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关于心理健康的例子

关于心理健康的例子

时间:2018-09-11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关于心理健康的例子 第一篇_心理健康案例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解冻心灵

我们班里有一个叫潘建飞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看黄色书籍,当 时我很吃惊,刚上初中,就知道看这种书,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花季少年的心灵这么阴霾。让我们一起来经历一段走过心灵阴霾的心旅历程

案例:

基本情况:潘建飞,男,14岁,初一学生。 家庭情况:

1、父亲在银行工作,母亲在医院工作,家庭条件非常好,物质方面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2、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比较多,但方法存在问题,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粗暴,说服引导少,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

3、父亲对孩子比较溺爱,母亲管教的时候,父亲总是护着。 个性特征:

1、极端厌学。上课什么也不学,玩东西,啃手指,左右乱转,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只管自己做小动作。

2、学习成绩差。除了数学以外,其他学科全部不及格,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3、不愿完成作业。只写数学作业,其他学科作业全不完成,英语是不会,语文不愿写。

4、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不愿跟他玩,谁也不愿跟他坐同桌。

5、严重缺乏自信。和他对视,眼神总是飘忽不定,似乎总有什么事情怕你知道,感觉他的心灵被蒙上了阴影,结成了冰,任凭阳光多么强烈,也别想照进来。

6、情绪变化无常。时而特别兴奋,大声尖叫,时而郁郁寡欢,独自一个人呆在角落里。

以上是我对孩子的一些了解,孩子的自身的缺点和出现的问题很多,在诸多的缺点和问题中,以看黄色小说尤为突出,这也是引发众多问题的根源。但也不乏优点的存在,如:数学成绩特别优秀,写字认真,爱惜物品等。每当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我总是想: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他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感都告诉我,这个孩子需要帮助。我决定从“黄色小说”这个根源入手,揭开孩子心头上那层阴暗的面纱„

一、了解背景,分析成因

经过和潘建飞妈妈及以前教过她的老师交流,了解到一些情况:

1、上小学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经常被老师留下补课,学习兴趣不高。

3、三年级时,由于特殊原因他所在的班级连续换了好几个老师,他的学习成绩更差了,后来干脆伸腿不干了,据说他当时是被“枪毙”了(老师不管了)。

4、他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功课回家辅导得也少,如果遇到孩子有不会做的地方,家长的态度很粗暴,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以至于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妈妈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让他往东,他偏朝西,对他表示关心的时候,孩子却漠然视之,理解不了家长的良苦用心,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综合他的行为表现,我做出了一些分析:

1、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他担心同学们瞧不起他,感到孤立无助,缺乏自信,不敢跟同学们交流,一个朋友也没有。因为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就总是琢磨着寻求点刺激。

2、在家里跟家长不沟通,感到妈妈对他的爱护是多余的,父亲的溺爱,也是他

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上的主要原因。

3、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没有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增强这种心理的发展。时间一常,对他成长产生更多不良影响。

二、共同商讨,摆脱心理困扰。

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努力,帮助打开孩子的心结。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改善父母与孩子的紧张关系,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

这样在家里,父母就能协助老师做好课后辅助的工作。潘建飞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建议他的妈妈多跟孩子沟通和交流,如:每天都争取和孩子聊天,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最关心自己的人还是父母。因为这个孩子比较厌学,刚开始聊的内容尽量不要谈学习,就随便聊,孩子想说什么,就跟他聊什么,等过一段时间,父母跟孩子的关系缓和了,再慢慢往学习上靠,问问今天学的什么,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老师有没有表扬等。孩子哪怕有点滴进步,家长一定要抓紧时机狠狠的表扬他,让他品尝成功的甜头,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动力。 2、打造机会,增进和同学之间的沟通。 我还特意在班队会上为潘建飞打造了一次和同学沟通的良机,有几个热心的同学提出愿意和他交朋友,帮助他学习,真是求之不得!相信这些同学一定能以好的行为习惯影响他,让他慢慢走出心灵的阴影地带。 3、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潘建飞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由于成绩差,所以对自己的评价太低,以为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心里产生孤立,缺乏自信。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太低或太高都是很危险的。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呢?首先对孩子表示信任和喜欢,告诉孩子老师不会因为你的学习成绩差就不喜欢你,老师非常愿意帮助你。其次,把孩子的优点罗列一下,让孩子看到原来自己不是一无是处。如数学特别优秀,说明你很聪明,其他学科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赶上其他同学的。 4、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习兴趣,摆脱厌学情绪。学习上严格要求,如:上课时,多提醒他认真听讲,鼓励她大胆回答问题,用眼神肯定他的做法,抓住他数学成绩特别优秀这一点大力表扬等,都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课余时间帮他补课,慢慢的他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有了干劲,期中考试之前制定目标时,潘建飞定的目标是:英语60分,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他考了87分,达到并超出了目标很多,真是令人欣喜!全班同学、老师和家长都为他高兴。他又有了一个新的目标:95分,而且在为达到目标不断努力。 三、初步结果:

1、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明显改善。现在的潘建飞和他妈妈,那才叫一个亲,母子俩别提多开心了。妈妈告诉我孩子经常念叨一句话:要是没遇到老师,我会是什么样子?

2、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每天都能按完成作业,新学的知识掌握的也不错。最近天天正忙着向目标冲刺呢,再也没有时间去看那些不健康的书了。

关于心理健康的例子 第二篇_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与实操案例论文个

人分析报告

姓 名:

身份证号:

学 号:

培训中心:奥鹏教育

考试日期:

完成时间:

阅卷教师:

阅卷教师:

阅卷教师:

论文成绩: 杨 琴 522527198210232326 as201305626180 2013年 2013年8月2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健康个人分析报告

姓名:杨 琴

时间:2013年8月2日

摘要: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的教养方式和榜样作用。李侣侣同学的攻击性行为是受小时候环境生活的影响和父亲的错误引导。使他形成横蛮任性的性格,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王”, 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并没有认识到来学校是来学知识、学文化的,更没想到来学校是要遵守纪律的。攻击性行为、等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紧密关系,都有着共同的成长经历等背景。来源于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学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培养。因此,必须在认知上明确来学校的目的,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 人际问题、学习问题 家校配合 共同辅导

一、学生基本情况

李侣侣,男,11岁,小学三年级学生。该生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

二、主要问题【关于心理健康的例子,】

1、攻击性行为表现明显,人际关系恶劣,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就打同学一巴掌或踢同学一脚,要不就戏弄人。

2、学习习惯差,上课时爱说话,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三、 分析与诊断

原因分析:

该生从小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父母离异,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缺少依恋。,爷爷对他言听计从,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横蛮任性的性格。(小时候环境生活的影响)

后来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渐渐地,他由一个受他人欺负的人转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王”,令老师极其头疼。(父亲错误的引导方式)

由于该生自小爷爷奶奶过于宠爱、放纵,家长怕他吃亏,使他在家庭、在同伴中慢慢变得像个“小皇帝”。别人说他不得,碰他不得,而他却目中无人,动不动就打人。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并没有认

识到来学校是来学知识、学文化的,更没想到来学校是要遵守纪律的。对待这类孩子,一下子的批评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来源于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学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培养。因此,必须在认知上明确来学校的目的,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攻击性行为、人际问题、学习问题等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紧密关系,都有着共同的成长经历等背景。

四、.辅导策略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

1、攻击性行为。

2、人际关系。

3、学习适应性。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被打”,而他打小朋友是角色的转换,但当他打了小朋友后没有任何的“惩罚”出现,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是可行的。“强者打人”与“弱者挨打”的体验在认知上让他强化了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关于心理健康的例子,】

因此,观念中形成了这样的推理:“弱者”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强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我是强者”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发出警示,以表明自己的强者姿态。

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就现状及年龄阶段,还谈不上“攻击性人格”,只能说有攻击性倾向,也正因此,及时的干预是可以矫正的,否则随年龄的增长,行为复现率的提高,会使改变难度增大,演变为人格特征。

2、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攻击性行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负”,但却引起了同学的“注意”,这些行为也就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即使有些行为是暗示“我想跟你们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认同和接受的。

3、学习适应性:

现该生学习没有多大的进步,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这除了影响行为与人际协调外,还有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关于心理健康的例子,】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调整好情绪,给予学习相应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询问基本情况。

2、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3、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5、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家长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家长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受同学欢迎的人。

7、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自我监督与控制。

8、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五、个案辅导成果

一年来,经过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李侣侣同学易怒、易暴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了,他脸上的怒气少了,微笑多了,和同学的关系在一天天地改善,也乐意为班级、同学做好事了,老师和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说:“李侣侣的转变可真大啊!”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辅导员基础理论》

(2)《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体辅导》

关于心理健康的例子 第三篇_大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的事例

大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的事例

问题: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大都起因于沟通障碍,心理问题的产生直接制约着他们的潜力发挥。

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1、 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在与别人交往时,有人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

2 、 自我封闭的问题。有人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在心理上人为地建立屏障,自我封闭起来;有人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内向、孤僻,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因而很难融合到大集体中。

3、 社会功利的问题。任何人在沟通交往过程中都有使自己得到提高、进步的愿望。但如果过多、过重地考虑个人愿望、利益是否能够实现,就很容易被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控制,使沟通带上浓厚的功利色彩。

4、 猜疑嫉妒的问题。进入大学校园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轻者出现内向、躲避,重者出现精神妄想,自杀甚至犯罪等。

总结: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我、自卑感加重、自信心不足、抗挫能力差、焦虑、抑郁、嫉妒、仇恨等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沟通与疏导,积累成疾,一旦遇到“导火线”就会爆发;人际沟通受阻带来的人际关系破裂等情感问题亦造成心理问题缠身,甚至出现心理扭曲等现象。很多大学生犯罪事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大学生中所呈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大都属于沟通不良造成的。

通过沟通能力的培养,增强同学的沟通魅力,培养学生自信、开放的心理素质,进而增强同学对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时代机遇和社会挑战,同学间必须注重增强对沟通能力的培养,促进同学们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于心理健康的例子 第四篇_心理健康案例报告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资格认证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中级)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

培训中心: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健康案例报告

姓名:王李琳

考试时间:2012年1月14日

摘要:本文是针对一名初中学生,觉得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同伴等都疏远自己,甚至嘲笑自己,不愿与自己交流,而非常苦闷的问题进行的心理辅导。这一学生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家庭原因,以及自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交往能力差所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通过用个体辅导,家庭辅导等方式,有效调整求助者绝对化看待问题的错误观念。改变学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最终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并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的面对生活。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员;求助者;辅导

一、一般资料

刘某某,女,16岁,初三学生,与父亲同住。父亲是当地民办玻璃厂合同工,母亲几年前离家出走,失去联系。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是龙凤胎妹妹,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做事马马虎虎,经常遭到老师批评和同学嘲笑。父亲对其管教严厉,简单粗暴。生活习惯不好,不讲卫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内向而自卑,不愿与人交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害怕到学校来,不喜欢和同学老师交流。看到老师就躲开,有些紧张。看见同学害怕被嘲笑欺负。

个人陈述:我一直不喜欢和他人在一起,从小学就是这样,因为他们说我“臭”,躲着

我,没有人和我坐,没有人和我说话,刚开始觉得很难过,委屈,想不通。后来觉得气愤,厌恶他们。这次在全校女生大会上,由于凳子不够,大家都挤在一起坐,而我的前后左右全是空的,却无人坐。当时我很尴尬,也很难受 ,当老师问起:“这边凳子空着 ,怎么没有人坐这里?”有同学喊:“臭胎子”,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很惊讶。我哭着离开阶梯教室。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在辅导中,我观察到求助者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辅导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开会的情形式,情绪悲伤、抑郁,有明显的烦躁、愤怒。

刘某某父亲反映: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但是还是愿意去学校的。可是,最近

她拒绝去学校,问起原因,却不愿意说。再问,便是沉默或者发火,但是还是不说明原因。

四、评估与诊断

1、评估:一般心理问题

评估依据:① 抑郁、烦躁、害怕去学校。

② 不积极和人交流,沉默寡言。

2、诊断: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主客观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引起的,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抑郁、烦躁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内心痛苦,虽然拒绝去学校,但是最终还是和父亲一起来学校。只是因为怕被别人嘲笑,不能接受,因此才拒绝上学。不良情绪可以自控,无变形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3天。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五、心理健康辅导目标的制定

1、辅导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辅导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消除刘某某的拒绝上学想法。让求助者发现使自己产生情绪和行为困扰的真正原因,源于自己对自己生活习惯的养成。学会正确面对别人的评价,并

积极面对别人的批评,正确看待挫折。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己的个人自理能力,并积极与他人交流。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心理健康辅导方案的制定

1、方法与原理:

(1)合理情绪疗法。

(2)咨询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是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求助者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的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引起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

求助者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比较在意他人的评价。该求助者性格内向,朋友少,应对人际关系能力较差,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与父亲沟通不良,父亲更多关注的是养家糊口,忽略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开会时受到嘲笑后,社会支持不够。求助者问题的核心是“别人为什么要嘲笑我?讽刺我?”。

2、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心理健康辅导员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心理健康辅导员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心理健康辅导员。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辅导。

(5)对心理健康辅导方案、辅导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心理健康辅导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心理健康辅导的方案、辅导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3)求助者应尊重心理健康辅导员,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心理健康辅导员

●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关于心理健康的例子,】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辅导。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辅导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辅导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辅导时间与收费

辅导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

辅导收费:免费。因为是本校学生

七、心理健康辅导过程

1、辅导过程分三个阶段。

关于心理健康的例子 第五篇_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王中彭

现在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学校单方面就能解决的,也要靠学生家庭和学生本人一起克服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才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有更好的心理素质。

一、案例介绍:

我们学校五年级有个学生高高瘦瘦的,精神面貌是很差的,无精打采,平常上课都是趴在桌面上,排队时旁边有墙就靠,没墙就蹲在地上。老师每次说什么,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根本不在乎,学习差不得了,也很少跟同学们聊天的。上体育课,跑了两圈就说累,哪里不舒服,每次都是这样的。后来我找到他,了解一下他,就发现他早餐钱拿来是买辣条吃的,一点营养都没有,中餐和晚餐半碗饭,明显是营养不足。问到他父母做什么,他自己都哭了,支支吾吾的说是编织篮子的。

二、案例分析:

该名学生有一点自卑的心理问题,自卑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一)、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发现他有点自卑和害怕、恐惧的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影响他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家庭因素:

父母每天在艰苦的工作,经常工作到深夜,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学习、身体、心理健康等的发展,对他学习上的家庭作业和课堂上表现毫不过问,跟班主任缺少沟通。

(三)学校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老师也不深入了解情况,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三、辅导策略:

(一)、深入了解,分析情况

班主任应该进行对学生和学生家庭深入地了解,在进行分析是什么原因,下一步有怎么策略。

(二)、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在课余的时间,多点与学生交流沟通,传递正能量,说说教育的重要性。

(三)、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在上课时,多点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不管答对还是答错,都应多点鼓励学生,梳理学生的信心。

(四)、重视家庭,提高能力

班主任和家长应该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我们要为自卑的同学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五)、参与管理,自信自强

通过自主管理课题的深入,我们将更多自主的空间给了学生,在班级中,我们提倡"班干轮换制"、"组长负责制",在年级中我们推出了各项管理岗位,让学生充分自主,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关于心理健康的例子 第六篇_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活动设计

主题与背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小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焦虑、急躁、任性、固执、自卑等倾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从孩子自身来看,由于知识的匮乏、视野的狭窄等外部条件的制约,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往往滞后于生理的发育,从而导致学生个性心理结构发育的不完整。

从家庭方面来看,小学生的家长正处于生活的奋斗期,抚养孩子的起步期。生活的忙碌,经验的不足,家长缺乏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对于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处理简单,尤其是孩子的心理问题更是缺乏关注。另一方面,家长们越来越意识到社会竞争的强烈,他们把更多地期望都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于是,无形中给孩子增添了巨大的压力。

从学校方面来看,激烈的升学竞争、部分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好多孩子往往顾此失彼,再加上个别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等不平衡状态中。

从社会方面来看,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暴力、不良的的消费观等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都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刺激,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

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控,从而以健康的心理去认知自我,快乐而和谐地融入社会尤显迫切和重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心理辅导特点,我以活动为主线,以班级为组织单位对学生进行了题为《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的团体心理辅导。

活动设计

一、游戏导入

根据老师的动作猜猜我要表达的情感。看喜剧小品(做动作:鼓掌)见到朋友(做动作:握手)与朋友再见(做动作:挥手)还有哪些情感可以用手表达出来呢?(学生做动作,老师来猜表达的情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老师可以装作不知以求得学生的帮助)

二、整理出生活中自己记忆犹深的几种情绪

(一)画手掌的轮廓(学生在预先备好的白纸上描画出自己左手的手掌轮廓)

(二)我们接着做个淘宝的游戏!

(游戏简介:有4个盒子,其中两个是装有礼物的。请四位同学生到前面任选一个盒子,并当众打开盒子。其余同学仔细观察四位同学的表情,并用一个词语表达出自己以及淘宝人此刻的情绪,写在手掌图中任意的一个指尖上,并把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写在对应的手指上。)

(三)生活中你还有哪些不同的情绪经历,也写在手掌图上。

本环节通过学生的交流和展示,老师可以有代表性地利用多媒体完成一个手掌图,写出5种不同的情绪以及所对应情绪产生的原因。

三、学习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一)了解不良的情绪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性,让学生认识到调节自己情绪的重要性。

(二)案例引导,从集体讨论中学习和感悟调节情绪的方法

案例1:王东刚从外地转来。他平日不大说话,几乎没有朋友。别人在一起玩,他只能在远处望。(课件)

师: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呢?怎样能让王东走出孤单,变得快乐呢?谁有好的方法? 生:与人交流。

师:科学表明,心情不经常梳理的话,很容易患各种心理疾病。而梳理心情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人交流。与人交流的方式都有哪些呢?

生1:打电话。

生2:、、、

案例2:张华和小川是一对好朋友,可这两天,小川却莫名其妙地不理张华了。因为有了心事,张华回家经常发火耍脾气。你来判断张华此时的情绪。小组马上探讨,为他找出解决烦恼的办法。

1组:我们认为应该主动地找小川谈一谈,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不理自己了。如果不能当面谈的话,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的方法。

3组:可以用音乐疗法。

师:音乐真的有这么神奇的疗效吗?我们暂时不下什么结论,先听几段音乐。

(三)利用所学的知识试着解决自己的烦恼

师:有了刚才这些方法的启示,你能不能解决自己手掌图中的烦恼呢?想想看,也许你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们把它写在图中的掌心部分。

学生写后进行交流,教师总结出调节情绪的方法:与人交流、听音乐、写日记、想想高兴的事、做游戏、做运动等,并进行板书。

四、欣赏歌曲《歌声与微笑》,在音乐声中结束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1、活动法: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最贴近于小学生的生活,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更容易唤起他们思维的灵感。因此,以游戏来导入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这个

小游戏的设计还意在暗示学生:手可以表达情感,同样,我们的情绪也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是可以进行调节的。

2、体验法:本节课,我多次运用这种方法。

①在画手掌轮廓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右手描画自己的左手,这除了是让学生体验了亲自实践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教师早已从此时将学生的全身心慢慢牵引到活动中来,引着他们身临其境。

②通过淘宝游戏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

③最初,我是通过“名人名言”以及资料展示的形式向学生描绘音乐在调节情绪中的重要性的,后来我发现苍白的说教远不如学生亲身体验来得更直接更深刻,所以就改用了在课堂上听音乐的形式。音乐的选择主要采用对比式,如:欢快与悲伤的,兴奋与宁静的,舒缓与激昂的。学生听完音乐,马上就能产生情绪体验,从而感悟到音乐在调节情绪中的重要作用。

④利用课件将生活场景再现,假设的角色转换,再加上教师入情入境的讲述,这样间接式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学生切入主题。

3、案例引导法: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首先得让学生知道自己平日生活中有哪些情绪。这一环节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例子,一个引子,打开他们尘封的记忆,让他们整理出自己在生活中表现出的各种情绪。

4、及时肯定,积极引导法:我利用投影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内容真实地展现出来,通过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真实地感受表达出来,并且不失时机地表扬“大家能把自己的情绪真切地表达出来,说明大家都很坦诚。”阳光性的评价让孩子们有了表达的信心和勇气,这样下面的教学环节就可以如鱼得水了。

【关于心理健康的例子,】

5、讨论法:在让学生总结和寻求自己解决烦恼的办法时,我主要运用了这种方法。本环节要把时间充分放给学生,不要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要让学生放开思想的包袱,尽情地交流。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从而获得资源的共享。

6、暗示法:在本课结束时,我和学生共同歌唱《歌声与微笑》。无论是作词还是旋律,歌曲本身就能给学生一种很好的情绪调节,并且这首歌的出现还在于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那就是让他们永远欢乐——将欢乐留给自己,留给他人。

教学后记

在本次的心理辅导上,我意在通过各种活动,如:游戏、案例、听音乐、绘图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明理。当然,这期间,我运用讨论、体验、案例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活动贯穿始终。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交流的作用有四:其一,能够再次梳理学生的思维;其二,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反馈信息;其三,能够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其四,来自于同学之间的答案会产生一种榜样性的力量,给他们的学习带来激励;其五,让学生拥有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课堂,以达到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通过“个人班上交流”,“组内个人交流”,“小组代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交流中探讨,在探讨中明知悟理。

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始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自己的使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还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导向和行为引导,使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至高境界。

做最好的情绪调节师

主题方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有别于补救性措施的运用,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要基点展开内容的组织和教学.

【辅导目标】

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抑郁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并逐步掌握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比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重点】

1.学会排解不良情绪

2.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难点】

合理适时调空情绪

【辅导方法】

体验式教学

【辅导准备】

1.教师准备:

(1)调查学生的不良情绪集中在哪些方面。

(2)调查学生调控自己的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准备:

回忆以往自己在不良情绪调节方面的做法。

【辅导过程设计】

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辅导过程:

上课后,老师调查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忆自己以前生活、学习中存在哪些情绪,请同学起来给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设计意图是锻炼的勇气,无论什么样的情绪都敢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79423/

推荐访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例子 心理不健康的例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