秋诸侯抗命周天子的第一战,郑国的子元就首创了“鱼丽之阵” 把骄横的周桓王杀得大败。子元把战车摆在前边,把步卒分散配置于战车左右和后面,以期相互掩护,总体形成一个巨大的方阵。这成了春秋早、中期作战的基本样式。

用战车进攻,一则需有开阔的场地以横向展开兵力(这当然对拥有战车多的大国有利);二则战车进攻需以侧翼接敌(类似过去的海战中舰只用侧翼对敌,可充分发挥火炮威力。

要有开阔场地。且各梯次进攻的车队不能乱,因为那时战车的轮轴很长,往往上面还有尖刃,一乱,不但误伤己方步卒,还会车轴相错,别住轮子弄得马倒车翻。车辙不乱,必是有序进退,车辙乱,则定是败乱之征兆。同理,军旗(部队发布号令的作战物品之一)严整,必是部伍整齐、军心不乱,而军旗倒下,必定军心动摇,兵士四散无法号令,亦是败乱的征兆。

△曹刿用解说克敌制胜的原因,来阐明自己的军事思想和作战策略。如左氏无共鸣,必不会写出如此之“申论”。其间的判断与推理,值得研究。

△从记叙的视角看,此段是补叙了“所以然”(前因)。这样写,很巧妙:于事合理——战事紧急,无暇细说,于文增色——行文重点突出,人物个性凸显。

三、 教学思考

1、学生可从本文学习什么。

2、作为文言文教学,当考虑哪些问题。

3、如何设计、组织教学活动。

(详可见《孙权劝学》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91607/

推荐访问:曹刿论战教课件 曹刿论战教后反思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