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花样青春 > 作家怎么看文学

作家怎么看文学

时间:2018-08-30   来源:花样青春   点击:

【www.gbppp.com--花样青春】

作家怎么看文学 第一篇_文学

三个获奖作家,三个角度看中国 文学不是拳击比赛,但考虑到文学所能激发的各种强烈感情,它有时候也会像是场比赛。最近几天,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两位截然不同的作家几乎同时获得了国际大奖。 莫言,他在上周四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荣誉‚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诗人兼学者梁秉钧(Leung Ping-kwan)表示, 政治的规模,一如该国的人口和经济,能让那些拥有独立 传统的地方发出的声音变得微弱,比如民主台湾和香港。

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尤其在西方,‚人们对 文学的认识实际上非常有限。他们说起 文学时,提到的要么是 被认可的主流作家的代表莫言,要么是异见人士代表廖亦武。‛

梁秉钧说,‚假设你是一个德国人,那你可能就以为中国人都是高密农民,‛高密是莫言偏远的故乡,是莫言写作的灵感之源。‚或者认为中国人都是异见者。‛

她说,‚对华语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才是最伟大的华语诗人。迄今为止,杨牧的作品已经对华语做出了杰出贡献。‛ 她说,‚现在许多人不知道这些,是因为他们不读杨牧的作品。‛大陆作家常常觉得杨牧的作品‚太高雅,太文学化‛。

杨牧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的早期浪漫诗歌,以及他对挑战固有传统叙事模式的兴趣。

奚密说,‚基本上,他是在表示,‘我处于当今华语主流文学之外。’‛

她说,‚他以过去的学者作家为榜样,例如苏东坡‛,这位11世纪的诗人。‚他是一个对中国古典传统及文化谙熟于心的作家。莫言有这些品质吗?说实话,我觉得他没有。‛

她补充道, 那种现实,许多都植根于政治动荡之中。 然而她还是说道,‚我觉得他们对中国的理解很有限,仅局限于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

那么,这三位作家获得的三个奖项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奚密说,对一些人来说,答案可能很明显。但一些外国读者基本上只看来自 大陆的作品译本,他们不熟悉其他的 当代作品,因而我们需要为他们指出来:‚ 作家们笔下的 现实,及其 语言的表达方式,截然不同。‛

她说,‚莫言是位寻根作家,他忠于他的寻根写作。廖亦武对自己做的事情充满激情。他只能做他自己。他的经历令我崇拜他。但我觉得杨牧是最好的艺术家,他传承了 文化,并与其历史紧密相连。‛

作家怎么看文学 第二篇_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

适合中学生读的文学作品

适合中学生读的文学作品:

1.《论语译注》 李申编 中华书局 2000年8月第1版她蕴涵了孔子丰富而明睿的儒家思想,广泛的内容中流淌着仁爱的人文关怀,言简意赅的语言,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二千多年来,浸润濡染着人民的道德、心理,对中华民族起着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

2.《三国演义》 罗贯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为经,以各具风采的战争为纬,作者构绘了群雄逐鹿全景式的历史画卷。“智”的诸葛亮、“义”的关羽、“ ”的曹操······鲜活的浮雕式的人物家喻户晓。错综的形势、睿智的计谋、成功的战例,打造了我国最杰出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3.《西游记》 吴承恩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5月第2版她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本领。孙悟空是中国的超人。情节生动,奇幻曲折,表现了大胆的艺术想象力。

4.《水浒传》 施耐庵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8月第2版一百零八位个性鲜明的人物描绘了壮丽的农民起义的历史画卷。它首开长篇英雄传奇的先河,民间文艺演绎它的故事不计其数。央视首播《水浒传》时,几乎万人空巷便有力佐证了它在人民群众中的强大魅力。

5.《红楼梦》 曹雪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长篇小说,它透过贾宝玉、林黛玉至纯的情窗展现了广阔而丰富的社会生活,描绘了生动而鲜明的人物形象。它博大精深,成就巨大,很多人孜孜以求,终身研究,其研究专著汗牛充栋,在国际上形成了“红学”。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中国文学。 6.《鲁迅作品精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3月第1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座高耸的丰碑。他的小说不但写出人物的“血肉”,而且表现了“灵魂的深”。疯狂而且清醒的“狂人”、“精神胜利法”的阿Q、带着滴血的灵魂走向地狱的祥林嫂······ 他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形成生动形象、尖锐泼辣的“鲁迅风”。走进鲁迅,就能感受丰富的精神世界,就会感悟“民族灵魂”的真谛。

7.《子夜》 茅盾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年4月第3版《子夜》被瞿秋白誉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吴荪甫以第一位民族资本家的形象迈上中国文坛。阔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复杂的矛盾、跌宕的情节、细致的笔触,充分显示了作家深刻的理性洞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力。

8.《家》 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9月第3版中国现代文学馆大门上有一个巨大的凹雕手印,象征着一只巨灵之掌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大门。这个手掌印就是巴金先生的。这一殊荣标明了巴金先生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为她争得这一声誉的便是他的《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家》。这部小说1933年出版单行本后,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先后出过30多版,销售数万册。新中国成立后三次被改编拍摄成电影。小说激情澎湃、坦率热烈,激动了许多青年追求新生活的心。

9.《骆驼祥子》 老舍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5年1月第1版这是中国现代作家首次将笔触扎扎实实地投入城市贫民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从社会、心理、文化的层面上展示了古皇城根下层劳动者的生活、趣味和理想。它成功地塑造了祥子、虎妞等城市平民的艺术形象,丰富了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纯正的京味语言、浓烈的民族风格会使你领略“人民艺术家”的精彩。

10.《围城》 钱钟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年2月第2版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是学者钱钟书对人性的洞察与调侃。这更是一本睿智的书,显示给我们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是怎样看人生,

又是怎样用文字来表述自己的“观”与“感”的。围在城里的想冲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难道仅仅是婚姻吗?【作家怎么看文学,】

11.《男生贾里全传》 秦文君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 “更多考虑少儿的视角,少儿的情调,少儿的喜怒哀乐,少儿的审美,少儿接受文学的规律”的女作家秦文君以幽默诙谐、明朗的风格去叙写当代少年的心灵史和精神脉络,折射出一代新人的道德面貌、人生观、理想观和精神风采。

12.《花季·雨季》 郁秀 海天出版社 1999年9月第1版一位16岁的深圳女中学生郁秀以风趣诙谐而不失童真的语言,恰到好处的心态与细节描写,朴实亲切的文风,从容不迫的讲述着高中生活中我们所熟悉而陌生的一切,展现出新新人类张扬、亮丽的一面。虽然是处女作,却风靡全国,销售100多万册,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

【作家怎么看文学,】

13.《射雕英雄传》 金庸 三联书店 1999年4月第1版作品以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笔和壮阔的场面,展示了武侠世界的神奇魅力。金庸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充分显示大手笔的气度,写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传奇故事,以笔掀惊涛的巧妙安排和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使武侠小说变成一种令人读之不忍释卷,回味再三,击掌叫好的艺术品。

14.《汪洋中的一条船》 郑丰喜 华夏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1版这是一部在台湾家喻户晓的自传体小说,曾被《中国时报》评为“40年来影响我们最深的书籍”第一名。主人公家境贫寒、生活坎坷,他为了生存、为了尊严、为了美好未来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讲述的多是生活中的细节、小事,但正是这些细节中体现出的生命力量感动了我们,激励读者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

15.《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树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小说描写青年渡边倾心娴静腼腆、多愁善感的直子后,又与活泼开朗、大胆热情的绿子燃起情火,悲欢恋情,如激弦、如幽曲;奇句妙语,如泉涌、如露凝。七百万册的畅销奇观,打造了村上春树在世界的广泛影响。

1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梅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0月5版这是一部激励了无数人的佳作,问世以来六十年间长盛不衰。究其原因,除了它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外,是它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用保尔的话来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17.《哈利·波特》 (英)J·K·罗琳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美国女作家J.K.罗琳塑造的哈利·波特生来具有神奇的魅力,他用勇敢、智慧与邪恶作顽强的斗争。跌宕起伏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悬念、福尔摩斯式的推理使作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1997年出版以来风靡全世界销量超过3000万册,无怪英国女王向她颁发勋章时说拉着她的手说:“你的童话故事给孩子带来了快乐,我代表全世界的孩子感谢你。”

18.《唐吉诃德》 (西班牙)塞万提斯 杨绛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深受骑士小说影响的堂吉诃堂穿上生锈的盔甲,手拉长矛,跨上瘦马,领着仆从,把羊群当敌军,与风车作战……愚蠢的行为造成了喜剧式的效果,小说的讽刺手法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唐吉诃德》是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别林斯基曾经说:“在欧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戏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

19.《简爱》 (英)夏绿蒂·勃朗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这是英国女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一部影响最大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以浓郁抒情的笔法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的习俗和偏见,扎根【作家怎么看文学,】

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

20.《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陈敬荣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6月1版《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美丽神秘的吉卜赛少女,自私漂亮的卫队军官,虚伪凶残的教士,丑陋善良的敲钟人……文学巨人雨果笔下的圣母院里演绎了一场离奇曲折,哀婉凄惨的悲剧。书中美与丑、善与恶对比鲜明,是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典范。

21.《红与黑》 (法)司汤达 郝运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8月1版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于连出生平民却不甘平庸。他一心想要出人头地,希望不穿上“红色”的将军制服,就穿上“黑色”的教士服,进而开始了他短暂但却充满悲剧色彩的奋斗人生……与市长夫人的暗恋,和侯爵女儿的情爱,加上于连自身的才能,曾使他人生愿望几乎实现。然而,情与爱带给他欢乐,也带给他痛苦,爱情与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这部小说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22.《复活》 (俄)托尔斯泰 汝龙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年10月第1版《复活》写的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精神的复活,主要是聂赫留朵夫精神的复活。小说中多次写到,在聂赫留朵夫身上,精神的人与兽性的人经常在较量。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期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过起了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兽性的人统治了他,精神的人被压制了,沉睡了。他第二次见到玛丝洛娃,以及后来的七、八年,便是兽性的人统治着他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诱了玛丝洛娃,并将她抛弃,而使她沦落到后来的悲惨地步。直到在法庭上巧遇玛丝洛娃,回想当年,抚今追昔,良心发现,精神的人苏醒了,渐渐战胜兽性的人,精神的儿女终于复活了。这部被称为“托尔斯泰艺术上的遗嘱”的厚重作品,是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辉煌总结。

23.《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 张冠尧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巴尔扎克的创作被认为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顶峰。《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讽刺作品中最生动最具活力的一部力作。守奴财葛朗台的形象已变成财迷狂的一个丑恶的表现。金钱欲扑灭了他一切人类的感情,他视线里密布的就是赤裸裸的金钱。

24.《匹克威克外传》 (英)狄更斯 蒋天佐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年4月第1版作品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了匹克威克先生等人游历的见闻,解剖了贵族、地主、军人与上层人物的丑恶生活和肮脏灵魂。

25.《老人与海》(美)海明威 赵少伟译 漓江出版社 1987年7月第1版小说着力刻画了古巴老渔民桑提亚歌出海捕鱼时同鲨鱼斗争时的意志、毅力和勇气,成功地塑造了硬汉形象。这部作品使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辉映在海明威的头顶。

26.《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塞林格 施咸荣译译林出版1998年9月1版《麦田里的守望者》又名《麦田捕手》,是一种另类生活经验在文本上的体现,它源于无敌的青春,源于青春的躁动,也源于青春的不安和困惑。《麦田里的守望者》也许只不过是永远的“青春小说”中的一种,却总是令人怀恋不已。静下心读,就是翻阅自己曾有的体验,一切支离破碎的过往,所以疯狂和苦涩,彷徨和迷惘,穿越时空的荒漠重现,真实的在这一刻扎根。这本书,是青春的杯盏里热烈狂放的舞蹈,是黑暗的段落中四处冲突的烛光,是无语的麦田里,那随风呐喊的稻草人。

27.《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赵少侯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莫泊桑出身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他以《羊脂球》(1880)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十九世纪80年代。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28.《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汝 龙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契诃夫,19世纪

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他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29.《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叶冬心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1版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30.《繁星·春水》 冰心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4月第1版冰心的作品里,处处显示着女性特有的依恋、母亲的爱和童年的天真,文字是那样的清新隽丽,笔调是那样的清倩灵活,充满着画意和深情,真如镶嵌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郁达夫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说:“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作家怎么看文学 第三篇_有些作家我们不需要看作品上的署名就能够分辨出来

有些作家我们不需要看作品上的署名就能够分辨出来,有些作家的作品一旦被提起就会在阅读者脑海中形成一连串印象鲜明的画面甚至声音。曹雪芹、蒲松龄、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赵树理„„当这些名字在我们耳边响起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他们笔下的人物、故事、生活情态甚至自然风光。我们会很直接地用一些简短的句子,甚至是一两个字来描述这个作家和他的作品。我们就像了解自己的家人和同事、邻居一样,了解这些作家。我们之所以能分得清楚这些作家之间的差异,是因为他们的个性。作家的个性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某个人的个性,而是他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世界风貌和人生意味。

作家的文学个性表现在作品的题材、体裁、声音、色彩、气氛、语言各方面。比如郭沫若的激情,赵树理的幽默,甚至像钱钟书那样的刻薄都是一种突出的个性。

文学个性的形成来源于作家对于生活的独特而深刻的体验和发现。只有他对世界不同的体验才能形成不同的情感刺激,才能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才能形成不同的只属于这个作家本人的声音色彩。比如现在许多人称赞沈从文作品的味道,觉得他的表达异于常人,其实他的突出特点就是以乡野自由民的立场对抗大城市,由此就生出了他的狂野与沉静相融合的美。而赵树理的作品之所以能够经历几十年的政治文化背景的变化至今仍有阅读时的现场感,也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写作就站在当时当地农民的立场上看待和评价变化着的事物。他的语言是从生命深处生发出来的,因此,他的语言到今天还是最鲜活的。

和那些经典作家作品一比较就可以看出,现在的作家作品为什么没有或很难形成自己的个性?因为现在的作家都面对太多的诱惑太多的限制,缺乏认真的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缺乏对于人生、人性和世界的意义的体会与辨识。大家都浮在时尚和潮流的表面,作生活的享受者而不是创造者、参与者。所以,大家所能得到的,就是完全同质化的印象、认识和体验,而不管这种印象和体验来自何种渠道何种层次。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许多人口中文学就已经变成了“私人化写作”,变成了个人的写作,好像每个人都在创作最有个性的作品。但在呼喊了一二十年之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实际情况却是,作家们以年龄、趣味、社会团体等几乎看不见的界线纷纷把自己套进了小圈子里,形成了真正的同质化的创作。那种招人反感的“80后”、“美女作家”之类的称呼越发显得有道理了。

文学是干什么的?文学是从人的世界中发现意义和价值,并把这种发现告诉给更多的人。同时,文学也担当着文化监督和文化批判的责任,随时在观察和纠正着人类成长过程中的偏狭与迷失。那么,当一个作家不能获得自己对生活的发现,不能在作品中蕴含和展示出他对生活的理解时,他写出的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私人化的写作的误会就在于,它把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感知和评价,当成了个人私生活的具体记录。个人与他生活于其中的背景脱节了,个人的体验与他的读者和时代之间没有共同的价值判断基础。人们读来读去,看到的只是作者个人的絮絮叨叨,尽管有时候这种絮叨被刻意地细心地加上了很花哨的技巧的装饰,但在本质上它仍然是属于作者个人的自言自语。

文学想要赢得读者公众暨社会的尊重甚至喜爱,那么作者自己必须首先赢得公众的尊重。这其中最先需要的是来自于作者的真诚。一个作家必须真的热爱生活,关心社会,愿意真切地理解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这样,他才能从热闹纷繁的生活世相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并在作品中形成自己的独特声音色彩。其次,作为一个作家,必须承认并尊重作家作为文化的守望者、社会的批判者、人类的良心等“外在角色”,必须自觉地承担起这些角色的重任,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向整个社会提供你的价值判断和价值理想。这样,读者在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才有可能在情感、理智、艺术和历史等不同层面与作家形成平等的交流和互动,形成文学与人的共同成长。

个人是属于社会的,文学也是属于社会的。所以,真正的文学的个性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个人写作,而是作为作家的个人对于世界的独特发现。这种原创力来自哪里呢?也来自对生活的发现。如果你愿意在作品中发出只属于你自己的声音色彩,你就必须真诚地以自己的全部投身于现实生活,你就必须把自己的个人生活真正融入整个的时代与社会中去。

作家怎么看文学 第四篇_论作者

论作者

班级:汉语言文学201306班 学号:2015111020624 姓名:王霞

摘要:在文学创作领域,对作者的阐述历来就众说纷纭,这些观点都各有千秋。无论是柏拉图的“模仿说”,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创造性模仿说”,或是毕达哥拉斯的“旁观者”论,或是罗兰巴特“作者死亡论”等,他们对作者的阐述多离不开作品和读者。席勒从浪漫主义出发,将文学视为作家主观心灵的产物,认为文学是作家内心的感受、情感体验的自由表达。罗兰巴特从结构主义出发,研究了作者、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使我们认识到作者、读者和作品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作者的内涵:一是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二是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三是作者与叙述者的关系。理清这三种关系,我们也就能理解作者的真正内涵了。

关键词:作者中心;结构主义;作者之死;作者复生

在文学活动领域,作者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艾布拉姆斯就曾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观点,认为文学四要素是作者、作品、读者和世界。可见作者在文学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为了进一步理解作者,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在文学作品的创造中扮演多种角色。 作者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作者依据社会生活和自己的生活背景以及人生感悟创造出来的文学文本,经过读者的阅读研究和批评,就变成了作品。

(一) 作者是文学作品创造的主体,是模仿者和创造者

从模仿的角度来说,如果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的话,那么作者,艺术家就是模仿者。西方有许多学者都持这种观点,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柏拉图认为“艺术家作为模仿者只是机械的临摹者,至多是影像的复制者。” ①①①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雅中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6页。

1

在他看来,作者、艺术家作为模仿者是缺少真知识的无能人,作者对自然的模仿就好比拿一面镜子到处照。柏拉图眼中的作者,其实就是一个模仿者。

亚里士多德发展了柏拉图的观点,认为作者、艺术家作为模仿者、并非由于无能,而是天性使然。相比较于柏拉图的观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似乎更合理。在我看来,模仿是出于儿童的天性。人类一生下来,根本什么都不了解,也无是非判断,所以只能靠模仿别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创作也一样,初次尝试创作的人,一般先是学习和模仿自己喜欢的作家或是适合自己的优秀作品,尝试创作。一旦等他们掌握创作规律,便开始自己的创作,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例如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并非依样画葫芦,不是被动地模仿,而是主动地创新。如马致远的《秋思》中这样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在诗中运用白描手法,依次描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景物,好像有意依样画景,给人们描绘了一幅自然风景画。但是,诗的末尾加上“断肠人在天涯”,则使全诗的意境突转,诗人的情感显现出来,让读者不再专注于诗人所描绘的景物,而着重于描写景物的词汇。正是这些词语按照艺术程序来组合,才有了这样一幅画。再加之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给全诗笼上了一层深深的愁意,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思念之情。由此,作者不再是依样画葫芦了,而是不同于历史学家的主动创造者。“历史学家与诗人的区别在于前者论述已发生的事,后者描述可能发生的事。”②

所以,作家并非没有思想的模仿者,而是通过想象、虚构、抒情,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的创造者。

然而,无论是柏拉图的观点,还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都没有全面揭示作者的内涵,因为她们的中心语都落到了“模仿者”上都轻视了创造主体的的创造性色彩。在这一看法上,我比较认同狄德罗的观点。狄德罗认为“艺术创造理想典范”,艺术家不应该做纯粹的简单的模仿者,普通自己景色的抄袭者,而应该充满理想、诗意、自然的创造者。”他把艺术主体看作是创造者,也就是把作者也看作是创造者,肯定了人的生命活动的突出特征。任何艺术创作都不是随心所欲,都受到一定的制约。如席勒所说:“悲剧只有和自然法则高度吻合条件下,才能得到它的使其感人的目的。因此,艺术创作在保留自由地处理历史事件的权利下,仍然需要遵守严格的自然的真实性的法则。”所以,以往的创造者之说,也并未揭示作者的全部含义,只能说出了部分含义。

(二) 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是旁观者和移情者。 ①

② 柏拉图:《理想国》(卷十),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0页。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1页。

2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作为艺术主体之一的作者是生活的旁观者,也是作品的旁观者。形式主义者认为,一部文学作品总是首先由作者经过创造过程加工出来的产品,他一旦被作者创造出来,也就脱离了作者,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艺术性是因为作品本身的原因,而非社会和作者。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说过:“生活就像场体育比赛,有些人充当角力士出场,有些人是拉拉队员,而最好的是旁观者。”①。他认为,那些能获得审美愉快的人包活作者,就是这种游离于现实利害关系之外的“旁观者”。中国虽没有“旁观者”的称谓,但老庄哲学中“虚静无为”说,也直接地说明了艺术主体超然于现实的特征。

从心理学角度看,作者实质上也是“移情者”。人们对周围地世界进行审美观照时,不是主观的被动感动,而是被外界地事物刺激,产生兴趣和自我意识,引发自我感情,从而主动将自我想法和自我感情移入作品创作中。作者在创造中也确实移入了自我意识和感情,渗透者自己的爱与恨,表达自己的思想追求和精神境界,映射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作者是移情者,他不仅不能完全脱离作品,还赋予了作品一定的魔力,吸引更多读者。所以,作者不可能成为纯粹的旁观者,而是一个带有个人感情投入世界的创造者,是创造者和模仿者的统一,也是旁观者和移情者的结合。

(三) 作者是具体的社会人,是文学作品中的普通人,我们关注作者的独立性的同时

也应该关注作品的独立性。

正如马克思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而且正是她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主体,成 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 文学创造本就取材于现实生活,而生活也就是普通个体所经历的,所形成的社会现实。作者也一样,是活生生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无可替代也不可复制。也正因为如此,从不同的作者去写,也会有各有不同。所以,我们不仅不能抹杀作者作为社会人的个体存在性,还应该尊重作者的独立性,理解作者作为社会人的个体存在性,还应该尊重作者的独立性,理解作者作为社会人存在的现实和意义。但是,我们在关注作者的独特性时,也不能忽略文艺作品本身的独立性。

传统文论由于以“作者”为研究重心,浪漫主义者更是强调“作者中心论”,他们对文艺的一种总看法是工具论的态度。无论是自古希腊就开始流行的模仿论,还是后来出现的表现论,创造论,再现论,或者表现—再现论,尽管观点各异,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判断需要以作者的创作动机、目的等因素来进行,作品本身的审美特征常常被视而不见,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把作品作为心理研究,社会研究的大杂烩,这种情况掩盖了文学本身的独立性与系统性,也掩盖了文艺作品本身是否只有艺术魅力的问题。针对的这种情况产生了形式结构派① [波兰]符。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424页。

3

思潮。形式结构派把文论研究重心建立在作品本身之上,从而为我们打开了作品的内在世界,彻底打破了艺术生产中的作者神话,极大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为我们认识作者以及清理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三) 作为文学创造的主体的作者,是艺术生产者,同时也是艺术生产的主体。

文学创造的主体具体存在于艺术活动中,是艺术生产活动的主体。作为艺术生产的作者,它有别于一般的劳动生产者,一般的劳动是物质交换的劳动,而艺术生产劳动则是非物质交换的精神劳动,作者便是精神劳动者。尽管文学创造也有物质性的一面,比如写作的物化形态,文学作品的物化形态,这种劳动产品更从属于精神劳动产品,创作者的这种劳动也更从属于精神劳动,他不是对物质世界的模仿者和直接生产,而是经过自我加工和创造产生的。作者的创造是对语言文字和材料等因素的加工和组合,这就使作者对作品的研究陷入了结构主义探讨。

何为结构主义呢?罗兰巴特指出,结构主义是一种分析文化现象的方式。这种方式起源于当代语言学的各种方式。在罗兰巴特看来,无论从哪方面看,文化都是一种语言,因此文学研究也就不可避免地续借用语言分析方法。文学作品本身是一种用词艺术。文学活动和言语行为的结果都被认为是一段文本,由此结构主义文本结构与和现实的物品结构看作是同一的,只有在文本结构里,才能产生人类各类不同的言语行为。结构主义者认为,文本结构和话语结构虽然都是给定的,但同时也是被作者生产构成的。

艺术生产使文学发生了改变,也导致了作者的死亡。也只有“作者之死”,才使写作真正真实。近现代以来,作者得到了最大的关注,文学批评满足于针对作者来解释作品。在法国,自拉美以来,出现了一种“取消作者”的思潮。马拉美提出,写作中只有言语活动在行动,而不是作者说话。后来,瓦莱里,普鲁斯特,起码现实主义都在打破对作者的迷信,语言学更是为摧毁作者提供了工具。如果过去的文学批评只在工作中去发现作者,那么由于作者的死亡,批评家也同样被动摇。

后结构主义者打破了批评与创作的明确区别,批评与写作都被纳入了写作本身,读者和批评都被纳入了写作本身,读者和批评家也都成了作者。作者虽然死了,但这却在读者和批评家中得到了复活和再生。后结构主义者罗兰巴特、德里达、福柯等人,把作品看作是一种破碎的作品,而不再是一个稳定的客体或界限分明的结构来看待。可写的作品。他们鼓励批评家去分割、拆构作品,企图在分割、拆析与重建中使作者得以复生。这种使作者复生的艺术生产活动从属于精神范畴。

(四) 作为文学作品的主体的作者,即是审美体验者,也是作品评价者。

4

文学创造活动属于精神活动,而在精神世界里,主导人们的无非是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梁晓萍先生认为,文学作品经典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审美价值,可见文学活动属于审美价值判断活动,更具体地说是属于审美价值判断领域活动。在文学活动中,作者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对所需要描写的对象做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具有自我特色的文学语言创造主体的作者的审美体验和评价,这也是艺术创造主体与其他主体的区别所在。

例如,在物质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物质交换的关系。主体通过对物质客体进行评价比较和评价,才能作出更好的选择,这是一个审美判断过程。人的各种社会活动并非孤立的,在实践活动中,人们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主体在实践中和选择中暗含了主体对客体的评价,所以人人都愿意买物美价廉的东西,或是买性比较高的东西。文学创造活动也一样,作者在立意和选材、命题上,往往也有着审美判断和评价,从而选一个角度运用最典型最恰当的材料来进行创作。我们常说的“题好一半文”也说明了命题过程中的审美判断与评价。所以优秀的作者往往也是一个思想家和理论家,他们善于选取符合生活现实的,符合人们需要的东西来写。也正是因为作者对于生活有着深刻认识和积极向上的审美体验,才能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和恰当的评价,才能使人们接受和喜欢他们的作品。【作家怎么看文学,】

二、 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读者的诞生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

作者是文学创造的主体,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在文学活动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以作品为桥梁。传统文学批评不过问读者,只关注作者,可结构主义却把它颠倒过来。“读 者的诞生应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一个作者的死亡却换来了万千个读者的生,作家的绝对权威被打翻在地,读者的地位却得到了提高。当然罗兰巴特说的过于绝对,我们应该重视读者,但不应完全排除作者。作者、作品与读者三者关系密切,对其中任何一方的排出与忽视,都会导致片面理解文学。我也只有全面理解文学,才能真正理解作者。

结构主义者认为,在阅读中,作者的主体身份会消失。由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认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文本参与活动,强调了阅读过程的重要作用,所以作者的主体地位丧失,让位于阅读活动。作为一种主体,作者不再具有绝对权威和对自己的文本阐释的权利,其本身成为各种规范的结果。所谓“作者”,是由特定的动作构成的,不是什么先天存在的。无论是写诗还是写小说 ,从事批评,作者只能置身于一个为他提供各种程式的系统中,是这①

②①② 罗兰巴特:《作者的死亡》,见怀宇,《罗兰巴特随笔选》307页。 罗兰巴特曾这样定义结构主义:“我认为,结构主义这一名称,今天应该留给特别强调语言学有直接联系的那种方法论的运动„„在我看来,这是最确切的标准。”(引自: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0页)

5

作家怎么看文学 第五篇_如何解读古代文学作家、作品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4年秋季学期

网络教育《专题讲座》

------学习报告

所选专题 结合你学过的古代文学作品,写一篇赏析文

《西厢记.长亭送别》借景抒情艺术赏析

【作家怎么看文学,】

学生姓名 _

专 业

年 级

学习中心

报名编号

专题教师姓名 高长山

(以上信息必须详细填写)

2015年 02 月 24 日

《西厢记.长亭送别》借景抒情艺术赏析

[摘要]本文从《长亭送别》的景物描写入手,以文本细读的鉴赏方式,深入细致的探讨了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总结了中国古典戏曲中借景写情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借景抒情 情境交辉 乐景写哀 化腐朽为神奇 过渡、引起情节

引子

借景抒情或曰借景写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然而在中国古典戏曲中借景抒情也十分常见。以《西厢记》为例,曲词中就有景物描写的唱词。虽然不多,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具体探讨《长亭送别》中几处写景的作用。

《西厢记》是古典戏曲中情境交辉的最好的典范,尤以《长亭送别》为最。写情而能“沁人心脾”方为最佳。情因景生、境因情现,二者不能割裂。其写景虽少,却对表“情”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体看来,这出戏中的景物主要是造境,它把莺莺的离愁别情放在四种不同的环境(即下文谈到的景一、景二、景三、景四)中作了境异情殊的描写,为角色的喜怒哀乐创设一个特定的环境。这种环境的确立主要作用是使情与境融合,避免了刻意写情产生的浮泛。从而使人物具有生活的具体性和真实感。《长亭送别》总是在情节转折之处,用秋景显现环境。

景一:这是赴长亭前之景。这样就把莺莺在途中的离情别绪,包笼在一径秋光之境中了,形成了情与境的交融。

景二:这里写得是秋郊长亭的离筵。不是小庭深院的团聚,所以首先渲染出暮秋凄苦之情,把整个离筵用秋的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境和离情统一,愈显悲苦。

景三:这一景语,把上面全部形象都包容在苍山落照的秋境之中了。金圣叹评之为“笔力雄大”。 景四:此又一境,又一情。景随人远,情随恨长,情境关合,丝丝入扣。

《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的离歌,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凄艳动人。

景一:十里长亭路,相思慢慢行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支曲词是历来公认的写景名句。相传王实甫写完此句后,思虑殚尽,扑地而死(晕厥)。曲子写的是秋景,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是通过萧瑟的景物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这值得商榷。我认为这幅秋景的基调不是悲凉萧瑟的,此曲所本的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为“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的美丽画面。最能代表秋之萧瑟的“黄叶”在范仲淹的笔下尚且不悲,何况是色彩更加绚丽的“黄花”呢?因此,“碧云天,黄花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再加上漫山的红叶,真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幅由蓝、黄、红构成的立体感极强的绚烂秋光图。

那么,怎样理解此处景物在表现人物心情方面的作用呢?其实,范仲淹的词上阕的景物虽然色彩斑斓,但还是为了表现的悲凉的思绪,这是以乐景写哀情。此手法在古典诗歌中是很常见的。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抒发了伤感的思乡之情,而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端正好”曲词用的也是这种手法。曲词中的一个“晓”字告诉我们,长亭送别是从早晨开始的。“碧云天,黄花地,雁南飞,霜林醉”正是刚走出家门的

崔莺莺去长亭的路上看到的景色。坐在车里,看到这大好的秋光,莺莺无限惆怅。自然的美景和人生的美景从此都不会属于她。“北雁南飞”,那南飞的大雁,是要回到自己温暖的家的,而她崔莺莺的家呢,那是一个没有自由、讲求门第、热衷功名的深宅府第。况且此时她是客居途中,丧父的悲伤尚在。和张生“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的温存稍稍使自己的心情得到些许宽慰,没想到„„她甚至更会想到,假如张生此时不是上京赶考,而是与她去郊外游玩,那该是何等的惬意和幸福啊!没想到母亲却对张生说:“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朝取应去。”“母亲啊,你为什么要逼张生求取功名,世人啊,你们为什么重利轻情?”这是此时此刻崔莺莺在心里的呐喊。由此,在她的眼中,那枫林自然就洒满了离人的红泪。这幅画面,色彩热烈。热烈的色彩下,一对儿恋人踯躅于即将分手的路上。自然景境与人物心境形成强大的反差,这是以美的意境营造悲的气氛。

正因为他们的“马儿迍迍的行”,因此,快到长亭时,已是“疏林挂着斜晖”了。“端正好”和“滚绣球”这两支曲子一个早上,一个晚上,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作者用心良苦。十里长亭路,这对儿小夫妻从早晨走到了晚上,足见难舍之情。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夸张的成分。

景二:短暂饯行宴,有言难表白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这是第二幅画面:西风,黄叶,寒烟,衰草。夕阳西下,西风渐紧,“黄叶纷飞”,叶子落得又多又急,不是“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的温柔状态,而是肃杀的,是秋风扫落叶,一股冷嗖嗖的感觉袭上身来。再笼以寒烟、缀以衰草,一动一静,愈觉凄冷。饯行之宴就在这样一个冷风冷色的场景中开始了。

这是通过莺莺眼看到的秋景。这是一场沉默的晚餐,除了几个人物应酬性的对话外。在即将分别的筵席上,二人有多少知心宽慰的话要向对方表白啊,可是一切都是沉默,只剩下两个人的叹息声。这沉默和叹息埋藏着莺莺心中无限的“怨”。目睹眼前瑟瑟的西风、黄叶、寒烟和衰草,莺莺的怨情滚滚涌出。 “幺篇”曲词怨张生“轻别离”“情薄”,甚至不希望他进京赶考。“满庭芳”曲词怨母亲“供食太急”,在本已很短暂的饯行宴上居然还不肯回避,弄得莺莺和张生不能温存话别,只能“暗送秋波”。“朝天子”曲词中莺莺痛斥世人追逐名利的心态,充分表现了她珍视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极目是黄叶纷飞,眼前老夫人面沉似水。西风瑟瑟之中一片沉寂。“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这恰恰是莺莺怨极产生的幻觉。

“霎时间”言筵席时间很短,可是读者却同曲中二人一样感到这场沉默的饯行宴是那样地漫长。而他们在赴长亭的路上,走了一天却显得时间那么短,这也许就是情人心中的时间辨证法。

景三:把酒相告别,情殷意切切

[四边静]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四煞]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宴席结束,余人散去,唯有一对恋人和红娘。“两意徘徊”言二人依恋难舍,但“落日山横翠”,又不得不分手了。看到眼前的横山,又心里不禁一沉,因为没有山的阻挡,分手之后,还能以目相送片刻,使思念之情得到慰藉。

莺莺再也无法沉默了,刚才筵席上被压抑的情感此时一下子释放了出来——用泪。莺莺“把酒”向张生告别。她有太多的话想说,却又不能在这即将分别的瞬间全部倾吐出来,一时语塞的莺莺有的就是泪。一个“哭”字确实胜过千言万语。“哭”中甚至有些绝望的成分,“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莺莺觉得自己剩下的只有梦,她寄希望在梦中与张生相见。果然,下一折戏(第四折)就写了莺莺做梦追

张生到草桥店要与其一起上京的情节。然而,一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对即将远行的丈夫,确实是不能“一个'哭'字了得”,如此岂不太“低俗”了。所以当莺莺心情平静下来时便有殷殷的嘱托。尤其“五煞”曲词的嘱托,说得多么一往情深!情意切切,让人不忍卒读。此时的莺莺,她是那么地软弱、孤独、无助、温柔又伤感,让人挥之不去。

而当她莺莺连梦也没有的时候,或曰梦也不能圆她见张生一面的时候,她就只有望眼欲穿了。于是便有了“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的描写。这个场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75984/

推荐访问:青春文学作家 儿童文学作家

热门文章